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这年头不管是在啥单位,职工都是有着自己的便利的。 屠宰场的不会缺了肉,饼干厂的不会缺了饼干吃,就连供销社的售货员,酱油醋那也都不用买,那么大的缸子,打一碗出来再加一碗水进去,谁看得出来。 谈家明在养鱼场上班,那就也不会缺了鱼吃,只是也不会做得那么明目张胆,晚上才悄默声地把一条大草鱼给拎过来。 谈老太还说他:“悠着点,别做得过头了,别人眼红。” 谈家明一边把鱼丢进缸里,倒了清水养着,一边说:“奶你就放心吃,养鱼场现在是个什么光景您又不是不知道,进来的都是关系户,正经上班的就没几个,给发的鱼料,也都被他们偷摸弄回家了,鱼就割草养着呗,反正一年到头卖的钱,都不一定够发工资的。那饲养场也是,前两年公社干部想出成绩,扩大规模,如今猪栏都空了一半了。我看啊,这社办企业都撑不了多久。” 谈老太摇摇头:“大锅饭不好吃。” 就像这生产大队一样,最初成立公社,划分生产大队的时候,大家全都干劲十足,一个个的都恨不得用上十二分的力气。 但久而久之大家发现,干多干少一个样,认真卖力气干活的,和磨洋工迟到早退的拿一样多的工分,分一样多的粮食,那还能有几个人愿意“吃亏”? 觉悟也不能当饭吃。 公社的养鱼场、饲养场这些社办企业也是一样,只要进去就能每月拿工资,旱涝保收,公社那许许多多没办法进入城里正式工厂的,可不就削尖了脑袋往里头钻,这种好事从来都是关系户优先。 当一个企业里充斥着磨洋工的关系户,那就注定迟早要倒闭。 谈家明也没再多说这些,反正他就一临时工,真倒了无非是他再回来种地。 他大跨步进来,帮着扶谈礼泡脚。 沈南星则在给谈家悦扎针。 谈奶奶在边上问:“明子,你大哥这婚事儿有着落了,你呢?去年不说谈了个对象么,人家姑娘是城里人?咋说这是?” 谈家明脸色一顿,笑着摇摇头:“不般配,我再找就是。奶你还怕我娶不到媳妇?” 谈奶奶瞥了他一眼:“担心谁都不担心你,不过是你这岁数也大了,等你大哥办完事,你也抓紧些。” 谈家明连连点头,脸上一直挂着笑,全都应下来。 把谈礼安置好,就让谈家明和谈家悦兄妹俩回去了,叮嘱谈家悦药一定记得吃,晚上好好睡觉,早上不要起太早。 沈南星这一身的汗,得去弄点热水擦擦。 这时代别的还罢了,就是洗澡上厕所,实在是让沈南星很不舒服。 煤炉子上随时烧着大大的铝水壶,她拿着木盆四处瞅瞅,即便外面院子门关着,她也做不到在院子里露天洗澡,多冷啊! 至于说如今的厕所,那可是旱厕,她宁肯不洗也不会去厕所洗。 所以还是回房间擦洗一下吧。 谈礼的意识虽然醒着,但他眼睛是闭着的,不妨碍她擦洗。 等沈南星擦洗完,提着空了的铝水壶和木盆出来时,就看到谈老太端了一个黄底印着牡丹花的搪瓷碗进来,招呼她:“小南过来。” 一碗番茄鸡蛋面。 番茄是去年腌起来存在罐头瓶子里的,随便一炒就出沙,鸡蛋炒得嫩嫩的,面条也是手擀的纯白面,撒上一点葱花,点上两滴香油,色香味俱全。 “你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晚饭吃那点哪够,稍微再加一点。”谈老太道。 这会儿距离吃晚饭已经过去3个多小时了,沈南星还真饿了。 通常来说,晚上吃夜宵对肠胃不好,但沈南星的胃病属于溃疡一类,是这些年在沈家长期吃不饱,经常吃粗糙老硬的野菜麸子给吃出来的。溃疡的话饿着对胃更不好,应当少食多餐,晚上如果睡得太晚,稍微加一点餐反而更舒服。 “您做的?真香。” 沈南星没推辞,接过来笑道,“您这是就给我一个人开小灶呢,您不吃,也不留二哥和悦悦吃?叫人知道该说您偏心了。” 谈老太瞪了沈南星一眼:“也不看看那丫头多少斤了,少贫嘴,赶紧吃。” “现在还胖,再过几个月看看,保准给您换一个孙女。” 沈南星笑着开吃,味道果然是很好。 谈老太就坐在她对面,看她吃了半碗都没说话,谈老太起身:“我去看下三礼就睡了。” 沈南星点头,依旧不多说什么。 等谈老太看完谈礼出来,沈南星的饭已经见底儿了,谈老太忍不住又道:“家里也没什么事儿,早上不必起那么早,饭菜我给你留锅里。” “嗯行。”沈南星点头。 “你要想早点起来看书也行,早上学习脑子灵光,三礼以前读书时候的桌子也收拾出来了,你用吧。”谈老太又道。 “嗯好。” 见沈南星只是答应着,并没有多的话,反倒是笑眯眯地看着自己,谈老太终于忍不住伸出手指点了点沈南星:“你这丫头,没看出来越大越淘气了,故意急我呢。” 沈南星终于忍不住哈哈一笑:“谁让您有话不直说。” 谈老太瞪眼嗔怪道:“促狭鬼。” 沈南星:“好了不逗您了,刚又给谈礼行针,我觉得……” 快了。 谈礼的情况说严重当然严重,但对沈南星来说,却不算那么严重。 医学上通常会认为,深度昏迷时间超过三个月,人醒过来的可能性就非常低。 谈礼这都昏迷一年多了,对如今的任何医院来说,他都是个醒来希望非常渺茫的病人,是个不值得再继续投入医疗资源的病人,或者说以目前的医疗手段,医院已经对他束手无策。 但在沈南星看来,谈礼的身体情况恢复得相当好,他的身体素质肯定不错,身上那么严重的外伤都恢复得很好。 当然,最关键的是,他有意识,他的意识已经醒了。 但他就是无法苏醒。 可以说,这样的病人,若非遇到对人体气、机非常敏感的沈南星,换做其他任何人,哪怕知道问题在哪儿,也解决不了。 在沈南星这儿,唤醒谈礼,真的不难! 小老太听到沈南星的话,也心满意足地去睡了。快了,快了,嗯,她孙子就快醒了! 刚吃过夜宵,沈南星没有马上就睡。 谈家老宅这间屋子挺大的,一边放着床,睡着谈礼,另外一边靠着窗户的地方,放着一张书桌,上面有一些旧书,还有个一米宽的小床,是沈南星睡的。 最让沈南星惊讶的是,在这个许多农村还没有通电的年代,这里竟然有一盏木质底座的台灯,底座上雕刻着一个小坦克,这一看就是纯手工做的,木头是上过清漆的,但还是有虫蛀迹象,上面还有一层暗沉的包浆,看着嘛,不是那么精致规整,再看电线接口和灯泡…… 这恐怕是谈礼自己做的台灯,看那包浆这台灯肯定已经存在好些年,但恐怕也好多年都没有用过了。 秦集公社是南明县相对富裕的公社,当然跟东北地区还是差得远,但在中西部这边已经算不错的了。 去年开始往公社下面大队通电时,离公社近的栾松大队就是第一批。 电线拉到村头,谁家要通电,就再拉到谁家,只有集体的电表,每家每户按照灯泡个数算电费,一个10W灯泡一月的电费是1毛,但买一个灯泡要5毛,还有电线的钱也是自己出,少说也得好几块。 这对很多人家来说都算是大开支了,因此许多人家就宁愿不装。 因为只要装了,不管用不用每月都得给交钱,一个灯泡一月1毛钱,别小看这一毛钱,够一家子买盐吃了。 更别说还要出电线钱灯泡钱,那得多少啊,白花冤枉钱。 照对门春花娘的说法就是:“装个灯泡能咋地,以前那么多年没灯泡,也没见谁上炕找不着洞。” 村干部家和其他一些家里有工人的家庭都装了,不过一般都是一家只装一个灯泡,有面子又省钱。 谈大伯和谈奶奶家自然也拉了电线,谈大伯家也只装了一个灯泡,但是谈奶奶这边,却是一口气装了三个灯泡,谈礼住的屋子里一个,堂屋里一个,还有一个装在厨房,怕半夜要给谈礼弄饭吃,得用。 反正谈老太这边,有自己的亲儿子,也就是谈礼他爹给每月寄钱,现在还有部队每月给谈礼寄的津贴,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事儿,她一个小老太太,花费得起,别人最多说两句酸话,她该花钱就花,要不然带去棺材里? 不仅如此,谈老太还叫儿子给他买录音机,不过曲子太少,平时用的最多的,就是谁家有喜事时,借去放百鸟朝凤。
相关推荐:
顾氏女前传
桃源俏美妇
村夜
旺夫
深宵(1V1 H)
新年快乐(1v1h)
红豆
山有木兮【NP】
恶蛟的新娘(1v2)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