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福晋的家世问题,我没胡编乱说,大阿哥的嫡福晋和继福晋身份就是最差的。 = 资料参考的是《八旗氏族通谱》《钦定八旗通志》《清列代后妃传稿》《星源集庆》《皇朝文献通考》《满文老档》《满洲实录》《清史稿》,清朝各个皇帝的实录,以及各个姓氏能查到的家谱族谱,还有各个姓氏祖籍所在的县志等资料,就不一一列举了。 = 在说皇子嫡福晋之前,先插一句话,我就是说嘛,为什么总感觉元后挺不直腰板小家子气,对付孝昭我还想得通,对付其他嫔妃庶子就有点那啥了……原来真正原因是合着元后的家世是真心惨「相对而言」,难怪了! = 上正题,康熙亲自指婚的儿媳妇,除了十六福晋郭络罗氏实在是考据不出来家世外,《八旗氏族通谱》找不到她阿玛,分辨不出是哪一旗哪一家人。其他人都考据出来了。 = 我只写大福晋到十四福晋,因为十五福晋是太子妃的妹妹,十七福晋是钮祜禄氏,这两家就不用重复写了。 ==== 大福晋:嘉木湖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黄旗,曾祖父叫穆奇纳噶哈,世居嘉木湖地方,国初归来,并不显赫,无佐领。 ==== 太子妃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 姓氏全称是:苏完瓜尔佳氏,始祖叫卜哈,是明朝建州左都尉指挥佥事。 卜哈的孙子叫石翰,是明朝的指挥,迁居辽东,以名字的首字为汉姓,就姓了石。 = 石翰生有三子,石国柱、石天柱、石廷柱,都是汉军八旗初建时期的名臣,不过国柱和天柱在顺治二年之前就战死沙场了。 所以一家的功劳恩宠都在石廷柱身上,封三等伯,任都统、兵部尚书,其家是「汉军勋旧三十三家」里的一员,而这位石廷柱正是太子妃的曾祖父。 = 石廷柱的第三子名叫华善,曾任定南将军,他娶了豫通亲王多铎的第三女县主为妻。 华善的第一子就是石文炳,曾任福州将军、都统,娶礼王府贝勒常阿岱的第二女郡君为妻。太子妃的阿玛就是石炳文。 = 虽然石氏是苏完瓜尔佳氏,但是和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满洲镶黄旗)并非一族。 石氏的本家是满洲镶白旗的苏完瓜尔佳氏,满洲旗里有八个佐领之位。 = 另外石氏是被皇上抬旗了,然而石氏之前任着的汉军八旗的佐领、都统,皇上并没有收回,在汉军八旗,石氏还有至少三个佐领之位。 = 太子妃和大福晋家世对比实在是太强烈,搁我是大阿哥,我也会原地爆炸,嫉妒太子。 = 总得来说,皇太子迎娶了石氏,拉拢了满洲镶白旗、满洲正白旗、汉军正白旗、以及那些之前投降大清的汉臣 = 康熙这太子妃选的真是厉害,还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要是皇太子能继位登基,做个秀,两白旗和那些汉臣都会跪服皇太子。只是可惜……啧啧啧~ ==== 三福晋董鄂氏,满洲正红旗。她家是董鄂氏一姓之中地位最高的一支,入旗之前便是栋鄂部的部长,入旗的始祖是以开国五大臣之一而闻名的和和理,是八旗里「满洲八大家」之一。 = 和和理的嫡妻是的第一女固伦端庄公主,其第四子和硕图承袭了和和理的爵位,并且娶了礼烈亲王代善的第一女郡主。 这位和硕图便是允祉嫡妻的曾祖父。三福晋的阿玛鹏春在康熙朝很受重用,是当时的名将,其嫡妻则是巽亲王满达海的第四女。 = 所以说,三福晋的嫡母是宗女、嫡曾祖母是郡主,嫡高祖母是公主,可见其身份。 = 董鄂氏在满洲正红旗只有五个佐领,但是在另外的八旗中还有五个佐领,一族的话是十个佐领。 ==== 四福晋乌拉纳喇氏,满洲正黄旗,步军统领费扬古之女。 = 步军统领这个官职,大家更熟悉的名称叫「九门提督」,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 毫无疑问四福晋的阿玛是皇上的心腹,然 而费扬古在康熙二十三年就乞骸骨了,换句话说四福晋在指婚的时候,她阿玛已经光荣退休了。 = 四福晋的祖父博瑚察,曾任佐领。阿玛费扬古,曾任步军统领、内大臣,是康熙前期的心腹,虽然退休了,不过皇上还是挺看重费扬古的,在亲征噶尔丹的时候又把费扬古叫去了。 = 但是费扬古有个兄长诺穆齐,他们家的佐领是被诺穆齐袭了。乌拉纳喇氏有四个佐领。 = 四福晋的额捏则是贝子穆尔祜的第四女,也就是广略贝勒褚英的曾孙女。 但是因为穆尔祜在顺治年间被夺爵,所以只是位普通的宗女而已。 = 四福晋的家世,比大福晋强,但又比太子妃、三福晋差,总体来说算是康熙皇子嫡福晋里中等,考虑到她阿玛费扬古年纪大了已经乞骸骨,在成为皇后之前也不是主脉,甚至能排中下。 = 反正我个人感觉,四福晋虽然看上去家世不错,拿出来也不丢脸,其实娘家并不「实惠」,阿玛费扬古已经老了退休下来没有掌权了,他儿子也没接上班,并不出色。至少四福晋的娘家,没有三福晋九福晋十四福晋那么实惠。 = 感觉是因为胤�G是大佟氏的养子,所以康熙故意压了四福晋的家世,只指了一个相对一般的。 = 在这种大事上,我感觉康熙一直都分得很清楚,就像他在大佟氏生命最后一天才晋封她为后,之前只给皇贵妃的位子。 = 所以我写,皇上对于皇太子和赫舍里氏一族,一直都是分开看的,在皇上眼里,皇太子是皇太子,赫舍里氏一族是赫舍里氏一族。 ==== 五福晋他塔喇氏,满洲正黄旗,五福晋的家世比起其他皇子福晋来说的确不高,但比大福晋还是要好一些。 = 五福晋的祖先是国初佐领纳林之弟佛隆鄂,曾祖父萨尔泰任步军校,祖父布雅努则是康熙的心腹,曾任陕西巡抚、兵部侍郎。 = 圣祖的满文朱批则特别提及,说布雅努「俊雅显达」,还特地给恩典让布雅努赶回京城参加孙女的婚礼。 = 五福晋这一支他塔喇氏,出自高丽,有两个佐领。 = 再说白一些,五 福晋因为家里有两个佐领,祖父也是康熙的心腹。真硬算身份,比顺治朝的佟家还高,比宜妃的娘家家世好。 = 所以五福晋不是什么小门小户,她拼的是祖父,家里是有一定的底蕴,只能说她们对比其他皇子嫡福晋家世是要差一些。 == 另外,他塔喇氏这个姓在大清也不算小门小户,显赫是查昆莫(有译作查昆木)这一支,主要集中在满洲正白旗和满洲镶红旗,这一支也是尚过郡主的,有十二个佐领。 ==== 七福晋哈达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七福晋的曾祖父叫噶达浑,爵一等轻车都尉,曾任兵部尚书,嫡曾祖母则是谦郡王瓦克达的第一女,也就是礼烈亲王代善的孙女。 祖父叫噶尔汉,袭一等轻车都尉,任都统。阿玛法喀,任副都统,额捏则是辅国公穆青的第四女。 = 另外了努尔哈赤是娶了哈达部首领扈尔干的女儿,又将自己的三女嫁给了首领的儿子哈达吴尔古代,不过后面努尔哈赤吞并了哈达部,又被皇太极打压,所以说是姻亲,其实硬实力比不上董鄂氏等家族。 = 她阿玛谈不上是康熙的心腹,能力也一般般,但是哈达纳喇氏有九个佐领。也算累代高官,又和皇家有亲缘,门第还是不错的。 = 另外四福晋和七福晋的娘家,在三百年前是一个祖先,是清初再往前的三百年,元朝末期左右,都是纳齐布禄的后代。 = 所以有人说四福晋和七福晋是一家人,其实我感觉这亲缘关系都那么远了,算不上一家人了。 ==== 八福晋郭络罗氏,满洲正蓝旗,和硕额驸明尚之女。 = 八福晋郭络罗氏的阿玛明尚是杨舒的曾孙,常舒与弟杨舒当时同为苏克苏浒河寨长,他们眼光好归附努尔哈赤的时间很早,当时还不是八旗了。 = 杨舒在归附努尔哈赤之后,迎娶了努尔哈赤的妹妹,两兄弟都被划归了满洲镶黄旗。 后来努尔哈赤改建八旗,常舒这一支改隶满洲镶白旗,杨舒这一支改隶满洲正蓝旗。 = 明尚所娶的是安亲王岳乐第七女郡主,岳乐是顺治帝的心腹,一人独掌两旗,在康熙初年可以称得。 上是宗室权王,= 八福晋这一支郭络罗氏,来自占河「也叫沾河」,镶白旗有六个佐领,正蓝旗有五个佐领,一共有十一个佐领。 = 大清位高权重姓郭络罗氏的,基本上都是出自这一支,只有宜妃的阿玛凭借女儿是宠妃,混到从三品的包衣佐领之位,但雍正继位后也
相关推荐:
全息游戏的情欲任务(H)
变态兄妹
快穿之炮灰成神之路
妻心难测
我的娇妻
(尸鬼同人)唇齿相接
【古言】绘春录
乱七八糟的短篇集( H)
长兄
意外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