第345章
书记孔富文,他不止一次说过,连梁国成也说过,说当时要不是远在京城的他们上大学时的系主任求情,孔富文别说去竹林县政协办公室当副主任了,他俩准备将孔富文就放在塔沟乡当民政助理呢。 孔富文在塔沟乡办的那些丢人事,足以让他在塔沟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 如今提到袁心萍,陈剑锋突然来了这么一句,随后便不再言语,张华敏锐地察觉到里面肯定另有隐情。 于是追问道:“在处理袁心萍的问题上,有人向你施压还是打招呼啊? 以我对你的了解,对你和梁老抠施压是没有用的。 肯定有人给你打招呼。 说吧,那个人是谁?” 陈剑锋笑着看着张华,眼中带着一丝调侃:“我看你今晚就是闲得慌,这都过去几年了还扯这个有什么用? 快说袁心萍找你什么事?” 张华突然神色一正,严肃道:“别,别啊老陈。别急,我推理分析一下啊。 从你对这件事讳莫如深的态度来看,你陈剑锋应该是知道点什么的。 而且,你当时是从省委组织部下派过去的干部。 真正让你讳莫如深的人,应该是省委组织部里面的人吧? 因为当时你和梁老抠跟白马市的关系并不好,换句话来说,你们俩当时也没把白马市真正放在眼里。 所以,能够影响到你决策的,必定是省委组织部的人。 你的原则性虽然一向很强,但真正能让你改变做法的那个人,显而易见就是当时省委组织部的某个领导。 嗯,这就简单了。我知道是谁了。” 张华说着话,还很是肯定地点了点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陈剑锋白了张华一眼:“大半夜的你在我这神神叨叨的,行了,别扯淡了,说正事吧。” 张华看着陈剑锋,一字一句,仿若要将每个字都刻进陈剑锋心里:“老陈,是连 — 书 — 恒吧?” 第1037章 开诚布公 陈剑锋听到张华说出 “连书恒” 这个名字,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复杂难辨的神情。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那烟雾在暖烘烘的客厅里弥漫开来,好似要将他此刻的心思也一并模糊了。 “你这小子,瞎猜什么呢。” 陈剑锋故作镇定地说道,然而他微微颤抖的手指却出卖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张华见状,心中愈发笃定自己的猜测。 他向前倾了倾身子,目光紧紧锁住陈剑锋,说道:“老陈,咱俩这么多年交情了,你这反应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你这强装镇静的表情会瞒得了我?你要是能瞒得了我的话,这几年我不是白混了? 我挨的三次揍不也是白挨了? 说说吧,到底咋回事? 连书恒对你有恩?” 陈剑锋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把烟头在烟灰缸里狠狠摁灭,抬起头来,重重的点了一下头:“既然你问了,那我就实话实说吧。 以前连部长帮了我很多。 就连陈炜的副部长位置,也是他不遗余力的推荐成功的。” 张华没有说话,认真的听着,他想搞明白陈剑锋与连书恒,以至于陈炜、沈广全、樊建民他们到底跟连书恒的交集有多深。 陈剑锋稍作停顿,脸上浮现出一丝追忆往昔的神情,接着说道:“我是毕业之后就进入了咱南陆省省委组织部工作的。 在那里,我有幸结识了连部长。那时候,他还只是组织部办公室的主任,但他对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非常关心和照顾。 就是因为他的关心和照顾,我们这批年轻人算是成长进步得比较快的,一年后都提了干。 后来,连部长在工作上更是一路高升,他的仕途顺遂,可对我们这些曾经受过他照拂的人,依旧没有丝毫架子。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涉及干部任用的一些敏感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麻烦。 我四处请教,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整个人焦头烂额。 无奈之下,我硬着头皮去找连部长。 本以为他日理万机,根本无暇顾及我这点小事,可他不仅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汇报,还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帮我梳理问题,分析利弊,最终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那次之后,我对他更是敬重有加。” 是啊,工作中如果能够遇到一位始终关心和支持自己的领导,那简直就是一件让人无比开心的事情! 这样的领导不仅会关注我们的工作进展,还会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有这样的领导在身边,我们会感到工作充满动力和乐趣。 他们的存在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而且,当我们取得成绩时,他们也会真心地为我们感到高兴,这种认可和赞扬会让我们倍感自豪。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同时,我们也会与领导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种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会让整个团队更加和谐、高效。 总之,遇到一位一直关心支持自己的领导,是职场生涯中的一大幸事,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和收获。 张华感慨,对面坐着的这位,还有远在泗昌市的梁国成,不就是当初一直关心并支持自己的领导吗? 没有他们俩为自己当指示明灯,自己有可能进步成长的这么快吗? 而且自己与他们俩的关系那又何止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用亲密无间来形容一点都没有错。 陈剑锋继续说道:“在省委组织部工作的那么多年,我们这批人都是在连部长的关照下成长进步的。 竹林县领导班子出现问题,当时的省委郭书记一气之下要求省委遴选干部直接过来补缺,也算是临危受命吧。 连部长二话没说就推荐的我到竹林县当县委书记,并获得了省委他批准。 在选搭档的时候,我推荐了梁国成,他也是二话没说,马上按照组织程序对梁国成实施了考察。 最终我们俩直接去了竹林县担任书记和县长。” 张华点了点头,继续听陈剑锋往下讲。 陈剑锋端起他的杯子喝了一口茶后,继续说道:“我不知道他和袁心萍是怎么认识的。 张华,我有什么说什么啊,连部长这人哪都好,唯独有个坏毛病,当然了,算是一个很致命的坏毛病。 那就是在生活方面有很大的问题。 袁心萍下去任职,是他提出来的。 我当时也是看在竹林县纪委对她的调查终结,认定她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也就同意了。 尽管我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她还是令我很失望,工作没有一点起色也就罢了,可是作为一名乡长,她居然花着公款频繁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和一些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打得火热。 当时你们塔沟乡政府如果不是你们的努力,工作几乎都停摆了。 再加上她和那个不争气的孔富文,两人居然当着全乡干部的面,为了乡财政上仅剩下的那点钱,公开骂战。 我当时就想把她撤了,可一想到连部长的面子,又有些犹豫。 后来,我找了个机会旁敲侧击地跟连部长提了一下,可他却打哈哈,说年轻人爱玩很正常,只要大方向没错,适当给她一些机会改正。 我心里明白,他这是在护着袁心萍。 更过分的是,有一次在竹林县县委招待所她搞那个什么招商引资请客,喝得酩酊大醉,出尽了洋相,县纪委的当场就想拿人。 我实在忍无可忍,决定严肃处理她。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连部长亲自给我打电话,言辞恳切地让我从轻发落,说他会好好教育袁心萍。 我没办法,只能把她调到人大当办公室副主任,想着让她远离权力中心,收敛一点。 张华,从一刻起,我就知道他们俩的关系了,尽管我没有亲眼看到过,我可以肯定了。” 张华笑道:“是啊,真是啥人找啥人啊。 一个愿意献身,一个又乐于此道,那真是绝配了。” 陈剑锋这时开口道:“你说一下,你是怎么猜到是连部长的?难道你也知道这件事? 我给你说啊,知道这事的人下来五根手指头都不到,还包括我,尽管我是全靠猜测。 就连梁国成那个老抠货也是不知道的。” 张华笑着摇了摇头:“老陈啊,我也是人,不是神,我也不是手眼通天到什么事都知道的。 在你这我猜到是连书恒,我是真的靠推测。 而在袁心萍那儿,我知道是连书恒,那是袁心萍主动告诉我的。” 第1038章 不可置信 陈剑锋闻言,脸上满是震惊,人差一点都要跳起来了:“什么?袁心萍主动告诉你的? 她主动告诉你的?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就不怕连部长知道了收拾她? 再说了,你跟她什么关系她会告诉你这些事?” 正在这时,门铃响了。 张华起身打开了房门,王满仓拎着一个厚厚的袋子走了进来,一进门笑着跟陈剑锋打招呼:“书记,热的,刚做出来的,您跟市长快点吃!” 说着话,将袋子拎到桌边,一样一样的从袋子里取出打包盒,往桌子上摆。 张华一看呼呼啦啦摆了大大小小六个盒子,问道:“不是让你搞两个菜一份饺子就行吗?你怎么搞这么多?” 王满仓一边揭开打包盒的盖子,一边说道:“市长,您都饿一天了,再说这都啥时候了,吃饱了睡着才舒服嘛。” 张华看着摆好的四个菜,两份饺子,直啜着牙花子:“都睡觉呢,吃这么饱干啥,你看你这天天奢侈铺张的,四个菜还都是荤菜,连素菜都没有啊?” 王满仓笑着看向他:“您还别说市长,北原市这边可搞笑了,肉比青菜便宜。 我一看,当然是啥便宜买啥了。” 站在一边的陈剑锋看着他俩,听着他俩的对话心里都想笑,这俩货也是绝配,一个老抠货,花的钱多了肉疼。 一个呢,在这瞎对付,还啥便宜买啥。 反正不管便宜不便宜的,都买回来了,你不吃我吃。 只见王满仓从身上的大衣口袋里掏出一瓶酒,将盖子拧开后,帮二人倒满酒:“书记、市长,你们吃,我回车上睡会去。” 说着就往外走,被张华叫住了,张华说道:“你开车回住所吧,明天来接我,晚上我还得跟陈书记谈事呢。” 王满仓点完头快步离去。 陈剑锋站在原地,目光紧随着王满仓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羡慕。 王满仓,这个看起来有些憨厚老实的男人,虽然外表平凡无奇,但他对张华的忠诚和付出却是如此令人瞩目。 为了张华的安危,他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实在是难得一见。 陈剑锋不禁感叹,作为一名专职司机,王满仓能够如此全心全意地对待自己所服务的领导,这在当今社会中确实是非常罕见的。 大多数人或许只是将工作视为一种谋生手段,而王满仓却将其视为一种使命,一种对张华的责任和承诺。 二人在桌边对面而坐,张华抄起筷子夹起一片还冒着热气的牛肉放入口中嚼着,不住的点头:“这会我是真的饿了,都快前胸贴后背了。” 陈剑锋也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口中,转头看看桌上的那瓶酒。 那是一瓶没有外包装的酒,透明的玻璃瓶贴着一张标签。 陈剑锋撇了撇嘴:“你说的好酒就就指的这?” 张华点了点头,夹着口中的牛肉说道:“现在这酒涨价了,几年前在塔沟的时候,梁老抠请客时才卖二十八一瓶,现在卖到三十了。 也是啊,咱们现在都升官了嘛,酒价也跟着升,水涨船高嘛。” 陈剑锋也懒得搭理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嗯,还是那么辣,干辣干辣的。 又吃了几口菜送送嗓子眼里的酒,陈剑锋说道:“继续咱们刚才的话题,我怎么觉得你今晚好像不只是到我这来显摆你的推理能耐了呢。 你还有其它事要说吧? 要说就说吧,爽快点,别耽误喝酒!” 张华一点头,说道:“我要是再说出一些重要的东西出来,你可不许感觉意外啊!” 陈剑锋摇了摇头:“对于你这个货的能力我是毫不怀疑的,你真要是又打听到什么秘闻啊、隐而不宣的事啊,我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了。 袁心萍能告诉你她的私事,想必不是跑几百公里专程来跟你讲故事的,是对你有所求吧?” 张华端起水杯喝了一大口水,将口中的食物送了下去,然后说道:“是的,不是来给我讲故事的,是求我帮她的。 我没想好怎么帮她,但我看上了连部长的钱。 不,不能再喊连部长了,应该喊他连省长。 顺便呢,我这次在北原市将苏广联为首的那一批人给收拾一下,免得再在我后面添乱子了。 咱们北原市要迎来发展良机了,后面总是有个拖后腿的,我是不安心的,也是不允许的。 好吧,我就向你陈大书记详细的汇报一下今晚的所有事情,你坐稳了,免得被震惊的摔到地上去。” 在陈剑锋翻着白眼看他的眼神中,张华开始了讲述。 他对陈剑锋是没有隐瞒的。 于是他将今晚与袁心萍见面的全过程和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讲给了陈剑锋。 陈剑锋一开始的时候还算是能够坐得稳,即便是听到地下官场、地下银行的事,也是还算镇定。 可当知道目前这个地下势力的领头羊就是连书恒时,他彻底坐不住了,他震惊的一下站了起来。 陈剑锋震惊地站了起来,双眼圆睁,死死地盯着张华,仿佛眼前的人在讲着天方夜谭。 他惊呼道:“你说什么?连书恒是这个地下势力的领头羊?这怎么可能! 他现在可是咱们南陆省的副省长啊,怎么会跟这种见不得光的事扯上关系啊?” 张华神色凝重地点点头,“老陈,我一开始也不敢相信,但袁心萍说得有板有眼,而且她还提供了一些证据。 这些地下势力在南陆省暗中扩张,已经开始渗透到了一些领域,影响了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老陈,事情到了这一步,我必须要告诉你,简永红也知道了。 她不是跟我一样今天晚上才知道的,她知道的早,已经在做相关调查了。 说到这了,我突然有一种感觉,老陈,简永红的调查组一直都没有撤回去,难道就只是单单的盯着我们北原市吗? 我们北原市才有多少名省管干部啊,犯得上来大几十人的调查组吗? 或许简永红本人也不知道,而是她只是在执行任务而已。 老陈,简永红的调查组,这么多人驻到北原市,或许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陈剑锋直直的站着,微微张开着嘴巴,一脸不可置信的望着张华...... (未完待续) 第1039章 内心的挣扎 二人又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后,便不再多言,因为此时张华已清晰明确了此次返回北原市的核心工作规划。 首要任务,是争分夺秒落实从省里协调来的资金。 这些资金对北原市的发展意义重大,众多项目的启动与推进都依赖于此。 张华深知刻不容缓,必须确保每一笔资金精准到位,为后续工作筑牢根基。 紧接着,张华要即刻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研讨省里相关部门承诺或拟定的各个项目计划。 不仅要细致分析每个项目的可行性与潜在风险,还得紧密结合北原市的实际状况,对项目方案加以完善,使其既契合省里要求,又能切实推动北原市发展。 对于已然成熟的项目,更要及时向上面申报并着手实施,绝不能有丝毫耽搁。 民生领域向来是北原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张华对此有着深刻认知。 所以,他将积极投身于制定并完善北原市在民生等多领域的新年度工作规划。 这需要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充分考量全市民众的需求与期望,保证规划具备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切实让北原市的老百姓从中受益。 此外,张华还需着手筹备下个月即将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 此次会议对于总结过去一年的经济工作成果、剖析当前经济形势以及部署下一年度的经济工作任务起着关键作用。 他必须精心策划会议议程,组织相关材料,全力保障会议顺利召开,为北原市的经济发展指明前行的方向。 最后,张华决心清除苏广联等少数人对班子团结以及全市建设发展的负面影响。 这些人在工作中消极怠工,私下里小动作不断,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北原市班子队伍的团结和工作的开展。 张华将采取果断举措,对他们严肃处理,维护班子团结,保障工作正常开展,为北原市的建设发展扫除障碍。 谈及北原市的地下官场和地下银行,张华态度鲜明。 他直言:“这并不是我主要的工作目标。 我之所以参与进来坚决打击他们,是看中了他们手中掌握的巨额财富。” 张华进一步解释:“我的关注点在于查封这些人的非法所得,并将其全部上缴国库,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他着重强调,对于涉及党纪国法的问题,比如谁将受到严肃追究和惩处,并非他所关心的范畴。 “那是纪委这个执纪执法部门的职责,” 张华说:“我只关心并确保那些非法资金能被追回并上缴国库。” “上缴国库”?张华说得还是蛮轻巧大方的,可熟知他的人都清楚,这个没利不早起的家伙怎会有这般的高觉悟? 别人是 “雁过拔毛”,他更甚,不扯下一只翅膀都算客气了。 要是上级不同意,他一定会百般抵赖,以北原市发展缺钱为由,让上级一时语塞。 实在推脱不掉,张华会找什么借口,陈剑锋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些钱是北原市财政暂时借的,周转一下肯定还,一定还!” 二人接下来便没有了过多的交流,而是加快了吃喝进度,待酒足饭饱后,张华又展现出了当初他在塔沟工作时在办公室撸串后的作风。 打扫战场那叫一个快啊! 在陈剑锋诧异的目光中,他迅速收拾好餐桌,并将残渣剩饭之类的垃圾,一股脑的装进了垃圾袋,并拉开门跑到屋外,扔进了外面的垃圾桶里。 随后打着饱嗝冲进洗澡间,简单洗漱后,便钻进陈剑锋住所的小房间睡下了。 不一会儿,轻微的呼噜声就传了出来。 陈剑锋今晚失眠了。 陈剑锋躺在床上,关着灯,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房间内一片死寂,唯有隔壁张华那隐隐约约的呼噜声时不时打破这份宁静。 他的思绪犹如一团乱麻,被张华方才透露的那些惊人消息搅得七零八落,丝毫没有半点困意。 一个多年来在工作上悉心指导他、生活中关怀备至的老领导,如今在他眼中却像是换了一个人。 张华口中描述的那个老领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全然没了往日陈剑锋所敬重的正直模样。 这巨大的落差,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陈剑锋的心坎上。 陈剑锋并非担忧自己因与连书恒过往走得太近,日后会被卷入麻烦,遭受牵连。 此刻,占据他整个内心的,是对连书恒深深的惋惜与无尽的痛心。 陈剑锋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往昔岁月,那些年在摸爬滚打的日子里,每当他的事业陷入瓶颈,陷入迷茫与无助时,连书恒总会适时的出现。 耐心地帮他将一个个棘手问题抽丝剥茧,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引领他一步步突破困境。 犹记得有一次,那时陈剑锋还在政策法规处工作,他负责一个外调事宜,在诠释政策法规时,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让他感到力不从心,整个人陷入焦虑,工作状态很不好。 身为办公室主任出身的连书恒,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很快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 连书恒不仅第一时间给予他暖心鼓励,让他重拾信心,更是亲自参与到协调中,凭借丰富的人脉与出色的协调能力,帮他妥善处理了这一难题,使得干部考评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毫不夸张地说,在工作上,连书恒对于陈剑锋而言,既是前辈,更是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导师,一路引领他成长与进步。 事实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连书恒在单位里始终保持着这样热情、低调又乐于助人的风格。 他对待刚踏入职场的年轻同志,他更是关怀备至,耐心解答他们工作中的疑惑,为他们提供成长的建议,深受大家敬重与爱戴。 然而,命运总是这般捉弄人,如此一个看似完美无缺的人,却隐藏着令人咋舌的巨大矛盾。 平日里谦逊有礼、古道热肠的好领导、好上级的连书恒,背地里却是这样一个人,深陷在违法违纪的深渊,一步一步走向堕落。 这种反差,让陈剑锋感到无比困惑,也不禁对人性的复杂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一个人怎么能在展现出诸多闪光点的同时,又做出如此违背道德与法律的行为?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究竟是如何在一个人身上共存的? 如今,张华口中所揭露的连书恒的种种不堪行径,与陈剑锋记忆中那个光辉高大的形象大相径庭,宛如天壤之别。 陈剑锋瞪大了双眼,脑海中不断地翻涌着过往与连书恒相处的点点滴滴,可怎么都无法将记忆中的这位职业生涯里的导师与如今这个违法乱纪之人画上等号。 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仿佛有无数只蚂蚁在啃噬着他的灵魂。 第1040章 洗漱间里的谈话 陈剑锋在床上辗转反侧,每一次翻身都带着内心的纠结与煎熬。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闪烁,光影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恰似他此刻杂乱无章的心境。 昔日连书恒那好领导的高大形象,如一幅幅闪烁的画面,与张华所描述的违法场景不断交织,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 陈剑锋深知,自己不能再这样一味地沉浸在震惊与痛苦之中。 他必须做出抉择,是继续对连书恒过往的恩情念念不忘,选择沉默,还是遵循内心的正义良知,勇敢地站
相关推荐:
反噬(西幻 人外 NPH)
轻沉(1V1 校园H)
诸天至高纪元
[还珠同人] 重生还珠之格格无双
君在暮云里(1v1)
整个宿舍就我一个受
臭氧(伪兄妹×半强制)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我的霸总爱装小奶狗
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