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白月光和朱砂痣(古言强制爱) > 第183章

第183章

院的报告中,石越已经知道高炉炼铁以六天为周期,每炉出铁一般是四到五吨――石越对这个概念并不清楚,让他吃惊的是高炉与平炉的不成比例――报告中宣称,平炉以一天为一周期,但一次却可以炼高达百吨的钢水,并且质量稳定――这才是最关键的。即便石越再怎么外行――何况他并不是全然外行,否则不可能给研究院建议――他也知道研究员们在平炉技术上取得突破,堪称伟大。 但是对于高炉与平炉的产量为什么不成比例,石越却一无所知了。也许原本就应当是这样的吧,石越当时就是这样的想法。 政治家的责任就是鼓励科学家们去发明创造,让科学家们的成绩可以变成效益,为新的发明储备基础知识与人才,而不是对发明者指手画脚。这是石越一早就有的觉悟。政治家如果把手伸进自己不懂的领域,就一定会成为那个领域最大的危害。 石越很早就一直在怀疑地问自己,是不是在科学上说得太多了――在科学上,自己远远不是一个合格的启蒙者,如果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什么,以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就会让这些研究者甚至是未来的研究者们,走无数的弯路。 所以最终他选择了一个明智的做法――闭嘴。“我应当相信专业人士,我只需鼓励他们继续研究与改良就是了,我的责任,就是把图纸与试验,变成工业。”这才是石越的觉悟。 七天之后,当曾布目瞪口呆的看到一炉流出的数十吨钢水之后,石越知道现在是尽他的责任的时候了。 对于曾布这种碰上什么高兴的事情总要写一两首诗的脾气,石越感到十分的无奈。他实在不想写诗!而且他也觉得曾布写的诗并不怎么好,但是那是曾布的自由,他也没有办法阻止。正如他没有办法阻止曾布要先向中书报告此事一样,石越无可奈何的意识到:第一,曾布始终是王安石的信徒;第二,新的钢铁技术在当时虽然很有用,而且王安石也很重视新技术的发明,但是始终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用不着立即惊动皇帝;第三,王安石是宰相,向他先报告才是正道。 非常巧的是,同时被任命为同判司农寺主持新法大部分事务的吕惠卿,也在中书。 听到曾布眉飞色舞的形容新的炼钢技术,王安石喜出望外,一缕胡子高兴得直颤,他的心里,可能正在计算着大宋国库为此要节约多少钱――特别在这个时候,王韶在西北用兵,军器供应对于朝廷的财政支出来说,就是一个大问题。吕惠卿则表情奇怪的望了石越几眼,嘴角动了一下,终于没有说话。 “子宣、子明,这件事的确是很了不起。”王安石笑道,他一高兴起来,就会叫石越的表字,虽然是在中书省亦是如此。 石越心里还是很佩服王安石的眼光,身居高位者能看出来这件事了不起,已经很不容易了。当下说道:“此事陛下曾垂询下官,圣意亦颇留意于此,只须铁矿跟得上,对大宋而言,就不仅仅是省钱而已。” 在座的自然都知道石越曾经认为汉代强盛的一个原因就是铁器大行于世,但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和他讨论这个观点的是非对错。当下冯京便说道:“那快把这个好消息禀告皇上。” 王安石笑道:“不急。明日早朝时再说不迟,到时圣上自有许多事要问起,我们也要先商量商量。”其实要在朝会上郑重其事地说这件事,已是说明王安石很重视这件事情了。 石越却是别有主意,当下对冯京使了个眼色,笑道:“丞相所言甚是,明日早朝再说不迟。” 待到众人散了,吕惠卿借故来到石越的厢房,笑道:“子明真是奇才,昔日诸葛孔明能造木牛流马,真是能者无所不能。” 石越一面请吕惠卿坐了,一面笑道:“吉甫兄说笑了,这是子宣的功劳,与我何干。” 吕惠卿哈哈笑道:“子宣亦说是子明的功劳,两位倒真是谦虚得紧。” 石越打着哈哈装糊涂:“是吗?总之是于国有利,也不用管是谁的功劳了,大家同殿为臣,都是为皇上效忠,为国家尽力,算这么清楚做什么?” 吕惠卿听他这么说,心里暗骂一声“小狐狸”,嘴上却道:“子明真是高风亮节,我自愧不如。” 他心里哪能不怀疑,

相关推荐: 游戏王之冉冉   我在末世养男宠   萌物(高干)   火影之最强白眼   实习小护士   仙道空间   失身酒   我以神明为食   芊芊入怀   成瘾[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