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他先稳住朝中大臣,不让他们自尽,只需让他们交出信物,以他们的性命为要挟,便能控制城中各大世家。” “申时过后,放不放人,还不是他说了算?难怪他会留下冯去疾……” 嬴政说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 章邯也是好久没见始皇陛下露出这般发自内心的笑容了,连忙说道:“陛下洞悉无遗,二公子大才,乃是大秦之福啊!” 嬴政刚才那么一说,章邯都听得有些热血沸腾,亦认为赵凌是这么谋划的。 他没想到,看起来明明是必败的局,竟然还有生机。 如果赵凌杀了百官,肯定会引起不少反弹,毕竟兔死狐悲,而且那样做,整个秦国朝堂都会陷入瘫痪状态。 若大臣纷纷自尽,城中那些世家们也会反他。 以他现在的兵力想要彻底镇压,胜率也不足一成,或许他能在盖聂的保护下离开咸阳,但这皇位注定与他无缘。 只有像始皇帝说的这般,徐徐图之,公子扶苏在他手中,到底是生是死,也就是他的一句话。 或许公子扶苏已死,他说救下了扶苏,不过是想先稳住儒家门生。 听章邯给出这样的评价,嬴政收敛了笑容,佯怒道:“为君者,言而无信,耍这种小聪明,终究还是上不得台面。” 如果赵凌真的如他所说的去做,嬴政的内心其实是很欣慰的,在自身兵力远远弱于对手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兵不血刃做到这一步,已经称得上奇才了。 若给他足够多的兵马,他又能做到什么地步? 嬴政为赵凌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有些担心扶苏的安全,他早已派人去查扶苏是否还活着。 扶苏就是被那群儒生给洗了脑,就缺少赵凌那杀伐果断的气势和无所不用极其的手段。 若是扶苏继位,赵凌在一旁辅佐,大秦那些藏在暗处的敌人又算得了什么? 寝宫殿前,百官退去,连禁卫们都站到三百步之外。 冯去疾身着华丽的锦绣官袍,浑身上下却充满了儒雅从容的气质,面对赵凌,他的脸上没有丝毫惧意,被留下后也没主动问赵凌缘故,就静静地站在那里,好似一棵千年不朽的松柏。 赵凌和冯去疾互相打量着对方,赵凌留下冯去疾是因为冯去疾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的人。 他对当今朝堂的情况并不算熟悉,总不能把百官都杀了,冯去疾在朝中声望极高,冯家也有一定的底蕴,让他帮忙管理文官,那就是再好不过的。 两人对视良久,赵凌终于开口问道:“冯丞相可朕为何留下你?” 冯去疾拱手道:“二公子,您可是要请扶苏公子回城继承大统?” 刚才百官皆跪地臣服,连王绾那个坚决拥护扶苏,且崇尚周礼的人都迫于形势跪地称臣。 唯有冯去疾一直不跪,在那乌泱泱跪倒在地的大臣中间犹如鹤立鸡群。 他甚至到现在都不愿称赵凌一声陛下。 赵凌笑道:“冯丞相看朕像是为他人作嫁衣的人吗?” 冯去疾质问赵凌:“那敢问二公子,公子扶苏是否真的还活着?” “自然还活着,君无戏言。”赵凌盯着冯去疾的眼睛,问道,“难道说冯丞相也是扶苏那一党的?” “好一个君无戏言!”冯去疾根本不作回答,抚须大笑起来,“二公子,冯去疾见二公子杀赵高,斩李斯,原以为你是一代枭雄,没想到你竟也是个迂腐之人,你少了始皇之霸气果断,当不得皇帝!” 赵凌算是听出来了,这位冯丞相哪里是扶苏那一党的啊,他分明就是在暗示自己,要想当皇帝,就得杀了扶苏啊。 他不肯称臣,绝对不是因为什么文人风骨,或是对谁忠心不二,有可能就是权衡利弊之后觉得赵凌没有胜算罢了。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 第7章:这是朕的天下 “冯丞相是想劝朕杀了扶苏?” 赵凌看着冯去疾,脸上微带笑意,饶有玩味的语气,“如果扶苏已死,不知冯丞相可愿效忠于朕?” 冯去疾收敛了笑容,沉默片刻,闷声道:“若扶苏公子已被赵高那奸人所害,二公子今日所为,便是为兄报仇,为父守业!大义所向,冯去疾自当忠君效国。” 他有些不太明白赵凌是的意思。 暗示懂吗? 什么叫暗示?就是有些话根本就不能挑明。 扶苏就不能已经自杀了吗? 他自杀是因为赵高李斯传的假诏,一切罪责都不在赵凌身上,日后史官最多只能说赵凌为了大局诓骗百官,他还为扶苏报了仇,这可比弑兄篡位听起来好太多了。 赵凌又问:“那冯丞相以为,若扶苏已死,接下来朕该怎样才能稳固朝堂?” 冯去疾眼底闪过一道精光,计策脱口而出:“ 那二公子当将扶苏之死讯传给丞相王绾,联合儒家,控制住咸阳兵力,那些世家贵族根本就不在乎何人当皇帝,只要二公子能许以重利,这些人定会臣服。”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相关推荐:
九品道士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爸爸,我要嫁给你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逆战苍穹
剑来
蚊子血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