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有的是能用的人。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你只管发话,交给下面人去处理。自来能者上,庸者下,若是办不好,那是他们无能,自有其他能干的顶上来。如果什么事儿都得你这个皇后亲自出面,那朕还养着这么些人做什么?” 哦,这倒也是。 沈菡看了一眼在旁边一言未发的顾问行,敬事房的大总管还在这儿站着,自己直接插手处置,看起来好像是在和玄烨告他的状,说他处事不周一样,确实挺下他面子的。 沈菡把话咽了回去。 玄烨把名册递给顾问行:“皇后心慈,见不得宫里这些乌糟事儿。宫中太监原是你们敬事房的职责,这次的失职朕可以不予追究,给你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赶紧好好清理一番。再有下次,朕决不轻饶。” 顾问行心领神会地接过来:“是。” 除去宫人,宫中的庶妃每到秋冬换季,也多有伤寒。不过因为是庶妃,主位上的娘娘们倒没有把人挪出去的,一般都是在后殿的角房里养病,待遇都还可以。 只是也有不太好的…… 沈菡看了一眼玄烨,犹豫了一下,还是提起了一个人:“季纶回说,纳喇贵人……有些不好。” 这个人的情况比较棘手,悫惠皇贵妃死后,纳喇贵人就成了气死皇贵妃的‘罪人’,一直被关在紫禁城西北角废弃的宫殿里。 玄烨回来后亲自下了旨意,看在她曾经生育过阿哥的份上,没有要她的命,只是将她的一应份例降成了答应,算是给了佟家一个交代。 从那之后,宫里更没有人敢沾手这位的事儿。 纳喇贵人今年着凉之后无医无药,就这么一直在殿里熬着,直到这次沈菡大排查,这才有人发现了纳喇贵人重病不起,已经快不行了。 沈菡当时听完季纶的话后,心情就有些复杂。 纳喇贵人和她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而且,她是沈菡来到这里后接触的第一批‘宫妃’。 虽然沈菡脑海中在储秀宫生活的很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了,但她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对‘真实的妃嫔’的第一印象,正是来自于当时储秀宫那一批女孩儿——一群半大不大的中学生。 包括纳喇氏这个‘成年人’在内,不管是觉禅氏、福格还是当时的万琉哈氏,前面住着的蒙古格格,身高都不超过一米六,福格当时甚至还不到一米五。 稚嫩的脸庞,懵懂的神情,在现代人看来足以称之为‘羸弱’的身材,这竟然就是小说和电视里的“娘娘们”,是她应该看做对手,互相‘宫斗’,你死我活的‘嫔妃’? ——与她之前想象中的根本完全不一样。 虽然后来这些女孩子慢慢都长大了,长成了惠妃、宜妃这样的“娘娘”形象。 但这个第一印象始终牢牢的印在她的脑海里,每次大挑和小选,她看到那些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时,这件事就不自觉地会蹦出来…… 玄烨看了沈菡一眼,心里一叹,转头吩咐顾问行:“叫太医过去看看,该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贵人该有的份例不要短了,若是有什么缺的都给她补上,勉力医治吧。” 顾问行:“是。” 可惜,发现的太晚,纳喇贵人已经是油尽灯枯,即便有了太医的诊治,最终也没能扛过去,没过多久便过世了。 贵人只是庶妃,并没有正式的丧仪。又正赶上新年开印,内务府忙得昏天黑地,哪有人会在意一个没名没姓的庶妃。 还是玄烨听到死讯后,念着从前早夭的万黼小阿哥,把丧仪抬高了半格,才让纳喇氏走得不致太凄凉。 * 紫禁城是压抑的。 哪怕沈菡成了皇后,高高在上,大权在握,这样沉闷的感觉也没有减轻分毫。 宫墙角落里翻起的淤泥和空气中弥漫的尘埃气息,会从四面八方向人涌来,将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死死包裹住。 所以每一次在紫禁城待的时间太久,都会让她的情绪渐渐变得消极和负面,只想尽快解决手上的事情,回畅春园去。 坤宁宫再次坐满了过来开会的六宫主位。 六宫主位这个年,可谓是入宫以来过得最忙的一个新年了。盘账、盘库,核查每一本的进出项和结余,生怕到时候给皇后交账,像惠妃一般丢了大脸。 不得不说,皇后让查账还是有道理的,因为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她们都没想到,原来在她们不知道的时候,自己的财产竟被侵吞掉了这么多! 惠妃心有余悸道:“亏得娘娘提醒……” 她那天回去后火冒三丈,立刻就开始彻查身边的人。 这也不难查,她宫里卖参一事一向是总管太监龚三德在管,事情败露,他连狡辩都没得狡辩,很快就自认侵用。 惠妃恨恨道:“我把这奴才交到了慎刑司,谁知刑讯之下,竟又吐了不少事出来。” 许是不愿意只有自己受罪,这狗奴才又把同伙供了出来。 惠妃之前当小福晋的时候,龚三德一个人负责此事,所以将银子一概贪墨到自己的腰包里很容易。但后来惠妃升了主位,底下的人多了,各种余贡贩卖的入账也更大了。 惠妃:“龚三德与马进喜、陈顺一同办差,未免事情败露,所以将各项所得以多报少,除了入账的部分,剩下的三人全分了。” 这也不意外。 沈菡:“加上之前的,总共侵用了多少?” 惠妃勉强道:“……六千九百八十六两三钱。” 屋里众人都倒抽一口凉气,这么多? 惠妃感受着四周惊讶的眼神,面色涨得通红,手下出了这种事,真是活生生地打了她这个主位的脸啊! 她心里实在恨意难消,查明白事情后当即就将这一群狗奴才全部送去了慎刑司,都先熬着刑去吧! 其他各宫主位回去自查,除了僖贵妃和福格的宫里,都或多或少发现了问题。 僖贵妃虽有管事太监,但她的心腹都是钮祜禄氏的家生嬷嬷,全家都在钮祜禄家手里捏着。就算贪了银子,也瞒不过去。 福格的算账和珠算是沈菡教的,永和宫历年的账目之前都是沈菡亲自监管的。后来福格能帮着她算账理事后,也一直学着沈菡的法子,对手下监管严格,基本每一笔账目都要亲自过问。最大限度杜绝了手下人的贪污受贿。 所以如今清算起来,除了僖贵妃和成妃,其他主位都在殿内跪下了:“奴才管事不力,求娘娘恕罪。” 其实上次她已经说了既往不咎,而且事情查到这里,敲山震虎的目的也达到了。 宽严相济嘛。 沈菡斟酌道:“……此次涉案的一干奴才,全部交到慎刑司处置量刑。至于尔等的失职之过,既已查清各自宫中账目,本宫可以暂时既往不咎。但以后各宫主位切不可继续这般放任自流,若下次盘账再出现这等纰漏,一律按宫规处置。” 到时候该罚俸便罚俸,该降位就降位,她可不会再手下留情。 惠妃有些意外,没想到皇后竟真的没有接机发作她的意思…… 不过与此同时也狠狠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若真是降了位份,可就丢了大脸了,到时叫大阿哥如何自处。 …… 终于忙完了各种琐事,春暖花开之际,紫禁城即将迎来康熙朝的第二次封后大典。 ——孝昭皇后当年接受诏封后不过半年就过世了,并没有举行册封。 雅利奇知道额娘要被正式册封为皇后了,特别高兴:“额娘,封后大典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你和阿玛终于可以成亲了?” 她知道什么叫做成亲,也知道额娘和阿玛没有成过亲,成亲的是阿玛和太子哥哥的额娘。 额娘……应该很想和阿玛成亲吧? 沈菡看着女儿眼神,心里狠狠一酸,又硬生生给咽了下去。 她面色如常道:“这个……额娘是继皇后,大概不会成亲,封后大典可能就和之前册封贵妃的仪式差不多,不过规格会更高一点。” 雅利奇心里有些失望:“这样啊……” 沈菡笑笑:“成亲有什么好的,又麻烦又累的,你现在还小,等将来你就知道了。” 雅利奇:“哦……” ——但她明明记得之前额娘给大姐姐准备嫁妆的时候,曾看着大姐姐的嫁衣出神了良久…… 额娘,应该很难过吧。 雅利奇想了想,趁着去西五所上课的时间,偷偷跑去了乾清宫。 她的贴身宫女白杏有点儿心虚:“公主,您还有课呢!万一叫娘娘知道您偷偷跑出来……” 雅利奇摆摆手:“哎呀没事,是我自己要溜出来玩的,到时候你们推到我身上就行。再说了,额娘又不会打人,要是罚了例银,我偷偷给你们补上,不会叫你们吃亏的!” 白杏等人互相看看,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她们是公主的心腹,娘娘也早说了,叫她们一心一意只忠心公主一个人。 现在公主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那她们自然要听公主的。 第217章 不移 乾清宫殿广九楹, 深五楹,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檐角卧九兽, 殿内饰金龙和玺彩画,富丽堂皇,威严气派。1 这地方后宫中人一般是不能随便过来的,但雅利奇是个例外。 人人都知道, 五公主是皇上和皇后的掌上明珠,这宫里就没什么地方是五公主不能进的。 打小雅利奇在宫里跑着玩的时候, 就没什么地方对她设限,太和殿的广场小公主都跑去溜达过。 所以龙光门的守门侍卫一听五公主要去见皇上, 二话没说就放行了。 正殿里, 玄烨正对着一封顺治年间的折子琢磨册封的事情。 ——其实现在国朝的典章制度中, 除了没有太子的婚仪, 也并没有关于继后应该怎么册封的规定。 因为入关以来, 朝廷要制定的典章实在太多了,一般都是要用到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制定, 而之前朝廷从未册封过继后, 自然也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就连大清帝后大婚的礼仪, 都是当时先帝要结婚了,大家才发现还没有婚仪可参考, 这才紧赶慢赶制定出来。 即便如此,整个大婚仪的礼节流程也是直到康熙四年玄烨初次大婚时,才彻底明确下来, 写入典章。 玄烨一边翻着手里的折子,一边想心思——其实现在想来, 先帝当年是举行了两次大婚仪的,也没有哪条规矩说一个皇帝不能举行两次大婚仪式…… 梁九功正在一旁站桩候着,见偏门口一个小太监向内招手,连忙悄声退出去:“怎么了?” 小太监:“五公主带着人往这儿来了。” 梁九功一愣:“五公主?” 怎么往这儿来了? 不过他还是赶紧去回禀万岁。 玄烨放下笔:“雅利奇?叫她进来吧。”他掏出怀表看了看,也该用午膳了,正好可以和闺女一起用。 雅利奇请过安后就被玄烨叫到身边:“怎么想起过来了?中午想吃什么,留下来陪阿玛一起用膳吧?叫人回去给你额娘说一声。” 雅利奇想了想:“我想吃蛋黄狮子头。”她好奇地低头看御案上展开的折子,一眼就看到了最右侧写着的《顺治大婚典礼事宜单》! 玄烨正扭头吩咐梁九功:“让承乾宫膳房给公主做几个蛋黄狮子头,让李福生做,公主爱吃他做的。” 雅利奇闻言又抬头加了一句:“锅包肉,阿玛,我还想吃万槐做的锅包肉!” 玄烨低头:“吃两个大肉会不会腻着?” 雅利奇歪头:“那再上个白萝卜小菜,炒盘生菜好不好?配着吃就不会腻了!” 先吃肉腻着自己,再吃菜解腻,也就她们母女两个能想出这种吃法。 玄烨无奈地笑笑:“就按公主说的做吧,上两盏酸梅汤给公主解腻。” 梁九功:“是。” 雅利奇站到玄烨旁边,指着那封折子好奇道:“阿玛,这是皇玛法当年大婚的折子吗?我听说要举行封后大典,你和额娘也要大婚吗?” 玄烨拿起折子看了看:“是啊……”他这不正在琢磨这个事儿要怎么办吗? 其实也不难办。 雅利奇心里奇怪,怎么阿玛和额娘说的不一样呢?大婚和册封应该不是同样的流程。 玄烨见她神色疑惑:“怎么了?” 雅利奇眨眨眼睛,实话实说道:“可是额娘说只是册封,就和册封贵妃差不多?” 所以你们到底是不是要成亲呢? 玄烨一愣。 哦…… 他轻轻一笑,对女儿笑道:“你额娘不懂这个,她想错了。”怎么可能和册封贵妃一样呢?那还有什么意义。 雅利奇眨眨眼睛,这样啊! 她蹭到阿玛身边坐下,悄悄在他耳边说道:“那阿玛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不要告诉额娘好不好?” 玄烨很配合地把耳朵凑过去:“你说,阿玛肯定保密。” 雅利奇小声道:“其实额娘可想可想和你成亲啦!” 她抬头看阿玛:“要是只能册封,额娘肯定特别特别难过,阿玛,你不要让额娘难过啊!” 她说完这句后停了一瞬,又低下头轻轻加了一句:“额娘可喜欢你了呢……” 额娘希望四哥和四嫂能互相喜欢,肯定也希望阿玛能喜欢她吧? 阿玛有那么多女人,可是额娘却只有阿玛一个人…… 不过阿玛也想和额娘大婚,阿玛应该也是很喜欢额娘的吧? 玄烨没想到雅利奇竟能说出这些话,一时真是万千感慨在心头——闺女真的是长大了啊!都开始思考这种问题了。 他百感交集地摸了摸女儿细软的额发,温柔道:“阿玛知道了,你放心吧,阿玛是不会叫你额娘伤心的。” * 皇上想按照帝后的大婚仪来册封当今皇后?! 第二天御门听政,玄烨突然把这话扔出来,底下正在为太子婚仪争来争去的朝臣都蒙了:“……” 太突然了! 太子的婚仪还没吵明白呢,怎么又来了一个? 索党愣了片刻后,当即就有人跳出来反对——当今皇后乃是继后,仁孝皇后却是元后,如何能相提并论,同样使用大婚仪来册封? 玄烨淡定地反问:“那册立继后该使用什么礼仪规程?” 索党:“……”额,现在还没有这个规定,册立皇后能用的章程只有大婚仪。 索党大臣很快反应过来,继续道:“微臣以为,便是采用大婚仪,也当区别继后与元后。册封继后,只需行‘六礼’中的册立礼即可。” 满洲入关后,各种习俗受汉俗影响,在婚俗上也有吸收和改变。 帝后大婚总共分为六礼,取消了汉族传统的纳吉、问名和请期,变成了纳采、大征、册立、奉迎、坐帐、合卺六步礼节。 仁孝皇后当年便是采用这套完整礼仪。 有反对的当然就有支持的。 也不管沈菡愿不愿意,‘皇后’这面招牌,已经俨然成了反太子党的一面大旗,时不时就要被扯出来被他们摇一摇。 ——何况,这是一个打压太子地位的绝佳好机会啊!只要压下了仁孝皇后的地位,太子的身份自然而然就显得没那么金贵了。 于是两党先把太子的婚仪扔在一边,开始就此事展开你来我往的争论。 支持派还是以军功贵族为主,他们的观点也简单——什么原配继室地位不一样,那都是汉人的说法,我们满人的老祖宗可不讲究这个,入关之前的各位福晋还都是正室呢! 太zu和太宗那几位元妃、大妃、皇后,关系更乱。 既然同为皇后,自然该用相同的仪式册立。 这里面钮祜禄家的声音最大,一来,现在的承恩公夫人是当今皇后的亲妹妹。二来,当年的孝昭皇后没来的及册封,也被默认成了继室,地位低于仁孝。 可是一旦当今皇后采用了大婚仪册封,地位被抬高,那其实前面的孝昭皇后也等同于被一起抬高了——孝昭还册立的更早呢,这么一来自然也不差仁孝皇后什么。 双方你来我往,加上一些支持正统和‘元嫡’的汉臣,一些想抱皇上大腿的‘顺风倒’在里面左右掺和,争的是热火朝天! 玄烨心平气和地放任他们争了一会儿,等这些人快说不出词来的时候,这才淡淡地又扔出了一句:“朕拟采用大婚仪,乃是参照当年先帝迎娶当今皇太后之例,是依据祖宗的规矩家法,有何不妥?” 来来来,你们说说看!是先帝当年不该结两次婚,还是不该用大婚的仪式迎娶当今太后过门呢? 反对派:“……” 皇上,你这就是耍赖了啊! 当年先帝之所以结了两次婚,是因为原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被废了!人家太后是作为原配重新嫁进来的! 不过这话没人敢当朝直言——‘废后’,多少算是先帝一个被人诟病的污点。 何况当今皇太后还在宁寿宫里好好活着呢,这叫人怎么说? 支持派得了皇上的进一步表态,气焰瞬间嚣张起来,打的索党丢盔卸甲,很快就败下阵来。 其实,这件事并非什么原则性问题,哪方占上风,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皇上的态度。 太子的婚仪吵吵了这么久还定不下来,不就是因为皇上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吗? 若是皇上能发句话,礼部和内务府早就能开始筹备太子的婚礼,也不必拖到今天了。 …… 沈菡呆呆地看着手中的《大婚典礼事宜单》。 大婚??? 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吗?! 玄烨瞧着她的表情觉得特别可乐:“至于这么惊讶吗?” 他笑着上前拥住她:“虽然朕确实做不到‘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的程度,但咱们一起走过了这么多年,如果朕连这点儿心愿都不能为你达成,那朕这感情和真心也太浅薄了些……” 沈菡攥紧手中的折子呆立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只觉万千言语梗在心头,说不出话来。 玄烨轻轻吻去她脸颊上微咸的眼泪,低沉有力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朕想与你合卺坐帐,恩爱白首……” 他这一生,从未以儿女私情娶过妻子,册立过皇后。 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是康熙皇帝的,而是他爱新觉罗玄烨的妻子。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蓦然涌上心头,揪得沈菡心脏都疼了:“好。” 愿我们真的能够两情不移,恩爱白首。 …… * “哗啦!” 书案上的东西一下子全被扫落在地! 上好的青瓷笔洗摔成了碎瓷片,墨池翻倒在地,满地狼藉。 屋内候着的太监吓得匍匐在地,大气不敢喘。 胤礽双手攥拳站在原地,阴沉的双眸里盛满了压抑不住的怒气。他整个人看起来焦躁又暴戾,连阿宝这样伺候惯了的都吓得不敢上前。 但门外还站着那么多人,里面既有皇上赐过来的太监,说不定还有不明底细的眼线。 阿宝膝行上前抱住胤礽的腿,胤礽正在盛怒之中,气得一脚把他踹翻在地:“滚!” 阿宝高声道:“主子息怒!都是奴才不小心,这才打翻了砚台!求主子恕罪!” 说完‘砰砰砰’地在地上磕起了头,求饶声大到站在屋外都能听到。 胤礽这才扫了一眼屋子里的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都滚出去!” 几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退出屋外,纷纷抹了一把汗,好险! 太子这几年脾气越发不好了,最近几个月,毓庆宫几乎隔几天就有挨了板子被拖下去的人。 现在大家在太子屋里伺候,时时刻刻都提心吊胆,生怕哪里惹着主子不痛快。 一个小太监揉了揉膝盖:“要不说还得是宝公公厉害,回回都能劝着殿下消气。” 另一个年纪长一些的大太监叹了一声:“人家是打小陪着殿下长起来的,跟咱们这些人不能比。” “哎,也不知这两年殿下这到底是怎么了……”以前也没那么不好伺候。 有人往上指了指:“还不是因为那谁?”要不是那位封了后,殿下也不至于如此。 “听说是那位觉得只办册封礼怪委屈的,硬是磨着万岁要用大婚仪再娶一回呢!” “这可真是……” 大太监话还没说完,见高三燮迎面走过来了,连忙住嘴——这是皇上亲自指派过来伺候太子的人。 高三燮是刚才听到屋里的动静过来的:“怎么了?可是屋里出事了?” 大太监连忙赔笑:“没有,是宝公公不慎打翻了砚台,泼到了殿下身上,殿下不高兴呢。” 高三燮看了一眼紧闭的书房门,没再说什么:“殿下书房里都是要紧的东西,以后你们伺候主子笔墨都小心着点儿。” “是是是,奴才一定谨慎。” 第218章 纳采 书房内。 胤礽已经强自压下了心头的怒火, 他看着眼前这一片狼藉,想起外头汗阿玛派来照顾他的高三燮和贾应选,沉声吩咐阿宝:“……收拾干净, 你自去领罚。” 阿宝:“是。” 阿宝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把地上的碎瓷片收拾干净,再从箱子里取出新的笔洗和文房四宝,把书房恢复原样。 另一边,怒气消散后的胤礽只觉得十分疲倦, 整个人颓丧地躺倒在榻上,仰天望着头顶的合玺彩画发呆。 ——他觉得自己越来越不明白汗阿玛究竟是怎么想的了。 宫里宫外人人都说皇上看重太子, 疼爱太子,待太子远超诸皇子。 是, 胤礽自己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他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 自己和其他兄弟是不一样的。他的额娘是汗阿玛的皇后, 他是太子, 是大清未来的皇帝。 从胤礽记事起, 汗阿玛就一直待他很好。 汗阿玛自己素行节俭,却一直在极力地提高他的生活条件,他的吃穿用度比起汗阿玛, 高了不知多少。 汗阿玛每日政务繁忙, 可是他从小的每一份功课上都有汗阿玛的御笔朱批。 其他阿哥只能跟着先生读书, 他却能跟在汗阿玛身边接受他的亲自教导,不管是读书还是理政, 汗阿玛都在手把手的教他。 对于失去额娘的胤礽来说,从他有记忆起,汗阿玛就几乎是他唯一能接触到的亲人。 胤礽一直以为对汗阿玛来说, 自己这个儿子是不一样的——这么多年他也确实是。 可是随着胤礽慢慢长大,他发现事情开始变了, 他并不是皇父的唯一,一直看重他的父亲开始越来越关注其他皇子。 他重用大哥,让他随军出征执掌兵权。 他欣赏老三,夸他文武双全不下太子,还专门指了师傅教导他骑射。 他看重老四,给他讲折子,教导他政务,还让他写条陈,一条一条给他批讲。 他疼爱小阿哥,对年纪小的儿子求必应,经常叫到九经三事殿用膳。 胤礽逐渐发现自己除了一个太子的名号,对汗阿玛来说好像也不是那么特别,原来……他和其他兄弟是一样的。 甚至还不如他们——因为他没有额娘。 这让胤礽……倍感恐惧与压力。 而今天,他发现不但自己不特别,原来,他的额娘对汗阿玛来说也一点儿都不特别。 外面人以前一直在说皇上对仁孝皇后如何深情,可是这几年,说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人们开始转而议论皇上对当今皇后是如何情深似海…… 皇帝爱仁孝皇后,可是他的阿玛并不真正爱他的额娘,他爱的是乌雅氏。 胤礽伸手盖住自己的眼睛——这样的汗阿玛,让他觉得遥远和陌生。 他更像一个皇上,而不是一个父亲。 胤礽想起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的老师,想起被一而再再而三打压的太子党,想起迟迟定不下来的出阁和婚期,想起石氏这个太子妃…… 他明明是太子,却什么决定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老实实接受。 一次又一次,堆叠的阴霾笼罩盘旋在胤礽的心头,渐渐化作了一座名为“皇权”的高山。 ——到底什么时候,他才能自己做决定呢…… 朝中争了几场过后,见圣意已决,皇上铁了心就是要用大婚仪册立当今皇后,也就偃旗息鼓了——玄烨现在在朝中的威信,没人动摇得了。 鉴于钦天监给出的吉日很近,礼部和内务府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皇帝大婚是大事,必须成立专门的婚礼筹办机构,专事专办。 沈菡拿到的《大婚事宜单》写得很细致,关于遣使、纳采、大征、册立、奉迎、朝见等事宜都有非常详细的安排。 比如纳采和大征需要的采礼、龙亭(抬放采礼的用具)、节案(放置金节的案子)、宝案、册案都是什么样的,材质、尺寸,连颜色都标注得非常明白,每一步礼仪后都写着钦天监测算好的吉日。 玄烨指着单子给她细讲:“纳采和大征这两步你不用管,到了那天,朕会在太和殿举行一个仪式,然后以礼部尚书为正使、内务府总管为副使,持节往乌雅家宣制。” 沈菡回过神来:“哦……这个我知道,是不是民间常说的定亲?” 玄烨点头:“差不多,不过大婚的纳采和大征主要是为了给皇后和皇后的娘家送礼物和赐物。” 礼物一般由皇后带回宫中,赐物则相当于给娘家人的彩礼。原本皇后要在娘家接赏,不过沈菡已经在宫里了,这一步就省去了。 沈菡拿过礼物单子翻看:“这其实就算是聘礼了吧?” 玄烨点头:“用龙亭装着的是给你的,彩亭装着的是给你娘家的。像马匹、鞍辔、甲胄之类的,典礼过后会由提供的街门领回去。至于金银布缎等物,在乌雅家展示过后,第二天就会用龙亭抬回坤宁宫,以后就是你的私产了。” 沈菡对着单子,纳采和大征两次加起来,她一共能得八百匹缎,一百匹布,二百两黄金,一万两银子,金茶器一具,银茶器二具,银盆二具。 一次性八百匹缎! 沈菡双眼亮了起来:“这么多啊?” 玄烨让她逗笑了:“都是皇后了,整个宫里都归你管,连朕都是你的,区区几匹缎有什么好高兴的?” 沈菡摇头:“你不懂!” 这就不是钱不钱的事儿,这是女人的快乐! 想象一下衣帽间里装满了高奢私人订制——这个包你可以不背,但你不能没有! 玄烨:“……行吧,你高兴就好。” …… 纳采的吉日很快就到了,纳采当日,沈菡的阿玛威武身着一等承恩公的朝服,在公府大门外跪迎使臣入府,然后带着全族上
相关推荐: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醉情计(第二、三卷)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凄子开发日志
蔡姬传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屌丝的四次艳遇
误打误撞(校园1v1H)
鉴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