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们,保他的儿子们活命。” 阿浑一方轻吐一口气,阿苏夫人也点点头。 祝缨看向苏鸣鸾,苏鸣鸾认真地说:“我没有要杀我的哥哥。” 祝缨又看向大侄子,问道:“你遇到了什么事呢?” 大侄子道:“阿爸走了,我们给阿爸穿衣。阿浑发现、发现,有埋伏。”他心里难过得厉害。 祝缨往大侄子那里走了一步,一个年轻人执刀拦在他的面前,将刀刃向着祝缨,眼中尽是威胁之意。祝缨歪头看了他一眼,这是阿浑的儿子。 “有人围攻你吗?”祝缨继续问大侄子,“阿浑说话前,有人围攻你吗?” 大侄子迟疑了:“这……” 祝缨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 “杀害自己的哥哥可是很重的罪啊,你现在站在阿浑身边,就是承认阿浑说的是对,就是要定你妹妹的罪,是要她死了。现在告诉我,她打你了吗?你听到她下令攻击你了吗?还是,一切都是阿浑说的?” 阿浑大喊:“山下人最会骗人……” 祝缨轻笑摇了摇头,忽然抽出刀来,一刀劈向了阿浑身前的那个年轻人!刀从他的颈中劈下,鲜血喷了一地,年轻人在地上抽搐了一阵儿,彻底安静了。祝缨提着刀,慢慢地说:“现在可以好好说话了吗?” 阿浑瞪大了眼睛:“你!” 祝缨把眼睛挪向大侄子,大侄子一个激灵,手上的刀反向性地向她砍来,祝缨双手执刀架住他的刀,从手掌至手臂被震得发麻。大侄子的刀比祝缨的刀差着不少,火星四射之后豁了个大口子! 一室皆惊,所有人的兵器都抽了出来! 阿苏夫人站了起来,大声叫道:“你们都住手!” 祝缨后退了两步,提刀站着,说:“小妹这么对你了吗?” 大侄子也是个悍勇之人,他说:“你在吓我吗?” 祝缨道:“我为什么要吓你?你都这么大了,又是寨子里的勇士,吓唬是没有用的。我杀个样子给你看一下,真想杀你不会让阿浑有机会说‘你妹妹要害你’的。 你做了洞主之后要怎么办呢?下山来杀我吗?还是,关了寨门,从此不再与山下往来?将姑姑也关在门外?成天跟索宁家、利基族对着抓奴隶、砍人头、放血?” 大侄子低声道:“当然不会。你是我义父,是我阿爸的兄弟。” “那就是还接着与我交朋友,与山下交易了,对吗?” 苏鸣鸾一阵紧张,阿苏夫人心里也不知道是喜是悲。 大侄子道:“是。”与山下接触这几年以来,山上的生活也改善了不少,这个他是承认的,也觉得双方不应该回到从前那个断断续续的样子。 祝缨问道:“怎么交易呢?谁来干?” “以前是阿浑帮我阿爸,以后还是他帮我。”说完,他也觉得哪里怪怪的。 祝缨笑了:“一口一个山下人会骗人,勾结寨子里的人生事,他会同山下人做交易?我信?还是说,我要是不接受他,你就不与我交易了?” 祝缨走近阿苏夫人:“大哥走了,小妹登位,正是恶人想要闹事的时候,确实应该警戒。原本与山下的交易都是他一个人在干,钱经他手,大哥也要吃他剩下的。大哥不愿意,自与我交易。他现在想接着吃独食,剩口骨头给你。阿浑为了自己的钱财,想要大哥的儿女自相残杀,你们流血,他得好处。好处得多了,他越发壮大,到时候寨子是谁的还不一定呢。你看他的衣服、他的镯子、他的项圈、他的刀……” 阿浑听得又惊又怒:“你说谎你说谎!你说谎!我是揭穿你们的阴谋!你与小妹……” “哦,那行,以后山下绝不与你做独家交易。” “不!” 祝缨让童立童波上前,前排站着,她站到他俩的身后,先打童立脑袋一下,又掐童波肩膀一把。对阿苏夫人道:“小孩子的把戏,这样就能让两个人打起来了。再跟大人一告状,那两个挨打,大人说他是好孩子,给他糖吃。” 阿苏夫人从听到儿子说“以后还是他帮我”的时候,就坐回了位子上,说:“你们要还是我的儿女,就都过来。” 苏鸣鸾拢拢头发,大步地走上前去。大侄子也要上前,阿浑拉着他的袖子:“不能过去啊!” 祝缨右手提着刀,对大侄子伸出左手,说:“你信你阿爸吗?” 大侄子犹豫了一下,一步踏上前!阿浑脸色大变,转身就要跑。 苏鸣鸾站在母亲的身边,手往下一指:“拿下他!” 大侄子叫了一声:“小妹!不能杀自家人!” 阿浑边退边说:“对……” 祝缨道:“项乐项安!” 兄妹俩进门就死盯着阿浑,一听令下,齐齐一震:“在!” “拿下他!” “是!” 祝缨对苏鸣鸾道:“人我已经给你准备了,你可以不杀自家人。” 阿浑脚下不停,项乐项安往阿浑处扑去,阿浑儿子已死,仍有几个护卫。苏鸣鸾一个手势,她的人也围了上来,架住了阿浑的护卫。大侄子的人又要往上,项乐项安已趁着他们双方又打起来的功夫按下了阿浑! 项乐一把刀架在了阿浑的脖子上! 祝缨叫了一声:“项乐。” 正在搏命的双方都停了手,紧张地看着阿浑颈上的刀。项乐恨不得现在就一刀割断阿浑的脖子,他喘着粗气,双目赤红,仍是稍稍克制,看向祝缨。 “义父,”大侄子又叫了一声,“阿浑是阿爸的兄弟。” “他要害死你阿爸的女儿,让你阿爸的儿子杀你阿爸的女儿。你不亲自动手,可是只要说一句,小妹要害你,小妹就没活路了。阿浑和妹妹,谁更亲近呢?” 阿苏夫人又唤了一声儿子:“谁跟你更亲?” 赵娘子道:“你们还在这里磨蹭什么?外面已经杀了许多人了!再杀下去,不等索宁家打上门来,自己就杀完啦!”她平日也说不出这样的大道理,打就打、杀就杀,她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但是现在是自己的侄子侄女要动手,手心手背都是肉,且侄女跟自己更亲近一点。还是不要打了的好。 苏鸣鸾道:“大哥,我发誓绝不害你!是阿浑要生乱,我才准备拿下他的!” 祝缨道:“你们两个,虽然是同胞兄妹,因为奸人挑拨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来,我为你们主持歃血,互相不许伤害!惩治了坏事的人,一家人坐下来再好好说话。阿嫂,阿姐,你们说呢?” 阿苏夫人与赵娘子都说:“好!就这样!” 阿浑往外跑,项乐项安直扑向阿浑,将他按下! 阿苏夫人马上命人取了酒、牛、马来,本来就在办丧礼,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当下由祝缨主持,巫师做她的助手。阿苏夫人的四儿两女一起饮血酒,都起誓:“不伤害自己的兄弟姐妹。” 祝缨笑道:“这下可好了!对了,让外面的人不要再打了。” 苏鸣鸾与大侄子两个人谁都没有先动,祝缨对项乐招招手:“押上来!”项乐与项安死死扣住阿浑的胳膊,将他押到了众人面前。 祝缨说:“以前,是他一个人专管与山下的买卖,老洞主为了让寨子日子更好,让大家都能与山下做买卖。他为了坏老洞主的事儿,杀了这对兄妹的父亲,想让买卖做不下去。老洞主没有伤害他,仍然当他是兄弟,他又为了自己的好处,想让老洞主的儿女流血。他犯了罪了!但是,我与老洞主结拜,又有约,山上的罪人,由山上的来裁决。我现在把他交给你们。” 说是“你们”,其实是交给苏鸣鸾。 苏鸣鸾毫不犹豫地说:“寨子里不能有这样的人!谁要同他这般,害我的家人,也与他一样的下场!” 祝缨看着苏鸣鸾沉着地下令:“放血!拿他的血祭阿爸!” 项乐项安放声痛哭。 阿浑的血放干,巫师很有技巧地割破了他的喉咙,最后一刀戳进了他的心脏,仪式才算结束。 巫师将刀子放好,将苏鸣鸾奉上高位,为她戴上洞主的冠,又将一柄刀、一把杖都交给她。 寨中上下一片欢呼。 原本打得你死我活的两波人又成兄弟,大侄子有点伤感也有点惭愧地说:“阿爸的葬礼都耽误了。” 苏鸣鸾道:“阿爸也想多在家留几天再去见祖先吧,现在坏人阿浑死了,阿爸也能走得安心些。” “是啊。”大侄子仍有点不安。 苏鸣鸾道:“大哥,我都明白的。”她马上发布了作为新洞主的第一条命令——把阿浑家给抄了。将阿浑的家人及附和阿浑的人处死,放血祭天。 第二条命令,把阿浑家的财产分一分,拿出阿浑的酒、肉、粮食,分给自己和大哥的手下,人人有份。刚才死了的人也好好的安葬。大屋给她的大哥。牲畜分给另外三个哥哥,一些首饰分给自己的妹妹。其余东西都收归自己,先让母亲挑选。 又给巫师等人分赏,让自己那几位“伴读”分别接掌要职。一切分派完毕,再留大哥、三哥一起说话。 祝缨对阿苏夫人道:“阿嫂,我想看看大哥去。” 阿苏夫人道:“我带你过去。” 祝缨拍拍项乐项安的肩膀,两人擦着眼泪跟祝缨往大屋里走去。 ………… 苏鸣鸾扭头看了一眼,心道:还是欠下了义父的人情。 她知道自己承位必然会有人反对,早就提前布置了刀斧手,谁要惹事,她就不饶谁!她没有想过为此事求向祝缨助,她得凭自己的本事立起来。不然始终是个傀儡!她得自己掌握了整个山寨,才好与山下那个朝廷谈条件。否则自己都是靠别人才能当上洞主的,与人说话怎么能挺直了腰? 阿浑此人,本事没多少,嘴倒是快,倒打一耙,告诉她哥哥:“小妹要杀你,好当上洞主。她怕她一个女人,别人不服,就要杀了你。你看,那些埋伏的不是她的人吗?” 大侄子于是被阿浑拥簇,阿浑又大喊:“老洞主是让儿子做洞主的!哪家有儿子让女儿当家的?!” 苏鸣鸾已经埋伏好了人手,虽然是父亲的葬礼,她并不犹豫,直接让人围了阿浑和自己的哥哥。让哥哥到自己这里来。或者杀了阿浑,提头来见。大侄子此时已不肯信任自己的妹妹了,眼见为实! 此时,阿苏夫人赶到,她也有自己的一些护卫武士。儿女们分作两派,都向母亲陈述情况。苏鸣鸾道:“阿妈,我什么时候做事不是想清楚了?” 但是她的母亲在这个时候也犹豫了,这才僵持住了。大侄子毕竟年长,又是勇士,在寨中多年也有些威望,也有不少人服他。于是大屋外面广场上的对峙局面也出现了。 到祝缨出现,阿苏夫人将儿子叫到身边,僵局便被打破,事情才算有了一个尚算可以接受的结局。 苏鸣鸾见哥哥们沉默的样子,心道:现在怕是不成了的。阿浑太可恨! 第194章 地震 阿苏洞主的遗体被精心地装饰过了,穿着他最华丽的衣服,佩带着最贵重的饰物。他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一无所觉。 祝缨看着这个半熟不熟的人,心里冒出一句话来:停尸不顾,束甲相攻。 祝缨坐在床边的踏脚上,不再说话,也没有什么动作。项乐项安心潮澎湃,纵使在这盛放了逝者的屋子里仍是久久不能平复。阿苏夫人走到床前,在床边坐下,低声道:“他就这么走了。” 祝缨听阿苏夫人絮絮地说着接下来家就要由儿女来当,也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之类。 祝缨听她说了许多,阿苏夫人终于停下的时候,她说:“我答应过大哥,尽力保护他的儿女。” 阿苏夫人道:“唉,什么时候我也闭上了眼,就不用再管他们啦。” 祝缨道:“阿嫂可要拿定了主意,阿嫂要是来回改主意,寨子里可就真要乱了。” 阿苏夫人看着丈夫的遗容,慢慢地说:“早些将你大哥下葬我才能安心。” 祝缨道:“我也这么想的。” 山上已有了寒意,遗体这么放着也不是个办法。早早地将老洞主埋葬,新洞主也才能尽早地开启属于她的旅程。 阿苏夫人突然问道:“那接下来,你要怎么对待这些儿女呢?” 祝缨仰头看着她,阿苏夫人的线条变得刚硬了起来,她紧紧地盯着祝缨,不肯放过祝缨脸上任何的一丝表情。祝缨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可以让她盯住的,祝缨说:“还同与大哥说好的一样。” 阿苏夫人吁了口气:“你还住原来那个屋子,行么?” 祝缨道:“那很好。” 她和自己带来的十二个人仍旧住在上次住的地方,就在阿苏家的一处屋子里,衙役们紧张而兴奋,但都不敢再喧哗。项乐项安的样子比之前好了不少,项乐去接了阿苏家奴隶端来的热水,项安去铺床。 苏鸣鸾大步走了进来,她穿着洞主的华丽服饰,脸上也泛着兴奋的神采。眼前的这个女子与刚才躺平的那个老者在祝缨的眼睛里渐渐重叠为一,她又将这二者分了开来,说:“还顺利么?” 苏鸣鸾提杖佩刀,来与祝缨对坐,道:“还好。我与哥哥们约定,我们是一家人绝不互相伤害。我待哥哥们的儿女如我的儿女一样,他们也般我的儿女与他们的儿女一般。今天,多谢义父相助。” 她与祝缨说着官话,她的官话发音仍有一点古怪,祝缨看她的随从里有两人是所谓伴读,其中一个还是巫师家的年轻人。于是摇摇头:“没有我,你也能赢。我不过是赶上了。” “实在棘手,我从没想过要伤害哥哥,被阿浑一弄我就束手束脚了。多谢义父劝说了大哥,不然就很难收场了。”苏鸣鸾有一肚子的心事想诉说,最终都化成了这些放到哪里都不显错误的话。 祝缨看着她的头冠说:“今天是你做洞主的开始,以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呢。我从不担心你坐不稳这个位子。” 苏鸣鸾道:“阿妈想让阿爸尽快下葬,我知道您在山下很忙,不能多做停留,但是还请能参加阿爸的葬礼。” “当然。”祝缨说,“我还想与你的大哥谈一谈。” 苏鸣鸾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提起手杖说:“您看,这个,它在我手里不在大哥手里,它就摆在眼前,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一看到它就会想起来我得到的、大哥没有得到的,这不是靠话能够说明的。” “就像刀砍在身上,再说不严重,谁疼谁知道。” 苏鸣鸾道:“那义父是……” “你看我这个人,我见你、与你商议事儿,却总不再与你哥哥说话,有眼睛的人也都能看得到。大哥对我有过嘱咐,他一走我就不理他儿子了,这不好。会让人不安心。” “是啊。” 苏鸣鸾静了一下,巫师家的年轻人突然说:“老师与洞主这是怎么了?你们都是爽快人,有话便直说嘛!老师也要忙,洞主也要忙,你们有的功夫也不多,不要浪费辰光。” 苏鸣鸾道:“义父……” “你说。” 苏鸣鸾道:“明天号角一吹,整个大山都知道我阿爸升天了。不管接位的是我还是我大哥,都会引来豺狼觊觎。免不了再要打一架的!我要补些兵器,还请义父成全。” 祝缨道:“防范是应该的。” 苏鸣鸾道:“我拿阿浑的家产来抵!可是我等不得朝廷那样的来回请求批复。” 祝缨问道:“要多少?” 苏鸣鸾道:“寨子里本有一些,这回只要一些补给。”她也知道这些东西是朝廷严控的,也不多要,大头是弓箭。弓箭这东西,朝廷不会严禁民间使用,朝廷禁的是弩。苏鸣鸾现在也不要弩,因为弩比弓更精密但是更容易坏,不好修理。其次是一些刀具之类,数目也不多。但是山下的手艺比山上的好,与同族打起来足够用的了。 祝缨道:“好。” 只要不是朝廷明令禁止的东西,可给可不给的,她倒不介意。她现在也需要苏鸣鸾尽早稳定阿苏家的情况。 祝缨又问山上的茶树、橘树之类的情况:“与阿姐聊天的时候说起山下橘子快好了,忽然想到山上好像也有,有多少?都怎么收拾的?还有茶,你有什么打算?” 苏鸣鸾道:“都还好。义父不会忽然提起来这件事儿,难道有什么安排?” 祝缨道:“你这里如果不方便,可以让他们收购转卖。细务,你们与商人自己打交道。” 苏鸣鸾道:“好。”她很快也想明了其中的关节,但是她现在的心思并不在这个上面,对一旁的另一个姑娘使了个眼色,姑娘算来是她族妹,对她点了点头。 祝缨又说:“你可一定要稳住啊,山上如果乱了,对谁都不好。” 苏鸣鸾道:“我也不想让我的家出事。义父,阿爸还在的时候,咱们就说过上表的事情。我们不懂朝廷里的事儿,不知道义父有什么主意?接下来咱们要怎么做才合适呢?” 祝缨眼角的余光瞥到她握杖的手抽搐一样地用力一紧,不动声色地道:“你已上表称臣了,请求一个敕封是合适的,能有地图最好。这个地图呢,你画的就是你的,但是你现在不好与索宁家、利基族起太大的冲突,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苏鸣鸾的手松了一点儿,她换了一只拿杖,掌心在裙子上抹了一抹。清清嗓子,重新开口:“是,图的意思我懂了,有争议的地方多画一点儿,别把他们老家也画进来。那请求什么样的敕封呢?” 祝缨道:“莫慌,我给你讲过羁縻。这个敕封是世袭,至于称呼,洞主在往来文书里并不雅观,听起来也不够气派,恐怕是要改一改的。你可以自己想一想,想要什么?” 苏鸣鸾笑道:“我要是口气太大,这事儿恐怕是不成了的。” 祝缨道:“也不要太小嘛!终归还是要你自己能够立起来!”她认真地对苏鸣鸾说,“我在这里不知几年要回,你遇到的下一任县令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南府如今无知府,也不知下任知府是何方神圣。” 苏鸣鸾认真地将她的话都记了下来,问道:“如果义父离开了,朝廷新派来的人无礼,我可以不理会他们吗?” 祝缨道:“你还可以上表告状,也可以打他一顿,还可以不再理会朝廷。” 苏鸣鸾的眼睛瞪大了一点:“不理会朝廷?” “难道要我教你,朝廷派了恶人来欺负你了,你也得挨着?因为那是‘朝廷派来的’?”祝缨笑了,“怎么可能嘛。朝廷有本事,你自然会服,朝廷没本事,百姓揭竿而起的事过一阵儿就会来一遍呢。书都怎么读的?” 苏鸣鸾笑了起来:“义父还是那个义父,一点也没变。” “变什么变?不过我呢还是想你不要远离朝廷,我希望你能走出去,看远一点。你既归顺了朝廷,就该有心参与这天下!小妹,你知道天下有多么大吗?” 苏鸣鸾不再矜持,她一如还在山下向祝缨请教时那样,不自觉地往祝缨身边凑,问道:“天下?” 祝缨道:“是啊,天下很大!我从京城到这里两千七百里。从寨子到县城,要走两天,从县城到京城,要走两个月,三十倍!” 苏鸣鸾一时无法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广博,不由心驰神往,过了一阵儿才叹息道:“我只有这一个寨子——” “我什么都没有,”祝缨说,“我终会站在朝堂上议政。” 苏鸣鸾道:“咱们不一样,你是他们的人,我是……蛮夷?”说着,她吃吃地笑了起来。 祝缨道:“有什么不一样的?你才说‘咱们’。敕封之后,你可以与朝廷谈论一些事了。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啦,你现在先将家里的事情料理干净吧!有些人不能留,有些人必须留。” 苏鸣鸾叹了口气:“我懂的,我有四个哥哥呢!太多了,动不了,不能动。只好杀掉像阿浑那样的人,让他们不要借我哥哥们的名义生事。” 祝缨道:“你明白就很好。”她也不要苏鸣鸾现在就感恩拜服,求着朝廷设县管辖。这事儿不现实,不提苏鸣鸾是什么样的人,单就这山地、这寨子,它就难管。语言不通、没有文字,就算现在苏鸣鸾想报户口,她都不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人口数。 再征税征役?这些人第二天就能拖家带口消失在更远的深山里。或者……跟官府再来干一架。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且苏鸣鸾也确实只有这么大的地盘,再往远了,人家也不跟她是一条心,不说天天打,每年至少得来那么两回。 不过这样也行,祝缨想:散有散的好处。 苏鸣鸾见祝缨也没有趁火打劫,也没有当她是傻子似的骗,颇为高兴:“就依义父!我这就写奏本!可惜我们的图也不很准。” 祝缨道:“天不早啦,你该与阿嫂商议葬礼的事情,再看好寨子。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关注家里的时候。奏本慢慢写。你去找阿嫂,我去找你哥哥们聊一聊。” “好。”苏鸣鸾笑着说。 ………… 苏鸣鸾去找阿苏夫人说葬礼的事情,祝缨先往大侄子住处去。 大侄子还住在大屋里,苏鸣鸾把阿浑那所舒适的大宅连同大宅里的家具、奴隶分给他,他还没有搬过去,一家人正坐在火塘边。 看到祝缨来,大侄子起身叫了一声:“义父。” 祝缨到火塘边坐下,说:“前两年,大哥下山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有这个心。” “瞧不上我。” “不,他把你整个儿看在眼里呢,你很好。”祝缨说。 大侄子笑笑,把一碗米酒递给祝缨,又想起来她好像不喝酒,想收回的时候,祝缨已经接过来喝了。火光映着二人的脸庞,祝缨说:“跟利基族的人打架、理这个寨子就现在这个样子,你可以的。你这儿四个孩子。你阿爸四个孩子,你又四个孩子,每个孩子生四个,多少?这寨子还能盛得下吗?” 大侄子道:“分小寨就行,我葬了阿爸之后就同小妹讲,我再去寻个地方,建个小寨,不与她争就是了。” 祝缨道:“要是像你想的这样,大哥就不用让小妹做洞主,把她和你其他的兄弟都分出去小寨不就行了?又或者,他活着的时候就分你一个小寨子。他是想一家人在一起都越过越好,能穿更好的丝绸衣服,有更锋利的兵器……”她展示了一些自己她山下带来的东西,又举例了一些开榷场之后山寨里生活的变化。 大侄子道:“那是好了一些啊。” 祝缨道:“都是一家人。我与小妹说过了,她也说,那是为了防备阿浑。” “阿浑。”大侄子说,“还是我走的好。” “那也不要是现在,”祝缨说,“不要让你们阿妈伤心。” “在这里吵架阿妈才会难过。” 祝缨想了一下,说:“这样吧,你别走远,让我能够找到你。只要我还在,就会像帮助小妹那样好好帮你,你们自家兄弟姐妹不能争斗啊。” 大侄子看着火塘,想了一阵儿,忽然喝干了手里的酒,说:“好!” 祝缨道:“去看看你阿爸吧。不管怎么样,我总在那里。” 大侄子没有再起争斗的意思,事情就方便得多了。苏鸣鸾有两个哥哥站在她这边,倒没费太多的口舌。苏鸣鸾的妹妹份量原本就不太重,也无异议。祝缨跑了几处,与侄子侄女们都聊了一阵儿,直到半夜才回到房里睡下。说 第二天天刚亮,外面镶银的号角被吹起,是一种与平常号角略有不同的低沉声音,又夹着一种比还的笛子尖锐刺耳的竹笛声。沉郁又尖利,是之前祝缨参加过的山寨丧礼所没有的声音。 其他方面就差不多了,亲人们依次往棺材里放入各种财宝。阿苏夫人放完,苏鸣鸾往里面放。苏鸣鸾的身后跟着一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祝缨以前从来没见过。她被苏鸣鸾抱着,往里面放了一对明珠。她低声向苏鸣鸾叫:“阿妈。” 祝缨往那边看了一眼,没作声。 祝缨带来了几匣子礼物,原本是要送活人的,现在她又打开了匣子,将一匣子一匣子的东西往棺材里面放。搭上阿苏家给老洞主陪葬的东西,整个棺材沉了上百斤,不得不临时加了杠子又多加壮丁才能抬起来。 苏鸣鸾将父亲的葬礼安排得十分盛大,以显示自己是“正统”。 地上的鲜血还没有洗刷干净,阿浑一家消失在了寨子里,寨子的秩序却恢复了。兄妹几个都约束住了自己的手下,将一场葬礼办完。 从葬山归来,祝缨又在阿苏家住了一晚,这一晚寨子里上下灯火通明,大家喝酒、唱歌、跳舞,为送走老人、迎来新洞主而庆祝。 祝缨与阿苏夫人坐在一起,两人身边坐着那个小姑娘。阿苏夫人说:“可算回来啦!” “这是小妹的孩子?” “是啊……她阿爸死了。” 苏鸣鸾如今二十多了,有个女儿是不稀奇的,祝缨觉得比较奇怪的是,为什么不说呢? 阿苏夫人低声道:“她生的时候不好。” 当年苏鸣鸾还是个少女的时候,阿苏洞主是打算招一个能干的女婿,女儿女婿一同帮助长子管理寨子。女婿是个高大健壮的青年,能打能说。小两口也过得不错,大家都很看好他们。天有不测风云,女婿在与利基族互相砍人头放血的过程中惨胜回来,人受了重伤,抬回来就死了。 小姑娘就生在她的父亲死的时候,因此被习俗里认为是不祥,一直养在外面。直到苏鸣鸾登上洞主之位,才将女儿接了回来。 小姑娘五、六岁的样子,一双眼睛还带着点懵懂。祝缨摸摸她的头,她像只受惊的雏鸟缩了缩脑袋。祝缨将头托在她的脑后,等了一下,等她放松了下来,再摸一摸。慢慢地同她讲话,问她的名字。她说:“小妹。” 也是小妹啊…… 祝缨两指一搓,从指端冒出一朵小花,小姑娘的眼睛亮了一下,祝缨对她招招手,将她抱到了膝上。 ………… 山下事多,祝缨不能在山上久留,第二天便要启程。 苏鸣鸾为她准备了许多礼物,又将祝缨请到自己的屋子里,一只小匣子郑重地递给了祝缨:“义父,这是我自己写的,还请义父指正。” 祝缨打开匣子一看,是一张画在布上的地图,图画得很简略,简单地标了个山川的样子,上面写着“瑛族阿苏家地理”。然后是奏本,写的是她的父亲去世了,按照父亲的遗命,她做了洞主,请求朝廷的敕封。 奏本里写,主要是因为祝缨向她宣讲了皇帝的仁义,让她下山学习一段时间,她又看到了山下生活的“怡然自乐”、“衣食丰足”,同时因为之前开设榷场等,皇帝对她家十分讲信用,是个“信人”。她的表哥也在京城读书,说京城之文明。 她“心生向往”,所以请求朝廷敕封,她愿意为朝廷管理一众山民。 祝缨点头道:“好。我也写一封奏疏,代你解说。你要好好干,好好保重。” “义父放心。”苏鸣鸾眉眼舒展开来。 二人又闲谈几句,祝缨道:“我看到小妹了。” 提到自己的女儿,苏鸣鸾的头也昂了起来:“我接她回来了!” “嗯,”祝缨说,“你知道花姐的,对吧?” “大娘是个温柔的好人。” “她看的病人里,有一半儿的妇科病,多数是从产育上来的。你现在正在要紧的时候,别急着再生。” 苏鸣鸾难得的脸红了一下:“还是义父呢,跟我说这个干嘛?” “就是亲近才提醒你。那可比生病还狠,生病只是几天,一服药吃了就好。这个……呵,你这上上下下,你有功夫耽误一年?花姐的病人里,怀孕、流产、生产、难产、死胎、月子没坐好,一生的病痛折磨,精力差一点儿的人都被抽干了,命差一点儿的就不是花姐在看而是归小江管了。当然也有能生好几个还没事儿的,你现在试不起。” 苏鸣鸾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道:“是。” 祝缨道:“好啦,我也该回去了。” 她来的时候满心的猜测,回去的时候倒是一派潇洒。赵娘子没有马上回来,而是留在阿苏家陪嫂子住一阵儿。祝缨回程更加的自由。 她回到县衙的时候,县衙里那股开心的劲儿还没褪去。顾同没有跟她上山,这些天都在后衙“彩衣娱亲”,陪着祝大和张仙姑说话。 祝大和张仙姑比福禄县的乡民算见过世面的,虽然字也丑,有
相关推荐:
错嫁,先婚后爱
情欲九歌【限】
【网王】暗潮
采青 (百合ABO)
强制宠溺,恶毒假千金有大佬外挂
穿成男主炮灰前妻
你是我的小太阳
[综英美] 今天你变玩偶了吗
我家夫人向来胆小
是掌印的心尖尖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