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照顾,他们的入厕的地方也被专人改了。 “手纸……”扶苏回府之后,看到仆人放在一旁的厕纸也不仅皱眉。 此手纸与宣纸不同,入手更为柔软舒适,薄薄的三层叠在一起为一张。 “未免过于奢侈。”扶苏令人将手纸收起来,“拿去写字岂不更好。” “侯爷,陛下说了,这等手纸过于吸墨,故而不适合书写,陛下已令人送来千张宣纸,并交代过,侯爷用完再令人送来便是。” 扶苏本就是比较节俭之人,但听仆从如此说,也不再坚持。 他回到书房,冷静下来,再次想到赵凌的种种行为。 他似乎真的冥冥之中有神明相助。 他五年前便知道自己会被赐死? 他身边哪来如此多的人才? 还有他登基之后的种种表现令扶苏惊为天人。 扶苏自幼时便被始皇帝重点培养,可他扪心自问,如果换作他当皇帝,他或许能保证朝堂不乱,大秦不乱。 但要像赵凌这般解决内忧外患,血洗草原,收服诸子百家,并且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他真做不到! 大秦在赵凌的治理下肯定比他更好。 只是赵凌多智而近妖,若长期劳累,恐寿命不长啊! 扶苏不由在想,赵凌让他批阅文书,难不成是怕他英年早逝,无人接替皇位,大秦将乱? 以扶苏对赵凌的了解,他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 扶苏的心头莫名地沉重,剑眉微皱,喃喃自语:“皇帝也该成婚了!” 大秦男子二十岁弱冠。 赵凌本该等弱冠之后,举行成年礼,冠以父系正统赢姓,随后才大婚。 “该去看看王太后了。”扶苏嘴角一扬,他好歹也是皇帝的长兄,皇帝的婚事也该操办了。 赵凌恐怕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他不过是想偷个懒,扶苏竟然能想这么多,而且他发散思维也太恐怖了,更想到给他找老婆这上面去了。 第181章:牧民术 “陛下,孔鲋已无求死之心。” 赵凌正批阅文书,张良进了章台宫。 “善!”赵凌放下毛笔,松了口气,“原齐地的那些贵族应该也老实了。” 张良点头道:“陛下高瞻远瞩,臣下佩服!” 齐国是大秦最后兼并的,当年王贲率兵攻齐,齐不战而降,原齐国贵族也被齐王建裹挟着投降。 秦与齐之间的战斗并不惨烈,所以齐国遗民对大秦并无太深的仇恨,反秦的势力并不算明显。 可也正因为如此,原齐地的大族几乎没有遭到战火的荼毒,实力是六国遗民保存得最好的。 之前不少赵楚余孽都藏在齐鲁之地,结交当地宗族权贵,如果孔鲋死在咸阳或者路上,某些人肯定会动乱起来。 而且那孔氏宗族也会掀起波澜。 虽说赵凌完全可以凭借武力解决,但作为一个统治者,用武力解决问题反而是最下乘的。 强行引起鲁地之乱,以兵力镇压,与只用两本书便让儒家彻底为帝国效劳。 如何抉择,还用想吗? 赵凌可以预见,孔鲋回去之后,定会真心实意地让孔氏一族效忠大秦。 赵凌看着张良,笑到:“张良丞相找朕,不仅仅是为了孔鲋一事吧?” 张良犹豫了片刻,说道:“陛下,前几日各郡县的文书,臣与尉丞相皆是商议过的。” “三十五个郡县,税收没有上缴国库不说,皆还向朝廷要钱粮,这实在是说不过去。”张良沉吟道,“若各郡县都需要朝廷的扶持,那郡县制似乎还没有分封制强吧。” 张良曾是韩国的贵族公子,秦朝的统一,取消了贵族们的封地,使张良家族破灭,故而张良一直是倾向于以分封制治国,哪怕在三川郡时,已经被赵凌说服,但眼前这种状况,让张良忍不住旧事重提。 赵凌盯着张良的眼睛,语重心长地说道:“子房,你便莫要再想分封制了,周朝的分封制,最后导致什么结果,你已经看到了。” “你若是只想求一己之利,你要多少钱粮,要什么珍稀之物,朕都可以给你。” 张良连忙说道:“陛下,臣并不是重提分封制,也不是要什么东西,只是认为,朝廷不该给各郡县过多的扶持。” “至少不能郡守们要就给。” 如果是分封制,各封地的王应该每年朝贡才是,而不是像如今这般,郡县的赋税朝廷没有收就算了,竟然还从国库拨款出去。 至少从封建君主的角度来看,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大秦就三十六个郡县,除了三川郡以外,另外三十五个郡县今年皆没有上缴赋税,不仅仅如此,赵凌还给每一个郡县都拨了大量的钱粮。 赵凌还是很耐心地说道:“各郡县今年所收赋税皆不上缴,这是朕将郡守们派去任职的时候便已交代。” “今年大秦各地饥荒,本就减免了不少农民的赋税,若是想要让全国都如三川郡一般富庶,让百姓都不用挨饿受冻,那是需要大量的钱粮来维持的。” “更何况还有修路,建房,修建发电站,修建河坝,治理水患。”赵凌眯眼道,“郦食其已
相关推荐:
凡人之紫霄洞天
妇产科男朋友
有只按摩师
掌中之物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剑来
进击的后浪
蛇行天下(H)
女儿红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