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系统规则很讲诚信的,千年老店,口碑第一,主打一个童叟无欺!” 它越说越激动,“眼下,算上颍川郡那百来万韩国旧民,秦国人口最多也不超过七百万,这么多高产种子趁着今年春耕播种下去,等到秋收到来,秦国很多百姓都能一日吃上三餐饭了...再留下这些种子继续播种,秦国就能收获更多高产作物,最慢五年之内,我们就能帮老百姓实现‘吃饱’的小目标啦!有饭有菜,顿顿吃饱!啊我真的好高兴啊宿主...” 明赫也高兴地连声附和着,这么大方到失控的系统规则,是真的很令人万分惊喜啊!惊喜大礼包实至名归啊! 他已经激动得牙齿疯狂打颤,根本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啦!只好在心中念念有词道,“世上最慷慨最大方的系统规则,您好!对不起,刚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道歉和感激...” 等两人把沉甸甸的奖励统计完、把各种种子的种植说明书整理好,已是三更时分,明赫迫不及待利用造梦道具,进入了嬴政的“梦乡”。 身为史上最勤政的君王,嬴政眼下虽然真的睡着了,但他在梦境之中,亦端坐于章台宫正殿批阅奏章,“老神仙”兴冲冲出来后,待絮絮叨叨给他交待一番,便从储物室将东西全取出来,一股脑塞给了嬴政。 因为明赫从系统储物空间拎个五万斤的麦种出来,就跟提着五斤的土豆一样轻松,所以他一直以为,系统商城的东西,要比真实世界的轻几百倍... 临走之时,爱操心的“老神仙”还没忘了叮嘱嬴政,要记得给煤工休假之事。 其实在古代,休假制度向来跟靠天吃饭的农人没什么关系,连官员也要等到汉朝,才开始有明文规定的“休沐”制度。 眼下莫说官员和百姓,便是嬴政自己都在坚持日日勤政,休假这个词,通常只出现在君王犒赏辛勤的大臣、或是大臣主动请假之时。 其实眼下是秦国最重要的春耕时节,各地煤场上报回家务农的士卒与庶民亦有大半,煤场之中,仅剩下刑徒和图利的商贩在继续劳作。 但明赫小崽既然提醒了,梦中的嬴政便认真将此事记了下来,今日庆功宴上,他陪将士们多喝了几杯黍米酒,加之连日的操劳,眼下十分困倦,并未再多想便继续沉睡了。 次日起床更衣后,第一时间来到正殿、准备上早朝的他,站在丹墀处,看着从殿中一直堆到殿外阶下数里之远的粮种菜种,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守在殿外的卫尉急忙跪下告罪,“王上,臣等半夜见这些巨物从天而降,担心是仙人所赐,故而无您之令不敢擅自做主...” 而被这些种子拦在阶下的隗状等人,正远远地喜滋滋朝他喊道,“王上啊,此数十万石之仙种,可亦是仙人赠与我大秦的?” 嬴政含笑点头,他昨夜听小崽说了一大堆粮种名称,却不知数量竟有如此之巨,这护家的小崽呀! 他当下吩咐蒙恬调来大批人手车马,将这些粮种菜种全搬去咸阳新建的大粮仓之中,只留下种植说明书和猪牛护理繁衍手册。 待东西全部运走后,天光已大亮,站在殿外等了一个时辰的君臣们,心中却是欣喜若狂的,尤其是知晓内情的隗状几人,更暗暗决定要善待九公子。 待进殿早朝之时,嬴政便将种植说明书交与治粟内史,让他将适合春耕的种子尽快播撒下去。 治粟内史全程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激动接过那一沓薄薄的纸张,脑中已经浮现出秦国今年秋天的丰收盛况。 先前的仙种,李斯种出来的土豆产量惊人,而他全程盯管那两亩油菜,亦在开花后,在枝头结出沉甸甸的细长果荚,再过一两月收获之时,亩产想必至少有两三钟。 如此一来,若这些仙种同样高产,则意味着,秦国的粮食产量,很快便会超过五国之总和,真乃天佑大秦也! 新上任的左丞相王绾,却想到另一个问题,不得不担忧地提醒道,“王上,先前的数万斤小麦与棉花仙种,已播于关中肥田之中,如今要再种下如此多种子,至少需准备数十万亩田地,但我大秦境内虽广袤,良田却只有三成,山泽荒地亦占了三成之多,眼下除却休耕之处再无闲田,若要变出数十万亩土地,便只能再分些山头来开荒...” “可如今正是春耕时节,秦国向来重农,各处并无闲人,连蓝田大营之士卒,大半亦要回乡忙活春耕...再者,因近日将作少府新设匠人学室,各地涌入近千多青壮男女入学,免却他们三年劳役后,人手愈发地紧张...即便先前新涌入的六国流民,亦家家户户安居于郡县忙着开荒垦地,着实再抽不出人手了...” 众臣闻言,喜悦的笑容顿时一滞,面色渐渐凝重起来,王绾此言不假啊。 如今三月春耕已开始,朝廷早已将粮种下发各地,按照往年惯例,农人们已按里正的要求将菽麦之种尽数浸泡,又因先前王上颁发的底肥之法,待种子浸泡至合适的程度,农人在播撒之前,还会再将它们外层裹上一层沤过的熟粪,这样便能多得一道肥力,多收几斗粮食。 如此一来便意味着,若要在现有的田地里,以仙界粮种菜种来取代部分秦国粮种,这些经过特殊处理的秦国粮种就无法再放进粮仓食用,只能白白地浪费掉。 而若要继续播撒秦国之粮种,今岁,便绝不可能得到众人期待中的高产丰收——依照他们的推测,仙种至少亩产两三钟起步啊,比秦国引以为荣的亩产一钟还要高出不少,若能尽快种下,朝廷和百姓皆能多得许多粮食。 可眼下举国庶民尚填不饱肚子,满堂公卿并非不食肉糜之庸臣,谁又能狠下心来,劝君王丢弃精挑细选的秦种,换用高产之仙种?那可是数十万石粮种啊! 日夜盼着多收点粮食的大秦官员门,做梦都没想过:有一□□廷竟会烦恼粮种太多、土地与人手不足,而导致无法顺利耕种! 这一刻,嬴政看着满面愁容的大臣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理解了“老神仙”那句话——人口,才是列国最宝贵的资源。 拿眼下的困境来说,在数代君王的开拓下,秦国土地之广袤,是列国中仅次于楚国的存在,然而囿于粮食亩产值的低下,只能靠本国农人多种地来提高总产值。 所以在昭襄王时代,秦军占领各国城池后,皆是只收城池、不要城民。因为同样的土地,原本只需一万老秦人铆足了劲耕种,若再新增一万列国之人,还需耗费多养一万人之口粮,所以先前秦国收留六国流民时,诸侯才会觉得他在胡闹。 而现在这批陡然猛增的粮种,让他意识到:在粮食充裕高产的时期,人口越多,才能开垦出越多的土地耕种,如此一来,一个农人种出的粮食,会远远超出他留下的的口粮,堪称皆大欢喜。 故而,秦国不但要笼络民心,还要珍惜使用民力,如此,劳力才不会入不敷出,正是管子所言“地利不可竭,民力不可惮”也! 想到这里,他又记起昨夜梦中小崽的嘱托,甚觉有理,若接连辛劳数月的民众累死在煤场,岂非得不偿失? 君王当即便让蒙恬拟招,下令各地郡守让煤场众人歇息半月,武将先回咸阳。 群臣目瞪口呆看向他,眼下处处都缺人,王上怎还让煤场之人歇息? 但这位年轻的君王并未在意群臣欲言又止的神情,他又转念一想,若长此以劳作几月、歇息半月之法,恐怕众人身体亦会过于损耗,届时,本就紧缺的人手,便会愈发捉襟见肘... 于是,嬴政思来想去后,又颁发了一道开先河的新律法:全国各处劳力及杂役工坊,每六日歇息一日,刑徒亦然。 后来,史书上最早的保护体力劳动者单休制度,便在今日诞生。 当然,在工作狂.秦王嬴政眼中,他自己和满朝文武一样,都算不上是“劳力者”,自然无须遵循此制度。 大臣们不解君王为何在春耕人手紧缺之时,莫名下这道诏令,但李斯却愈发肯定,王上来日还会颁布更多爱民之举。 思及此,他站出来铿锵有力道,“王上,臣家中有二十名傅籍之家臣,愿将他们借与朝廷垦荒!” 王绾飞快颇有深意瞟了他一眼,也站出来道,“王上,臣家中亦有四十来名家臣,愿效仿李廷尉为国解忧之举。” 大臣们见状,纷纷站出来跟着献出家臣。 嬴政起身慢慢下殿,负手沉吟道,“只靠家臣这点人手,仍是远远不够...当年攻打近邻赵魏城池之时,大秦曾返之数十万百姓,想必赵魏如今正苦于地少人多之患,既然如此,寡人打算暂问他们‘借民’,先解眼下燃眉之急,众卿以为如何?” 隗状忧心忡忡上前道,“王上,我秦国刚从六国引入流民不久,如此一来,岂非又要贴补赵魏之人许多粮食?” 李斯暗叹他迂腐,整日盘算那点粮食,便解释道,“隗丞相,若能以半年之粮,为秦国引入劳力开垦增产之荒地,堪称一本万利。只不知这韩王与魏王肯不肯借人...” 素来随大流旁观而不发言的冯去疾,亦出声道,“李廷尉所言极是,流民有地为饵,自然一引便来,可眼下列国皆在春耕之时,赵魏之君岂会让百姓丢下唾手可得的收成,跑来替秦国开荒?” 王绾思索道,“再者,赵王前番以熟菽赠纲成君,已有不敬我王之意,想来定会百般寻借口,不肯借人...” 嬴政却胸有成竹地笑了笑,“若是直言借,他们定然不肯,但若以利相诱...赵魏休耕轮种,春耕愁的是有人无地,若寡人向赵魏之君提出合作,由赵魏出人,秦国出荒地与粪肥、粮种,待秋收之时,我秦国不但不收一粒税赋,还如数返还赵魏之民今岁之收成,再按此多赠他们一倍粮食,此计,他们可还会拒否?” 王绾心中大惊,王上如此笃定,莫非仙界之种,收成远不止亩产两三钟? 李斯可是亲自把两个土豆、种出几十个硕果的人,对明赫提供的仙种是信心十足的,立刻便附和道, “王上此计着实高明!赵魏田税虽用鲁国之法,十之税一,看似比秦国低了不少,但他们繁复的税赋加起来,百姓亦要缴纳超六成之粮,如此一来,赵魏之王虽明知秦国得了垦出之地,却舍不得这大利之诱饵,甚至,为了多收税赋,他们必会派出大批民众前来秦国开荒种地...” 隗状想了想,又劝道,“王上,如此我大秦便要贴上粮种与两倍之粮食啊!再者,若赵魏趁机让士卒混入其中,在各地制造混乱又当如何?” 嬴政目光湛湛看向他,“订下盟约之时,寡人自会补充以下细则:一则,他们的一应农具吃住由我秦国提供,进城之人必要搜身。二则,城门派人根据赵魏给出的通关符传,登记名册为他们临时傅籍,若有作奸犯科者,奖励秦民扭至官府依律而罚。三则,前往各乡里开荒最多、收成最高之民,秦国将以乡为划分,选出前三之户,再奖他们几石粮食。” 他如今根据煤场奖励一事,已渐悟出奖与罚的区别:若按往日商君之法,一味以未达成目标而惩罚,民众虽会完成任务,却暗有怨言;而采煤满50石奖励1石的标准,却让众人高高兴兴起早贪黑盼着多干活,非但毫无怨言,还会超出既定目标。 由此看来,奖比罚更能约束人心。 大臣们垂首暗暗盘算一番,恩威并施,算无遗策,此计确实可行! 当他们纷纷表态附和后,再看向眼前风姿华采的年轻君王时,眼中已盛满比往日更隆的敬畏。 无怪乎仙人会选我大秦之王而辅之,如此年轻便将人心拿捏得炉火纯青之君,着实世间罕见呐! 嬴政满意地负手快步走回殿上,他确信,明赫小崽给的仙界之粮种,至少能亩产五钟,所以,今岁必须将其尽数播撒在秦国现有的肥田里,剩下田地再播种秦国之菽黍麦。而那些菜种与调料对土地的需求没那么多,倒也可以从宫中抽出人手,前往咸阳郊外开荒播撒。 而等赵魏之民来到秦国后,他们开荒出来的土地上,便可播撒秦国先前发到各郡县后、被仙种取代而多出的粮种,如此一来,既能让那些因土地不足、而粮食严重短缺的赵魏之民得到些收获,亦可避免这些粮种的浪费。 而秦国看似损失了粮种与两倍之粮,实则赵魏民众的收成,是用这批面临丢弃的粮种播撒出来的,秦国只需再付出与他们收成相等的粮食,便能得到了大量新垦的土地,这便是眼前小利与身后大利之差别。 待秋收过后,便可埋粪肥田,来年春耕之时,立刻就能调集煤场众人,前去播撒仙界高产之粮种。 李斯看着君王此刻变得格外柔和的面庞,脑中却精明地闪过另一个念头:王上此番仁政之下,指不定到时还能留下不少、不肯再归赵魏之“流民”。 第47章 嬴政当即下令, 让治粟内史和太仓令负责将适合春耕的粮种与棉花种,运往各处土壤肥沃之地先播种,又派出隐宫中的隶臣, 前往咸阳郊外开荒播撒菜种。 待众臣离去后,他才撩起袖角亲手执笔蘸墨,命人给赵魏两国各送出一封盖了秦王印玺的结盟国书, 以示诚意。 考虑到派韩非前往阳武郡的目的, 他又特意吩咐,将这些种子给阳武也运去数万石,这才放下心来批阅各地呈上的奏章, 静等赵魏君王上钩。 午间与扶苏吃饭之时,他抱着明赫喂羊乳羹时, 突然发现小崽牙床正下方,冒出一个尖尖的小白点, 心中不由一咯噔, 准备传夏无且来查看之时, 明赫却兴奋地笑嘻嘻伸出小手摸了摸, 又用那小白点抵住陶匕, 愉快的心声随之传来,“我终于长牙啦!我马上就长成大孩子啦, 终于快能吃饭吃肉了,嘿嘿好馋啊…” 扶苏一喜, 正想放下筷子跑来看, 嬴政这才恍然惊觉, 吾儿原来长牙了?原来婴童这般小就开始长牙, 而长出的牙齿亦是这般的小… 也不怪他不太懂稚子生长之事。自他登基以来,先是列国对秦虎视眈眈, 接着国内天灾不断、朝中各派势力争权夺势,待他好不容易从吕不韦手中夺过大权,又要面临灭六国的筹谋,加之每日各郡县大小事务奏呈不断,永远有忙不完的朝政大事,废寝忘食以致和衣而眠,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 身为父母之爱皆有缺失的人子,他自然无比渴望尽责做一个好父亲,可身为宵衣旰食、想终结这乱世的君王,他每日要操劳的国事实在太多,又何来更多时间关心后宫私事?故而,平日也只能尽力在物质上弥补孩子们一番。 前些年,即便扶苏身为对他意义最不同的长子,大多时候也只能十来日见到父亲一面,直到这孩子丧母后日渐消沉,君王才特准他可随时前往章台宫寻自己。 如今,正是因为明赫这意外降临的机缘,嬴政才有了数月来跟两个崽子朝夕相处的机会,他着实很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 他看着边淌口水边笑的明赫,凤目中涌起了无限欣慰,眸光在这一刻灿若星辰:寡人竟亲手将那般小的奶娃娃,养到长出第一颗牙了。 ... 与父子三人其乐融融画面不同的是,山东列国君臣这些日子以来,因秦国灭韩一事寝食难安。 在他们眼中,秦国固然是一头凶狠的野狼,但这头狼喜欢追逐撕咬群羊,即便数趟把羊咬得遍体鳞伤,也并不会真的将某只羊咬死,如此,狼与羊也算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让人不至于太过忧愁。 加之灾星一事,他们原本笃定,秦国这头狼会日渐衰老惨败,在这场逐鹿天下的对局里,攻守之势将被天道强行逆转,届时,秦国而羊而六国为环伺之群羊,定要将它咬碎连骨带皮吃得渣都不剩。 可现在,秦国既然已被灾星吞噬了气运,怎么就能不声不响地把韩国给灭了! 眼看“奄奄一息”的病狼又精神抖擞起来,还一反常态开始吃羊了,怎能不让他们提心吊胆? 正因这般,近日五国派遣密使频频奔波,君臣们都在心急如焚商量着对策:究竟该对韩国之事袖手旁观,还是要联合起来,先下手为强灭了秦国? 可惜,五国虽因祸水西引而结盟,却也非铁板一块,反是各有各的算计—— 魏国君臣难免有些质疑“灾星”一事,若它真能吞噬秦国之运道,岂会任由韩国被灭?加之左右逢源的昌平君一死,魏王暗恨被秦国白白拿去一城,便想趁机借四国之力,发兵攻秦夺回阳武县。 赵王虽惊诧灭
相关推荐:
将军宠夫
大唐绿帽王
归宿(H)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老师,喘给我听
她太投入(骨科gl)
人妻卖春物语
姑母撩人
虫族之先婚后爱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