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阴差阳错(H) > 第139章

第139章

” 为了胡寺卿处置的事朝臣又吵闹起来,武明帝头疼得厉害。 “好,这事就按大燕律来办,合情合理。至于倚老卖老的话,朕向来不吃这套。做错事就是做错事,朕不想听借口。”武明帝冷硬的说。 胡寺卿面上一惊,大声喊道,“陛下饶了臣吧,明明御史台中有许多人”御史台的人顿时有些着急起来。 武明帝冷笑,“堵住他的嘴,现在朕不想听他说话。” 禁军把人拖到天牢去听候发落。 武明帝看向御史台的人,“有些事朕心里门清,没说出来是给你们机会,在今天之内把贪污的银子送到朕面前来,朕就既往不咎,不然就到天牢里去跟胡寺卿做伴,朕不会姑息养奸。” 下朝后,不少官员面露愁容。 郑山辞才奏了折子这就把胡寺卿抓起来,陛下还是清明的。郑山辞回到太常寺,他们知道是郑山辞上奏折让胡寺卿进了天牢,这般对他的感官就复杂起来。 胡寺卿在太常寺有八年之久了,郑山辞去年才刚来,冷不丁的就抓住上官的把柄,把人送到天牢去了。如今他们对郑山辞是既有畏惧又有距离。 这要是他们出了什么差错被抓住了,这被捅到陛下那去,焉能有命在。 郑山辞却还是怡然自得,他只管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等几日新上任的齐寺卿就来了,他待他们友善,从不过问他们的事,也是来太常寺里养老的。 他喜欢下棋,倒是拉着郑山辞下了几局棋。 “小郑,你这下棋步步为营挺好的。这下棋也要有耐心啊。”齐寺卿感叹一句。 “齐大人的棋艺高超,下官甘拜下风。” “我的棋艺还是要差点,多跟你下下棋,脑子里更清明了。”齐大人乐呵呵的说。 自打胡寺卿的事发生后,太常寺的人待他冷淡多了,齐寺卿倒是对他颇为友善。齐寺卿有五十来岁,头发上已有花白。他每日来上值都是慢悠悠,乐滋滋的。 他瞧见郑山辞手里还拿了一本从翰林院里借阅过来的书,了然一笑,“作为少詹事,两位皇子的课业还要让你费心了。你这么年轻不该一直在太常寺。” 齐寺卿笑了笑,“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他说完就起身回了内室。 郑山辞神色怔然,恭敬拱手,“多谢齐大人开解,下官铭记于心。” 小郑:[熊猫头] 小虞:[耳朵] [141]清音成亲 郑山辞在太常寺做好自己的事,给两位皇子上课。他要把自己的根扎下去,好好的做自己的事。蒋詹事本就对郑山辞不满,结果郑山辞上奏折把胡寺卿弄进了天牢里,他心中生出了畏惧之心,不想再去招惹郑山辞。最关键的是他私下去找郑山辞的把柄,他发现他根本就找不到郑山辞的黑点。 他为官六载,一点错误都没有犯,哪怕是在私下一点错处都揪不出来。蒋詹事觉得错愕的同时更觉郑山辞的野心大。 人是不可能会克制自己的欲望的,只有可能他有更大的图谋,为了这个图谋他一直在忍耐。蒋詹事心想,那他就看着郑山辞还能装几年,总有装不下去的时候。 两位皇子跟着郑山辞学习,他们学会了很多,谢承跟谢澹都学会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武明帝检查他们的课业时,时不时会觉得他们的思想有新颖之处。 魏首辅跟庞首辅也会抽空来给两位皇子讲授知识,他们不敢担这个称赞,只说是两位皇子自己聪慧。 武明帝:“两位爱卿太谦虚了。” 武明帝心中门清,武明帝这次让他们两个来是为了谈税收改制的事。他打算清一清大燕的税收,以后的子孙后代才会少吃一点苦。 他开始想着为以后的太子铺路了。 大燕的税收有些杂,在打仗的那些年还有兵税,海上有海税,布税等等,什么税能收就加什么税。等武明帝自己上位后,他就减免了一些税,这样大燕百姓的处境才好起来。说起来也是先帝喜欢修宫殿,生活骄奢淫逸。武明帝上位时就接了一个烂摊子。 王凤君家里是小门小户的,没办法给他提供助力,他委实在顾命大臣的手里低眉顺眼的一段日子,等自己的力量壮大了这日子才好过起来。 国库也渐渐的充盈起来。 以前的国库根本就不叫国库,落在先帝信任的大臣手里,先帝自己要从国库里拿钱,这户部尚书也要从国库里拿钱,这完全就成了皇帝的私库了。这样下去国库还有甚么钱。 这都是老百姓的钱,要供给社稷江山的,武明帝可没脸去花国库的银子。他只让户部把官营手工业做好,另外对贩卖私盐私铁的人一阵猛追猛打。国库里缺钱,这些走私的商人,武明帝就不能容他们了。有的商人狡诈,还打算出海逃走,武明帝想杀鸡儆猴,让人直接杀到海外把商人带回来砍了。 这样大燕朝的商户跟官员们都不敢贩卖私盐私铁,他们怕武明帝把他们拖下去砍了。武明帝讲道理的时候是真讲道理,不讲道理的时候就是无理取闹。他是皇帝,朝臣顶多谏言,其余的要做什么事就没法子。 这次胡寺卿贩卖私盐的事,也是杀鸡儆猴给朝臣们看看,让他们老实本分一些,不然就砍了脑袋。 朝臣们乖顺了许多。 武明帝听了魏首辅跟庞次辅的一些话,他颔首,“都有些道理,你们今天回去写个奏折呈上来给朕看看。朕乏了,你们退下吧。” 魏首辅跟庞次辅一同离开盘龙殿,他们离开宫殿就分道扬镳了。 魏首辅回到家中用膳,他的儿子是在太学里任祭酒,这段日子在太学里历练够了就可以进六部来帮他了。 晚上睡觉时,魏首辅说道,“我打算让儿子去地方历练几年再回来。” 魏夫郎心中有些不满,“我们都到京城了,你还让儿子去地方历练什么,他本来也不是骄矜的性子不需要磨练。” 魏首辅自己好不容易当上了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嫡长子就应该进六部做官帮他的父亲,儿子一开始就被扔到太学去了,这过了好几年了,现今还要去地方上吃苦。哪怕是再理智的哥儿遇见孩子的事都是不理智的。 再者说,魏首辅的位置这么高,儿子性子也好,非要赶到地方上去做官作甚。 “你啊,我是首辅了,依附追随我的人不少,但我不希望这里面会有我儿子,他最好还要跟我不对付才好。还有我让他去地方做官是保护他,看陛下的意思这几年内就会把太子的人选定下来,朝中风起云涌的,等太子定下来后,他在地方做出了政绩,正好回来效力新太子,这般就避免了争斗。”魏首辅对自己的嫡长子是苦口婆心,用心为他经营。 魏夫郎听了魏首辅的话明悟过来,“那就听相公的,总之相公也是为了儿子好,就让他们去地方上任职吧。这地方分个富庶之地,不要离京城太远了,这般来回一趟就有够受了。” 魏首辅倒是没答应,“这事看吏部那边有什么缺职,他再补过去,我是不会给他运作的。要我说越是艰难越好,这样的地方才做得出政绩。不然富庶之地的政绩本来就是富庶之地自己的功劳,这做官能有多大的功劳,不足以亮眼。” “你还不了解你儿子么,非要让他吃苦,万一他吃不下苦,你看怎么着。” 魏首辅确实也不能把儿子一味的扔到偏远的地方去,终究还是不像他们之前那样过得苦了,如今孩子变得就没那么皮实了。 魏首辅给儿子挑了一个中等的地方让他去地方上做官。 魏大郎也还是知道父亲的好意,“父亲,我是能吃苦的,可您的孙儿要留在太学上课。” “对啊,爹,我可以陪着相公去,孩子不成。”魏大郎的夫郎抹着眼泪说。 他们可以吃点苦头,儿子要留在京城里读书才好。 “放心吧,孙子我们来照顾,你们俩就安安心心的去地方上,没几年就回来了。”魏首辅答应下来。 “对,孩子的事你们别担心。”魏夫郎也向小夫夫两个人说道,他是疼自己的孙儿的,这般跟着去地方上学还会耽误人,就在京城上上学才是好的。 魏大郎跟自己的夫郎心中得了承诺,亲了亲自己的儿子,两个人就出了城门去地方上任。 魏大郎这辈子还没出过京城,心中倒是有几分新奇,又有畏惧。他打出生起,他的父亲就是阁老了,内宅的事阿爹说了算,这事关他读书的事向来都是魏首辅做决定。 他在京城没吃多少苦,他爹一路升到次辅再到首辅,这就更了不得了。旁人还调侃他,尊敬他,称呼他为小阁老。 魏大郎心里又得意又觉得自己称不上是小阁老。万一他这辈子没有入阁这不是就打脸了。这次父亲让他去地方上做官,他心里有些失落,但隐隐又有些松口气了。他察觉到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这次地方上也盼着能好好的把自己的心态梳理清楚,不至于这么患得患失,偏生又要骄矜起来。 “孩子还这么小,再这么等孩子大一些,相公你再去地方赴任啊。这么一走,以后过年回京,只有我能回来了。”他夫郎的语气中还有些埋怨。 “不能这么想。父亲他们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是父亲的嫡长子,我们的儿子是长房嫡孙,孩子留在父亲身边才是最好的。”魏大郎安抚自己的夫郎。 这般想来也是。自家相公是嫡长子,自己的儿子是嫡长孙,整个魏家以后都是他相公的。他心里的气顿时就消散了。 庞次辅也从武明帝的话中嗅到了什么,这站队的事是个麻烦事。两个皇子都是嫡子,又是出自一族。所以庞次辅表面上对夺嫡的事没有兴趣,实则让自己的儿子接近王家。这不管哪个皇子上位,这王家始终都是太子的母族,这可比站队的事简单多了。 至于其他的,庞次辅又不傻。 武明帝提出税收改革要简化税收,郑山辞就把这道题出给两位皇子,认为如何改革大燕的税收。 谢承回到皇子所,自己有些苦恼。首先他不了解大燕有几种税收,魏大人他们跟武明帝又没有跟他说税收相关的事。谢承想到自己去藏书楼借书来看。 他借书看了几日还是没明白,周嬷嬷看他的书桌上堆满了书,哎呦一声道,“大殿下既然心里还有困惑,何不去找户部的大人们问一问,要说最了解税收的应该就是户部的大人们了。” “嬷嬷你说得是,我这就去户部。”谢承眼中一亮,拿着本子去户部。 他刚到户部,户部的官员吓坏了,还以为部门里出甚事了。 “都免礼,你带本殿去找雷大人。”谢承随便点了一个小吏。 小吏受宠若惊,恭恭敬敬的带着谢承去找自己的顶头上官。雷尚书听见小吏的通报声,立马从位置上站起来去迎谢承。 “下官见过大殿下。”雷尚书在心里想了想自己有没有做出出格的事。 谢承摆手:“雷大人免礼,坐下吧。今天来找雷大人是本殿自己私下的事,还请雷大人指教一二。” 雷尚书嘴上说着指教一二不敢当,心里发愁,大殿下不会是要让他做出一些违背规则的事吧。这种事小一点的,他可以做一做,这事大了,他可不敢做。 “本殿想了解一下大燕的税种有哪些,郑大人布置了课业,就是这次关于税收改革应该怎么做。本殿便想这事是户部最擅长之事,就来请教雷大人了。”谢承说话有理有据。 雷尚书闻言心就放在肚子里了,他非常乐意给谢承解答税种的问题,谁不想亲近亲近皇子。 “大殿下,这事要说细了,要费不少功夫。大殿下请喝茶。” 雷尚书给小吏使了一个眼色。大殿下屈尊到户部来,自然是要拿他自己的茶水来招待。 小吏懂了雷尚书的眼神,立马就下去泡茶。 过了半晌,谢承已经把大燕的税种了解清楚了,他的心思没在茶水上,皱着眉问,“大燕有这么多税,五花八门的,这般一层一层下去,本殿都分不清了,百姓还分得清么?” 分不清又没甚,反正就是交钱的名目。 雷尚书心里这样想,嘴上可不能这么说。 谢承把税种了解清楚这便客气离开了。 谢承的行事作风让人如沐春风,谢承走后雷尚书还是笑呵呵的,这位殿下待人温和宽厚,雷尚书对他有好感。 没等他的屁股在座位上坐多久,小吏说二殿下来了。 雷尚书:“” 真是不顾人的死活。 雷尚书只好再次接待二殿下,把二殿下送走后他终于歇下来了。二殿下跟个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什么都要问,有的税要收,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回谢澹的话。 郑山辞给两位皇子出了课业后,自己美滋滋的下值了。 今天休沐,他去街上买了糕点带给虞澜意吃,还有卤菜也好吃,他买了一些带回去。郑山辞回到家里,虞澜意没在家。 “你家少爷去哪儿了?” “少爷去郑府去了,明日郑小公子就出嫁了,少爷去宽慰小公子去了。”邓雪说道。 郑山辞换了官袍就去寻虞澜意。 这边郑清音正穿着喜服,林哥儿跟虞澜意都围着他看了看。 “太好看了,这一准能让施玄眼中一亮。”虞澜意看着就高兴,他把郑清音当自己的亲弟弟看,看见他有一个好归宿心里欢喜得很。 “这喜服最衬肤色,清音五官好看,皮肤被这红色衬得更白了。”林哥儿看着也是满意极了。 郑山辞过来了,郑清音看见郑山辞还有些羞赧。 “这样挺好看的。”郑山辞说。 虞澜意见郑山辞找过来了,他说道,“明日我们就过来给你送嫁。” 虞澜意趁着众人没注意把一个盒子放在郑清音的梳妆台上。 作为嫂子,虞澜意还是要给郑清音多添一些嫁妆,这样他去了娘家,也有底气。施玄是一个正直的人,但这不妨碍虞澜意给郑清音添嫁妆。 他在侯府当年也听说过,有的哥儿嫁过去嫁妆全填补了男方家里的空缺。还有的哥儿因为嫁妆不丰厚被公婆为难,瞧不上的。 他跟着郑山辞一块回去,一到家里就看见自己喜欢吃的糕点跟卤菜,他立马伸出手去拿糕点吃。 虞澜意这几天也没做甚,把商铺盘下来后,他跟虞夫郎一块去了一趟将军府。虞夫人打算在京城置办一些产业,这厢就来问虞夫郎的建议了。 “我们在边疆有些产业已经全卖了,如今到了京城是要再多置办一些。”老侯爷给两个儿子都留下了产业,虞二爷是嫡次子,终究这产业还是少一些,再加上家大业大的没有产业在京城就是坐山吃空。底下两个儿子还有小家,这般做父母的还要给两个儿子置办产业,还有整个将军府的开销也要盘算。京城的物价比边疆的物价要贵,早做打算为好。 虞夫郎就来给她出主意来了,虞夫郎说道,“京城中的这些产业已经有许多了,我觉得弟妹可以先在郊外置办两个庄子,这庄子雇佣一些农户,这般四季的新鲜水果跟粮食就能吃上了。这多出的水果跟粮食可以让农户们去卖,这倒是小钱。最关键的是以后你们就不用出去买水果蔬菜就能吃上新鲜的。有的人家家里没有庄子,又想夏日去纳凉,这般出租一个庄子,夏日又能赚上一笔。余下的庄子上的管事,这多出来的水果蔬菜拿去卖便够他们的月例了。” 虞夫人听虞夫郎这样说也起了心思,“就听大嫂的话。” “再多去买几个商铺租出去,另外置几个杂货铺子也成,书铺可以买在太学的附近,或是民宅附近,这般也能赚好些钱。” 虞夫人听了忙不迭点头。 “这京城中的人向来看人下菜,弟妹买铺子时要多方比较再下手,若是地段位置好的商铺,价格贵一些也无妨。就是一些偏远的地方,商铺的价格低,没人来租,这般也是亏本了。” 虞夫郎说了几句,虞夫人请他跟虞澜意在将军府用膳,虞夫郎拒了,“家里还有事,改日我再来将军府吃饭。” 父子两个人离开了将军府,虞夫郎携了虞澜意的手回去。 “我听说你买了铺子这是对的,要是手里有钱便多买一些,余下的你跟山辞的铺子也挣了不少钱

相关推荐: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腹黑哥哥。霸道爱》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高达之染血百合   修仙有劫   虫族之先婚后爱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人妻卖春物语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宣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