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帘子走进去。 …… “啊!” 第255章 克制 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① 碧莹纱内郎情妾意,恩爱缱绻。 远处候着的顾问行从怀里掏出一只镀金怀表瞧了瞧时间,转头吩咐梁九功赶紧带人去抬水:“快去快回, 别耽误了主子们用。” 光是抬水还不行,这地方四下开敞,没有遮挡,主子们连个梳洗的地方都没有。 不过这点儿小事, 难不倒十项全能的顾总管。 沈菡揉着瘫软的腰从席子上起来,心道今天这闲暇的午后避暑算是告吹了, 浑身黏糊糊的,还是赶紧回清溪书屋洗洗去吧。 谁知还没等她招呼人, 紫裳眼色伶俐地带着几个宫女小心翼翼进来:“主子, 可要奴婢伺候您洗漱更衣?” 洗漱?在这儿怎么洗漱? 玄烨懒洋洋地躺在席上摆摆手:“你先去吧, 他们应该都备好了, 朕等会儿再过去。”其实男的也没什么洗的必要。 方方正正的一间‘小房子’, 骨架是用竹竿现搭建的棚子,四周都用布幔严丝合缝地罩住了,里面点着灯, 走进去后, 里面宽敞又干净, 浴桶蒸腾着热汽,旁边的衣架上平铺挂着干净换洗衣裳, 里面竟然还有一架梳妆台,摆着她常用的首饰匣子。 沈菡:“……”顾总管是个人才呐! 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换上新衣裳, 两人并排躺在软褥凉席上,吃着冰碗乘凉。 头一次席天幕地, 沈菡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见玄烨神态自然,并没有拿这件事打趣,仿佛这事再正常不过,沈菡那点儿不太多的羞窘便也慢慢退了下去。 竹林清凉,微风徐徐,竹叶簌簌轻响,好不自在。 沈菡靠在玄烨身上假寐了一会儿,突然觉得好像缺了点儿什么,起身左右看看:“小十一呢?” 出去玩了这么久,还没回来吗? 玄烨半眯着眼睛,一手轻轻捏着她的胳膊玩儿:“这个点儿他该困了,应该是让奶娘带回去了。” 沈菡放心了,侧身躺到他的肩膀上,搂住他的腰,还顺手捏了捏。 ——劲瘦有力,搂着手感极佳。 沈菡特别满意玄烨的一点,就是他异于常人的自制力。 他吃饭永远都是七八分饱,肉菜主食、水果蛋奶,不管这些东西他喜不喜欢,只要是这个时令应该吃,吃了对身体有好处的,他每餐都会如常吃下去。 而不管多好吃的东西,他从不会放纵自己暴饮暴食,沈菡和他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见他吃撑过。 除了饮食上的克制,玄烨一年四季闲了就去跑马打猎,弓马不歇,每天晨起练拳,除了生病的时候,几乎从不间断。 虽然这与他天生性格闲不住,不爱在一个地方呆着有关系,但能数十年坚持不懈去做一件事,也是很让人佩服的。 玄烨把玩着沈菡的手:“嫌屋子里怪闷的?不然咱们今儿的晚膳在这边用,朕叫他们把灯点起来,在亭子里摆个席面,把女儿们也都叫过来。” 他也有几日没见过乌云珠和布尔和了,两个女儿年纪不小了,见一日少一日。 沈菡:“好啊,夏天吃些大鱼大肉怪腻歪得慌,叫膳房做几个家常菜来吃吧?” 酸辣土豆丝、韭菜炒鸡蛋、地三鲜、干锅花菜。 吃御膳吃了这么多年,家常菜吃的少了,一时都叫不出几个名字了。 沈菡:“乌云珠爱吃麻婆豆腐,布尔和爱吃鱼香肉丝,对了,清溪书屋后面那块地里的小葱长起来了,叫人拔几颗,做个小葱拌豆腐吧。” 雅利奇和小十一去西苑玩了几天土,回来后就心血来潮搞了这么块地,沈菡也没拦着,随他们去了。 不过说是姐弟两个的地,实际上小十一万事不懂,只管玩土,雅利奇技能不熟练,正经的活儿都是策楞和胤禛、胤祥干的。 这三人又都忙,不可能整日在地里盯着,三天两日的,也不能指望种出什么复杂的东西,能长起这点儿小葱还是亏得后院的太监帮忙浇水。 玄烨自然都说好:“再让他们加个蒜香烤排骨,用辣椒油拌个小油菜,青蒜炒个如意菜。”这都是沈菡爱吃的。 最后再加一个清炒藕片,这就差不多了。 竹林微风徐徐,两人半闭眼睛靠在一起扯闲篇儿,天南海北,长辈、孩子、吃食,无话不可聊。 “太后这几年上了年纪,难得的是身体还不错,极少生病,真是祖宗保佑。” “乌云珠和布尔和年纪也不小了,我掂摸了几个额驸人选,但总觉得有些这个那个的不妥当。” “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对女儿家尤甚。宁可多挑一挑,等一等,也不要选个不妥当的,害了闺女一辈子。” “你说的是,那我再看看。” 说完女儿的婚事,自然又聊到了三个阿哥的婚事上。 钦天监已经算出了吉日,太子的婚礼定在明年五月初八,胤祉和胤禛的分别定在六月和八月。 因为礼部尚书不再是‘阻碍’,有关太子成婚的各项礼仪流程定的飞速。拖延纠结了好几年的一桩大事,就这样简单的,以闪电一般的速度,尘埃落定了。 若问原因,自然还是因为两江总督之死。 北巡结束后,玄烨回到九经三事殿的第一件事,便是公开下诏,以修《明史》等重要史书为名,重新诏回了当初被贬黜的南方派首领徐乾学,以及王鸿绪、高士奇、韩菼等人。 这一串的人名,沈菡有的有印象,有的没听过,不过她听胤禛说过,这些人基本都是与太子系,太子的老师熊赐履不合的汉官。 看来虽然两江总督的事情因为距离太远,最终没能查出什么实证,但玄烨心里已经给索额图定了罪。 他可以不迁怒太子,但索额图如此猖狂,玄烨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从之前的一系列事情来看,单有明党,显然已经不足以压制索党,所以玄烨选择重新提起蛰伏许久的第三方势力。 虽然徐乾学本人又‘刚好’在接旨前夕身亡…… 但南方系重臣、高士奇等御前近臣的回归还是令这几年在朝中备受冷落的南方派官员振奋不已。 王鸿绪接替徐乾学成为了新一任的南方派首领,朝堂也在玄烨的支持下,再次回归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只是,这样加剧党争的做法,显然是玄烨权衡轻重后,做出的十分无奈的一个决定——他无法舍掉太子,只能这样辛苦地去维持平衡。 沈菡听说这件事后,想起了关于康熙朝晚年朝堂混乱的一点儿记忆——这个背景知识大多出现在以‘四爷’为男主的言情小说中,成为雍正夺嫡和后来整治朝纲的背景。 从现在朝堂的发展来看,混乱的苗头已经初现,而玄烨也确实开始有些力不从心。 他虽然是个英明的皇帝,但皇帝也是人,精力有限,何况他的身体还出了问题。 如今内忧外患,党争又从之前单纯的利益争夺上升到伤人害命的程度,再加上自己的亲儿子在里面掺和,需要玄烨权衡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不夸张的说,他现在堪称心力交瘁。 从前年轻时,玄烨经常能抽出时间看书、练字,和张诚、白晋等传教士学习西学。两人兴致最高的那段时间,晚上会一起研究几何,玄烨还曾教过沈菡法语。可是现在,书房里堆的除了折子,还是折子。 他们讨论的话题也从天文地理,变成了朝堂的局势和走向。 玄烨无法和别人说这些,自己憋在心里又难受,只能和沈菡说一说,骂一骂这些只会争权夺利的臣子来出气。 等走出清溪书屋,他就又是那个宽和待下,符合汉臣理想的仁君圣主。 玄烨说起现在的朝堂也是无奈,干脆就不提了,只单纯说孩子们的婚事:“太子的婚事最繁琐,咱们先顾太子。大婚事宜单礼部已经呈上来了,朕看了看,没什么问题。接下来该是内务府那边的差事,但朕现在实在没功夫管这些,所以还是得辛苦你。” 这并不是说沈菡要亲自去给太子筹备婚礼,那是内务府官员们要做的事。 而是接下来,内务府在筹备的过程中,会有无数封折子递上来。 比如太子和太子妃成婚过程中要用到的所有衣服,参照沈菡和玄烨大婚时那数百套各种规制的礼服、吉服、常服,冠、氅、衣、裙、鞋等等,太子和太子妃的用度不会低太多。 内务府需要将这些一一列明,每一件都是哪家织造呈上来的,用的什么缎、什么线,各用了多少,绣娘几人,都叫什么名字。 太子妃的嫁妆用衣几何,太子的衣裳又有哪些,总共用了多少布匹、多少金线、银线。 绣娘都是有工钱的,绣出这么些衣裳,花费几何,加上各项杂费,总共用银多少等等。 这些都要在折子中注明,交由皇上审批。 这还只是衣服这一项,其他还有诸如家具、摆设、首饰、礼乐、兵器、马匹,赏赐给太子妃娘家的金银礼物,成婚当天开宴的安排、饮食等等等等,可以想见会有多少封折子。 沈菡想起即将扑面而来的用钱几两几分,用布几丈几寸,就头疼无比。 当初他们大婚时,玄烨一手将这些都接了过去,半点儿没叫她操心,没想到这次竟找补回来了。 可是看看玄烨泛青的眼底,布满血丝,满是疲倦的眼珠,沈菡又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她闭上眼睛轻轻靠在他身上,温柔道:“好,都交给我吧。” 两人正享受盛夏午后难得的清闲,顾问行突然从侧面走了过来,没有要事他一般不会在这个时候过来打扰。 沈菡和玄烨看到他靠近都起身了,玄烨收了笑:“什么事?” 顾问行垂下头:“回万岁、娘娘,无逸斋的李甲福晋发动了。”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李甲氏终于要生了。 太子之前的几个孩子都是早产又早逝,再加上出了上回那种事,李甲氏怀上这个后,所有人都在提心吊胆,生怕有个别的意外。 好在这次李甲氏怀孕的过程没什么波澜,也顺利熬到了足月。临到预产期,只差这最后一锤子落地,大家的心都高高悬着。 玄烨面色十分平淡:“知道了,叫太医赶紧过去盯着,务必母子平安。” “是。” 无逸斋里戒备森严。 胤礽吃了之前的两次教训,这次看李甲氏的胎看得格外紧。 整个孕期,李甲氏房内大到人员往来,吃喝用度,小到一针一线、一块帕子,都是随着前面的书房走的。 临近生产,后院里更是一点风吹草动都不放过,所有人都提着脑袋在干活,恨不能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生怕步了前面那些人的后尘,也被太子送到慎刑司去。 有这么些人小心翼翼地防着护着,李甲氏这胎果然怀得很安稳。 胤礽一听到这边儿发动了,当即就下令将无逸斋他自己的寝宫部分整个戒严,任何人不得出入。 他自己更是来到产房外亲自坐镇,其他后院女眷和伺候的人全部被关进了屋子,孩子平安生下来之前,都不许出屋子一步。 这样严密,别人倒还罢了。 范氏和李佳氏别提多不平衡了。 ——她们怀孩子生孩子的时候,太子殿下何曾这般上心过。怎么到了李甲氏,就恨不能含在嘴里,捧在手心?就只她的孩子矜贵不成? 要是当初太子也待她们这样上心,她们的孩子……是不是也能活下来…… 奈何太子的话在这后院就是圣旨,两人就算站在窗户前搅碎了帕子,也不敢违背半分。 这样密不透风的护着,李甲氏生产的过程自然很顺利。 几个时辰之后,李甲氏成功诞下了一个健康足月的男婴,这是太子的第一个儿子,也是玄烨的第一个皇孙。 消息传到时,沈菡和玄烨正和公主们在竹苑用膳,顾问行刚汇报完消息,屋里的宫人们就齐刷刷都跪下了:“恭喜万岁,恭喜娘娘!” 公主们也跟着恭喜阿玛和皇额娘。 沈菡:“……”哦,对,这也算是她的孙子来着。 ——她才不过三十几岁,竟已经荣升奶奶辈了吗T T 玄烨是真的挺高兴的,不管他和太子父子之间有什么龃龉,这孩子也是他的亲孙子。 何况,这是太子的长子,不管嫡庶,都是国朝有继,大清将延续传承的象征,意义非凡。 玄烨很高兴地让顾问行亲自去无逸斋给李甲氏和小阿哥颁赏:“产妇刚生完,身体虚弱,就不必起身谢恩了。” 顾问行:“是。” 无逸斋中的气氛同样很喜庆,产房内外跪了一地的人,都在朗声恭贺太子得子。 胤礽看着襁褓里哭声洪亮,一看就很健康的儿子,破天荒露了个笑脸,重赏了李甲氏和后院上下伺候的人。 生下来也不代表高枕无忧了。 伺候小阿哥的奶娘都是一早准备好的,胤礽亲自过问了每个奶娘的来历,精挑细选了四下不靠、干干净净的人,还将奶娘一家子都牢牢握在了手里,这才放心了一些。 太子得了儿子,这些日子有些萎靡的索党重新振奋起来,再加上一些想要讨好太子的、不敢得罪太子的、装装样子的、两边不靠的、随风倒的朝臣,无逸斋这些日子整日迎来送往,别提多热闹了。 后院里,李甲氏满脸爱意的逗弄着襁褓中的儿子,旁边的宫女正在一条一条念礼单:“除了皇上、太后和皇后娘娘的贺礼,宫中主位娘娘们也送来了好些东西,主子可要瞧瞧?” 李甲氏挥挥手:“都收起来吧,改日有空再瞧。” 太子常驻畅春园,宫里的主位态度如何,其实于她关系不大,重点还是看园子里的主子。 皇上和皇后都给了重赏,这对她们母子来说,才是好消息。 两人正说着话,门外守门宫女的声音传进来:“主子,太子爷往这儿来了。” 李甲氏连忙起身整理衣裳头发,让宫女瞧瞧她脸上的妆完不完整。 胤礽走进屋子,见李甲氏蹲身福在屋子正中,抬手虚扶了一把:“起来吧。” 李甲氏还在月子里,料想太子不会是过来歇息的,所以也没自讨没趣地上前伺候他换衣服。 胤礽也确实只是过来看看孩子的。 他自顾自走到东暖阁木炕上坐下,李甲氏赶紧殷勤地抱着孩子的襁褓上前。原以为太子会接过去抱一抱,谁知她伸手出去,太子却并没有接。 李甲氏有些尴尬,不过想起‘抱孙不抱子’的传统,心下又释然了。反正不管太子爷抱不抱,她儿子都是长子,不怕太子爷不看重,不喜欢。 胤礽瞧着孩子懵懂干净的眼睛,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轻轻蹭了蹭孩子的脸颊——他的脸颊已经从刚出生那会儿的红皱变得粉嫩饱满,现在看起来确实比前面的孩子健康许多,大约,不会再夭折了吧…… 他是很想抱一抱的,只是…… 胤礽起身:“你辛苦了,好好休息吧。孤前面还有事,先回去了,回头孤会给皇上上折子,正式请封你为侧福晋。孩子小,你平日要多上心。” 李甲氏家中有爵位,当初本就是以准侧福晋的身份选进来的,如今有子,赏个名分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这对李甲氏来说可真是个天大的喜事了! 阿宝将太子的赏赐递给李甲氏身后的宫女,李甲氏抱着孩子站在门口恭送太子,直到完全看不见太子的身影,才恋恋不舍地带着孩子回去了。 李甲氏的下人们都跪下恭喜主子,贴身宫女还劝她,一定要赶紧养好身子,出了月子好尽快拢回太子的心。 有了恩宠,才能更好地护着小阿哥呢! 宫女用下巴往窗外示意了一下:“主子,咱们可得小心着点儿,外面估计都正眼热您呢。” 那边诞下的都是女儿不说,还都没站住,结果主子一朝得子,还是足月健康的小阿哥,只怕那两位恨得眼睛都要红了。 李甲氏抱紧襁褓:“你说的是,咱们是该小心点。” 之前的孩子到底是怎么没的,谁也说不出个三四五六。慎刑司里死了这么多人,可实际上却连个真正的凶手都没查出来。 李甲氏怀孕的时候每天都恨不能睁着眼睛睡觉,每一口饭菜、每一口水都用的小心翼翼。提心吊胆十个月,加上太子的保驾护航,这才终于保得孩子健健康□□了下来。 不过宫女说得对,生下来只是刚开始,往后要走得路还长着呢。 第256章 急报 今年的中秋过得还算热闹, 太子添了儿子,大阿哥的女儿也渐渐长起来,皇家第三代儿女双全, 是个极好的兆头。 二格格和小阿哥年纪尚小,奶娘抱着给长辈请过安就被带下去了,因此这次家宴上最闪亮的小明星就成了胤褆的大格格。 玄烨把大格格抱到膝头,拿了个软皮的蛋黄月饼喂给她。 大格格不吵不闹, 弯起眼睛笑眯眯地说了句:“谢谢玛法。”然后安安静静坐在膝头吃月饼,看得人心里温软。 玄烨笑着夸孙女, 还特地赞了大福晋一声,夸她贤淑、明‘慧, 这才将大格格教养的这样好, 又叫人拿了一对如意, 分别赏给了大阿哥和大福晋。 沈菡坐在上首看得清楚, 大阿哥接下如意的时候, 和太子急速对视了一眼,但两人旋即移开了目光。大阿哥带着妻子谢恩,太子低头自斟自饮, 面无表情。 小十一原本乖乖坐在胤俄的旁边, 但时间长了见阿玛一直抱着那个妹妹, 却不理会自己,心里有点不高兴。 ——明明以前阿玛都只抱他一个的。 小十一想了想, 从面前的盘子里挑了两个白胖白胖的奶酥月饼,跳下座位,向着上首的阿玛和额娘跑去。 胤俄叫他突然的动作吓了一跳:“哎, 十一!” 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只见小十一蹭蹭蹭跑到了皇上和皇后面前:“阿玛, 额娘,给!” 然后就要往玄烨的另一条腿上爬:“阿玛,抱抱!”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玄烨笑起来:“小机灵鬼儿。” 大福晋很有眼力见儿,见皇上皇后都没有阻拦十一阿哥往上爬,赶紧上前,顺势就将女儿接了回来。 接下来的时间万岁就一直抱着小十一了,殿里的气氛也重新圆融和乐起来。 过完中秋,紧接着就是重阳,不过玄烨说了,在园子里不用搞得每个节日都这样隆重,也怪破费的。 沈菡深以为然,要真是每个月都像中秋这样又是家宴又是开戏,还要和那么多福晋命妇应酬,真的怪累的。 今年的重阳干脆只让膳房做些花糕,分着尝一尝,有那么个意思就行了。 …… 石家送走宫里前来送赏的嬷嬷,对着桌上这八盒精致的花糕琢磨——往年只有四盒,怎么今年这么多? 想来想去,最近宫里与石家有关的,也就是太子有了长子这一件事了。 大约……宫里是出于安抚?怕石家心里有什么,或是太子妃嫉妒? 爱新觉罗氏自觉琢磨明白了宫里的意思,连忙带上花糕去后院看女儿,生怕女儿领会不了圣意,将来吃亏:“虽说李甲氏产下了太子的长子,但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你是正经的嫡妃,远非侧室能比,无需将这些小事放在心上。” 只看如今的大阿哥和太子,长子纵有些势力,和元配嫡子也比不了。 瓜尔佳氏捏着帕子摇头:“额娘,太子的长子,也就是我的长子,如何能不放在心上?以后这话可千万不能说了。身为嫡母,将长子放在心上,用心教导其成才,才是太子妃该做的。” 自古出嫁从夫,瓜尔佳氏很清楚,出嫁之后,她和太子就是一体的。 太子好,她才好,太子若是后院不稳,名声受损,她做为太子妃同样好不了。所以她嫁进宫里,最重要的事就是辅佐太子,毕竟没有太子,哪来的太子妃? 她是皇上圣旨指婚的太子妃,未来的一国之母,眼睛只盯着后院的侍妾庶子嫉妒争宠,眼界未免也太小了。 叫皇上知道,恐怕不会对这样的太子妃满意。 只看当今皇后,待后宫妃嫔亲切和蔼,待皇子公主们更是视如亲生,哪怕是待宫中的奴才,也一样慈爱有加,不断改善着宫人们的待遇。 且不说宫外的人如何议论皇后,瓜尔佳氏进了畅春园这么多次,在园子里偶尔听到宫人们议论,就没有一个说皇后不好的。 而且,只看皇上这些年对皇后的宠爱,便知这样的皇后才是皇上心中‘国母’的典范。 她要是想在宫中立住脚跟,圣意才是最要紧的。 爱新觉罗氏瞧着端庄大方、贤良淑德的女儿,心里叹了口气。石家家教如此,她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女儿这样的性情也好,这样想才能在宫里那个地方活下去。或许皇上也正是看重这一点,才选了女儿为太子妃的吧? 女儿打小就有主见,爱新觉罗氏见她有了打算,也不多啰嗦了,换了个话题道:“虽说你的嫁妆都是由内务府准备的,但那些都不贴心,咱们家另给你准备了一份,你好好收着,要是以后在宫里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有这些东西,至少不会叫你受委屈。” 爱新觉罗氏将手里的嫁妆单子交给瓜尔佳氏:“再有,皇上已经下了恩旨,让你阿玛重新担任正白旗汉军都统一职……” 这对石家和太子妃来说都算是一件大好事。 一来,石家在军中的势力主要就在正白旗汉军里,石文炳重新回到京师担任都统,瓜尔佳氏出嫁后,在京里就有了依靠。而太子在军方的势力本就薄弱,石家哪怕只是回到汉军旗,对太子来说也是极大的好处,只看这一点,太子也不会忽视太子妃。 二来,皇上能下这样的旨意,不管心里怎么想,至少面上看起来,皇上与太子的关系应该有所缓和了吧? 缓和不缓和的,单看个人自己心中怎么想了。 赫舍里家听说今年石家得了双份的重阳节赏,自家却没有,心里自然也有点计较。 石文炳要回京重新接掌汉军正白旗的消息也已经传出来了,宫里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赫舍里家难免担心,皇上会不会……想要撇开索党,换成石家来辅佐太子呢? 毕竟傅拉塔的事情,最后因为没有实证,太子不好追究什么,皇上也高举轻放,并没有迁怒于太子,可皇上和太子心中未必没有不满。 格尔芬有些担心,皇上不满,碍于太子在侧不好发作。可太子要是心里真的对他们家不满,恐怕石家到京后,太子会更偏向石家。 他怕石家有了太子和皇上的双重支持和偏袒,将来占了赫舍里家的好处,或是取代他们的地位。 索额图一双阴鸷、老迈、灰沉的眼珠子正盯着手里的邸报看,听到儿子的话,干皱的嘴角扯起一抹略带讥讽的笑:“太子不满……”便是不满,他现在也绝不敢舍了他们! 太子自觉翅膀硬了,是索党依仗着他,所以开始在他面前摆主子的谱。呵呵,实际上,离了索党,太子根本一无所有,什么也做不成! 傅拉塔死得好,也该叫太子好好看看,看看皇上如今对他的态度,看看到底是谁依仗着谁,看他可还有后退的余地! 索额图每次想起上次太子用主子的名分压制他,喝令索党退让的事情,心头就是一片阴霾。 退让、退让,太子难道就不知道想想,他们现在依仗的到底是什么? 若是没了索党的权势和地位,看皇上还会不会这样顾忌所谓的‘太子’。到时候,别说明年大婚了,没了索党,信不信皇上能把太子的婚礼拖到他三十岁? 皇上如果在朝中一手遮天了,哪个朝臣还敢说什么?没了赫舍里家和索党,皇上要是哪天想废了太子立四阿哥,都不用犹豫的,想废就废,看看石家会不会给他说话吧! 格尔芬忐忑,说是这么说,但石家这一回京,太子以后在京里也确实不只赫舍里家能倚仗了。 更别说,石家还有兵权。 一旁的常泰看不惯他这副胆小的样子,不以为然道:“石家那点兵权算什么,京里的水深得很,石家常年在外,单靠一个刚回京的石文炳,能翻起什么水花来。” 再说了,就算太子真的想玩二桃杀三士的把戏,那他也得先凑齐三士才行! 格尔芬一愣:“什么意思?” 常泰伸出食指猛地在格尔芬的脖颈处比划了一下,吓了格尔芬一跳,怒声道:“你干什么!” “斩草除根!” “不行!” 才出了傅拉塔的事,要是石文炳再有个好歹,皇上必定震怒,就是太子知道,恐怕也会生气,毕竟石文炳可是太子这边的人。 索额图听着两个小辈你来我往地争论,说得都是些没影的事,不耐烦的把邸报往桌子上一拍:“够了,吵吵什么!” 两人憋着气住嘴,看向索额图,等他的决断。 “石文炳怎么说都是太子的岳父,也算是咱们这边儿的人,哪有外头现放着那么多对头不去收拾,转头收拾自己人的道理?” 他说完有些不满地看向常泰:“早就叫你沉着点儿,出得这都是什么馊主意。你也把太子想得太蠢了,真当他半点儿查不出来?” 就算他查不出来,皇上查出了,也必定会想办法叫太子知道,这个险不能冒。 常泰:“那咱们就这么干等着石家回京,跑来分一杯羹?” 这个么…… 索额图摸摸下巴,这可说不好,他们不动,却不代表别人也不动。 这京里盯着石家的人多的是,何必非要自己动手呢? * 其实沈菡多送石家那几盒花糕,纯是因为今年宫里不设重阳宴,所以膳房多做了一些,她觉着吃不完浪费,就给玄烨亲近的人家多送了一些,哪里会想到底下人想法这么多。 不过就算知道,沈菡也没空理会太子那边的事,她忙着呢。 选秀的日子快到了,胤祺和胤祥今年一个十五,一个十六,都应该挑福晋了。 就为了这件事,往年一向只在三节两寿循制随礼的宜妃,之前重阳节的时候破天荒主动给沈菡送来了两盒翊坤宫自制的花糕。 翊坤宫的姑姑在沈菡面前谦卑又恭敬,道翊坤宫今年制的花糕香甜软糯,口感极好,宜妃吃着便想起了早年受皇后娘
相关推荐: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绝对占有(H)
取向狙击
鉴昭行
大胆色小子
凄子开发日志
云翻雨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