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从不爱拘着孩子。公主们的课程也不像皇子那样严格和繁重,所以她们的空闲时间很多。几个姑娘闲着的时候,经常会拿着画板在园子里赏景作画,画完了会拿来给她看,有时候还让她评谁画的更好。 数年下来,积攒了满满当当两箱画作,沈菡都按照公主的名字分门别类收着呢。 雅利奇好奇地凑过来翻看画作:“原来额娘你都收着呀,我还以为已经不见了。”这些都是游戏之作,公主们只是闲来无事画着玩儿,画完随手一搁就忘了。 沈菡:“又不占地方,留起来将来想看看的时候,还能翻一翻。” 这里又没有照相机,没有办法留下孩子的音容笑貌,留下从小到大的作品,也算是个念想。 三个孩子从小的字帖、作业,习字和画作,她都存着呢。 沈菡把二公主、三公主和四公主的作品都挑出来递给紫裳:“另找几个匣子装起来,给荣妃、瑾贵人和布贵人送去吧。” 紫裳小心地接过来:“是,奴婢这就去。” 钟粹宫里。 荣妃见到满满一匣子女儿的画作自然十分吃惊——她完全没想到皇后竟会小心地收着这些。且这会儿赐给她,显然皇后理解她的伤心,是想安慰她…… 荣妃捧着画作心中百感交集,对着亲自回来送赏的紫裳道:“主子娘娘慈心,奴才感激不尽……” 她实在没想到,皇后娘娘待她,竟有这份心意。 皇后……确实有仁心,宽怜济下。 紫裳扶起要行礼谢赏的荣妃:“荣主儿无须多礼,主子娘娘知道您的心事,让奴婢劝着您多宽心……娘娘说您打理宫务辛苦,特命奴婢带回了盛京将军这一季的鹿贡,让您看着分下去。” 荣妃负责分,自然是她的钟粹宫能得的好处最多。 紫裳心知肚明,宫中成妃和荣妃是主子现在唯一能依仗的两员大将。成主儿自不必提,待主子一心一意。荣妃,却不过是主子再没有可用之人,只剩这个选择罢了。 但既然不得不用,这关系就得好好维系着。 主子御下,既有心意,又有手段,实在叫她叹服。 荣妃自然也明白这里头的意思,恭敬道:“请主子娘娘放心,奴才一定尽快处理好分赏之事,为娘娘分忧。” * 畅春园中,沈菡也正在分赏鹿贡。 ‘鹿贡’,顾名思义,贡品主要以鹿为主。盛京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距离京城又近,所以既是陪都,又是东北向清宫进献贡品的中心。 盛京将军和盛京内务府每年都有向清宫进献贡品的定额数目,其中盛京将军主要就是鹿贡,照规矩每年从入冬后开始,按例共分七次进毕。 头三次是让皇帝尝鲜,即‘初次鲜’‘二次鲜’‘三次鲜’,后四次为鹿差。 这次送来的已经是最后一次鹿差,共计有毛鹿二百二十只,狍子八十只。 青桔照着单子念道:“除去送往紫禁城的部分,园子里另余关东鸭六十只、树鸡四十只、野鸡四百只,鹿舒满一百根,鹿羔六十只。”① 沈菡一手接过单子细看,一手拿着笔在上面圈圈点点——别看数量听起来多,但每次还不太够分。 这里头得先要分出不少,孝敬皇太后。 沈菡圈出二十只毛鹿、十只狍子并其他数项:“这些先挑出最好的来,给皇太后送过去。” 并非皇太后自己能吃那么多肉,而是皇太后自己也有很多要赏赐的人,比如科尔沁,她的娘家。 之前沈菡册封皇后时,皇太后赏给她的东西,她回来后专门打开看过——皆是精品。 里面有一套华美的红珊瑚首饰极为显眼,特别是头饰,精致华美,据说这种款式,是专给蒙古贵族的格格们用的。 沈菡:“格格用的?那怎么进上来给我?”难道是给雅利奇吗?好像也不太对。 玄烨摸着这套首饰沉吟道:“看来科尔沁是想再求娶一位公主嫁过去。” 沈菡一皱眉,再娶一位?大公主才刚嫁过去没多久。 玄烨:“科尔沁台吉众多,也未见得就是一条心。” 再多的他就没说了,剩下的公主就这么几位,显然不能都给了科尔沁,必然是每一个都要嫁在刀刃上的:“这东西你先收起来,只当是女孩子的首饰,将来若是雅利奇用得上,给她戴着玩吧。” …… 虽然不能再把公主嫁过去,但朝廷该有的示好还是要有的。 皇太后就是大清和科尔沁蒙古的一条纽带,沈菡每次分贡品,给皇太后那边的份额都是最多的。 别管东西值不值钱,朝廷要的,就是双方通过这种走礼的形式不断往来,保持紧密的联系,方能让‘友谊’长长久久。 除了给皇太后的,还要留足御前的分量,好让玄烨分赏重臣和心腹。 再往下,太子、皇子、公主,还有宫外的王公府邸、贝勒贝子,也都不好疏忽了。 沈菡翻着名录,突然又看到两家,斟酌了一下,把上面这家圈了出来:“赏三等公,都统彭春府上毛鹿两只、狍子一只,关东鸭、野鸡各四只。” 青桔一愣,这家以前没在单子里见过,不过主子这么说,她还是赶紧记上,回头得打听一下这家的情况,免得办差出差错。 沈菡在都统彭春的名字旁掐了道印子,盯着这份名单琢磨起来——之前玄烨临走前,和她详细说了说这次选秀的事情,关于三福晋和四福晋的人选…… 第202章 福晋 原本沈菡以为这次的选秀, 嫡福晋只需要挑选太子妃,或许玄烨还会给太子指两个八旗出身的侧室。 但临近北巡队伍出发前,两人商量起相看秀女的事情。玄烨不仅和她说了太子妃的意向人选, 同时还提起了三福晋和四福晋。 沈菡有些意外:“老三和老四的福晋也放在这一次挑?”之前没说过这事儿啊。 玄烨点头:“朕又想了想,胤禛和胤祉年纪也都不小了,今年参选的人家多,趁着这次选秀一并都挑出来, 也省得下次再和其他孩子挤到一起。” 从五阿哥到八阿哥,年纪差距不太大, 大概会在同一批指婚成亲。如果再和三阿哥、四阿哥挤到一起,福晋就有些难挑了。毕竟家世人品都合适的姑娘就那么几个。 这么说也有道理, 可是……沈菡:“之前咱们不是说过, 不叫孩子太早娶妻生子吗?” 她之前和玄烨埋下早婚早育那件事,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想四阿哥太早娶亲, 以免孩子身体不健康, 导致早夭。 按周岁来算,其实胤禛今年才十五岁。用古人的眼光看起来是不小了,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 但当爹娘, 孩子的健康真的很难保证。如果生下来又早早夭折, 对母亲的身体和精神是双重打击。 玄烨明白她的意思:“这事儿朕考虑过了, 咱们可以先挑出来,过两年再让他们成亲。朕是想着万一这一次不挑, 下一次朝廷再有什么大事,恐耽误了孩子。” 上次没防备叫噶尔丹跑了,他必定会回到准部继续积蓄力量, 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卷土重来。 这事儿没完,不除了这个心腹大患, 玄烨这辈子都不能安枕。 玄烨:“咱们与准部之间必有一战,等真打起来可就又顾不上选秀了。” 这倒是,国家环境不稳,选秀的年份现在变数很大。既然这样,不如早早把福晋选出来,成亲之前还能叫进来看看人品。若有不妥,也还有转圜的余地。 沈菡:“那福晋的人选你可有意向?” 皇子福晋背后牵扯的政治因素并不比公主远嫁少,不是人好就行的,还是要看玄烨近期有哪方面的考量。 玄烨拿出两份世系表:“朕看好了两家,正想着跟你商量。” 沈菡接过来细看,这两个人选都很眼熟,跟她印象里的一致——董鄂氏和乌拉那拉氏。 写在上面的是三等公,正红旗的都统彭春。 这家沈菡挺熟悉的。 彭春是清初开国功臣何和礼的四世孙,本人又在三藩之战、雅克萨之战和之前的乌兰布通战役中屡建功勋。 沈菡平日往宫外赏赐,这家也是很重要的人家之一,彭春的夫人她见的次数也不少,不过女儿倒是没见过。 玄烨选这家,显然是出于之后要继续对漠西用兵的考虑,彭春的出身背景和功勋,才是其女儿当选三福晋最主要的原因。 至于她本人,只要不是素质实在不堪为皇家福晋,这个福晋之位是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沈菡点头:“我记下了。等我这边见过人,要是没问题,我会和荣妃提一提。” 她想着也得提前和胤祉说一声,虽然这里的规矩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连大阿哥都无权过问自己的婚事,但要是实在不合他的心意,总不好造成一双怨偶。 玄烨又指给她看另外一份世系表:“至于给老四这家,朕心里还在犹豫,想问问你的意思。” ——乌拉那拉氏,其父是已经致仕的老臣费扬古。 费扬古这个名字在满人里很常见,汉语意思是小儿子。乌拉那拉费扬古并不是现在玄烨的那位心腹步军统领费扬古,不过巧的是,这位在康熙十七年时也做过步军统领。 乌拉那拉费扬古出身正黄旗,本人和彭春一样军功卓著,曾经从征朝鲜,还击败过土谢图汗。之后又往征鄂尔多斯,到过察哈尔、大同等处,屡著劳绩。 年老回朝后玄烨授其为内务府总管大臣,不久后即授步军统领。最后官至正一品内大臣,于康熙二十三年时致仕。 玄烨给沈菡讲这个人:“此人不但立有军功,说起来还与皇家有些渊源……” 大清的皇帝从努尔哈赤开始就有个传统——爱把有血缘关系的子侄,比较亲近的大臣、需要拉拢的人家的孩子养在身边。 这种情况的人很多。以前在草原上,这个抚育内廷其实就是放养在营地里,后来才是养在宫里。 很多人家都爱把孩子送过来,毕竟孩子打小在大汗眼皮子下长大,知根知底,大汗自然更愿意亲近重用。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很多心腹近臣都是这么来的,包括沈菡的祖父额森,也曾抚育禁廷。 费扬古这个人还不太一样,不但有抚育禁廷这个渊源,论起谱系来,这家还是努尔哈赤大妃佟佳氏的远亲。 沈菡听明白了——老臣、军功、大族,这和给三阿哥选福晋是一样的考虑。 但这位乌拉那拉氏……纵然知道她就是历史上的四福晋,但沈菡心里却很犹豫。或者说,正是因为怕她就是历史上的‘四福晋’,所以才更犹豫。 一来,这位姑娘在历史上并不得雍正的宠爱,本人的结局也很不幸。 虽然胤禛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雍正,但他会不会喜欢这个乌拉那拉氏,还真不好说。 喜欢什么人是这世上最难勉强的一件事。胤禛这性子较真得很,喜欢就喜欢到骨子里,不喜欢就半点儿都不感兴趣。 虽然沈菡不会主动给儿子安排侍妾,但她也不会强逼着儿子一个皇阿哥,去执行一夫一妻制。 而且玄烨之前可能是看出了她的意思,曾经隐晦地对她说过一句:“皇子同出一脉,其实并非好事。” 沈菡当时没有回答,这件事属于他们心照不宣,无需明言的事情。 她不会去指,但如果玄烨决定要指,那也有‘皇帝’的考量在里面,沈菡自然懂得分寸。 令她顾虑的是,如果胤禛真的不喜欢乌拉那拉氏,他作为男人还有别的选择,乌拉那拉氏却只能一辈子在火坑里熬着了。 明知这个乌拉那拉氏可能就是历史上的四福晋,他们夫妻相合的概率不大,若是还强行把他们凑到一起,最后很可能会两败俱伤。 沈菡心里还是希望能选一个适合胤禛,看起来能与他夫妻和美的姑娘。 二来…… 沈菡指着谱系问玄烨:“你想指的这个姑娘,是现在费扬古的福晋爱新觉罗氏所出吗?”满人并不看重女儿的嫡庶,只看父亲,庶女当王妃、福晋的有的是。 玄烨点头:“是,他家只有这一个女儿,正是福晋所出,论起来也是皇家血脉。” 沈菡皱眉,如此说来,这姑娘不单是佟佳氏的远亲,身上有佟佳氏的一分血脉,还有爱新觉罗家的血脉。 换句话说,虽然隔了好几代,但胤禛和乌拉那拉氏的身上都流着佟佳氏和爱新觉罗氏的血,而且爱新觉罗氏这边儿还不算远。 努尔哈赤的长子名叫褚英,褚英生子名杜度,杜度的次子名叫穆尔祜,穆尔祜有个行四的女儿爱新觉罗氏,嫁给了费扬古,生下的女儿便是这位乌拉那拉氏。 简而言之,胤禛和乌拉那拉氏都是努尔哈赤的第五代后人。 这让沈菡更犹豫了:“老四的媳妇儿,必须是这姑娘吗?” 那倒不是,玄烨只是在考虑儿媳妇人选的时候翻到了这一家,然后觉得这家从家世和军功来说,堪为皇子福晋罢了。 玄烨:“朕也只是看着家世好,但这姑娘本人,朕也还在犹豫……” 倒不是姑娘素质不好,而是这姑娘年纪太小了,今年只有九岁,到明年连大挑的岁数都不够。 如果等这姑娘到合适的婚龄再成亲圆房,还要数年,可胤禛如今都已经十五岁了。 玄烨:“所以朕想和你商量商量,看这事儿怎么办是好。” 原本他想着可以先指两个侧室,等这姑娘长大再成亲,或是成亲先不圆房。但现在看来,她仿佛并不喜欢这一家? 沈菡也不好拿着近亲结婚说事,只好也说年龄:“实在是有点儿太小了。胤禛成婚后总要有些交际应酬,皇子福晋都住在横岛上,妯娌间也要往来。侧室如何与福晋们交际应酬?怎么去给皇额娘请安?就算是先把这姑娘娶进来,她这个年纪……” 其他福晋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让人家怎么和一个小孩子交际呢?胤禛都已经快到青年了,福晋却还是个孩子,两口子很难建立夫妻之情不说,胤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分府,年纪小威严不足,福晋如何帮着胤禛撑起府邸? 这无疑就是两口子之间的隐患。 玄烨本就在两可之间,看她实在不满意,倒也没勉强:“你既不喜欢,那就换一家,今年秀女多得很,你只管挑你喜欢的姑娘就是。” 虽说选皇子福晋要看家世,但又不是选太子妃,家世也没那么重要,还是得娶个合她心意的。 * 青桔:“主子?” 沈菡回神:“哦,没事。” 她看着眼前这份单子,顿了一下,最终还是把笔从乌拉那拉家的名字上移开了。 男女互相喜不喜欢是一件很难料的事情,但五代血亲却是实打实的。 玄烨说随她喜欢,既然有的是选择,何必冒这个风险呢? 青桔接过主子分好的单子,又把这七次鹿贡汇总的总账递给沈菡:“这次盛京将军送来的鹿贡,加起来共有鲜鹿尾二百七十盘、鲜鹿舌二百六十个、鲜鹿筋条二十八块、鲜鹿发尔什三十八块……” 还有鹿大肠、鹿盘肠、鹿肚、汤鹿肉、晾鹿肉、鹿肝肺、湿鹿筋等等,数量不一。 这些东西现在基本都已经分干净了,清溪书屋这边自己留下用的都不太多。 沈菡核对完账目没有问题,拿过小印盖上:“晚上让膳房做个烧鹿尾尝尝鲜,剩下的拿去冰窖冻起来吧。” 青桔:“是。” 第203章 势力 无逸斋里, 阿宝拿着清溪书屋送过来的鹿贡单子给太子汇报:“主子娘娘送来的量极多,爷您看怎么分是好?” 胤礽随意道:“挑些好的给赫舍里家送去,大学士那边也不要疏忽了, 其他的你看着办吧。” 阿宝犹豫了一下:“那范格格那儿?” 虽然主子不太理会这位格格,但怎么说也是现在后院里唯一的一位女主子。 胤礽眉头皱了一下,淡淡道:“不必了。” 阿宝会意,主子爷不喜, 看来这位格格是没什么指望了,以后不必再理会。 阿宝在单子上记下, 就听太子又道:“着人去打听打听,看皇额娘都赏了宫外哪些人家, 赏了些什么。” 阿宝:“是。” 后院里, 范氏在屋子里翘首期盼了一整天, 结果最后等来的仍然是太子在前院书房歇下的消息。 身边的宫女见格格神情低落, 忙安慰道她:“格格, 许是太子爷公务繁忙,等闲下来肯定会来看您的。” 范氏勉强笑了笑:“我知道,我没事。” 范氏对宫女说自己想睡一会儿, 打发她出去了。 躺在漆黑的帐子里, 心里那无尽的惶恐和害怕又一次湮没了她。 范氏现在成了太子的格格, 说起来衣食无忧,也不用再伺候人, 还有宫女伺候着,比从前给人当奴才,挨打挨骂不知道强上多少倍。 但实际上, 她的境遇并没有比在针线房当宫女好多少。 太子虽然偶尔也会来她这里歇,但那不过是因为现在这后院只有她一个人罢了。 范氏能感觉到, 其实太子的心底一点儿都不喜欢她。 一开始,范氏并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明明当初……是太子先开口对她说话的。 太子对她那么和善,那么温柔。 对渺小的范氏来说,太子殿下,一个原本在梦里她想都不敢想的人,竟主动开口对她说话了! 她那时心中是多么的惊讶、惊喜、激动和惶恐。 ——她好像被天神眷顾了! 所以哪怕后来被其他人排挤、辱骂,甚至可能会丢掉性命,范氏担惊受怕却并不以为苦。 因为太子殿下喜欢她啊! 可自从入了太子的后院,她却渐渐清醒过来……太子殿下,好像不是因为喜欢她,才和她说话的。 她的存在,好像成了一件对太子来说,不太名誉的事情。 范氏看着头顶华丽繁复的床帐——这样的东西,以前都是她们绣给主子用的,现在她竟也能拥有。 听说马上就要选太子妃了,等这园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太子就更加不会想起她了。 她不能放弃,她不想成为太子的弃子,她要想个办法。 范氏紧紧攥着身上的衣裳,要是……能有个孩子就好了。 * 榴月骄阳似火,园中绿树成荫。 趁着五月天儿还没有那么热,沈菡召了这届秀女中家世及格,可以做太子妃和皇子福晋的秀女入园,又拉上了皇太后、淑慧长公主一起帮着相看。 虽然太子妃和三福晋玄烨已经有了大概的人选,但重点还是得看人,若是人才实在不行,玄烨当然不愿委屈儿子,临走前就和她说了:“你尽管相看,若是有更好的,自然紧着好的来。” 皇太后闲来无事,有机会能见一见外人,和人说说话还是挺高兴的:“我看老三性子散漫跳脱的,合该配个文静些的福晋。老四倒是个内敛稳重的,搭着活泼爽快点儿的福晋,这日子才有过头。” 淑慧长公主刚与皇家亲上加亲,这些日子心情好得很,闻言笑道:“太后娘娘这话说得很是,这两口子过日子,正该一静一动,互补着些才好。” 她们都上了年纪,这辈子经得见得太多了。这夫妻两个要是性子太像,很少有能过到一块儿去的。反而是那些性格脾气南辕北辙的,更容易恩爱和美。 淑慧长公主问沈菡:“娘娘可曾问过两个孩子,喜欢什么样儿的?咱们也好有个参照。” 其实要叫她说,正经该叫阿哥们见一见,才能瞧出哪个合眼缘呢。 他们满人是不讲究汉人那些臭规矩的,还什么男女大防,好像姑娘家若是叫外男瞧见,就不清白了一样。满人家的姑娘二嫁三嫁的都有的是,更不会禁着姑娘上街。 淑慧长公主:“虽说选福晋看重家世,但毕竟是要跟阿哥过一辈子的,要真是不喜欢,也不能叫咱们家孩子委屈着。” 天下的秀女尽贡着皇家挑呢,委屈了谁,也不会委屈阿哥。 沈菡点头:“姑母说的是,其实老三跟着出巡前,我叫他来问过。” 淑慧长公主和太后都来了兴致,皇太后好奇道:“哦?胤祉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沈菡笑着看向皇太后:“皇额娘厉眼,再没有比您看得更清楚的了。” ——胤祉还真就是喜欢斯文秀气的才女。 沈菡那天叫胤祉过来说这个福晋的事儿,问他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文雅安静的?活泼开朗的?是更青睐高挑健美一点儿的长相,还是偏爱娇小可爱的甜妹呢? 人总有个偏好和取向,皇子这边儿多少是有那么一点儿选择权的。不说能选个他们百分百喜欢的,至少也别选个他们完全不喜欢的。若是将来瞧着福晋生厌,对人家也不好。 沈菡:“虽说选福晋看重家世,但更要紧的还是姑娘本人的素质,你要是有觉得有哪些地方特别不能接受,只管和我说。” 胤祉还挺不好意思:“这个,婚姻大事,儿子都听长辈安排。” 这叫他怎么好意思说呢? 而且其实他也不太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后院虽有两个侍妾,但都是本分怯懦之人,胤祉偶尔回去歇息,和她们也并没有什么交流,他的心思一般也不往这上面放。 沈菡见他还没开窍,想了想换了个问法:“那通诗书文词的福晋和会武艺的福晋,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胤祉一愣,要这么说的话…… 胤祉:“儿子喜欢通文墨的。” 他和侍妾无话可谈,主要就是因为她们大字不识一个,什么都不懂,这让他觉得很憋屈。 自己这边读到一首王维的诗,正想与人分享,结果身边的人连王维是谁都不知道。这还怎么聊? 哦,沈菡有点儿明白了,这孩子更注重精神交流。 她又给胤祉做了几道选择题,最后大致勾勒出来了他的理想型——这位少年喜欢斯文清雅、弱柳扶风、文静内秀的才女。 沈菡有点儿犯难了——彭春家是正经的军功世家,纯正的武将之家,那这董鄂氏? 皇上更看好彭春的女儿做三福晋一事,太后和淑慧长公主是知道的。 淑慧长公主:“我看娘娘不用太担心。彭春家里虽是武将出身,但咱们入关都这么多年了,京中世家汉风渐浓,多有为儿女延请汉人先生的。董鄂氏既有这等家境,未必半点儿不通文墨。” 太后听完却是问道:“怎么只说老三,老四呢?老四喜欢什么样的?” 沈菡无奈:“您又不是不知道胤禛那个性格,比胤祉板正多了,哪里肯跟我说这些。” 别看胤禛这是亲儿子,跟她说起这个事还不如胤祉自在,沈菡跟他周旋半天最后也没问出来。 无奈之下她只好派出了胤祥这枚小间谍,勒令他想办法把他哥的理想型给打探出来。 胤祥:“……”他哥那性格,怎么可能跟他说这个啊?额娘你这不是为难人吗? 太后捧着茶听得笑起来:“不急,这到大挑还有半年,咱们慢慢挑就是。淑慧说得对,咱们满人没那么多规矩,叫两个孩子见一见,选个喜欢的也没什么……” * 皇后娘娘发话不日要召见各家适龄的女孩子,有眼睛的都知道是为了什么。 一时间,京里最时兴的衣裳和首饰铺子人满为患。这两家都是走的江南货,花样儿比京里的宫样纹饰还要好看。 相看这等大事,有目标的人家都恨不能给自家姑娘从头武装到脚,力求成为一众姑娘里最闪亮的一枝花。 最好能叫主子娘娘一眼瞧中,那可就一步登天了! 索额图第一时间就拿到了被传召的秀女名册。 他皱着眉从上到下看了一遍,这里面的家世最好的是彭春的女儿董鄂氏,可彭春不过只是个三等公。 格尔芬倒觉得还行,何和礼当年也是五大臣之一,彭春也是老将了,选了董鄂氏做福晋,正可弥补太子军方势力不足的缺陷。 索额图却不是很满意:“董鄂氏在军中的势力,与钮钴禄家比起来还是相距甚远。” 董鄂氏比不上钮祜禄氏,这话当然没错,这京里能比得上钮祜禄家的基本没有。 可是钮钴禄家这几年并无适龄秀女。 再说了,格尔芬道:“就算有年纪合适的,钮钴禄家和咱们家……” 那起子武将最看不上他们家,钮祜禄家跟他们也是立场相对,怎么会让姑娘指成太子妃呢? 而且已经有了一个孝昭皇后,皇上也不见得会同意钮祜禄氏再出一太子妃。 索额图何尝不知,可是现在钮钴禄阿灵阿的福晋是皇后的亲妹妹!虽说两家走动不甚频繁,也没见阿灵阿的福晋往园子里去,但此事还是不得不防。 听闻上次大阿哥随军出征,也在军中拉拢到不少人…… 皇子日渐长成,待他们成婚分府,封爵办差后,必定会陆续在朝上形成各自的势力。 而这对太子而言,无异于群狼环伺…… 第204章 转向 索额图捏着手中的名单上下左右思量了半晌, 最后还是无奈叹了口气:“也罢,董鄂氏就董鄂氏吧。”除了这家,其他人家在军中势力更小。 太子妃一事实在不能再拖了, 太子必须要赶在兄弟长成之前尽快立起来。出阁一事不必再提,为今之计,太子也唯有早日成婚立妃,才能正式上朝参政, 建立自己的班底,不再做一个空头太子。 何况太子在军中的势力确实太弱了。董鄂氏, 已经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彭春为人狡猾,向来两不得罪, 若是女儿成了太子妃, 他会知道该怎么做的。 索额图嘱咐伊桑阿把名单给太子送一份过去:“也好叫太子爷心中有数。” 伊桑阿恭敬地接过来:“岳父放心, 小婿自会安排妥当。” …… 然而回府之后, 伊桑阿对着这份名单看了许久, 最终却没有给太子送去。 索相如今远离中枢,已经看不清皇上的心意了。可他身居大学士这么多年,离皇上最近, 却渐渐摸到了一点儿皇上的脉。 ——皇上最重平衡。 他可以容忍党争, 但却不能容忍一方势力独大。就像他可以接受有太子, 却绝不可能接受一个权势过盛的太子……威胁到皇权。 所以董鄂氏,皇上可能给三阿哥, 可能给四阿哥,唯独,不会给太子。 伊桑阿捏着手里这份名单在屋里
相关推荐: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致重峦(高干)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快穿]那些女配们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鉴昭行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