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往后还会被赵国拿捏啊...甚至以他的性子,可能还会重新自投罗网...” 蒙毅闻言,奇怪地瞄了小家伙一眼,九公子从未见过李牧,怎知晓他是何等性子? 嬴政忍不住伸出手,又戳了戳他圆乎乎的脸颊,笑道,“你且放宽心痛快与韩信玩耍,蒙恬此番定能将人接来的,怎么,吾儿前几日才刚担忧过此事,这般快又担忧上了?” 明赫立刻一把捉住父王的大手,将其贴在自己的小脸上,烦恼道,“是呀父王!孔子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我现在最大的忧愁便是这事..” 蒙毅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怪不得朝中官员都说九公子是神童,连孔子的话他都知晓,果然名副其实。 嬴政轻轻抚着小家伙的脸蛋,哭笑不得,世人皆以为他这强秦之主无所不能,实际上,他拿这爱操心的小家伙,简直是半分法子也无啊! 他只得再次提醒道,“寡人吩咐过蒙恬,无论赵国想要何物皆答应下来,如此,你认为赵王还不肯让他接走李氏一族?” 明赫却焦眉愁眼道,“孩儿担忧的正是这个,如果彻底满足赵王的贪欲,自然能接来李将军的家人,可若赵王想要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秦国的城池呢?” 嬴政温和看他一眼,再望向殿外之时,眸中却闪过一抹幽邃,若赵王真敢开口要城池... 他笑道,“给他便是,反正秦国很快能打回来。” 明赫急切道,“可是父王,孩儿认为,以赵王的贪心,他肯定不会只要一座城池的!而以蒙恬的性子,他也是肯定会愤然拒绝的...” 嬴政抽出手,抚上他紧皱的小眉头,柔声道,“吾儿放心,无论蒙恬如何愤怒,他皆会按寡人之吩咐应下赵人条件...” 君王顿了顿,在小家伙澄澈的目光中,声音也倏地变得清冷起来,“但赵王若真敢开口索要我秦国数座城池,他便会连一座城池也拿不到。” 第88章 明赫一听这话, 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顿时变得愈发亮晶晶的,他高兴地问道,“父王, 莫非等李牧一家入了秦,秦国就马上会开始攻打赵国了吗?” 嘿嘿,这样一来, 就算蒙恬前脚答应了赵王要一百座城池的要求, 也会转眼变成空头支票哦,这就叫恶人有恶报! 赵王那种派人刺杀父王的无耻小人,也配别人跟他谈诚信?呸。 嬴政对上他满是期待的眼神和笑脸, 不由微微一怔,继而眼含柔情地细细解释道, “非也。眼下,我秦国军营将士们多已回乡忙着秋收, 相较攻赵一事而言, 早些将粮食收入囊中更为紧迫。” 先前那几日的倾盆暴雨, 早淋得秦国所有人俱是心惊胆寒, 生怕秋收前, 再来一场恶雨毁了原本的丰收盛况,是以, 在众人的日盼夜盼中,只待头一茬庄稼刚成熟之时, 举国上下便心照不宣地飞快开始了收割采摘。 粮为安民之本, 稳军之根, 春耕与秋收一事, 在重视农耕的秦国永远是头等大事。 更遑论,今岁秦国土地上, 遍布产量数倍于往年之高产粮食,若要在九月底秋霜降临前将其尽数收完,便需朝廷多派出数倍人手前去田间帮忙——地里的稼穑农物等不得人,早一日落袋为安,便能早一日让朝廷与民众大松一口气。 而这赵国早一日打或晚一日打,却也无甚差别,总归这一日很快便会到来,没了李牧的赵国,又还能指望何人来经年累月地抵抗秦军、消耗秦军的粮食与力量? 再者,此番秦国田地,有郑国渠四通八达的河渠疏浚积水,又有小崽以仙珠及时止住暴雨,秋收堪称丝毫未受影响,但赵国可没这般好运道,还不知有多少百姓面临着饥荒... 当初攻打韩魏之时,百姓为感怀秦国之慷慨解困、而夹道欢迎之势,他一刻也未曾忘记,民心如水,可载舟覆舟… 既然赵国百姓很快也会变成秦国百姓,他不介意再以施粮之法收拢人心,让秦军少遭遇些抵抗。 而且,君王原本亦隐隐有几分忧心,虽然小崽一直知晓,秦国迟早是要灭掉六国统一中原的,但若秦军真要攻占邯郸之时,小家伙会不会有些微的失落之感?届时,他又该如何让小家伙重新快乐起来? 毕竟,小崽降生于人世之时,是以赵国公子的身份,无论他平日是如何不喜赵王,故国被灭,终究非甚值得欢喜之事,此乃人之常情… 然而,小崽此刻期待的眼神、欢喜的面色、迫不及待的语气,无一不让他立刻便释怀了心中的担忧——这小家伙分明是真心实意地认为,灭赵,乃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这个认知,一时更让君王心头涌起心满意足的愉悦:他的小崽,确乎是只肯认他这一个父王的,也只肯认秦国为故国的! 明赫紧紧搂住父王的脖子,看着他眼角眉梢的笑意,也跟着咧开嘴,傻呵呵笑得更高兴了。 父子相对笑了一会儿,他又贴了贴君王的脸,奶呼呼继续问道,“既然秦国现在暂时不攻赵,但赵王如果真敢开口要三四五座城池,我们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一座也得不到呢?” 嬴政眼中飞快闪过一抹锐芒,摸着小脑袋轻声提醒道,“当日,蒙恬前去之时,并未携带城池舆图...” 明赫睁大茫然的眼睛望向父王,“噢?” 他确实不懂古代献城盟约的具体流程。 嬴政看着他乌黑的眼珠里,倒映出来的自己柔和面容,笑道,“无舆图标记而献出之城,这城池嘛,大小与名称自然由寡人说了算,譬如惠文王之时,齐楚联盟,便被张仪以商於八里地打破...” 嘿,君王这一解释,明赫立刻便懂了,这就是所谓纵横家的耍赖之道嘛! 他兴奋地嗷呜叫着仰头抱起父王一顿猛亲,亲完又拍手大呼道,“好聪明的父王啊!这个法子真的正正好,很适合赵王那种人哦!” 赵王,只要你真敢问秦国要城池,我们就真会送哦,来而不往非礼也! ... 果不出嬴政所料,八月中旬,蒙恬就顺便带着李氏一族来到了咸阳。 他先将众人安置到驿馆后,正要回宫禀告此事,李玑却一瘸一拐匆匆追来,朝他拱手道,“蒙内史请留步!老夫还有个冒昧之请,不知蒙内史…可否带老夫一道进宫拜谢秦王?” 先前,他翻来覆去回想蒙恬之言,最后终于确认:此事定是真的! 郭开那狗贼,早在先王时,便数番进谗要害他的长子,而赵国今王比之先王更要昏聩数倍! 如此昏君,又怎会派人去彻查这子虚乌有的诬构?又怎会在意李牧若死,赵国将面临必亡之局? 虽然他猜测着,秦人能如此巧合地前去救下李牧,又如此极速地来邯郸接走他们,其中必少不了些阴谋算计在里头。 但身为人父,身为赵国李氏族长,满心滔天愤怒的他,哪还有心思管秦国在其间使了何等阴谋? 他亦曾为赵国征伐多年,后来因大腿中箭受伤,无法再骑马驰骋才在家颐养天年,而李氏族中年轻子弟,除了李牧外,皆已为国捐躯于数场战事之中。 正因如此,比起那些动辄人口数百的赵国公卿,李氏一族人丁稀少,如今不过数十人,皆是老的老,小的小,全仗李牧一人在朝中顶着。 哪知,自家数代人百年间付出鲜血与性命,来为赵国王室忠心守护江山社稷,却换不来君王一丝体恤与信任! 若赵王肯稍稍信任李牧,远离佞臣挑拨,那么,任它甚么秦国还是楚齐之国,纵便使出再多离间计亦是枉然! 既想通了这一层,他又岂会将君王待李牧的薄情寡恩,反过来怪在救了李氏阖族的秦国身上? 但他一路左思右想,仍是不解赵王怎会痛快答应将李氏迁去秦国一事,便在途中再三追问蒙恬,直到被他逼急了,对方才无奈取出秦赵订下的盟约给他过目。 在看清盟约内容那一刻,这辈子从未在人前流露过半分软弱的李玑,却当即感动得红了眼眶——九座城池!秦国竟是拿九座城池换的他们一家老小,秦王待李牧,是何等的看重! 这天大的恩情,他又怎能不亲自进宫谢秦王? 他不知晓的是,蒙恬一路上正在好整以暇地,等着他追问“秦国是如何说服赵王放我等去咸阳的”一事呢。 将盟约拿给他看,亦不过是在对方的催促下顺水推舟之举,因为,蒙恬敏锐地察觉到,脸比城墙厚的赵王索要九座城池一事,倒也不是全无益处的。 至少,此事能让李氏全家知晓,自家王上为救他们付出了多大代价—— 李信此番虽凑巧救出李牧,但凭对方之智,怎会猜不出,他一个秦将缘何要带人乔装赶往代郡?有此隔阂挡在秦国与李牧中间,即便他来到秦国,也未必愿意死心塌地王上效力。 但若李氏众人将王上以九座城池、换他们来秦一事告诉李牧呢? 眼下,赵王虽无抄斩李氏全族之意,但等过些时日,邯郸接到赵葱传回的“李牧逃亡”之讯,形势便会急转直下,赵王必会以邯郸李氏之性命威胁李牧归赵。 以李牧铁骨铮铮的性子,又岂会以妻儿族人之性命,来换自己一人苟且偷生?到时,纵便他心知赵王杀了自己之后,亦定会杀李氏满门泄愤,却也不得不主动转身返赵。 而眼下,王上救来了李氏一族,李牧再无半分后顾之忧,以他重情义之性,又岂会不真心实意对王上感激万分? 蒙恬深知,只有得到李牧的心,秦国才会真正得到一名当世顶尖大将,而且,他沿途还顺道让人为赵王准备了“惊喜”呢。 章台宫中,嬴政听闻李牧之父前来拜见,自是万分欣喜,忙命蒙恬将对方带了进来。 哪知,李玑甫一进殿便噗通跪下,含泪大呼道, “多谢秦王仁慈!此番,您非但派人救出李牧,还以秦国九座城池,换来我李氏满族之生机...” 嬴政忙疾步下殿,上前亲自以双手扶起李玑,安抚道,“太公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寡人久慕李将军之盛名,又岂会任由如此一位豪杰,丧命于奸贼谗言之口?” 李玑一听这话更觉泪意纵横,忙抬袖揩了揩眼角,再次躬身致谢道,“秦王仁义,您是我全族之救命恩人呐!” 纵便对方派人前去代郡,定是想施离间之计,但若无秦王这份爱才之心,秦人本可任由赵葱杀了他长子的,如此,秦国亦能顺势除去心腹大患,又何须费尽周折,冒着被追杀的危险救李牧来秦... 嬴政见对方如此激动,不由心念一转,倒是性情中人! 想来对方也能琢磨出,李信乃是前去代郡施离间计才凑巧救了李牧的,与其让秦国在李氏族人心中背负“奸名”,不如趁此时机坦荡相告,总归这离间计尚未来得及用... 思及此,他便诚挚地语带歉意道,“太公如此夸赞,让寡人着实于心难安呐!实不相瞒,此事细说起来,倒是寡人要向太公赔个不是,原本,我派李信带人前往代郡,是想让他离间李将军的,哪知...” 李玑一听忙打断他的话头,反过来为秦国辩解道, “秦王此言差矣!列国数百年来,勾心斗角之事不胜其数,秦国如此亦是人之常情,更何况,秦国之计尚未来得及使出,赵王便要暗中杀了我儿...若无秦王授意众人施救,我儿李牧..此刻恐已是刀下亡魂,请秦王放心,此事秦国只对我李氏有再造大恩,却无半分对不起我李氏之举啊...” 秦王如此光明磊落,将他先前有意忽略的细节直接了当地挑明,反倒让他生出了许多好感——秦王这人,敞亮! 如此一来,他愈发急切地,认真打量着身前从容雅正的年轻君王,很快便拱手恳求道, “此等大恩大德,老朽自知无以为报...只能斗胆恳请秦王允我全族在秦地傅籍,从此,我李氏一族之青壮将世代为秦王所驱使,我儿李牧亦将为秦国征战沙场,绝不生出半分异心,唯有如此,方能报秦王今日之大恩!” 对方的身上,有天潢贵胄的矜贵之态,有强秦之主的威严气势,有清正明朗的灼灼目光,唯独无半分赵王那般的浅薄轻佻之举! 这般君王,本该一腔雄心攻城略地,早日手握四海之日月,又如何能为了他们一家,将秦将辛苦打来的九座城池,白白拱手赠与赵王那狗贼? 他定要让长子李牧亲手从赵王手中,夺回那九座城池! 嬴政闻言亦是欣喜不已,他深知,即便将李氏接来了咸阳,让对方傅籍做秦人一事也急不得,需得对方心甘情愿提出,他才可顺水推舟应下,在此之前,只能以贵客待之。 哪知李玑竟如此爽快,他自是急忙应下此事,又当场命蒙毅拟诏,以高出李牧在赵国一等的十四级右更高爵,封对方为平北君,并为李氏一族在咸阳赐下宽阔大宅与良田。 如此一来,待李玑随上门傅籍的秦吏返回驿馆之时,邯郸李氏从此便成了咸阳李氏。 秦吏一走,他便目光沉沉看向全族之人,将事情缘由一一解释后,又以族长之名训诫道, “尔等都看见了,我李氏为赵国效力多年,得到的是兔死狗烹之下场!此番若无秦王以九座城池换走我等,非但李牧难逃一死,我李氏数十人亦逃不过一死!既然赵国背后插刀舍弃我李氏一族,李氏从此便要世代做秦人,为秦王奔波效力,助秦王逐鹿天下...” 骤闻真相的李氏众人,无论男女老幼,皆沉声应了下来。 李氏子孙自幼接受的教育,是视秦国为仇敌,为赵国上战场抗秦,以命守护赵国疆土,可到头来,他们卖命的赵国要杀他们,而他们抵抗的秦国却要救他们! 七日后,李信终于带着李牧快马加鞭来到了咸阳城门,他原想先带对方进宫面君,哪知李牧忧心家中老小,执意要直奔邯郸先去救出他们。 一时,一个坚持要策马往城外走,一个却死命将他往城内拉,正在二人僵持不下之时,却听城门内,传来一道孩童带着哭腔的大喊声, “阿父,阿父!呜呜呜快回来呀阿父,您要去哪儿啊...瑜儿在这边啊!” 李牧乍然听闻这熟悉的声音,不由浑身一颤,猛地转身望向城门内——那被妻子抱在怀中、眼巴巴朝自己伸出双手哭喊的,不是自家幼女又是谁? 他一把甩开手上的缰绳,纵身下马朝城门口飞奔而去,却被守卫以刀戟拦住了,这才想起进出城门要验传,忙隔空大声安抚幼女道,“瑜儿莫要哭,阿父这便进来,阿父不走的!” 说着,又望向妻子有些红的眼睛,有心想安抚一番,却碍于城门人来人往不好开口,只得以眼神询问对方:她们母女怎会出现在咸阳? 他妻子姓王,单名一个姝字,亦是邯郸城贵女出身,她心性飒爽,素来无娇滴滴矫情之态。 饶是如此,自当日听闻自家良人险些被赵王派人所杀、眼下正跟随秦人在逃亡的路上之后,她便再也放不下心来。但看着家人个个强颜欢笑的神色,她也心知大伙如今皆在为良人担忧,哪能再哭哭啼啼扰乱众人心神? 是以,她只敢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以泪洗面,直到今日右眼突然跳个不停,心口也咚咚直跳,这才寻了个借口,抱着离不得身的幼女悄悄来到城门张望。 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今日良人会来到咸阳,会好生生活着来到咸阳! 此刻果真见到李牧,又见他左臂包着麻布,她自是既欢喜又十分担忧,哪顾得上看李牧的眼色?只第一时间着急问道,“良人,你这手臂怎的了?” 女子到底要心细些,她心知李牧没有验传,但带他来咸阳的秦人肯定有啊,遂又大声朝身后牵马走来的李信喊道, “这位小兄,可否快些让我家良人进城?我要为他看看伤口!” 正在身后观察对方的李信闻言,急忙丢下马匹与车队小跑上前,取出腰牌验明身份后,便带着李牧进了城门,笑吟吟朝王姝拜了个礼,道,“侄儿李信拜见叔母!” 他暗暗揣测着,怪哉,分明王上并不知自家叔父遇险逃亡一事,怎会早先一步将李氏家眷接来了? 不过想到九公子先前送来那神奇的火鸟,他顿时又恍然了,想必是小仙童早已预知此事... 一旁的王姝,正为这突然冒出的大侄子惊诧之时,李牧眼下却毫无心思介绍李信,他一把接过她怀中的幼女,边跟着她往城里走,边压低声音急切问道,“你与瑜儿怎来咸阳了?阿父他们可有同来?” 李信忙竖起了耳朵,只见王姝边瞟着李牧手臂的伤口,边温声道,“良人,还是我来抱瑜儿吧,你这手臂...” 李牧直称无妨,早已大好了,仍是抱着孩子不撒手
相关推荐:
御用兵王
虫族之先婚后爱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腹黑哥哥。霸道爱》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将军夫夫闹离婚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将军宠夫
修仙有劫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