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国君王没想到,他们期待的流民扰乱秦国之事并未发生,数万新的劳动力到来,反而为秦国开垦出数十万亩秦人无暇顾及的荒地。 另一个意料之外的收获,也随之降临——这些原本铁定活不过这个冬天的六国流民,对秦王和各地官员救了自己一家性命的感激之情,来得比先前的秦人更猛烈许多,根据系统的统计,这些新秦人竟在短短的一个月里,为明赫提供了2000多万善意值! 如此一来,加上原本的秦人源源不断提供的善意值,明赫在一月份,竟得到3000多万善意值,堪称天降横财! 他迫不及待将这些善意值,大部分买了高产春小麦种和棉花种,又担心梁城有人不肯逃来秦国,特意买了些救灾防疫的药材,没想到,这回挥金如土的大手笔消费,不但享受到了vip9折优惠,还得到商城奖励的800斤土豆,收获颇丰。 明赫暗暗算了一笔账,这系统商城的规则,还怪嫌贫爱富的捏,善意值少的时候买东西一毛不拔,善意值多的时候总会额外送些赠品。就拿这土豆来说,现在商城的售价可是8000善意值一个。 这商城果真深谙后世奸商之道——善意值越多的穿越者,享受到的隐形福利就越多! 明赫又想了想,长牙齿真的太痛啦!痛得他时常感觉心情异常烦躁,五黑和李斯送来的磨牙木,虽打磨得十分光滑,但他经常能啃出一嘴木屑... 于是他又忍痛把剩下的3000善意值,兑换了两个后世常见的硅胶磨牙圈,当个宝宝可真不容易啊,他不因长牙之剧痛而哭泣,已是一个大学生为了面子最后的坚守。 第二日早朝上,当嬴政把数千斤高产春小麦种、数千斤棉花种和800斤土豆命人抬给治粟内史之时,大臣们激动得当场跪下,直呼天佑大秦! 其他种子究竟高不高产,目前大臣们并不知晓,他们激动的是——又有如此多土豆了。 李斯前些日子,欢天喜地将花囿收获的土豆,端来章台宫给君王察看时,满朝文臣与君王皆是万分震惊。 两个巴掌大的土豆种下去,数枚植株之下,竟扯出47个大小不一的土豆果子出来,最大的亦有男子手掌大小! 如此来说,此物亩产十钟实乃指日可待,正因如此,嬴政身为君王亦舍不得食用半个,只命治粟内史按李斯之法,待春日,再将47个土豆如数切块抹灰种下去。 眼下又得如此多土豆,大臣们岂能不感激神仙之助力? 按照王上之言,此物乃仙界抗病高产之果,可在春、秋、冬三季种植,虽说为谨慎起见,只能三年轮种。但大秦如今有六国之民起早贪黑开荒,多的是土地可供轮种。如此一来,秦国人人吃饱饭的日子真不远啦... 能听到明赫心声的几位大臣,皆知晓那位神秘的“仙人”,正是君王怀中正在奋力啃仙界圈环之稚童,顿时暗暗朝他送去感激的眼神。 他们暗暗想道,“看来,爱民者,亦能得到仙人之奖赏啊!” 嬴政亦含笑看向怀中的明赫,明赫急忙从嘴里拿开磨牙圈,开心地朝父王露出笑容,一笑,口水就跟着流了下来。 明赫有些难为情地伸出小短手挡住小脸墩,好丢人啊,长牙期的婴儿为什么会不停流口水? 嬴政却轻轻拉开他的小手,掏出丝绢宠溺为他拭去嘴角的口水,认真打量着怀中重新笑嘻嘻的小崽,暗道,“眼下虽不知收留六国之流民,能否为大秦笼来人心,但此举,定能让小崽十分高兴。” ... 一月下旬,当昌平君踩着点、拿着梁城印玺离开韩国后,嬴政亦派驻守咸阳煤场的蒙武带着五万将士离开了咸阳。 二月初一,韩国,戌时,在民众们多日以来忐忑的侥幸中,多地惊雷乍响,怪风大作,空中传来轰隆巨响,各地众人惶惶大惊之时,却不知梁城之中,已是房屋树木城墙皆倒塌,一些未逃走之民被压于梁下树下,哀嚎不已。 郡守带着自愿留下来的士卒救出数人,却听地下传来马车疾奔之声,顿时目眦欲裂,一把推开士卒数人,大喊道,“快跑!尔等速跑...” 话音未落,他脚下所站之地,霎时裂出一道如黝黑大口之缝,在远处众人的尖叫及哭嚎声中,将他及身侧一名士卒一并吞下,不过眨眼之间,裂缝又再次合上,仿佛一切只是众人的幻觉。 但躁动恐慌的人群看着方才合缝之时,被甩上来的郡守断臂,无人不觉万般悲伤惊惧,待反应过来后,众人顿时争先恐后拼了命地往城外方向逃跑,但随着更多房屋树木倒下来,越来越多的人倒在了山崩地裂的咆哮声中。 这一回,再也没有人来救他们出来。 这一刻,他们无比后悔,当初为何不跟着邻人亲戚逃往秦国,为何不跟张大善人派来的人走,为何要留下来守护家园… 守不住的啊,王叔传回预言本就是为了救他们,人,又怎能与天为敌?是他们错了! 二月初二,当各地一切异响异动平复后,张良亲自带着三百家臣赶往新郑,求韩王派人前去救援梁城灾民,无果,他只能带着家臣们策马急奔前往梁城。 待他们抵达梁城之时,城中尸骸枕藉,腥血薰沾,死者之状无不令人触目惊心,众人在口鼻处围上一块白布后,急忙下马取出水粮,救出那些在废墟中呻.吟/不止的伤者,将他们扶到城外数里安全之处。(2) 转眼就是黄昏时分,张良正要去检查横梁之时,突然面色大变,起身竖耳聆听一番后,猛地回身喊道,“不好!地动又来了!快跑!” 一时众人忙做鸟兽散状,纷纷往城外跑去,待来到安置伤者处,却听见那万马齐奔之声更近了,俱是一默,未料此番风平浪静后,新的地动转眼便至,眼下逃无可逃,这便是命吧! 张良苍白着面色朝众人深深揖拜,“良此生负诸位多矣!” 家臣们忙来扶他安慰,你一言我一语说了些不怕死的豪言壮语,忽然惊觉,地动为何还未到来? 马蹄声越来越近,张良猝然惊喜地回首望去,只见一片乌泱泱的军队,正往此处压来。 可他再仔细一看,那随风而扬的黑旗猎猎,那令人胆寒的玄衣黑甲,骤然将他心中的惊喜砸得粉碎——不是王上派来的救援之军! 而他手下三百家臣和被救出的梁城伤者,见此情景,顿时又如方才担心地动来临那般,一颗心不由自主地高高悬了起来——是秦军!是嗜血的秦军来了! 第40章 第40章 寒咧的北风中, 众人皆望向远处那浩荡走来的队伍,惶然不安地猜测着:梁城虽已被君王赠与秦王,但地动之事本就是秦国巫师所占出, 秦军又怎会趁着如今地动之际,冒险前来接收城池? 莫非,果如王上所言, 秦军此番想趁梁城之乱攻打韩国?定是如此! 众人的脸色愈发惨白起来, 呜呼,我等之宿命,不是死在山崩地裂之中, 便要死于秦军刀剑之下,真乃天要亡我矣! 这时, 随着铺面而来的寒风和“吁”的一声,一匹率先疾驰而来的黑色骏马, 在众人身前骤然停下。 马背之上, 威风凛凛执鞭的中年秦军将领, 以锐利的目光快速扫视了一圈众人, 声音洪亮喊道, “敢问诸位可是梁城之人?不知城中可还有伤者?” 众人久闻秦军凶名,此刻又正心寒胆战, 岂有人敢与这秦将搭话?他们只纷纷嗫嚅着悄悄抬眼去看张良,一时只剩下重伤之人连绵不绝的呻.吟.声响起。 张良一言不发看向面前的秦将, 飞快盘算着, 要如何才能带着这些伤者, 从秦军手中全身而退。 秦将等了半息见无人打理自己, 只得翻身跳下马往前走了几步,目光狐疑地绕过坐于地上的伤者, 逡巡一圈毫发无损的张氏家臣后,将目光直直射向面前的张良,拱手道, “我乃秦将蒙武,奉我王之命前来搭救梁城之民,未料义士已先行一步,敢问城中眼下情势如何?” 众人闻此言,登时神态面色各异,是来搭救我们的?有人不免愈发警惕,认为秦王绝不会这般好心,亦有流血不止之人压根顾不得这些,在寒风中眼巴巴望着那将领,只求秦军快些医治自己。 张良听完亦是惊疑不定,心情复杂地看向面前的蒙武,此人之父蒙骜,向来是秦君手中之利剑,视列国为眼中钉,当年韩国便被他接连夺走数座城池。 按理说,子肖其父,蒙骜死在攻赵之战争,满足你的吃·肉要求就来扣·群裙8⑴48①69六伞蒙武必会愈发仇视列国。梁城虽已献与秦王,但以列国君王之心,他们要的只有城池和壮劳力,岂会派军跋涉来救城中伤民?即便秦王有所图,蒙武又怎会真心襄助敌国之民? 他暗叹一口气,以眼神安抚身旁众人后,勉力笑了笑,朝对方拱手道,“在下韩人张良,因家中薄有资产,便召集家臣前来拯救城中伤者,准备将他们带回敝处医治一番,不过,城中伤者并未救完,方才吾等误以为地动又至,这才奔跑出城...” 话音刚落,乌压压的秦军已近在眼前,蒙武深深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转过身目光炯炯看向秦军,以丹田之气吼道, “众将士听令!戴好口罩,前锋与踵军即刻进城搜救生者,后卫速在城外平坦处搭棚生火,中军立刻随本将转运伤者至棚中,分卒负责熬药分发!稍后若有捡拾金银贵物,待离城后交由军法吏统计,走!” 其实,蒙武虽恨不得君王尽快灭掉六国,以报亡父中箭之仇,但他在接到“先救梁城韩民再攻韩”任务之时,蒙恬便奉命,将王上之意与九公子乃仙童降世一事,悉数告知自家父亲,如此一来,蒙武对朝中之事心中有数,自不会对君王之令阳奉阴违,如今一到梁城,便抛开往日诸国战场之仇恨,为拯救韩民而忙碌起来。 话又说回来,秦国虽要搭救先前不肯逃走的灾民,但并不会搭上秦卒的性命去营救,出发之时,嬴政便叮嘱过,救援一事尽力而为,秦军须先保全自身。 是以,几日前,蒙恬抵达紧挨梁城的秦国边境后,因不知地动究竟何时到来,便在边境扎营等候,派人每日附耳于地面听音,直到昨日,才听见韩境传来山崩地裂之声。 蒙恬亦提醒过他,按仙界神物之预言,韩国地动只会发作一趟,并不会反复。所以,待今日异响平复后,他才带军奔驰进城,一路竟未遇到半个韩军。 “喏!”,随着秦军震彻云霄的应答声,他们齐刷刷掏出一个个白色奇怪之物掩住口鼻,随着蒙武的动作,大部队立刻有条不紊四散开来。 众人见秦军竟真的朝城中疾步奔去,还有秦卒奔往于山间开始伐木,震惊得目瞪口呆之余,心头又情难自禁地、升起些许微弱而复杂的安全感。 对失去一切财产、身逢绝处的梁城百姓而言,他们虽感激张良和他手下的家臣先来救人,可众人心知肚明,以张大善人一人之力,即便他家财万贯,能救得他们一时,亦无法为数千人提供衣食屋田。 今日活下来,只是众人艰难人生的第一步,沦为流民,恐怕是迟早之事。 想到这里,许多人又忍着身上的伤痛,暗暗哭泣起来,早知地动真会来,当初为何不跟着他们逃啊... 张良怔然半晌,这才仿若如梦初醒般急忙带着家臣,跟着秦军的队伍,冲进城中继续抢救伤者,有少数跑得早而未受伤的梁城百姓,也继续跟了上去。 眼下秦军反常之举,不免让梁城众人又惊又喜、又怕又疑地猜测着,看这架势,秦军似乎竟真要救他们? 从理智上来说,人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如今名义上虽是秦人,实则并未给秦国缴纳过一粒税粮,连供养了一辈子的韩国王室,此番都不肯搭救他们,秦王又怎会做这门亏本买卖? 可对身处绝境之人而言,但凡有一线生机在眼前,又岂能忍着不去牢牢抓住它? 很快,伤者中就有一个额头流血的老妇人,抱着怀中因疼痛哀嚎不止的孩童,壮着胆子迈出步子,扑到留下来看管他们的秦卒面前,凄声哭喊道,“军爷,快救救我女孙吧!吾等如今俱是秦人,求军爷救她一命呐!” 商君变法后,秦国实行耕战制度,国家并不会供养职业士卒,而是从各地征召百姓轮流参战,这些往日在战场上与对手杀红眼的士卒,其实大多也是出身贫寒的庶民,而此番君王下达的任务,是救人,而非杀人。 如此一来,他们便头一回在异国的土地上,流露出怜悯之心。 这名秦卒急忙扶起老妇人,指着那处正搭棚挖灶忙得热火朝天的秦军,宽慰道, “阿嬷勿要急,我王此番命我等带来许多防疫药材与伤药,待灾棚搭好,便会为汝等包扎救治,再熬点糙米粥让大伙暖和身子,如今天寒地冻,汝等也怪可怜的...” 老妇人听完这话,顿觉心头一松,竟立刻就将眼前的秦卒当成了主心骨,抱着怀中孙女又哭又笑道,“好,好...还有药汤,还有粥吃,果然还是秦人好,还是做秦人好啊!那天杀的昏君,那该死的昏君呐...” 旁的梁城人闻言同样惊喜不已,暗道秦国士卒并非传言那般不堪,百闻不如一见呐,心间紧绷的弦也随之松懈下来,一时众人纷纷跟着老妇人,边庆幸自己如今是秦人,边骂起了韩王来。 放在往日,即便心中对朝廷有怨言,他们亦不敢非议半分,更遑论这般谩骂君王之大逆不道的举动。但如今,是秦军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如此这般,不过是百姓们依从本能,朴素地讨好秦军之举。 但另一名精明些的士卒,则快速察觉到他们言语间的异常,惊讶道,“汝等为何口口声声自称秦人?梁城乃是韩国之地,何时成了我秦国的?” 至少,眼下还不是。 梁城百姓一时懵然面面相觑,只觉惊诧不已,他此话又是何意? 有老汉托着受伤的手臂,壮着胆子问道,“军爷呀,我梁城虽被赠与秦国之时日尚短,但秦王自是将吾等视为秦民,才会派你们前来搭救啊,我等往日虽是韩人,如今确实是秦人呀!” 待两边厢迷糊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解释,这才发现口风对不上——韩人称,韩王上月便通告境内之民,已将梁城赠与秦国。而秦卒却称,秦人压根不知晓此事! 秦韩两国,乃六国之中离得最近之国,新郑往咸阳送舆图印玺,一月时间已足够往返两趟有余,韩王上月初便公布赠城之事,若此事当真,秦王早已收到梁城舆图印玺。 而按照惯例,列国若新得城池,皆会尽快下诏通过国人,以免生出不必要之事端,如此一来,秦卒岂会至今毫不知情? 待细细一想,秦卒立时愤怒不已:好哇,韩王堂堂一国之君,竟这般打着我秦国大旗来欺瞒民众,好一个无耻之徒! 而梁城百姓本就暗暗怨恨韩王抛弃他们,如今更是愤怒不已,心头好不容易平复的恐慌,又重新涌了上来,如此说来,自己其实还是韩人,而非秦人?不,不行,他们要当秦人! 连对待他国之民,亦肯伸手慷慨相助的秦王,又岂会是世人口中的虎狼之君?相比之下,呸,韩王才是真正的暴君,天下之大,竟有君王无赖至此!一时唾骂之声不断。 这时,一个方才被郡守从树下救出的城中富户,自觉已窥透其中更深的阴谋,想到为救民而死的郡守,不由悲从中来,含泪怒吼道, “尔等有所不知,那昏君四处假称梁城已赠与秦国,又不许我梁城人前往韩国各地,摆明了,是要借地动一事,以我城中数万人之性命,来败坏秦王之名声啊!届时,列国皆知梁城一旦到了秦国手里,便会发生地动死伤无数,天下人岂不视秦王为暴虐之君,认为是我城中之人,替他挡了天谴?如此一来,秦王即便恼怒万分,却忌惮天意,又岂会真来讨要梁城?韩王设下此番杀人诛心之计,好一副歹毒之心!” 此言一出,最近采煤挣了不少奖励的秦卒,俱是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赶去新郑王宫,砍下那无耻韩王之首级。 敢陷害我王者,该死! 待蒙武与张良率众将城中剩下的伤者抬到木棚之时,先前那些喝完汤药与黍粥的梁城伤者,总算喘了一口气,一待秦卒为他们包好伤处后,便七嘴八舌将韩王所做之龌龊事,说给新救来的梁城百姓听,众人听完惊惧不已,又齐刷刷恳求蒙武允许自己当秦人。 蒙武许下承诺后,心中亦感慨万分,他幼时随父亲在齐国长大之时,入耳之言,无一人夸赞秦
相关推荐:
人妻卖春物语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大唐绿帽王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腹黑哥哥。霸道爱》
将军宠夫
将军夫夫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