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话,他一点错处都找不出来。 “虞家这个儿婿跟家里的儿子一样,真好。”有人感叹道。 虞夫郎听了这话,心里笑得合不拢嘴,表面上还是谦虚的:“山辞这人我第一次看见他时就知道他是一个有担当的,待我跟侯爷也跟亲人一样,有时候就会回来吃饭,陪我们说说话。” 他们闻言更加满意了。 虞澜意端着茶水喝了几口,拿着糕点吃几口,小声的说:“难道不应该夸我么?没有我哪来你这样的好儿婿。” 郑山辞笑了笑:“是的,没有你就没有我。” 虞澜意脸上一红。 郑山辞接过长辈的话说道:“朝中的事情很忙,有时候我想来侯府总是忘记,澜意总是来,我就记住了。” “澜意这孩子真孝顺。”有夫人转口夸了虞澜意。 虞澜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阿爹,我跟郑山辞先出去了。” 虞夫郎笑着说:“你们自己去玩吧。” 从众位夫人的目光里逃出来,虞澜意带着郑山辞去自己的屋子里烤火。 “澜意跟山辞的感情真好。” 虞夫郎心中颇为感触,“说到这事,我就不得不说一件趣事。” 夫人们颇为感兴趣。 虞夫郎说道:“澜意来家里玩,我问他跟家里说了没。他说没有,只要山辞看见他没在家里,他就知道来侯府来了。” “真是好孩子,他们这样的太让人羡慕。”一个夫人感叹。 就连虞夫郎自己也没想到自家孩子成亲后能把日子过成这样。 另一边虞澜意回到自己的屋子里趴在床上滚了滚,家里的屋子到了时间就会打扫,干干净净的给虞澜意留着。 郑山辞一边烤火一边吃花生。 虞澜意趴了回来坐过来烤火,郑山辞看了他一眼把花生递给他。 “过年家里来的人太多了,等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少一些了。”家里的亲戚还是不错的,但虞澜意不喜欢跟很多人一起吃饭。 郑山辞听他的。 抓着虞澜意的手过来烤火。 “我们今天一整天都在侯府。”郑山辞说道。 虞澜意笑了一声,屋子里只有两个人,虞澜意摸了摸郑山辞的脸,“郑山辞,你太乖了。” 郑山辞看了虞澜意一眼,他笑了笑:“这是应该的。” 虞澜意靠着郑山辞。 郑山辞这样的相公太拿得出手了。 上午还能偷会儿懒,下午就要去走亲戚了,虞澜意整个人吊在郑山辞身上走。 他今天穿了红色的披风,整个人像是一个小红帽,郑山辞穿着墨色的披风,宽大的袖子里面拉着虞澜意的手。 两个人走在雪地上留下了两串脚印。 其中一个脚印大一些,另一个脚印踉踉跄跄的。 “郑山辞好累啊。”虞澜意撒娇。 郑山辞的掌心温暖干燥,“我看你跟他们聊得挺高兴的。” 确实有很多亲戚家的人都跟虞澜意一样大了,都已经成家立业了。郑山辞现在是阁老了,家里的亲戚对他的态度又不一样了。 对郑山辞的态度不一样,对虞澜意自然又不一样。 虞澜意以前还要收敛一二,过年走亲戚就想炫一下郑山辞。 “说话聊天还是高兴的。”虞澜意抿唇笑起来。 他整个人被说得都轻飘飘的,像是踩在棉花上。 他喜欢聊天,别人可不喜欢聊天。 安哥儿跟虞长行走在最后,虞长行说道:“今天辛苦你了。” 安哥儿笑着说:“没事,这些事我都做习惯了。我在家的时候也常常帮家里招待客人。” 虞长行握了握安哥儿的手,他的手心像是一团火在烧。他低声说:“等把侯府的事忙完,我就陪你回岳父家里。” 安哥儿轻轻的点头,他的皮肤还是白皙的,现在耳朵爬上了一抹绯红。 虞长行的手有些痒,他佯装的用手抵在唇边。 “父亲想致仕,我是赞同的。” 安哥儿听了这话,心中一跳。长阳侯的身子骨还成,这么早就退下来么。 “父亲想退下来就退下来吧。”安哥儿也赞同。 虞夫郎把内宅中的事已经全部交给安哥儿来做了,虞长行是嫡长子,早早的接触到了侯府的人脉跟资源,他的地位很稳定。哪怕是长阳侯退下来,对他也没有丝毫影响。 像是老英国公府,老国公退下来,舅舅跟陛下的交情不够,又没出众的能力比老国公在位时还要弱上一线。 虞长行是想长阳侯退下来也能跟阿爹好好的享福,到处去玩一玩。 等到晚上吃完饭,家里只剩下一家人了,长阳侯就把这件事告知给虞澜意跟郑山辞。 虞澜意瞪大了眼睛:“这么幸福?!” “岳父退下来也好。”郑山辞笑着赞同。 长阳侯看见虞澜意还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心情很好的伸手摸了摸虞澜意的脑袋,“我就不能享福了?” 虞澜意的重点完全歪了,他只知道长阳侯退下来后很好玩,但他这个年纪退下来首先就是要看下一代能不能把场子撑起来。 他为什么要跟虞长行跟虞澜意说这件事,如果两个孩子还想再让他撑一撑,他还是会撑一撑,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成长起来。 郑山辞这边他倒是不担心。 虞澜意把长阳侯的手抓下来,看了看他的大手。大抵是做过兵,在军营的混过,长阳侯的手并不是一双养尊处优的手,他的手上有伤疤,有老茧,有疙瘩这样的手跟虞澜意白净的手形成鲜明的对比。 虞澜意摸了摸长阳侯手上的伤疤。 认真的说:“退下来就退下嘛,郑山辞最喜欢钓鱼了,到时候等郑山辞休沐了,你们就一块去钓鱼。我有空了就跟你和阿爹一块出去玩。家里的担子都让大哥跟大嫂担着,还有孙子跟外孙在,你是一个幸福的老头子。” 长阳侯闻言神色怔然,把手从虞澜意的手里抽出来背到身后,“贫嘴!” 虞澜意瘪了瘪嘴。 “时辰不早了,我跟郑山辞先回去了。” 长阳侯看着虞澜意跟郑山辞离开,心里暖洋洋的,虞澜意的话说到他心上去了。 新年过后,大雪还在下,官员们已经换上官袍去金銮殿。 郑山辞早上吃了油条豆浆站在金銮殿前面。 新年之初,没甚事要处理。长阳侯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想乞骸骨。” 朝臣们的精神一下就抖擞起来。长阳侯才五十多岁的年纪,这个年纪就要致仕,这太突然了。武明帝显然也不知道长阳侯的打算,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武明帝劝了三次,长阳侯执意如此,武明帝就顺了长阳侯的意思。 长阳侯:“多谢陛下。” 郑山辞看着长阳侯有些羡慕,岳父太洒脱了。 卸任的只有朝中的官职,爵位还在身。 新年的金銮殿上就长阳侯致仕这件事就值得官员们探究一阵了。长阳侯到兵部收拾东西,老侯爷喊道:“老虞,你这么早就退下来了,真不习惯。” 长阳侯朗笑:“我可不想在这个位置做到老,家里的小辈争气就让他们为家族争气吧。” 老侯爷咂嘴:“你的小辈好着呢,难怪这么早就享福了。” 长阳侯是真享福,他的地位有虞长行跟郑山辞在,根本不会受到太大的变化,朝臣待他还是恭恭敬敬的。 做一个逍遥侯爷合适。 长阳侯笑着没说话,等东西收拾好了,脚步轻快的离开皇宫。 长阳侯:退休![摆手] 小郑:眼泪从嘴角流下来[爆哭] [178]钓鱼佬 长阳侯回到家里,他把官袍脱下来换上常服,值房的包袱放在屋子里。 从皇宫出来前,长阳侯就把关于兵部的文书机密烧毁了,他的包袱里没有什么紧要的东西。但有些东西要放在书房去,书房的钥匙只有他自己有,长阳侯也不放心让旁人去书房。 虞夫郎从外边回来看见长阳侯问道:“陛下准你乞骸骨了?” 长阳侯点点头:“现在无官一身轻,也不用去应付官场上的事了。” 长阳侯笑了笑,肩膀陡然就轻便了。 虞夫郎:“快把你的包袱收拾好,堆在这里做什么。” 郑山辞回到内阁先批奏折,等批改一阵空闲期间就会把岳父拎出来羡慕一阵,然后继续批改。他的速度很快,上午就把奏折改完了。 魏首辅跟萧次辅的速度慢一些,雷阁老改得慢悠悠的,时不时自己出门给茶壶添点茶水,拖着时间做事。 郑山辞批改的奏折有两道奏折是刑部呈上来的,州府有两个杀人犯,郑山辞对这类事有兴趣,仔细看了一下。 这些杀人犯都是晚上行事。 晚上县城跟州府有衙役巡逻,在镇上跟乡里就没有这样的衙役。郑山辞想了想,他在乡里时其实感到大燕的治理得还是很好的,因为大大小小有那么多的乡都纳入到基层官员的体系内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上行下效更是难上加难。 大燕待乡里的态度既不压榨也不放纵。 郑山辞提出给乡里的路上多安几个灯笼,可以安排人在重要节日轮流巡逻。郑山辞还有一个想法,但他一想到国库里的银子就断了心思,等再多赚点钱后可以写奏折。 郑山辞想办镇学,学费免费,只需要交吃饭的钱,也可以自己带饭让膳堂的人热。大燕每三年会产生三百名进士,这些进士都是饱读诗书之辈,大部分的人都是世家子弟,寒门子弟想要考上进士很难,但如果学会读书认字,他们可以去镇上做事。 他想让他们多学一点知识。这条路不好走,但郑山辞希望他们可以通过知识窥探到大燕的一角,能让有能力去改变生活的人多一条出路。 郑山辞暂时把心思压下去。 晌午众人一同用膳。按照郑山辞的官职,他可以让小吏把饭菜送到值房里来,郑山辞还是习惯自己去膳堂里吃饭。 今天有竹笋鸡汤,郑山辞让厨子多打了竹笋。 萧高阳已经坐在位置上用膳,郑山辞一坐过去,崔子期就抬起头来:“郑兄,你跟萧兄的岳父都退了。” 郑山辞咬了一口竹笋:“这是好事。” 萧高阳想到时阁老整日在家里,他也有些羡慕。不过他很清楚,如果让他三十多岁就退下去,萧高阳心里是不甘心的,他还想接着往上走。 崔子期只是起了一个话头,他实则的目的是想让郑山辞给他看看他新写的话本。 “你看看,这能不能卖?”崔子期期待的看向郑山辞。 “我过几天给你答复。”郑山辞把话本收过来。 杜宁惊讶:“崔兄你可以啊,这么忙还有空写话本。” 崔子期得意的说:“刑部的事还是挺好做的,只要习惯了时间就省下来了。” 梅淮闻言点点头,他在工部同样喜欢把朝廷的事情做完后就做自己的事情,这是他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 杜宁看向郑山辞。 郑山辞无辜喝汤:“别看我,我是真没时间。” 不过他会在上值时把事情做好,回到家里就可以陪澜意跟小平安了。 他们没有那么充足的精力,只是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施玄做完事还要礼佛,他听着好友们的话,露出淡淡的笑。 吃完小伙伴各自散去,郑山辞去午休,他很快就睡着了。另一边虞澜意在家里还是窝在被褥里,小平安今天一上午都没看见他的人影。 虞澜意早上赖床,想着郑山辞去上值了,被窝里太暖和了,他懒得起床让侍从把饭菜摆在床上,吃了继续睡。 小平安自己独自一个人用了早膳跟午膳,他一个人还坐得住。没事就在长廊上走一走,带着侍从去看看家里的厢房。 他数了数家里的厢房给客人住的有六间,这个宅院还是很大的。小平安溜达到了厨房,厨娘正在做糕点,看见小平安就见礼:“公子来得正好,新鲜的糕点出炉了。” 小平安吃了几块,他看见厨娘把糕点装进食盒里,装了芙蓉糕,云片糕和驴打滚。 “我拿去递给阿爹。” 厨娘应下来:“公子小心一些,晚上公子想吃什么?” 小平安报了几个菜名,厨娘记下来。小平安拎着食盒就跑,一口气跑到虞澜意门口敲门。 “阿爹,我给你送糕点来啦!” 虞澜意坐起来揉了一下头发,穿上衣裳打开门。 小平安眼睛亮晶晶的就把食盒搁在桌子上,然后把三碟糕点端出来。 “我是从厨房提过来的。” 虞澜意揉了一下儿子的脑袋,“我们一起吃。” 小平安点点头。 吃了几块糕点,虞澜意就去洗漱,然后带着儿子一块出门玩。 “买书!”小平安开心的说。 “行,你买书我买话本。”虞澜意先让儿子上马车自己再上去,马车里有碳火还是温暖的。到了书铺,小平安就直奔去买书的地方,挑选了几本,还有一本他不认识上面的字,但他看封面很好看就想买下来,等自己认字后把这本书看完。 两个人各自买了书本,虞澜意还撞见了梅哥儿。 梅哥儿也是带姜湫来买书的,姜湫比小平安年纪小,还在上小班。 小平安拿着书过来,梅哥儿笑了笑说道:“小平安上大班了,你给姜湫弟弟推荐一些书吧。” “好哇。” 小哥俩要好的去选书。小平安对这里的书铺已经熟悉了,这是户部管理的书铺,虞澜意本着不让别人赚钱要让郑山辞赚钱的态度一直在这书铺买话本跟书籍。 这里的很多话本还是太学生写的,只是他们都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有几本话本在京中闺秀还很出名。 小平安带着姜湫买书,他首先把一整套的状元笔记推荐给姜湫,十分精明的说:“一本一本的买,一本就是一两银子,买一套可以省个二三两。” 姜湫似懂非懂,他看向小平安手里的状元笔记,挠挠头:“我家里已经有了。” 小平安放下状元笔记,拉上萧辰把画册推荐给他,姜湫很喜欢都拿了。两个人在这个角落里没人看见,姜湫欢喜的说:“我阿爹很喜欢画画,他最喜欢画梅花了。” 小平安想了想蹲下来说道:“或许是因为你阿爹姓梅。” 姜湫有点懵懂,“是这样嘛?” 姜湫抱着画册出来,还有几本唐诗宋词。梅哥儿跟虞澜意道别,带儿子坐马车。 梅哥儿总觉得姜湫在看他。 “怎么了?” 姜湫好奇的问:“阿爹喜欢梅花是不是因为阿爹姓梅啊?” 梅哥儿倒是很乐意跟姜湫说这些,“关注到梅花确实是因为我姓梅,但喜欢是真正喜欢梅花的品行和样子。” “阿爹喜欢梅花,那我也喜欢梅花。”姜湫说道。 晚上姜湫就把家里的腊梅摘下来送给梅哥儿,梅哥儿心疼腊梅。 姜兰礼在吏部忙了一阵,看着花瓶里插着腊梅,他笑了笑:“好啦好啦,我给姜湫说了一顿,他知道错了。” 梅哥儿只是有点郁闷,没生多大的气。 姜兰礼把一幅画送给梅哥儿,“这是我偷闲画的梅花,你看看怎么样了?” 梅哥儿把画接过来,仔细打量,点评道:“一般。” 姜兰礼听了也不见气。两个人都是出生书香门第,天性中带着浪漫。像是梅哥儿一到秋天看见落叶就要掉金豆子,姜兰礼懂他,不会觉得他矫情,反而觉得可爱。 “那你画一幅梅花送给我。”姜兰礼顺着竹竿往上爬。 当初他就是通过梅淮跟梅哥儿搭上的,梅淮对姜兰礼毫无戒备就被偷了家。 梅哥儿清清淡淡的颔首。 日子还长,姜兰礼打算收集很多梅哥儿画的梅花,锁在箱子里自己一个人慢慢欣赏。 “最近在吏部办事还是有些累,年后的官职有变动的不再少数,吏部跟户部都要忙,把官员的俸禄调正确。” 姜兰礼想到这些事头疼。 说来也是缘分,梅尚书从户部尚书变成吏部尚书,姜兰礼在吏部做事,这就是在老丈人手里当差。 姜兰礼在吏部更兢兢业业了。 他和他好友的这几个老丈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厉害着。 姜兰礼爬上床去抱梅哥儿的腰。 梅哥儿看了他一眼,重重的揉他的脑袋。 姜兰礼在家里郁闷,郑山辞对户部的事却不烦,官员的俸禄这事他早就吩咐范侍郎去做了,现在应该办完了。 郑山辞下值跟小平安打了雪仗把晚饭吃完,一家子窝到一起烤火。 炉火上面沏着果茶,晚上不适合喝茶叶,喝点果茶小平安也喜欢。 三个人今天吃饭都吃饱了,现在烤火后昏昏欲睡,虞澜意把脑袋靠着郑山辞,小平安看着
相关推荐:
她太投入(骨科gl)
归宿(H)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虫族之先婚后爱
军师威武
我以力服仙
宣言(肉)
御用兵王
姑母撩人
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