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能是半死不活的。 建造花房,肯定要找专业的人来做这件事,苏小甜自己则是抽空准备做其他的事情。 她可忙得很呢,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她有许多安排,为了去春城购买君子兰,她还浪费了不少时间呢。 剩下的时间,要安排得更加紧凑才行! 第752章 苏小甜一直是个有计划的人,她将自己这个假期剩下时间需要做的事挨个儿捋一遍,做出一份计划表。 她并不是那种没有计划的人。 实际上,苏小甜是个十分懂得利用时间的人,所以这些年下来,她的一切才会都做得很好。 当李建红几个人看到苏小甜做出的这份详细的时间计划表,甚至从几点到几点都规定好的时候,三个姑娘震惊了。 “小甜,你真的能按照这个做到?”齐晓芳问。 她怎么看都觉得不太可能,反正换了她自己,就算列出这样一个计划表,也肯定做不到。 “既然列出计划表了,当然就要严格按照计划表执行。除非有不可控的原因,比如突发意外情况。” 苏小甜笑着解释。 李建红点点头:“小甜说得不错,咱们是应该按照预先的计划,这样就不会乱了。” 她十分赞成苏小甜这样的做法,觉得苏小甜这样,能督促自己,成为最自律的人。 对此,苏小甜十分赞成,忙里偷闲的时候,她会看一看几个姑娘的计划。 三个姑娘的计划表都差不多,毕竟,她们基本上同进同出,生活节奏简直一模一样。 苏小甜笑着说:“你们这样的安排十分不错呢。除了上班的时间,剩下几个小时安排得井井有条。” 钱小北笑眯眯的说道:“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我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没错,自律的人,永远都是最容易取得成功的。”苏小甜当然希望身边的人都是优秀的,而且,越优秀越好。 在将来同学和朋友这些,都会成为人脉。 目前为止,三个姑娘做的计划表只有假期,她们将除了在壹鸣阁上班之外所有的时间都分解做了详细的计划。 每天早上起来,先是锻炼身体、接着进入读英语环节,再往后就是吃早餐,上班。 等晚上下班之后,除了做家务的时间,她们十分合理地安排了读书、做头花的时间。 做头花的时候,三个人抽出来一个人读英语,两个人听,三个人轮换着来。 这样能将时间最有效地利用起来,还不会耽误赚钱大业。 “以前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这样计划之后,发现时间还是很多的。”齐晓芳笑着说道。 时间不够用,那是因为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她们按照这份计划表,可以说,学习赚钱两不误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李建红坐在炕上,一面利索地剪手中的碎布头,一面说。 “等开学了,我们按照新的课程表,重新制定一份计划表,将时间都利用起来。”钱小北信心满满:“我们还要让他们三个也加入进来。” 苏小甜都不得不称赞,这几个都是有想法的人。 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很好。 如果能将这些想法用在赚钱上,可能会更有前途。 但她们胆子有点小,不敢来一波大的。 算了,一时半刻,估计也没办法改变她们的固有思想。 就让她们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干,等过段时间,赚到钱之后,或许就有不一样的想法了。 事实确实像苏小甜想的那样,几个姑娘的创新能力足够,自律能力也足够。 短短几天时间,除了最开始苏小甜教给她们的花样儿之外,几个姑娘竟然举一反三,又捣鼓出来不少很漂亮的花样儿。 甚至,她们还想到了在后世很流行的立体的花样儿。 对此,苏小甜也只是偶尔看一眼,她自己每天除了抽空给三个姑娘教英语之外,剩下的时间,大都用来忙自己的事情了。 苏小甜现在承担三个厂里的翻译工作,正好过年期间三个厂子都有外商来谈生意。 加上苏小甜自己的食品加工厂也需要苏小甜操心,她的忙碌可想而知。 就连那张原本看着还算圆润的小脸儿,也逐渐消瘦下来。 苏奶奶看着真是心疼得不得了,连声说着,好不容易养起来的肉,怎么就没有了。 但苏小甜自己很是愿意,干得热火朝天的,就算晚上回家的时候,累得都快趴下了,却从来没有叫过苦叫过累。 虽然不叫苦不叫累,但苏小甜也明显感觉到了,自己欠缺的就是人才。 这个时代的法律不算健全,很多人的法律意识也很淡漠,因此很多企业还是选择了家族式的经营模式。 但苏小甜却选择员工外聘,包括负责人都外聘。 两个工厂,荔城和京城的食品加工厂都是外聘的人员在负责。 荔城那边,只要有陈子安在,苏小甜坚决相信,没有人敢闹出幺蛾子。 倒是京城这边,苏小甜并不是全然放心,因此,她隔一段时间也会去一趟食品厂。 就目前来看,食品厂的人还是没有异心的,苏小甜认为还是能够相信的。 但苏老大和王香花两个人明显觉得,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外人是不可靠的。 尤其是,苏小甜半个月,一个月才会来一趟,大部分事情都是交给外人,万一那人有其他心思,可咋办? 随着厂子发展得越来越好,苏老大两口子的担心就越来越多了。 二人都觉得,如果不多操心一些,厂子什么时候没了都不知道。 “小甜啊,你可得盯着点儿,虽然雇人操心了,但到底不是自己人。”王香花苦口婆心地说道。 苏小甜笑着应下,她知道,老一辈的人,想法就是这样。 但家里就只有这么几口人,哥哥们各自有自己的事业,长辈们也都很忙,根本顾不过来,能怎么办? 她现在还是个学生,又要操心很多事,每天过来肯定不现实。 “以后我到了周末就过来一趟,看看账目什么的。”苏小甜只能安抚二人。 “这就对了,你经常过来看看,免得有人生出异心。”苏老大也苦口婆心地劝着小侄女。 这小妮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家里人保护得太好了,咋就觉得,这天下都是好人呢? 要不是他们自己清楚自己是个没本事的,早就帮苏小甜去了。 不得不说,这两口子对自己的认知还是很清楚的。 管着养殖场,肯定没问题,毕竟就是跟动物打交道,单纯得很,让猪啊鸡啊都吃饱了不生病,就算完成任务了。 可是,管着加工厂,他们二人没有这个本事。 第753章 私下里,苏老大没少说过,小甜这孩子,也就是老天照顾,找的人都很好。 养殖场和加工厂距离并不是很远,苏老大他们经常会过去,也没少跟厂子里的年轻人们聊天。 那些年轻人,说是苏小甜给了他们展现才能的平台,让他们能有一个好的将来。 一个个都说十分感谢苏小甜的成全。 苏老大并不知道,苏小甜就算没有经常过来,但对厂子里的情况还算了解。 她在工厂周围是有不少眼线的,不过没人知道罢了。 所有的人都没有留意,苏小甜每一次来的时候,会和周围的树木略微聊一聊。 对于苏小甜来说,更值得信任的是这些高大的树木。 这世上,最是不可测的就是人心。 不过,苏小甜并不是用这些树木监视人,而是只针对有怀疑的人。 而且,苏小甜相信,这世上,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现在工厂里的人,大都是她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回乡的知青,还有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学生中招录过来的。 实际上,这些人对自己并没有忠诚度。 能为她所用,只是因为待遇不错。 那些愿意放弃体制内工作,成为私人企业打工仔的年轻的大学生,为的不就是能早日在京城立足吗? 她将这些人绑到了厂子这艘大船上,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让这些人知道,他们与厂子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他们保护厂子的利益,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当然了,整体来说,这些人的人品还是不错的。 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做过损害厂子利益的事。 但是,万一将来有其他人出更高的价格,给出更加优厚的条件,说不定,就会有人跳槽。 人员跳槽并不可怕,苏小甜担心的是,有核心人员在跳槽的时候,会带走厂子里的核心机密。 做食品加工,只要赚钱了,很快就会有企业跟风。 在口味比不上的情况下,为了有更加长足的发展,不排除有人用十分阴损的办法。 实际上,这半年多以来,京城周围出现了好几个食品加工企业。 这些企业的老板似乎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基本上就是她厂子里做什么,这些人就跟着做什么。 只是,在口味上比不过,且在工艺上也要落后许多,她的厂子现在还占着优势。 据说,有几个厂子已经在背后想办法打算挖人了,目前也有了确定的目标。 不过,这个目标还没有答应下来而已。 苏小甜相信,只要利益给得足够,目标人物答应下来,不过是时间问题。 可对这一点,苏小甜从来没有担心过。 她厂子里的流水线是最先进的,包括密封保鲜的能力也是最强的。 这就对食物的安全有了绝对的保障。 这一点,这些跟风的厂子不能比。 不要说国内的生产线,就是连西方国家的生产线,苏小甜都坚决相信,不能与系统提供可升级的生产线相比。 就不要说,她手中精益求精的调味料。 没错,苏小甜真正的杀手锏其实就是她的调味料。 厂子里用的所有调味料,都是苏小甜在系统商城里面用积分兑换得来的。 不光材料齐全,而且,质量比普通的调味料要更加高端很多。 光是这一点,就是其他厂子拍马都赶不上的。 苏小甜从来没有想过固步自封,她也清楚地知道,食品加工企业要发展起来,生产线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口味和食品安全问题。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食品加工厂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让人放心的原材料。 目前,厂子里用的料包,都是苏小甜提供的,几种口味而已,都是苏小甜的独家秘密。 苏小甜相信,就算有人复制也很不容易。 毕竟,她提供的都是粉碎的调味品。 除非是天赋异禀的人,才有可能凭着味道辨别出所有调味料的种类和分量。 但苏小甜却没打算凭着这一点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 一个厂子,只有自身动力被激发,才能走向良性循环,得到更好发展。 苏小甜没有想过,依靠系统长久走下去。 早在厂子建立起来的第一时间,她就已经组建了研发部门。 她必须要培养起来属于自己厂子的人才队伍,而研发人员,是其中最重要的。 研发部门成立之初,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部门没有必要存在。 厂子里有好几种十分不错的口味,通过试验,很符合当下人们的口味,很多人都喜欢。 人常说,一招鲜,吃遍天,又何必要研发新口味? 再说了,搞研发,简直就是在烧钱。 几个年轻人,成天无所事事地在所谓的实验室里,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光看到他们浪费原材料了。 也有人向苏小甜提议过,是不是应该让这几个人去车间里创造价值。 至于理由,很充分:研发部门不光不能为厂子获得利益,还要花钱,不划算。 被苏小甜给否决了。 这几个年轻人,苏小甜从大学里挖出来可不容易。 是她走访了很多人才寻到符合自己要求,又愿意跟着自己来创业的。 她也相信,只要给予平台,这几个年轻人,一定能创造出价值。 这日,苏小甜过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几个年轻人拿着新鲜出炉的鸡翅和鸡胗子。 看到苏小甜的时候,研究小组的几个年轻人立刻围拢过来。 “老板,这是我们新研究出来的口味,您试试。” “之前我们研究出了好几个配方,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味道,这一次终于成功了,我们自己很满意。” 研究小组的负责人方新安激动地对苏小甜说道。 苏小甜听到这个好消息,很开心,拿起干净的筷子,夹了一块鸡翅放在嘴里。 不得不说,香辣味道十足,十分够味,比起后世吃过的一些香辣鸡翅还要好吃很多。 第754章 果然,随着研发部门成立的时间越来越长,苏小甜确实看到了成果。 几个年轻人有想法、有本领,而且还有奋斗精神。 经过几个月孜孜不倦的研发,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研发出了两种新口味。 与苏小甜之前提供的口味完全不同,他们跳出了卤味的圈子,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苏小甜最开始听到他们的研究方向的时候,都十分震惊。 这几个年轻人想出来的是香辣口味和麻辣口味的研制。 他们第一批研制出来的是香辣鸡翅和麻辣鸡胗。 知道后世的苏小甜很清楚,这两种口味,几乎算是所有喜欢吃辣的人的福音。 在未来几十年里,风头无两。 这两种口味,只要发展起来,可以在厂子里生产几十年时间。 苏小甜之前提供的配料以卤味为主,符合大众的要求,但到底有些人不喜欢。 苏小甜也曾经考虑过增加辣味食品。 就在苏小甜打算拿出配方的时候,年轻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苏小甜索性就让这些年轻人放手去试了。 她原本打算,如果夏天到来之前,这些人研究不出来想要的口味,她就帮忙提供。 却没想到,在这么快的时间,竟然就做到了。 苏小甜尝了一下口味之后,觉得确实不错。 她点头称赞。 “香辣鸡翅不错,值得夸奖,这种口味,推向市场之后,应该很容易推广。” 被苏小甜认可的几个年轻人,高兴得不得了。 在他们心里,自家老板年龄虽然小,但绝对是高人。 “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其实,我们可以不光研究香辣口味的鸡翅,经过小幅度的调整之后,还能做香辣鸡爪,香辣猪皮之类的。我相信你们,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中之后,后续会很容易做到。” 在后世,麻辣味和香辣味作为最受欢迎的口味,早就被研究得淋漓尽致了。 上辈子的苏小甜虽然并不了解配方到底是什么,但绝对没少吃,她点拨一下几个人,不过是顺手为之。 也算给几个研究人员指明了方向。 方新安作为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听到苏小甜的建议之后,很是激动。 “老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研究配比,做出最好吃的口味。” 是啊,不光鸡翅可以推广,难道别的就不可以吗? “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们的。”苏小甜是个大方的老板,也相信,只有利益才能让人全心全意。 “研究出来一个能被市场认可的口味,厂子里给你们奖励二百元钱,这是工资之外,额外的收入。” 精神激励不能缺,物质上的激励更是不能缺。 毕竟,人活在这个世上,总是要吃饭的,只是精神上的奖励,一次两次还可以,时间长了,总不是那么回事! 两百块钱听起来不算多,可是研究小组总共只有四个人,一人能分五十块钱。 这时候的五十块钱,不算少了,几乎和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一样了。 “香辣鸡翅和麻辣鸡胗可以生产了吗?”方新安忙就问。 苏小甜打算,过两个月之后,就开始生产这两种口味。 “自然,现在开始准备,等准备工作充分之后,咱们就开始生产。” 苏小甜思索了一下,又笑着说道:“先期投放市场,作为咱们其他产品的赠品,让客户们试吃,如果反响不错,我们就可以大量生产。” 对于苏小甜提出要试吃,其他人显然没明白,但既然是自家老板的意思,就应该是有道理的。 “您说的是,应该先让客户们尝尝味道。” 冒冒失失加工出来,要是得不到客户的喜欢,那是要赔钱的。 “以后,咱们厂子里的销售也要采取激励措施,除了底薪之外,按照各自推销的成绩,给予一定的奖励。” 底薪加分成,这是后世普遍采用的一种销售模式,苏小甜觉得,提前十几年用起来,也没什么不可以。 但其他的人却觉得新鲜。 还要给奖金? 可是,如果销售人员拿到了额外的奖金,就比其他人赚得多很多了,只怕没有人愿意安心做个工人,而是都要抢着去做销售人员了。 “这样怕是不好!”工厂的厂长白元亮提出意见,向苏小甜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苏小甜浅浅笑着说:“我这就是个初步想法,具体能不能执行,还需要开会研究。” 自然肯定是要执行的,毕竟,能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好事。 但细节上的问题,肯定需要经过认真的开会研究才行。 “销售人员,每个月定下一定的标准,超过了这个标准的销售量,可以给予奖励,比如说,按照出厂价销售出一百块钱的产品,可以给予一块钱的分成这样。” “每个销售人员每个月的保底销售量,完不成的情况下,是否有惩罚机制,需要慎重的研究决定。保底销售量,我的意见是不能太高,让大家都完不成任务。也不能太低,毕竟,大家的收入水平差距不能太大。” “我觉得,也可以发挥厂子里所有人的销售天赋,在完成自己工作的情况下,销售出去的商品可以和销售人员一样进行分成。” 苏小甜一番话说完,白元亮两只眼睛都要闪闪发光了。 果然别人能开厂子而他只能当个打工仔不是没有道理的。 人比人还真是比不了。 这样的想法,白元亮觉得,就算费尽心思也想不出来。 “老板,您说得对,我们回头就仔细研究一下,将您的想法完善起来,等下个月,最迟下下个月,或许就能在厂子里推广开。” 这样的营销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推动厂子的发展,也能让所有的工人们都得到更多的实惠。 这世上,使唤人最好的方式,永远不是靠着职务安排任务,而是用钱使唤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苏小甜对白元亮的能力还是十分赞赏的,这样的人,只要能牢牢地留在自己身边,不怕厂子将来不能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白厂长,你和其他人开会研究一下,也可以扩大到工人代表这个层面,争取让大家都踊跃发言。” 白元亮忙就答应下来。 他确实想不到这样的好办法,但是这个办法在苏小甜提出来之后,会给厂子带来什么,她却是清楚的。 第755章 白元亮甚至开始飞快地在脑子里计划,怎么将苏小甜的这个提议贯彻落实下去,如何才能达到对厂子的利益最大化,又能让厂里的工人们满意,并为了这份满意,更加努力工作。 苏小甜点头笑道:“慢慢来,我相信,咱们的厂子会越来越好,白厂长,我说话算数,只要你干够三年,厂子按照预期发展,给你百分之三的股份,绝对说到做到。” 苏小甜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并不低,足够周围的人听到。 这是当初与白元亮签订合同的时候,已经商量好的。 为的自然是能最大程度上笼络人才。 最开始的几个人,苏小甜都有不同程度的股份奖励,只是,这个股份奖励,并没有这么容易获得。 他们需要干三到五年而且一定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才能获得奖励。 三五年的时间,足以将一个人的能力看得清清楚楚的。 也能将一个人的人品看得八九不离十。 股份不能乱给人,尤其这还是原始股,总要给可靠的人才行。 白元亮以及周围的几个人都很激动,他们一直都觉得,老板就是那这个哄他们。 谁能将自己手里的股份给打工仔啊,可是老板竟然再次提起了,证明他是真的将这件事放在心里的。 “老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期望。” 白元亮信誓旦旦地保证,周围围观的其他职工们,也都十分用力地鼓掌。 能多拿钱,谁能不喜欢? 虽然要多付出劳动,但能多拿钱,就算不睡觉都行。 苏小甜心满意足地走了。 第一批的试吃产品很快也投放到了市场上,这时候,年刚刚过完。 不得不说,厂子里的人这方面速度还是很快的。 而更让大家欣喜的是,研发部门的年轻人们,没有辜负他们花出去的钱。 通过这一轮的产品试吃,基本上能确定,新口味很符合大众的需求。 苏小甜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决定,继续扩大试吃范围。 如果反响也好的话,就可以正式投放市场了。 如果能成功,就能更进一步的打开市场,让厂子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抢先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同时,苏小甜也听到了一些关于别人打算挖人的消息。 苏小甜对这两个配方,确实是有些担心。 这两种配方,目前为止在厂子里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核心人员都知道的。 如果有人真的动心思,这两种配方被泄露的可能很大。 她研发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也会因为两种新口味上市,就成为其他厂子里要抢的香饽饽。 而这些人,未必就能经受住考验。 一旦这些人中出现了背叛工厂的人,秘方泄露就是瞬间的事情罢了。 这也是苏小甜这段时间愿意在工厂里投入更多心思和时间的原因。 好在,从目前的情况看,厂子里这些人,都还算本分,没有动过歪心思。 暂时是可以信任的。 苏小甜相信,只要自己给的条件足够优厚,应该不容易被挖走。 当然了,真有人要走,苏小甜也是不会反对的。 工厂里的奖罚机制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只等最后一次讨论之后,就能执行了。 只要不走留在厂子里的人,在这一次改革之后,不是特别懒的人,收入翻倍都不会是梦想。 比如研发部门,有自己的奖励标准。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任务,调整奖金数目,收入也能增加。 除了本身收入增加之外,还有销售收入,每个人都有点自己的门路,要赚点钱,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这些工资和奖金,苏小甜一点都不心疼。 她相信,投入和产出一定会成为正比。 只要厂子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上来之后,这点钱根本小意思。 而且,因为这些举措,厂子里的人能过上比其他人更好的生活。 这样才能真正的将人心都凝聚在一起,大家一起为了工厂的发展而努力。 果然,在开始实行了新的政策之后,厂子里的人满满的都是动力,只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个小时赚钱。 跟别人吃饭,都不忘记推销一下自己厂子里的产品。 苏小甜和白元亮商量过了,为了尽可能地增加大家的主动性,销售奖金只要超过十块钱,就可以去财务部门领取。 看到了真实的钱之后,这些人的动力更加足了。 这段时间,厂子里的人精气神足得很。 以前见到那些国企里的正式职工的时候,他们很自卑,觉得自己是打工仔,比不了其他人。 但现在,这种想法没有了。 他们的奖金加上工资,基本上能等于其他厂子里职工的两倍,轮到别人羡慕他们了。 那些原本还觉得自己是铁饭碗的人,知道以前被他们看不起的人竟然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也羡慕嫉妒了。 苏小甜要的就是这样的状态。 如果大家都打算磨洋工的话,厂子估计不会比那些已经慢慢开始走向没落的国营和集体厂子好多少。 无数惨痛的教训已经教导过,大锅饭要不得。 没见农村包产到户之后,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了吗? 苏小甜工厂里的工人,大部分都是之前找不到工作的人。 有些是回城的知青,有些是随着回城的家属。 这些人是没有办法,才选择了到私人的企业里来。 最开始,他们并没有想过,以后的收入能有多少,不过就是想着,能赚点是一点。 但就算是赚钱了,还是被人看不起。 直到他们赚了很多钱处境才改变,自然十分珍惜目前的工作。 毕竟,他们的收入增加了,在家里的地位都提高了不少。 以前敢对着他们呼来喝去的家人,现在对他们的态度都已经大不一样了。 在厂子里领导层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这些人现在已经不相信,只有进国营厂才能过上好日子了。 他们开始相信,跟着苏小甜这个小姑娘干,以后或许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实际上,苏小甜确实是一个为了职工们考虑的好老板。 赚钱多,虽然是优势,但是私人厂子确实有难以避免的劣势。 第756章 苏小甜从一开始就认真考虑过了。 工人们在她这里干虽然收入不错,但归根结底,缺了一些必要的保障。 不说五险一金,就是三险一金,他们厂子里也没有。 没有社保和养老,这些工人们现在也就罢了,将来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不得不说,在什么时候,有正式编制的人就是更加占便宜一些,即便工资稍微低一点点,但长久看来,也是划算的。 苏小甜也已经找人打听过来,原本想着,如果私人企业能购买社保的话,她可以专门拨出一笔钱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 苏小甜也想过,如果能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工人们肯定能对工厂更加有归属感。 但是,事与愿违。 国家还没有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制度。 现在有编制的工人都算铁饭碗,等到退休之后,就会有退休金,属于国家养老。 苏小甜不是没想过在企业里实行退休金制度。 但她有自己的担心,这个制度一直都不敢提出来。 毕竟,一个工厂如果将来要为一大批工人养老的话,就是拖也能将人拖死。 她经过不断地打听,根据掌握的情况加上上辈子那些微已经记不太清楚的记忆,猜测出,国家再过几年时间,才会开始实行社保制度。 只有到了那时候,她才能花钱找个国营企业挂靠,为职工们办理保险。 但现在,还不能说这个,一旦说出来之后,到底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她猜测不到。 苏小甜目前能解决的,就是给职工们尽量多一些奖金福利,让工人们觉得在这里干也划算。 苏小甜为这个问题深深地苦恼,与此同时,苏小四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苏小四的商行发展得很快,在苏小甜看来,这个商行的经营模式,已经趋近于后世的超市经营模式了。 照着这个方向发展起来,四哥将来绝对是零售界的大佬。 但只有真正在做这些的人才知道,赚钱快,操心也不少。 苏小四手底下的人不少,但跳槽的人也有很多。 那些凡是家里有门路,能有一份稳定工作的,都选择了跳槽。 究其原因,不过就是觉得未来没有保障。 他们宁愿赚得少一点,也要找个国营的厂矿企业,图的就是安稳。 苏小甜周末的时候,与苏小四说起自己的困扰,正好说到了苏小四的心坎儿上。 “小甜啊,可不就是这么个道理,你说,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就这么走了。” 想到一批批的培养人,苏小四是真的头疼。 与苏小四不知道以后的政策不同,苏小甜多少是知道一点的。 她觉得,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过几年就很容易解决了,问题就是,要怎么稳定人心。 “四哥,你说,我们现在定个制度,只要是在厂子或者商行里干过几年的职工,咱们每年给存一定的钱,用来养老如何?” 苏小四看着苏小甜,几乎不敢相信,这是苏小甜想出来的办法。 他伸手摸摸苏小甜的脑
相关推荐: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宣言(肉)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媚姑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她太投入(骨科gl)
御用兵王
狂野总统
大唐绿帽王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