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想吃什么新鲜,也用不着姑娘下厨,买着吃就是了。 太子妃收到消息后有些犯愁,婆婆要包饺子,当儿媳妇儿的不管会不会,总该过去帮个忙,难道还干等着吃吗? 可是她真的不会这个…… 太子妃原本在家时也是受过家族各种培训的。石家自从接到指婚的圣旨,前前后后请了七八个宫里出身的教养嬷嬷教导她。 从宫里的人际关系,起居作息、衣食住行、说话办事等规矩,明里暗里各种忌讳,嬷嬷们每天从早到晚的给她上课,就是怕太子妃进宫后对宫中的规矩不熟悉,做错事。 嬷嬷说:“紫禁城是这天底下最规矩的地方,您是贵人主子,是未来的国母。入宫之后任何事情都要再三思量,谨言慎行。旁的福晋犯点小错不要紧,又没人盯着她们。可您要是犯错了,满朝上下,宫里宫外可都看着呢,到时候立足不稳不说,可能还会带累家里。” 额娘说:“你阿玛去得冤枉,家里这是叫人盯上了。你阿玛没了,玛法也跟着去了,堂伯堂叔那边终究是隔了一层,又远在外省,也帮不上你什么。孩子。进了宫,可千万千万要小心,一定不要着了旁人的道……” 是啊,她要千万小心,为了这桩婚事,石家已经搭上了两条人命。可她却连一丝悲意也不能有,还要欢欢喜喜地嫁进来。 她没有退路了,她不能叫任何人失望,不能被人指摘。 结果太子妃学了个十项全能嫁进来,鼓起勇气好好表现,想着一定能令帝后满意,结果皇后不需要她会这些东西,只需要她会包饺子。 太子妃:“……” 沈菡没有在清溪书屋搞这些,这里说起来是玄烨的寝宫,儿媳妇过来不像话。 而且阿哥们住在西路,清溪书屋在东路,总是这样来来回回也不是很方便。 沈菡对着畅春园的舆图琢磨半天,最终把畅春园女眷集体活动的地点定在了中路的延爽楼,这里离着太后住的寿萱春永殿也很近。 沈菡有心也叫太后和身边的姑姑们过来一起乐一乐,别看这些人都老了,但老了也未必就不爱热闹,只是有时候环境逼得她们不得不喜静罢了。 太后听说要叫她过去和年轻人一起玩,一边笑一边摆手:“你们年轻人自己乐呵就行了,我就不去了。再说我要是去了,她们几个小姑娘该不自在了。” 沈菡就坐在太后的身边,挽着她的手劝:“正是因着她们刚进来,对咱们不熟悉,才要一起玩一玩,熟一熟。等她们和这园子里的人都熟了,自然也就自在了。” 沈菡和太后一个园子里处了这么些年,从没闹过一丁点儿不愉快,两人之间也不用藏着掖着。 沈菡就和太后念叨现在园子里这四位福晋:“大福晋是个好的,这些年对上孝顺,对下慈爱,体贴大阿哥,教导格格们,再没有比她更贤良的媳妇了。” 太后也跟着点头:“是,皇帝的眼光一向敏锐,挑的这个大儿媳妇儿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姑娘性子柔和,说白了就是有点儿软、有点儿乖,不是个特别有主见、有手腕的人。 但是庶长子媳妇,就得是这样的姑娘才合适呢,真找个满肚子心机,一心想着出头上进的,皇家还能有安生日子过吗? 所以这几年,不管是太后还是帝后,都对安静温婉的大福晋很满意。 人处得久了,都是会有情分的。 沈菡:“但嘉慧如今的日子有些不好过了……” 沈菡在一旁观察了这么些天,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 哪怕她抬抬手指点她们一二呢,也好过看着她们就这样在死胡同里瞎转悠,撞的头破血流也不知道回头。 女子活在世上,本就比男子艰难百倍千倍万倍,何必再内耗自己,平添烦恼。 太后听完良久无言,轻轻拍了拍沈菡的手:“你呀……” 第271章 配合 大福晋的处境太后多少也知道一些。 原本大阿哥这些年一心只求嫡长子, 弄得宫里宫外人尽皆知,嘉慧却至今只得两女,心理压力已经很大了。 如今太子妃这一进门, 又将自从嫁进来后就没遇见过人际难题的大福晋衬得“不作为”,一下子就把大福晋推进了两难的境地里。 太后叹了声:“是,嘉慧也不容易。” 沈菡点头,嘉慧现在的状态其实已经有些慌乱了。 “她现在每次和其他人一起来我这儿请安都小心翼翼的, 话也不敢随便说,每说一句都要看其他人的脸色。” 嘉慧是既不敢抢了太子妃的风头, 又不敢丢了大阿哥的脸,左右为难, 不过数月, 竟然憔悴了不少。 太后听明白了:“怪不得你这些日子总带着她们几个转悠, 合着是想帮着大福晋调解一二?” 沈菡伸手给太后续了杯茶:“也不单是大福晋, 太子妃这个孩子吧, 也太紧绷了。” 沈菡观察了她几个月,原以为她在园子里住一住,时间长了也就松快下来了。 可也不知石家到底是怎么教的人, 怎么把一个才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教得这样老成板正? 老成这个东西是教能教出来的吗?那是在岁月中一天天练出来的。 强行让一个年轻人领会这些, 旁人看她只会觉得奇怪别扭, 觉得她心思深沉,不好亲近。 虽说太子妃这个位置是有点特别, 处事要谨慎一点,可也没必要谨慎过头,把宫里当成龙潭虎穴一般。 沈菡自己还是皇后呢, 也没这样‘不敢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的。 太后想想这些日子太子妃的行事, 摇摇头:“这孩子是叫家里给教偏了,石家原本就更偏向汉家,教导子孙也是汉人那一套来法,可不就把好好个姑娘给拘成这个样子了吗?” 谁说不是呢。 沈菡对太子妃没感情,原本也不太想管这些事,可一来大福晋一向孝顺乖巧,二来,她俩要是处不好,下面的弟妹也难做,园子里的整体气氛也容易受影响。 最重要的是,这虽只是妯娌间的一点小摩擦,但任由她们今天你送个菜,明天我送个汤的搞下去,万一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把大阿哥和太子给扯进来…… 沈菡靠在太后身侧撒娇:“皇额娘最是慈和,孩子们对着您不紧张,对着我才是真的紧张呢。您带着小辈们经常聚一聚,教她们些道理,慢慢地,这些年轻人自然也就亲近起来了。” 等到太子妃多参与几回集体活动,慢慢也就明白了,实际上她身上那些枷锁都是她自己给自己套上去的,只要她的处事不再那么拘谨,大福晋也就慢慢跟着恢复正常了。 太后心里本就没有多排斥,闻言哪里还会推辞,捧着沈菡递过来的茶盏,笑着答应了。 延爽楼位于中宫(寿萱春永殿)的北边,只隔两道清溪夹一道土山,西北边儿就是前湖。 从清溪书屋溜达过去也不是很远。整座建筑横楼面阔九楹,叠架三层,是畅春园内最为高大宏伟的一座建筑。① 沈菡给几位福晋介绍:“这儿原本是清华园挹海堂的一座旧楼,后来内务府雷家在原本的楼基上重新改了改设计,又往上加了一层。” 楼层高了,视野也更好了。 登上延爽楼的最高层,将四面窗户全部敞开,畅春园的景色尽收眼底,碧树丹花,连园子外的丹稜白莲和玉峰塔影也清晰可见。① 南北湖中的湖心小岛上或飞或栖着无数珍贵的鸟兽,绿孔雀、蓝孔雀、鸳鸯、鹭鸶…… 沈菡指着延爽楼的正前方:“那边儿是牡丹园,现在花期过了,往年每到四五月份的牡丹花开的时候,那里的景致都是这园子里最好的。” 玄烨经常会邀请臣子一同游园,牡丹园的景致在整个京城都是很出名的。每年到了花期,姚黄魏紫与各色芍药争奇斗艳,园里还有不少珍贵罕见的绿牡丹,更是引得众人每年竞相观赏。 今年花期来得早,恰在太子妃嫁进来之前,四月二日的时候,玄烨叫了陈敬亭、张英等几个近臣,到牡丹亭后面,延爽楼旁边的瑞景轩赐茶赐食。之后君臣几人又去了牡丹园泛舟赏景、写诗作画。① 沈菡:“今年你们都没能赶上,等来年花期的时候,我带着你们过去赏玩。” 宁楚格和董鄂氏都很高兴,她们在家里可见不到这样的景色。 原以为嫁作皇家儿媳后,要更加规行矩步,没想到皇后娘娘待她们还是这样宽和,一点儿都不拘束她们不说,还领着她们满园子玩儿。 宁楚格和沈菡最亲近,性子也最开朗,此时听完挽着沈菡撒娇道:“额娘,那秋天冬天有什么好玩的吗?” “秋天山上有枫叶,园子里种了可多,过几天就红透了,到时候咱们去山上赏枫叶,喝菊花酒。冬天南北湖都会结冰,冰层很厚,也有可多好玩的,就是有点儿冷,出来玩得多穿点儿。” 滑冰、坐冰车、冰嬉、冰球、冰灯会……反正只要想找乐子,总是能找到的。 董鄂氏在旁边静静听着没说话,但心里也跟着期待起来。 大福晋见一旁的太子妃还在端详牡丹园,心里忖度了片刻,最后鼓起勇气主动开口道:“殿下喜欢牡丹园?” 太子妃刚才在出神,听到问话惊了一下,侧头一看是大福晋,多少有点尴尬:“嗯……我只是见那里好像是前朝的区域,在想咱们也能过去吗?” 又想起刚才大福晋叫她殿下,连忙小声道:“大嫂不必这样客气,叫我淑慧就行了。” “淑慧?”这也是个汉名。 “好巧,我的闺名中也有个‘慧’字呢,我的闺名叫嘉慧。” 嘉慧指着那边的牡丹园给太子妃解释:“那边虽是前朝的区域,但园子里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限制。除了九经三世殿那边咱们不能过去闲逛,其他地方倒不大要紧。皇额娘不管待咱们还是待宫人,都是极和蔼宽容的,便是小宫女们不当值的时候,也能就个伴儿过去赏一赏花的。” 太子妃也感受到了大福晋亲近的意思,连忙接话:“原来是这样,不是大嫂说,我都不知道这些呢……” 两人在一旁你一言我一语,带着一点生疏慢慢交谈起来,附近的沈菡等人自然也都看到了。 太后笑着和沈菡说悄悄话:“你看,我就说她们都是聪明孩子,再不用咱们多操心的。” 皇家选人就少有走眼的时候,那些心肠毒辣的女子,除非她有千百般的聪明会演,哪里逃得过上头人的眼睛呢。 沈菡:“是啊,都是好孩子,看她们这样我就放心了。” 另一边的三福晋和四福晋也看到了,凑在一起说话。 她们两人的处境很相似,一嫁进来都发现头顶上两位嫂子的关系有些微妙。 董鄂氏小声对宁楚格道:“你不知道,你进来之前,我其实可慌了呢。” 她进了园子大概三五天就发现这件事了,然后就陷入了纠结中,既不好跟着掺和,也不能干看着无动于衷,怎么办呢? “我那会就可盼着你快点进来,我好有个人商量商量。” 四阿哥和她们家三爷关系是极好的,而且四阿哥是皇后娘娘的亲子,四福晋嫁进来,肯定能得到皇后娘娘更多的指点,到时候她跟着四福晋学就行了。 董鄂氏就在家里盼啊盼,一边心惊胆战的看着大嫂和太子妃给帝后进孝心,一边什么也不敢做,数着日子盼着四阿哥和四福晋大婚。 果然四福晋嫁进来后她就有参照了——四福晋没动静,一点儿都没掺和。 宁楚格也小声和董鄂氏说话:“我进来也发现了,不过额娘说了,不叫我掺和。” 宁楚格不比前面三个嫂子有那么多顾忌,她和沈菡关系可亲近多了,发现问题直接就去请教婆婆了:“额娘,您看我怎么做才更合适呢?” 她这样直白亲近地过来请教,叫沈菡很有一点惊喜——哎呀,这姑娘果然很对脾气呀! 沈菡也完全不藏私地指点她:“你不要管,也不要跟她们学,你是最小的,这时候最好就是低调点。” 沈菡给宁楚格分析大福晋和太子妃各自的处境:“她们俩这是身份和位置所迫,不得不如此,但你和三福晋要是再掺和进去,这味道就变了。” 而且沈菡估摸着现在三福晋也正在观望:“你们俩都不掺和,安安静静地,慢慢她们就醒过神来了,可你俩要是跟着也这么干,以后这园子里可就再也消停不了了。” 你卷我卷大家一起卷,什么时候是个头? 沈菡让宁楚格安心待着,只要她和三福晋两个都不动弹,就没人会去指摘两个人。 三福晋听完心里长舒一口气:“太好了,我可终于能安心了。” 今儿的集体活动举办的十分圆满,虽然福晋们都不会包饺子,但沈菡又不是真为了吃这几个饺子,图个热闹有人气罢了。 不会更好,大家你教我,我教你,看着对方也和自己一样笨手笨脚,手忙脚乱的样子,岂不更有趣一些? 玄烨今晚回来就见菡菡哼着没听过的小调,一副心情极好的样子:“今天玩得很开心?” 沈菡高兴地过来搂住他的腰,抬起头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笑:“快夸夸我,我可是成功把老大媳妇儿和老二媳妇儿给调和好了!” 玄烨捏了捏她的脸:“哦?这么厉害啊,快说说,怎么做到的?” “两个姑娘其实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又没什么原则上的矛盾,不过是缺了点儿沟通……” 她唠唠叨叨、嘀嘀咕咕了一大堆今天的事情:“儿媳妇们都不会包饺子,包的歪歪扭扭的,还好馅儿是我调的,味道还不错,能吃。不过她们看着自己包出来的饺子都还怪不好意思的。” 沈菡偷偷和玄烨笑:“瞧着吧,我估计今儿她们都得回去悄悄学学,下次再包肯定漂亮。” 呵呵,下次她不包饺子了,包包子。 “雅利奇包得最好,我给你留了一盘,等会儿下给你尝尝。” 玄烨半点儿不烦的听完,捏着她的柔软的手心温柔道:“好,辛苦你了。” 菡菡虽然从来不说,但玄烨能明白她为何如此费心,心疼大福晋只是一方面,更多的其实还是为了大局,为了他。 ——就在前几日,噶尔丹突然率骑兵三万突袭了喀尔喀蒙古的车臣汗部。 朝廷刚刚收到消息,说噶尔丹已经沿河直下,进驻了巴颜乌兰,并扬言接下来要借助沙俄的六万鸟枪兵,大举进宫漠南,北境告急。② 玄烨当即召集了三品以上的武臣商讨征剿方案,但不出意外,武将中仍有不少人主张此时不宜出击,理由还是从前那些废话。 要么就是距离太远,要么就是军队行军要经过沙漠地带,火器和粮食都不便运输,所以纷纷劝阻玄烨不要轻举妄动。 只有孝献皇后董鄂氏的弟弟,董额费扬古极力主张必须以武力征服:“噶尔丹为人狡诈奸险,如果此次再不加以根除,北疆从此以后将后患无穷!” 但主战派的势力实在过于弱小,朝中因为此事已经又一次陷入了激烈的争吵。 玄烨对于那些毫无大局观、畏战的臣子简直烦不胜烦,他也懒得理会他们,就让他们吵去吧,反正他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亲征,并从很早之前就开始着手做一系列的准备。 ——打头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加重太子在前朝和臣子中的份量。 玄烨搂着沈菡躺在榻上:“我看太子妃……现在这样差不多就行了,地位和声誉抬得太过也不好。” 将人捧得太高了,万一生出些不该有的心思,又是一桩麻烦。 沈菡点点头:“我知道,这些你不用操心,我心里都有数。” 如今该赏的赏赐也赏了,太子妃孝顺的名声也宣扬出去了,妯娌关系也缓和了,太子妃自己看起来也有点儿醒过神的意思。 这就行了,沈菡想着接下来该带着太子妃学学宫务这一块儿——得叫外人知道,不管是皇上还是皇后,都极为信任太子夫妇,毫不避讳交托权力。 如此一来,等玄烨亲征,太子在前朝监国理政,太子妃才有能力站出来,配合着太子把这台戏唱好。 而唯有帝后二人都对储君夫妇高度信任,方能叫朝臣们之前因为父子相争而动荡的心最快安定下来,将注意力转移到正事上来,一致对外。 沈菡:“现在开始学多少有些晚了,到你出征的时候,也不知她能学多少。不过太子妃的悟性看起来还不错,石家又请人教过一些基础,想来学起来应该不难。再不济,还有我还在一边儿看着呢,不会叫她出问题的。” 玄烨摸着她腰侧的软肉想心思:“你教她的时候……不如把老大、老三和老四的媳妇都带上吧,让她们跟着一起学一学,顺便也能帮着老二媳妇儿打打下手。” 沈菡微微一愣,想了一下:“这样是不是不太妥当?” 太子妃自己一个人站出来,代表的意义才更明显,再加上其他三个,这味道就变了,到时候朝臣恐怕又会有诸多猜测。 “我觉得这档口,一些麻烦还是能免则免。” 再说太子妃本人也是个心思细腻之人,真要是这么干,也不知她本人会怎么想,太子又会怎么想。 正当需要太子监国的时候,沈菡觉得‘安太子之心’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事情都该靠后。 玄烨低头看她:“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你也不能光顾着别人,有时候也该为你自己想一想。” 嗯?沈菡没明白,她怎么了? “菡菡,一山容不得二虎啊……” 他与太子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放着,多么明显。 难道就不怕太子妃最后既掌住了权力,又占住了名分和声誉,最后与你势同水火,龙争虎斗起来吗? 到时候你是交权还是不交权,万一让有心人裹挟了,身为‘继后’,恐怕就要陷入两难的境地里去了。 玄烨轻轻掐了掐她的五个手指肚:“你把其他三个都叫上,权力细分后再放下去,如此,放下去容易,收回来也容易,你方可继续坐在高台上稳如泰山。” 哦…… 沈菡听明白了,不过这次她难得没有认同玄烨的话:“我懂你的意思,只是……” 在沈菡看来,她和太子妃之间的情况,和玄烨与太子之间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问题。 玄烨之所以受到太子党的威胁,并不是因为太子本人的能力有多出众,而是因为‘储君’二字的份量格外重。 而太子妃虽然也是未来的皇后,与太子同为一体,但其实真到涉及权力之争的时候,太子妃个人的力量和能产生的影响根本无法和‘太子’相提并论。 换句话说,‘太子妃’不过是这台戏中的一个支线配角,得不到太多有力的支持,自然也不会有足够的力量与‘皇后’相争。 沈菡坐起来看玄烨,认真道:“更何况,太子妃年不及二十,以前连内宫的边都没摸过。要是我掌控内宫这么多年,最后却连个小姑娘都斗不过,那岂不是白废了你这么多年的教导?” “我知道,你是担心我,为我好……” 但她早就不是从前那个因为一点嫉妒和流言,就害怕得惶惶不可终日的‘德妃’了。 沈菡很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守好他的背后,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她翻身压到玄烨的身上,趴在他的胸前抬头笑道:“你也要相信我呀,我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活儿,可从没出过差错。” 这一点她还是挺骄傲自得的呢~ 玄烨也笑了,抬起脖子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是,朕当然相信你。” 他最知道她处事的谨慎,也知道她早就可以独当一面。 只是,这次他有很长时间都不能陪在她的身边,心里难免会担心。 罢了,看她胸有成竹的样子,玄烨也不愿泼冷水扫她的兴致,还是他再看看到底怎么安排为好吧。 “那你到时候自己在京里,万事一定要多加小心。” “嗯,放心吧,我明白的。再不然我带着另外三个一起学,但只叫太子妃一个人出面理事不就行了?” “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 太子妃和三位福晋很快就收到了皇后的懿旨——游戏时间结束,从明天开始,她们每天用过早膳后都要到渊鉴斋去,跟皇后学习怎么处理宫务。 几位福晋听到旨意都有点儿惊讶。 大福晋是嫁进来这么多年,基本没参与过这方面的事情,三福晋和四福晋则是好奇——皇后教太子妃处理宫务这能理解,但怎么还有她们的份吗? 结果到了那里,发现在场的不但有简惠亲王妃,三位公主也在。 三公主和四公主是有经验的,很早就跟着大公主莫雅琪帮着沈菡处理畅春园的事务,连雅利奇经过几年的接触,对宫务都不陌生。 ——但她们学的都不系统。 宫里没有公主帮着‘娘家’管家的规矩,她们平日学的是以后怎么掌管公主府,怎么处理日常琐事,但对整座紫禁城内务的运作并不熟悉。 内务府的嬷嬷,包括女先生,也没人能教得了这些东西。 沈菡想着反正教一个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多学点东西没坏处,干脆就把三公主和四公主,连带雅利奇都一起叫过来了。 简惠亲王妃伊哈娜看公主和福晋们都坐好了,拿起桌上的一摞折子一样的东西,一人给发了一本。 雅利奇好奇的低头翻开,第一页上写着两个大字——教案。 “额娘,这是什么?” 这是沈菡打定主意要给她们上课后想出来的。 她没做过老师,也不知道正确的教学流程,最重要的是她也没那么多时间,所以只能凭着自己这些年的实践经验写一些思路,拣重点给她们讲一讲,剩下的就只能看各自的悟性了。 太子妃的椅子离着沈菡最近,沈菡也不藏私,起手第一堂课就是给太子妃交代紫禁城的家底,半点儿没有防着太子夫妇的意思。 “紫禁城的内务想必你进来这些日子也有所了解了,皇家的吃、穿、住、行、用等一切事务,皆由内务府掌管。内务府为三品衙门,中设七司三院,每个衙门皆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③ 这七司三院中,沈菡平日打交道最多的,和宫中人生活最息息相关,所有人都绕不开的衙门,是广储司。 沈菡:“广储司里有银、皮、瓷、缎、衣、茶六库,银、铜、染、衣、皮、绣、花七作。这里头有些衙门的事务并不需要咱们操心,像银作、铜作,一应的折子自有官员交给皇上处置。” 但像缎库、皮库等处的账目,太子妃还是应该有所了解的。 沈菡把手里的账目递给太子妃:“咱们先说缎库。缎库是内府库六大总汇所之一,不管是畅春园还是紫禁城,包括南苑、西苑等各处的月例、年例,都要从中走账,这个库的账目你必须要牢记于心,这样底下人每月给你汇报缎库的进出往来,里外用度的时候,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太子妃闻言一怔,周围的姑娘们也互相对视了一眼——皇后(皇额娘)这话的意思,难道以后畅春园的事情,都要交给太子妃来管吗? 第272章 腰疼 太子妃略有些迟疑地接过账册——太子没和她说过这事, 石家也没人敢这么想过。 虽然论道理,‘太子妃’当然有权帮皇后打理宫务,但所有人都以为, 皇后是绝不会叫太子妃接触权力的。 更别说,还是这样半点不藏私的交代家底…… 沈菡却只作未觉,指着账册继续道:“这里是上一季缎库刚刚核算过的存额,如今存留贮库, 颜色鲜明的龙蟒妆片、闪倭缎、纱、绸、绫等各项,共余三万四千一百七十七匹以备应用, 另有风渍落色糙旧的龙鳞妆片、闪倭缎、纱、宫绸、宁绸、绸、绫、纺、丝、杭细、葛布、手帕等项一万一百七十二匹件……”① 如此巨大的储量数据,习惯了皇家生活的公主们和大福晋倒没觉得有什么, 三位新嫁进来的福晋却是震惊不已——光是废弃不用的, 竟都有一万多件? 太子妃最先回过神来——现在不是想东想西的时候。 她抛开其他杂七杂八的想法, 试着从处置宫务的角度考虑此事——数量如此巨大的绸纱锦缎, 就这么白白在库里放着生灰岂不可惜? 沈菡有些意外地看她:“是, 当然很可惜,那你觉得该怎么做是好呢?” 屋里的人也都看向太子妃,等着听她的见解。 淑慧有点儿紧张, 但还是鼓起勇气道:“我想着虽然这些锦缎略有些落色杂污, 不合宫里主子们用了, 但或许还可以寻个别的去处,不至于最后霉坏了?” 嗯, 不错。 沈菡点点头,对太子妃能有这种旧物利用、变废为宝的想法表示赞赏:“你这么想是对的,宫里每年开支巨大, 掌管宫务就是应该变着法儿的节省,能省一笔是一笔。” 更别说眼看着就要打仗, 户部的银子流水一样花出去,一时半会儿却又没地方收回来。 她拿出了另一本册子:“宫中对于此事是有旧例的,内务府有专门负责此事的皇商,每年盘完库之后,各司都会把库中用不上的一些陈年旧物交给皇商折价变卖。”① 太子妃闻言脸却突然一红,低下头,心里有些懊恼——原来宫里早就有解决的法子,哪里用得着她一个小辈提建议,真是……嬷嬷早都说了要稳重,怎么总是忘记,瞎出什么头啊! 沈菡没注意到,还在给其他人分发旧例的账册,然后转头继续给低着头的太子妃讲解:“皇商那里的折价金额都是有数的,每年可能会随着市价略有变动,但不会差的太多,这份折价单你一定要记好,免得底下人看你年轻识浅,弄虚作假来糊弄你。” 太子妃赶紧收拾好心情,集中精力听皇后讲课。 “锦缎里面,品级最高的是上用的龙缎,这东西在宫外是有价无市的,每匹能卖到二十四两银子,有时候年节的时候,还会更高。”① 龙缎这个东西,买回去自然不是用来穿的,大多数是自家收藏或是走礼——面子上的事
相关推荐:
大胆色小子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鉴昭行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突然暧昧到太后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