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街上商贩的叫卖声络绎不绝,街道两边的商铺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青州城内没有受蝗虫的影响。 街上巡逻的官兵很多,城门口的防守也很严苛,几乎不让难民进城,想要进城就得给银子,谢觞和江凤华伪装成商队并且也给了过路钱。 入住客栈后,林枫满脸气愤地回来了。 谢觞问他,“让你去打听情况,你回来摆脸色给谁看。” 林枫道,“外面的酒楼茶肆都在传谣言,听了我就一肚子气,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传的,让我逮着我劈死他。” 江凤华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喝口水,慢慢说,身体是自己的,别气坏了自己,什么谣言让你这么生气。” 林枫接过一口喝了,滔滔不绝地道:“有人传青州天灾是上天给皇帝的惩罚,这些都是上天的意思,老天爷不满新皇登基,放蝗虫以示警告。 他们传皇上第一年登基就遇到蝗虫肆虐,寓意对新帝不满,因为皇上发动战争,撕毁与胡族的协议,占领边塞之地,百姓苦不堪言。 还有人说蝗虫是神虫,不能杀死,只能将它们供奉起来,他家祖先可能都没让他供奉起来天天参拜,却要供奉吃光粮食的蝗虫,我看传这种谣言的人脑子有病。 我还听说有百姓到田间烧香烧纸只求“神虫”吃饱之后返回天上,甚至有人看见寻找食物的百姓在捉蝗虫饱腹被活活打死,称他们的做法会得罪老天爷,让他们的家人日日替蝗虫祈祷和祭祀……” 林枫噼里啪啦讲了一堆,江凤华又为他倒了一杯水。 谢觞皱紧了眉头,沉声道:“又是针对皇帝的言论,到底是谁?” 江凤华也听出了不对劲,又问:“新皇登基是什么意思?皇帝不是一直是你父皇吗?为什么会是第一年登基?就算制造谣言拿蝗虫说事,皇上也不是新帝啊!” 林枫立即捂住了嘴,他实在是气糊涂了,他看向谢觞的方向。 谢觞双眸冷冷地盯着林枫,说话怎么不过脑子? 林枫也是气糊涂了没想到那么多。 只听林枫又道:“都是谣言,全是诋毁,造谣都不要本钱,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羔子编纂的谣言,皇上当然不是今年登基的,皇上在位都几十年了,连皇上哪年登基都没有搞清楚就敢传这种杀头的流言蜚语,我看他们是不想活了。” 谢觞道:“有人胡言乱语,胡编乱造,以讹传讹,咱们如果真的生气就上当了,看来有人想要借着这场天灾对付皇族。” 江凤华微眯着眼睛,“真是胡编乱造的吗?” “阮阮难不成也相信这场蝗灾是老天爷在惩罚皇上?” “我自然不相信这种荒谬的言论,青州蝗虫爆发和今年的气候有关,干旱过后蝗虫迅速繁殖,从此引发蝗灾,历史上的蝗灾不少,大家也会慢慢积累经验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会度过这次难关的。”江凤华道。 “阮阮读的书多所以明白事理,可是百姓不明白啊,他们遭了难就会相信这些言论,从而真的把灾难怪罪到皇族身上,大多数老百姓都愚昧无知,他们才不管皇帝是哪一年登基的,他们只知道他们确实受灾了,蝗虫吃了他们的庄稼就是老天爷在惩罚他们,有人编撰这种言论分明就是想要陷害皇族。”谢觞顺着她的话解释:“这个时候上寺庙求神拜佛的人更多,哪怕家里仅剩下一点吃的,他们都会拿到寺庙去供奉神明。” 江凤华被他成功糊弄过去了,“求神拜佛也是他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大家都想不到办法了才会去求菩萨,你是皇族的王爷,就应该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件事。” “本王一定会为百姓做主的。” 谢觞眸光闪过凌厉之色,朝林枫道,“马上立刻就去查青州知府,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时,盛京城也有消息传来,林枫接过暗卫的密信递到谢觞手上,“夜影派人传过来。” 谢觞打开信件看了之后,暗忖着:原来苏卿卿是被康亲王的人救走的,萧煜留在盛京他是如何得知的这个消息,如果真的与康亲王有关,他救走苏卿卿想要干什么? 康亲王自从被贬去西北就再也没有了音讯,青州过去就是西北。 谢觞道:“我写封信,林枫你让人送出去。” 他朝江凤华道:“你在这里等我,我写封密函交给林枫送出去调查西北。” “你们去吧!”江凤华没看他的信,应该是朝廷的事情,她不方便插手。 她暗忖着:不知道白语晗回到江州没有? 第599章 她运气这么好? 趁着谢觞和林枫商议事情,江凤华独自上街了,她要亲耳去听听百姓们说什么。 她刚出门就见百姓风风火火往一个方向跑,她拉住一个人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听说城西门那里来了一位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大家都去看热闹了,要求她救命呢!” 江凤华暗忖着,什么活菩萨,可能是见青州遭难装神弄鬼想来骗钱财的神棍,她想要回去通知谢觞,又想到他的确有公务要处理,她也帮不上他们。 她找客栈老板留了口信去了城西门。 街上越来越多的百姓往城西门走,她拿了自己的剑转身也跟着百姓走了。 到了西门,只见百姓们都拥挤在名叫望月楼的酒楼前,她顺着视线望去,只见一个身着一袭白衣的蒙面女子,她打扮成观音的模样,手中拿着净瓶嘴里念念有词。 有百姓起哄,“什么活菩萨,什么观音救苦救难,她是不是吹牛的。” “听说一路上救了不少人,并且人家分文不收取,她的本事是看得见的,又没让你掏钱,人家吹牛做什么,信不信只管去试试就知道了。” “我又没病,我试什么试。” 这时,只听楼上有人喊道:“妙音娘子是观音菩萨座下第七十二位俗家弟子,机缘巧合下来到青州,得知青州遭到天灾,特来解救万民,从明日起,接下来的十日妙音娘子都会在此地讲经,每日接收二十名有缘人进入,大家若有兴趣可到旁边抽签,抽中一到二十签文者可到我这里领取牌子,凭牌子可进入听妙音娘子为各位答疑解惑。” 有人道,“要见妙音娘子,我可以把我八十岁的老娘带来请娘子替她瞧瞧病吗?” 楼上人道:“这就要看你能不能抽中二十签文之内的号码,能入围者,妙音娘子随时恭候大家。” 一时间又是一阵起哄,大家都很不满,为什么不多准备点牌子,望月楼里明明可容纳几百人。 江凤华听着百姓们的议论,又仔细打量妙音娘子,她虽然只露出了一双眼睛,但是江凤华总觉得楼上的妙音娘子的眼睛有些眼熟。 江凤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也上前抽取签文,她看了一眼签文上的数字瞬间傻眼了,“第二十签。”她运气这么好? 其实她对妙音娘子没有兴趣,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抽了,反正抽签又不要钱。 有人见她抽中连忙起哄,“姑娘快去换入场牌,难得有机会能听妙音娘子讲经。” 她将签文递到旁边一个姑娘手中,“姑娘想要听妙音娘子讲经吗?” 谢敏敏见她没认出自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朝周围的人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退后,她接过签文,试探道:“你不要吗?” “没兴趣,信妙音娘子能救苦救难不如信我自己。”江凤华沉声道。 谢敏敏微微一笑,她仿佛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江凤华,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道,“多谢,请问姑娘芳名。” “不必言谢,我也没做什么。”她说完就想要离开。 谢敏敏朝楼上的人使了个眼色,只见妙音娘子的面纱突然滑落,她故意道:“我家里正好有人生了重病,听闻妙音娘子妙手回春,如果妙音娘子真的能救我哥哥的命,姑娘让了签给我就算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我叫敏敏。” 此时,江凤华也听见百姓的欢呼声,抬头看见了楼上妙音娘子的真容,她心里猛地一惊,怎么会是白语晗? 正当她想要追上去,下一刻,白语晗就被带离了当场,只听刚才宣读人又道:“明日辰时,妙音娘子会在此恭候大家,大家回去吧!明日再来。” 江凤华也防备着,从白语晗的神情来看,她仿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怎么会出现在青州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不是回家了吗? “姑娘在看什么?”谢敏敏故意问。 江凤华看着她手中的竹签,又想到白语晗,她脑子里思绪万千,她运气哪有这么好刚到抽到进场资格的号码。 只怕这是一个圈套吧!可是白语晗在对方手上,她要怎么救出她。 想明白这些,她转身就朝客栈方向走。 谢敏敏的人想要追上去,却被她突然拦住,“她会回来的,她的朋友在里面。” 江凤华认不出她,这就有意思了。 原本她以为江凤华见到白语晗一定会进入酒楼,她再佯装成和她巧遇。 可是现在是什么情况? 果然,江凤华去而复返,拦住了谢敏敏,“敏敏姑娘手中的号码牌……” 谢敏敏疑惑,“姑娘送给我了。” 江凤华有些不好意思,“是啊!”她想再去抽签可是已经结束了。 “姑娘是想要拿回去吗?我还给你吧,反正妙音娘子要在青州停留十日,我家也是青州的,我还有机会。”她道。 “不好意思啊!我也是突然想到家里也有病人,如果能尽快见到妙音娘子,就能尽快给我家人治病。”江凤华也找了个借口。 “原来如此,我明白姑娘的感受,我家哥哥也病了,那种着急的感受外人是无法体会的。”谢敏敏叹了口气,“这本来就是姑娘的机会,还给姑娘也是理所应当的,祝愿姑娘家里人早日康复。” “其实妙音娘子能不能治好我哥哥也是一个未知数,毕竟我们请了很多有名的大夫都无济于事,有时候治病也是要看缘分的,我也是只说城西来了位活菩萨,想来碰一碰运气。” 江凤华见她满目真诚,又道:“也祝你哥哥早日康复,去找真正的大夫治病吧!妙音娘子可能不会治病。” 江凤华离开后,谢赟才露面,“她已经知道白语晗被控制起来了竟然没有进入酒楼,看来她很谨慎啊!刚才你们什么情况?” 谢敏敏疑惑道:“江凤华没有认出我来,我这次见她的感觉也和上一次在衡阳宫时完全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谢赟道。 “皇祖母对她都有些怕,那个时候她眼睛里满是精明,现在她像是变了一个人。”谢敏敏说不出那种感觉,道:“现在的江凤华眼中没有野心,像个傻子一样。” 太皇太后被她怒骂时的情景,她记忆犹新。 “你是说她失忆了?”谢赟道。 “对,就是失忆了,她把我忘记了。”谢敏敏道。 谢赟唇角勾起冷笑,“你可以和她成为朋友,邀请她到府上做客。” 第600章 谎言越滚越大了 谢觞刚准备去找江凤华就见她心事重重地回来了。 “阮阮,你去哪里了?”谢觞关心道:“外面很危险。” 江凤华朝四周看了一圈,总觉得有人监视他们,却又没有发现可疑的人。 她拉了谢觞重新进入客栈,“我看见白语晗了,她怎么会以妙音娘子的身份出现在青州城,还说是观音菩萨的弟子。” 她将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道:“我想了一路,我一直在想这是一个引我进去的圈套,我没进去,可是这么多人抽签又怎么做得了假,刚才在回来的路上也没发生什么事,是不是我想多了,可是白语晗又怎么会以妙音娘子的身份出现在青州城。” 刚才她回来时手中的剑一直防备着,她以为路上会有危险,直到到了客栈门口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谢觞拉她入怀沉声道,“还好你没有单独进去,万一是有人给你下套呢?以后不可以单独出去。” 江凤华自己都搞不明白,那一刻,她脑子里仿佛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提醒她要小心谨慎,她没有冲动进入酒楼找白语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白语晗只是巧合来了青州。”江凤华又道。 如果萧煜没有送消息来,他还真的没有头绪,甚至不会往康亲王这边想,现在他可能猜出个大概。 谢觞道,“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控制白语晗的人就是散布谣言的人,从南国开始我们就在别人的监视中,到了青州我们还在别人的监视中,甚至对方知道我们认识白语晗,又故意引你去,这就说得通了。” “既然他们一直监视我们,为什么一直不动手,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江凤华疑惑道:“王爷能猜出是谁要害你父皇吗?” “可能也是谢家人。” 江凤华疑惑:“你们皇族的人散播谣言说老天要惩罚皇上?事情似乎不简单,和林枫接到的密信有关系吗?朝廷中的机密,如果不方便说你也可以不说。” 谢觞也没有瞒着她,将康亲王和父皇的恩怨简单说了,“青州往前就是西北了,自古以来西北是最贫瘠的地方,康亲王被父皇贬去了西北,并言明他一辈子都不能回京,如果是康亲王,我猜他们借着这次青州的蝗灾传谣言,其目的就是贬低皇族,激起民愤,报当年贬他之仇,再往深了想,他可能还会造反。” 江凤华没有失忆前也是知道皇家的这些事情的,他没必要瞒着她。 “这些都是我的推测,现在也没有证据表明康亲王会造反。”谢觞又道。 江凤华道,“还真是复杂啊!最怕的就是这种亲人之间的争斗,同宗同族的亲人,就不能各退一步吗?权力就真的这么重要,比亲人还要重要。” 谢觞道:“现在的你是不会明白的,皇族中的人争夺权力是常态,谁不痴迷皇权,皇家没有亲情,父皇和康王叔就是最好的例子。” 江凤华以前也口口声声说她要做皇后,她只为权力,现在的她把什么都忘记了。 “所以一直从南国就开始监视你的人是康亲王一脉的人。”她突然想起来:“帮助涂吉娜和涂竣的那位云公子会不会和康亲王有关?” “如果真的有关系,康亲王和藩国联手了,又造谣皇帝,这就说得通了,毕竟康亲王痛恨你父皇将他贬到西北受苦。” 谢觞听后只觉得满头黑线,经阮阮这么一说,的确是说通了,可是现在他要怎么告诉阮阮父皇已经驾崩了。 他叹气,谎言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了。 谢觞甚至在想江凤华上一世是否经历过康亲王一脉造反,他虽然进入过她的梦境,可是由于江凤华一直住在宫里,她也从未接触外界,所以她根本不知道朝堂上的事。 伍子大师说过他只能进入江凤华的梦里,别的事情他一概不知。 不过从她的梦里,他知道他的皇位至少是坐稳了的,康亲王一脉造没造反他不知道,他知道即使康亲王造反肯定是没有成功的。 眼下的蝗灾如何处理迫在眉睫,谣言四起,有人想要利用百姓搬弄是非。 朝廷已经拨款五十万两赈灾银,按理说应该够安置灾民,外面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 他们收拾了一番又去了青州府衙。 知府衙门坐落在城东,远远望云,青砖灰瓦,颇为朴素,门前的两尊石狮子也很老旧了。 马车停在衙门前就有兵官过来催赶,“你们是什么人,府衙门口不可逗留,快走。” 林枫从马车上跳下来,“请问这里是青州府衙吗?” 衙役不耐烦地指着衙门上方道:“没长眼睛啊,上面明明写着青州府衙几个大字,这里不是府衙是什么地方,你们是什么人,跑到府衙来做什么,要状告就要先递状纸,等师爷审查过后再交给知府老爷……没事就快点走。” 衙役像是念顺口溜一样念了一通,林枫也没有记住,只觉得官兵是什么态度? 他忍了。 只见他微笑道:“我家公子是从南国来的商人,听说青州遭了蝗灾,特意赶来想要捐赠一批粮食,为青州的灾情出一份力,不知道官爷可否告知我们知府大人现在在何处?” 衙役这才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又看向马车,果然华贵,瞬间,他态度就变了,立马恭敬起来,“知府正在府衙里,这会儿应该正大处理公务呢,你们打算想要捐多少粮啊,可否出来面谈。” 林枫道,“我家公子不差钱,捐钱也是为了做善事积德,要捐多少,得看你们需要多少,我家公子随便卖一车珠宝玉器钱就来了,官爷放心吧,我们捐得起。” 衙役暗忖着:好大的口气啊!不过他也听说过南国商人不缺钱,都是有钱人。 谢觞掀开车帘从里面走出来,只见他满身富贵,手上带着精致的玉扳子,华服金冠,瞧着富贵非凡,江凤华打扮精致陪在身边。 衙役看着两人从车厢里出来,一时间看痴迷了,不仅长得好看,还很富贵,又有油水拿了。 衙役连忙让人去通知范知府,又亲自带路,“公子夫人里面请。” 第601章 最穷的知府 谢觞搀扶着江凤华下了马车,她主动挽着他的胳膊,嘴里说着南国人才听得懂的方言,“夫君想要做善事为母亲积福气,我也要积福气。” 谢觞也听不懂,“为夫知道夫人心善,这次咱们来一定多捐,菩萨一定看得见咱们的诚意,保佑我们马上就能怀上孩子,多子多孙。” 江凤华愣怔,唇角勾起笑意,又用大周国的语言道,“捐了粮食和银子,我还要去寺庙给菩萨塑金身,听说大周国的菩萨最是灵验,保佑婆母身体早日康复。” 她故意说家里有人生病,就是想要试探衙役是否知道望月楼来了自称观音菩萨弟的妙音娘子知府知不知情。 衙役没有反应,他或许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范知府知不知道。 进了衙门,迎面是一幅“清正廉明”的匾额,只见匾额也是有些陈旧了,上面的字迹却是苍劲有力。 见到范知府时,他已经在正厅里等候着了,只见他身穿一袭洗得发白的官服,面容清瘦,全身上下看起来十分朴素,确实像个清官。 衙役道:“大人,人带到了。” 范德道:“听衙役说两位是南国来的玉器商,听说你们要为青州捐粮,本官代青州百姓谢过两位的善心,青州百姓实在太苦了。” 谢觞道:“我们也是路过青州才看到这里遭到蝗灾,我家夫人心善走到哪里都想做好事,她想要尽一份绵薄之力,大人需要粮食还是银子,我尽快让人去准备,五天就可送到青州发放到百姓的手中。” “有粮食自然更好,银子也可以,不知道公子想捐多少。”范知府又道:“两位做了善事,我们会为二位立功德碑,青州百姓不会忘记你
相关推荐:
剑来
大风水地师
有只按摩师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炼爱(np 骨科)
凡人之紫霄洞天
九品道士
他来过我的世界
医武兵王混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