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DID短篇合集(绑架强迫bdsm等) > 第123章

第123章

的故事,随便改一改,艺术加工一下,就是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了。 陈子安从苏满秀的手中接过苏小甜的故事稿。 他仔细看过之后,赞许地点头:“秀儿,小甜可比你还厉害!” 对于小姑娘写出这样老辣的故事,陈子安是吃惊的,但也仅仅是吃惊,并没有怀疑什么。 老苏家的人都很聪明,这一点毋庸置疑。 苏满秀瞪了他一眼:“这还用得着你说。” 小甜能写故事,肯定能赚钱,只是,一个家难道要靠一老一小两个人支撑? “我觉得,我爹妈可能会放弃工作跟着来京城,到时候,我爹妈能帮着奶奶开饭馆,不会让奶奶累着,家里也能多赚不少。” 这一点苏小甜也是早就想到了的。 大爹,二爹两家人是不是能舍得放下一切到京城她不知道,但她觉得她爹妈都有可能。 “这件事,我们还是问一下爹娘的意见。”苏满秀说。 虽然小甜的计划不错,但到底只是一个小孩子的意见。 三个人正说话,杜同和敲门进来了。 “子安,满秀,我有一件事想和你们先商量商量。”杜同和说出这话的时候,带着局促,显然,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有些强人所难。 二人对视一眼,很奇怪,有什么需要和他们商量的。 两家人关系虽然好,但严格说起来,打交道的地方却不多。 杜同和竟然能这样说出商量的话。 “您说吧,杜叔叔!”陈子安点头,淡声说道。 不管是什么,总要先听一听,才好下结论。 苏小甜也很好奇,但这是大人们的事。 她便坐在一旁,准备闲来无事从旁边摸过来一本书,打开,然后利用视觉死角调出系统图书馆的面板,准备拿一本书出来读。 这几天也不知道忙什么,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昨天,甚至都没有看够十个小时,以至于影响了她的收入。 虽然用积分兑换食材出售很赚钱,但每天读书可是长流水,旱涝保收啊! 就在苏小甜准备将书抽出来的时候,就听到杜同和开口了。 “我知道这件事原不该提,可考虑再三,我还是觉得,小甜应该在京城读书,才不至于耽误了。” 陈子安和苏满秀两个人都没想到,杜同和竟然开口就是这样的要求。 这个要求确实强人所难。 苏小甜虽然是女娃,但在老苏家所有人的心里,都是最重要的存在。 让他们苏家的宝贝来京城读书,怎么可能?怎么可以? 虽然当初小甜认了杜同和夫妻做干爷爷干奶奶,可那到底也不是亲的啊! “杜叔叔,这个怕是不行,我爹娘不会同意。”苏满秀硬着头皮说道。 杜家夫妻唯一的儿子死在了战场上,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 他们也不过是想身边有个人陪伴着,他们原本应该答应,但…… 苏小甜也是愣愣地看着杜同和,不明白为什么干爷爷忽然就生出这样的想法了。 “你们且先听我说,一则是我们考虑到京城的教学条件更好一些,小甜聪明,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二则,我托人打听了一下,小甜高中毕业,只怕年龄还不够参加高考。” 显然,其他的人都没有想到苏小甜会因为年龄太小不能参加高考这个问题。 小甜今年就要上高中了,两年高中毕业,十四岁参加高考,这年纪确实有点小。 陈子安看了一眼苏小甜,问道:“您可打听清楚了,多少岁能参加高考?” 家里还有两个同级的小怪物,一个比苏小甜大一岁,一个比苏小甜大两岁。 “最少要年满十六岁才能参加高考。”杜同和说。 如果不是余瑞媛在与苏小甜说话的时候,无意中问道这个问题,继而想起来,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去打听这件事。 陈子安无奈地看看苏满秀,那表情活脱脱就是在说:“看吧,孩子太聪明太厉害也不行,三个孩子年龄好像都不太够,小八在高考的时候,还差两个月才满十六岁呢。” 苏满秀看懂了陈子安的意思,无奈地苦笑起来。 谁让苏家的孩子都厉害? 但不能参加高考,这可怎么办?总不能一个高中来来回回反复读好几年吧。 苏小甜显然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她一直以为,只要高中毕业,都能参加高考。 现在这问题是真的大了! 她难道要读两遍高中?太浪费时间了! “子安,如果不是知道这些,我是断然不会提出这样要求的。虽然我们两个老家伙也希望小甜能陪着我们,但到底,我们做人也不能这样自私!” 他们是爷爷奶奶,但是前面要加上一个干字,那就证明了,跟亲爷爷亲奶奶是有差别的。 “杜叔叔,您这边还有其他办法?” 陈子安觉得,杜同和既然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有办法能促成这件事。 杜同和果然点头了:“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市七中的高中部要招收一个少年班,条件很苛刻,年龄要求十岁到十四岁之间。” “您想让小甜去参加考试?”苏满秀问。 “我想让小甜去参加考试。我也想让小八和小九一起过来参加考试。” 杜同和不敢肯定,那两个小子能不能考中。 毕竟,竞争太大了,苏家的几个孩子再怎么优秀,到底是被教学条件耽误了。 但这些话,杜同和没有办法说出来。 陈子安点头:“这件事,我立刻想办法与我岳父岳母他们商量。” 关系孩子一辈子的事都是大事,他不敢耽误。 杜同和点头:“招生报名就是十天之后,考试在开学之前。” “我知道了。”陈子安立刻答应下来,与苏满秀说了一声之后,离开了杜家,匆匆忙忙去想办法打电话了。 红心大队还没有电话,电话最多只能打到公社里。 陈子安觉得还要请人去帮忙找人,太麻烦了,因此,他直接将电话打到了县里的汽车队。 结果,苏老三不在汽车队,出车去了,接电话的人说是要第二天才能回来。 没办法,陈子安又将电话打到了鸡蛋糕厂,可鸡蛋糕厂那边的人说,今天梁秀和齐良英两个人都休息回家去了。 最终没办法,陈子安还是只能将电话打到公社里,请公社的人帮忙捎口信,让老苏家的人明天早上等电话。 也亏得苏家现在是公社里的红人。 公社里没人不知道苏家的孩子出色,一口气考了五个大学生,都是全国一等一的好大学。 公社里的人听到是找大学生苏家的,一口应承下来,这个小干部还专门跑了一趟红心大队,给苏爷爷苏奶奶送信。 如此折腾了一大圈,辗辗转转,苏家接到电话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苏爷爷和苏奶奶听自家姑爷说了杜同和那边打听到的消息,一时之间,不太能消化。 “老头子,你说咋还能这样?不会是假的吧?”苏奶奶苦着脸问。 “应该不是,老杜在咱红心大队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人还是可信的,不可能会无的放矢。再说了,还有子安,他就算听了老杜这么说,肯定也会去打听打听。” 苏爷爷很理智的分析了一番。 不得不说,苏爷爷分析的真的很到位。 杜同和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对陈子安说了之后,陈子安确实是去通过自己的方法又调查了一遍。 事实也确实如杜同和说的那样。 陈子安这才给苏家这边打电话的。 “要不,咱让乖宝迟两年上学?”苏奶奶觉得,自己这个办法好。 小小的人儿,才几岁,就要去上大学? 听孙子们说,到了大学要好几个人一起住,她乖宝那么小,万一被人给欺负了,可怎么办? 苏爷爷瞥了苏奶奶一眼,这个老婆子,越来越糊涂了。 她咋就不动脑子想想,小甜这娃,多喜欢读书? 要是让她停滞两年再去读书,孩子得多难受? “可是,我舍不得娃离开我!”苏奶奶如何不明白苏爷爷想的问题。 苏小甜喜欢读书,特别特别喜欢。 她可不能为了自己舍不得,就让小甜这娃不能正常读书。 可让孩子离开她,她也不能接受。 “那还能怎么办?你就放心吧,子安不是也说了,老杜那边的意思,是让三个娃一起去参加考试!” 小的三个都去了,彼此之间,还能有个照应。 “可我……”苏奶奶一着急,都快要哭了。 “要不,你还跟着过去?”苏爷爷看了一眼自家老婆子,无奈的说。 苏奶奶却又迟疑了。 她的早餐铺子现在生意正好,一天下来能赚十几块钱呢,好一点能赚二十几块钱,要是走了,这些钱不就赚不到了? “你这意思是不想去?” 苏爷爷原本以为,他的这个提议,苏奶奶肯定十分容易接受,却没想到,苏奶奶竟然会迟疑。 “我的早餐铺子才开红火,走了舍不得,那可是一大笔收入,以后娃们结婚成家都靠这个早餐铺子……” 苏奶奶想到,一旦离开了之后,那些钱就赚不到,觉得肝儿都疼了。 “那你就想想,乖宝重要,还是早餐铺子重要!”苏爷爷一语中的。 这老婆子,真是糊涂了,咋不想想,早餐铺子能和乖宝比? “当然是我乖宝重要。”苏奶奶说:“我这也不是想着给我乖宝多攒点儿嫁妆?” “你啊,这是打算因小失大。” 嫁妆虽然重要,可有孩子的前程重要?现在不像以前的时候了,女娃子也能抛头露面,听说,还有女人当大官的,说不定,他家小甜以后也能当大官嘞。 第196章 苏奶奶最终还是被苏爷爷说服了。 她只是舍不得离开故土,但老头子说得没错,终究是孩子的前途更要紧。 可这样的大事,就算他们二人已经想明白了,还是要和家里其他的人商量。 二老因此找儿子和儿媳妇们商量。 听到二老决定去京城,苏家三兄弟十分震惊。 尤其是苏老二,正在喝水的杯子都被惊吓得滚到地上去了。 “爹,娘,你们都多大年纪了,怎么还有这样的想法了?”苏老大蹙眉说。 真是越来越想法多了,那京城又不是县城,是想去就能去的地方? “爹,娘,咱就是个农民,安安生生在家过日子得了!”苏老二如此说。 安心在家过着小日子,不舒服吗?为啥要折腾呢? 爹娘最近这是太闲了? “爹,娘,你们不能为了孙子和孙女,千里奔波,我们做儿子的不忍心!”苏老三沉吟片刻之后说道。 爹娘这一辈子都是为了儿孙,可二老已经年迈,现在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十分好,让他们为了儿孙背井离乡的去京城那么远的地方,做儿子的如何忍心? “这不是没办法,要是有办法,我和你爹也不会想着去京城。”苏奶奶感慨地说道:“没事,等过几年,娃们长大了,我和你爹就回家养老。” 她还舍不得红心大队的老房子嘞。 王香花忙劝着:“爹,娘,您二老在家好好的,孩子们去京城读书,将来肯定还要回来。” 她听说了,就算考上大学,很多学生将来也是要回到原籍工作的。 他们家这几个孩子毕业之后,大概也是要回来。 到时候,孩子们在县城里工作,他们家也算跳出农门了。 到时候,老苏家在县里也有脸面了呢。 王香花这时候的想法十分质朴,也没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齐良英没有说话,她不知道该怎么说。 梁秀没等到齐良英说话,只能自己开口。 “爹,娘,要是你们一定要去,我陪着你们一起去吧!” 啥? 老苏家的人都震惊的看着梁秀。 那模样似乎在问梁秀:你知道你说了个啥话不? 梁秀坚定地点点头:“让爹娘跟着孩子们去京城,我不放心。让孩子们单独去京城,爹娘不放心,我也不放心!” 齐良英看一眼梁秀,不能理解梁秀这心思。 鸡蛋糕厂效益虽然不如之前,但旱涝保收,还不算太累。 这样的工作说出去也十分体面,要是丢了,以后再找可就难了。 之前她还听人说,桃花去京城,到现在也还靠着沈老师养活,没有找到个工作。 沈老师可是京城人,都没有办法,他们这样的人家去了,估计更是两眼一抹黑了吧? 一大家子人真的都去了京城,吃得咋办?喝的咋办? “他三妈,你可要想清楚啊。”齐良英劝。 “我想好了,人总得有舍得有选择!” 早前梁秀就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辞职。 这一次,却是势在必行了。 看到梁秀坚持,齐良英着急了:“你丢了工作去京城,到时候吃什么喝什么?” 难不成,让他们二房贴补三房过日子? 她可有四个儿子,眼瞅着儿子们年龄越来越大了,得给存老婆本啊! 梁秀笑着说:“到时候,我跟着娘卖早餐去,吃饭没啥问题。” 她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早餐生意在小县城都不错,去了京城应该也可以。 齐良英觉得,梁秀真是傻了, 能在工厂里当工人,何必要去卖早餐? 起早贪黑的就算了,还被人看不起。 “媳妇,你真的想好了?” 苏老三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复杂的想法了。 有媳妇陪着爹娘孩子去京城,他能放心一些。 但让媳妇丢了工作去京城,他又觉得于心不忍。 这工作是媳妇凭着自己本事弄到的,就这么丢了…… 可爹娘铁了心要陪着娃们去京城,他也没有办法劝。 毕竟,要是不去京城,几个娃读书有问题。 梁秀重重地点了头之后说:“我想好了,陪着爹娘去。这么大个人了,还能被尿憋死?” 这个工作,本来就是无意间得到的,丢了就丢了吧。 了不起,将来京城里待不住了,她将来还回红心大队种地去! 商量妥当之后,苏爷爷和苏奶奶在约定好的时间又去了一趟公社。 陈子安和他们约定的是第三天中午等电话。 接到陈子安的电话之后,苏爷爷将家里的决定简单的说了一下。 “爹,你们决定了?” “决定了!”苏爷爷回答。 “那就好,我们在京城等着你们。” 苏爷爷又道:“子安,就是还有一件事,你看看有办法没有!” 苏爷爷不好意思地说道,陈子安听得一脸狐疑,甚至想到,莫不是家里缺钱? 他甚至想着,回去就给苏满秀说一下,看看家里现在能拿出多少钱。 到时候,都给老丈人和丈母娘留着,再怎么也不能委屈了老人。 “爹,您有什么话只管说,我肯定想办法!” “你那边能不能想想办法,给小六和小七也弄个学校,总不能就只留下这两个在家。” 陈子安显然没想到,苏爷爷考虑的竟然是这样的事。 这事儿他之前倒是没想过,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机会。 但陈子安想着,确实不能只将小六和小七兄弟两个人丢在县里,其他的人都来京城上学,因此略微沉吟一下之后,先答应了下来。 “爹,娘,这事儿我想办法,你们二老抓紧带着娃们到京城。” 至于学校的事,他托人想办法,应该能行。 挂了电话,旁边的小干部听到苏家老两口要去京城,十分惊讶羡慕。 苏奶奶和苏爷爷立刻起身去县城,既然要走,许多事就要捋顺了才行。 苏奶奶看着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早餐铺子,十分不甘心就这样丢了。 但不丢下又有什么办法? 她最终给黎瑜娘说,以后这个早餐铺子交给她了。 “这个铺子现在有固定的客人了,你好生经营着,进项不少。要是累,雇个人帮你!”苏奶奶说得依依不舍。 黎瑜娘则听得十分惊讶。 “老姐姐,居京城大不易啊!”黎瑜娘颇为担心。 “没事,我想过了,这天下的人都要吃饭,咱有手艺就行。” 苏奶奶一句话说得大义凛然,胸有成竹! “您这意思是……” “去京城还卖早餐,咱们小县城都能卖出去,我就不相信,京城的人还不吃早餐了。”苏奶奶语气十分坚定。 听苏奶奶这么说,黎瑜娘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只是十分不舍地说道:“老姐姐,你们这一走,以后咱们老姐俩见面就不容易了。” 停顿一下,黎瑜娘又说:“小甜这娃,对我这个老婆子有恩,我不能忘!” “看看你,说这些干啥?啥恩情不恩情的!” 苏奶奶嗔怪,以前她并不想和谈子石家扯上什么关系,但这些日子和黎瑜娘接触的多了,苏奶奶觉得,黎瑜娘确实是个不错的人。 “人总要记着别人的好。老姐姐,我和老头子早就商量过了,要感谢小甜当初的救命之恩!”黎瑜娘说得十分诚恳。 如果没有苏小甜,他们两个怕是都不在人世间了。 这份恩情不能不回报。 “小娃儿家家的,当不得你们的感恩!”苏奶奶忙就拒绝。 但饶是苏奶奶拒绝,黎瑜娘和谈子石二人却在第二天的时候,依然背着竹背篓来了苏家。 苏奶奶看着二人一人背着一个大大的竹背篓,也没多想。 毕竟,就算县城,街上背着背篓的人也不少。 可当谈子石和黎瑜娘二人将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的时候,苏奶奶还是被晃花了眼睛。 二人的背篓里,除了最上面一层是蔬菜之外,下面竟然都是大大小小的锦匣。 “你们这是干啥?”苏奶奶吓得一个激灵,忙就将蔬菜丢在背篓上。 “老姐姐,你们家是好人,我们蒙你们大恩,不能不表示。这些是我们送给小甜,感谢救命之恩的!”黎瑜娘说。 谈家的家底子有多丰厚,不用人说,苏奶奶都知道。 可这么多的锦匣,只看匣子就知道,里面装的肯定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小甜当初也不过是顺手为之,要是收下这些东西,成什么了? “苏家嫂子,你们也别着急拒绝。我们家虽然没落了,但还是提前存了一些东西。原本是为了子孙后代考虑的,但这几年……” 谈子石不忍心继续说下去了。 他当初殚精竭虑为了儿孙考虑,但出事之后,陪在他身边的,竟然只有他最不待见的原配妻子。 儿孙们不要说照顾他了,甚至还落井下石好几次,真是伤透了他的心。 既然这样,他也不打算继续为儿孙们留着这些东西了。 他们不配! 谈子石无比庆幸,当年他藏着些东西的时候,都是私底下做的,连他的儿子都不知道。 要不然,这些宝贝哪里能存到现在? 谈子石没有说完的话,苏爷爷和苏奶奶都听明白了。 苏爷爷叹了一口气。 “这也太多了!”苏奶奶还是觉得,这样的感谢,当不起。 “我们两个人的命,难道不值这么多?”谈子石笑着说:“我们手里还有其他东西,够我们两个过日子了。” 当年的谈家家大业大,地缝里扫一扫,普通人家一辈子吃喝不完,他存下来的家底子,也有不少,两个人够吃够喝的。 “是啊,我们以后就卖早餐,过普普通通的日子就行!”黎瑜娘说话的时候,眼底眉间都是笑。 她这一辈子,都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也就是最近,才觉得日子有奔头。 两口子都这样劝,苏爷爷和苏奶奶也不多说其他的话了。 只是,二人还是觉得,这些东西不能就这么收下。 “我前头听人说,你们的政策好像能落实了,应该还能返还一些!”苏爷爷也顺嘴说。 “我不要那些了,交给政府,政府能给一些钱让我们养老就行!”谈子石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十分平和。 他现在也算彻底明白了,那些家业就算是还给他,也只能给他带来灾难。 说不定,那几个逆子为了家产,又要折腾他们老两口了。 尤其是瑜娘,跟着他受了大半辈子的苦,好日子没过上一天,他不希望她以后还要被几个逆子欺负。 苏爷爷显然没想到谈子石竟然是这样的打算,看起来,谈子石现在才是真的打算散尽家财过寻常人的日子了。 送走了谈子石两口子,苏爷爷和苏奶奶饶是已经做了心理建设,但还是被锦匣里的东西吓的大气都不敢喘了。 他们之前见过苏小甜弄回家的金子和珠宝,可那些与眼前这些比起来,真是差太多了。 “老头子,要不,咱们还是给还回去?”苏奶奶吓得手都哆嗦起来。 “他们既然留下,肯定是不愿意再要。要不,咱们先在院子里挖个坑埋起来。” “也行,等将来,要是谈家的儿孙们对他们二老好些,咱们将这些还回去。” 苏奶奶这话,苏爷爷并没有回答。 谈子石的那些儿孙,不会好好孝顺二老的,只盼着他们能多少有点儿良心,不要折腾这两个老人,就已经不错了。 二人果然就在院子里挖了一个深坑,将这些锦匣连同里面的珠宝首饰都装在箱子里,密封好之后,深深的埋了起来。 等将一切恢复原状之后,二老终于长舒一口气。 现在形势不明朗,这些财帛说不定就要人命了。 “老婆子,咱们家有不少金子,我寻思着,咱们这次去京城的时候,带上一点。” 回到屋里之后,苏爷爷忽然想起当初埋起来的黄金,觉得带上一些去京城,说不定能应急。 苏奶奶想一想,点头答应下来:“你说的是,京城和咱这里不一样,肯定是寸土寸金,咱们要开早餐铺子,估计都不能少花钱。” 二人既然商量好了,便决定去京城之前先去一趟红心大队。 他们也没有贪多,从那箱子里拿出了最薄的两块金条。 只有这样的才容易带,太大了,招人眼,万一被人发现,要惹祸。 “要不,咱们再带上一两件小件儿的珠宝?”苏奶奶想一想,又问。 珠宝什么的,价格高,用小袋子挂在脖子里也容易。 苏爷爷十分赞成。 远在京城的苏小甜可不知道,她家两个老人已经想到了这么多。 她还在每天出售食材换钱。 苏爷爷和苏奶奶又用了五天时间,就将一切都捋顺了,然后登上了去往京城的火车。 等到苏爷爷和苏奶奶到京城的时候,苏小甜的手里已经有三千多块钱了。 这时候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的。 苏小甜这三千多块钱可是厚厚的一摞子,苏小甜捏在手里的时候,都感觉到沉甸甸的。 而系统积分,则只用去了不到一千。 苏小甜也没想到,系统商城里的积分竟然这样值钱。 第197章 按照这个比例,她四万多积分全部兑换成物资出售,就能得到十万左右的现金 放在几十年之后,十来万的现金或许不算什么。 但在这个万元户就是顶层存在的时代,十万元足够让所有的人晃花眼睛了。 但苏小甜不是目光短浅的人。 她深深地明白,出售物资不划算,最好的办法是开菜馆,发家致富。 苏小甜打开系统商城的面板,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每一样商品。 “都是精品啊,等家里开了菜馆,妥妥要发财的节奏。” 苏小甜喃喃自语着,目光中都是星光闪耀。 她躺在床上想着,这件事该怎么和爷爷奶奶提起。 他们不知道会不会觉得,自己要开菜馆这个事是异想天开? 苏小甜并不知道,此时的苏爷爷和苏奶奶也在讨论这件事。 老苏家现在一多半的人都在京城里了,二老觉得,总住在杜同和家里叨扰不像话。 十几口人呢,该有个自己的地方才算家,这是苏奶奶根深蒂固的想法。 “老头子,你说,咱自己买个房子咋样?” 苏奶奶从到了京城之后,就在盘算着这事儿。 她到了杜家看了杜家的四合院之后,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样的宅子。 像杜家这样的四合院是真不错,宽敞得很,布局好,房间多,比红心大队的老宅子还要好。 “你想买个啥样的房子?”苏爷爷顺嘴问。 他这两天也没白待着,打听了不少事。 首先就是黄金的价格,银行的收购价格,一克黄金三十块钱。 他们老两口来的时候,带了两根金条。 这两根金条一共四两重,换成钱就是就是六千块钱。 除此之外,还带了两件珠宝,这两样银行不收,要卖出去还得想其他的法子。 所以,苏爷爷暂时歇了出售珠宝的想法,打算先将黄金卖了。 “杜家这样的宅子,我喜欢。也不知道这样的一个宅子能值多少钱。”苏奶奶心之向往。 苏爷爷显然被这话给唬住了。 他瞪了一眼苏奶奶,难以置信地看着她。 这老婆子,还真敢想,当这是县城里的房子呢? 就他们家这点子家底儿,还敢想着买四合院? “你瞪我干啥,我这不是觉得这房子就跟咱们红心大队的房子似的?” 带着院子的大房子,她确实喜欢得紧。 听说,城里人现在流行住楼房,可她一点都不喜欢楼房。 小气吧啦的一点点,连个能种菜的地方都没有。 何况,这样的大院子,房间多,将来要是儿子们来了,一家子人都能住得下。 “你真敢想。” 苏爷爷淡淡地说了这样一句。 “咱们那些卖出去还不够?”苏奶奶压低声音问。 苏爷爷摇头。 “不够,我打听过了,珠宝银行不收,得找其他的路子,一时半刻只怕没有办法出售。那两条一共四两,能换六千块钱。” 苏奶奶听到两根金条卖出去还不够买这个院子的,难以置信地盯着苏爷爷。 “老头子,这宅子这么值钱?” 县城里的那个院子不也才几百块钱? 这个院子比那个大一些,一两千差不多了吧? “这是京城,天子脚下,皇城根儿。别说是杜家这样的宅子,就是比这个小的,没有一万块钱都拿不下来。” 这也是苏爷爷这两天聊天聊出来的。 苏奶奶听了,倒是不敢说话了。 一万块钱,我滴个乖乖啊,可真是个天文数字了。 他们一大家子人,一辈子都不见得能挣这么多的钱。 一万块钱花钱买个院子,她又不是傻了! 半晌之后,苏奶奶说道:“那还是算了吧!咱回头租个铺子开个早餐店就行。” 晚上将桌子并拢就能当成床,还省钱嘞。 苏爷爷看了一眼兴致勃勃的苏奶奶,最终还是开口打击了一下她。 “我估计,铺子难租。” 不到京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穷。 “不是能有六千?”苏奶奶问。 咋六千块钱还不能租个铺子了? “咱这一大家子人嘞,要租也不能只租一个铺面,还得租个带院子的。”苏爷爷说。 可不是么,他们两个老的,可以用桌子当床,可这么多娃娃咋办? “那就租个带院子的,只是租,又不是买。”苏奶奶说。 “我听人说,带铺面的院子价格可贵了。而且,一次要交一年的租金,还要交押金。” “要只是贵就算了,还很难遇得到,咱又是人生地不熟的,找这样一个铺子太难了。 苏爷爷说这话的时候,心情也很压抑,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原本觉得,带着两根金条嘞,到了京城,不管咋说,那日子都能过起来。 现在才知道,原来不容易啊! 苏奶奶不说话了。 老太太忽然有点后悔,是不是不应该来京城。 咋京城过日子这么难呢? 买不起房子就算了,还租不起铺子。 难道只能去街头摆摊儿? 她不怕起早贪黑的,但摆摊儿确实辛苦。 “这事儿你也别着急,咱刚来,总要先适应一下。” 苏爷爷看出了苏奶奶的颓丧,安慰她。 “让我难过一会儿!” 苏奶奶确实十分颓丧,她怎么也没想到,兴致勃勃地到京城,什么都没做,就发现自家真的是穷光蛋。 苏奶奶从来都是一个能很快调整心态,并且满血复活的人。 不过十几分钟之后,苏奶奶就笑了。 “咱们租个小院子住着,我每天早上推着车出去卖早餐,只要早餐卖得好,咱过一段时间,说不定就能买自己的房子了。” 苏爷爷倒是没想到,苏奶奶能

相关推荐: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小怂包重生记(1v2)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角色扮演家(高H)   御用兵王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媚姑   沦陷的蓝调[SP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