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数多少,论数银子的本事,户部当仁不让。 晨曦微晓,礼部尚书便带着礼部官员到达现场,礼部领旨督查,瞧着这人声鼎沸的模样,他恍然有种进了菜市口的错觉。 这从马车上卸下来的每一口箱子,只要一打开,入眼的都是白花花闪瞎人眼的银子。 而看得多了,也从震惊之中淡定了。 “本官为官多年,第一次发现什么叫做藏富于民。” 朝廷穷得叮当响,而商贾们却富得流油,一日之内居然真能凑齐二十万两银子!礼部尚书摇头叹息,怪道贺惜朝敢提那至今为止令朝中官员诟病的两成四关税。 这位年轻人,看的可比积年老臣透彻,而且果敢干脆,手段老辣,真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谁不称赞这位小贺大人的本事,都说是财神爷下凡。”旁边随行的礼部郎中道。 “哦?不是文曲星吗,怎么又变成财神爷了?” “说是拿起笔的是文曲星,拿起元宝的就是财神爷,佛有二相,这小贺大人两神共生似乎也说得过去。”有个员外郎打趣道。 秦大人闻言哭笑不得:“怪力乱神,可不好随便说。” 他刚说完,户部一个小吏跑了过来道:“秦大人,冯阳绸商的一家已经交完定金了,我们大人请您过去核查。” “大人,那我们赶紧去吧。” 礼部尚书离开我闻讯赶去,只见谢二擦了一把头上的汗,对他道:“秦大人,您要不核对一下,二十万两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对的话,请盖个戳印,这杨家名额就占了。” 只见整整齐齐五十口大箱子敞开搁在一片空地上,银光耀眼,直闪瞎人的眼睛。 礼部尚书道:“如此敞亮,有什么不放心的。” 礼部尚书的戳印一盖,只听到锣鼓隆冬一声响,报喜官大喊道:“冯阳绸商杨家,二十万两清点完毕,占一名额!入库!” 这个锣鼓刚敲完,另一边又有人喊道:“大人,武邑茶商的方家也交满了,请核查。” 然而每过多久,又有一处喊道:“大人,这边也好了,陈州瓷商周家……” 好几家都是两次会议上没什么声响的商贾,然而一出手却惊呆了所有人。 眼看着名额一个个减少,还差点几万银两没送过来的不禁着急了。 突然有人喊道:“盐商呢,娘的,那群盐商怎么一个都没来?” 此人一喊,顿时有人恍然大悟:“糟了,那群王八蛋本就有名额,根本不着急!” “那现在还剩下几个名额?” “八个!” 话音刚落,锣鼓声又被敲响了。 只有七个了! 而到此刻,孙家,平家,邓家以及另外两家才姗姗来迟,身后则跟着浩浩荡荡的马车队伍。 今日朝堂之上,户部从上到下空缺,礼部也是全部没来,为什么,大臣们已经都知道了。 贺惜朝这一手实在太空前绝后,第一次在朝会上,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弹劾他。 众人看着他神色淡淡地站在队列之后,不知怎的,后生可畏这四个字落进了心底。 如今没什么人关注其他政事,都耐心等待着时不时跑进来禀告的侍卫。 “启禀皇上,户部来报,已经有八家交足银两。” “一百六十万两进账了。”胡阁老话音落下没多久,另一个侍卫又匆匆跑进来道,“皇上,已经九家交足银两。” 随着这侍卫的汇报,所有人都默默地往上加了二十万两。 忽然贺惜朝问道:“盐商交了吗?” 侍卫摇头道:“卑职来的时候,盐商们才刚到。” 贺惜朝点点头,便不再多问。 他突然这么一说,让所有人都好奇了起来,然而他又沉默着不解释,这种让人抓耳挠腮够不到痒处的难受、 如今的贺惜朝就像个会移动的银库,没人质疑他开源的本事,是不是又有什么令人咋舌的想法? 大臣们其实很想吼上一句:你倒是说啊,问这到底有什么深意? 最终还是天乾帝开口了:“贺卿为何有此一问?” 贺惜朝回答:“臣将其中五个名额指定交给了盐商,只余下十个名额由其他行业商户们争抢,这必然是不够的,若是前十个名额没一个同行抢到,那么只能想尽办法从盐商手里买名额,这估摸着就是盐商迟迟交付定金的原因,他们等着其他人开价!” “买名额?”贺惜朝这个解释果然又让人惊讶。 还能这么来? 接着便立刻有人问道:“朝廷给出的名额,也能公然买卖?” 这话引起了一片窃窃私语。 “这未免太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吧?”萧铭幽幽地说。 萧弘转过头看他,不禁笑道:“小铭儿昨日的心得笔记怕是白写了,在商言商嘛,朝廷给出名额的时候可没说过不能买卖,他们私下交易,出让名额朝廷也管不到。” “却不知这个名额能卖出多少?” 这些大臣们对钱财的认知已经被贺惜朝打破,曾经觉得商贾地位低,赚点钱也是应该的,可没想到二十万两银子一日之内就能凑个齐整! 曾经觉得两成的关税简直是个蛮不讲理的数,没人会答应,却没想到那点税商人根本看不到眼里,一百万两挣着抢着送进国库来! 财富的概念,从今日开始被刷新了。 “或者加个四成,五成?”有人不确定地猜测道。 有些大臣比较大胆:“翻个倍不知可行?” 然而他话音刚落,便有人摇头道:“净赚五十万两?不对,是一百万两啊,那也太多了吧!” “这岂不是什么都不做,在家数银子就够了!” 众位大人纷纷猜测,却见有人问道:“对了,贺大人,你觉得呢?” 见所有人都看过来,贺惜朝只得道:“五倍往上翻都是正常的。” 大臣:“……” 天乾帝:“……” 萧弘抽了抽嘴角道:“今日看来得让你上一堂经商之道了。” 贺惜朝真觉得今日朝廷有些诡异,他哭笑不得地问:“诸位大人都没有要事上奏?” “今日最大的要事便是那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王阁老道。 就连向来以沉稳著称的谢阁老也不禁拔下了自己几根胡子,他忍着痛道:“别卖关子,说说吧。” “只是鄙人之见,纯做个参考。”贺惜朝不得不站出来,抬手行了一礼,然后说,“盐商有名额,意味着他们在接下去的两年能够派出全部的商队前往西域,这个数量比之去年偷偷摸摸靠走私暗地里交易的会多很多,至少能翻上两倍,甚至三倍有余。这五十万两的市场准入是我们按照前几年的数量计算出来的税银,所以它的实际价值其实有一百五十万两之多。诸位大人,能明白吗?” 大臣们互相看了看,有些点点头,有些面露迟疑,只有丹陛上的帝王,纹丝不动,看不清楚是懂了还是没懂。 当然贺惜朝也没敢问,反正有萧弘在,天乾帝不懂总会从儿子那里问出个所以然来。 贺惜朝于是继续说:“再者,边贸说白一点依旧是做生意,知道点商贾之事的人都明白有一种叫做市场占有。同样的东西,同样的品质,同样的价格,谁先进入人们的眼前,就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以边贸为例,假如王家占了名额,可以在接下来两年内与西域各国做丝绸交易,谁都知道这玩意儿很精贵,品质好坏差很多。正好王家的丝绸价格还公道,质地光滑细腻,很受西域王公贵族喜爱,自然西域人就乐意去购买王家的丝绸,甚至将来以他家的价格,品质来衡量其他家的好坏。两年之后,边贸完全放开,再有其他家的丝绸销往西域,便发现同样的东西很难卖出去,因为西域人已经习惯了王家的丝绸,别人家只要品质不是特别好,价格不是特别低,就不会放弃原本不出错的王家去选择别人家,这就是市场占有。两年的时间,足够先得到名额的商家抢占先机了。这甚至比那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一年的市场准入更加重要,所以再加个两倍不算多,这点也明白的吧?” 举例说明,其实再明白也没有了。 商贾之事就在身边,好茶天下到处都有,然而每年能进贡的也就那么几大家,无非习惯罢了。 只是没人刻意去留意,也没有总结灵活现用,知道听到解释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也都是财富。 “小贺大人这么一说,咱们倒是明
相关推荐: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壮汉夫郎太宠我
危险情人
删除她gl
作恶(1V2)
高门美人
在爱里的人
我的美女后宫
靴奴天堂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