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这时候,蒙武想到自己那两个儿子都已经归顺赵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蒙毅还好说,赵凌兵临城下,大势所趋,若不归顺,恐遭杀身之祸。 蒙恬那混小子又是为了哪般? 他不是一直都是扶苏那一党的吗?如此轻易便轻易便叛变到赵凌那方,为臣为友都是不忠。 等他回来,定要好好教训一番才是! 密探见始皇帝和蒙毅都不说话了,这才继续将赵凌面对张良萧何等人的劝谏是如何回应的一一道来。 当听到赵凌为何会将三大氏族官员下令之时,嬴政也不由暗叹了口气。 三大氏族为大秦一统天下的确做出了不少贡献,但这些年来,他们氏族的势力渐渐庞大,哪怕商鞅变法之后,已经收回三大氏族不少特权,但他们的一言一行,嬴政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也是因为如此,三大氏族的官员最多也只能是九卿,不可位列三公,否则权势滔天,他便找不到大臣去平衡。 赵凌的竟然是想推行他的政令,将他的门生学子安排进朝堂之上。 如此说来,坚定地封张良为相,也是应该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凌是想完成一次朝堂上的权力更替。 令嬴政心忧的是,那些三川学子真的能替代之前的老臣? 三大氏族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不可忽略,将他们都下狱,纵使三川学子有些才干,下达到各县郡的政令,谁人来执行? 三大氏族的人从中使绊,赵凌又能如何解决? 还有就是三大氏族的影响力巨大,赵凌将孟巍然等人下狱,寒了老秦人的心,只会顶上暴君的名号,天下还有何人会听他号令? 哎!终究还是太年轻,操之过急了。 嬴政已经决定,如果赵凌今日早朝无法平息三大氏族的怒火,那他就亲自出面,哪怕亲自去天牢中将孟巍然等人请出来也未尝不可。 第21章:阴刻之君 密探接下来说的就是赵凌和张良他们商讨对三川学子的任命。 几人对话之中其中夹杂许多连嬴政都不懂的名词。 “蒙将军,你可知何为科技部?”嬴政实在想不出来,试图问问蒙武,说不定老将军岁数大,听说过些秘闻。 蒙武这一生就研究打仗了去了,哪里知道这些:“陛下都不曾听闻科技部,老臣又怎会知道?” 嬴政还不死心:“章邯?你可听说了?” 章邯也是连连摇头:“臣不知。” 嬴政有些失望,眉头皱得更深了:“还有赵凌说到医学部,他说尉缭今日会将青霉素从三川郡运至咸阳,让医官随大军出行,夏无且,你可知青霉素为何物?” 夏无且缓缓摇头:“闻所未闻。” 嬴政怒道:“夏无且,你不是大秦最好的医官吗?竟然连青霉素是什么都不知道!” 夏无且连忙跪地:“陛下,学海无涯,是臣学艺不精,还望陛下恕罪!” 嬴政也没心思理夏无且,喃喃道:“看来赵凌是打算推出新政,建立新的官职,大秦已经不起他这般折腾了。” 大秦现在的官职体系可是历代先人总结,嬴政最后选出来最好的体系,这才兼并六国多久?又要变法吗? 要知道每次变法,势必引起动荡。 赵凌真是铁了心的要把大秦往深渊里拖拽啊。 嬴政虽然没听过科技部、青霉素这些东西,但这些在他看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听出来了,赵凌竟然又要变法! 他将孟西白三族官员打下大牢,目的就是为了顺利建立他所谓的新政吧。 “荒唐!朕若真的驾崩,他这般折腾,岂不是朝令夕改?”嬴政眼底的怒火已经快要溢出来了,“仅仅是将孟巍然他们关起来,就以为可以推行新政了,他以为他才能已经远超历代先贤了吗?” 嬴政听出来的就是,赵凌明明知道将三大氏族的官员关起来会引起什么后果,但他还是要一意孤行,就是为了他的新政。 这哪里是推行新政啊,分明就是打他嬴政的脸,打赢氏各位先祖的脸。 “狂妄至极!” 嬴政气得一口气喝光了旁边的牛乳。 蒙武如今倒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好似看热闹的路人。 他也听出来了这些信息,但他现在差不多放宽了心。 因为赵凌是个很孝顺的人,他相信,只要嬴政出面,当前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假死这种事情不是始皇帝你自己要玩的吗? 现在玩得差不多了,知道自己儿子是个急功近利的崽子,那你现在是不是该出面教一教了? 倒不是蒙武见不得赵凌优秀,但嬴政嘚瑟那样子实在叫人不舒服。 如今赵凌的表现已经远超当世俊才,嬴政再教导两三年,必然能成为一代贤君,这就足够了。 如果赵凌处处令人满意,一天之内便能接手整个大秦帝国,解决内忧外患,岂不是显得他那两个儿子很傻? 大家都有儿子,皇帝家的儿子优秀点很正常,身为臣子,看到未来的君主有这般才干和胆识,也会跟着高兴,但你也不能太过分了。 一杯冷的牛乳下肚,嬴政也逐渐冷静下来,盯着密探,冷声道:“接着说!他们还说了什么?
相关推荐:
凡人之紫霄洞天
妙拐圣僧
女儿红
生化之我是丧尸
可以钓我吗
病娇黑匣子
他来过我的世界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将军男后(修改版)
恶女嫁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