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看到大门口站着的人的时候,他小跑步过来。 这是一个差不多四十岁的中年男人。 男人看着很是憨厚的模样,看到沈自珍的时候,咧嘴笑了,显然很欣喜。 “沈老师,您来了?比之前说好的时间早了三天呢!” 带着乡土味道的普通话,说得有些拗口,但能听清楚。 男人对沈自珍很是恭敬,说话的态度都能让人感受到这股敬意。 中年男人看到沈自珍脚下的行李之后,忙就主动帮忙拎行李。 “嗯,最近这里一切可还好?” 沈自珍也不客气。 行李不算重,但他这一路上是真的很累了。 三恭手里已经拎着不少行李,他也不好意思将自己的一份让苏三恭帮忙。 至于小甜,沈自珍自然更是不可能将行李给小姑娘。 “小甜,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安荣华,你叫安叔叔就行,我们不在的时候,田里的事都是他们一家人帮忙料理。”沈自珍停顿了一下又问:“小毛不在吗?” 小毛? 这个名字怎么这么随意? 苏小甜正在想小毛是什么人的时候,就听安荣华开口了。 “毛同志出去了,说是晚上就回来。”安荣华立刻回答,只是,苏小甜却觉得,安荣华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 沈自珍累了,只想着赶紧休息一会儿,因此并没有注意到安荣华的细微表情变化。 “小甜,这间是我的宿舍,左手边是你三哥的,右手边上是你小梅姐姐的。你就住在你小梅姐姐这屋里吧!” 苏小甜应下,说道:“好。” “被褥我家那口子今天正好晒过,天气预报说明后两天都是阴天,只有今天是晴天。”安荣华说话的时候,略带一点局促。 苏小甜原本想着,这里气候潮湿,还担心被褥没有晒过晚上睡着会不舒服,谁知,安荣华家的这位婶子倒是个操心人。 “多谢你们了,也多亏了你们帮着打理,要不我们来了也不方便。”沈自珍笑着道谢:“我从京城里给你们家两个孩子带了礼物,等会儿收拾出来让他们两个自己来取。” 显然,沈自珍和安荣华家里的关系极好,而且,应该很喜欢这一家子人。 “这怎么好意思,我们就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你们给了钱的。” “我们坐了几天车,饿了,让你媳妇给我们煮点饭。”沈自珍不让安荣华继续推辞下去,因此直接开口提出吃饭的要求。 安荣华拍拍脑袋说:“我这就去,你们这一路上怕是也没吃好,我让娃儿妈做点好的。” 安荣华将行李放在沈自珍的门口之后,急匆匆地朝着角落里的房子跑去。 沈自珍无奈地笑着摇头。 “小甜,三恭,你们先休息洗漱一下,等会儿吃完饭,咱们都早点休息,等明天一早,就要忙起来了。” 兄妹二人忙就应下。 苏小甜推开屋子的门,屋内一目了然。 屋子不大,差不多十六七个平米的样子,很简单的单间宿舍。 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书桌,和两把木头凳子。 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的,放着一瓶墨水和一摞稿纸,并没有看到书。 苏小甜猜测,书应该是小梅姐姐随身带着的。 毕竟,这个年代,书才是最珍贵的。 屋子最里面一张单人床,单人床的旁边有一个大大的木头柜子。 柜子旁边放着脸盆架子,上面一个搪瓷盆子,白色的盆上印着大红色的牡丹花。 脸盆架子的旁边有一个暖水壶和一个水桶,水桶有一个葫芦瓢。 小屋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苏小甜很是喜欢。 第654章 苏小甜走到窗边上,碎花的被子,松松软软的。 床单也是同款碎花。 床单被褥苏小甜都认识,她有同样的一套,在学校里用的就是。 她将床单和被套拆下来,仔细折起来,放在一旁,然后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套被套和床单重新铺好。 有空间的苏小甜,自然不会吝啬于多带一些东西。 反正大部分都放在空间里,也不占地方,不费力气。 将床铺收拾好之后,苏小甜又将几本书拿出来,摆在书桌上。 最后才领着暖水壶去打水。 从自己门里出去之后,苏小甜还专门敲门问沈自珍要不要热水。 沈自珍笑着将自己的暖水壶拿出来,交给苏小甜。 “你就去那间房里,估计安荣华的媳妇已经烧好热水了。” 二人才说话,果然就看到安荣华急匆匆地跑过来,说热水烧好了,让他们先洗一洗。 苏三恭这时候也走了出来,因看到苏小甜去打热水,他便帮着去打凉水了。 一会儿时间,三个人的水桶里都装满了清凉的水,暖水壶里热水也装满了。 苏小甜认真地洗漱一番。 一路上三四天时间没能洗漱一下,苏小甜觉得自己都要脏死了。 只是,这里条件好像有点差,也不知道能不能洗澡。 苏小甜将穿了一路的衣裳换下来,准备清洗的时候,就听到安荣华招呼大家吃饭的声音。 想起沈自珍之前说的,这里的米格外好吃的话,苏小甜对今天这顿饭来了十分兴趣。 苏小甜对这里不熟悉,苏三恭便站在门口等着, 沈自珍这时候也走了出来。 看得出来,三个人都先洗漱了一番,这会儿身上的衣服都换了干净得体的。 “小甜,今天请你吃最好吃的米饭!”沈自珍笑着说。 “我真是越来越好奇了。” 三人一起走向厨房,厨房和餐厅是连在一起的,里间厨房,外面就是餐厅。 餐厅里的桌子,就是最简单的木头四方桌,上了一层清漆,但因为擦拭得干干净净,看着很舒服。 木头桌上,已经摆放着三碗米饭。 苏小甜下意识的就盯着米饭看。 冒着热气的米饭,颗颗晶莹剔透,颗粒均匀,就算还没靠近,都能闻到米饭特有的香味。 苏小甜从系统里兑换过不少好东西,大米也是兑换过的。 但苏小甜觉得,此间的大米,比系统商城里的似乎还要更胜一筹。 她一直都觉得,天下最好的食材应该就是从系统商城里兑换出来的,现在才知道,原来也不一定。 “小甜,看看不错吧。尝过之后,你才能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建这个基地了!” 沈自珍并不知道苏小甜内心深处正在想系统和现实世界里的食材优劣问题,只以为苏小甜也被这米给吸引了,因此催促一句。 苏小甜也不客气,等沈自珍落座之后,才与苏三恭坐下来。 “不知道你们今天就到,也没啥好食材。只有两个菜,等明天,我们多准备些好吃的。” 安荣华的媳妇是个黑瘦黑瘦的女人,看着有点内向,说话的时候带着拘谨。 这会子面上还有些愧疚之色,应该是因为没有准备好吃的饭菜觉得不好意思。 “是我们没有提前通知,再说,有这样的米饭,菜反而成为其次了。” 沈自珍爽朗地笑着,他并不是一个注重口腹之欲的人,这些年,也是因为苏家的饭菜好吃,才能在餐饮方面说上几句。 在火车上一路虽然吃得都算不错,但到底是冷菜冷饭,这会子有热气腾腾的晚饭,苏小甜和苏三恭也不挑剔没有肉吃。 苏小甜端起一碗米饭,夹了一筷子,近距离地看,这米确实好,颗颗均匀、莹润无比。 果然好米! 她将米饭喂到嘴里,那香味别提了,还有每一颗米软硬适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劲道。 嚼下去的时候竟然让她有种米饭弹牙的感觉。 苏小甜忽然有种之前那些米饭都白吃了的感觉。 这才是真正的米饭啊! 她忍不住大口吃起来,甚至,连菜都忘了夹。 其他两个人也是埋头吃米饭,至于菜,那是偶尔想起来才会夹一筷子。 饶是苏小甜平时饭量不大,晚上也吃了两碗,吃得肚子溜圆才放下碗筷。 “三哥,要是咱们壹鸣阁能用上这样的米,估计客人还要增加。”苏小甜感慨地说道。 “现在还不行,这种米好吃,但是产量很低,每年产出的米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 沈自珍也吃饱了,满足地放下碗筷,回答苏小甜吃的问题。 剩余一部分是送到京城里了,但那都是精品,国宴上用还不够,根本不可能流通到市面上。 沈自珍之前想过在村子里买一些带回去,但当地人说,这种米有规定,不能随便流入市场。 沈自珍虽然遗憾,但也知道,规矩就是规矩,因此只能放弃。 但他也决定了,一定要增加这种米的产量,如果产量能增加,品质还不会下降的话,或许将来这样高品质的米流入寻常百姓家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到目前,小甜想要用这样的米做饭在壹鸣阁出售,几乎是不可能的。 苏小甜听了之后,有些遗憾,但也只能作罢。 原想着吃完饭就休息,但苏小甜却要先将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 安荣华的媳妇说要帮着洗,苏小甜忙推辞了,连声说自己来就行。 苏家的孩子,从年龄稍微大一些,都是自己洗衣服,就算最受宠的苏小甜也没有让别人帮自己洗衣服的习惯。 最后,兄妹二人端着盆子去小河边洗衣服。 科研基地距离小河边并不是很远,兄妹二人走过去不过三五分钟的时间。 以往过来的时候,苏三恭要是在这里洗衣服。 看着兄妹二人的身影走远,安荣华两口子感叹,这两兄妹长得好,而且懂事又聪明,要是自己家孩子能有兄妹两个一半好,他们就满意了。 沈自珍则在屋里休息,到底年纪越来越大了,并不如年轻人体力好。 他在思考火车上苏小甜说的话,他这个年龄了,虽然不算很大,但要是长期熬着,只怕也熬不了多长时间,看起来还是要注重保养。 关于这件事,这些天闲来无事的时候,可以与小甜商量商量。 第655章 河边上,还有好几个女人在洗衣服,年轻的年老的都有。 看得出来,这一段河正是村子里的人用来洗衣服的地方。 上游不远处,有一座木桥,几个小孩子正在桥上打打闹闹。 显然,这些孩子是洗衣服的妇人们带过来的。 偶尔有小孩子闹得厉害了,就有妇女高喊一声。 用的是方言,苏小甜并听不懂。 苏小甜规规矩矩地找了一块大石头,打水洗衣服。 这些妇女都没见过苏小甜,但却有认识苏三恭的。 有对着苏三恭打招呼的,苏三恭也笑着回应了。 甚至,苏三恭还将苏小甜的身份给女人们介绍一下。 总要在这里生活二十天时间,和村子里的女人们打好交道许多事会方便一些。 女人们听苏三恭说是带着自家妹妹过来,对苏小甜和善地笑着。 气氛倒是融洽得很。 “三哥,洗衣服的都是女人,你一个小伙子,会不会觉得尴尬?”苏小甜促狭地问。 这个年代,家里做家务大都是女人,男人很少会主动做家务,包括洗衣做饭,基本都不做。 但苏三恭对此却十分坦然:“以前我也是过来自己洗衣服,不觉得尴尬。” 以前来过几次,只是每次留在这里的时间都比较短。 最开始来河边洗衣服的时候,确实也看到有人指指点点,但是几次之后,似乎大家也就习惯了。 最主要的是苏三恭在家里也做家务,因此并不觉得尴尬。 兄妹两个手脚麻利,夏天衣服又比较单薄,说笑之间,几件衣服就洗好了。 天已经逐渐黑了下去。 将最后一件衣服淘洗干净之后,苏小甜二人起身打算离开河边。 苏三恭起身招呼苏小甜。 “小甜,河边的石头滑得很,你要小心!” 苏三恭话音未落,兄妹二人就听到了“噗通”的声音。 二人忙就回头看过去,却看到不远处正在木头桥上玩耍的小孩子失足滑落水中。 这里的小孩子,自小在水边长大,大都是会水的,就算是落到河里,也不用担心,自己就游到岸边去了。 苏小甜担心,但苏三恭看到了只是笑着看。 “三哥,你怎么还笑?”苏小甜问道。 三哥不是不愿意帮助别人的性格,为什么这时候还能笑出来? “没事,这里的小孩子从小在河边长大的,无碍!” 苏三恭忙就解释说 苏小甜听了略微放心,但随后,她的脸色变了。 河边正在洗衣服的一个女人似乎也才反应过来。 “救命啊,小六子不会游泳,救命啊!” 开口喊的是一个女人,她慌乱地朝着河里冲过去,但孩子是在桥上落水的,正好在河中央。 女人的水性应该不好,又是穿着衣裳到了水里的,逆流而上,根本没有靠近孩子。 苏三恭将手中的盆子直接放在地上,一面顺着河边往木桥方向跑,一边将衣裳直接脱了丢在河边。 苏三恭的速度很快,几步跨过去,就已经到了木桥附近,他直接跳到河里,冲着小孩子的方向飞快的游过去。 苏小甜看着自家三哥这举动,半晌才惊醒过来。 河中央的小孩子果然是不会水的,短短时间,已经看不到脑袋了。 苏小甜一双手紧紧地攥在一起,生怕小孩出现危险。 也祈祷着三哥能安安全全的上岸。 女人这边还在河里奋力挣扎,旁边几个女人赶紧招呼她上岸,说已经有人去救人了。 很快,苏三恭就抱着落水的孩子上岸了。 只是,孩子呛水之后,已经昏迷不醒。 河边洗衣服的女人们这时候也都顾不得洗衣服,都围拢了过来。 “这怕是没救了。” “上半年大壮子就是掉到河里之后,捞上来就没救过来。” “还有隔壁村的小豆子,也是这样。” “可怜啦,夭寿哦,好好的娃,咋就落水了?” 女人们看着紧闭牙关的小六子,纷纷揣测。 苏小甜时候也已经从惊惧中反应过来,她推开围拢着苏三恭和小六子的人群。 “大家稍微让一下,我看看!” 女人们对这个小女娃忽然冲过来要看表示了不喜。 这种热闹有啥看的? 但苏小甜却不是看热闹,她几步走到孩子身边。 “三哥,要急救,你先将孩子肚子里的水控出来!” 苏小甜一面指挥让苏三恭救人,一面让人群稍微退后一下。 可是,看热闹的人哪里愿意后退。 “有个婶子还在河里,你们过去帮忙拉出来,我看她没力气了。” 既然人群不愿意主动退开,苏小甜只能想了这个办法。 着急跳到河里救人的女人这时候果然是没力气了。 她是个女人,体力不好,又是逆流游,消耗巨大,看到小孩子被救上岸之后,她确实是瞬间失去了力量。 几个女人被苏小甜这一提醒,才急急忙忙去救人。 小的已经没救了,大的总不能也就这么被水冲走吧? 苏小甜看到女人忙着急忙慌去救人了,这才安心与苏三恭两个人一起救孩子。 好在孩子落水时间短,就算已经呛水,经过苏小甜急救之后,孩子也缓缓清醒过来。 这时候,女人们已经将之前跳到水里救人的女人拖上岸了。 女人上了岸之后,顾不得别的,踉踉跄跄地冲着苏小甜这边过来。 她原以为孩子是真的没救了。 刚才几个女人将她拉上来的时候,说孩子没气儿了。 可现在,她却清晰地看到小六子睁着眼睛。 虽然人很虚弱,但确确实实活着。 小六子甚至还声音十分低微地喊了一声:“舅母!” 这一句呼唤,让女人喜极而泣。 “小六子,你可吓死舅妈了,你吓死我了!” 女人一把抱住刚刚缓过来的小六子。 “你要是有个差错,我怎么给你爹妈交代啊!” 旁边的女人们原以为小六子肯定是没了,谁知道这会子竟然看到小六子活过来了。 一时之间,这些女人都难以置信。 这咋可能?这两年,村子里河里淹死了好几个娃,也没见哪个捞上来还能救过来的。 这城里来的人本事咋就这么大呢? 真的将孩子从鬼门关上给拉回来了? 第656章 苏小甜看着女人哭得伤心,顺便后退了一步,安安静静的站在人群的后面。 人活了,哭一哭也能舒缓心里的压力。 村子里的女人们七嘴八舌地说话,都说方言,苏小甜虽然没有完全听明白,却也听出了大概的意思。 女人叫做李桂花,是这个小名叫做小六子的孩子的舅妈。 吃过晚饭,李桂花要来河边洗衣服,小六子不愿意在家待着,就跟着李桂花来了河边。 小六子不是村子里的孩子,而是城里娃,家中大人这段时间有事,暂时送到了舅父舅母家中照料。 李桂花原想着孩子们多,也从来没有哪个孩子出事,因此,叮嘱小六子几句之后,就让小六子自己和小伙伴们玩去了。 谁知道,就这么点儿功夫,小孩子竟然就这么凑巧地落水了。 看着小六子已经能说话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苏小甜忽然就想起了多年之前,迟意远就是这样救了自己的。 如果当年没有迟意远勇敢地跳下水将自己拖出来,都不敢想后果会是什么。 想到了迟意远,苏小甜嘴角不由划过一抹笑容。 也不知道现在迟意远在做什么,有没有想到自己。 但想到这时候,其实并不是很适合笑,她忙收敛心神朝着河边虚弱的躺在李桂花怀里的小六子看过去。 白白净净的小孩子,看着很是让人欢喜。 只是,这孩子看着身体弱了一点,也不知道这一次落水,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苏小甜懂得医术,但是别人没说要看大夫,苏小甜也不好意思上前说要给小六子诊脉。 “这孩子,应该吓坏了,桂花婶子,你赶紧带着孩子回家。” 这时候,忽然有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女人想到了这个问题,遂催促李桂花。 “就是的,夜风凉,仔细孩子着凉。” “对对对,别在这里耽误了,回家之后,给孩子喝点儿姜汤。” 女人们七嘴八舌地说话,李桂花哭完了,许是心里轻松了一些,这才想起来,还没有向救命恩人道谢。 “小苏同志,谢谢你救了我们家的小六子,等下,我让娃的舅舅亲自来谢你!” “举手之劳,婶子不用放在心上。”苏三恭忙就说。 这个村子里的人严格说起来,都还算不错,虽然有些小心思,但并不是大奸大恶的人。 知道他们是为了培育新的粮食种子,对他们也很好。 李桂花说完也不浪费时间,直接抱起浑身湿透的孩子回家去了。 她走得匆忙,连正在洗的衣裳都忘记了。 故事的主角都已经离开了,热闹自然也就没了。 大家各自忙着洗衣服去了。 周围的女人,有已经洗完衣服的,顺手帮李桂花将剩下的两件衣裳揉搓一下,说是回家的时候带回去。 方才的落水事件,就这样过去了。 苏小甜捡起苏三恭丢在河岸上的衣裳,看上面已经沾了泥巴,索性直接清洗了一下。 做完这些,苏三恭兄妹二人也端着洗好的衣服朝着科研基地的院子里走去。 苏小甜看着浑身上下湿漉漉的苏三恭,担心哥哥的身体。 “三哥,等回去了,我给你煮一碗生姜水,喝了早点休息。” 虽然天气还不算太冷,但寒气袭人的话,对身体总是不好。 苏三恭笑了。 有亲妹子在身边,果然就是不一样,都有人照顾了。 以前怎么就没想过,带着妹子出差呢? 苏小甜跑到厨房里,却发现厨房里没有生姜,她看着四下无人,直接从空间里买了一点生姜。 快速的清洗干净之后切成细丝,开始煮生姜水。 安荣华的媳妇听到厨房里的动静,过来看,正好看到苏小甜在煮生姜水。 她还有些疑惑,记得厨房里的生姜今天用光了,小甜这孩子是哪里找到的生姜? 不过,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她觉得自己应该记错了。 苏小甜看到安荣华的媳妇过来,忙就笑道:“婶子,我给我三哥煮生姜水,您先去休息吧!” “我来吧,你们忙了一天,也累了。”安荣华的媳妇忙就说。 他家男人分家之后,没地方住,正好得了机会帮着看守科研基地,帮着小毛同志照顾那些农田。 而她则是帮着在科研基地做一些零零碎碎如做饭或者打扫的工作,两口子每个月都能拿到工钱,现在日子过得也算好。 她觉得厨房里的事就是她应该做的,不能让苏小甜动手。 甚至,她想着,苏小甜这个从城里来的孩子,是不是嫌弃自己笨手笨脚的。 要是被嫌弃了,他们两口子以后还能有这个工作不? 苏小甜笑道:“婶子,就是一把柴火的事儿,要不,等下您把锅刷了吧!” 她原本想拒绝的,但看着安荣华媳妇这有些局促的表情,猜到了安荣华媳妇的不安,遂改了话。 自来,农村人对城里人有着盲目的敬畏,总觉得,城里人是吃商品粮地,比他们这些乡下人高一等。 安荣华的媳妇听到苏小甜这么说,果然放心了一些。 “那行,我等一下刷锅,小甜,你三哥咋了?你俩不是去河边洗衣服了?是滑到河里了?” 安荣华媳妇不想让气氛太尴尬,遂开口多问了一句。 苏小甜也不想让气氛太尴尬,遂将方才在河边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下。 安荣华媳妇听了,说道:“小六子这孩子,天生身体弱,今年都六岁了,我听人说,城里这么大的孩子,都要上学,但小六子身体不好,他爸妈就让孩子再等一年。” “这孩子身体本来就不好,今天落水,只怕是又要生病了!” 苏小甜想起小六子那惨白的脸,心道,原来这孩子是一直身体不好啊。 想起自己早年落水之后,也是差点留下后遗症,她便多了几分忧心。 姜汤熬好之后,苏小甜端过去给苏三恭,却看到沈自珍也在。 “快把姜汤喝了盖上被子好好睡一觉。救人是好事,也不能忽略了自己的身体。” 沈自珍很是担心。 “老师,我是个大小伙子了,哪里就这么弱了?”苏三恭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这样显得自己好像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 “沈姑父说得没错,三哥,你喝了姜汤发发汗,然后安心睡觉。”苏小甜做出凶巴巴的样子说。 第657章 忙完了苏三恭这边,苏小甜这才回到自己房中洗漱,准备休息。 火车上虽然是卧铺,但晃晃悠悠的,到底不如在床上舒服。 就算到了这会儿人已经躺在床上,苏小甜还是觉得有点摇摇晃晃的感觉。 躺了一会儿,苏小甜这才拿出一本书开始继续看。 最开始几年,苏小甜看书,都尽量在十点之前睡觉。 那时候,年龄小,怕熬夜伤身体。 这两年,苏小甜看书的时间也比以往稍微长了一点。 毕竟,年龄越来越大了,需要睡眠的时间相对也会少一点。 加上苏小甜总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够多,就尽可能地努力学习。 虽然不至于三更灯火五更鸡,但也差不多了。 苏小甜大体会在十二点之前睡觉。 看了一会儿书,苏小甜竟有一种感觉,在这里看书,似乎比之前在京城的时候看书效果更好。 既如此,苏小甜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好机会。 她很快全身心地沉浸在读书状态中去。 苏小甜读书读得正到好处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有吵吵嚷嚷的声音。 她起身下床,打算开门看看,忽然想起来,这里不是京城大学的宿舍,也不是苏家的四合院。 第一天来,人生地不熟的,还是在屋里待着。 她没有打开门出去看,而是站在门口听。 很快有打开铁门的声音传来,然后就是说话的声音。 或许是因为距离太远,苏小甜并没能听清楚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短暂的说话之后,苏小甜听到有人朝着他们住的宿舍方向过来。 然后就是隔壁沈自珍的门打开了。 这一次的对话,苏小甜听得十分真切。 先是沈自珍问话,接着就是一个男人带着哭腔的声音。 苏小甜耐心听下去,不是别人,正是李桂花的男人。 原来,李桂花抱着小六子回去之后,不过两个小时,大的小的两个一起开始发烧了。 村子里没有大夫,寻常看病都是要去镇上找大夫。 他们二人开始发烧的时候,想着家里给用毛巾冷敷一下就好了。 谁知道,又过了一个多小时,不光没有好,两个人都开始说胡话了。 李桂花的男人这才忙了,想求着让同村的人送两个病人去镇上。 可这时候,路不好走,沟沟壑壑的,架着牛车去,万一出个事就更麻烦了。 就在李桂花男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出主意,先给二人喂退烧药降温。 问了好几家人,村子里的人都没有退烧药。 村里的条件不算好,大部分人生病,都是去附近的山上自己寻摸几种药材吃一吃就好了,谁家会准备退烧药这种东西。 最后,就有人想到了沈自珍等人。 这些人是从城里来的,说不定就带着退烧药呢。 安荣华二人将事情对沈自珍说了。 沈自珍也认识李桂花的男人。 李桂花的男人叫安荣学,和安荣华算是同族兄弟。 平日里也是个进退有度十分憨厚的汉子,听到安荣学这些话,沈自珍自然没有不帮的道理。 “退烧药我们这里有,可到底还是该看看大夫,免得耽误了!”沈自珍忧心。 人都已经开始说胡话了,可见病得不轻。 只吃退烧药,万一人没好,可不耽误事儿了? 高烧不退,这问题可是很严重。 “沈老师,您说的我们都知道,可这时候,上哪儿找大夫去?” 安荣学着急得都快哭出来了。 凡是能去找大夫,他何必半夜三更上门打扰别人? “我带着小甜去看看。”沈自珍想了想说道。 小甜? 安荣学显然不知道小甜是谁。 但安荣华两口子知道啊。 小甜就是今天跟着沈老师一同来的小姑娘。 可小姑娘才多大点儿,懂得医术吗? “小甜学过,简单的病症会治。”沈自珍说。 安荣学这时候也没有别的法子,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 反正有退烧药,要是能有大夫再帮忙看看最好。 此时他能这样想,是因为不知道苏小甜只是一个小姑娘,要是知道苏小甜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娃,估计怎么也不敢相信。 苏小甜听到沈自珍提到自己了,便也开门出去。 “沈姑父,我收拾一下我们这就出去。” 苏小甜匆忙加了一件外衣,想了想,又从空间里兑换了一些常用的中药材装在一个小包里。 “我们走吧!” 沈自珍这时候也已经收拾好了,急匆匆出门就要走。 安荣学看着沈自珍身后背着小包的苏小甜,嘴张了张,最后却什么话都没说。 反正有退烧药,小姑娘不靠谱也不要紧。 安荣学家距离科研基地并不远,几个人走了大概十来分钟时间就到了。 一路上,苏小甜看到好几家还亮着灯,等到了安荣学家里,发现不大的屋里有不少人在焦急地等待着。 “老五,怎么样?有药吗?”看到安荣学,有人急忙问。 “实在不行,咱抬着人去镇上,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人越来越烫啊!” “有,有,沈老师带着,带着小大夫过来看了。” 安荣学看看苏小甜,最终选择了用小大夫这个称呼。 周围的人显然是忽略了小这个前缀,只忙着在沈自珍周边找大夫。 可是,沈自珍身边就只带着一个小姑娘,并没有其他的人。 众人一脸疑惑地朝着沈自珍看过去,那意思很明显是在问沈自珍,这是怎么回事。 “小甜,你过去看看吧!”沈自珍冲着苏小甜示意了一下。 苏小甜点点头,拎着小包朝着床边走过去。 沈自珍这话说完,围观的人瞬间都震惊了。 这是个啥情况啊? 这么小的女娃看病?怎么都觉得不可能。 在大家的意识中,年轻的大夫一般都没啥本事。 大夫那是要有经验的才行,没见隔壁村子那老大夫
相关推荐:
虫族之先婚后爱
我以力服仙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大唐绿帽王
军师威武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人妻卖春物语
媚姑
祸国妖姬
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