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DID短篇合集(绑架强迫bdsm等) > 第247章

第247章

下午两点多了。 忙了一个早上的姑娘们,中午也只简单地吃了一口。 这会儿到了苏家,也没操心吃饭的问题,而是忙着开始干活儿。 收拾院子的、擦桌子的,在厨房里帮忙的。 总之,只要看到有活儿,她们就主动干。 勤快能干的姑娘们总是更让人喜欢。 苏奶奶因着儿媳妇和闺女的话,也恨不得让这三个姑娘做自己的孙媳妇。 可是,孙子不努力,奶奶徒伤悲啊! 李林林主动要帮着干活,被苏奶奶给劝阻了。 “家里这么多臭小子,关键时候,都不知道操心找活儿干的,就跟陀螺似的,拨一下转一下,不拨就不转了。” 苏奶奶嫌弃地看着自家八个孙子,一帮吃货,也不知道啥时候才知道主动干活的! 苏家孙子们:…… 比不过自家小妹的宠就算了,怎么连别人家的孙女都不能比了? 算了,他们大男人,不和小女娃们计较了。 兄弟几个索性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去了。 苏奶奶也不过是顺嘴骂一句罢了。 念叨两句,让李林林袖子,便急匆匆地干活儿去了。 第716章 苏老大两口子是下午时候才回来的。 “大哥大嫂,你们怎么才过来?”梁秀笑着说:“今日可是除夕,养殖场留给其他人盯着一天也可以。” 大哥大嫂这两口子,对养殖场算是尽心尽力了,一年到头,连一天都不肯休息地守着。 “这不是有两头猪今天要生小猪仔了,我们不放心。”王香花哈哈笑着说道。 养殖场越来越好了,但也要操心不是?万一因为没操心到位,有损失就不好了。 尤其大过年的,多少让人觉得晦气。 苏小甜听到大妈王香花这话,想劝劝,想想还是算了。 大妈的性格就是这样,让她操心吧! 就像是奶奶,现在不也还在忙忙碌碌的? 家里人都是这样闲不住的性格,不像她,没什么追求。 虽然建厂办养殖场,可到了最后,都是交给别人都操心了,她自己还是每天当个乖学生就完了。 想到这些,苏小甜觉得,还是应该抽空去厂子里看看的。 王香花一番话说完,已经洗手开始帮忙了。 这时候,晚饭也做得差不多了,就等着大红的对联贴上之后,准备吃年夜饭。 苏次良还在忙着写对联,他不光要负责自己家的,还要负责杜家和迟家的。 三家的房子大,房门多,算下来就是不小的工程,苏次良已经写了一个多小时了,还剩下自己家的没写完。 迟格和杜同和都懒得回家去贴对联,贴对联的活儿就交给了几小只。 苏家六七八九四个兄弟两两分开,各自负责一家的对联。 苏小甜这会儿已经扎出来一对儿大红灯笼,正打算挂在大门口。 这也不是苏小甜的想法,而是李建红的想法。 李建红无意中说起,小时候扎灯笼很好玩,苏小甜瞬间来了兴趣。 好在家里竹子、红绸、穗子这些都是齐全的。 花了两个小时时间,一对儿大红灯笼扎好了,看着格外喜庆。 陈修远小朋友穿着孙奶奶给买的新衣服,打扮得像是个福娃一样,这会儿看着大红灯笼扎好了,拍着小巴掌,欢呼着。 嘴里嚷嚷着,过年真好之类的话。 “等明年,给我那边也扎一堆大红灯笼,怪好看的。”杜同和乐呵呵地笑着说。 “咱们现在就动手,等会儿就好了。”苏小甜忙就说道。 只扎一对儿红灯笼,有些意犹未尽。 “都这会儿了,别耽误了年夜饭。”杜同和反对。 “没事,开始的时候,业务不熟练,这会儿熟练了,一会儿就好。” 苏小甜说着,真就招呼李建红几个开始动手。 这一次果然快了很多,一对儿灯笼,不过四十分钟就扎好了。 等他们红灯笼扎好的时候,小七小八两个回来了。 看到红灯笼,高兴的不得了,兴致勃勃地想要参与进来。 “七哥、八哥,你们再跑一趟,这对红灯笼挂到杜爷爷家门口去。” 苏小甜毫不客气地指使两个哥哥干活。 偏偏小七和小八两个还屁颠屁颠儿的乐意,欢快的拎着灯笼一溜烟儿地跑了。 他们家里还是太冷清了,今年来苏家过年果然是对的。 这么多的孩子们,总比他们两个老家伙自己在家热闹多了。 去年苏家人不在,就他们两个老的并迟家祖孙过年,那个寂寞啊! 材料还有,苏小甜瞧着迟格恹恹的样子,知道老人这是孤单了。 是啊,老了老了,儿女孙子们一个都不在身边,连一点慰藉都没有,心情肯定不好。 也不知道意远哥哥在德国现在过得好不好,有没有想念迟爷爷和他们这些人。 马上过年了,他们是不是也在贴春联扎灯笼? 随后,苏小甜才想起来,自己真是想多了,怎么可能呢? 那边过的应该是圣诞节,不会过春节的。 算了,不想这些了,还是想想,怎么才能让迟爷爷心里稍微好过一些。 她眼珠子一转,遂笑着撒娇:“迟爷爷,我也给您那边扎一对儿好不好?您看看,我扎灯笼扎得多好。” 看着苏小甜献宝一样,迟格不忍心拂了苏小甜的好意,便笑着应了。 “你们可得快点儿了,等会儿就要吃饭了,别耽误小六和小九吃饭。”迟格还不忘记多叮嘱一句。 苏小甜笑道:“等六哥和九哥回来,让他们先拿着这一对儿给您挂上,等他们挂好回来,最后一对儿灯笼就扎好了。” 这边话音才落,就看到两个少年跑进门了。 苏小甜立刻将一对灯笼给二人,让他们去挂在迟家的大门口。 虽然不知道怎么就是贴对联的时间,又多了挂灯笼的活计,但挂灯笼很快,二人一溜烟地忙活去了。 王香花看着几个孩子一阵风似的进来,又一阵风似的跑了,忍不住笑骂道:“这几个小兔崽子,我想说句话都捞不着。” “大嫂,等会儿回来了,有时间说话。”梁秀一样笑容满面。 她其实心中酸涩,可是大过年的,总不能因为自己的儿子没回来,就坏了其他人的心情。 想到这个,梁秀将目光投向苏奶奶。 苏奶奶脸上依旧是慈爱的笑容。 但梁秀却知道,婆婆心里这会儿肯定不好受。 她必定会想起小姑子,苏满香有再多不是,那也是老人家的闺女,怎么可能不想念? 算了,等会儿让小甜和小修远两个多粘着老婆婆。 苏家的对联已经贴完了,就等最后的一对大红灯笼了。 苏次良便也主动过来帮忙。 倒是苏三恭和苏小四两个人说,他们就不参与了,没有这个本事。 可实际上,苏次良作为成功的画家和书法家,动手能力还是很渣的。 在他帮忙之下,无疑是拖慢了速度。 最后,拖后腿的苏次良被苏小甜赶走了。 “我保证,我就在旁边看着,不动手,行不行?”苏次良眼巴巴地看着,向苏小甜求情说。 李建红几个姑娘知道,苏次良是学校里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人模样。 却没想到,他在家的时候,竟然是这样一副随和的样子,真是太意外了。 大神形象瞬间幻灭有木有? “好,二哥,你不许动手,我还要抓紧时间做完了之后吃年夜饭呢!”苏小甜嫌弃地看着自家笨手笨脚的二哥。 第717章 一旁的李建红双手灵巧地将一根根竹篾翻飞,很快就扎好了半只灯笼,与苏次良的笨手笨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学长,你看,是这样的。”李建红实在是不忍心看苏次良那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忍不住开口指点着。 苏次良一贯以来,对女孩子都没有什么耐心的,但这个姑娘是小甜的好朋友,加上对方一片好意,他便也笑着开始学。 看到李建红主动帮自家二哥,自家二哥也没有拒绝。 苏小甜掩嘴偷笑。 有良好的互动就好啊! 说不定,很快就能多个嫂子,等她们毕业的时候,二哥研究生也毕业了,结婚正正好。 苏次良可不知道,自己就是没有拒绝李建红教自己扎灯笼,小妹就已经想到了这么多。 如果知道了,肯定要点点小家伙的脑袋,说一句人小鬼大。 很快,灯笼扎好了。 苏次良依然没学会。 李建红心里苏次良那高不可攀的形象垮塌了。 原来这么厉害的苏家二哥,也有不会的啊! 灯笼刚扎好,苏小甜打算指使二哥挂灯笼,就看到门口出现了一抹军绿色的身影。 哥哥回来了? 苏小甜难以置信地眨巴了一下大眼睛。 门口的身影依然在,并没有消失。 真的是哥哥回来了? 齐晓芳笑着说:“小甜,苏教官回来了!” 这下,苏小甜确实确定,自家哥哥回家了。 “奶奶,妈,我哥回来了!”苏小甜高声喊着。 家中其他人这会儿各自忙着手中的活儿,倒是没有注意大门方向,因此,都是听到苏小甜的喊声才反应过来的。 苏五让拎着军绿色的大包,看着院子里高声喊人的小妹,嘴角弯起一抹笑容。 正好,总算赶在年三十晚上回家了。 他这一趟回来得太过匆忙,连给家里发个电报的时间都没有。 梁秀原本还在失落,家里其他人都到了,就缺自己的大儿子,没想到,惊喜来得这样快。 她双目含泪地看着站在大门口的儿子。 苏奶奶等人无疑也都是惊喜万分。 这个孙子,已经好几年没有和家里人一起过年了,今年原以为也会缺这个孙子,没想到,竟然回来了。 “小五啊,快进来,站在门口干啥?”苏爷爷忙招呼孙子快进来。 小五回来了,一家子人总算齐齐整整了。 过年,就应该一家子人齐齐整整的才好。 众人少不得对苏五让又是一阵嘘寒问暖,又是担心苏五让出任务、训练的时候受伤,又是担心没有吃好之类的,反正都是关怀之声。 苏五让向长辈们问好之后,这才捏捏小妹滑溜溜的小脸儿。 “又长高了。” “哥哥,不要捏我的脸,我都长大了。”苏小甜嘟囔着撒娇说道。 “再怎么长大,也是我妹妹。” “哥,帮我挂灯笼。”苏小甜傲娇地指挥自家哥哥。 “哪儿来的灯笼?怪好看的。”苏五让拿着灯笼上下打量了一下,说。 “小五一路奔波,肯定累了,我去吧!”苏三恭笑着上前要接过灯笼。 “本来没打算让他帮忙的,谁让他捏我的脸。”苏小甜嘟着嘴巴,一副睚眦必报的小模样儿,让大家都忍不住笑出声。 最后,苏五让和苏三恭两兄弟一人挂了一只灯笼在大门口。 这时候,家里的女人们已经将年夜饭摆上桌了。 而苏次良,则拿着几串鞭炮在院子里准备放炮。 按照老家的讲究,吃饭之前,肯定要放炮的,还要先敬过各路神仙和祖宗才可以。 “二哥,你放炮都不等我们。” 鞭炮还没点着,就听到了苏小八的声音。 六七八九四兄弟竟然一起回来了。 苏次良笑着将手中点着的一段香交给苏小八:“给你。” 苏小八欢欢喜喜的和苏小九两个人放炮,而苏爷爷已经十分虔诚地开始着手祭祖拜神仙了。 苏奶奶还在一旁念叨着,一定要给龙王爷上一炷香,现在家里住得离河远,没有办法去龙王庙,只能给龙王上一炷香云云的话。 苏家人自然都知道,为什么苏家要专门给龙王上香,但李建红几个人并不知道。 好在,她们也不是多事的人,就算听到了,也没打算问。 “娘,就算您去了河边,京城的龙王和咱们那边河龙王也不是同一个。” 能说出这样煞风景的话的,肯定是不会说话的苏老三。 果然,这话说出来,收获了苏奶奶免费赠送的大白眼一枚。 “都快当爷爷的人了,连一句话都不会说。”苏爷爷也瞪了苏老三一眼,骂道。 苏老三摸摸鼻子。 什么时候就快当爷爷了? 小五年龄还小了。次良都还没结婚,他当爷爷,远着呢。 等走完了所有程序之后,就要准备吃饭了。 苏小甜打开电视,准备让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饭。 苏小甜记得,春晚应该就是从今年春节开始的,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这可是全国人民除夕晚上的标准套餐。 上辈子,这时候,他们还在南岭村过着苦哈哈的日子,重新来一回,既然有机会,总要认真看看这道文化大餐。 可家里其他人觉得没啥意思。 毕竟,这么多人说话多热闹,不比看电视啥的热闹多了? 苏家虽然买了电视,但老人们总是舍不得看,怕浪费电,也怕电视机被看坏了。 再加上他们每天回家的时候,都不早了,因此,这电视机在苏家,最大的功能就是当摆设。 “大过年的,让电视机开着,更热闹。”陈子安说道。 “开着吧,咱们吃自己的饭,让电视机里的人说自己的话。” 苏奶奶一锤子定音,将这事儿定下来。 随着外面热热闹闹的鞭炮声,苏家的年夜饭开始了。 堂屋里,满满当当的三张桌子周围围满了人。 这是苏家过年时候,人最多的一年,格外热闹一些。 苏爷爷、苏奶奶、杜同和两口子,迟格几个人坐在首桌上。 除此之外,苏家三兄弟并陈子安也坐在一起。 苏家的女人们并李建红几个人做了一张桌子,小家伙陈修远一定要姐姐坐一起,便也到了这一桌。 剩下的苏家兄弟们在一张桌子上。 第718章 苏家的年夜饭很丰盛。 除了四凉六热十道菜之外,竟然还专门上了火锅。 每张桌子中间都摆上一个铜火锅,在木炭的加热下,咕噜噜地冒着泡,烟火气十足。 苏小甜总觉得,如果说,有一种食物能形容人间烟火气的话,肯定是火锅。 老人们的一桌,苏小甜准备的是滋补锅。 而其他两桌准备的都是麻辣锅。 虽然这些菜色,李建红几个人都参与准备了,但是真的摆上桌的时候,他们还是觉得震惊。 苏家的条件好,她们早就知道,可没想到,竟然好成这样。 寻常人家,谁家能准备这样丰盛的年夜饭? 就别说像是他们这样的人家,条件本来就不好,就算是过年,最多加一道肉菜。 可看看苏家这一张桌子上,整条的酸辣鲤鱼,整只清炖鸡,红烧蹄髈,还有糖醋排骨、红烧丸子、醋溜肉段、干炸酥肉、冬果肉、麻辣肉,这些可都是硬菜啊。 十道菜,九道菜是硬菜,唯一的一道素菜是苏小甜强烈要求的,说全吃肉太腻歪了。 如不然,他们一点都不怀疑,苏家会上全桌肉菜。 除了这些,火锅也准备了大盘的鲜切羊肉和鲜切牛肉。 这么多的人,光是这一桌年夜饭,就要花上不老少的钱吧? 几个姑娘虽然这些日子和苏家人已经混得很熟了,但这时候,到底也有些局促。 在别人家过年,对于几个姑娘来说,算是破天荒第一遭了。 外面寒风凛冽,但室内却是温暖如春,一家子人边吃饭边说话,各自说一些新鲜的话题。 李建红几个姑娘就认真地听着。 她们觉得,就算只是听他们说话,都能学到不少。 也是这时候,几个姑娘才终于知道,这里好几个真大佬。 一府的一把手正在给老丈人布菜,赫赫有名的迟格正平易近人地坐在位置上吃红烧丸子,还有杜同和和余瑞媛这两口子,也都不是能小觑的人。 用小甜的话说,如果余奶奶不是当初放弃了美术,现在的成就绝对不低。 “小甜,亏得你们家够大,要不然,这么多的人,都坐不下。”齐晓芳看着这么多的人,感慨的说道。 大户人家原来就是这样的。 她这也算长见识了。 果然,到了八点的时候,电视台准时开始播放春节联欢晚会。 这时候的娱乐节目少,就算很多节目在看过后世丰富多彩节目的苏小甜眼中,尴尬得很,但还是获得了家里人一致好评。 就连迟格都说,这台节目还挺用心的。 一顿饭热热闹闹地吃完,年轻一辈的人又去院子里放炮,老一辈的则在屋里坐着聊天喝茶。 女人们则收拾了碗筷之后,就开始坐着嗑瓜子,顺便评论一下电视节目。 气氛热烈而温暖。 苏小甜觉得,岁月静好,可能就是如此了吧? 等到了明年,家里还会添丁进口,又要增加一辈人了呢。 很快,就到了十点多,苏爷爷等人都拿出红包准备发压岁钱了。 苏家发压岁钱,很公平,每个孩子都有,就连已经结婚的苏首温两口子也有。 李建红等几个人原本觉得,别人家里的压岁钱,和她们没关系。 没想到,几位长辈竟然给他们也都准备了红包。 好在,她们之前因为要在苏家过年的关系,也给家中几位长辈准备了礼物,要不然,现在可是真的尴尬了。 众人红包礼物的闹了一通之后,已经快要到十二点了,苏奶奶忙就吆喝着准备煮饺子了。 苏家今天包了两种馅儿的饺子,一个是猪肉白菜的,一个是牛肉大葱的。 还专门在饺子里包了几个洗干净的硬币,这也是为了讨个好彩头。 苏小九对此十分有怨念,反正他从来没有吃到过家里饺子里的硬币。 不用问,每次都是小妹吃到的最多。 但小九也就是抱怨两句,便将这件事揭过了。 果然,今年吃饺子,依然是苏小甜吃到的硬币最多,一共五个硬币,这么多的人,她竟然一个人吃到了三枚,剩下的一枚被苏次良吃到了,一枚被陈子安吃到了。 这下,小家伙陈修远可不乐意了。 “为什么小远没有?”小家伙嘟着嘴巴,一双漂亮的大眼睛里满是水光。 苏小甜忙就从自己的三枚硬币里分出来一枚给陈修远。 “来,姐姐给小远一枚硬币好不好?” 陈修远小朋友倒是不客气,直接接过来了。 可是,看着苏小甜的面前还有两枚硬币,小家伙又不乐意了。 “姐姐多,我少!” 苏满秀笑着在儿子肥嘟嘟的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说道:“你的压岁钱还多呢,要不要给你姐姐分一些?” 作为年龄最小的小朋友,只负责收压岁钱,都不负责送礼,自然是收获最多的人。 小家伙也知道钱好,忙就伸出胖嘟嘟的小手,将衣服口袋压得牢牢的,唯恐真的被人分走自己的压岁钱。 还一面坚定地强调:“我的,我的,小远的。” 看着小家伙这副抠门的模样儿,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虽然说过年要守岁,可是到底老人们都年龄大了,也不可能真的守岁。 熬过十二点,春节联欢晚会也结束了,饺子也吃完了,便各自散了回家休息。 苏家人多,苏家兄弟们陪着杜同和等人去了杜家住,而家里其他人连日奔波也累了,各自回房休息。 原本,苏小甜以为,爷爷今年也要开会,汇总一下今年家里人的收获,再展望一下未来,没想到,这个程序竟然省了。 再仔细一想,早两年,爷爷或许是担心家里的人不清楚收入,害怕儿子们因为钱财的事情闹起来不好看。 但现在各家的账目都是单独的,谁家赚到的钱算谁家的,倒是不用再走这样的程序了。 毕竟,能不能赚到钱,都是各自的本事。 就这样各自过日子,各自赚钱各自开销,着实没有必要再开会研究了。 只有苏小四,觉得挺遗憾的,他今年赚了老多的钱,原本打算在家庭会议上一鸣惊人,结果爷爷没有给机会! 第719章 同一时间,远在德国的迟意远。 他坐在破旧又小的出租房唯一的一张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书。 只是,喜欢读书的他,这会儿却没有心思看书。 最终,迟意远放下手中的书,站在了窗户前面。 少年清隽的面容之上,带着一点疲惫和一点怀念。 与在国内时候的意气风发完全不一样了。 他朝着东方看过去,虽然看不到他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但迟意远相信,迟早有一天,自己能回去,回到那个遥远的东方古国。 看看时间,迟意远想着,国内应该过年了吧? 过年的时候,苏家应该很热闹吧? 是啊,苏家肯定是热闹的,一家子人十分团结热闹,让人羡慕。 小甜那丫头,肯定收到了不少压岁钱,笑得像是小仓鼠一样吧? 小姑娘不缺钱,但是收到压岁钱的时候,哪怕只是五块十块,小姑娘都会非常高兴。 想到苏小甜,迟意远的面容之上,多了一点点的温柔的笑意。 然后,那点笑意又被惆怅替代。 一走几个月,也不知道小姑娘是不是长高了一点。 她想他了! 相距千里万里,不要说见面,就连通信都很困难。 到现在,他也不过就收到了苏小甜的一封信而已。 等会儿再给小姑娘写一封信吧。 他现在经济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打电话太贵,负担不起。 是的,迟念东的条件不错,但是,亲儿子迟意远现在勉强能吃饱饭而已。 在到德国的第二周,迟意远与父母大吵一架之后就搬出来了。 迟念东并不是无缘无故接迟意远到德国的。 上学的事情是真的,但让迟意远来德国上学,不是为了迟意远的前程,而是为了他自己的前程。 迟念东打算卖子求荣。 为了巴结上司,迟念东打算让迟意远和上司家中因为车祸高位截瘫的姑娘联姻。 让迟意远来德国上学,不过是因为上司希望未来的女婿有个高学历,将来有个体面的工作而已。 来到德国之后,迟念东给迟意远办了入学手续之后,就带着迟意远去拜访上司。 也是这个时候,迟意远才知道,自己最亲爱的父亲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 迟意远没想到,爷爷高风亮节,教导出来的儿子,最后却成了这样的一个谄媚小人。 他当场拒绝了,坚定无比。 迟意远心里有人,不可能同意与其他的人订婚。 何况,就算没有苏小甜这个装在心坎坎上的人,迟意远心高气傲,也不可能找个高位截瘫的姑娘共度一生。 谁不希望和未来的另一半在夕阳下漫步携手一生? 那一刻的迟意远,为自己悲哀,更为爷爷悲哀。 他不敢想象,如果一贯以来都要强的爷爷知道,自己悉心教导过的儿子在几年时间里,已经变成这样,该是多么难过。 迟意远选择将这件事藏在心里,并不打算告诉远在国内的爷爷,免得爷爷伤心。 但是,迟念东却认为,儿子这是不识时务,华人在国外,有多艰难,这个小子知道吗? 尊严脸面,与过上舒服的生活相比,在他看来算不得什么。 再说了,上司家里的女儿不过是因为车祸受伤没有了腿而已,又算得了什么? 不聋不瞎也不是傻子,不妨碍两个人在一起聊人生理想。 迟念东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是没有达到巴结上司的目的,反而将上司给惹火了。 他被上司怒斥,差点连现在的位置都丢了。 一怒之下,迟念东和于熙悦两口子就将迟意远赶出家门了。 他们的目的是逼迫迟意远妥协,他能看出来,上司应该是看上了迟意远的。 只要迟意远愿意回头,一切都来得及。 所以,他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逼迫迟意远,让迟意远妥协,最终愿意订婚。 可迟意远是迟格这个倔强的老头儿一手教导出来的孩子,是长着硬骨头的。 他离开迟念东家之后,转头就在学校附近找到了一份兼职,然后用身上仅有的钱,租了这个破旧的房子。 捏着剩下的一点点钱,迟意远知道,他必须过紧日子。 因此,迟意远买了一袋面粉之后,自己学习做馒头做饼子。 他现在的条件,连面包都吃不起! 连续一个月,迟意远都靠着自己做的馒头过日子。 这些日夜里,迟意远是靠着思念度日的,他疯狂的思念那个就算条件很差的时候,依然会给自己温暖的爷爷。 也思念他的小姑娘。 当然,也思念苏奶奶做的那些美食。 直到兼职满一个月,到了发工资的日子,迟意远的日子才算好过起来。 不是过上舒服的生活,而是能买一些菜吃了。 脱离了每天只有馒头饼子的生活。 迟念东来找过他一次,但不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道歉。 他过来就一个目标,劝说迟意远向现实妥协。 并且很明白地告诉迟意远,只有妥协,才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迟意远还是拒绝了。 迟念东拂袖而去之后,再也没有露面。 于熙悦隔一段时间会来一趟,目的自然也是怪罪迟意远。 虽然两口子眼睁睁地看着亲生儿子艰难的过日子,却没有伸出援手。 这一切,迟意远在给迟爷爷和苏小甜写信的时候,都没有提及,只说自己很好。 实际上,迟意远一点点都不好。 “爷爷,你一定要好好的,小远会努力,争取早点拿到毕业证书,争取早点凑够机票钱。”迟意远攥紧拳头暗暗的对自己说道。 “小甜,你一定要等着意远哥哥,意远哥哥一定会尽快回到你的身边。” 小姑娘的年龄越来越大了,已经长成大姑娘了。 想到苏小甜那漂亮的容颜,迟意远是真的很担心,是不是会有猪打算拱白菜。 万一自己不在的时候,小姑娘被人给拱了,可怎么办? 他哭都找不到地方。 想到这些,迟意远立刻回到椅子上,重新拿起书本,开始认真看书。 他要加快自己的脚步,让自己能带着优秀的成绩,尽快地回到小姑娘的身边。 第720章 八十年代初,过年还是很有过年氛围的。 苏家一大家子人,除了苏老大两口子大年初一就赶回养殖场之外,其他的人都在家里待着。 一大家子人吃吃喝喝说说话,一天就过去完咯。 苏奶奶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就让李建红几个人过来,大家帮忙一起做针线活。 李建红原觉得不好意思,可苏奶奶说,人多了热闹。 苏家在京城也没什么亲戚,除了大年初二去了一趟董元忠家里之外,也不用出去拜年。 大年初三的时候,苏桃花一家子人过来拜年,就连女婿霍思年都一起带着过来了。 霍思年原本就与苏家的人都很熟悉,倒是也没有将自己当成外人,一口一个姥姥姥爷喊得可亲热。 苏小甜都嫉妒了,这闹的,好像这才是亲外孙女婿一样。 苏奶奶是真心将苏桃花当成亲闺女一样疼爱。 对苏桃花的几个孩子,自是与亲外孙也没太大差别。 闺女带着外孙女,孙女婿一起来了,娘家自然要好好招待一番。 梁秀妯娌三个忙着准备午饭,苏桃花要帮忙,梁秀几个人不同意。 但苏桃花不是等着吃的性格,还是在厨房里帮忙。 李林林和苏小梅两个怀孕的在一起分享经验,讨论着很快就要出生的小宝宝。 沈自珍和霍思年两个人,与苏家人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农业问题等等的。 很快,苏家堂屋里,又是热热闹闹地摆满了三张桌子。 吃罢了饭,李建红几个人主动要帮忙洗碗筷。 人多干活快,很快就收拾妥当。 男人们依旧是聚在一起说国家大事,天上地下的侃,女人们也是凑在一起说些家长里短的话题。 苏小甜一面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打算弄出几个新鲜的衣裳样子,一面留心听着她们聊天。 和男人们的聊天不同,女人们说的都是接地气的。 “我们家隔壁老两口,过年之前,花了五十块钱买了一盆花,那玩意儿不能吃不能喝的,花了那老些钱,儿媳妇气得大年初二就抱着孩子回娘家去了。” 苏桃花一面嗑瓜子一面说,说这些话的时候,还忍不住地咋舌。 “桃花,你听错了吧?五块钱买盆花我都觉得心疼。” “真的,没听错。”苏桃花肯定地点头:“老两口条件不错,平日里也喜欢花花草草的。” “

相关推荐: 军师威武   将军宠夫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心情小雨(1v1强制)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狂野总统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姑母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