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这样快就想明白。 “老婆子,这样是要苦了你!”苏爷爷心疼地说道。 老婆子跟着他几十年,从来没有享过福,临了老了,还得辛辛苦苦出门赚钱。 “有啥苦的,难道还能比在地里刨食辛苦?”苏奶奶倒是一副淡然的样子说。 摆摊儿卖早餐,虽然辛苦,但每天也就几个小时,比起大太阳地下种地,真是要好太多了。 第二日一早,苏爷爷便与陈子安说,打算租个小院子住。 杜同和怎么说都不同意。 再三的说,家里头这么大的地方,难道还住不下他们一家子人? 苏爷爷笑着说:“您的心意我们知道,可一大家子人都住在您这里,我们自己不好意思。” “也没一大家子人,大小子几个读大学,平时也不回来。七中那边如果考上了,小的几个也要住校。”杜同和说。 苏爷爷苏奶奶显然没想到,小的几个也要住校。 两个人傻眼了。 既然娃们都要住校,他们跑到京城里来还有啥意思? 二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梁秀也傻眼了,怎么也没想到,孩子们竟然都要住校。 “爹,娘,要不然,我们回去?”梁秀试探地问道。 他们来本意是为了照顾孩子们,可现在,孩子们都要住校去了,他们留下来也没啥意思了。 “三嫂子,你不是连工作都辞了,现在回去有什么意思?”苏满秀问道。 梁秀也后悔啊,早知道这样,先请几天假,这会儿还能有个退路。 可她当时直接将位置让给李厂长家的亲戚了,还收了人家二百块钱的转让费。 因小失大了! 只是,现在后悔来不及了啊! “梁秀啊,虽然小甜几个要住校,可周末还是会回家的。”余瑞媛拉着梁秀的手说道。 苏奶奶先笑开了:“就是,咱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周末还是要回家的。这京城咱们还得住下来,这房子还要租。” 老太太就这点儿好,总是能很快地下定决心,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余瑞媛忙说道:“肯定要留,但房子就别租了,就在我们家里住着,可千万别客气,咱两家就跟一家人似的。” 苏奶奶正要说什么,杜同和又开口了。 “我们两口子在红心大队的时候,你们家照顾了好几年的时间,现在我们两口子回报一下你们,你们怎么能连这个报恩的机会都不给?” 苏爷爷苏奶奶都不吭声了。 “干爷爷,我爷爷奶奶肯定想在京城做点儿什么,总不能就这样在您这里白白住着浪费时间。”苏小甜笑着开口。 苏爷爷和苏奶奶当场就笑了。 苏奶奶乐呵呵地说:“还是我乖宝了解我!可不是,我打算过两天就开始摆摊卖早餐。” 这一句话,让苏小甜瞬间傻眼了,和自己预想的不太一样啊。 奶奶怎么会想着出去摆摊? “奶奶,为什么要摆摊?咱们开个饭馆不好吗?” 等这句话问出来之后,苏小甜忽然明白了。 家里没钱,爷爷奶奶手中的钱,拢共加起来,也不过几百块钱吧? 开个饭馆,就算再怎么简单,也要几千块钱。 苏爷爷面上闪过赧然之色,埋怨地看了一眼苏小甜。 这孩子,以前看着挺聪明的,怎么忽然犯傻了? 但他也只能回答:“这不是找不到合适的铺面。我和你奶就寻思着,先摆摊儿,慢慢找合适的铺面。” 这原本就是一句推辞的话,可停在杜同和的耳朵里,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杜同和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了,才说:“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苏爷爷没明白杜同和的意思。 “你们初来乍到,靠自己打听什么时候能找到铺面?” 杜同和显然相信了苏爷爷的说辞,认为苏家真的只是找不到合适的铺面。 苏爷爷忙说:“这事儿也不着急,我们先摆摊试试水!” 杜同和笑道:“那怎么能一样呢?这事儿,你们听我的没错。” “是啊,我们家祖上也是经商的,老杜年轻的时候,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余瑞媛也帮着劝。 到了这时候,苏爷爷和苏奶奶也没办法再说什么了。 “我们下午就去看铺面,保证让你们满意。” 杜同和说这话的时候,却没有明说,自己就有好几处房产,铺面宅子都有,而且不少。 他估计着要是说出来是自己的铺面,苏家人肯定要拒绝。 余瑞媛不明白杜同和为什么不直接说出铺面是他们家的,让苏家随便挑。 但她了解杜同和,这样说肯定有道理。 苏爷爷迟疑片刻,才问:“杜老,您能帮我们寻到合适开饭馆的铺面?” “当然。京城里,没我不知道的地方。”杜同和这话说得十分自信,就差拍着胸脯保证了。 果然,中午吃完饭之后,杜同和就忙不颠儿地带着苏家一行人去看铺面了。 陈子安有事,除了苏家几个男娃留下来复习之外,其他的人都跟着去看铺面了。 苏小甜对于这个铺子看得很重,因此,说自己都复习好了,要跟着去看看。 众人都知道,苏小甜是最聪明的,学习也是最好的,因此就由着她跟着一起。 “这铺面是我一个老朋友的,他这段时间回老家去了,让我帮忙看看,说是有合适的人就租出去。恰巧你们就要找个铺面,这是不是巧合?” 他们现在看的,是一个二层的铺面,面积不大,上下两层加起来,不过一百四五十平米的样子。 但地段十分好,周围人流量也很多,苏小甜觉得,在这里开个饭馆确实不错。 只是,这样地段的房子,租金应该都不会很便宜。 也不知道爷爷奶奶手里有多少钱。 她手里倒是有钱,但该怎么拿出来贴补爷爷奶奶,这是个问题。 苏小甜甚至想着,要不要偷偷给杜爷爷说一声,让他少收点儿租金,剩下的她给补贴。 但转念一想,还是觉得这样做不合适。 杜同和可不知道她能赚钱,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将钱给奶奶。 反正这么几年下来,奶奶算是坚定地相信了她是受到上天眷顾的孩子。 更相信了,龙王爷真的会适时的送钱送物给她。 丁家厨房那样的私房菜馆虽然每天接待的客人少,赚钱多,但那也是人家有御厨后人的名声在撑场面。 苏奶奶的厨艺不错,但到底没有名气的草根,还是要在繁华地段找一间铺面,才能吸引客人。 “这样的房子,租金不便宜吧?”苏爷爷看着这个二层的小楼,确实十分满意。 一楼开饭馆,二楼还能住人,适合他们家现在的情况。 可要是租金太贵,怕是要赔钱。 他们就是小地方来的人,虽然老婆子的厨艺是不错,但这是京城! 京城里的人,皇城根儿、天子脚下,啥样的好东西没见过?能吃得惯小地方的饭菜? 要是饭馆开起来了,没人上门,前期的投入就要赔进去,那可要亏死了。 他们苏家家底子薄,赔不起啊! “不贵不贵,这个二层小楼,上下两层加起来,一个月的租金四十块钱!” 杜同和衡量了一下价格之后,才说。 他本来想说十块钱,可是怕苏爷爷和苏奶奶两个人不相信。 这两位虽然是乡下地方出来的,但不傻,要价太低,容易被发现。 可杜同和却不知道,就算他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四十块钱一个月的租金,依然引起了苏爷爷和苏奶奶的怀疑。 老两口对视一眼,都疑惑的轻轻摇了一下头,表示不能相信。 “杜老,这怎么可能?就是我们小县城,也要二三十嘞!” 苏爷爷疑惑的看着杜同和,是不是杜老记错价格了? 还是杜老这几年不在京城,不知道房子租金涨价了? 杜同和心里一惊,但面上却一点都没有显露出来,一本正经的开口。 “没错,就是这个价,走的时候,我那个老朋友就是这么说的。” 杜同和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坚决的很,那模样一点都不像说假话。 哼,房子本来就是他的,不要说每个月就收四十,就是每个月不收钱也行。 苏爷爷还是有所怀疑,但看杜同和说的郑重,也将信将疑起来。 “我也听的真真的,就是四十块钱一个月!”余瑞媛到现在也明白了丈夫的心思,遂笑着说。 “当时,老王还说,他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能租出去就租出去赚点儿,不能租出去,放着也行,反正不缺这点儿租金!” “这里最大的好处是,距离七中近,孩子们要回来比较容易。” 余瑞媛这一番话说下来,杜同和简直想给她点赞了。 他都没来得及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其实一直都在担心余瑞媛不能理解,说错话。 谁知道,余瑞媛句句都能说到苏爷爷和苏奶奶的心坎上去。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脸上都是笑。 这一幕恰巧被苏小甜看到了,她蹙眉思索。 真的有这样的巧合吗? 未免也太巧合了一些吧? 杜爷爷回到京城的时间也不长,怎么就有人委托他帮忙了? 忽然,苏小甜想到了一个可能,但她没有当场说出来。 她看了一眼对铺面熟悉的就好像自己家一样的杜同和,越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算了,等晚上回去之后再说吧。 梁秀也觉得,这铺面的租金实在是太低了一点,她不由怀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但她仔细看过了,确实没问题,再加上杜同和两口子说是老朋友的房子,便也安心了。 “杜伯伯,这个铺子租金一次交几个月的?” “一次交一个月就行,每个月十号之前交。”杜同和这一次没敢打马虎眼。 苏家这些人都是极聪明的,万一打个马虎眼,又被看出猫腻,就不好解释了。 梁秀听杜同和这样说,还是很惊讶:“可是,我听说,最少也要交半年,还有很多是要交一年!” “不认识的人,这不是怕有问题么,你们什么人,我还不了解?你们能跑了不成?”杜同和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说。 苏小甜走上前,亲昵的抱着杜同和的胳膊笑着说:“爷爷,谢谢您了!要是没有您牵线搭桥,上哪儿找这么好的铺面去!” 干爷爷这是打算给他们家报恩呢。 要是不答应下来,也不知道干爷爷还要想多少法子劝爷爷答应下来。 杜同和果然笑了起来:“小甜说的不错,这就是缘分啊!” 事情当天就定了下来。 有苏小甜帮忙说项,苏爷爷和苏奶奶以及梁秀等人都相信了。 晚上回房休息的时候,杜同和两口子说起这话,还忍不住笑。 这个小楼,他们夫妻早先商量过,要送给苏家,报答在红心大队几年的恩情。 当时他们还想着,有这个小楼收租金,苏家一家人在京城生活也能富裕一些。 却没想到,还没来得及送出去,苏家就决定开铺子了。 因此,他决定,将小楼用租的方式给苏家人用,等赚钱了,再少少的收一点钱,将铺面出售给苏家。 “小甜这娃,应该是看出来了!”余瑞媛嘴角含着笑说。 “看出来也没啥,这孩子不是还劝着她爷奶接受了?” 看出来了,还接受了他们的好意,这孩子总算和他们亲近了一些。 “老头子,你说,咱们给小甜准备什么见面礼好?小甜这都来了有一段时间了,咱的见面礼还没给呢!” 余瑞媛总觉得,认了个孙女,什么都没给有些不好意思。 他们只恨不得将最好的都给苏小甜,但苏小甜这孩子的性格,他们都了解,只怕不肯接受。 “这事儿不着急,我想过了,就东街那套四合院给她。” 余瑞媛笑道:“这孩子怕是不肯收。” “不用给她专门说,孩子要读书,后天就得报名,到时候户籍什么的我们都拿着,正好找个机会去过户。”杜同和早就想好了。 于是,苏小甜心心念念想买的四合院,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拥有了一座。 第198章 杜同和老早就找了人,对方知道苏家的孩子们成绩不错之后,很是乐意帮这个忙。 当然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年杜同和两口子曾经帮过这个人的忙。 因此上,苏家几兄妹报名的事很顺利。 报名之后,他们顺利地拿到了考试范围和考试准考证。 不要觉得拿到了考试范围就会更加容易考上,毕竟,考试范围在那里放着,可是时间却只有十天。 如果本来的学习成绩不好,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复习。 小六、小七、小八、小九四兄弟拿到考试范围的时候,十分紧张。 他们在县一中的时候,成绩不错,这上面划定的内容他们也都学过,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紧张。 其实,几兄弟并不知道,不是他们不够优秀,而是来自小地方的孩子们,对京城多了几分仰慕,顺带也多了几分自卑。 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自信,认为京城里的孩子读书应该比他们更加厉害,他们未必能应付京城里的招生考试。 小六、小七和迟意远还好些,考的就是寻常的班级,按照他们现在的水平,考上完全没问题。 小八和小九两个人则不同,他们和苏小甜一起报考的是少年班。 放眼京城,这是第一次招少年班,而且只招收四十个人,但现在报名的已经有七百多个人了。 与这么多人一起竞争,两个小少年更是胆战心惊。 知道孩子们对考试不自信之后,沈自珍和迟格二人每天都到杜同和家里,给他们讲解知识点。 苏小甜也会在旁边听。 但是,这些内容她都懂,而且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沈自珍和杜同和两个人出的题目,苏小甜都能又快又好,而且没有错误地完成。 看得几个哥哥一愣一愣的,每每看着自己才写了一多半的试卷茫然。 迟意远的水平比起苏家几兄弟要略微高一些,但也没高太多。 看到苏小甜游刃有余,迟意远暗暗下定决心,要认真努力,总不能被一个小丫头给超过了。 苏小甜异于常人的表现,让沈自珍都笑言,小甜这孩子,简直是个小怪物。 对于沈自珍这样的评价,苏小甜只是笑,并不多说什么。 但是在听课的时候,苏小甜真不是简单的听一听,她会在恰当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最开始,沈自珍和迟格都以为,苏小甜这样的思路可能是不合适的。 但几次之后,他们就发现,凡是她提出来的解题思路,都是更加优化的。 而且,按照苏小甜提供的思路做题,比起常规的解题方法要更加简单明晰。 “小甜,你竟然能想到这一步,实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 再一次验证了苏小甜不是随口说一说,而是真的找到新思路之后,迟格感慨。 难怪人常说,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小甜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都这样厉害了,他们这些老人,果然要被淘汰了。 “我就是觉得,这样会更好一些!”苏小甜做出一副羞涩的样子说。 “迟爷爷、沈伯伯,我们是不是考不上了。小甜这样聪明!”小九讷讷的说道。 没有小甜在旁边,他还觉得自己有机会。 有小甜这个妹妹做对比,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傻子。 “小甜是个特例,不具有参考性!”沈自珍忙说。 这孩子,这是被打击了啊。 也是,换成任何人,遇到苏小甜这样的怪物,都会觉得自惭形秽吧? 也亏得苏家这几个娃心态不错,要是换了承受能力弱一点的,都能被苏小甜给搞凌乱了。 他看看苏小甜,忍不住考虑着,要不要让她自己玩去。 反正按照苏小甜现在的水平,考上完全没问题。 她留在这里,她这几个哥哥的心态都要崩了! 万一上了考场还被影响到,可怎么办? 苏小甜看懂了沈自珍的意思。 无奈地耸耸肩之后,她笑着告辞离开。 迟格和沈自珍看着苏小甜出门离开,这才将目光重新放回其他几兄弟身上。 “你们不用太担心,按照你们现在的成绩,考上应该没问题。”沈自珍安慰。 “你们不要将心思放在小甜的身上,也不要将自己与她对比!”迟格迟疑了一下说。 几个少年也都不是傻的,他们自然不会庸人自扰,一定与苏小甜相比,因此很快调整了心态,重新开始学习。 苏小甜也没闲着,她忙着去画装修图了。 考试虽然重要,但开饭馆更加重要。 她已经与家里人商量过了,这个饭馆的名字要有意境,就叫做“壹鸣阁”。 她取这个名字的时候,苏家人其实很不能理解,按照他们的想法,就叫“向阳饭庄”“苏家饭馆”之类的就行了。 但苏小甜早就打定了主意,肯定不会用这样大众化的名字。 索性,苏家人都愿意宠着她,最终,还是用了壹鸣阁这个名字。 两层楼,苏小甜看过之后,心里都有数,早早将每个位置都记的清清楚楚。 她也没想着像后世一样大肆装修。 但一点必要的新颖的装修还是要的。 苏小甜没有打算做真正的大众饭馆,而是想着要做中等偏上的,最好将来能发展成为高档的酒楼。。 食材的质量在哪儿放着呢,加上奶奶的手艺,不做顶尖的,做个中等偏上的完全没问题。 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苏小甜觉得,很快小饭馆会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当梁秀看到苏小甜的图纸的时候,还很惊讶。 “小甜,你这是啥意思?为啥要将饭馆画成这样?” “妈,我们的饭馆要做就做不一样的。” “这要花不老少的钱吧?而且,房子也不是咱们自己的,花了大价钱收拾好了,屋主不给咱租了咋办?”梁秀担心的说道。 苏小甜都不得不承认,她妈想的这些太对了。 在这个普遍崇尚节约的年代,花钱装修不符合主流。 而且,如果装修好了,屋主后悔,那些钱就白花了。 可这个房子是杜同和的,她就相信,杜爷爷和杜奶奶两个人,不可能平地起价。 至于看着生意好就要回房子这样的事,更不可能发生。 “妈,我们可以签合同,一次签个三五年时间,而且,还能签订,屋主要卖房子,得优先考虑咱们家这样的。”苏小甜给出自己的建议。 梁秀问:“啥是个合同啊?” 这个词是啥时候出来的? 她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苏小甜这才想起来,这时候合同法还没有颁布,合同这个概念还没有普及。 就是京城里做生意的这些人都未必知道,何况是她妈妈这样的。 “妈,就是咱们签订一个文书,违反约定的人,要赔偿另外一方钱这样的。” 梁秀吃惊的问:“还可以这样吗?” “当然可以,妈,这事儿就交给我,您和我爷我奶不要担心。” 苏小甜说的一本正经,梁秀都觉得,眼前这就是一个心里有成算的大人,而不是一个小孩子。 “行,这事儿就交给你了!可是,你要考试。” “妈,我都学会了,考试的事,您就别担心!”苏小甜笑嘻嘻的扯着梁秀的胳膊说道。 梁秀宠溺的摸了一下苏小甜的脑袋,说道:“你这孩子,不像十来岁的娃。” 可不是不像吗? 到底是活过一辈子的人了,就算重活一世,也不可能真的就像十来岁的孩子一样。 苏小甜笑了。 知道苏小甜要找工人装修的时候,杜同和吓了一跳。 他原本就以为,购置桌椅板凳厨具碗筷之后,找个合适的时间就可以开张了。 谁知道,小丫头还挺有想法的。 尤其是看到苏小甜拿出来的装修效果图的时候,根本不敢相信,这是苏小甜一个小姑娘画出来的图。 这张图纸虽然不是大师级的人画出来的那样尽善尽美,但如果真的按照苏小甜这个装修出来,绝对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的饭馆开起来,肯定能吸引很多人,且就算菜的价格高,也能被接受。 苏小甜的这个装修图,借鉴了后世一些西餐厅的风格,自然看起来更加洋气豪华。 “这可要花不少钱!”杜同和啧啧说。 “您不是都减免了很多房租?正好用这些钱装修一下。”苏小甜掩嘴而笑。 “果然瞒不住你!”杜同和本来也没想瞒着苏小甜,这孩子聪明,肯定能猜出来。 “谢谢干爷爷,只是这样您太吃亏了。”苏小甜正色说。 那个小二层楼的价值可不低,一个月不要说只四十块钱的租金,就是二百块,估计也有很多人愿意租。 “不吃亏,不吃亏!”杜同和看着苏小甜道:“小甜,不用和我客气,找装修工匠的事,你尽管交给我!” 杜同和是真心实意想帮苏小甜。 苏小甜也知道,自己在京城人生地不熟,远远不如杜同和的本事大,因此没有客气。 她只提出,装修的钱要自己出。 杜同和道:“小甜,你们家的条件我知道,我先垫付,等饭馆将来赚钱了,再给我也是一样。” 他没有开口就说不要这样的话,他很清楚苏小甜或者说老苏家人的性格,如果真的说不要的话,他们肯定不会接受。 “干爷爷,我有钱的!”苏小甜压低了声音说道:“真的!” 杜同和被苏小甜这一本正经还怕别人听到的样子给逗笑了,忍不住促狭:“你一个小娃娃,能有多少钱?” 说完不等苏小甜回答,他又说:“当初认了你当孙女,按照京城的规矩,我得给你见面礼,金碗银筷子必不可少。” 苏小甜听到杜同和这话,吓了一跳。 这话怎么说的?银筷子也就罢了,还得给个金碗? “我可不要,金碗什么的,中看不中用,干爷爷,您给我一个瓷碗就行了!” 苏小甜猜测,碗筷应该是必备的物品,只是是不是金碗有待商榷。 毕竟,认干亲这事儿,不只是大户人家有,小门小户也有。 家里连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谁还有闲钱买金碗银筷子去? “也行!”杜同和一副很好商量的样子。 苏小甜一时没反应过来,她还以为杜同和会坚持。 “小甜,等饭馆开业的时候,我们正式行认亲礼。这事儿我会与你爷爷商量着办。这几天你别想其他的,就去认真看书。” 停顿一下之后,杜同和又笑道:“自珍说,你给你哥哥们的压力太大了,你就在自己房里看书,别去给他们增加压力了!” 有个太优秀的妹妹,当哥哥的可能真的不会太自在。 苏家这些娃,放在别人家里都是出色的,可就因为有了一个比他们更加聪明懂事有本事会读书的妹妹,光芒被压的几乎看不见了。 苏小甜被杜同和这一句话说的瞬间无言以对。 读书好错了? 算了,错了就错了吧。 她回房看自己的书去,左右那些考试内容,她都熟悉的不得了了,还是继续学习农业知识。 但让苏小甜意外的是,这一次她从系统图书馆里拿出来的书居然不是农业类的。 要知道,最近这一年时间,她十次里有九次拿出来的书都是农业类的专著。 可这一次居然是一本经济学。 这是系统又升级了? 经济学的书,第一次出现呢。 苏小甜茫然的看着手中的书,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系统图书馆,只要提供了书,在没看完之前,下一次拿出来,都会是同一本。 经济学就经济学吧。 苏小甜捧着书认认真真的研读起来。 除了研读经济学之外,苏小甜依然会在约定的地方雷打不动的给光辉提供食材。 苏小甜提供的食材让丁大厨受益匪浅,一心想商量让苏小甜多提供一些食材。 可是,光辉将这些话捎过来的时候,苏小甜一口回绝了。 开玩笑,她的积分最近都没怎么增加了,反而因为兑换食材消耗了不少,剩下的,她主要要保障自己家里饭馆的供应,怎么可能白白便宜了其他人? 不过,饶是只是在稳定的提供,累计下来,苏小甜手里已经有六千块钱了。 这已经是一笔大数目了,苏小甜盘算着,除了装修、购置桌椅厨具这些之外,应该足够让新开张的铺子支撑一段时间了。 食材再出售几天,凑够一个月,她就不再继续出售了。 苏小甜拿着三千块钱给杜同和的时候,杜同和十分惊讶,并没有从苏小甜的手中接过这些钱。 他在怀疑,苏家的底蕴什么时候这样好了? 小甜一个小孩子,都能拿出三千块钱这么多? “小甜,这些钱你是从哪儿弄来的?”杜同和担心苏小甜做什么不好的事,遂紧张的问。 他是真心将苏小甜当做自己家的孩子一样,才会这样问。 “您放心吧,肯定是正路上来的。” 她一个人供应了好几家私房菜馆的食材呢,正的不能再正了。 杜同和听出苏小甜没有说的意思,便也不问了。 这孩子是个有主意的,只要打定主意不想说的,就算再怎么问,也不会多说一句。 “我不问了。小甜,爷爷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有数。” 听着杜同和的谆谆教导,苏小甜点头:“干爷爷,虽然我叫您干爷爷,可是在我心里,您和我爷爷是一样的。我不会做不好的事,我要让您为我骄傲!” 苏小甜信誓旦旦的一番话,说的杜同和忍不住泪目。 这孩子,这是在给他安心呢。 “好孩子,你一直都是爷爷的骄傲!” 接下来的日子,杜同和越发的用心帮着苏家料理饭馆的装修事宜。 迟格帮不上忙,便早早问了苏爷爷,新开的饭馆叫什么,知道苏小甜早就说了,这个饭馆名字叫“壹鸣阁”之后,亲自写了匾额,又找专门制作匾额的工匠,将匾额准备起来。 苏爷爷、梁秀,以及不用参加考试的苏家几兄弟都一起帮忙。 苏奶奶则与苏桃花、余瑞媛一起负责一大家子人的饮食。 总之,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着奔向未来美好的新生活。 苏小甜都觉得,自己可能才是最闲的那个人。 每天只要看看书就行了。 一晃,就到了考试的日子。 这日一早,苏奶奶老早就去外面买了早餐回来。 苏奶奶买了一包油条回家,又煮了鸡蛋,要参加考试的五个娃一人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外加一碗小米稀饭! “抓紧吃饭,一人一根油条两个鸡蛋一定要吃完。”苏奶奶吆喝着招呼孙子孙女们吃饭。 苏小八摸着肚子说:“奶,这么多,吃不下怎么办?” “油条和鸡蛋吃完,稀饭实在吃不下就别吃了。我听人说,吃油条和鸡蛋能考一百分。” 苏奶奶从来都是个迷信的人,要不然也不可能数年如一日的坚决相信苏小甜是被龙王眷顾的人。 苏小甜笑着说道:“奶,您给我们吃两个鸡蛋,不怕我们滚蛋?” 苏奶奶听到苏小甜这话,立刻对着门外啐了两口说道:“小孩子童言无忌,小孩子童言无忌。” 苏奶奶这幅虔诚的模样儿,可将其他的人都给逗笑了。 吃了早饭,杜同和等人本来打算送他们去参加考试,可苏家几个孩子说什么都不愿意。 天气这么热的,几位老人年龄大了,何必跟着他们受罪? 最后,还是沈自珍送这些孩子过去的。 陈子安有事去忙了,剩下的人,对京城熟悉,还年轻一些的,就只有沈自珍了。 苏小甜本来还想说,谁都不用去送,但沈自珍坚决不同意。 开玩笑,一帮孩子,都是初来乍到的,要是出个什么意外,可怎么办? 第199章 沈自珍带着一帮六个孩子浩浩荡荡地去考试。 这六个孩子穿着打扮都很普通,属于丢在人堆里就找不到的那种。 可是,这六个孩子的颜值高。 迟意远是个俊朗少年,可他站在苏家几兄弟之间,容颜并没有明显优势。 不得不说,苏家几个孩子虽然是在农村长大的,可是基因很好。 一行人叽叽喳喳地说着那些地方的内容有些模糊,又说苏小甜的解题
相关推荐:
阴魔王(催眠)
小城故事
江边水行(H)
末世后我成了疯批alpha们的安抚剂
都市最强狂兵
我爱娇妻
好奇心(H)
重生之诱君欢
我是风烛山第一菜鸟(NP)
万草丛中一只猫(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