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石越等人吃惊的发现河边亭榭楼阁,重重叠叠,不知几何。众人都不知就里,找人打听,才明白那些庄园都是朝廷的勋贵、宦官的别墅,连绵一二十里,尽全被这些人给占了。 桑充国摇头叹道:“富者广厦千万,贫者无立锥之地,只能寄人篱下,世间不公若此。” “长卿不必感怀,子明曾经说,理想世界当是居者有其屋,我辈若能同心协力,辅佐圣王贤相,三代之治,未必不可以复现。”唐棣这一番话,一面是科举得意,未免意气风发,一面还是有勉励石越之意。 此时众人可以说都是春风得意之时,听到唐棣这番话,不禁都点头称是。当下找了一个风景秀丽的亭子,一面煮酒,一面纵论天下大事、古今风流人物,大家有意无意的都找些慷慨激昂的事情来说,盼着能让石越回头转意,进入朝廷,一展平生抱负。 石越心里惭愧不已,几次想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却又怕被他们当成“伪君子”看待,只好暗自苦笑――无论如何,得把这个谎圆下去。 不料关心他的人竟然不在少数。 当晚回到桑府,桑俞楚便递给他一封信,说是苏轼所写。信中写道:“轼启,孟春犹寒,不审起居何似。前日闻君以自伤身世,遂无意于功名,而拒赴茂材之试,唯愿终老于泉林。窃不以为然。古之隐者,有君无道而隐,有执政无道而隐,有居乱世而隐,有处太平之世而隐,当此名为太平无事,实则隐患深种之际,圣主在上,日夜欲求贤士大夫共治天下,以足下之才,正当报效君王,匡扶社稷,何由而隐?凡伦常之理,君臣重于父母,大义重于私情,岂可因一时身世之伤而自弃于天下?且,若论身世之悲凉,孔子十七而双亲皆亡,足下双亲则未必不在人世矣,孔子不敢自弃,足下何故而敢自弃?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孟子亦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足下之遇,良可伤也,然亦不可以自弃也……” 信中拳拳之意,也是来劝石越不可以自弃的。 石越默默地把信收好,对桑俞楚说道:“伯父不用担心,我自有计较。” 桑俞楚冷峻的刀削脸上看不出什么神色来,他只淡淡地说道:“子明,你做事,我放得心。不当官也没要紧,富家翁少不了你的。” 这平平淡淡的几句话,让石越心头不禁一热。自从回到古代,人与人之间善良的一面,他体会到许多。在现代,除了自己的亲人与极好的朋友,谁会来关心你想的是什么?大家考虑算计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桑俞楚的话让石越的心中有了一种温暖的感觉,他抬起头来,打量桑宅,仿佛间竟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他一面想着这些让人心里充满温情的事情,一面往自己的书房兼卧室走去。进到内宅之时,突然听到有人叫他:“石大哥。”听这声音,便知道是桑梓儿。 “梓儿?找我有事吗?”石越对桑梓儿一向特别的关心,完全当成自己妹妹一样宠着。 “我想问你一件事?”桑梓儿斜靠在一根柱子上,垂着眼帘问道。 “你说便是。”石越微笑着。 “我听他们都在说你不想当官?是吗?” “差不多吧。” “可是我觉得石大哥胸中很有抱负,是唐毅夫和我哥都比不上的。如果不当官,怎么一展抱负呢?” “……”石越一时无言以对,便笑道:“小女孩不要管太多。” “人家已经不小了。我今年就十四岁了。” “是,是……大女孩也不要管这么多,好好回去学画,春研墨,秋调琴,现在正是学画的好季节。” “我正好画了一幅画送给你。”桑梓儿狡黠的笑着,从身后拿出一卷画来,石越这才注意到她一直把双手背在身后。他接过画来,展开细看,画的却是一个书生在月下舞剑,那个身影依稀便是自己,旁边用清秀的小楷题着一句诗:“欲吐草茅忧国志,谁能唤起赞皇公”――这是石越以前在她面前吟过的一句诗,不料她就用在此处,把石越比作是风尘三侠中的李靖,也是一番勉励之意。 有时候许多人的关心对当事人会造成一种压力。石越用自己的身世做借口拒绝参加茂材科征诏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士子们议论的话题之一。
相关推荐:
芊芊入怀
流萤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挚爱
成瘾[先婚后爱]
我有亿万天赋
南城(H)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爸与(H)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