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这几人都各有各的原因,资历也足够,晋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说出来没人能反对。 让皇上有些为难拿不准的,只有四个人――郭络罗氏姐妹、庶妃赫舍里氏还有庶妃博尔济吉特氏。 郭络罗氏姐妹实在是得皇上的心,皇上对其有几分偏爱,郭络罗氏姐妹的身份家世比一般人还算可以,满洲镶黄旗出生,阿法曾为佐领,阿玛也任着官职,册封为嫔,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 但她们只入宫了三年,资历尚浅,又无子无女,要晋位,比照纳喇氏和马佳氏似乎又有那么一分不合适。 纳喇氏是纳兰明珠的堂侄女,家谱往上数三四个人是一个祖先的那种。 纳兰明珠背后有叶赫纳喇氏一族,叶赫纳喇氏出过太/宗皇太极生母蒙古哲哲,纳兰明珠的祖父是孟古哲哲的亲哥哥,而纳兰明珠又娶了英亲王阿济格之女,阿济格就是多尔衮的亲哥哥,多尔衮是犯事倒霉了,可阿济格的继福晋是科尔沁的格格太皇太后的堂姑姑,纳兰明珠娶的就是这位继福晋的女儿。 再加上纳兰明珠得皇上心意,无论是当年擒拿鳌拜还是削三藩都是站在皇上这边的,深得皇上信任,因此步步高升,现在纳兰明珠身边已经聚集了一股庞大的势力,既有宗室和满洲旧势力,也有汉人的新势力。 同样的,马佳氏是图海的堂侄女,家谱往上数三四个人也是一个祖先。 图海没有纳兰明珠那么显赫的家世,然问题是人家是顺治帝的心腹,顺治帝临终前特意提他,要他为新帝保驾护航。 图海本人经过了顺治朝的起起伏伏外,有几分谨慎和保守,但对于皇上却是忠心耿耿。 遏制鳌拜,拳打蒙古察哈尔,脚踹江南三藩,中间还劝降了王辅臣,为三藩战争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图海这能力杠杠的。他身边不单单有以前顺治帝的心腹,还有不少军爵人家。 那郭络罗氏姐妹了? 虽然未来提前郭络罗氏大家想到的都是宜妃和八福晋,然而郭络罗氏一族的名门却是常舒和杨舒这两支,常舒与弟杨舒当时同为苏克苏浒河寨长,他们眼光好归附努尔哈赤的时间很。 早,当时还不是八旗了,杨舒在归附努尔哈赤之后,迎娶了努尔哈赤的女儿,两兄弟都被划归了满洲镶黄旗。 后来努尔哈赤改建八旗,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心腹划分到了兄弟侄儿的旗里,暗中监视他们,以防被人夺权。 因此当时常舒这一支改隶满洲镶白旗,杨舒这一支改隶满洲正蓝旗,八福晋郭络罗氏的阿玛就是杨舒的曾孙。 但郭络罗氏姐妹却是满洲镶黄旗,因为她的祖先是阿凯不是常舒和杨舒,阿凯当年只是常舒和杨舒的普通族人。 常舒和杨舒改旗时,阿凯这一支因为并不出色关系也很远,所以并没有跟着这两兄弟改旗,仍然留在满洲镶黄旗,双方算是分道扬镳了。 与阿凯这样一同被留在满洲镶黄旗的郭络罗氏不少,他们自动抱团取暖,形成了一个佐领的编制,阿凯的儿子叫安塔穆,曾任佐领,但因为家里权势不够,也没多少上位者的青睐,安塔穆死后佐领的位子就交给了其他人担任,安塔穆的儿子便是三官保,也就是郭络罗氏姐妹的阿玛,现在任着五品小官。 说白点,郭络罗姐妹别看听着是满洲镶黄旗郭络罗氏一族出生,实际上郭络罗氏姐妹并非有多么高贵的血统和出身,甚至于说是人家常舒和杨舒瞧不上的次等货。 只是因为当年跟了两个好族长,是最早归附大清的,因此看起来比较显赫,其实郭络罗氏姐妹的家世远远比不上阿玛同为五品小官的纳喇氏和马佳氏。 后来郭络罗氏得宠,三子傍身,又是四妃之一,和手握宫权的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交好。 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都是一族的,可能之前还是一个祖先,另外两支想要靠宜妃巩固自己在朝堂上在八旗里的地位,宜妃也想要靠另外两支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自然大家和和气气的又是好亲戚了。 这才有宜妃是八福晋郭络罗氏姑姑的说法。 其实两人之间的亲戚关系,不知道远到什么地方去了。 郭络罗氏姐妹这样的身份,是不足以像李氏那样,直接给她们封嫔的。 然而皇上实在是喜欢郭络罗氏姐妹,哪怕有云果这样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出现,也没有减少多少皇上对郭络罗氏姐妹的喜爱,加上。 郭络罗氏姐妹的家世横向对比后宫其他嫔妃,还算不错,皇上就不免动了给宠妃额外恩典的想法。 可皇上又不能让别人说自己耽于美色,因此只是因为郭络罗氏得他喜欢,这样的理由,皇上实在是说不出口来。 至于庶妃赫舍里氏,皇上不怎么喜欢她,无论是她的长相性子,还是她入宫的时机目的,皇上都不怎么喜欢她,只是为了太子,赫舍里氏一族又是主动送上门来,所以皇上才收了她。 原本看在太子的份上,皇上是准备给她一个名分的,然而这些日子以来,赫舍里氏一族的种种行为,让皇上颇为不喜。 他是喜爱太子,也宠爱太子,更会确保太子的地位不会被动摇,然而这并不代表着,他就要舍弃其他自己的亲生骨肉。 太子没那么大的脸,赫舍里氏一族更没有! 恨屋及乌,皇上对赫舍里氏一族的怒火,都恨到了庶妃赫舍里氏的头上,他不想给她晋位。 至于庶妃博尔济吉特氏,她是太皇太后的亲侄孙女,蒙古科尔沁亲王满珠习礼的亲孙女,这样的身份不说嫔位,就是妃位,贵妃之位都是没问题的。 然而,就是因为她这样的身份,和太皇太后的关系太近了,让皇上不敢册封她,皇上担心太皇太后会因为他一时的退一步得寸进尺起来。 尤其是在从云果的口中得知太皇太后是谋害自己额捏的凶手后,皇上就更加不愿意了。 只是这话,他也没办法说出口来。 第28章 依皇上意 “皇玛嬷考虑得周到,那就晋慧珠。”皇上同意了这个说法,想了想为难的说道:“赫舍里氏,朕思索再三也没办法定下来,还望皇玛嬷为朕拿个主意。” 后宫的庶妃赫舍里氏,是赫舍里氏一族的旁支,这身份不算高,又不得宠,可她偏偏是太子的姨母,是赫舍里氏一族在后宫的脸面,元后干的事情并没有被暴露出来一切都是猜测,所以皇上不能让人觉得元后死了他变成了薄情人,将赫舍里氏一族抛到了脑后,这对太子不利。可要晋,皇上又实在是气不顺。 太皇太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缓缓的开口道:“本宫之前听说仁孝还有一个亲妹妹,下一次大选就到年纪了。” 皇上闻言皱起了眉来,太皇太后这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晋庶妃赫舍里氏,而是晋仁孝的亲妹妹。还是提醒皇上若是不想让仁孝的亲妹妹位居高位,那就先晋庶妃赫舍里氏。 到底太皇太后是什么意思? 皇上想了想还是开口问道:“皇玛嬷,朕不想再给赫舍里氏恩典。”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仁孝皇后在皇上的眼里都是不合格的。 皇上为什么会娶仁孝皇后,而非钮祜禄瑚图里。 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钮祜禄氏一族势大,鳌拜势大,担心他们成为外戚后,直接干政,自己当傀儡皇帝。 所以对于仁孝皇后和赫舍里氏一族,皇上是期待利用他们收回大权的。 可期待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仁孝成为元后之后,赫舍里氏一族是怎么做的? 仁孝皇后嫁给皇上两年多,赫舍里氏一族在一旁看着鳌拜做大,只要鳌拜没有触及自己的利益就在一旁冷眼旁观,索尼更是临死之前才上了奏折请皇上亲政。若索尼还活着,恐怕也不会上那奏折。 而仁孝皇后自身了,一心想要嫡子,对庶子不管不顾不说,还暗自下手,全然不顾皇上的帝位不稳问题。 在古代,没有儿子的皇后坐不稳皇后之位,可没有儿子的皇帝,一样坐不稳皇帝之位。 历史上汉武帝,这样雄才大略的千古明君,因为迟迟没有儿子,他的亲舅舅田�`都在私底下联系笼络汉武帝的叔叔淮南王,以求寻一个后路。 更不要说皇上刚刚上位的时候,处境可谓是四面楚歌,比顺治帝还要艰难几分。 后面还是皇上自己亲自下场,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擒拿了鳌拜,这才将大权收拢。 当时做这事的时候皇上满腔热血,年轻人经事也不多,脑子一热就上了,可事后,皇上却是后怕不已。 别看历史上的记载轻描淡写,好似皇上胜券在握,可皇上当时真的是拿自己的命在赌。 万一,万一,鳌拜再勇武一些,一招没有被制止住,完全可以当场反杀皇上。 历史上被权臣搞死的皇
相关推荐:
求道于盲(古言1V4)
重生女配合欢仙
未来兽世甜蜜指南
【快穿】我替男主上
云端孤岛(校园 破镜重圆 1v1)
甄珠
风月_御宅屋
林舟
【古言】绘春录
仙木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