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在正义的一方。 有了这样的想法,苏小琴开始暗戳戳地观察苏小甜几个人行踪。 还真让她看到,苏小甜这些人每天上山下山,都会有所收获。 丰厚的收获,让她羡慕不已,她也试图自己去山上寻找,但每次都是空手而归。 因为一整天在山上,又是空手而归,刘秀英甚至对她打骂好几次。 可她真的不知道,山上会有什么能吃的或者能换钱的。 苏小琴以为自己做得十分隐秘,却不知道,从她开始偷偷观察几个人的时候,苏小甜就已经知道了。 苏小甜怎么知道的? 还用问吗?自然是那些树木告诉她的。 苏小甜暗中和树木们沟通过了,如果她周围有意图不轨的人,要及时的与她沟通。 苏小甜对于苏小琴暗中观察这件事十分恼火,可是暂时又不想和苏小琴起冲突,便十分郁闷。 眼看着苏小甜不高兴,迟意远便用干草编了一个蚂蚱给苏小甜玩。 “小甜,你看,这个蚂蚱漂亮不漂亮?”迟意远将活灵活现的蚂蚱拿在手里,在苏小甜的面前晃着。 苏小甜果然被这个草编蚂蚱给吸引了。 “意远哥哥,这是你编的吗?真好看,像活的一样。”苏小甜脸上都是笑容,甜腻腻的。 迟意远笑道:“是啊,喜欢吗?” “喜欢,太喜欢了,意远哥哥,你还会编别的小动物吗?” “会,你喜欢什么,我都编给你玩。”迟意远的语气里都是宠溺。 “我要小兔子、小狗、小鸡……意远哥哥,你会编什么都编给我好不好,我找个盒子都装起来!” 迟意远捏了一下苏小甜的鼻头说道:“还是个贪心鬼,要这么多!” 苏小甜笑嘻嘻地说:“我知道意远哥哥最能干了,什么都会!” 被小姑娘奉承着,迟意远心中愉悦万分。 苏小甜说完这话,朝着不远处看了一眼。 这一眼,看在苏小琴的眼里,百爪挠心。 她从来不曾说过,她其实也喜欢迟意远,不过以前在大队里的时候,因为迟意远的身份,不好与迟意远走得太近。 再后来,她去了县城,原本以为,县城里会有很多比迟意远好看的少年,但真的去了这一趟才知道,县城里能比得上迟意远的少年根本没有。 可她心心念念喜欢的人,满心满眼都是苏小甜。 她不能接受,绝对不能! 既然她得不到,苏小甜也绝对不要想得到。 不能毁苏小甜,那就毁了迟意远也好。 苏小琴的脸上满满的都是怨怼,一双手攥得紧紧的,似是下定了决心一般。 ********** 苏小甜等人每天去山上,却比以前谨慎多了,找到了好东西之后,也不会直接背下山,而是会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放着,苏家三兄弟夜里再去背回来。 如此,苏小琴倒是再没发现不对的地方,觉得之前那几次,苏小甜几个人或许就是侥幸得了点儿东西,肯定也是不值钱的。 “意远哥哥,我觉得苏小琴最近不对劲,你一定要小心。”苏小甜上完课之后,郑重其事地对迟意远说。 迟意远看着苏小甜这样郑重其事的小模样,忍不住笑了:“你这丫头,还能看出别人不对劲?” 苏小甜皱了皱眉头说:“我当然知道。你要听我的话,我觉得,她可能要对付你。” 对于苏小甜说的这个话,他一点都不怀疑。 毕竟,苏小琴是个连对自己有恩的人都能直接告的人,何况是他! “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会保护好自己,也会保护好爷爷他们。” 听了迟意远的保证,苏小甜才算安心了许多。 “这段时间得了的好东西,我就先不给你送过来了,等过几天再说。” 苏小甜觉得遗憾,为啥别人穿越都能得给随身空间什么的,而她就没有呢? 要是有个随身空间,许多东西都可以放在随身空间里,岂不是安全自在得多? 但转念一想,苏小甜又觉得,自己想得太多了,也想得太美了。 随身空间,哪是随便能得到的? 她能得到一个系统,保证一家子人吃喝不愁,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事了。 罢了,凭着他们家现在的身份地位,就算家里有些好东西,估计也没有人敢怀疑什么。 事实也确实如同苏小甜揣测的一样,苏小琴又去公社举报了,但公社里的人也学聪明了。 问清楚举报的是苏川一家子人之后,他们立刻表示,过两天就去调查。 但回到红心大队的苏小琴等了一个两个三个两天,依然没有等到任何一个人来调查这件事。 她不得不怀疑,公社里的人骗了她。 她再次去公社举报,这一次,只单独举报红心大队的黑五类崽子虽然住在牛棚里,但吃喝不愁,日子过得舒服。 在苏小琴看来,这一次,公社里的人无论如何都要出面解决问题了,谁知道,公社里的人依然说,等两天就去调查。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苏小琴就知道,这不过是个借口而已,估计公社里的人永远都不会去红心大队调查了。 “同志,你们真的会来调查吗?”苏小琴不甘心地问:“那个黑五类崽子,正在腐蚀大队里的其他人为自己谋取利益,如果不管,只怕要酿成大祸。 她得不到,苏小甜绝对不能得到,毁了迟意远,毁了迟意远! 苏小琴的心里在疯狂地叫嚣着。 “小姑娘,你说的我们都知道了,肯定会去调查的。这两天确实有点忙。”公社里的干部耐心地对苏小琴说。 这个干部是个中年人,而且是一个很平和的中年人,并不激进,甚至对当前的一些现象看不惯。 但他却不能多说什么,只能耐着性子和苏小琴说话。 他在公社里有些时间了,当然知道,这个小姑娘不是第一次来举报本大队的人了。 第一次,这个小姑娘举报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小姑娘找了刘干部去,结果刘干部铩羽而归,不光没有拿到确凿的证据,还赔偿了一笔钱和票据。 最近,这个小姑娘两次来公社里,虽然举报的人不一样,但到底不是正人君子应该做的。 全公社的人都知道,红心大队是一个极好的地方,这里所有的人都会精诚团结,可是怎么就出来这么一颗老鼠屎? 没错,在这个干部的眼里,天天跑到公社里告状的苏小琴和老鼠屎没有太大的差别。 “同志,我们必须要保持纯洁性,可不能容忍这样的有害分子祸害我们的贫下中农!”苏小琴一正言辞地说。 这些话,她在县城里的时候,可是没少听,这会子说出来,也是振振有词。 中年干部不想继续听下去,这个社会风气是怎么坏的?还不就是他们这些成天想着闹事的年轻人搞坏的? 本来好好的,如果没有他们或许一直都会好好的,但就因为这些人的出现,让人人自危,生怕被牵连祸害。 “小同志,你的觉悟很高,你放心吧,公社里最多三两天就会去红心大队的。” 当他什么都不知道?红心大队是个啥情况,钱主任都清楚得很。 红心大队住在牛棚里的人日子过得确实比其他大队牛棚里的人要好,谁让人家会养鸡? 红心大队的养鸡场,现在可是公社里领导们的眼珠子一样,只盼着红心养鸡场越来越好,给公社也多带来一些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住在牛棚里的人就算多分三五斤粮食又怎么了? 自然,这些话他也不能直接对苏小琴说,只能耐心劝苏小琴回家。 苏小琴也算看出来了,这个人就是在敷衍她, 她觉得,在公社里告状,或许没什么用处,看起来还是要去一趟县城。 但要是再去县城里,估计她的日子会十分难过。 那些对她心怀不轨的人,等她再去了,绝对不会轻饶了她,到时候,她可能会被彻底地毁了。 但如果不去,迟意远就毁不了。 苏小琴虽然十分郁闷,但到底没有直接去县城,而是再次回到红心大队躲起来了。 苏小甜知道这段时间苏小琴又去了两次公社里,但公社里却没有任何动作,这让她心里越发担心起来。 好在,这时候,梁秀和齐良英休息两天,终于回到家来了。 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地,苏奶奶一再地问两个儿媳妇,去了县城能适应不,又问当工人好还是在乡下种地好。 “娘,当工人有当工人的好,可是,也有不好的地方,一点都不自在,每天只能在车间里忙,连多走一步的机会都没有!”齐良英浅淡地笑着说。 她确实挺喜欢在县城的生活,虽然每天在车间里工作不自在,可是,到底不像在大队里的时候,每天风吹日晒的。 在城里生活了这一段时间,她觉得自己皮肤都白了不少,而且还细腻了。 “那也不错,咱们庄户人家,有这样的机会不容易,你们两个既然去了,就要好好工作,可不能给咱们红心大队丢人!”苏奶奶语重心长地说。 梁秀忙表示:“娘,您放心吧,我和二嫂工作可努力了,小队长都说,我们两个是最勤快的工人,这不,这一次回家的时候,还给我们一人准备了一包鸡蛋糕。” 停顿了一下,梁秀接着说道:“好的鸡蛋糕不能拿,我和二嫂拿的都是做坏了的。” “妈,都做坏了,还能吃吗?”苏小五茫然的说道。 “就只是碎了,或者裂开了,不影响你吃。”梁秀看着儿子没好气地说。 这儿子,可真是的,一点都不会说话。 小五才不管自己说话是不是对,直接开口说:“那就行,妈,鸡蛋糕真好吃,我现在能吃吗?” 第113章 鸡蛋糕啊,那是金贵东西。 两年多以前,老苏家根本不可能吃到鸡蛋糕这样的好东西。 那时候,虽然有个在供销社里上班的女婿,可这个女婿,靠不住。 这两年老苏家的条件好了不少,再加上陈子安来的时候,总能带些城里的糕点。 其中最多的就是鸡蛋糕,但老苏家人多,每个娃最多也就只有半个。 就这半个,老苏家的几兄弟都还要存下来一点给小甜这个妹妹吃,能吃到自己嘴里的就少了。 “你这个小馋猫,还不如你妹妹!”梁秀忍不住笑了,伸出指头戳了一下自家儿子的脑门子。 苏小五被戳了脑门子,却笑了:“妈,你的手上现在都不是草的味道,是鸡蛋糕的香味了。” 小家伙一面说话,一面还深深地嗅了一口,一副将自家亲娘的手当成鸡蛋糕的样子。 一旁齐良英和自家几个儿子的对话大体上也都差不多。 作为母亲这么长时间不见自家的娃了,亲近之情自然溢于言表。 两家母慈子孝,气氛温馨得不得了。 这种时候,苏家大房的三恭和小六就很明显就有些失落了。 三恭的年龄稍微大一些,表现得还不是很明显。 但小六年龄还小,看着二房三房的孩子们围着二妈三妈撒娇等着吃鸡蛋糕,眼圈儿就红了。 二妈和三妈都去城里的工厂里当工人了,现在拿着鸡蛋糕回家。 他也想吃鸡蛋糕怎么办?可鸡蛋糕不是他们家的。 为啥他妈只能去养鸡,不能去鸡蛋糕厂? 要不,他也能吃到鸡蛋糕了。 “哥!”小六眼巴巴地看着自家亲三哥苏三恭。 苏三恭是大孩子了,不愿意为了一口鸡蛋糕主动去找二妈和三妈讨要。 但是自家小弟看着就馋得不行了,咋办? 三恭的脑子飞快地转着,想用什么法子分散一下小六的心思。 他甚至想着,要不要去养鸡场和妈商量一下,弄个鸡蛋给小六吃。 可只一瞬间,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他妈那性格,不光不会给他鸡蛋,还会将他揍一顿吧? “小六乖,等会儿,哥带你去山上玩好不好?”苏三恭低声对自家小弟说。 “山上有啥?”小六虽然还有些难过和羡慕,但到底被分了心。 “山上掏鸟蛋去,哥给你烤鸟蛋吃。” 苏三恭声音很低,但却是在尽心尽力的安慰自家小弟。 都要寒冬腊月了,山上能有鸟蛋不? 苏三恭不知道,但他也只能这么说。 大房的三个孩子,苏首温每天跟着大队长忙活得很,家里一起玩的就剩下小的两个了,苏三恭就尽职尽责地做个好兄长。 听到有鸟蛋,小六果然开心了不少,立刻扯着苏三恭的手就要去。 就在小兄弟两个打算出门去的时候,梁秀和齐良英两个人感觉到了两个娃的失落。 齐良英招手说:“三恭,你俩这是干啥去?赶紧过来,不想吃鸡蛋糕啊?” 这会子苏首温和苏次良都不在,三恭就是几个孩子里年龄最大的一个。 三恭看看齐良英,迟疑了一下,还是带着小六过来了。 “二妈,三妈!”两个娃十分乖巧地打招呼。 “这是二妈和三妈带来的鸡蛋糕,你拿到堂屋里去,给爷奶,留下一些,你们兄弟们分着吃。” 齐良英将自己手里和梁秀手里的鸡蛋糕一起拿过来一股脑儿地塞到三恭的手中。 “别忘了给你大哥和二哥也留下点儿啊,要不然他俩回来馋哭了咋办?”梁秀又嘱托了一句。 齐良英和梁秀说话的时候,眼底眉间都是笑容,看得苏三恭心里暖暖的。 原来二妈和三妈没有忘记他们兄弟,鸡蛋糕也要给他们吃嘞。 “我知道,二妈!”苏三恭欢天喜地地说。 瞧见两个娃欢喜起来,妯娌两个对视一眼,都笑了。 小家伙们长大了,心思敏感起来了,看起来以后说话做事,要更谨慎些,也要一碗水端平才行。 苏小甜看着这一幕,不由也笑了。 她一手牵着自家亲娘,一手牵着齐良英,不住地笑着。 她一直都担心,因为二房和三房两家有人去城里当工人,以后苏家三房会闹不愉快产生矛盾。 现在看起来,应该暂时不会了。 至于以后……她暂时不知道,可她会尽心尽力地维护几家人的关系,尽量避免产生矛盾。 上辈子,一直到最后,几个堂哥也都疼爱她,对她尽心尽力,她从重生的时候就决定,将九个哥哥都当做亲哥哥一样。 她并不希望三家走到最后,反而生分了。 齐良英和梁秀两个人闹不明白,苏小甜在笑什么,可还没等她们闹明白,苏小甜就挣脱她们的手跑了。 “我也要吃鸡蛋糕,三哥!”苏小甜迈着小短腿快步朝着苏三恭跑过去。 苏三恭这会子心里可是美着呢,顺手将手中的鸡蛋糕交到了身边的苏小四手中,伸手将苏小甜捞起来抱在怀里,还高高举起。 少年的身子并不算强壮,但却尽力将小妹举得高高的。 苏小甜冷不防被抱起来,先是吓了一跳,接着就是咯咯笑起来。 “三哥好厉害,三哥好厉害!” 苏小甜笑着鼓励,苏三恭的劲儿更足了,甚至还将苏小甜抱着转了一个圈儿。 看着孩子们这样融洽,苏爷爷和苏奶奶都笑了。 作为老人,没有什么比看着一家子人团结友爱更值得开心的事儿了。 他们也曾经担心过,因为三房现在情况不同了,会产生矛盾,但现在看起来,一切都好,总算能放心了。 苏家妯娌二人带来的鸡蛋糕当真不少,足足有六七斤的样子。 苏家的孩子都不是吃独食的性子,每个人只小心翼翼地拿了一块鸡蛋糕。 至于剩下的,小心翼翼放在堂屋的桌子上,等着苏奶奶统一安排。 “老二媳妇,老三媳妇,这是厂子里给你们的?”苏爷爷砸吧了一口旱烟,问。 “也不算是给我们的,就是便宜还不要票。”齐良英说:“鸡蛋糕一斤要八毛钱,我们带来的这种,一斤只要两毛五,也就是个成本价格,我和三弟妹想着孩子们平时也没好好吃过鸡蛋糕,就多买了些。” 这样便宜的鸡蛋糕,都能算厂子里的福利了,因此,一个人一个月能购买的分量也是定了的,最多五斤。 苏爷爷听儿媳妇这么回答,倒是放心了。 “你们在厂子里工作,可不能随便占国家的便宜。”苏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咱们老苏家不能做这样的事!” 有些话,要早些提出来,省得将来真的发生了,再说就迟了。 苏爷爷是个本分人,一辈子从来没有做过占集体便宜的事。 “爹,我们知道,您放心吧!”妯娌二人对视一眼之后,立刻一起表示。 梁秀和齐良英两个人这一次回家,除了带着鸡蛋糕,并没有带别的。 毕竟,二人上班到现在也不到一个月时间,手里没钱没票,也就是厂子里的鸡蛋糕能带一点。 苏奶奶怕老头子继续说什么,让儿媳妇不高兴,便说:“今晚你们两个回来,咱们做一顿好的。” “娘,早就想吃家里的饭了,厂子里的饭,吃着那味道就是不好。”齐良英忙笑着说。 厂里吃的其实不错,油水和肉比家里的要足很多,但不知道为啥,就是没有家里的饭好吃。 妯娌两个一去这么长时间,还真有些想念家里的饭了。 “晚上吃面条吧,老三媳妇,你擀面条行不?” “行,娘,我洗手和面去。”梁秀忙应下。 “我做菜,咱家今年白菜多,就做个炒白菜咋样?” 苏奶奶点头。 婆媳三个人转身去厨房里做饭了。 “你俩休息的时候,有没有去看看秀儿娘俩?”苏奶奶一面烧火,一面问正在和面的儿媳妇。 这颗老母亲的心啊,自家的儿女都牵挂。 “见过了,大妹说,过年前来看您和爹。这段时间妹夫忙,大妹忙着过不来。”梁秀手脚麻利地揉面,一面回答。 “娘,您放心吧,我看大妹和小宝都不错,妹夫将他们娘儿两个照顾得很好。”齐良英正在切菜,也顺便应了一句。 婆婆担心的什么,她心里都清楚。 说实话,当初两个人结婚的时候,她其实都挺担心的,毕竟,一个离婚的女人,找个寻常男人,都要受歧视,何况是个县里的大领导。 可是,没想到,大妹是个有福气的,竟然真的和陈子安过起安生的小日子,两口子看着就是蜜里调油的样子。 “可不是,大妹比以前年轻了很多,看着就像是十八九岁的大闺女一样!”梁秀感叹说道:“女人啊,嫁个合适的男人最要紧。” 苏奶奶听到大闺女过得好,心里高兴,说道:“秀儿这也是苦尽甘来了!” 可只是一瞬间,苏奶奶的脸色又有些不好看了,她又想起小闺女。 自从和小闺女断了关系之后,听说小闺女在康家的日子就越过越不行了。 最近听人说,小闺女挨打了,被小女婿打得鼻青脸肿的,可惨了。 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娘,大妹过得好,您咋还叹气了?”齐良英不明所以地问。 “你说我这个命啊,咋就这么不好?以前秀儿的日子过得不好,我为她担惊受怕的。好不容易秀儿日子过得好了,可满香那日子过得又鸡飞狗跳的。” 两个闺女都能好好地过日子该多好啊,她也能省心不少。 听到婆婆提起小姑子日子过得不好,妯娌二人也不开口说话了。 苏满香日子过得不好,怪谁? 还不是怪她自己? 早些年,要是懂得珍惜好日子,还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老康家那一家子看着也不是个啥好的,可偏偏满香就像是中了邪一样。 可这时候,这些话并不能说,要是说出来了,那不是戳婆婆的心? 梁秀想了想说:“娘,回头让甜儿她爹去镇上打听打听,看看满香那边到底啥情况。” 到底是自家的闺女,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被人欺负了去。 苏奶奶没想到,三儿媳妇还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满香当初可是纵着康美华,将小甜推到河里差点儿丢了命。 她吃惊地看着梁秀,说不动心是假的。 但苏奶奶是个理智的人,她很快却又摇头说:“算了,过成啥样儿都是自己找的。我这个当娘的,还能照顾她一辈子不成?” 早年就是照顾这个小闺女一家子照顾得太多了,以至于让康家人觉得,吃他们家喝他们家的都是应当。 升米恩斗米仇,他们给的太多了,让老康家的人理所当然地以为,这是他们应该的。 现在不肯继续贴补,康家那一家子人就原形毕露了。 其实,康家的日子过得还不如寻常农户人家。 就因为是镇上住着,康家一家子人自认为是城里人,根本看不起老苏家这样的乡下人。 自然,苏满香也是被老康家看不起的。 即便康家另外两个儿媳妇的娘家条件更差,差的一大家子人就住在一间屋子里,屁股都转不开,到了后半个月,连饱饭都吃不上,但依然自觉良好,在婆家也比苏满香有地位。 失去了娘家的补贴,苏满香这个泥腿子在那些眼高于顶的人眼里,自然更是要被看不起。 苏满香现在日子过的艰难,也就能预见了。 苏奶奶心疼女儿,但也知道,不能一辈子都补贴康家。 要是从老苏家拿去的那些粮食落在闺女和外孙们的嘴里也就算了。 可她心里清楚,康家一大家子人,没有一个是好的,那些粮食只怕大部分都落到别人的嘴里了。 让自家的人省吃俭用,养着一大家子白眼狼,苏奶奶想起来都觉得自己真傻。 梁秀知道婆婆心里的不舒服,索性就另外找了话题与苏奶奶说起来。 她说起她们妯娌两个在鸡蛋糕厂的一些趣事儿。 果然,苏奶奶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了,工厂里的事儿,神秘的很,苏奶奶咋能不愿意听? 听了一会儿,苏奶奶忽然想到了什么,问“ “你俩在县城里,没有受委屈吧?” 镇上的人都自觉高人一等了,何况是城里的人,只怕更瞧不起人。 自家两个儿媳妇又是老实人,要是被人欺负了,咋办? “娘,我们从红心大队去的人在鸡蛋糕厂可有地位嘞。他们都知道,鸡蛋糕厂能继续生产,要靠咱们红心大队的鸡蛋。”齐良英满脸笑容的说。 工厂里人多,看不上她们的人自然有。 但大部分的人却没有对他们有什么恶意,尤其是厂子里的管理层,对他们这些红心大队招工过去的人态度更是和善。 苏奶奶听了这话,放心了许多。 鸡蛋糕厂有多看重鸡蛋,从一口气能让红心大队招五个工人,就能看出来了。 “你们也要低调些,省的被人盯上了,更不好!”苏奶奶叮咛道。 “娘,我们知道轻重,咱这样的人能去县城里当工人,已经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了。”梁秀道。 “娘,现在天冷了,咱们养鸡场的鸡蛋产量只怕也要降下来了吧?”齐良英问。 “小甜和老杜两个倒腾了好些天,养鸡场的温度不算太低,也没太耽误。”苏奶奶对自家人说话的时候,也没有刻意的掩饰苏小甜的功劳。 “咱家小甜就是能干。三弟妹,你说,你咋这么有福气嘞?”齐良英感慨的说:“我生小七的时候,就想着生个闺女吧,谁知道,是个儿子,后来生小九的时候,又想着,生个闺女吧,还是个儿子!” 梁秀忍不住笑了,说:“二嫂,你这话要是让大队里其他人听到了,估计要当场啐你。” 这也是实话,红心大队有好几家人为了生个儿子,费尽心思,可到最后,还是只得了几个闺女。 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的齐良英说出这话的时候,怎么能不让人恼恨? “世上的事儿可能就是这样,没有个两全的时候。”苏奶奶笑着说:“对了,你俩这一次回来能住几天?” “两天假期,后天就要回去。” “马上过年了,厂子里忙,要是平时,能多休息两天。” “既然回来了,就去娘家看看。”苏奶奶说:“我明天早上给你们准备些礼,你们带回去。” 妯娌二人面面相觑,这是个啥情况? “娘,不年不节的,咋就让我们回娘家去了?” “你俩现在是城里的工人了,得回去看看,要不,你们娘家那边的人该说你们看不起人了!” 这事儿,苏奶奶可是想了好些日子了,不过因为两个儿媳都没回来,才没说。 现在,儿媳妇回来了,她也就将这话说了出来。 “娘……”两个儿媳异口同声的喊了一声。 “这事儿,你们得听我的!” 对此,苏奶奶很是坚决。 “娘,我就是想问问,我们两个都回娘家去了,大嫂咋办?” 因为都是在一个锅里吃饭,苏奶奶这几年给几个儿媳妇准备回娘家的礼都是一样的。 梁秀这话问出来,也是怕因为这么点小事闹出是非来。 “这也没啥,我不会厚此薄彼,你大嫂不用跟着你们一起回来,等过几日到腊八节的时候,让她回去,礼和你们一样就行!” 第114章 梁秀和齐良英两个人放心了。 她们都不愿意为了一点小事闹得家里不安宁。 虽然王香花不是那样斤斤计较的人,很多时候大大咧咧的。 但这样的事,能避免最好! 第二日一早,苏奶奶果然就准备了礼。 两个儿媳妇的礼都是一样的,甚至连装礼的篮子都差不多。 “你们两个人一人八个白面馍馍,十个鸡蛋,一斤红糖。” 苏奶奶将两个篮子分别递给两个儿媳妇,这时候的苏奶奶面上没有不舍得,反而是扬眉吐气的神色。 这样的礼,在乡下地方,算得上是十分丰厚。 虽然没有肉,但有白面馍馍,还有鸡蛋和红糖,哪一样不是好东西? 妯娌两个都没想到,婆婆会准备这样丰厚的礼物。 不年不节的回娘家去看看,带上这样厚重的礼,过了啊! “娘,是不是太重了?这些白面馍馍,留给家里的娃吃。”齐良英捏着篮子的手指有些发白。 沉甸甸的篮子压着她的手,像是压在心里一样。 苏奶奶笑着说:“你们两个都嫁过来十多年了,从来没有风风光光地回过娘家。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是我们老苏家对不起你们。” 几个儿媳妇这些年没少受委屈,她一直都知道,可是家里条件就是这样,她就算想给儿媳妇们长脸也没办法。 现在条件好了,苏奶奶也希望儿媳妇们回家的时候,能风光。 也让她们娘家的人看看,她们现在过得好。 齐良英眼眶红了,提着篮子转身走了,没让苏奶奶看到她眼角划过的泪水。 齐良英的娘家在本公社红旗大队,从红心大队出发,走路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 她打算匆匆去一趟,回来再帮家里做点儿活。 梁秀看着齐良英已经出门走了,便也准备出门了。 临出门的时候,她忽然看到了自家粉妆玉砌的小闺女。 “甜儿,妈带你去看姥姥姥爷,去不去?”梁秀冲着闺女招招手问。 苏小甜这会子正在默默回忆之前书上看到的内容,加强记忆,冷不防自家母亲提出要让她去姥姥家里,下意识地就要拒绝。 她不喜欢去姥姥家。 姥姥姥爷对她都不好,在姥姥姥爷的心里,只有舅舅家的那几个表哥表弟。 苏小甜是老苏家唯一的女娃,从小就十分得全家人的宠爱,自然也养成了一点娇气的性格。 但在姥姥姥爷家里,她一点地位都没有。 就算去拜年,姥爷和姥姥都不会多看她一眼,就算桌上有好吃的,也不会给她一点点。 在姥姥姥爷的心里,女娃子,赔钱货罢了,多吃一口饭都不值当! 但她看着自家老娘那副希冀的目光,最终还是点头应下。 “妈,我跟你去!” 梁秀当然知道,自家几个娃都不愿意去她娘家。 实际上,她自己每次去的时候,看着娘家哥嫂爹娘那嫌弃的眼神,也都觉得难堪。 何况是家里的娃们,在老苏家都是被疼爱的,哪里受得了那样的委屈? 但她觉得,爹娘看不上她,是因为她家日子过得不好,爹娘恨铁不成钢。 现在不一样了,她的日子过好了,爹娘总能放心了,对她应该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吧? 对于自家老娘这些想法,苏小
相关推荐:
宣言(肉)
心情小雨(1v1强制)
倒刺
角色扮演家(高H)
下弦美人(H)
归宿(H)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我以力服仙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