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无大才,根本不可能有条不紊地作出正确的决定。 “喏!”扶苏真的好奇,皇帝这究竟是要作甚? “朕犹记得儿时,长安候对朕照顾有加,父皇赏赐你的吃食都会分朕一半。”赵凌看着扶苏,眼底露出一丝温情,“长安候与朕乃是血亲兄弟,对朕不必畏惧。” “今后每隔一日,长安候便来章台宫替朕批阅文书可好?” “喏!”扶苏还能怎样,只能答应,在他的思想中,皇帝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 赵凌发誓,绝对不是他偷懒,但天天这种程度的批阅文书,他简直要疯掉,他真不敢想象他老父亲这种日子一过就三十多年,难怪总想巡游呢。 就算后世那些牛马也有个单休吧,这尼玛全年无休,吃得还差,好不容易打下了天下,说这天下是皇帝的,皇帝还不能到处旅游逛逛? 赵凌在三川郡的时候还在想,他老子为什么还要巡游全国,如今算是理解了。 什么都做了,还不能享受享受? 可惜啊!他家老父亲还真没好好享受过。 就之前他当皇帝那日子,可真惨! 还要被人骂暴君。 啧啧! 赵凌想到若是刘邦真的建立汉朝,韩信被将要被一群宫女杀死在长乐宫,便觉得他家老父亲实在太过仁慈了。 至于说什么苦了百姓…… 说得哪个封建王朝的百姓日子过得很好似的,皇帝权贵们何时真的将百姓当人看了? 扶苏也想到了幼时赵凌经常跟在他身后,与他十分的亲昵,赵凌离开咸阳,他还在城门外站了许久。 “皇兄,无论如何,你万不可自尽啊!” 扶苏忽然想起赵凌离开咸阳那日与他说的话。 当时他只觉莫名其妙,只当自己这傻弟弟在呓语胡言。 身为大秦的长公子,他怎么可能自尽? 当日离别,扶苏只望赵凌能在三川郡好好活着,认为他远离朝堂也是一件好事,却没有去计较赵凌当时说的那句话,还笑着说:“凌弟放心,兄长决不可能自尽,若父皇许可,兄长会去三川郡看你。” 如此一别便是五个春秋。 再见之时,似已物是人非,二人已成政敌。 世子之争,向来如此吗? “陛下五年前便知赵高将乱政赐死臣下?”扶苏浑身上下起了鸡皮疙瘩,看赵凌的眼神已经变了。 他不清楚蒙恬什么时候追随了赵凌,但假诏赐死他的事情是今年才发生的:“陛下能未卜先知?” 赵凌哈哈大笑:“痴傻之人皆有灵性,那日朕不过是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到兄长自尽,所以才说出那句话。” “如今不是好好的吗?” 扶苏的心里很堵,他再次认真地打量着赵凌,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自己这位弟弟了。 赵凌的一些行事其实都有些违背常理。 赵凌既然都围兵咸阳了,大可让他死于假诏…… 那会少去多少麻烦啊! 可是他没有! 他又让自己编纂《万民典》,批阅文书,甚至直接将皇帝玺印放心地交到他手中。 为的是兄弟之情吗? 自古君王称孤道寡,赵凌却从未以寡人和孤自称。 “方才的老爷椅,长安候要吗?朕令人送府上。” 赵凌领着扶苏来到一张八仙桌前,两人同席而坐,没有再谈政事。 赵凌谈及三川郡的各种好玩的东西,问扶苏在上郡发生的事情。 此时,二人就好似寻常人家的兄弟一般,只聊家常和趣事,再无其它。 第178章:人之初,性本善 “长安候在常奉府呆了如此之久,朕欲从常奉府诸子百家中选一些能人去尚学府任教,长安候可有举荐之人?” 酒足饭饱之后,赵凌又开始谈正事。 扶苏可是大才,除了之前被儒家洗脑,各方面能力都要强上冯瑜等人不少。 毕竟是始皇帝重点培养的长公子,岂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赵凌想询问他的意见。 扶苏沉吟道:“为人师者,需德高望重,儒家淳于越、伏生与叔孙通皆可为师,墨家郑离,农家田骥、桑禾,兵家王砺、蒙尘皆是德高望重之辈,亦可为师。” 赵凌微微点头,扶苏说的这些人,都是四五十岁,在诸子百家中皆有声望。 无论是辈分还是在名望都比较高。 赵凌其实也想选一些年轻人在尚学宫任职,可最后向来,始终不妥。 虽说达者为师,但在这个时代,想要为人师表,除了知识过硬,还有便是声望。 除了一些天才,一般来说,都是岁数越大,所掌握的知识越多,也越让人信服。 冯瑜哪怕已经被封为五经博士,甚至成为诸子百家的代表,但他还有一个短板,那就是太年轻了。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可不是说着玩的。 冯瑜已经被赵凌捧得够高了,他目前的任务便是编撰《万民典》,扶苏最近还得帮着赵凌批阅文书,常奉府编撰《万民典》这件事基本就得交给他了。 “朕编撰了一篇《三字经》和一篇《弟子规》,打算作为孩童的启蒙读物,长安候看看。”赵凌说完,对旁边的侍从招了
相关推荐: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呐,老师(肉)
皇嫂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长夜(H)
妙拐圣僧
妇产科男朋友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