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妻子被伪娘弟弟夺走 > 第99章

第99章

寻个离咸阳远些的秦国郡县,再托他们出面帮安置一番,早日傅籍安顿下来?这咸阳,我亦是绝不会再来的。” 鸢高兴点头,“好!” 秦王前些日子刚颁发了一条新律:女子亦能自立门户。对她们这种女子而言,真乃一条救命的出路。 ... 次日,嬴政如约命侍卫护送姜姬上了路,至于对方想改道去何处,他自不会有干涉半分。 他虽不喜对方先前待小崽之粗暴,但念在对方诞下小崽之情,亦绝不会刻意为难一个女子,秦王嬴政之胸襟,从来是大度而宽容的。 总归,此事无论对嬴政还是姜姬而言,便已彻底画上了完结符,从此,世间只有大秦九公子嬴明赫。 而明赫呢,也从系统口中得知了当日它阻拦自己的缘由:按照系统规则的逻辑,从姜姬派人下毒那一刻起,二人的母子情缘便已彻底了断,因为,若没有系统营养液的守护,明赫早就死了,所以,他不可以对姜姬自证是对方的孩子。 反过来,在奄奄一息的明赫被扶苏捡回章台宫,得到嬴政的接纳、获取人间最强者赋予他强大的善意值而重获新生之时,他这一世,便已被系统规则认定是嬴政亲子。 说起这个,明赫不由得感慨万千,父王和大臣们总感激“老神仙”给秦国带来了许多物资,却无人知晓,真正给秦国带来这一切好运的,却是父王的慈悲之心—— 若不是他怜惜扶苏丧母,若不是他怜惜那个浑身滚烫的婴孩,若不是他将宽宏有力的善意传达给自己...恐怕倒霉鬼赵不喜早就命丧当场了,又哪会成为给秦国带来好运的福星宝宝嬴明赫? 系统也附和道,“是啊,真实的秦始皇跟史书上那个暴君明明完全不一样!别的不说,我现在严重怀疑‘灭赵后秦始皇亲自前往邯郸,活埋与他母族有仇之人’这说法,太假了!一个为了朝政大事废寝忘食、把自己累得要靠吃丹药来缓解疼痛的勤政君王,真会舍得抽出宝贵的时间,专门跑去邯郸杀人吗?别说这趟他没杀一个赵国老百姓,咱们来秦国两年了,我一直认真观察着,秦始皇根本不是嗜杀之人...” “再说了,就凭赵姬做下那些乌七八糟的事,秦始皇能忍她这么久,全靠古人尊崇的‘孝道’在支撑,他怎么可能为了这样的母族去报仇杀人?再说,雄心勃勃开创大一统时代的一代明君,又哪来功夫去翻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旧事?他如果真这么睚眦必报,怎么不下令把赵国王族全杀了?毕竟,赵国王室才是导致他幼年不幸的罪魁祸首啊!但史书上,赵国王族几百人却好生生的带着公子嘉逃去代郡了...秦始皇总不能一边为了收买人心、大度地放走赵国王族之人,一边又为了报仇杀了赵国仇家吧?那他到底是要收买人心还是不收买?这段记载前后太分裂了...” 它这话一说,明赫立刻气得冷笑道,“说来说去,还不是我父王在位的时间太短,秦朝维持的时间太短,秦朝来不及建立自己的舆论系统就没了,而胡亥那狗东西上位,一通倒行逆施的操作又刚好给别人留下了把柄,秦朝的历史只能任由后世王朝随意‘打扮’了!我从前还在某些影视剧里,看到过我家大大灭赵后,大肆屠杀一整条街住的百姓那种狗屁剧情呢...” 系统目瞪口呆,“!!!连史书都不敢编秦始皇是开创屠城的第一人,人类影视剧竟敢这样编?” 明赫努力冷静下来,细细分析道,“为了钱,他们有什么不敢编的?不过说起这事,我倒想起另外一件事...史书上记载过,赵高曾经犯过大罪,蒙毅本想按律处死他,却被那狗东西找我父王求情躲了过去...你说,赵高那种人,既能将我父王笼络得对他信任无比,自然是处事奸猾、长袖善舞、极擅伪装的,他又会在蒙毅眼皮子底下,犯下什么大罪呢?” 他看过的史书内容多而杂,当然没法清楚记下全部内容,但当时读到这里万分遗憾,如果赵高这时死了该有多好!所以,他倒是清楚记得这事的。 系统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报仇!为讨好秦始皇而替他手刃仇人,无论秦始皇需不需要报这个仇,都不得不承他这份人情!而且,他知道就算东窗事发,这事落在古代大臣眼里,也是赵高忠心耿耿的表现,秦始皇反倒不好处罚他...” 明赫慢慢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根据史书记载的轨迹,灭赵后,我父王先是去了邯郸,又经由太原郡和上郡返回咸阳,可见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分明是去巡视刚到手的北地数郡,邯郸不过是顺路经过...赵高身为中车府令为我父王掌管车舆事宜,肯定也是随行的,而他作为最贴近君王的近臣,不但知晓我父王很多私密之事,隐形权力也是极大的,如果他暗中派人去我父王幼时住过的街巷,活埋一批赵人倒也不是不可能...” 赵高这种心思缜密、能耐心蛰伏几十年的毒蛇,翻遍史书,他在始皇执政期间只犯过一件触法之事,还被语焉不详一笔带过了——可疑点偏偏就在这里,作为因熟习秦律才被始皇另眼相看的近侍,赵高怎会把他最大的优势变成漏洞,行知法犯法之事? 再有,史书中连赵国母亲曾经受了什么刑罚,都记载得清清楚楚的,怎么就能刚好把他犯了什么大罪给略掉了呢? 系统听完这话,立马飞快翻起题库来,很快,它就找到了一段《史记》记载的原文题干,边念边嘀咕道,“‘秦王闻高疆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宿主你说得没错,这赵高力气很大,又通律法,这才被秦始皇重用的...‘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说明赵高犯下大罪后,秦始皇是非常生气的,这才让蒙毅依法处置...”(1) 明赫接着他的话头道,“所以,我父王一开始根本就不想饶恕赵高,后来突然改口赦免他的罪行,是因为他犯下的大罪,跟普通的大罪完全不一样,在群臣们看来,赵高虽犯了罪,这罪却是因忠君而起...” 系统赞同道,“宿主说得对,在这时代,再严苛的律法也抵不过君王的威严,如果秦始皇杀了‘为君复仇’的赵高,反会引发群臣兔死狐悲的疑心...怪不得赵高会知法犯法,这奸臣真的好狡诈!气死我了,人是他活埋的,锅是秦始皇背的,怪不得史书不记载赵高究竟犯了什么大罪!不过,纵便这时空的赵高没因设计刺杀君王一事、被秦始皇察觉而灭族,我们也是要早早除去他的!”(2) 明赫听到这里倒有些疑惑起来,喃喃道,“是啊,就算父王不杀他,我也是要把他早早弄死的...不过,好奇怪,这一世的赵高到底发了什么疯,竟敢刺杀我父王?” 他总觉得这事不太对劲,却根本不知道,当日嬴政正是在接待韩非的宴会上,随着他的心声看到了秦国灭亡的画面,才会寻了借口,早早除去赵高那奸贼的呢! 秦国命运转动的齿轮,早在他被抱进章台宫那一刻,就悄悄开始启动了。 明赫想到长达两千多年的时光里,那么好的父王,那么难得的明君,却遭受了那么多的诋毁,被泼了那么多的污水,不由紧紧握紧了拳头,咬牙切齿道, “我赢明赫发誓:这一世,我绝不会让任何人抹黑我的父王,我要让后世君臣代代跪拜我的父王!我要让父王开创的大秦盛世,无论国家富强还是民心拥护,都成为他们毕生顶礼膜拜、连做梦都孜孜渴盼抵达的高山之巅,而我的父王,却站在山巅居高临下俯瞰着他们!我要让他们亲口在史书中承认,这人间最强大的帝王,他们永远也超越不了的千古明君,只有我的父王——秦始皇!” 系统听得热血沸腾不已,忙鼓掌道,“好!好!我也会全力支持宿主的,让我们一起加油!” 明赫与它幻化出来的小白猫击了个掌,眼中闪过坚毅的光芒,“加油,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有英明睿智的父王在,有带着金手指的他和统子在,有能力超群的文武群臣在,有勤劳忠厚的先秦万民在,我们大秦的盛世,将会超越史书中任何一个盛世! ... 春风煦煦暖融融的二月中旬,宽阔的六英宫亮如白昼,一场姗姗来迟的庆功宴,在大臣宗室们的言笑晏晏中拉开了帷幕。 原本,嬴政是打算在去岁秋收之后,便设下庆功宴犒劳一番群臣的,这可是秦国第一回 真正意义上的秋收。 哪知三国突然对集兵百万,秦国在忙完秋收后,嬴政君臣便将全副心力放在备战上,一时倒忘了这庆功宴一事,眼下赵国既灭,李牧蒙恬等人、很快便要去北地军营训练骑兵,这宴会便重新提上了日程。 今日,殿中早早摆好了一排金灿灿的青铜投壶,眼下君王还未进殿,桓猗正拉着李牧李信投射比赛呢。 说起来,缘分二字着实妙不可言。 原本,桓猗屡次与李牧对阵讨不到好处,便将李牧视为必需要攻下之死敌,而在史书记载中,桓猗更因攻赵死在了李牧手上。 谁又能想到,这对昔日之仇敌,如今成为秦国同袍之后,却发现对方的性子跟自己一般爽快,反倒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桓猗站在数丈外,瞄准壶口将一支箭精确投进去后,乐呵呵与李牧叔侄笑说着,“怪不得王上让人备下这投射之礼,今日我大秦这庆功宴,可是双喜临门呐,呵呵呵...” 在周礼之中,诸国宴客之时,皆喜设下射礼,其中又按天子、诸侯、卿大夫的身份,设下不同的规定。 譬如,天子祭祀之时举行大射礼,天子宴请大臣时则举行燕射礼,而诸侯拜见天子却要举行宾射礼。 这也算是贵族子弟修习骑射六艺之术的用途之一,后来,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和寒门士族的兴起,诸侯们为笼络那些不擅骑射的寒门大才,便逐渐将户外射箭、改为了室内投壶掷箭。 当然,这投射礼仪在讲究实用的秦国,是不太常用的,而如今秦王即位后,更恨不得宴会早些结束,他好回章台宫处理奏章,更是鲜少设下投壶,也难怪桓猗能据此猜出君王今日心情甚好。 李牧亦笑道,“是啊,此番我秦军伤亡不过上千人,便能借齐楚燕三国之手,接过他们打下的城池,真乃妙哉!” 拿三国这一趟的损失来说,算上他们自相残杀的,合计少说也死了十多万人。 再者,这趟若是秦国率先开启攻赵之赵,除却与赵军对战的损失,还要防备三国背后偷袭。 李信挥退宫人,亲自上前将塞满壶口的箭支取了回来,数了数递给桓猗道,“十一支...” 又促狭笑道,“三国之君为了九里之地,特意赶来助我秦国灭赵,真乃感天动地之情谊...” 桓猗哈哈大笑着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是也,三国为我秦国统一大业操碎了心...” 话音未落,只见殿上君王抱着明赫入了座,他们急忙跟随众人的步伐归位拜君。 在礼乐舒缓悠扬声中,嬴政笑吟吟将小家伙放在一旁椅上,先是挥袖让众人不必多礼后,又举起晶莹玉尊中的黍米酒,朗声说着祝词道,“有酒如淮,有肉如陵,寡人旨酒嘉肴,请为宾乐!”(3) 大臣宗室公子们急忙举尊面君,共祝道,“王既赐矣,又以重乐,敢辞!”(4) 旁边的明赫听不懂他们在说些啥,见自己面前的玉尊里,也盛上了晶莹透亮的液体,不由眼前一亮,嘿嘿,以前可从未有过,看来,父王是将他当成大孩子了! 这时代的低度酒他可不怕! 他急忙趁君臣共饮之时,悄悄端起玉尊灌了一大口,咦,好甜! 第94章 而且, 这清香扑鼻的甜味他还很熟悉——甘蔗汁! 想来,是去岁种下的紫皮甘蔗已收获了,前世极喜抱着去皮后的甘蔗啃的明赫, 如今在宫中虽不缺蜂蜜水,却许久未喝到比之更清甜可口的甘蔗汁,顿时眉眼弯弯地捧着玉尊“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真好喝, 父王真爱我! 这时,年轻的君王已与群臣互祝一番后,饮完尊中之酒坐了下来, 他含笑扭头一看,自家小崽正抱着玉尊笑眯眯喝得正欢呢。 待蒙毅将这回灭赵立功的名册宣读完毕后, 嬴政便示意宫人为众人上柘浆。 这是大秦土地上种出的第一批甘蔗,今日榨出的第一杯柘浆, 他便特意命人端给小家伙先喝了。 宫人忙应声疾步下殿, 边走边暗暗感道, 这等珍稀之物, 莫说长公子几人没先喝到, 便是王上自己亦不曾先喝半滴呢,王上啊, 真真是将九公子放在心尖上疼着的! 很快,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宫人们, 便为殿中众人斟上了一杯杯晶莹的柘浆, 王上下过令, 待今日庆功宴结束, 他们也能得一碗这宝贵的柘浆呢。 这原本只产于楚国云梦泽的柘浆,可是专供楚国王族飨用的金贵之物, 并不对外售卖,莫说底层庶民一生绝不可能喝到半口,便是诸国君王贵族想喝上一口亦绝非易事,今日他们能分得一碗,怎能不欣喜万分? 至于参加过当年王上与楚夫人大婚宴的大臣们,一看到这念念不忘的青绿剔透汁液,登时眼前一亮,急忙凑近一闻,是它,真是柘浆! 一时,便是素来最讲究周礼的隗状,也再顾不上半分矜持,端起玉尊便喝了个痛快。 待他珍惜地饮尽最后一滴,他只喉间原本的干涩躁意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舒坦的清爽之气,甚至,这一尊柘浆下肚,他近日因睡眠不足带来的心慌之症,似乎也骤然缓解了几分。 隗状不由感慨道,“托王上的福,十多年过去,老臣总算又尝到这口柘浆了!此物口感清甜,入口却又全不似蜜糖与饴糖那般,令人喉间有不适之感,反倒让人通体舒泰...” 此言一出,大臣宗室们纷纷附和起来,有几名老大臣还暗暗心虚地对视了一眼。 原来,他们私下设宴之时喝着兑了水的黍米酒,便时常回味起当日楚夫人带来的甘蔗,那压榨后的甘蔗汁,简直令人入口后此生再难忘怀,如此之下,他们不免悄悄嘀咕着,希望王上再多纳娶几位楚国公主入宫,如此,便能多喝上几回楚国柘浆了... 嬴政亦将手中柘浆一饮而尽,他深知,隗状之言看似句句奉承,实则却一字不假,当年他第一回 喝这柘浆,只品出些格外不同的清香甜味,今日再喝却敏锐察觉到,此汁液入口非但能即刻解渴,还涌起几分说不清的轻快之感,妙哉! 虽说物以稀为贵,甜食的诱惑力之大,纵便到了一千多年后的十六世纪,欧洲贵族也在为齁甜的马卡龙挥金如土、神魂颠倒地将之视若珍宝呢。 但要细说起来,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已经有了饴糖与蜂蜜,在座的君王公卿们是见过世面之人,哪能仅仅因为“甜”这缘由,便齐刷刷为这柘浆所倾倒? 实际上,他们不知晓的是,甘蔗乃是后世中医认定的“天生复脉饮”,不管是何等清甜,绝不会有一丝黏腻凝滞之感,更有养血补气之功效,入口能快速滋阴解渴之时,更能迅速为心脉虚弱之人护心养脉。(1) 这也是明赫前世走在大街上口干舌燥之时,喜欢买杯鲜榨甘蔗汁解渴的主要原因,任它何种饮料或是白开水,皆抵不上一杯无添加的甘蔗汁——只消喝下去片刻之间,便能立竿见影解渴止躁! 而秦国君臣于政务之事乃是列国中效率最高的,换而言之,他们忙碌间损耗的心神也是最多的,连君王亦要加班批阅奏章,更何况殿中这些当臣子的? 长此以往,众人劳神费思极耗心血,心火太重又损伤脾土,心脾两亏之下难免会有心悸气短、失眠多汗等症状。 偏偏,这时代医术还极其不发达,草药种类也不多,纵便大臣们得了君王恩赐、派夏无且前去探诊,也不过是开些清热解毒的汤药罢了。 更遑论眼下巫、医并未彻底分家,许多大臣出于传统观念,更愿相信自己这病症乃是邪祟入体,宁肯请巫师来做法驱邪一番。 然而,无论是清热解毒之汤药,还是巫师的祈祷香灰,皆无法解决众人“气血两虚”之病症,如此经年长久的拖下来,熬到隗状这把年纪的老大臣,心悸失眠乏力等症,几乎是日日与他们相伴的。 秦国君臣们乍然喝下补血滋阴的柘浆,正如久之禾苗得了甘霖,迅速为心脉注入一份外来的动力,自然会感到浑身舒泰不已,岂有不惊为天人之理? 再者,人体这个精密系统最神奇之处在于:它会对自身缺乏的食

相关推荐: 祸国妖姬   阴影帝国   小公子(H)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赘婿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人妻卖春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