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到,这种淡橘色和淡紫色交错的花纹裁成丝巾竟然能这样好看。 看了一下剩下的丝绸料子,苏小甜索性让苏桃花裁剪出来,统统加工成了丝巾。 真丝的丝巾,就算在几十年之后,也非常值钱,这个时代,自然不能便宜。 别说,过了黑白灰和蓝色为主的年代之后,这样颜色鲜亮的丝巾确实很吸引人眼球。 就算丝巾价格高,还是吸引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妇。 苏桃花的裁缝铺子生意本来就好,来来往往的人看到了丝巾没有不想要的,统共十几条丝巾,短短两天时间就没了。 苏桃花都开始寻思,要不要也想办法弄些绸缎,加工丝巾出售,可比做衣裳容易多了,赚得也多。 这些事情还没有忙活完,苏老三到京城了。 让苏小甜等人都很意外的是,苏老三竟然不是一个人来的。 他还带着另外一个人,这人也是熟人 苏家众人看着这个人的时候,都很吃惊,谁都没想过,这人会到京城里来。 “瑜娘?你怎么来京城了?”苏奶奶吃惊地问道。 苏奶奶看看黎瑜娘,再看看苏老三。 那眼神似乎是在问,苏老三怎么将黎瑜娘给带到京城来了。 那谈子石身边就剩下这个老妻了,苏老三将人带来,谈子石不得疯了啊? 苏老三摸摸鼻子还没来得及开口,苏奶奶就听到了黎瑜娘的哭声。 这下,苏奶奶坐不住了,忙问:“怎么还哭了?” “大妹子,我是来京城投奔你的!” 苏奶奶…… 咋就投奔这么远来了? “天下这么大,除了你们家,我也不知道该投奔谁去了!” 黎瑜娘呜呜咽咽地说了好半天,才算将事情说清楚。 原来,苏家离开县城之后,原本的小摊位就交给了谈子石和黎瑜娘两口子经营。 本来一切都挺顺利的,老两口经营小摊子,日子过得平平顺顺。 可谁知就是这个小摊位却被谈子石的儿子和儿媳妇给盯上了。 他们眼红早餐摊子的生意好,就生了据为己有的心思。 这两口子每天上门,无所不用其极地奉承谈子石,甚至,就是对黎瑜娘,也奉承着。 谈子石开始没有好脸色,到底是自己的儿子,谈子石的态度逐渐好了一些。 可就是因为这点儿好,招来了麻烦。 第341章 谈子石对儿子和儿媳妇有了好脸色,哪里知道,他那个在关键时候,带着儿子和他撇清关系,还顺便倒打一耙的小老婆竟然也上门来了。 那女人,端的一个可怜凄惨的模样,跪在地上哀求谈子石收留,还说她在外面实在是活不下去了等等的话。 又说,她以后不跟黎瑜娘争抢谈子石,只求一个栖身之地等等。 谈子石和黎瑜娘两个人都不是冷心肠的,禁不住哀求,竟然就让她留了下来。 哪知道,这一家子人,都是阴险狡诈的。 黎瑜娘上半辈子就不是他们的对手,老了自然还不是他们的对手。 短暂的和平之后,冲突就起来了。 双方起了几次冲突之后,对方诬陷,黎瑜娘容不下他们。 谈子石最开始倒是支持黎瑜娘,但是次数多了,这日便说了黎瑜娘的不是。 黎瑜娘早年能忍受谈子石的心里没有自己,那是觉得两个人本来就情分浅薄。 可是这些年她陪着谈子石吃苦受罪,现在眼看着日子才好一点,谈子石就向着小老婆和儿子媳妇,她伤心难过。 现在的黎瑜娘,心性也有些变化,不愿意继续委屈自己,索性就离开拿钱买了一张火车票直奔京城了。 苏奶奶没想到,黎瑜娘还有这样的遭遇。 她一面骂着谈子石是个记吃不记打的,一面又说黎瑜娘没出息。 “你啊,你,你就不能一顿大棒子将那起子人都打出去?还有谈子石,既然他念着那一家子,索性也一顿大棒子打出去算了!”苏奶奶恨铁不成钢。 黎瑜娘这性格也太软了一点,要是换成她,定将一家子人都打出门去。 自己家里,还能被别人给欺负了? 寄人篱下的人,还敢嚣张! 莫不是忘了谁才是主人家。 黎瑜娘却只是哭。 哀莫大于心死,她也是真的死心了,就算将那些人都撵出去,眼前人心里没她也没啥意思! 何况,她要是有这个本事,何至于被欺负这么多年? “青妹子,年轻的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心里有其他人也就罢了。但共患难过了这些年,我以为,他多少能记点儿我的好,谁知道,还是这样!” 黎瑜娘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 苏奶奶看着哭得凄凄惨惨的黎瑜娘,叹了一口气。 这黎瑜娘也是个傻的,痴痴一份真心,就这么抛出去给了一个不值得的人。 “算了,咱老姐俩有缘分,既然你来了,就在我们家里住下!京城里,只要肯干点什么,没有过不下去的!” 苏奶奶最终还是心软收留了黎瑜娘。 黎瑜娘,忙点头:“青妹子,我以后就在你们家帮忙了。管吃管住就行。” “可没这样的道理,工钱就和其他的人一样,吃住都管着。” 黎瑜娘还想推辞,苏奶奶说道:“这些话前面就得说清楚,亲兄弟明算账不是!” 要是后面扯皮就不好了。 黎瑜娘推辞不过,只能点头,给了工资,她多回报一些给苏家就行。 苏老三到来,原本是挺高兴的事儿,因为黎瑜娘的关系,多少有些压抑。 好在黎瑜娘的状态还好,到了晚上看起来就平静了很多。 苏奶奶这才问起,谈子石知道不知道她来京城。 黎瑜娘摇头。 “我们吵架之后,我什么都没带就出门了,神使鬼差,就到了火车站。也是巧,我远远看到了老三,便也跟着上车,车票都是在车上才补的!” 苏奶奶语塞,原来是这样。 难怪这么巧能和老三在同一辆车上。 这么说,黎瑜娘也没有街道的证明,这样好像也不太好,万一遇上查人,那就麻烦了。 “等过几天,我给老二媳妇打个电话,让她想办法给你去街道开个证明!” 黎瑜娘在车上的时候,拿不出证明,差点儿被乘务员给轰下车去,多亏苏老三作证,又说了许多好话,才让她顺利到了京城。 “青妹子,多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该咋过了。” 苏奶奶看着这样的黎瑜娘,怒其不争,却也哀其不幸! “瑜娘啊,你也不能就这样软弱一辈子啊!” 黎瑜娘摇头:“大半辈子都过去了,软弱就软弱吧!” 左右,那个家里现在也没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 苏奶奶忽然想起来,他们离开县城之前,谈子石和黎瑜娘两个人送了不少好玩意儿过来,一拍大腿。 “好在之前你们送了不少好东西过来,有了那些,你这辈子也能过得舒心!” 当初还想着不收呢,现在倒是庆幸收了,正好,给黎瑜娘养老用。 苏奶奶其实也有些担心,谈子石该不会想起来那些好玩意儿,又想着给自己的子孙留着,再找过来吧? 要是以前,苏奶奶是真没有将那些收下来的心思,但现在,看着黎瑜娘的遭遇,苏奶奶觉得就是丢到河里,都不能给谈子石还回去! 黎瑜娘忙摇头摆手地说道:“这可不行,那是送给你们的谢礼,就是你们家的。” 停顿了一下,黎瑜娘说:“你们放心,我还能帮忙干活,不至于养不活自己。” 苏奶奶看着黎瑜娘如此,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了。 最终只能长长地叹一口气。 罢了,留下就留下吧。 左右最近要加工卤味,也忙不过来,黎瑜娘是熟手,又是肯吃苦的,用着也放心些。 而另一边,苏老三和媳妇梁秀两个人柔情蜜意自是不用说。 翌日一早,苏老三起来的时候,神清气爽的,苏小甜又对他说了一个好消息,说有车队要招人。 苏老三听说自己在京城也能有个跑车的工作,高兴得不得了。 这年月,跑车是真的好,能弄到很多物资,也能夹带私货倒卖赚钱。 原本以为,到了京城,他只能在自己家餐厅里干活,谁知道,还能找到跑车的活儿。 梁秀便说起,这是小甜的功劳,言语之中,都是骄傲! 苏老三乐呵呵地夸奖女儿本事大,还说等以后挣钱了,给苏小甜买小皮鞋穿。 虽然苏小甜不缺钱,也不缺小皮鞋,但是来自亲爹的关爱,苏小甜还是很稀罕。 苏奶奶让黎瑜娘先在家里休息一天,黎瑜娘不愿意,坚持要去餐厅里帮忙。 苏奶奶担心黎瑜娘在家里一个人想东想西的,便同意她跟着一起去餐厅里帮忙。 第342章 华修城过来的也很早,他还是第一次见苏老三。 但华修城这个人,就是自来熟,甚至都不用别人招呼,他自己就自来熟的和苏老三哥俩好了。 和苏老三聊了一会儿,他就带着苏老三去见自己的战友邱永年。 苏老三原本就是跑大车的,又是个真有本事的,邱永年见了一面便表示欢迎。 还一再的说,自己这里就是缺少人才,要是苏老三能过来帮忙再好不过。 邱永年当初从部队上回来之后,原本也是有工作的,但他天生是个不安分的人。 上了一段时间的班,觉得不好之后,赶上好时候,就动了自己干的心思。 再往后,凭着在部队里待过的人脉关系,自己搞了个车队搞运输。 只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段距离。 他当初要弄个车队的时候,也没想过,司机不好找这个问题! 现在这年月,司机大都是有单位的。 车队搞起来了,但他一个私人的车队,很多司机都不愿意相信。 难得有这么一个人愿意来,邱永年可不就要举双手欢迎! 苏老三正好不想留在自己家的餐厅里帮忙,觉得那些活儿磨磨唧唧不好。 如此,两个人算是一拍即合。 在短暂的接触之后,苏老三的工作很快定了下来。 为了表达诚意,邱永年给苏老三的工资不低,和以前相比,涨了十块钱。 苏老三兴奋坏了,这还能涨工资呢? 原本想着能有以前的工资就不错了。 也不知道小闺女是咋认识这么厉害人的。 晚上回去的时候,苏老三一再夸奖。 苏小甜却觉得,涨了十块钱,其实也跟没涨差不多,以前是正式职工,将来有养老。 可现在不一样了,私人车队里干活,说白了,老了还是没有保障。 一个月多十块钱,确实少了,仔细算,说不定还亏了! 但苏家现在也不靠着苏老三的工资生活。 苏老三开心就行了。 当天晚上,为了表示对华修城的感谢,苏家做了一桌丰盛的菜感谢华修城。 还专门去请了杜同和两口子、华父华母。 既然杜同和两口子都过来了,其他两家人也不能少。 苏桃花和沈自珍两口子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过来。 说起最近收到了苏小梁的信,还说小梁近期要回来探亲。 “桃花姐,你都高兴坏了吧?”梁秀笑道。 小梁一走几年时间,当娘的不想念才是假的。 苏桃花激动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小梁这孩子,从去当兵之后,就没回来,听说,在部队里挺好,但只是听说怎么能让当妈的放心? “你说的可不是。说起来,这孩子去部队上也有几年时间了,这次回来,我得问问,他什么时候复员。” 苏桃花当初同意儿子去当兵,是因为李长明在大队里闹得太难看了,心想着孩子离开也好。 现在日子过得平稳了,她又开始想着让儿子回家过安稳日子。 “我之前听说,小梁都已经当排长了,就让娃在部队里好好干着。” 苏桃花笑道:“我也就是白说一句,小梁这孩子,主意正的很,未必就能听我的。” 两个当妈的一起笑了起来。 说了几句,苏桃花便问起,黎瑜娘怎么来了。 梁秀想着这是别人的事情,也不好细说,只简单地说了下,又说以后很长时间,黎瑜娘可能就在自己家里了。 苏桃花也不是多事的人,问了一句,并没有追问的意思。 很快,几家子人凑在一起吃饭。 华父华母却在这时候表示,事情已经办妥了,他们就该起程回家了。 又说,华修城这次离开的时间也不短了,应该早点回到部队里去。 “大队里还有许多事情嘞,这一次亏得我们是来送东西的,队长才给了假期。” 二老十分朴实,都是一心一意为国家和集体着想。 他们二人门儿清,要不是因为杜家的儿子是当年牺牲的烈士,他们这一趟是为了送烈士的遗物,都没有这么长的假期。 这一次到京城里,也算见了大世面了。 老两口长了见识之后,私下也不止一次地说:这辈子,没白活! 回到大队里,这一趟来京城的荣耀,够他们炫耀后半辈子了。 哪里还能得陇望蜀的不想回去? 他们是农民,天生就应该在庄稼地里忙碌! 听到二老再次提起要离开的话,杜同和两口子一再挽留,却也留不住去心已决的二人。 原本热络的气氛就有些凝滞了。 华修城笑着打圆场说道:“我爹娘在老家生活惯了,这些天已经说了好几次要走!” 最终,华父和华母还是买了火车票,在华修城的陪伴之下踏上了火车。 杜同和两口子买了许多京城的特产给二人带上,苏奶奶也准备了不少卤味,让华家一家子人带着在路上吃。 华父华母感动得很,就差哭出来了。 到了火车上,还连连说着,这一趟来京城,收了别人这么多的好东西,比他们在乡下种地一年工分还多。 华修城笑了,这世间的事儿,真的是要讲究缘分。 原本不过是萍水相逢的人,谁知道,竟然就越来越亲近呢了? 来来往往,有人来,有人走,日子还是照样过。 平静的日子过得似乎更加快一点,转眼又是一个月时间。 天气越来越冷了。 大街上的枫树叶子已经开始发红了。 苏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其他几家的日子也像是红彤彤的枫树叶子一样蒸蒸日上。 只除了霍思年这个可怜巴拉的人。 霍思年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看中了从乡下来的姑娘苏小梅,是真的放在心里了。 只是,追姑娘,这位留学归来的人却没啥本事。 他追着苏小梅的步伐,就连老苏家这边,霍思年也没少来。 但苏小梅这姑娘,总是躲着他,这让他很无语。 为了追媳妇,霍思年甚至连沈自珍的路子都没少走。 只可惜,沈自珍虽然不是苏小梅的亲爹,且当小梅是亲闺女一样对待。 看到要和自己抢闺女的年轻人,恨得牙花子都要咬破了,哪里能有个好脸色? 第343章 可霍思年这个人,倒是没看出来,是个执着的人。 他面对着未来老丈人和未来媳妇的双重暴击,竟然越挫越勇。 只是,霍思年没想到,苏小梅跟他一样执拗,就是不同意处对象。 一来二去,苏奶奶和苏爷爷与霍思年接触的也多了,倒是觉得霍思年这个年轻人还不错。 但也没学到那些花花肠子,是个实诚孩子。 再加上到底是国外回来的,比别人更加荣耀许多。 苏桃花看着霍思年也好,这几个人就要问苏小梅,为啥看不上霍思年。 问急了,苏小梅就说,霍思年看着就不像正经过日子的人! 几个长辈茫然了,咋就不是正经过日子的人了? 看着挺好的! 这话传到霍思年耳朵里的时候,霍思年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 他觉得自己还挺不错的,怎么就不像正经过日子的人了? 不说能当个十佳青年吧,可也算能上得厅堂入得厨房了。 好不容易看上一个姑娘,想好好地处对象,然后结婚过日子,怎么还被这么给否定了呢? 他觉得自己挺冤枉的,也备受打击,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够好。 为了表现得更好,他不耻下问地去苏家寻求解决之道,打算看看苏家的男人都是什么样子的。 但看来看去,也没发现苏家男人有什么地方和别人不一样的。 “苏爷爷,您说,我怎么就不像过日子的人了?” 霍思年十分委屈地坐在苏爷爷身边。 苏爷爷看着这样的霍思年,也不落忍了。 这小子是不错,最起码比他们大队里那些孩子要出色得多。 也不知道小梅怎么看的,就觉得这不是过日子的人。 他老头子看了半辈子人了,就没怎么看错过,他觉得这孩子挺好。 “这事儿,我帮帮你,只是小梅这孩子性子倔,我帮你说话,是不是有用就不知道了!” 听了苏爷爷这话,霍思年很是高兴。 苏爷爷没有直接找苏小梅说话,而是找了沈自珍,问了沈自珍的意思。 苏爷爷原本以为,沈自珍肯定同意,没想到,沈自珍竟然反对。 说闺女要再养几年再出嫁,还说小梅这孩子,没享过福,这些年都是受苦,好不容易现在日子好过了,得娇养几年。 这些话,其实就是借口,沈自珍就是不愿意自家白菜被猪给拱了。 可苏爷爷无言以对。 闺女是人家的,人家说啥都对! 得了,他老头子帮不了他! 倒是苏奶奶私下对苏桃花提起有个不错的年轻人看上苏小梅的时候,苏桃花很同意。 “我看着霍思年这年轻人不错,倒是我家小梅配不上人家!” 苏桃花才说了一句,黎瑜娘却反对了,笑着说:“小梅咋就配不上了?咱小梅水灵灵的一朵花儿嘞!” 她这辈子总是自卑,觉得配不上谈子石,要是年轻的时候,能底气十足地压制谈子石,何至于如此? 苏桃花不知道黎瑜娘心里想的什么,但听别人维护自家闺女,倒是觉得挺舒服。 “说的也是,霍思年这孩子,别的也就算了,年龄确实大了一点!” 苏奶奶忙说道:“桃花啊,你这是个啥意思?年龄大也没大太多,就四五岁,正好会疼人!” 她也担心,错过了霍思年,再找一个这样好的年轻人就难了。 苏桃花这时候反而成了最没有主见的那个,思索了一下说道: “我没啥意思,就是人品好人能看过眼就行。” 苏桃花确实没有太多要求,她也清楚,自家是西北乡下来的,这京城里的人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小梅高攀了。 但不管怎么样,人品都要好,她可不能看着小梅的一辈子被糟践了。 “你这话说得不错,总要人好才行。我问了迟教授,他说,一家子人都不错,这孩子也挺好!”苏奶奶说。 “人品好最重要,但咱们也不能妄自菲薄,说小梅配不上她。”黎瑜娘也没想过破坏别人的姻缘,因此对自己的话又解释了一下。 “既然都好,小梅这孩子,咋就看不中?”苏桃花忽然想起这个问题。 “我试探过了,小梅说,对方条件太好了,齐大非偶啥的,我也听不懂!” 苏奶奶听不懂,苏桃花也听不懂。 黎瑜娘是读过书的,倒是明白这话的意思,笑着说:“小梅这孩子,也是担心配不上人家!” 她索性将闺女叫过来,开诚布公地将这些话问了出来。 苏小梅羞红了一张俏脸,最终嗫嚅地说:“就是因为太好了,我配不上!” 门当户对,现在说是不提了,可要是真的门不当户不对在一起,将来的日子只怕也过不好。 人家那样的人家,就算霍教授自己看中了,难道家里的长辈们不会有意见? 万一嫌弃自己,以后的日子咋办? 苏小梅可不希望到了将来,一地鸡毛过日子。 她好歹也是上了大学的新女性,怎么也不能让自己这样难堪。 她要的是将来能和自己琴瑟和谐,妇唱夫随、夫唱妇随的人! 霍教授太出色了,显然不符合她这个条件。 苏桃花知道苏小梅的顾虑,说起来,这都是他们这一辈人造孽。 是李长明造孽! 要不是李长明被康艺叶给勾搭上了,他们家还好好的,小梅这孩子心思也不会这样重。 但转念一想,如果没有那些事,小梅现在指不定已经被李长明许配给谁家嫁过去了。 就李长明那样的心性,看中的人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算下来,现在也不错。 “小梅啊,这事儿,妈也不多管,你自己看着办。” 最终,苏桃花还是将最终的决定权给了苏小梅。 “小梅,听我一句话,你也不要太担心配不上他们。他们家有教授,难道你们家里没有个教授不成?” 苏奶奶这话底气说的足,现在的苏小梅,可不是以前乡下的苏小梅了,人也是教授家的闺女。 听说,沈教授的地位也不低,应该能和霍教授比吧? 黎瑜娘拍拍大腿,笑着说:“倒是忘了,可不是这个道理,教授家的闺女配教授,就像是过去秀才家的闺女配秀才是一样的!” “教授那可不能是秀才,最少得是举人老爷了!”苏奶奶又说。 几个人正说话的时候,余瑞媛来了,并且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第344章 苏奶奶看着神神秘秘的余瑞媛,笑着嗔道:“啥好消息啊,还神神秘秘的!” “天大的好消息!”余瑞媛笑得眼底眉间都是欢喜。 “干奶奶,您快说啊,我奶奶她性子急!”苏小甜笑着说。 余瑞媛看着苏家几个人都急切,也不卖关子了。 “我刚得到消息,次良的画儿获奖了。” 一句话说出来,几乎算石破天惊了,苏家众人果然大喜。 苏桃花忙就说:“尕爸,尕婶儿,你们可高兴了吧?次良这孩子,真给家里长脸1” “真的啊,次良就学了这么几年,也能获奖?瑞媛啊,别是你忽悠我们的吧?” 苏次良报名参加比赛的事儿苏家人都知道,但当时他们对苏次良能获奖却没有报太多的希望。 苏奶奶听到这个话的时候,还恍恍惚惚的。 “次良学了也好几年了,这娃是个有天赋的。” 在红心大队的时候,余瑞媛对苏次良也算悉心教导,加上苏次良确实有绘画方面的天赋,取得成绩,也正常。 有人夸奖自家孙子,苏奶奶高兴,但嘴里还是保持谦虚。 “啥天赋不天赋的,我就想着,将来能给咱们画一幅画儿挂墙上就行!” “这次得奖之后,次良的画儿你只管挂在咱们餐厅里。”余瑞媛拊掌说道。 “那行,回头就让次良画几幅挂上。”苏奶奶乐滋滋地说。 “次良的两幅画都获奖了,一幅是一等奖,还有一幅是三等奖!”余瑞媛接着说好消息。 苏小甜也很意外,自家哥哥竟然有这本事呢。 两幅画都获奖了,这可是天大的荣誉。 “我得恭喜二哥得偿所愿!” “下周末颁奖,到时候你跟着我去!”余瑞媛笑眯眯地说:“咱一块儿给你二哥加油去!” “要不,我们一起去?”沈自珍也来了兴致。 “周末不忙的,都可以去!”余瑞媛笑着说道:“咱们去的人多了,气势壮。” 能在全国大奖赛上获得这样的成绩,当真是不容易。 苏家的人热烈地欢庆讨论着。 “可惜了,店里离不开人,要不我咋也得去看看我孙子领奖的。”苏奶奶感慨地说。 “娘,要不您去看次良领奖,我在店里!”梁秀说。 苏奶奶脸上闪过喜悦,但随后又说:“还是算了,周末人多,我还是盯着。” “奶奶,没事,等以后,二哥获奖的时候还多呢,有的是机会去看他领奖。” 苏奶奶忽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问:“获奖了有奖金吗?” 质朴的苏奶奶,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了。 获奖了,要是能给点儿奖金就好。 家里餐厅的生意虽然好,但谁嫌钱多呢? 再说了,几个娃一天天的长大了,娶媳妇可费钱了。 “奶奶,应该有,只是不会很多!”苏小甜笑着说。 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就算获奖,奖金肯定不会很多,也就是那么个意思。 “我听说,一等奖二百块,二等奖一百块,三等奖五十块,还有优秀奖,只有二十块。” 余瑞媛立刻答疑解惑。 “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加起来也不少了,二百五呢!” 说完这话,苏奶奶咋都觉得,这数字怎么这么奇怪呢? “二百五!” 苏小甜先得不可知的笑弯了腰,其他的人忍不住也大笑了起来。 就连苏爷爷这个总是板着脸的也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苏奶奶感慨地说:“奖金也不咋多,家里的娃们有这种收入,都归他们自己个儿。” 苏奶奶现在也是见过大钱的人了,对这么点钱确实不看在眼里。 但是,能直接开口将这么多钱给孙子们,也算十分大气。 余瑞媛失笑了,说道:“奖金是不怎么多,但是名气大啊。” 这是全国性的比赛! 苏奶奶点头:“也是,能拿回个牌牌,就不枉费家里供他画画用的那些纸了。” 想到这个二孙子用的纸张比其他的孙子孙女加起来还多,苏奶奶就心疼。 众人都扑哧一声笑了。 苏家其他几兄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是挺羡慕的。 二百五这个数字不好听,但好听不好听的,有啥要紧? 要紧的是,二哥有钱了。 大哥做文稿翻译,辛辛苦苦这些时间,才赚了多少? 是谁说,画画费钱不赚钱的? 分明也很赚钱啊。 苏爷爷高兴,大手一挥说道:“今晚大家都在我们家里吃饭,算是提前给这个臭小子庆祝一下!” 家里其他人没有不赞成的。 “我回头给次良做一套衣裳,让他上台领奖。” 苏桃花立刻表示。 一时之间,气氛十分热络,似乎已经看到了奖牌和奖金一样。 “咋不明天就发奖?”苏奶奶还颇为遗憾。 “这是全国性的比赛,有些作者在外地,得给人家时间赶过来啊!” 余瑞媛这么一解释之后,苏奶奶就了然了。 “也是,也是,全国的嘞。”苏奶奶喜滋滋地去后厨忙活庆祝的酒席去了。 “爷爷,我去买酒。”苏小甜十分开心地说。 正好,最近弄到了几张酒票。 苏爷爷不放心小孙女去,但小孙女运气格外好,说不定能遇到更好的酒。 “去吧去吧!爷爷给你钱。” 苏小甜推辞不要。 “爷爷,我不要!我手里有钱。”苏小甜笑着说。 家里就她的钱最多呢,不缺这点儿钱。 苏爷爷也清楚,苏小甜手里有钱,便也不强求了。 苏小甜去了百货商店,正好,百货商店里有四瓶茅台酒,苏小甜一口气全都拿下了。 那售货员看着苏小甜一个小孩子竟然一口气拿了四瓶茅台酒,还挺意外的。 现在的小孩子都这么有钱了吗? 苏小甜却暗自开心,家里今天有两瓶酒就够了,剩下两瓶,她存在系统收纳箱里,等着升值。 想到茅台酒升值这个问题,苏小甜又想到,过几年或许还可以囤积一些红酒。 这一周时间,苏家人的心情格外愉悦。 最终商量的结果是余瑞媛杜同和两口子带着家里的一群孩子们去看。 至于其他的人,还是各自忙着。 迟格表明态度,自己也要去,还说毕竟当初是他发现了苏次良的天赋。 再就是苏桃花一家子也抽出时间去了。 苏次良这天穿的是苏桃花给她做的一套蓝色的军便服,看起来特别精神。 第345章 苏奶奶都忍不住夸奖苏桃花的手艺越来越精湛。 “就这样的手艺,将来也是个好裁缝。”苏奶奶看着孙子穿着新衣裳越发的好看,那叫一个欣喜。 “奶奶,桃花姑姑现在就是个好裁缝,将来,可真不一定是不是个服装大师啥的!” 苏小甜本来想说,苏桃花将来说不定是个服装设计师什么的,但转念一想,似乎真不是。 桃花姑姑做衣裳的本事不错,但设计服装,说实话,不咋样。 好在,她审美还行,自己不能设计,但看得出好坏,看上一遍,也能做出像模像样的衣裳。 苏桃花笑道:“你这娃,啥大师不大师的,我一个做衣裳的裁缝,还能当大师?”
相关推荐:
大唐绿帽王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高达之染血百合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赘婿
寡妇门前桃花多
姑母撩人
偏执狂
媚姑
修仙有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