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由此忍不住说:“感觉从小就没有在东京海边玩过,学校的临海野游也没有放在东京的...难怪人家都说东京最缺乏两种东西,一个是像样的牛肉,一个就是像样的大海了。” “哈!好绝妙的说法,不愧是我们的才女了!”小川真纪子首先反应过来,称赞道。虽然同学们都不知道林千秋是如今已经有了些名气的作家‘林雪堂’,但林千秋在国文课、英文课上的表现是看得到的,因此有‘才女’之称。 其实以日本的地狭民稠,本土生产的东西一平均,人人拥有的都很少。所以像牛肉这种东西,很多地方都谈不到有‘像样的’。只是因为东京是首都(东京从没有被规定为首都,但她就是实际上的首都),全国物资都汇聚于此,缺乏像样的牛肉就不正常,以至于令人遗憾了。 至于大海,则更让人每个自小生活在东京的人记忆犹新,东京人要去海边,首选永远不是本地——这对一个岛屿国家,国民都对海洋有很深刻、很特殊的感情的国家,是根本不能忽视的‘缺点’。 “不是我说的,是听一个长辈说的。”林千秋可不敢承认这样的总结是自己做的。 事实上,这是大作家村上春树在自己的散文《关于千仓》里说到的。而他之所以会对此感触尤深,大概是因为他从小成长于阪神间,那里有日本最好的牛肉(神户牛肉便生养于此)。以及说最好可能有争议,但也绝对说得上美好的大海。两相对比,当然会对东京缺乏这些有所抱怨了。 小川真纪子点点头,又说:“那这个人大概率不是东京人吧,东京人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反而没办法敏感地意识到这点呢。” “那有什么重要的?虽然东京没有像样的大海有些让人困扰,但这不也给了我们离开东京,看看外面世界的理由吗?”渡边奈美无所谓地说,说完后她就盯着林千秋的沙滩包看:“这是什么,是防水袋吗?” 林千秋点点头,示意她可以拿起来看:“是逛超市的时候看到的防水袋,但总觉用抽绳封口不够防水。而且抽绳用多了,很容易坏掉吧,所以改进了一下。” 那是去游泳,或者去钱汤洗澡会带的防水袋,可以在里面放浣洗用品、换洗衣物、毛巾等。材质是加厚的特殊塑料,半透明的灰色,看起来还挺高级的——在这个一次性塑料袋还是稀罕物的时代,确实不能说塑料的袋子有哪里廉价了。 是的,这个时代一次性塑料袋还相当少见...塑料袋在20世纪初就被发明了,但当时并不具备实用性。直到1965年,一家瑞典公司特别设计的一体式聚乙烯购物袋横空出世,无论从成本,还是便利性、可用性等方面,都打败了当时主流的纸袋,一次性塑料袋才开始成为购物的标配。 但最开始也只是在欧洲而已,1979年,已经在欧洲本土占领‘袋装’这个领域绝大部分份额的塑料袋,这才国际化。而国际化的第一站,不出意料是美国...总之,1981年的日本,是没什么机会见到一次性塑料袋的。 林千秋这个防水袋不是什么一次性商品,其没那么容易受力变形,但依旧柔软防水。只是到底是加厚的塑料,用抽绳收口时,是没法做到完全密封的。再说抽绳收口会在袋口产生太多褶皱了,对材料本身损伤是挺大的。 林千秋所谓的‘改进’也很简单,就是将抽绳拆下来,换成了硬括一些的纺织带。然后在露出来的纺织带两头,安上便捷卡。这样的话,只要将防水袋袋口绷直,然后卷一卷,最后往上一弯,卡扣合上,就好了。 卷了几道的袋口肯定是够防水的了,而两头用卡扣合上,刚好也是个可以拎的提手。加上这个防水袋原本就是水桶包的样式(装满撑起来的话就是了),这样看还真像是个大号饱满的饺子包呢! 而它方便就方便在不占地方,不拿来装东西的时候,叠起来随便就能塞进哪里。这次临海野游,林千秋只用一个羽毛球包就装下了所有行李,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这个沙滩包不用的话就能叠起来,叠起来后只有一个小方块大小。 “这样看起来真不错啊,既方便、又漂亮...千秋你总有各
相关推荐:
御用兵王
《腹黑哥哥。霸道爱》
阴影帝国
老师,喘给我听
大唐绿帽王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左拥右抱_御书屋
缠绵星洲(1v1虐爱)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