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皇后回过了神来“你说得是那些太妃?” 柳嬷嬷点点头。 皇后闻言皱眉“慈宁宫居住的太妃,都是无儿无女的,他们干嘛做这种事情?” 就算得逞了,也根本就没有什么利益可言。皇上对先帝的嫔妃还算是挺友好的,家世好的都封妃,家世差的份例也是比照嫔位来,虽说没什么权利可言,可至少一辈子都能吃穿不愁。要是换一个皇帝,这些人未必能过这么滋润的生活。 “主子,您忘了一个人。”柳嬷嬷说道。 “谁?” “懿靖大贵妃。”柳嬷嬷说道:“襄亲王当年可是差一点就坐上那位子的,可最后却英年早逝,虽然太医院的所有太医都说是风寒入肺,可懿靖大贵妃未必会这么认为,另外皇上在擒拿鳌拜亲政后,立马就对察哈尔亲王动手,夺了爵位将其软禁在盛京,懿靖大贵妃心里未必没有怨恨。” 高松也在一旁说道:“主子,您想想,自从襄亲王病逝后,皇宫里活下来的阿哥有多少?” 皇上、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纯亲王隆僖、大阿哥胤�|、皇太子胤�i。 只有六人…… 哦,虽然纯亲王隆僖去年是病逝了,不过那是他倒霉的遇上了地震,不算在皇宫里夭折的。 如果说皇上的子嗣不丰是元后的锅,那先帝的了? 当年先帝可是盯着皇太后,巴心不得她做出什么坏事来,让他有借口废后,这事自然不可能是皇太后干的。 太皇太后也不可能对自己的亲孙子下手,孝献皇后被太皇太后盯着肯定也不是她,那这答案就完全摆明了。 皇后微眯着眼睛“本宫还真忘了懿靖大贵妃,她的确有理由有势力有手段做出这种事情来。” 比起元后,懿靖大贵妃的手段更高。 虽然从结果来看懿靖大贵妃是失败者,不是最后的大赢。 家,可实际上她活着的时候,连太皇太后都得让她三分。 懿靖大贵妃原为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正室大福晋阿巴亥博尔济吉特娜木钟,统管阿纥土门万户斡耳朵。 在她做林丹汗大福晋的时候,虽然底下有七个势力不输给她的侧福晋,可林丹汗却只有一个儿子,可见其手段。 后来林丹汗战败去世,她怀着身孕嫁给太宗皇太极,当时皇太极已经被宸妃海兰珠迷住了,可在这样的情况下,懿靖大贵妃以自己并不出色的外面硬生生的从宸妃海兰珠碗里分到了一块肉,生下了固伦端顺长公主和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并且在太宗去世后还能让自己的儿子能有一争皇帝宝座的资格。 即便是之后襄亲王争夺皇帝宝座失败,随着大清入关,她住进了紫禁城龟缩了起来。 然而每一次蒙古那边来人进京问安的时候,都没有落下懿靖大贵妃。 或许有人觉得这没什么,可问题是当时能得到蒙古人问安的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太宗的正室皇后皇太后孝端文皇后,另一个人就是懿靖大贵妃了。 至于当时还是皇太后的太皇太后? 不好意思,没那资格。 一直等到孝端文皇后薨逝后,太皇太后才得到了蒙古人问安的待遇,不过也是排在懿靖大贵妃之后。 对于这事皇后记得很清楚,在懿靖大贵妃薨逝之前,皇上每一次去慈宁宫请安,都是先去懿靖大贵妃那里请安,再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请安。 由此可见懿靖大贵妃的地位,以及她背后的势力有多让人忌惮。 如果套入懿靖大贵妃要为自己的儿子女儿报仇雪恨的思路,这事还真有可能是懿靖大贵妃做的。 在皇后看来,元后就是再蠢再毒也得为皇上考虑一些,至少要确保皇上的帝位不会被动摇。 可懿靖大贵妃就没这样的顾忌了,甚至于她巴心不得皇上的帝位不稳。 越想皇后越觉得很有可能,只是――这事做得太谨慎了,找不到什么证据,就凭某个玉匠接触过某人,就认定是他所为,这并不能服众,因为这谈不上什么证据。 作者有话要说:PS:下章会防盗,明天看~ == 第97章 幕后真凶 皇后没查到此事和懿靖大贵妃有关的确凿证据,查到的只是有个玉匠和慈宁宫的一个老嬷嬷交情不错,这哪里能当做证据? 没有铁证,那就算心里认为是懿靖大贵妃干的,也不能说出来。 一来是懿靖大贵妃人都死了,说是她干的,难免给人一种,自己查不出真相来,因此给死人扣罪名的想法,欺负死人不能站出来喊冤。 二来懿靖大贵妃是死了,她两个儿子和女儿也死了,可问题是人家孙子还活着,人家的娘家还在。 从某种程度上讲,懿靖大贵妃的娘家阿霸垓在蒙古诸部落的影响力比科尔沁大得多。 贸然指责这事是懿靖大贵妃做的,会影响到蒙古的格局,说不一定人家担心皇上秋后算账,直接投了其他人,草原上的野心家从来都没有缺少过。 想了想皇后带着自己查到了东西去了慈宁宫,这事她是没办法查下去了,必须得皇上或者是太皇太后接手才行。 在慈宁宫,皇后将自己查到的东西交给皇上和太皇太后看,皇上的反应不出意料,自然是大怒。 他可还没忘记,五年前的事情,懿靖大贵妃的孙子布尔尼和弟弟罗布藏发动叛乱,预谋救父阿布奈,当时三藩是势大的顶峰点,京城里一度有弃京城逃去盛京的流言蜚语,连太皇太后都受到了影响,当时短短几个月三藩就占据了整个南方,情况对大清极为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被所有八旗子弟认为是最后退路的盛京,却遭受到了布尔尼和罗布藏的偷袭,怎么可能让人不心慌,一度京城人心惶惶不安,要瞧着就要起来。 还好图海给力,很快平定了此事,没有让大清遭受两面夹击。 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大清入关以后最危险最薄弱的时候,也因此,皇上当时大怒,下旨将阿布奈绞死,杀鸡儆猴。 要知道在这之前,大清对于蒙古部落,就算被俘虏了也不会杀死,别看当时统一塞外大清和蒙古众部落打了大大小小很多场战,实际上那些部落首领族长级别死掉的人,一个巴掌都数得出来,真正伤亡惨重的是底下的士卒。 双方的仇恨说起来还是挺深的,所以皇上的想法。 也和皇后差不多,觉得懿靖大贵妃有能力有手腕有理由干出这种事情来。 但太皇太后却摇了摇头,十分坚定的说道:“不会是娜木钟做的。” 皇上和皇后闻言都一惊,很有默契的看向太皇太后。 “皇玛嬷,为何?” 太皇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你们都觉得娜木钟有理由恨本宫母子,其实并非如此,你们以为娜木钟身前能有那样的地位是靠这些阴私?你们以为娜木钟身前,本宫让皇上先去给她请安,是为了大局委屈自己?” 摇了摇头,太皇太后继续说道:“并不是,本宫对她是发自内心的敬重,也因此本宫才会特意向皇上求情,留阿布奈一命。” 啊! 皇上和皇后面面相觑,在他们的记忆以来,懿靖大贵妃都是窝在慈宁宫深居简出,和太皇太后也是王不见王,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两人关系不好,他们是真没想到太皇太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太皇太后当然明白皇上和皇后的疑惑,缓缓开口道:“你们不知道,当初太宗驾崩,没有留下任何遗嘱,因此诸王贝勒为了皇位剑拔弩张。姑姑和本宫自然是希望先帝继位,可当时最有资格的却是肃亲王豪格,他是太宗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手上还有握有一旗。 当时势力最大的是握有两白旗的多尔衮三兄弟,当时大清还没入关,还保留着蒙古草原的习性,可以兄终弟继。 两黄旗的索尼和鳌拜等人,坚持支持太宗子嗣继位,两红旗的代善摇摆不定,两蓝旗的济尔哈朗也是墙头草,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 后来多尔衮提出拥立幼帝,先帝因此上位。可你们就没有想过,多尔衮清洗了豪格,在代善死后,多尔衮都敢称皇父摄政王,在礼仪排场上也开始向皇帝看齐。 凡一切政务,多尔衮不再有谦恭请示之举,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可为什么他却不敢废了先帝,自己称帝?” “为什么?” “不是因为多尔衮无子,他哥哥阿济格和弟弟多铎有得是儿子,也不是因为他嫡福晋是本宫的堂姐,更不是为了顾全大局。 而是因为娜木钟当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支持先帝,让先帝和博穆博果尔同吃同住,蒙古诸多部落都承认先帝是天下之主,多尔衮因此不敢动手。” 很难说当时娜木钟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可却不得不承认那样的做法从一定程度上讲保护了先帝的性命安慰。 毕竟要是当时先帝有个万一,
相关推荐:
女王的小鲜肉_御书屋
蜜感少女與房東老伯
美男无三小路用
苟在仙界成大佬
嫁双生
丝妻小唯之购物被奸
狼性失禁
暴躁夫郎带回家(女尊)
穿成恶毒女配后,公主她摆烂了!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