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阴差阳错(H) > 第136章

第136章

了。 他来时已经快用膳了,老国公牵着小平安的手走过来。 虞澜意:“今天就让吴氏喂你吃饭。” 这里没有他坐的椅子,小平安自己吃饭怕把把饭弄得到处都是。现在他可以吃软一点的饭,国公府的饭为了照顾到老国公跟老夫人,这饭都是煮得很软糯。 小平安瞧见什么爱吃的,就伸出小手指了指。 今天国公府用了两只鹿腿,一只鹿腿炖了汤,还有一个辣炒鹿肉。这辣炒鹿肉一般是给他们这些年轻人吃的,郑山辞就很喜欢。 在国公府吃饭太好了,他心里默默的想。 小平安吃完饭后,他去扯郑山辞的衣袍,郑山辞盛了一碗鹿汤喂给小平安。 “山辞,让身边的侍从喂就成了,你还是吃饭吧。”老夫人说道。 “没事祖母,小平安喝汤很快,而且他喜欢我喂他喝汤。”郑山辞倒是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贺同跟贺铭见他们郑山辞待小平安这般好,心里也是不住点头。 他们是做表哥的,自然希望表弟过得好。 用了晚膳后,郑山辞跟贺同和贺铭去园子里走走,他们一家就走了。 国公爷如今挂的闲职,他失落了一阵子现今已经恢复过来了,这般领着朝廷的俸禄也好,还不用费什么劲儿。底下的事就交给世子去做,他的心态放平,又得知郑山辞兼了少詹事,心中欢喜了好一阵。郑山辞娶了虞澜意,这就跟英国公府和长阳侯府是一根绳上的人,郑山辞出息了,他面上也有光。 这般想来长阳侯府才是真真的赢家。他只得了两个嫡子,余下的庶子庶女按照府里的规矩皆是让他们去考功名嫁人去了,大多的庶女都是嫁到地方去了,庶子嘛,每年过节过年回来一趟,若是遇见困难,国公爷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一个家族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国公夫人说了几句,儿媳还未有身孕的事,要不要给贺同纳妾。 国公爷皱眉,“这些内宅的事你便不要拿来烦我了,你自己看着办。” 国公夫人说道,“你瞧爹多喜欢平安,这还是一个外孙,要是有个真孙子,爹跟娘也高兴不是。” 国公爷也瞧见老国公待小平安好,他笑了笑,“这有甚,这可是他们小辈中头一个出生的孩子,这般引了爹的疼爱也是应该的。” 国公夫人便又说她去参加赏花宴的事,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国公爷说话。渐渐的声音低下来,两个人都没了声响。 他们是睡过去了,贺同跟世子夫人一同就寝,他们还是年轻,自是芙蓉暖帐, 回到家里,小平安自己去屋子里玩。郑山辞回到屋子里把自己得到的金子递给虞澜意,“陛下赏赐的黄金十两。” 虞澜意立马就把盒子收起来,他拿出三两黄金递给郑山辞,剩下的七两黄金全是他的。 “这是分给你的,你自己好好的攒着。”虞澜意理直气壮的说。 郑山辞应下来。 “等你休沐了,我们一起去看看铺子。”郑山辞聪明,一定可以找到好铺子。 郑山辞应一声。 虞澜意给他买了一件新衣裳,他推着郑山辞去内室里试一试。 郑山辞的衣服现今也有一柜子里,他换了衣服出来,虞澜意满意的点点头。 这厢他们盘算着休沐日去看铺子,郑清音跟施玄又见了第二面。他们这次约着去郊外走走,这秋高气爽的天气,正是出门闲逛的好时候。 两个人就在郊外的草场上走一走,聊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施玄感兴趣的自然是佛法,郑清音是喜欢刺绣,这般说着各自的趣事,他们竟也觉对方的生活有趣。 “我还未抄过佛经。我们家以前是农户,我没有念过书。二哥在新奉县做官时,他给我请了一位女夫子教我读书写字,我念的字帖便是照着二哥的字写的。” 施玄脱口而出,“要是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抄写佛经。” 郑清音听了这句话红了脸颊,“施、施公子说什么,这还是没影的事。” 施玄顿时也觉自己孟浪了,忙不迭告歉。 郑清音吹了一阵风,他坐在草坪上,有些舒心的闭上眼睛。他觉察到施玄离他远了一些也坐下来了。 “施公子,我能问你一件事么?” “郑小公子请问。” 郑清音一直不明白施玄这样的世家子弟怎么会看上他的,他跟施玄接触到的名门哥儿大相径庭。 “你为什么会对我有好感?” 施玄什么也没想,他直说,“在看见你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你是我要找的人。” 施玄接着说,“然后我看见你在经营布铺,我就过去买布跟你接触后,我就更想和你在一起了。” 郑清音伸出手扒拉了一下草坪,把草坪挖得坑坑洼洼的,就像他的心一样。时辰不早,他们各自回到家里,施玄还有些忐忑。 他回到家里,两个嫂子都问他如何,施玄只摇头。 “难道不顺利?” “不会吧,小弟有才有貌,还是礼部郎中,这般条件的儿郎在京城也是少见的。” 两个嫂子心里都有些着急却又不得法。 她们知道施玄跟郑清音在接触后,她们借机去布铺里买过布料,实则就是去看郑清音。这小哥儿长得好看,一看又是一个乖巧的人,不怕生人,一点也不露怯。 要说家世,郑山辞做了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又兼了少詹事,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郑山辞给两个人牵线搭桥后,就让他们自己先接触着。施玄每次休沐都约了郑清音出门要么是听戏,要么就是坐船,还有就是去庄子上玩。过了两个月,秋天要过去了。 郑清音渐渐也习惯了施玄的存在。这次他们坐在船只上,郑清音伸出手去拨动湖面上的水,施玄蹲在一旁,看着湖面上倒映中的他。 水波起了波澜,郑清音捧着水然后让水从手心里落下,郑清音隔着水花看向了施玄。就这么一眼,郑清音在这个男人眼底看见了波澜不惊的水面下的爱意。 就那么一眼,郑清音心中的犹豫消失了。对于成亲他总是有诸多担忧和害怕,但在这一刻他还是鼓足了勇气。 “施公子,你来提亲吧。”郑清音说出这句话。 他以前是没有勇气说出这类话的,他害怕受到像是何田那样的伤害,可他还是爱了。 施玄心中发热,他看向郑清音,他想确定郑清音是认真的么,他对上郑清音的眼睛时,他什么都没问。 他的眼中含着笑,只说,“清音,谢谢你。” 施玄来郑府提亲。 郑山成跟林哥儿还紧张着,这以后的三弟夫又是一个当官的,他们这样的人家对这当官还是犯怵,再加上他还是京城人士,他们心里就没底了。 直到郑山辞跟虞澜意来了,他们心里才松口气。 “快快坐下,门子引着他过来呢。”林哥儿拉着虞澜意一块坐下。 这提亲的事,哥儿不能露面,但是可以隔着屏风看。以前虞澜意就是隔着屏风看郑山辞提亲的。 郑山辞这次也是坐在位置上,施玄向郑父跟郑夫郎提亲。 郑父跟郑夫郎满意,他们先定下了亲事,成亲定在明年开春。 郑清音跟施玄的亲事就这样定下来了,郑清音倒是欢喜又羞赧。他们定了亲事也是可以见面的,只是在成亲的前几天便不能见面了。 虞澜意瞧见郑清音心里真有施玄也替他高兴,“清音就要嫁出去了,我记得你刚开始到新奉县的时候才十四岁。” 林哥儿嫁给郑山成更早,他第一次见郑清音,郑清音才十二岁,是一个小哥儿,整日不是去田地里干活,就是在家里绣荷包绣帕子,村子里的哥儿在田地上干了活就不去绣帕子,反而约着一起上山去玩,或是在林间打闹。 只有郑清音没有去,他回到屋子里继续做事。把绣品卖出去后,自己也不留钱,全给爹跟阿爹一并送到镇上给郑山辞读书。 如今苦尽甘来了,林哥儿想着颇为感慨。 晚上他们一并在郑府用膳,吃完玩了一会儿后,吴氏就抱着小平安先回去了,小孩子要睡得早一些。郑山辞还在跟郑父和郑山成说话。 郑父抽的旱烟,郑山辞劝他少抽一些。这烟还真有点不好戒,他只含糊的应了郑山辞的话,每日尽量让自己只抽三根。 郑山成曾给他买了另外名贵的烟,他是吃不惯的,这辈子只喜欢吃旱烟。 郑父说,“这等段日子还是要回清乡村一趟,我们在这待了几年了,这每回过年都未回去祭祖,我心里不安。昨天还做梦梦到了你们祖父,我想明年回去一趟祭祖。你们这边都走不开,我就跟你们阿爹一块回去,我们祭完祖再回来。” 故土难迁。郑山辞知晓郑父跟郑夫郎的心思,他便没再去劝。 “回去也成,身边要带几个人一并回去,这路途遥远,若是你跟阿爹独自上路我们心里也不放心,另外我再去雇镖局护送你们回去,再护送回来。” 郑父:“哎,这多费银子啊,我们两个老家伙,难道还有人会下手么。” 郑山成也跟着劝道,“二弟说的这话有道理,您二老就当让我们放心,这来回的路程想来有三个月了,这般在路上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们心里也没底。” 郑父被两个儿子这般说,面子上挂不住,他应下来,“听你们的,让你们放心。” 多多也是先睡了,两个小孩子碰到一起还是说说笑笑的,小平安走后,多多一个人玩也没劲就被林哥儿喊去睡觉了,他明日还要上课,听了林哥儿的话便去自己的屋子里。 “最近他读了一些书,能背上几首古诗。昨天给相公背了两首古诗,你大哥感动得不行。”林哥儿还打趣郑山成。 虞澜意瞧大哥长得这么高大,没曾想心里柔软的很。 回到家里,虞澜意躺在床上想起若是小平安读书认字后,给郑山辞背几首酸诗,还不知郑山辞会作何反应。 难不成也跟大哥一样感动,甚至还会哭出来。 想到那副场景,虞澜意倒是觉得好笑。他只见过郑山辞哭过一回,那还是离开新奉县哭的。 郑山辞洗漱出来就听见虞澜意在笑,他问他在开心甚么。 “我偏不告诉你,你自个儿去猜吧。”虞澜意心虚就是不告诉郑山辞。 郑山辞不去猜,他去挠虞澜意的脚心,虞澜意怕痒,他躺在床上快要笑出眼泪了,他把腿缩起来藏在被褥里。 “不准挠我脚心!”虞澜意瞪他。 郑山辞说了声好。 两个人盖着被褥,郑山辞去亲他的锁骨。一时半刻后,两个人都是气喘吁吁的,他们只亲了几下,虞澜意最后亲了一下郑山辞的下巴,他很喜欢郑山辞的下巴跟手臂。 秋日的尾巴里,他们相拥而眠。 小虞:已经很幸福啦[三花猫头] 小郑:继续升官[菜狗] [139]煤山 郑山辞把太常寺年前的账目整理好,随即让小吏送到户部去。户部的项郎中看见郑山辞交上来的条目,付之一笑,并未理会。 他跟蒋詹事有旧,前段日子听了蒋詹事的抱怨,这便想给郑山辞一点颜色瞧瞧。他做了户部郎中,是户部的三把手,现今除了印刷坊在梅侍郎手里,这制瓷坊跟纺织坊都在他手里,他瞧制瓷坊跟纺织坊没甚大错,还能增加政绩便没去插手。 年底像是江南纺织局还有漕运这边还有肥羊可捞,这般他也能赚上一笔。他在翰林院熬了很长的时间,吏部把他提到户部郎中这位置上,不捞上一笔他这些年打点人脉也花了不少钱,这厢上任了,自然要捞个够本。 玉风是想早日给太常寺的账目批了,可他的官职太低,只能任项郎中压下来。 过了几日,郑山辞这边没有收到文书,冷寺丞还来私下问了几句,“郑大人,户部还未把款子拨下来,这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 郑山辞还真没想到户部的效率这么低,他现下无事就亲自去户部走一趟,“我去瞧瞧。” 冷寺丞松口气,“郑大人能去看看就成,估计是户部的事务太忙了就把事耽误了。” 郑大人若是不成,他就要去找谢少卿了,谢少卿一般不管事,他内心里对于谢少卿还犯怵。郑山辞去了户部,户部的人喊了一声郑大人。 按照流程他的折子是卡在项郎中了,他直接便去找项郎中,门外的小吏请他进去,项郎中是一个中年人,看见郑山辞倒是颇为热情,让人上茶一块喝茶聊会儿。 “郑大人怎地来户部了,真是有失远迎。”项郎中漂亮说得好。 伸手不打笑脸,郑山辞只是来问问事。这项郎中背后是一个世家,祖上有从龙之功,之后都是拥护皇室的。这几年的儿孙没甚能力,这便有些落魄下来了,如今他当了郎中该是族里的得意子弟。他当户部郎中除了资历外,他还在翰林院修了一册书,这样又有资历又有政绩才提到户部来的。最重要的一点,他科考的那年是庞大人任的会试主考官。他又是一个左右逢源的,有空就去拜访庞大人。 庞大人家中有九个女,两个儿子,他便娶了一个庶出的五娘,成了庞大人的女婿,这下就去翰林院任职去了。随着魏大人成了首辅,这庞大人就成了次辅,他的身份一下子水涨船高。旁人都巴结着他,这次吏部把户部郎中这个职位给他,心里免不得也是在巴结次辅。 这首辅跟次辅不对付,但他们犯不着去得罪其中的一个。 项郎中祖上又是一直在京城里混,自认自己的人脉通广,再者户部卡一下部门的款子也是常事,郑山辞在户部任郎中时,这还卡了工部的款子,这次卡了太常寺的款子就急了。 项郎中对郑山辞的大名早有所闻。知道他是长阳侯府家的儿婿,这样就牛气起来了。项郎中偏生不信邪。 “项大人我来问款子的事,这笔款子不到,年底太常寺的日子不好过。再者我的文书上写得清清楚楚的,你看过之后就明白了。”郑山辞条理清晰,语气也没甚情绪。 项郎中笑了笑,“郑大人你也在户部做过郎中,这年底的事忙,你们的款子还要延后,这刑部,兵部,礼部都找户部要钱,他们是有要紧的事要办,太常寺的祭祀已经办完了,年底也没甚紧着要银子的地方,郑大暂时稍安勿躁,再等等。” “项大人既还知道我做过户部郎中,偏要说这话。户部的财政预算已经算完了,现今是没甚事了。要说我没给你时间,这文书送过来已有五日了,这五日还不够看完一本折子,项大人这话我是不信的。” 项郎中面上有些挂不住,语气僵硬,“郑大人这样说我还是故意卡太常寺的款子啦?” “我没这么说,户部忙也是有道理的。我去问过吏部交好的人,他们提给户部的条子还在我之后,他们的款已经下来了。”郑山辞实事求是。 郑山辞开口就是温和的,他一般不爱惹事。这事是他说了之后,项郎中还是顾左言他,郑山辞的语气才强硬起来。 项郎中心中冷笑,心里越发气愤。太常寺的事能跟吏部的事相提并论么。 梅侍郎正好出来瞧见郑山辞在,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郑大人来这里是有事么?” 郑山辞向梅侍郎说明情况。 梅侍郎冷冷的看了一眼项郎中,“把太常寺的款子批了,预算早就算完了,还有几天就过年了,你还要拖到最后一天,让所有人都不好过么?” 项郎中看见梅侍郎就有些认怂了,他应了一声,“梅大人说的是,我是忙不糊涂了,这才把太常寺的事忘记了,这便把款子批了。” 梅侍郎面色缓和,“你做的模型很有用,今天雷大人还和我私下说,这模型省了我们不少力气。” “在太常寺待一待也好,多看看,多走走。我之前做的是吏部郎中,最后调任到了都察院当四品官,查获了几桩案子,资历也到了,这样就提到正三品户部侍郎了。” 梅侍郎这话是想让郑山辞放平心态,在太常寺也要做出点政绩出来,不然怎么升官。太常寺太清闲,那就从皇子的地方使劲。而且他这才多少岁,差不多才二十七岁,从七品县令做到正四品官已算快了。 “太常寺的事虽清闲,但你仍然有上折子的权力。” 梅侍郎说了这些话也不请郑山辞去喝茶了,打发他回去,“我就说这么多,你且

相关推荐: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赘婿   寡妇门前桃花多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大唐绿帽王   宣言(肉)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媚姑   《腹黑哥哥。霸道爱》   我以力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