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妻子被伪娘弟弟夺走 > 第128章

第128章

看着自己看不懂的密信,惊讶地睁大眼睛看向父王,再次高兴又不敢相信地确认道, “父王,邯郸之围真这么快就解了?李信带去的三十万援军,恐怕才刚刚抵达邯郸呀?王翦他们好厉害啊,以三十万人马对决五十万,竟能如此速战速决!” 他还以为邯郸这场战事,最早也要等到李信增驰的三十万大军到齐后一两个月,才能彻底解决燕齐联军呢。 年轻的君王凤目间溢满盈盈笑意,再次颔首,指着绢帛耐心给怀中小家伙解释道, “吾儿有所不知,此事若细论起来,还是燕军助了我秦军一臂之力...据王翦所言,上月燕齐主将各率大军从营寨出发,前去攻打邯郸之时,走在后方的燕军突然发难,以强弩箭雨射向前方的齐军...此趟内讧齐军几全军覆没,如此一来,我秦军三十万士卒虽与燕军力量相当,秦军将领统兵之法却远胜燕军将领,这才打了一场酣畅胜仗...” 明赫听得愈发有些迷茫,不由转了个向趴在父王身上,仰头看着他俊朗的下巴,奶呼呼问道,“可燕军将领莫不是疯了?燕国跟齐国合谋来攻秦,怎么又在秦国的地盘上内讧起来了?” 嬴政想到王翦信中说的曹参所献之计,又细细将此事说给小家伙听,还贴心说了一番燕齐两国的历史恩怨,最后总结道,“是以寡人认为,恐早在此事之前,燕军将领便对齐军生出了疑心...” 若是彼此信重之人,又岂会为区区几份军粮而生疑? 明赫这才恍然大悟,又重新将脑袋高兴地埋进父王怀中蹭啊蹭的,兴奋道,“哈哈原来是四份军粮引发的血案,这就是他们欺负秦国的代价啊...” 燕王和齐王这种塑料丝友谊,到底是谁给他们的勇气联盟攻秦啊?不自量力! 这时,系统高兴地悄悄道,“宿主,接下来秦军就能反攻燕齐本土啦,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又近了一步,眼看就只剩楚国啦...” 他话还说完,蒙毅便阔步进殿,呈来一封密信急切禀道,“王上,楚国有快马来报,楚王已暗中派出二十万大军顺淮河北上,眼下并不知其目标究竟是我秦国、还是燕齐之一,还请王上速速决断!” 第115章 这消息对秦国而言, 不啻又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 楚军集兵北上一事,若是放在往日,秦国绝不会如此紧张, 因为君臣们自信,它是绝不敢狂妄到前来攻秦的——在韩魏赵相继被秦国灭掉的当今天下,秦国一家独大, 何人敢不自量力主动以卵击石? 可此番燕齐联军突袭邯郸一事, 不得不让他们提起十二分警惕心来:若燕齐楚三国丧心病狂之君,皆心怀侥幸认为他们自己是“石”,而秦国是“卵”呢? 是以, 嬴政迅速判断,楚国这二十万大军想攻击的, 是正在交战的秦燕齐任一国,而秦国的地理位置, 决定了咸阳, 极可能成为楚军首当其冲的目标! 他腾出一手接过蒙毅拆开的密信, 抱着一脸焦急的明赫快速浏览了一遍, 狭长的凤眸之中有幽邃锐芒一闪而逝, 继而掠过一丝淡淡的嘲讽。 楚军这趟派兵的名义,竟是“观战”, 楚王姓熊,看来确是吃了熊胆的! 他平静地放下密信, 看向蒙毅若有所思道, “上月, 燕齐五十万大军攻伐邯郸...前些日子, 李信与蒙武带援军刚出发没几日,北地各郡又接连派人传回消息, 匈奴与东胡几国趁我中原动乱,开始频繁调兵,夷狄诸国陈兵数十万于燕秦北境观望...” 年轻的君王顿了顿,垂首轻轻拍抚着怀中、小身子气得直发抖的明赫,又淡声道, “眼下,连楚国亦来搅这趟浑水,我大秦陡然之间,面临列国从四面夹击之势...寡人竟不知,秦国,竟成了人人可欺之弱国?” 饶是蒙毅往日再沉稳,此刻也忍不住气血翻滚个不停:列国贼子,欺人太甚! 他撩袍噗通跪下,大声道,“王上,臣自幼与兄长一同修习武道兵法,虽身手比不上兄长,但臣熟记先贤用兵之道,愿自请为咸阳守将,为王上与大秦镇守国门...” 楚军南上,秦国眼下最大的麻烦,是都城无大将镇守。 诚然,先前安排人手之时,秦国君臣考虑到楚国会趁机偷袭的概率,便特意将大将王贲留于咸阳城中镇守。 可安分多年的草原诸国,敢趁着燕齐与秦开战之机,猝然联手横插一脚,却着实是秦国意料之外的黑天鹅事件。 就拿匈奴来说,虽然数十年间仍有侵扰中原边境之劣迹,但他们每回都小心翼翼避开了李牧镇守的代郡雁门一带——是以,秦国万万没想到,如今李牧仍在北地镇守,匈奴竟敢冒险一博! 如此一来,嬴政只得命王贲即刻押运少府赶制出来的三弓巨弩,前往北地增援... 明赫默不作声听着二人的对话,越听越心冷,不由紧紧抓着父王衣袍的小手,冷得连小小的骨节都有些微微泛白起来,不对劲,这一切都很不对劲! 在原来的历史上,自家父王统一列国是逐个击破的,他们根本没联手攻秦,而齐国自始至终保持着袖手旁观的姿态,至于匈奴东胡这些草原国家,更没有联手趁乱出兵....一定是自己的到来,无意间推倒了第一块多诺米骨牌! 现在,没有大将镇守的咸阳危机四伏,派人赶去颍川郡调宁腾?来不及了! 他在心头循环想着:如果我的到来,给秦国带来的是莫大危机,我为什么要来? 系统检测到他的情绪渐渐十分恍惚,急忙大声提醒道,“宿主,宿主,快清醒一点,你千万别陷入自责的悲伤情绪中啊!蒙毅虽然文武双全,但打仗这事靠天赋,既然史书上从没出现过他征战取胜的记载,就说明蒙氏兄弟里,更适合做将军的人是蒙恬,蒙毅上场有点悬啊...楚军既然已经一路北上,现在第一件事,是要尽快把咸阳城中有领军才干的人推荐给秦始皇,秦军要及早做好迎战准备...” 而正在现场校考蒙毅用兵之法的嬴政,也敏锐地从心声之中,察觉到自家小崽的情绪有些不对,急忙挥手打断蒙毅,垂首斟酌一瞬后问道,“吾儿可是有些冷了?” 他不知小崽为何要自责给大秦带来了危机,但在他心中,自家崽崽带来的只有无尽福气,至于眼前这场乱局,换个角度想,又何尝不是大秦莫大的机遇? 祸者福之所倚,虽然李斯王翦等人一再提醒君王,不可让大秦陷入齐楚燕三国夹击之困局,但深谋远虑的君王,眼下却飞快从咸阳困局之中,瞥见了一丝胜利的曙光——只以中原三国而论,他们联手攻秦之时,未尝不能转化为秦军连灭三国之机,如此一来,秦国一趟便能解决剩下的三国,一统四海指日可待! 至于将领一事,他看中的并不是蒙毅的才能,而是蒙骜与蒙武在军中的威信,是蒙毅稳定军心的将门虎子身份,眼下,借蒙氏父子在士卒间的威名鼓舞士气,乃是权宜之法... 说着,他便摸到小家伙冷得如冰块似的双手,登时心中一凝,边命人往火墙中多添些煤石,边用修长有力的大手轻轻揉着小手,眼含担忧地打量着明赫的神色。 实则,在系统的劝解下,明赫已迅速从愧疚情绪中清醒了过来,只是躯体的反应远比情绪更慢,手一时还未恢复暖和罢了。 他忙歪着脑袋贴了贴父王的手臂,一如既往地笑嘻嘻道,“多谢父王,孩儿现在暖和多了。” 嬴政见小家伙骤然间心情大好,一时虽有些摸不着缘由,倒也暗暗放下心来,将软乎乎的小手焐热后,便抱着小崽继续跟蒙毅商议起正事来。 明赫突然又高兴起来,自然是因为尽职尽责的系统方才为了哄他,竟把此刻身在咸阳城中、能助秦国守城的能人信息搜寻来了! 这意味着,纵便楚军这回真要趁机攻打秦国,成功的概率也是极小的。 这般想着,他不由在心头悄悄盘算着,“刘季、章邯、钟离眜...虽然他们眼下还没统军经验,但在史书中都是打仗的好手,而且统子说了将才大多靠天赋,我今晚就要把他们推荐给父王哈哈哈...” 原来章邯这时期,就已经在秦国少府任职了啊! 嬴政听着这心声,眼眸中不由泛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惊喜亮光——章邯是何人他一时并未想起,这名字太过陌生,但钟离昧臂力过人、又有军中历练经验,而刘季此人极擅应变之道,此二人若再辅以统军之才干,咸阳安矣! 蒙毅自从当日听见九公子的心声后,便结合种种迹象猜出了对方的身份:襄助大秦的仙人,便是自家九公子。 是以,他此刻亦极力掩饰着心中狂喜,悄悄瞥了君王一眼,暗忖着该如何不动声色地提醒王上,提拔九公子说的这三人为守护咸阳之将领...毕竟,他方才虽肯主动许诺领军守城,实则是半分信心也无的,生怕这一遭,会成为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但他是蒙骜之孙,是蒙武之子,当此危机之时,比起更加不懂实战的右丞相与李廷尉等人,祖辈父辈的名声为他带来的威信,至少能稳住几分士气——连颇通实战的冯劫与王离,前些日子亦跟随王贲去了北地,如今,咸阳朝中最适合站出来接过迎敌重任的,只有他一人。 可是九公子是小仙童啊,他提的这几位人选定然错不了! 嬴政却摸着怀中兴奋晃来晃去的毛茸茸小脑袋,面不改色继续与蒙毅商谈着兵法之道,他这仿若毫不知情的态度,把慢性子的蒙毅急得都快成急性子了,他恨不得劝王上快将刘季三人召来商议,楚军可是已北上了啊... 这时,却见卫尉急急进殿来禀,称典客令刘季在丹墀前有要事求见。 蒙毅顿时眼睛一亮,急忙悄悄掩饰一番神色后看向君王,嬴政则神色如常命刘季进殿。 明赫惊喜地看向步伐匆匆的刘季,这人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来得很及时嘛,不枉我父王对你这么好! 刘季一到殿前便噗通跪下,激动大呼道,“请王上恕罪!今日信使来驿馆就膳之时,臣多嘴搭了几句话,得知楚军已有二十万大军北上,据臣推测,楚王狗贼定是想趁三国交战之际偷袭,淮河一路上来便到黄河,我秦国咸阳比之临淄蓟城更危险几分啊...” 秦国信使的话,若换成旁国之人当然不好套,但刘季是负责驿馆诸事之秦国官员,又自有一套与贩夫走卒搭讪套话的法子,此事倒难不倒他。 嬴政听着对方之言,不由暗叹一声,难怪此人在小崽的心声之中,能凭借并不显赫的出身,在秦末乱世力压诸侯,成为新朝开国君主,确有常人不能及之处。 刘季趴在地上抬起脑袋,一脸恳求地看向君王,继续语气激动道,“...王上,臣愿自荐为末等守将,愿领士卒守卫咸阳抗击楚军,以护王上与秦国之安危,还请您原谅臣之无状啊...” 明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面前这个为了国家肯舍生忘死的人,真是他知道的那个刘季吗? 他哪里知晓,八卦的刘季自从今日探知到楚军北上一事,便心慌意乱、坐立不安地盘算了一番,秦国此番遭遇的四面危机他是知晓的,咸阳如今并无大将镇守他也是知晓的,若楚军的目标真是秦国,咋办? 身为秦人的他,是领取六百石俸禄的四品典客令,是将家中诸人压得严严实实的当家人,是众人眼中风光的咸阳大官,是年轻娇美的妻子眼中无所不能的依靠。 自从得了秦王的恩惠屡次加官进爵,再也不会有人将如今体面的秦国咸阳刘季,与从前那个落魄的魏国沛县刘季联系到一起。 燕齐戎狄和楚国,竟想灭了秦国,想推翻秦王,想毁了他美滋滋的满意人生,这让刘季在驿馆中气得脑壳都开始剧痛起来! 在下属急忙为他请来一位巫师看病后,掏了100钱而不肯吃亏的他,便硬缠着巫师为自己占了一卦,无比珍惜性命的他暗暗决定:若卦象显示,他拥有的一切将被那帮王八蛋毁掉,余生又要过上穷困潦倒的生活,他宁肯冲上去跟楚国混蛋们拼了,以此报效王上知遇之恩! 自然,若是换成从前的刘季,绝不至于会这般偏激,纵便秦国真挺不过去了,他也会乐观地安慰自己“好死不如赖活着,当个穷鬼也比无头鬼好”,可如今已饱尝锦衣玉食的刘季,哪还想当个处处受人白眼的穷鬼? 然而,巫师占出的结果,却与他的设想刚好相反。巫师指着蓍草告诉他,若能忠心报效秦国君王,及时为秦国解忧,此生自能富贵无边。 刘季是极信占卜箴言的,毕竟他的发家史,全靠当日、劝他前往大梁的巫师神机妙算。 是以,他在听完巫师这番占词后,是这样理解的:若我永远效忠王上,永远及时挺身而出为秦国皆有,那我刘季这辈子都能富贵无边! 既然如此,眼下秦国最大的忧患,便是楚军攻城,只要他主动请缨为王上守城,不就是“及时为秦国解忧”吗? 至于会不会战死,他压根想都没想这事,既然“此生富贵无边”,一个死鬼又怎能享受到这富贵?巫师占词言外之意,不就暗示着他刘季福大命大,每回为秦国解忧皆不会有性命之忧么? 正是在这股子无敌的自信驱使下,他喜冲冲一路将燕齐匈奴东胡楚国骂得狗血淋头,一路雄赳赳进了宫表忠心。 嬴政细细打量着他的神色,见其言辞恳切不似作伪,亦疑惑道,“爱卿身为典客文官,又何懂打仗之道?” 刘季急忙解释道,“王上,臣虽从未打过仗,却颇懂些糊弄敌军的法子,届时,若王上拨给臣五百人,臣定能将他们发挥出五万人之效力...” 反正又死不了,牛皮要往大了吹才好,以免王上舍不得让他上阵。 嬴政此刻是“并不知晓刘季挺能打仗”的君王,自然不能一口答应下来,便寻了个由头将对方打发了回去。 明赫目瞪口呆地看着哭喊着不肯走,拼命咚咚咚磕头恳求为国上阵、最后被卫尉押出殿的刘季,一时竟产生一种时空错乱的荒唐感,这人真是刘季? 按他一直以来的揣测,刘季对父王定然是忠心的,但这忠心的源头,是他极力想保住当前的荣华富贵,若要说,他忠心到自愿捐躯赴国难的份上...明赫是半点也不信的。 原本他还有些发愁,按刘季的性子,父王回头任命他上战场领兵,恐怕还得敲打一番,不然,没准他打着打着一见势头不对就跑了... 毕竟,如今的刘季从未上过战场,还不是史书中与秦末诸侯大战数回的刘季... 他伸长脖子望向趴在殿门不肯走,大喊着“要亲自为秦国赶走楚军”的刘季,心头的疑惑越来越浓重:这个“刘季”,该不会...是被我父王的铁粉夺舍了灵魂吧? ... 当晚,“老神仙”将镇守咸阳的将领名单交给君王后,嬴政这才在次日早朝“惊喜”地下诏,任命刘季、章邯、钟离眜为临时守城将领,届时各率一支大军做迎敌准备。 铁了心这辈子要效忠秦王、为秦国解忧的刘季,接到诏令时,高兴得恨不得长翅飞上天显摆一通:嘿嘿,王上被我的忠心打动了!我刘季,又有升官晋爵的机会了! 此战必胜! 一心想报答秦王知遇之恩的钟离眜,对这诏令倒并不惊讶,他本就是古邗国开国名将之后,完美继承了先祖卓越的行兵布阵基因,来到秦国短短三年的他,如今已凭屡次军功升至三级爵位——年轻的他,俨然已是秦军中令人瞩目的新秀。 倒是在少府担任统筹小吏的年轻章邯,被这莫名的诏令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让他领军抗敌?可他从未学过兵法啊! 章邯是个实诚人,当即便焦眉愁眼来到一处工坊找到上司张苍,恳请对方带自己进宫找王上求情,忙着为迎敌筹备三弓巨弩的张苍,在百忙中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王上如此安排定有他的缘由,我来秦国三年,从未见过王上胡乱安排人手的,想来,我王自有一番慧眼识珠之法,早察觉出你有领兵之才...世间之事行则必易,咸阳之安危,便交付与尔等身上了,莫要辜负王上信任!” 他这话确是真心之言,因为从前在阳武数十年间,张苍从未碰过墨者这等稀奇古怪的器具机关,但他来到秦国后,不也一上手便做得极好么? 他是生而知之的某方面天才,如此以己度人,再结合王上素来行事有章法的性子,定是察觉出章邯亦是对军事生而知之的天才——王上纵便真被楚军的到来忙慌了阵脚,

相关推荐: 赘婿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将军夫夫闹离婚   左拥右抱_御书屋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心情小雨(1v1强制)   小公子(H)   下弦美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