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斗罗:开局签到至尊骨被夺 > 第66章

第66章

后捏捏眉心:“我现在年纪大了, 精力不济,管不了这些事,让皇帝自己定吧。” 现在没有人能奈何皇帝, 皇帝若不留,那她为乌雅氏高兴。 可玄烨是个男人, 更是大权在握的皇帝, 若是留了,那也再正常不过…… 乌雅氏是个聪明人, 玄烨能为她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顾念她许多。 她若想要继续好好活下去,就该明白怎么做才是对的。 否则……红颜枯骨,最后也不过只剩一个名字罢了。 太皇太后看着眼前按她口味新做的蜜煎, 没了胃口:“撤了吧。” * 玄烨到了木兰不过几日后,周围六旗十三营的首领们陆陆续续都带着礼物前来觐见。 沈菡去年收到玄烨从塞上寄回来的礼物时就觉得很新鲜, 因为箱子里不但有奢华的蒙古首饰,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今年沈菡亲见了各部落送过来的礼物,才知道那个稀奇古怪的箱子竟然还是玄烨筛选过后的。 中午玄烨回来用膳的时候特地让膳房做了一道菜:“这是金风营的头人海通进上来的, 说这菜用鸡肉炒着吃, 味道鲜美, 祛痰生津,常吃能眼清目明,肤色润滑,长命百岁。” 沈菡看过去:“……”看着好像就是野菜。 吃着倒是还行,挺脆嫩的,玄烨很给送礼的人面子,给这野菜起了个名字叫长寿菜。 他看来是真的挺喜欢,还把阿哥们叫过来一起分享:“咱们在宫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却不知外头的百姓日子艰难,只能吃这些野菜果腹。” 玄烨觉得这礼物送得还挺合心意,自己吃完了一整盘。几个孩子虽然没吃过,但御厨手艺好,也不会难以下咽。 太子吃完还挺感慨:“没想到此处百姓过得这样不易。”这样干巴巴的野菜竟也当做宝贝一样献上来,可见能用的东西十分匮乏。 玄烨却道并非是这里的百姓不易,即使是京里,现在百姓的日子也一样不好过:“别看是天子脚下,京畿附近每年卖儿卖女活不下去的仍不在少数。” 每年都有受灾的州县,逃到京城的难民,御案的折子上寥寥几个数字,却是外头一户一户遭难的人家。 玄烨拍拍太子的肩膀:“外头的臣子现在竟有些歌功颂德之辈,什么话都能吹出来。你记着,为人君者,最忌被下头人捧昏了头,总以为自己治下饥馁俱无,已是太平盛世了。” 他看看眼前日渐长成的三个儿子:“民生多艰,任重而道远,你们都要把这话记在心上。” 三人起身:“臣谨领圣训。” …… 胤礽回到帐篷后仍有些兴奋,吩咐阿宝:“今儿汗阿玛送去膳房的长寿菜,这几日都要记得提醒膳房做,孤每天都要吃。”汗阿玛希望他能了解百姓的艰难,希望他将来能做一个贤明的君主呢。 胤礽习惯性的坐到书案前拿起书,却半天都看不进一个字。 ——之前,汗阿玛突然晋封了老四的额娘做贵妃,胤礽心里……多少有些不安。 索相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 可德贵妃为人良善,虽然接触不多,但胤礽仍记得她曾经的善意和帮助。以前胤礽还曾想过,要是他的额娘还在,一定也是这样美好的女子。 四弟待他也一直既恭敬又亲热,胤礽心里并不愿与他疏远。 他这些日子左思右想,心中一直难以取舍,不知到底该怎样面对四弟。 这次来木兰后,汗阿玛的态度却让胤礽一直悬浮的心重新安定下来。 他之前想的是对的,他是太子,眼界要宽,胸怀要广,目光所及之处该是朝堂和百姓,而不是汗阿玛的后宫。 胤礽心中轻快又高兴,他吩咐阿宝:“之前四阿哥送来的方子,小心收好,挑几件像样的礼物,给四阿哥和五公主送过去。” 阿宝:“是。” 胤礽静下心来继续读书。 ——他将来一定会待四弟好的。 * 沈菡觉得北巡对玄烨来说,避暑是次要的,更多还是一件zheng治任务。 他每年到木兰来溜一圈,见见各族王公,不但他自己见到人后会更放心,王公们见一见‘皇帝’,和皇帝聊一聊部落的需求,拉近一下关系,心里对皇帝的认同感也会更强。 所以在见全各族王公后,不过二十余日,圣驾便打道回府,回銮返京,直接进了畅春园。 清溪书屋。 玄烨换下一身灰扑扑的衣裳,简单抹了两把头上的尘土,洗洗脸,对沈菡道:“你先安顿,朕去闲邪存诚斋给皇玛嬷请安,过会儿就回来。” 沈菡点头:“那我先见见孩子,明日再去给皇玛嬷请安,你帮我和皇玛嬷说一声。” 刚才一众孩子包括胤祥都跪在那儿迎驾,御驾一路往里走根本来不及说什么。 沈菡想起之前瞥见胤祥跪在路边,使劲儿伸脖子往马车里望的眼神就鼻头泛酸,恨不能现在就把他叫来抱一抱。 玄烨:“知道了,晚上朕要陪皇玛嬷用膳,你带着孩子用吧,不用等朕。” 沈菡:“好。” 胤禛已经回了道和堂,沈菡想过去也不是说说就能动身,行这一路风尘仆仆,浑身都是汗,还得梳洗一番。 沈菡心里焦急:“不用太麻烦,随便擦擦,找件干净的衣裳先穿上。” 紫裳连忙加快手脚。 结果还没等她拾掇完,胤祥已经跟着胤禛跑来了:“额娘——” 沈菡还散着头发,听到儿子在门外请见,随手拿了条丝绦把头发一绑:“快让他进来。” 胤祥一进来就被沈菡抱住了,他有点儿不好意思,但又不想离开额娘的怀抱:“额娘,我好想你。” 沈菡摩挲他的脸和脑袋左右端详:“额娘也想你。”不过二十多天没见,又黑了,看来这些日子在园子里没少疯玩。 沈菡见他手上竟有两道划痕,拉过来仔细看看,不是很严重,应该不会留疤:“怎么又伤着了?” 胤祥不像胤禛那么文静,整天跑跑跳跳,不是这里划一下,就是这里蹭一道。 胤祥低头一看,想了一会儿摇头道:“我不记得了,可能是前几天我们去爬山在哪刮的吧?” 好吧,养男孩儿这种事就是防不胜防。 母子两个腻歪完,胤祥又和妹妹说了好一会儿话,天马行空的,沈菡和胤禛都跟不上两人的思路。 她转头问胤禛:“道和堂怎么样,阿哥们都还好吗?” 胤禛点头:“我挨个屋儿去看了,弟弟们都挺好的,没人生病,也没有吵架。三哥说功课上虽然有些懈怠,但每天上午也还在跟着先生们老老实实读书。” 那就好,只要阿哥和公主们没有出事,其他琐事都不要紧。 晚上玄烨回来后,沈菡忍不住念叨起胤祥的伤:“你说他每次不是伤着这儿就是伤着那儿,我想要说说他吧,又觉得男孩子太拘着养不好。不说他吧,万一哪天他伤着个大的可怎么办?” 玄烨却觉得胤祥这样的性格挺好,活泼好动,不拘小节,但遇上正事又很懂事听话,多好的孩子啊:“我看老六有数着呢,你就别瞎操心了,男孩子磕磕碰碰不要紧。朕小时候有段时间偷着学爬树还摔下来过呢。” 说起懂事,胤祥确实懂事。两次北巡都没带他,胤祥却从没说过什么,一点都没有让沈菡为难过,宫里的孩子面上再怎么孩子气,心里却都清楚明白。 玄烨知道她的心事,柔声道:“你放心,明年朕一定带他去。” * 第二天,阿哥和公主们来清溪书屋请安,公主们像大人一般,很正式地和沈菡汇报这些日子园内的事务。 莫雅琪是领头的:“德额娘,宫人们的秋例俱已安排妥当,都已经下发。今年的秋例共计用云缎两百八十六匹,葛绸三百一十六匹……” 不过二十余日,园子里并没什么大事发生,公主们能处理的也只是一些日常事务。 但沈菡担过责任是知道的,忙是次要的,主要还是累心。里里外外,大大小小,上面人的一个小疏忽,下面可能会有很多人受影响。 现在园中诸事安排得如此井井有条,显见公主们这些日子是很用心思的。 沈菡回头和玄烨说起来,觉得公主们这次理事这么辛苦,若是得汗阿玛亲自奖励一番,肯定很高兴。 玄烨刚才也见到了女儿们,虽说只是短时间的历练,但公主们看着确实成长不少:“应该的,等会儿朕亲自从库里给她们挑些好东西。” 一向成熟稳重的乌云珠先不论,连布尔和现在说起话来都不再像之前那样羞怯了。 适才她很亲近地和沈菡说起,前些日子公主们在西边做了架秋千,附近的景致很好:“德额娘若是有空,不如带上雅利奇,咱们一起去那里野餐。” 沈菡笑着应承:“好,明天若是天儿好,咱们就一起去西边散散。你们兄弟这次打到不少锦鸡,回头咱们一起扎毽子踢。” 玄烨说起女儿们的成长同样感触颇深:“你之前说得对,女孩子不能只关在屋里,还是得多历练才能坚韧起来。” 抚蒙确实不易,现在想来,既然将来环境注定多艰,与其娇养着公主们,不如像她说的那样,放她们多出门长长见识。越是人情练达,将来才能处理复杂的环境。 沈菡听他这么说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不但是管家理事、人情世故上要历练,其他事情也该让她们学起来。技多不压身,能多学一样是一样。” 蒙古那边语言不通,医疗条件还差,饮食习俗都与京中有很大的差异。公主们自幼金尊玉贵、娇生惯养,嫁到蒙古很容易水土不服。 沈菡掰着指头数:“首先,那边的蒙语就和她们往日学的差别很大。太皇太后之前召蒙古福晋进来说话,我跟着听了,乡音极重,语速也快,不仔细听很难跟得上。” 公主到了那里,与旁人交谈听不懂还罢了,实在不行雇个‘翻译’。 但跟额驸说话也听不懂怎么办? 这次北巡,沈菡随着玄烨见到了许多‘纯正’的蒙古王公。 ……. 作者有话说: 康熙命名的长寿菜就是蕨菜,出自《故宫宴》。 第146章 公主 ◎长命百岁。◎ 这些王公不但口音语言与公主们完全不同, 外貌、气质、做派、风格,都与京里的旗人、汉人相差甚大,甚至还保留着非常粗犷的生活习惯。 而满洲入关日久, 旗人的生活习惯已经越来越讲究。从皇上到阿哥到阁臣,都很重‘礼’, 一举一动都要有‘风仪’。 吃饭从粗茶淡饭变成了精羹细馔, 睡觉从围炉拥帐变成了高床软枕, 平日里起居坐卧都是讲究。 以前在草原上打仗那会儿, 就算是大汗想喝茶,也不过是生个火,架上一把铁壶, 把鲜乳和散茶一起扔进去煮煮。最多茶叶品种更好一点儿,用的牛乳更新鲜些。 现在呢? 各省督抚每年进贡来的通山茶、安化茶、吉利茶、珠兰茶、松罗茶、梅片茶、雀舌茶……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 绿茶…… 连普洱都分大茶、中茶、小茶、女茶、芽茶、蕊茶等等。 沈菡:“两口子语言不通是一大障碍, 生活习惯不合拍也很要命,夫妻若是生活习惯完全相反, 肯定过不到一块去。” 天长日久,矛盾只会越积越多。 说实话,虽然穿到清朝很惨,嫁给皇帝要面对三宫六院, 但这种环境下,若是穿成普通百姓, 境况只会更惨。 ‘破家县令,灭门府尹’就不说了,现在的汉人百姓被叫做‘民人’, 连普通旗人都得罪不起, 何况官员。 更不必说每年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恶霸、强豪, 随便一点儿小事,全家覆灭不是开玩笑的。 女人还要更惨,在古代,女人是必须要嫁人的。 嫁给普通男人,家里条件若是条件不足,丈夫一年都洗不了几次澡。 就这样,女人还得伺候丈夫过夫妻生活…… 古代女子能不能忍受且不说,沈菡自认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万一遭遇家暴,哦,这时候连‘家暴’这种扭曲的词汇都没进化出来,现在叫‘正常’。 这么一比,沈菡觉得自己能嫁给事前事后都会沐浴更衣,天天晚上刷牙洗脸,热水泡脚,还不打老婆,有文化、能交流的‘康熙爷’,真的已经算不错了。 ——要什么自行车啊? 沈菡说起这个犯难道:“额驸虽然不敢明着欺辱公主,但这些矛盾积攒多了,夫妻感情很难和睦。”公主们本就身处异地,远离家乡,夫妻感情再不好,日子怎么会过得开心? 公主们也只是普通的古代女孩,一样向往夫妻和睦,生活美满,子孙绕膝,有几个能做到看破红尘,毫不在意与丈夫的感情呢。 沈菡觉得清朝很多抚蒙公主早逝,医疗条件是一个,生活憋屈绝对也是原因之一。 沈菡认真地对玄烨道:“你不知道,女人的病,多从肝起。一旦生活不开心,过得郁闷,很容易有各种疾病冒出来,久而久之,身体就垮了。” 就她这次见到的蒙古王公们,不管老的少的,看起来没一个能和文质彬彬,细腻敏感的公主们进行精神交流。 再加上语言、地位、复杂的环境、水土不服、生活习惯,公主们想拥有幸福婚姻的难度简直是地狱级别。 ——除非完全不在意额驸,只自己过生活,还能好受一些。 玄烨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竟为公主们考虑了这么多,女人的病从肝起……这一点他还真没了解过。 沈菡没注意玄烨的眼神,好不容易玄烨终于关心公主们的事了,她赶紧把之前想到告诉他:“除了这些事,公主们最好再学一点医理,特别是妇人科的一些常识。虽说公主府都有随行的太医,但自己也该懂一点。” 虽然不见得有用,但至少了解一下怎么预防传染病,怎么用热水消毒,预防公主府内的人感染疫病什么的应该可以吧? 其实沈菡很想说,如果生孩子保不住自己的命,那还不如不生。 但这话她不能说,大清把公主嫁过去,还是希望公主们能生下带着爱新觉罗血脉的儿子,将来继承爵位,心向大清…… 所以她只能希望公主们把身体锻炼好,把手段练强硬,学一点儿医理,保护好自己,长命百岁。 玄烨默默听完,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他不如她。 他作为公主们的阿玛,竟还不及她这个‘妃母’考虑得周全。 玄烨:“你说得都对,回头朕就找先生来教导公主们,定不会让她们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嫁出去。” * 没过多久,玄烨便找好了合适的先生,有男有女,有专门给公主们讲学的翰林,也有教授闺阁事宜的女先生。 玄烨:“公主们之前虽然也学书习字,但学的不成体系,且过于死板。” 他这次指过来给公主讲学的翰林都是饱学之士,经史子集不只是可供男子应考的死学问,其中自有道理,先打好基础再说。 女先生不是来教琴棋书画的,这些课程公主们一直都有。 玄烨:“汉人世家中对女子约束繁多,但有一点却甚有心得,朕特地寻问了数位汉臣,最后挑了这两人,让她们把内宅中的各种琐事教与公主,免得她们在这上头吃亏。” 沈菡:“……”所以,这竟是两位“宅斗”师父吗?!怎么办,她也好想跟着去学习一下! 玄烨被她这形容词逗笑了:“宅斗?”倒是形象。 女子身处内宅,执掌中馈,管束下人,人情往来,公婆妯娌,抚育子嗣,可不就是在这大宅内与各种人“斗”吗? 玄烨:“公主府都是她们自己的地方,倒是不用跟谁斗,但这些事情还是该知道。” 可以不用,但不能不会。 总之,玄烨一旦有了这个意识,考虑得比沈菡细致多了。 除了这几位先生,沈菡之前说要让公主们学习医疗常识的事,他也听进去了,说是以后没旬都会安排太医过来给公主们上课,阿哥们也顺带听一听吧。 雅利奇发现一直陪着自己玩的姐姐们,突然变得忙起来:“额娘,姐姐们都去干什么了?” 沈菡:“姐姐去上课了。” 雅利奇不太明白:“上课?”姐姐不是女孩子吗,为什么也要和哥哥们一样上课呢? 沈菡摸摸女儿头上的两个小揪揪:“女孩子也是可以上课的,雅利奇再过两年也能和哥哥姐姐一样去上课了。” 雅利奇见额娘笑的这么开心,上课一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吧? 想起能和哥哥们做一样的事,雅利奇也开心起来:“好呀好呀,我也要快点去上课!额娘也给我做一个小包包,有好多小袋子那种!” 沈菡眼底发热,笑着点头答应:“好,额娘这就给你做。” ——是啊,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我的女儿,终于能去上课了。 “姑娘,门槛高,您小心脚下。” 嘉慧这一路行来都提着心,规行矩步生怕出差错,闻言小声道:“多谢嬷嬷。” 嬷嬷笑得和蔼:“您不必紧张,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是极和蔼的人。” 嘉慧不敢随便答话,生怕哪句话回的不妥:“是,谢嬷嬷提点。” 嬷嬷将嘉慧领到闲邪存诚斋的侧殿整理衣装,嘉慧把斗篷解下递给旁边候着的小宫女,对着铜镜理理鬓发,把发髻上的每一枚珠花都检查一遍,往里塞一塞,可别等会儿松了再掉下来。 沈菡看着走进来的伊尔根觉罗氏——一个看着只有初中生年纪的小姑娘。 她穿着一件颜色和纹绣都很低调的湖色杂宝纹暗花江绸棉袍,梳着简单的小两把头,上面只簪了两枚绿松石花鸟蝶纹珠花,耳上带着简单的白玉耳环。 柳叶眉,丹凤眼,样貌清秀斯文,看着略显羞涩,是个看起来挺讨人喜欢的小姑娘。 玄烨前些日子和沈菡说起大福晋的人选:“皇玛嬷瞧着科尔坤家的姑娘不错,家世也相配,改日宣进园子再看看,若是没什么不妥,便定她吧。” 大挑的一应事务都是宫里皇贵妃在管,沈菡没问,也不想知道。 今年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玄烨没提回宫的事:“在哪过年都是一样的,宫里住起来不如园子舒服,皇玛嬷又上了年纪,来回折腾她老人家实在不孝。以后就让太皇太后和太后在园子里住着吧,你在这儿陪着,宫里若有什么事,朕自己回去处理就行。” 沈菡听他这么说,瞬间觉得神清气爽,身心畅快——在园子里住得时间越长,越受不了紫禁城的压抑,越不愿回去,每次回去她都会郁闷好久。 伊尔根觉罗氏是大族,隶属满洲镶黄旗。科尔坤这一支祖上并不显赫,还是科尔坤做到户部尚书后才提高了门第。 畅春园单独召见嘉慧,家中既惊喜又忐忑,还有些不可思议。 科尔坤一再嘱咐嘉慧,进了园子一定要规行矩步,小心说话。宁可表现得腼腆些,万万不能说错话、做错事。 以他们家的家世,必定不会是侧妃,但太子妃又好像不太够格。 族中一商议,觉得叫嘉慧入园,极大可能是为了大福晋的人选。 嘉慧的额娘倒是喜闻乐见:“太子妃那是一般人能做的?咱们不去巴望这种事,嘉慧也做不来。我看做大福晋就很好,你看裕亲王妃,京里谁敢待她不敬。头几年不过生个小病,连皇上都要亲自垂询。” 她觉得女儿当大福晋是再好不过的前程了。 大阿哥居长,将来嫡福晋便是王妃,既不用操太子妃的心,地位又超然,妯娌们都得敬着,多好的事儿啊。 科尔坤却道还不定是怎么回事呢:“你可千万别往外头瞎嚷嚷。这大挑还没开始选,宫里如今只是相看,现在说这些还早得很。” 嘉慧额娘点点头:“我还能不知道这个,你放心吧。”扭头进屋里看姑娘去了。 * 嘉慧微微垂首走进闲邪存诚斋正殿,眼帘半垂俯身请安,听到上面传来一声温和的叫起:“不必拘礼,走近些咱们说说话。” 嘉慧小心抬起头望过去,最上首的太皇太后身着绛色团龙纹暗花缎棉袍,身形微胖,面目慈和。 之前大家一起进园子请安时,嘉慧见过太皇太后,觉得她与自己想象中的形象很不一样。 左下首的老妇人穿着一身浅棕色素缎棉袍,盘着包头,上面只用了两件简单的银首饰,嘉慧虽没见过,但想来这该是皇太后吧。 右下首的穿着香色花篮百蝶花卉纹织金缎棉袍的女子最显眼,嘉慧一抬头就被她吸引了目光,忍不住看了好几眼。 女子冲她温和一笑,嘉慧回过神来,连忙红着脸收回目光——竟盯着贵妃娘娘看呆了,好丢人。 太皇太后拉着她的手细问:“今年几岁了?可有闺名?” 嘉慧:“回太皇太后,奴才今年十四岁,闺名叫嘉慧。” 太皇太后问是哪两个字,嘉慧道是懿言嘉行的嘉,秀外慧中的慧。 太皇太后温和一笑,点头道:“是个好名字,与你十分相称。” …… 作者有话说: 第147章 选秀 ◎蕙质兰心。◎ 太皇太后又问嘉慧平日在家里做些什么, 爱吃什么,喜欢读什么书等事,嘉慧一一作答。 沈菡见这位姑娘虽有些紧张, 但举止落落大方,言语条理清楚, 应答得体。声音是小了点儿, 但并不显得矫情扭捏, 心中点头, 看来不出意外,大福晋应该就是这位了。 果然,嘉慧退下后, 太皇太后对沈菡道:“我看这孩子还不错,科尔坤家家风本分, 族中女孩儿又都请了先生教习, 通诗书,识礼仪, 是个懂事的。” 晚上玄烨回来后,沈菡转达太皇太后的话,玄烨点头:“既然皇玛嬷满意,那就伊尔根觉罗氏吧, 皇玛嬷的眼光一向是不错的。” 沈菡想着用不用问问大阿哥的意思,玄烨不解:“问他做什么?” 自然是问问大阿哥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啊, 万一大阿哥不喜欢文静斯文的,更喜欢活泼好动那款的呢? 挑了个不合意的,将来夫妻不睦多不好。 玄烨没明白:“挑嫡妻, 看的是家世和品性, 他若是不喜福晋的脾气性格, 自有侧福晋伺候。嫡福晋能执掌中馈,做好府中的交际应酬就够了。胤褆不会宠妾灭妻,当然会给她嫡福晋该有的地位和敬重。”怎么会夫妻不睦呢? 当初太皇太后挑赫舍里氏,也是决定后直接告诉的玄烨,赫舍里氏也确实是当时最合适的皇后人选。 玄烨并无异议,也不觉得太皇太后的做法有什么不妥——这不是给他挑了最合适的吗,再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至于脾气秉性喜不喜欢,这无关紧要。即使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他也会敬重嫡妻,让“帝后相合”。皇子们当然也都懂这个道理。 沈菡怔愣半晌,竟无言以对:“……你说的是。” * 回家的路上,嘉慧的心一直在砰砰直跳。 科尔坤的夫人正焦急地在门前等着,一见到嘉慧就开始连声发问:“怎么样?没犯什么错吧?这次都见了谁,说了什么话……” 嘉慧把今天进园子后自己的言行举止,太皇太后问她的话和对她的态度详细描述一遍,科尔坤夫妇听后都松了一口气,看来太皇太后挺满意自家闺女的。 嘉慧的额娘放下心后,紧接着却开始犯愁嫁妆的事:“上一次皇阿哥娶嫡福晋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如今京里嫁姑娘越来越讲究排场,咱们闺女备的嫁妆虽然也不少,可做皇子福晋,还是大福晋,就有些单薄了……” 科尔坤心里同样激动,但比媳妇儿稳得住:“你先别急,千万别现在就弄出这种动静。皇上还什么话都没说呢,咱们就开始折腾嫁妆,未免显得太过轻浮。” 嘉慧听阿玛和额娘讨论她的婚事和嫁妆,面上一红,连忙告退回屋了。 嘉慧进入暖阁后,忍不住脚下一顿——榻上铺陈着大红色的绣件儿,正是她的嫁妆…… 伺候她的丫头打趣地看了自家姑娘一眼,被嘉慧轻轻推出去:“我要自己待一会儿,你们先去歇着吧。” 嘉慧盯着和合二仙的红腰带看了半晌,脸红红地拿起绣绷,一针一针绣起来…… * 京里这些日子关注畅春园动静的人家不下百家,伊尔根觉罗氏的车驾一进畅春园,该知道的人家立马就知道了。 明珠拥着锦被坐在榻上喝茶,听门子汇报这几日的消息:“皇上往科尔坤尚书家赏了两趟东西,一次是给他家老夫人赏了些药材,还有一次赏了两盒盛京新贡的老参。” 明珠点点头,什么也没说,挥手让门子下去。 佛伦觉得时运有些不济:“看来这位还真是大福晋了。” 伊尔根觉罗氏是大族,八大姓,族里关系盘根错节,跟哪家都沾亲带故,立场再中立不过。 皇上给大阿哥挑了这样的妻族,保全隔离之意很明显……倒叫他们的盘算落了空。 明珠摇头:“现在说这些还早,急什么。” 今天中立,不代表一辈子中立。 大阿哥今年才几岁,一个还没出宫建府的空头阿哥,明珠不过顺手谋划一二,根本不会把所有的宝都压在他身上。 明珠想了想:“这嫡福晋不行,不是还有侧福晋吗?再不行庶福晋、侍妾总能安排一个进去。” 甭管地位宠爱如何,这个钉子得先扎进去,万一哪天有事,说不定就能用上。 佛伦点头:“我让人去打点了,侧福晋估摸着难,庶福晋倒是有希望指一个进去。” 明珠指点他:“别弄得太明显,皇上既然不想把大阿哥牵扯进去,必定会防着这事儿。找个干净的人家,务必不能和咱们有牵连。” 佛伦:“你放心,我有数。” * 寒冬腊月,肃杀的紫禁城迎来一抹鲜亮的颜色。 一辆辆骡车排着队从地安门进入皇城,一路行到神武门东栅栏后方才停下。 秀女们款步下车,在官员的指引下按顺序列队,由太监带着进入宫内。 高高的宫墙下寒风刺骨,吹得人脸颊生疼。 嘉慧裹紧身上的斗篷,却仍是冻得瑟瑟发抖。 她听到身后有女孩儿的声音在抱怨:“好冷,为什

相关推荐: 盛爱小萝莉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痞子修仙传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烈驹[重生]   差生(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快穿]那些女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