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伺候皇上多年,自然知道皇上的性子,不是那种硬要逼着你和阎王抢人的人,老老实实的说道:“中风之症,古来就有,但没有一位大夫敢说自己能治好,这病不单单需要好生调理,还需要当事人心情舒适,再加上一些运气,微臣也只能保证会尽全力医治皇上。” 打包票的事情,是太医从来都不干的。 人的命脆弱的很,尤其是中风这种发病快,一旦发病就半只脚踏进阎王殿的病症。 哪个太医都不敢打包票。 “朕知道了,你去开药方吧!”皇上果然没有为难赵太医,显然赵太医熟悉他,皇上也熟悉赵太医的为人,听赵太医这么说,皇上心里就有数了,自己这中风之症怕是好不了啦。 赵太医很快就把药方开了出来:主方:大定风珠加减。 方药:鸡子黄、阿胶、地黄、麦冬、白芍、龟板、鳖甲、五味子、炙甘草、牛膝、木瓜、地龙、蜈蚣、桑枝、丹参、鸡血藤、桃仁、地鳖。 皇上瞧了瞧,以他的药理知识储备,赵太医开的这药方,很对症,便让他下去抓药煎药。 等赵太医离开后,梁九功才凑了上去,恭恭敬敬的向皇上汇报皇上晕倒后发生的事情,已经宫中的某些流言蜚语。 皇上闻言皱眉“你说胤�i去逝的消息,宫里已经传遍了?而且还有传闻说是老大咒死了他?” “奴才不敢欺瞒皇上,却是如此。奴才已经让人去查这事了。”顿了顿,梁九功又说道:“宫外虽然还没有起流言蜚语,可奴才估计不少人都应该知道了这两件事。” 然后两者一结合,相信绝大多数人在听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大阿哥胤�A真诅咒死了废太子胤�i。 皇上闻言胸口起伏剧烈,对于此事他先是心里非常生气,但在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流言蜚语后,皇上也觉得可能真是大阿哥胤�A诅咒死了废太子胤�i。 他原本只是为了打发懿妃和宣妃的借口,现在看来,老大是真的不能留了。 这事无论是真是假,这个当口突然一下子爆出来,相信很多人都会想歪。 如果不严肃处理这事,到时候…… 恐怕所有人都会在背后扎小人了!那不管这扎小人到底有没有用,一切都会乱了套,不是皇上想要看见的局面。 而且时间就这么巧,也让人不敢不在乎。 在这些事情上,可没人敢侥幸。 于皇上这种上位者来说,更是向来都是信奉两个道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最害怕巫蛊之术的人,就是皇上了。 查,这事必须要彻查! 还有废太子胤�i那里,他到底是怎么死的,也需要彻查。 理智上,皇上是不信巫蛊的,所以废太子胤�i的死,必须要彻查,看看到底是怎么死的。 大阿哥胤�A行巫蛊之术的事情,很快就查清了。 源头是隆科多当年诅咒大阿哥胤�A,给了惠妃灵感,然后惠妃唆使大阿哥胤�A行巫蛊之术。 原本其实惠妃是让大阿哥胤�A诅咒所有皇子的,不过大阿哥胤�A到底没那么丧心病狂,只诅咒了废太子胤�i一人。 不过据大阿哥胤�A交代,他虽然做了这事,可心里其实半点不信真能诅咒死废太子胤�i,只是为了满足惠妃的心愿,然后图个心里爽而已。 惠妃已经死了,所以惠妃丧心病狂要大阿哥胤�A诅咒所有皇子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无从辩驳。 但大阿哥胤�A诅咒废太子胤�i的事情,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不管废太子胤�i到底是不是被大阿哥胤�A诅咒死的,大阿哥胤�A就是真干过这事。 很快皇上有了决断,明旨,处死大阿哥胤�A,将十三阿哥胤祥幽禁于府。 声势浩大的大千岁党,也遭受到了皇上雷厉风行的处罚,这一次皇上是真下了狠手,除了正常的革职贬官外,不少人还丢了性命。 上辈子这些人之所以能全身而退,最多就是被罢官,没有性命之忧,不少人还当了四姓家奴,从最初的大千岁党,变成八爷党,然后是十四爷党,最后对雍正俯首称臣高呼万岁,那都是因为没闹出人命来。 这辈子废太子胤�i死了,大阿哥胤�A不能不死,牵扯其中的十三阿哥胤祥也必须受罚。 一下子没了三个儿子,皇上此时内心的悲痛显而易见,对于这些在背后拱火,唆使自己儿子对着干的人,皇上能有好脸色才怪,必然要杀几个下去陪陪自己的儿子才行。 比起大阿哥胤�A诅咒废太子胤�i一案,调查起来非常迅速快捷。废太子胤�i的死因调查结果,就有些困难了。 太医院的太医不是吃干饭的,有废太子胤�i当了小白鼠,自然察觉出来了咸安宫的不同,火炕和里面木制的家具上都侵染了让人虚弱要命的药。 而这些东西都是在十多年前,咸安宫检修的时候搬进去的,看上去一切都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这种手段,皇上知道之前在皇宫出现过,出现在孝昭封后时,赫舍里氏一族就是在坤宁宫这么干的。 知道这事的人,除了孝昭皇后和孝庄皇后外,就只有赫舍里氏一族本身。 可这三方,看上去都没有害死废太子胤�i的可能,尤其是东西还是在十几年前布置的,谁能算到十几年后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PS:中风的病理,以及药方,来至于百度百科~ === 第331章 大封众人 对于皇上而言,废太子胤�i去逝的事情重点不在于咸安宫的那些侵染了药物的家具和火炕,而是在于是谁有如此先见之明将这些东西送进了咸安宫。 要知道咸安宫(今寿安宫的位置)的位置在英华殿的前面,属于是皇宫里最角落的宫殿,以前根本就没人居住,破烂得很,可以称得上是「冷宫」。 当然也不一定是当时就送进去的,也有可能是之后被人长年累月的涂抹那些药物,因为同时期修建的宫殿,里面的家具都是一起同批打造的,可那些家具却完全没有问题。不过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工程量太大,很容易被人发现。 查了一下时间,是在孝昭皇后薨逝三年后,二妃二嫔管理宫务,而他忙着平噶尔丹的时候。 这个时间点很敏感,因为只要有心,无论是二妃二嫔,还是已经去逝的孝昭皇后、孝庄皇后、佟贵妃都是有能力将这些东西送到咸安宫。 前者,宫务在手,经过三年锻炼也算是站稳了脚跟,有时间精力搞鬼了。 而后者,人是死了,可背后家族还在,也有能力做出这种事情来,而且就是因为人死了,所以在事发后很有可能不会被人怀疑。 再者,还有如惠妃荣嫔这样在后宫多年的嫔妃,皇上想都不用想都能猜测到,惠妃荣嫔在宫里肯定有眼线,她们也不是没有能力。 毕竟咸安宫在之前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只要稍微有些势力的人,理论上都是能搞定这事。 那到底是谁? 还是……只是一个巧合? 皇上不信巧合,但怀疑的对象有,却找不到证据。 十几年前,国库有钱了,而咸安宫已经因为常年没人居住破烂不堪,所以经由咸安宫的掌事太监上报内务府,内务府又上报给皇上自己,由皇上亲自批准这事。 修建咸安宫的整个过程,都是皇上批准,内务府干事,全程没有后宫的影子。 当年上报这事的那个咸安宫的掌事太监,前几年就老死了,根本没法审问。 而当时内务府负责人和干活的那些人,倒是没死,可要不就是那些做活的苦力,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要不就是在这十几年来因为各种事情,人早没了,哪怕有几个漏网之鱼,当年也不是主要负责人。 巧合? 皇上当时看见调查结果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如果只看这些,幕后黑手必然是能调动这些人职位的人,当时管理宫务的二妃二嫔嫌疑就大了。 但仔细分析了那些人的死亡原因,皇上又不那么想了。 这些事情千奇百怪,有贪污的,有被迁怒的,有累死的,有病重的,也有岁数到了老死的……看上去非常正常,这些人的死都有名头,不是被人半夜路上套了麻袋。 里面有两件事情,甚至于皇上还有印象,是他亲自给的口谕。 事情到了这里,已经查不下去了。 没有新线索,替罪羊也有了,负责调查的人也动力不足。 皇上对此是非常不高兴的,因为他才想到了一个破解现在困局的办法,那就是――复立胤�i。 没想到,现在胤�i人直接死了,还怎么复立呀! 这也是皇上之前怒火攻心的原因,不单单是儿子被人害死了,还因为他好像被人看破了内心想法。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被人看破自己的想法,那是非常可怕
相关推荐:
发骚就到碗里来
重生之男妾
失忆后撩了少年帝王
试婚
天下无敌
女警杜梅的沉淪
君妓(H)
我为儿子穿女装
【ABO futa百合】星际偷心贼
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