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男宠重生以后[nph] > 第146章

第146章

很清楚了,王翦、王贲的战功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他已经直言,但王贲是他舅舅。 当皇帝的一口一个外王父,一口一个舅舅,分明就是说,我们是一家人,但确实没什么可以赏的了,您老人家别见怪。 以后王贲也别再立什么战功了,朕依旧会重用王家,王离以后会继承王家的荣耀。 但也借昌平君背刺大秦的事情轻轻点了一下。 亲戚归亲戚,赵凌现在是皇帝,不能看着外戚势力无限扩张。 王翦经历白起之前功高震主的事件之后,本来就急流勇退,七十高龄,断然也不可能再复出了。 称病明哲保身也是王翦惯用的套路。 就冲赵凌对他的恭敬,王家依旧是赵凌坚强的后盾。 老爷子也支持他打压外戚势力,借老爷子的口跟王贲说。 这一杯酒饮下,王家依旧是大秦的顶梁柱,只是王家之人必定会低调,不会结党营私,对于赵凌下达的政令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第117章:每三日一诊 “陛下,昌平君一事,还望陛下莫要再提。” 王翦一共喝了六杯白酒,微醺道:“当年非始皇之过。” 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如今都鲜有人提及昌平君,嬴政可是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始皇帝啊,他怎么允许自己的人生履历上存在这样的污点。 李信自然也成了背锅的。 赵凌笑道:“此本非始皇之过。” 一般人若是在知晓当年李信被昌平君截断后路,多会武断地认为,此乃嬴政用人有误,才导致伐楚失败。 实际上嬴政当年并没有做错什么。 昌平君可是他的表叔,也曾为他定下嫪毐之乱,昌平君更曾是嬴政定下的大秦丞相,陈邑曾是楚都,那片土地上生活着的都是楚人,让曾经楚国的公子去管理楚人,定当地的民心。 这有错吗? 他用人不疑,可他又怎能想到,昌平君竟然会背刺他? 当年秦国平定六国,国内又是赵国势力,又是楚国势力,要灭他们的国,何其的难? 国内会受到何等的阻碍? 后世之人只道,华夏大地,哪怕四分五裂,最后都将走向统一。 民无二主! 可他们又何曾想过,战国时期,各国的言语、文字、生活习惯皆不相同,而且都以不同的国家生活了上千年,突然有个人出现,他要将这些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 这是何等的疯狂? 本来各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仗实属正常,灭国却是何其的难。 嬴政能将全国之兵力交给王翦和蒙武,统一之后,不杀功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这样的君主,后世皇帝,谁又能比得上? 赵凌拥有后世两千多年的记忆,嬴政搭建起华夏此后两千年来的统治基础和框架,而且他做的那些事情都是前无古人,并无任何参考的,但他几乎全都没做错。 后世将他的璀璨之光短短几句话归纳,说完功业,就开始讲他如何败家,如何迷恋长生,导致二世而亡。 甚至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进行等量齐观,在赵凌眼中,秦始皇明显是自成一档的。 除了那位建立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伟人,谁又能与秦始皇相比? 吾皇之壮哉,岂能因为错用一个昌平君而给他抹黑? 赵凌身同感受,嬴政一生何其艰难,前有吕不韦把持朝政,又有赵姬嫪毐乱政,十三岁继位,三十九岁一统六国,身为人子,怎能因他重用自己的亲人昌平君被背刺后,还将旧事提出来抹黑他? 皇帝不能有错!该甩的锅必须甩! 赵凌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很清楚当时嬴政的做法是没错的。 听闻赵凌不会再提当年昌平君的事情,王翦看着赵凌也更是喜欢了。 这是他王翦的外孙啊! 赵凌幼时经常到王家,王翦对其也甚是宠爱。 竟然当时的赵凌看似不学无术,但对王翦也十分亲近。 之前王贲敢率兵站在赵凌身后,若说没有王翦的点头,王贲又怎么敢? 王翦虽然足不出户,但这些日子来,赵凌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人向他汇报。 正如之前嬴政听到那些消息,时而让他惊喜,时而让他疑惑。 老爷子七十多岁了,就赵凌干出来那些事情,差点把王翦直接带走。 只不过现在看来,一切似乎都已成定局。 让三大氏族心甘情愿开仓放粮,收服儒家淳于越和孔鲋,折服扶苏,征战匈奴,斩杀头曼及部众六万余人。 这些消息都让王翦感到不可思议,振奋无比。 至于其他的政令,他多少是不能理解的,比如提高商人的地位,给农民地,不收农民的赋税,这些让他一头雾水。 只是王翦坚定不移地相信,他的外孙能做得没错! 他那么做,一定有他的用意。 他民生这一块不是很了解,但从赵凌的表现和百姓拥护他的情况来看,赵凌所做的一切应该是没错的。 赵凌不敢让王翦喝得太多,讲完正事之后,赵凌便与王翦谈起了三川郡的趣人趣事。 王翦听得入迷

相关推荐: 恶女嫁三夫   逆战苍穹   进击的后浪   皇嫂   病娇黑匣子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女儿红   呐,老师(肉)   蛇行天下(H)   爸爸,我要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