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传达政令,现在他把纸都造出来了,直接在纸上盖印,效果更佳,对当今的人来说,更具有震撼力。 兵强马壮,只要得了民心,有没有那六印也无所谓。 张良站在下方,禀道:“陛下,阿房宫已经全部停工,原从各地征召的五万平民已随大军回原籍,按照他们所工作的时长发放了粮食、衣物和钱财。” “六十八万刑徒皆送至各县郡开荒建房三年,每日管饭两顿,三年后免除一切罪责,重入户籍。” “一万余名能工巧匠被送至三川郡,由公输先生带他们制作农具。” 赵凌闻言点头道:“张良丞相果然是雷厉风行,你觉得朕如此做法是否有欠妥当?” 张良躬身道:“陛下仁德,此令一出,七十万修建阿房宫之人高呼陛下千古,如海啸龙吟,陛下已得天下民心。” 赵凌摇头道:“什么陛下千古?那些刑徒多是六国战败士兵,父皇令他们修建阿房宫,也是避免他们霍乱天下。” “如此多的俘虏,皆有反秦之心,确实不好妥善处置。”赵凌并不觉得始皇帝让那么多的刑徒修建阿房宫就是好大喜功。 六十八万人啊! 这些人本就是战败的士兵,大秦难道要将他们关进牢房养着?嬴政可没这么多的粮食。 直接放了更是不可能。 那也不可能直接全杀了吧。 倒是让他们修建宫殿,长年累月让他们自己累死饿死,反而不会引起太大的动荡。 饶是赵凌富裕,苦心经营五年三川郡,在六国贵族以及各大氏族手中买了不少粮食囤下,又各种开荒引进高产的农作物,他也经不起折腾。 每日供饭两顿,对那些人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三年时间慢慢消磨他们对大秦的恨意。 说得难听一点,嬴政兼并六国之前,那些平民对六国可没有多强烈的归宿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都说秦国刑法严酷,其余六国的刑法也没好到哪里去,富足的也永远都是贵族门阀,百姓都活在水生火热当中。 六国曾经的贵族在大秦当官的也是不少。 只要赵凌能让底层的百姓吃饱穿暖,谁又愿意打仗呢? 或许那些六国曾经的贵族依旧会想要复辟吧,但这些在赵凌看来都不算什么。 张良原本就是韩国贵族世家子弟,贵族对国家的归属感当然强,因为之前他们的生活就很富足,国家的灭亡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一跃千丈,这哪能不恨? 张良听赵凌这般说也是短暂的沉默,然后说道:“陛下乃天命所授,从海外寻来那些种子一旦在大秦的土地扎根,三年之后,必定天下百姓都能吃上饭。” “张良愿为陛下宏愿鞠躬尽瘁,愿为天下百姓效死。”张良沉声道,“六国的刑徒往后三年每日只劳作四个时辰,且还有两顿饱饭,他们必定对陛下感恩戴德。” 赵凌很自信,那些刑徒修建阿房宫的时候,一天最多能吃到一顿稀粥,病了死了,基本都是直接挖个大坑掩埋或是焚烧。 没人会让他们吃饱饭,因为饿着的人才不会有力气造 反。 他们的命连狗都不如,这一生都注定死在修建阿房宫的过程中。 赵凌让他们吃饱饭,还只需劳作三年就可以入籍重新做人,这等于是让他们看到了生的希望,也看到了未来。 每天工作四个时辰,赵凌比起后世那些土老板都显得太仁慈了。 “张良丞相,始皇帝的葬礼也全权交给你来处理,始皇陵墓也需继续修建,只不过征集工匠的报酬得有所提高,皆要自愿。” 赵凌可没打算停了始皇陵的修建。 阿房宫修不修都无所谓,始皇帝一统华夏,建不世之功,修建个皇陵怎么了? 埃及那边的法老都还修金字塔呢。 “喏!” 张良也没有任何的异议,莫说在别人眼中,在张良看来,赵凌都已经算仁慈之君了。 天色已晚,赵凌起身:“朕去陪陪父皇。” 张良微微躬身,跟着赵凌走出章台宫。 “扶苏明日应该就到了?”赵凌走在皇宫中,抬头看了一眼明月,笑道,“淳于越他们见了扶苏,也该去鲁地筹粮了,听说他们在常奉府看了一天一夜的书了?” 张良笑容有些古怪,应道:“确有此事,他们都在揣摩陛下的圣意。” “哈哈哈哈!”赵凌也是笑了起来。 张良之前可看过赵凌的《抡语》注释,他真不敢想象,若是将赵凌那本《抡语》拿给淳于越会不会把常奉府一众博士给气得直接骂娘。 张良都觉得自己无法揣摩赵凌的心思,他不相信淳于越他们仅仅是看赵凌对儒家典籍的注释就能揣摩出他的心思。 张良甚至到现在都不清楚赵凌是否真的打算传扬儒家学说,还是仅仅为了骗儒家的人效忠捐粮。 按理说能写出《抡语》的人,对儒家圣贤应该也没多少敬意可言吧,但赵凌又熟读儒家经典,对正统思想也能注释,或许《论语》那只是赵凌自己另类的理解,毕竟其中的注释乍看又有几分道理
相关推荐:
掌中之物
试婚
病娇黑匣子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皇嫂
剑来
他来过我的世界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女儿红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