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直接跳下来,谢承的心顿时就跳得七上八下的。 谢澹早就这么玩过多回了,他拉着谢承一块进屋。 谢承做了太子后,接触朝廷就更深了。再加上武明帝看重他,谢承一直都很忙。这次终于能找二弟一块吃饭,谈天说地了。 谢承会喝酒,但谢澹年纪还是太小,谢承不让他喝酒。 谢澹只好同意。 谢承用完膳他回去继续做课业。他在武明帝那批奏折,回到东宫还要做郑山辞给他布置的作业。这次郑山辞给他布置的课业只有四个字,稳扎稳打。 对郑山辞给他出的课业,谢承都很慎重。 稳扎稳打,谢承思考起来。大燕现在的情况,国库渐渐充盈起来,至少在面对天灾的时候还能救灾,边境安稳,最近听说蛮夷有点小动静。快要到冬天了,蛮夷就会闹出一点小动静。现在朝廷因为田地的事都有些谨慎,在谢承看来这样的谨慎才是对的。谢承把自己最近的见闻感受跟稳扎稳打联系起来,心里有了思路,他一口气写完。 写完这篇文章谢承回过神来,天色已晚,而他现在豁然开朗。把这篇文章写完,谢承更加这段日子的朝廷局势了。 田地清了,父皇不会再做出更大的动作,至少不会比清丈田地更震动。现在所做的就是安静下来,等今年这个年过去后,新的一年慢慢的磨出来,提拔新的官员,打压旧系官员。一拉一压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 另外谢承在盘龙殿注意到武明帝对边疆的关注度变高。看来裁军后又把虞将军调回来,父皇还是不太放心。 朝堂上的官员都是老狐狸,谢承深知自己现在还做不到让他们真心实意的畏惧,但他可以先培养小的一辈,抓他们的小辈。 比如他的两个伴读。两个伴读的家世不差,伴读天然就是他的班底。 谢承现在的思维越来越向武明帝靠拢了。 谢承把郑山辞的课业想通了,郑山辞却还没闲着,他回到家里才把户部的公务处理完了。 郑山辞喝了一口热水,起身给书房落了锁。 他走进屋子里,虞澜意听见动静斜了他一眼,自己躺在床上拿着话本继续看。 郑山辞洗漱后上床抱着虞澜意。 虞澜意把郑山辞的脸薅到一边,自己继续津津有味的看话本。 “什么话本这么好看?” 虞澜意:“这是你们户部名下的书铺新出的话本。写的是一对夫夫的事,挺好看的。” 户部名下书铺每次出了状元笔记,虞澜意都会买一套,留着给长大后的小平安。 户部的书铺是开始接其他的话本了,郑山辞让管事分辨了,出的话本也是符合大众的,毕竟是官府下的书铺还是要正经一些。 有太学生见崔子期写的话本很有趣,他们也写了几本,只是能过稿的人在少数。崔子期那是真实经历,旁人没经历过写不出来。 郑山辞自己也拿了一本书看,他没看一会儿竟然闭着眼睛睡着了。 虞澜意见天色不早了,把话本放下正好喊郑山辞去吹蜡烛,抬头一看郑山辞坐着睡着了。 虞澜意只好把他手里的书抽出来,给他盖好被褥后,自己从郑山辞身上跨过去吹蜡烛。 郑山辞睡到早上就去上值,休息之后,他翻看了今年漕运的单子,郑山辞想了想把玉风叫过来。 “漕运的事一般是谁负责?” 玉风恭敬道:“这事不经过下官们的手,一般都是尚书跟侍郎大人做主。户部只管京城这一条河道,地方上的河道是由地方衙门管理。” 郑山辞颔首:“我知道了。” 玉风被郑山辞派下去主管发俸禄还有其他一些琐事,项郎中办事不错,郑山辞就让他管着户籍,田册这事是郑山辞亲自管。 至于范侍郎什么事都要管一管,只要郑山辞需要了就可以甩些是给他做。侍郎是二把手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郑山辞管户部来后,只要是该给的款子都没有拖延过。他做太常寺少卿时就还被项郎中拖延过俸禄,这事不能再做了。该给的银子就给,不该批的款子就不批。 几个部门来拿款就利落多了,户部的官员也不端着了,把事情办完就去做自己的事。郑山辞对户部的人员没有什么调动,只是把公务跟职责都分明了,出了事故直接找人。 礼部的官员来一趟户部办事办得很快,他回到礼部只在私下跟人感叹户部的人不爱拖着人了。以前这是小事,尚书都不爱管这些,郑山辞自己经过一遭后,才知道户部官员胸里的傲气,这便要改正这种风气。 郑山辞最近的目光落在漕运上,找了户部不少官员问过,打算明日下值后亲自去码头看一看。今天下值还要为给谢承上课做准备。 苏言每次同苏大郎说话,苏大郎的目光闪烁。联想到父亲前后态度的变化,苏言觉得突破口在苏大郎身上。等一日苏言找苏大郎相熟的几个叔伯给他们银两,请苏大郎一块去吃酒。让叔伯们瞒着说是自己的一点心意。 等苏大郎喝醉后,叔伯都由人扶着回去,苏言扶着苏大郎问他:“爹?” 苏大郎没搭话,醉得厉害。 “你为什么不让苏言去刑部?” 苏大郎嘀嘀咕咕听不清。 苏言的心情突然急切起来,灯笼的光照在苏大郎脸上,苏言对目光落在苏大郎脸上,他打量者苏大郎的脸。眼睛、鼻子、嘴唇苏言回想自己的长相,他是薄唇挺鼻,跟云娘要像一些,跟苏大郎却没甚相似之处。 云娘跟谁像,她是聂夫人的丫鬟,听说之前是逃荒逃出来的,聂夫人好心救了她,一洗干净云娘跟她长得有些相似,又见她可怜就留在身边做了一个丫鬟。 苏言端详苏大郎的相貌,又问道:“你为何要偷偷去看聂公子?” 自打他在刑部跟着杜宁做事后,他就对家里的一切产生的怀疑。母亲为何对聂府的事避恐不及,聂大人跟聂夫人待她都很好,父亲转念态度太快,还不敢直视他的目光。还会偷偷的去聂府后门只为了看聂公子。 苏言出外勤,有机会就会跟着苏大郎,每隔五六天,苏大郎都会去聂府后门看一看。 为什么要看一个毫不相干的人,除非他们有关系,有利益。 “你的儿子是谁?”苏言扶着苏大郎轻声的问道。 苏大郎半晌没反应,他突然推开苏言,歪歪斜斜的走在路上。 “我儿子啊以后要做大官” 苏言听见这里有些无奈,苏大郎一直都盼着苏言能扬眉吐气做大官,这话苏言已经听过百遍了。他突然对自己怀疑自己不是苏家父母的亲生儿子这事觉得有些荒诞,怎么可能。 他该是魔障了。 “我儿子从小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苏大郎歪歪倒倒的又说了一句醉倒在地上。 苏言扶着苏大郎回到家里,云娘见苏大郎这个样子眼中闪过一丝嫌恶,“怎么喝成这个样子?给我吧。” 云娘扶着苏大郎,顺嘴问道:“你爹有没有说什么胡话?” 苏言微微一笑:“没说什么,就是说想让我做大官。” 云娘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做甚大官,只要稳稳当当的就成了。我们家就是普通人的条件,家里又穷,没人脉,当个小官都是天上掉馅饼了。” 苏言沉默不语。 他握紧拳头跟云娘问好后才回到屋子里。 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这样的日子他没享受过。要是苏大郎的话还有疑虑的话,那云娘在他进门后问苏大郎有没有说实话,这就可以断定下来。 苏言这几日跟着杜宁一直出外勤,他拐弯抹角的跟杜宁打听了一些聂大人的事。 杜大人给他透露三条信息,聂大人喜欢喝春芳楼的茶,每日休沐若无事都爱去。聂大人喜欢严谨细心的人。聂大人只有一个儿子,想要讨好他就跟他儿子拉拉关系。聂大人的喜好,杜大人都说了一些。 杜宁只是想苏言想了解一些上官的喜好很正常,说明苏言上进,他把知道的都说了。 苏言休沐日就去春芳楼,去了三次,终于撞上了聂尚书。 苏言:步步为营。 小郑:不错,老谋深算。[奶茶] [161]真相 苏言走上春芳楼,他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坐在窗户旁,一边品茶一边看底下的人。聂尚书不喜欢坐在包厢里,这样他在书房里就可以品茶了。到茶楼喝茶他更喜欢坐在大堂靠窗的位置,这样去看底下的人,观察他们。 苏言的目光落在聂尚书身上,他四处查看大堂里的位置都坐满了,苏言上前拱手:“下官见过聂大人。” 聂尚书抬头看见是一个不相熟的小年轻颔首点头。 苏言:“下官斗胆可否跟聂大人拼个桌?” 聂尚书的目光落在苏言的脸上,他点头。小年轻想跟他套套近乎,人之常情。聂尚书漫不经心的想着,目光停留在苏言脸上的目光有些长。 店小二问苏言要喝什么,苏言要来一壶碧螺春。 聂尚书在年少时喜欢喝碧螺春,身居高位后就改了口味喜欢大红袍。聂尚书问道:“你在哪处当职?” “下官是翰林,现在被借调到刑部帮着杜大人做事。”苏言不卑不亢。哪怕现在坐着的这个人可能是他的生父,苏言还是把心思静下来。 他还要更多的证据,不然仅凭他的一席话说服不了聂尚书。 昨晚苏言查看了身体发现他的手臂上有一个像是被火烧的胎记,孩子生下来,父母对胎记的事都很在意。 聂尚书问了苏言几句,苏言答得有模有样,聂尚书暗自点头。 店小二端着茶水上来:“公子,您的碧螺” 苏言伸出手去接,两个人冲撞上,滚烫的茶水倒在他身上,店小二忙不迭道歉。 “没事,是我自己不小心,这碧螺春还有半壶,你先退下吧。”苏言笑着说。 他的右手臂的袖子湿透了,苏言把袖子挽起来。 “真是对不住让聂大人见笑了,我做事毛手毛脚的。” “你手臂上的是烫伤?” 苏言笑了笑:“这是胎记。我刚开始也不知道这是胎记,还以为自己是去哪玩才弄伤了。因为我失去了三岁前的记忆,被父母说了才知道是胎记。” 聂尚书叹息:“三岁的记忆小孩子也不大记得清楚。” 聂华在三岁时贪玩把脸伤了,后脑勺还磕破了,整个人也不爱说话。要不是京城里的大夫有办法还要留疤。 聂华当时要留在京城医治,他被皇帝下放去地方历练,只好把妻儿留在京城。等他回来后已经过去三年了。 苏言另一只手拿着茶壶,手指捏紧又放松下来。 “我本来早就该去拜访聂大人,聂大人是我的恩人。若不是聂夫人收留我娘,又放了她的卖身契。我就是奴籍,不能考科举了。” 聂尚书看向苏言目光有些恍惚,他回过神来:“原来是你。我记得你小时候也是包着脸说是伤了后脑勺,站在聂府门口等你娘回来。” “后来我就没见过你了。” 苏言的胸腔里满是酸涩,忍不住红了眼眶。 他低下头掩饰自己的失态。 这样的神态落在聂尚书的眼中,聂尚书一直在看苏言的脸,“你的眼睛跟我夫人太像了。五官隐约有些熟悉。要不是知道你是谁,我还以为你是我的哪个子侄。” 苏言抬起头来,对着聂尚书笑了笑:“我却是不敢当。聂大人家是百年世家,聂公子是家中独子,我怎么能做聂大人的子侄?聂大人还是不要开玩笑了。没有人会关心我,没有人会把我当成骄傲。” 聂尚书皱着眉头。 “我父亲说想他儿子锦衣玉食,荣华富贵我年少时跟普通人过得一样,并未享受富贵,也不曾锦衣玉食。”苏言像是突然回过神来,他结结巴巴的说:“聂、聂大人,我魔障了,胡言胡语,您就当没听过吧。” 苏言说着给聂尚书急忙道别落荒而逃。 走出春芳楼后,苏言脸上的慌张顿时就消失了。要是他明明白白的告诉聂尚书,聂尚书还要存疑,只有聂尚书自己查出来的才是真相,才有安全感。 苏言的心中有满腔的恨意,这恨意让他飞快成长。 另一边聂尚书还在想苏言的一举一动,身为刑部尚书,他查过不少案子。苏言的情绪不对劲,至少他之前的那番话不该对一个陌生人说出口,更何况他还是苏言的上官。 聂尚书走出春芳楼,一直在想苏言的模样,还有他说的三岁失忆,右手臂上的胎记。聂尚书回到家里就问:“公子去哪儿了?” “老爷公子出门去了。” 聂尚书点点头往书房走,他到了书房过了半晌把亲随喊过来。 “你让京城中的暗哨盯着聂华,还有苏大郎和云娘。如果他们见面了就马上来通知我,我没来就记下他们说过的话。”聂尚书说。 长随领命下去。 晚上聂华回来用膳。他虽是胡闹了一些,但终归还是怕聂尚书的,每晚都回来陪家中父母吃饭。一个丫鬟不小心把汤倒在他右手臂上。 “怎么做事的?!”聂华勃然大怒。 聂尚书说道:“好了,先把衣服换了再来吃饭。” “我不吃了,气都吃饱了。”聂华说着离开席面,自己回屋去了。 聂夫人还担心儿子:“他不是喜欢吃四喜丸子么?等会儿你们把这道菜送到他房里。” 聂尚书继续吃饭:“华儿跟楚家的婚事先缓一缓,他这个样子跟没长大一样,一点担当也没有,还尽去勾栏这些腌臜地方,等他先立业后才成家。” 聂夫人说道:“都是先成家再立业,我还想楚哥儿嫁进来好好管教华儿。” 楚家虽说未在京城任职,但楚大儒桃李天下,众人都尊重他。 楚哥儿长相秀丽,又贤良淑德,是一个好儿媳。 “这次你就听我的,难道我还会害了儿子么?”聂尚书的脾气硬起来,聂夫人也不好再多说。 聂华还不知道自己的亲事被延期了,他让下人去打水自己去浴桶里泡澡,可惜家里就没有软玉在怀了。 聂华洗澡从不让人伺候,自己倚靠在浴桶里,屋檐上有人挪开瓦片,目光直直的落在他的右手臂上。 在户部把公务处理完后,下值后郑山辞就到码头来看船只。哪怕是天边的晚霞快要落完了,江面上还是有许多的船只过来。 有纤夫拉船,郑山辞看了几眼货品。 有首饰、丝绸、粮食、煤炭、鱼类等等。郑山辞还买了五斤新鲜的鱼。 “老板,这船只我看着它们尾巴后面都要插商铺的名号,这是怎么回事?” 卖鱼的老板见郑山辞气质非凡,又在他这里买了鱼就打开话匣子:“这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像是这徐家的商船,他们家的靠山的郡王,像是海盗还有沿途的河官就不敢摸老虎的屁股,虽说给徐家交了一笔钱,但这以后就少遭罪了。” “还有这蓝色的商号这是刘家的标志,他们身后是镇南王府,河官也不敢贪墨,就算要贪墨也不敢太狠。” 郑山辞笑眯眯的说:“老板,你懂得真多。” 鱼老板心中舒坦,免不得多说几句:“虽说这河道小官才八品,但一年下来能赚三四万两银子,心再贪点的十万银子都成。像是陛下每年生辰,地方都会进献奇珍异宝,这运过来也是要给河官孝敬的,不然就卡着不让人走。地方官员为了省事一般都吃了这个哑巴亏。每个官员坑点,这样他们还不吃得肥头大耳的。要说谁最了解地方的官员这八品的河道官最了解,哪个官员有背景的不能惹,哪个官员可以捏一捏,他们心里都有谱。” 郑山辞:“看来这做生意也不容易啊,我听说海上还有海盗肆虐。” 鱼老板唏嘘一声:“我们出海一般都不去那边,那里的海盗消息灵通,每次朝廷来围剿都没成功,要么就是抓了几个人结果都是小虾米。这海盗也看这商号,大人物他们也不敢惹,所有一些小商船为了求自保就要跟着徐家跟刘家的商船一块走,每年要给徐家和刘家交一笔保护费,这样算下来也能赚不少钱。” “照老板这么说,这漕运里面条条道道还多着。” “多着呢。但是没背景只能做小鱼被人欺压了。我看公子气度不凡,要是对漕运有想法就去拜一个好码头,保准你挣钱。”鱼老板笑呵呵的说。 “我是对漕运有点想法,也想赚钱。老板能给我推荐几个码头么?”郑山辞说着又上道的
相关推荐:
将军夫夫闹离婚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姑母撩人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人妻卖春物语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寡妇门前桃花多
左拥右抱_御书屋
沦陷的蓝调[SP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