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王贲深深地看了王太后一眼,“阿妹啊!今日过后,你就别再回来了,陛下仁慈,让你见父亲最后一面,该是知足了。” 王太后沉默不语,她就算再不懂政治,王贲都已经将话说到这份上,根本不加任何的掩饰,又见王贲毫无醉意,认真无比的模样,她终于冷静了下来。 “兄长是说,陛下不会封地给王家,我以后也不能再回来?”王太后身体微颤,不可思议地喃喃道,“怎么会?陛下他怎会如此薄……” 王贲连忙打断了她的话:“王贲领太后见武成候。” 王贲、太后、武成候。 不再是兄妹父亲。 王贲深受王翦影响,也知王家功高盖主,也听王翦讲起过武安君白起的事情,很清楚一件事,明哲保身,急流勇退,方得善终。 王太后说得有错吗? 封侯理应封地,这是千古不变的事情,但到了嬴政和赵凌这里,事情已经变了。 无论是王贲还是王翦,都知道嬴政选择了郡县制之后,是不可能给人封地的。 哪怕他们心中再想要一块封地,只要皇帝不给,他们也绝不会开口要。 赵凌继位之后,各项政令与嬴政之前的政令背道而驰,可有一点他是坚定不移地执行着。 坚持郡县制,不封地。 扶苏被封长安候,却也只是一个爵位,并无封地。 今日在后寝殿,赵凌和王贲都没醉,赵凌都已经说了,无以为报,舅舅莫怪。 本来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王贲怎能想到自己这妹妹竟然冲了进来,竟然想趁着陛下“醉酒”,让他许下两郡封地? 直接吓得王贲不敢说话,只有装醉。 当今陛下或许无始皇帝之霸道,但论及朝堂上那些手段,无论是王翦还是王贲,都觉得心惊。 短短数日,整治朝堂,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要么臣服,要么请辞,如今朝堂都成了皇帝的一言堂了。 嬴政在位的时候,尚且还有一些臣子敢当面反驳,甚至辱骂皇帝,现在谁敢? 还有什么死谏、请辞…… 以前那些位高权重的老臣跟嬴政死谏、请辞,嬴政都可能被气得黑脸直接散朝。 赵凌面前,谁敢死谏和请辞,他是真的让你死或滚出朝堂的。 王贲领着王太后来到王翦的院子。 王翦的房门依旧关着,王贲站在门口,大声道:“父亲大人,太后听闻您病重,特来看您。” 良久,房门也不曾打开。 半晌后,只听到房间里传来王翦的声音。 “太后乃千乘之尊,王翦病重,恕不能见,还望太后禀告陛下,臣王翦及王氏一族,不受封地,谢吾皇隆恩。” “陛下既已有旨,后宫不得干政,臣王翦谏言,王后勿要与朝中臣子再有往来。” 王太后听到父亲的话,两行清泪直落,张了张嘴,却哽咽着什么也没说出来。 她以为有王贲带领,至少她还能再见父亲一面,谁知父亲的态度竟坚决于此,连房门都不愿打开。 不受封地便算了,最后一句话更是让她心都碎了。 王后勿要与朝中臣子再有往来…… 从今以后,她便不是王家的女儿,只是大秦的太后。 帝王家中无亲情,便是如此吗? 王太后立足于院中许久,房中再未传来声音,她缓缓跪在院中,朝房门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 “武成候所言极是,吾自当谨言慎行,望武成候保重身体。” 王太后说完,便过身去,回头又朝房门深深看了一眼,抹掉脸上的泪水。 她知道,父亲一定看着她。 虽然她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王家明明立下如此多的战功,依旧不能封地,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她的儿子如此薄情寡义,更不能理解为何父亲和兄长不受封地,且如此决绝不与她见面。 她只信奉一个道理,父亲大人说的便是对的。 不要封地,便不要吧。 不再见面……那便不再见吧。 从今往后,她便只是大秦的太后,深居宫中,不再与任何人谈论政事。 第120章:去将项羽杀了 “陛下,太后回宫了。” 赵凌坐在章台宫中批阅文书,宫中侍从第一时间前来告知其太后的行踪。 “令人与太后送些美食去。” 赵凌仅仅只是送美食,他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去见太后的。 他也知道,自己的母亲的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纠正过来的。 若是换作天下一统之前,王氏一族的战功以及凭借他母亲太后的身份,怎么也该给王氏一族一块封地。 但那都是以前! 赵凌十三岁前在母亲膝下承欢,也得王翦、王贲喜爱。 若他只是皇子,自然愿意与母亲和王氏一族多走动,可身为皇帝,个人情感必须向皇权低头。 嬴政一统天下之前,深受后宫实力的羁绊,以至于左右为难,这大概也是他为何迟迟不肯立后的原因。 为君者,称孤道寡,可不是故作矫情,。 嬴政当年遭受生母的背叛,被器重的表叔背刺,又是何等的孤独和痛心? 赵凌已经用足够柔和的方式来解决外戚的问题了。 王家的确
相关推荐:
有只按摩师
皇嫂
邻家少妇
恶女嫁三夫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蛇行天下(H)
爸爸,我要嫁给你
掌中之物
凡人之紫霄洞天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