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了就把事情办好。” 郑山辞拱手:“谨遵岳父教诲。” 虞澜意站在马车旁看见郑山辞跟长阳侯还在说话,他不满嚷道:“天都晚了,该回去了。” 长阳侯让郑山辞走了。 郑山辞带着五个好手回到府邸。 两个人到了屋子,虞澜意问郑山辞:“父亲怎么突然要送你五个练家子?” 郑山辞把清丈田地的事给虞澜意说了。 “这么说你现在就很危险了,只给五个好手还给少了,应该来二十几个好手。你出入就把你围成一圈。” 郑山辞:“” “首辅都没我这样的。” 虞澜意:“你出入要小心,这些人小心眼,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就把所有过错怪在你身后,明明是他们自己做错事被发现了,现在却怪发现的人。” 郑山辞惊讶的看了虞澜意一眼:“澜意没想到你会这样想。” 虞澜意:“瞧不起谁,我懂得可多了。” 郑山辞含笑点头。 虞澜意不懂什么清丈田地,但听郑山辞的话就知道要得罪不少人。 “我都知道有几家家里一点都不富裕,他们过得日子挺好的,金衣阁每个月都要去买衣裳。结果阿爹告诉我,说他们家里已经靠卖家里的瓷器来维持生计了。这日子都过不好了,还要去充面子何必这样。” 虞澜意把被褥盖在自己身上找郑山辞说闲话。 “有的人看面子更重要。” 虞澜意出其不意:“为人还是要有积蓄,你有多少积蓄?” 郑山辞被注意到这个拐弯,差点脱口而出。 他的语气顿了顿,“我没什么积蓄,俸禄都上交了。” 虞澜意觉得郑山辞不老实,他也不在意,毕竟他现在手握财政大权,只是他对郑山辞的银子有些好奇。 郑山辞心想自己还是要留点银子傍身,跟澜意和小平安上接时,他还要使银子。 虞澜意想着事困了,“休沐去杜宁的婚宴,过几日还要去书院。” “去书院做什么?” “夫子要大人们都去。”虞澜意打了一个哈欠拉着郑山辞的胳膊睡着了。 叶云初知道郑山辞提出清丈田地的事倒是颇为赞同。不知有多少官员隐匿了田产就为了逃税,这样下去大燕的税收就会越来越少。 他如今还是世子,家里的管家权还在王妃手里。他有一部分的商铺,还有一个庄子这些都交给虞时言了。他名下是没甚田地的,所以武明帝说要清丈田地对他而言没有半分利益的损害。 大理寺的官员就不这么想了,大理寺少卿更是如丧考批,难怪在金銮殿上跳出来说了几句。 叶云初知道清丈田地是个是非事,他下值回到家里,双亲的脸上都有些难看。 “儿子给父王母妃请安。”叶云初上前。 “起来吧。这隐匿田产的事,看来陛下是下了决心要改变,云初你也来想想办法。”镇南王叹口气,心里苦闷。 “难道我们家隐匿了田产?!”叶云初不可置信。 他的父王是异姓王,母妃是宗室女,按理说都不缺钱,怎么还要逃税。 镇南王点点头:“我们家里隐匿了几百亩地,现在你母妃已经紧急出手了,要是没人收还会砸在心里。” 王妃:“这事都是郑家那小子上了奏折惹出的事,只求把田地出了,别留在手里让人抓住了把柄。” 这一时半会京城中的人都在出售田地,这田价就贱了,还有陛下真的会查不到痕迹,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叶云初自己也陷在这清丈田地中,不能再做一个看客。 京城的官员跟勋贵们都在卖地,有的还抱着一丝期望传信回老家,让老家的人把地处理了。 叶云初想武明帝一定会杀鸡儆猴,这里挑一个位高权重的最适合,他的呼吸急促问道:“现在家里还有多少亩地没出手?” 王妃:“还有两百亩地。” 叶云初知晓世家喜欢囤地,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家里也不例外。他在大理寺办案子,普通百姓有二十亩地交完税过得还不错,他们家就隐匿了这么多土地,大大小小的官员一并隐匿这么多田地,想来都有大燕田地的半数了。 让半数的田地交税来供养整个大燕这也难怪国库现在还是很困难。再者北方的土地贫瘠,种不出多少粮食。这样算下去好大的一笔钱。 难怪陛下要支持清丈田地了。 “现今哪还管赚不赚钱,把田地的价格压低了出手,父王还可以去给陛下赔罪,再给兵部捐赠物资,这贩卖田地的事瞒不了陛下,官府一对人就知道是田地是我们卖出去的。” 叶云初是武明帝信任的人,他按照武明帝想法来想了一下,觉得还是向陛下表示忠诚最重要。 王妃:“云初你说的什么话,你这样说跟你父王去自首有什么两样。你这孩子不待见我就算了,这次这么危机的事,你还要出馊主意。” 镇南王有些踌躇,“这事本王要好好想一想。” “父王,早一点向陛下投诚就越好,不然被人抢先了,这忠诚就折半了。” 镇南王心中一动,他也觉得自己可以倚老卖老让武明帝对他多些宽容,要是去迟了,什么倚老卖老打感情牌武明帝都见过了,还会陪着他演戏么。 “我明日就去求见陛下。”镇南王说一不二。 王妃还颇为微词,“这样急切做甚,这地卖出去就跟我们无关了。” 叶云初把镇南王劝下来,他心里就松了口气,向两位长辈行礼回房。 他们用膳都是分开吃的,叶云初还觉得有几分开心。以前要顺着父王跟母妃的口味,要是吩咐厨房晚上做一些夜宵,王妃第二天就知道了,还要来问叶云初,苦口婆心的说一段话。 叶云初以后就没吃夜宵了。 他心里总夹着愧疚,自己又让母妃担心了。如今照着他自己的意思,在自家院子里备了小厨房,不必跟父王母妃一块用饭,叶云初才觉得心里是高兴。 他正在一步一步脱离母妃的泥潭,他可以听母妃的话,但前提在于母妃的话是有理的,还有他自己心里的感受。 他自己养着小叶子,他生怕小叶子生病出事,又怕他不好好吃饭,一颗心都被小叶子牵动,决计不想让他受委屈。 他才明白父母之爱,也不是像母妃一样。 “父亲!”小叶子喊了叶云初一声。 叶云初想着等以后小叶子长大了,他袭爵后就把世子的位置传给小叶子。 虞时言把满腔的父爱都给了小叶子,叶云初却觉得这样有些不好,他太约束小叶子了,像是他的母妃一样。 “开饭吧。”虞时言最近有些偏头痛,这病只能缓解不能根治,刚让太医扎针了,现在脸上还有些苍白。 叶云初牵着儿子的手一块去用饭。 小叶子要吃肉吃多了,虞时言就会说:“小孩子不能吃太多的肉,不然会长胖的。” 小叶子应了一声,乖乖的去夹素菜。 等小叶子吃完饭后,叶云初打算跟虞时言谈一谈小叶子的事。 叶云初不愿让人看见他们俩个人吵架,这样下人都是拜高踩低的,要是知道他跟虞时言闹了矛盾,这对虞时言不好。 “你对小叶子太严厉了,至少吃食上是他要是自由的,若是长了斤两,我带他去跑一跑,走一走就成了。再说小孩子要管什么嘴的。想吃肉就吃肉,你这样管下去,以后小叶子的性子变得怯懦起来,你心里也不愿意。” 虞时言拧着眉头:“王妃盯着我,要是小叶子有半点不是,她就要把孩子抢走。再说我没怎么控制他吃食,你说这么大一段话就是对我不满,可以直说不必借小叶子的事来打掩护。” 两个人半晌无言。 小虞:开家长会[奶茶] [153]清丈田地1 郑山辞到了户部还在处理公务,没到一会儿就有小吏前来叫他:“郑大人,魏大人让您去一趟内阁。” 郑山辞应声跟着小吏走。 到了一处小院,郑山辞低眉顺眼的。小吏把他带到一扇门前,在门口的小吏前去通报一声,恭敬道:“郑大人请进去吧。” 首辅住的房间更大了,魏首辅坐在椅子上,小吏给郑山辞奉茶后就带上门出去。 郑山辞见礼。 魏首辅眉眼带笑:“坐下先喝口茶,我们再来谈一谈清丈田地的事。” 郑山辞小心的坐下,抿了一口茶。 “这清丈田地的事还要你多费心,我们是预备先从京城开始,你看京城这块让你负责怎么样?先从百姓家里开始,而后从官员到勋贵。” 郑山辞无不应好。 “魏大人说得是。” “这事情繁多慢慢来,有时候做事就是要松一松才好,要是拉紧了,有的人就会狗急跳墙,反而事情就办不好,还要惹一身骚。多缓缓,留点缝,到时候他们就只能怪自己倒霉了。” 郑山辞闻言点头:“多谢魏大人提点。” “这做官该狠就要狠,该软就要软。往后还要在金銮殿上见,以后办事不能一个人就包办了要靠人一块办,这要全得罪了,以后的路不好走,年轻人想做点事我理解,但不要把路走死了。这做官不仅要顾着上面,还要顾着下面,你自己斟酌行事,别太冲动,也不要太好说话让人不尊重你,拿捏你。” 郑山辞点头。他知道清丈田地不易,这事要慢慢来要给勋贵跟官员反应的机会。 这做首辅也不简单要把事情办得漂亮,还要平衡皇帝跟群臣,这样每天也头疼。 魏首辅让他离开。 郑山辞回到户部让人把京城的田册送过来。 他先把京城的田册看了百姓的,看到勋贵的田册他不由皱着眉头,勋贵的田册上只记下了百来亩地,这只是明面上的,私下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项郎中来见郑山辞说道:“郑大人,陛下把重任托付给户部,我们这边人手不足,向翰林院要借几个人来办事。” 郑山辞:“我知道了,我要三个人,要办事老实细致的。” 项郎中低眉顺眼的应下。他出了院子,心里还忐忑。他身为庞家的女婿,跟庞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次庞次辅要是栽了,他也没好日子过。 自打昨日开始,庞次辅就在清点他的财产,两个儿子叫过来问话。庞五娘恰好去娘家看见家里的库房打开了,心里有惊疑回来就告诉自己的相公。 项郎中不是一个蠢笨的猜到是因为田地的事,他到户部更加小心谨慎。 吏部拨了三个人过来,一个是姓方,一个姓赵,还有一个姓崔。 郑山辞问道:“你们谁擅长作画?” 崔翰林说道:“郑大人我会。” 郑山辞点头:“今天下午你就跟我一块出去一趟,还需要一个写字好看的。” 赵翰林先应声:“郑大人,我写字还能看,我的体力很好,能跟着跑。” 郑山辞微微一笑:“就你吧。” 另外的方翰林,郑山辞说道:“你就先跟着项大人吧,最近户部的事多,要到年末了,我要去办事有些也不能耽误。” 方翰林心里还有些失落。他们三个人先下去了,户部临时给他们三个人收拾了一个工位出来,东西也搬过来了。刚是翰林还没甚东西只茶壶最重要。 方翰林说道:“赵大人你应郑大人的话应得也太快了,我都还没反应过来。” 赵翰林得了差事,心情好,听见方翰林带着酸意的抱怨也没甚气的,只打哈哈道:“我想着吏部把我们借到户部来,总还是要做差事的,再者我也想跟着郑大人跑一跑。” 方翰林:“这清丈田地是得罪人的事,你还要巴上去。” 崔翰林怕方翰林失了分寸,“慎言,这事是陛下让内阁和户部来办的,你说这话被有心人传出去,别说是你,我们两个也要被你牵连。” 崔翰林会一手好丹青,又是清河崔氏的人,方翰林跟赵翰林家世都没他好,经他这么一说,方翰林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闭嘴。 他心里就是觉得如果赵翰林不开口,这机会就是他的。跟在侍郎跟前做实事,还是留在户部跟着郎中整理册子,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崔赵两人跟着郑大人捞到功劳后,等资历到了,授官就稳了。 翰林们为了授官的事心中各有心思,他们是让吏部的人选中本身就很优秀,这次方翰林失去跟郑山辞出去的机会,可能他这辈子都没这个机会升迁了。 他心中懊悔不已,早知道我也应该立刻就应声,而不是让赵大人抢先一步,犹犹豫豫机会就会从手里溜走。 郑山辞不知道底下人的心思,他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花了一上午的时辰把公务批完,抓紧时间吃午饭休息。下午他精神抖擞的拿着田册先去查百姓的田地,崔赵两个人得了差事紧张又兴奋,两个人一同在郑山辞手里底下这事,他们比在翰林院更亲近一些。 两个人已经称兄道弟了。 “你们跟我一块出皇宫。” 崔赵两个人应声,跟在郑山辞身后。在翰林院里年轻一些的翰林都把郑山辞当做是榜样。虽说他科考成绩是差了一些,但他升官速度比状元还要快,这还没有十年已经当上正三品大官了,还是这样的实权,又有太子跟陛下信任,这谁不想变成这样。 他们读书读出世入世,首先要进得了官场才行。进了官场只是一个小喽喽也没甚好的,都想做大官,光耀门楣。 崔赵两个人跟着郑山辞出去心里很激动,郑山辞就从容多了。他在官场上混了几年,情绪跟表面功夫都知道控制。 到了外边先是按照户籍开始查,现在秋收过了,百姓在田地上就伺候冬天能成熟的蔬菜,余下的就去城里找零工来做。像是扛沙袋这样的活,不费脑子只费体力,只要力气大又勤快,一天能挣上六十几文钱,更多的就是百来文。 在家的妇人跟哥儿就是绣帕子,鞋袜来补贴家用。农村一般都是男耕女织维持家里的生计。他们最大的收入还是这耕地。 核实一户家里的情况,郑山辞让崔翰林把这田地的长短记下来,还有形状跟地理位置。既然要办事就把事情办好,免得以后还会出现返工。魏首辅让他做事慢慢来,他也不说慢了,他把活做得细致,这速度就慢了。只要他去查官员跟勋贵,他们还没有把尾巴藏干净,这就怪不了他。 崔翰林还没想到他这回还能给田地换上图了,心里很是佩服郑山辞。 一下午查了二十几户人家,土地都核实了。郑山辞也跟百姓说:“你们以后要交税就是交你们这几亩地不用多交税,要是多交税了你们来郑府找我,我给你们做主。” 百姓听着觉得郑山辞是一个好官,把家里的水果要给他们吃,郑山辞摇头拒绝了。 这样一忙就忙到下值,除却郑三辞和崔赵两个人,还有户部的小吏跟小官们还有五个人,郑山辞笑着说:“今天开了一个好头,我请你们去自家食肆吃一顿饭,等把京城的田地测量完了,再带你们吃一顿。” 众人有些高兴。 “多谢郑大人。” 郑山辞让旺福先去订位置,顺便旺福还要把他晚上不回去吃饭的事给虞澜意说一说,让他们来食肆吃饭。 等一行人到了食肆,伙计就引他们进包厢。 郑山辞说自己有点事,点了五个招牌菜,“你们点,点完告诉伙计,不要客气。到时候伙计把账记在我身上就成了。” 他没甚事,知道自己跟下属一块吃饭,下属拘束,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吃喝,他去陪澜意跟小平安一块吃。 等郑山辞一走,他们果然松了一口气,又点了几个菜。 伙计介绍道:“诸位大人,你们若是不了解,我可以给您们推荐几个菜,这地是郑大人的产业,想吃什么尽管选。” 他们还拘束着,听了伙计的话忙不迭点头,赵翰林说道:“我喜欢吃辣一点的。” 崔翰林:“拿三壶梨花酒。” 食肆引了不少好酒,像是他们明天还要上值就不能喝烈酒,喝点梨花酒这类酒既能过过瘾又显得风雅。 伙计说一声好嘞,把食肆的招牌菜都摆上桌,他们是知道郑家食肆的味道好,上官没在这里,他们就更自在了。 崔翰林就去找户部的几位大人搭话,趁机结交人脉,赵翰林不甘示弱。 郑山辞是不管他们的,跟着虞澜意一块点了几个家常菜,小平安点了一个汤还有糕点。 小平安喜欢吃蛋炒饭,他吃着蛋炒饭,坐在椅子上晃荡着双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小怂包重生记(1v2)
左拥右抱_御书屋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归宿(H)
大唐绿帽王
阴影帝国
倒刺
将军宠夫
《腹黑哥哥。霸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