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觉,另外半边也麻木沉重,钝钝的。 “金御医,陛下龙体可安?” 一群御医太医们轮流诊脉完毕,脸色极难看,等候诸臣心下沉沉。 内阁首辅王瑞珩两道花白的长眉紧紧蹙起,他情急之下也顾不上僭越,抢上前两步,抢在高煦跟前开口询问,并催促道:“诸位不必斟酌,将实情一一道来即可。” 金御医作为御医之首,殿内所有人包括躺在龙榻上的皇帝,都紧紧盯着他,他额头沁出豆大汗珠,抹了抹,才战战兢兢道:“陛下病情,不甚乐观。” “陛下暴怒致使肝阳上亢,须知肝阳上亢,极易引发脑卒中。” 肝阳上亢是高血压,脑卒中其实就是中风,前者一个控制不好,后者很容易同时而至,情况或轻或重,后遗症基本都有,与中风程度成正比。 “昨日陛下暴怒昏阙,老臣已经用金针尽力疏导,可惜……” 接下来的话,大家都听懂了,结合昌平帝情况,显然效果很不尽人意。 脑卒中如果幸运,后遗症也能轻微到几乎能忽略的,事涉皇帝,太医院诸人不敢对外胡言乱语,只将情况悄悄禀报了皇太子及几位重臣。 现在皇帝醒了,结果出来捂也捂不住了,御医们只能当众直言。 王瑞珩脸色很难看,立即追问:“这,可有治愈之法?若是医治需要耗时多久?能治愈到何种程度?” 老首辅一语正中关键,不管皇帝能否掌握军政大权,他一直瘫在床上不是事啊。 “可用针灸,按压穴位,辅亦汤药等法子。只是……” “你且快快道来。”吞吞吐吐急坏了人。 “陛下病情不轻,怕是难以恢复如初,若是静心诊治,莫操心劳神大喜大怒,假以时日,还能渐渐见好。” “只是……” 金御医把心一横,“若反之,恐病况愈重。” 中风后遗症若严重的,确实是很难治疗的,想要恢复到发病前般灵活,基本不可能。不过保持心境平和,努力配合治疗,或多或少还是会有所好转的。 反过来,暴躁易怒,操心劳神,心绪起伏大人也劳累,恐怕不但不好,反而短期内再度病发的可能性更大。 这是常识,在场诸人哪怕不是医者,也闻听过脑卒中这病的厉害程度。 昌平帝他有最好的医者伺候,但问题是,他能保持心境平和,不大喜大怒吗? 不可能的,皇帝这性情这位置,注定了他无法配合,甚至能让病况迅速往糟糕境地奔去。 上至皇太子,下至文武重臣,都沉默了,王瑞珩看向一群御医太医,后者纷纷垂首,不敢对视。 他有些绝望。 大殿内死寂一片,大伙儿面面相觑,不知该作何反应。 太子及朝臣暂无反应,昌平帝的反应就大了,“哐当”一声巨响,龙榻前楠木小几上的鎏金香炉被扫落,发出巨响。 “你,你胡说!” 皇帝半边身子没知觉,半边身子迟钝,但还能动,精细动作很困难,但大举动还是没问题的,他闻言又惊又怒,使劲一挥手,将炕几上的药碗香炉等物打翻扫落。 “胡说八道!将,将这群庸医拖出去,重,重重地打!” 昌平帝一边脸木木的,说话含混不清,他怒不可遏,整个身躯弹跳一下,榻上立时乱成一片。 “父皇请息怒。” 高煦急急上前,扶住皇帝,“金御医等人医术精湛,这二日,正是他们日夜诊治,为父皇减轻症状。” “正是,陛下请息怒。” “陛下请息怒。” …… 所以说伴君如伴虎,御医太医都是高危职业,稍有不妥,就得遭殃,特别伺候的还是不宽和的君王。 不过这当口,御医们绝不能出岔子的,高煦领着朝臣,纷纷上前规劝。 太医们赶紧往侧面一缩,努力降低存在感,他们冤啊,要知道他们只擅长治病,可不是神仙。 金御医随大流,眼睑微垂,遮住一切情绪。 皇帝这病情是他针灸结果,在大事落幕之前绝不会好。 “你这个逆子!” 昌平帝不聪明,但运气好,他这辈子真没遭遇过什么挫折,帝位不用抢,轻轻巧巧落在头上,完事还有保皇党护驾,四十余年一路坦途。 归京后的尴尬境况,是他生平头一个逆境,本来他还能勉强蛰伏,但遭遇“大病”后,他惊怒交加,一下子就按捺不住了。 太子一露脸,他登时暴跳如雷,抬起还能动的那只手,指头险些戳到高煦脸上,大着舌头怒喝道:“你出去,不许杵在朕面前!” 高煦还未说话,王瑞珩先蹙起眉头,“陛下此言差矣,皇太子殿下纯孝,陛下病倒一天有余,殿下衣不解带候在乾清宫,从不懈怠半分。” 于孝道,高煦这么多年一丝不苟,满朝文武看在眼里,现在虽掌控了军政两权,但老实说,是迫不得已之下的动作。 局面必须发展到这个地步,天家无父子,东宫不拿着权柄,恐怕立时会被皇帝铲除。 饶是如此,高煦还是孝顺依旧。 其实,自从南狩之后,不论保皇党还是中立派,天平已大大倾斜于东宫。再辅以上述原因,皇帝此言一出,大家哪怕没说话,心里也是不认同。 不说话,其实已经表达了态度,再加上王瑞珩的话,昌平帝之怒可想而知,“你们……” “呜啊呜哇!” 皇帝怒极,竟生了悲,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刚骂了两个字,半边脸竟一阵抽搐,话也说不成句了。 抽搐一阵子后,昌平帝竟眼角一歪,嘴角一斜,口水滴滴答答地流淌下来,嘴巴动着,却再说不出话,只能让口水流得更欢。 他刚才
相关推荐:
村夜
将军在上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树深时见鹿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弟弟宠物
红豆
乡村透视仙医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