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245章

第245章

是却不是现在,我们车上这点干粮解不了他们的难题,我想这里的人不仅是竹山镇的百姓,还有附近村子的老百姓。” 他又掀开另一边车帘,“你看那边的那些人有什么不同。” 江凤华道:“都是一些男人,他们手上拿着锄头和铲子棍棒等。” 她瞬间就明白了,如果他们敢露财露吃食,他们会随时上前也要吃食,东西不够分就会引发暴乱。 他们是做好了随时抢夺的准备。 然而守在村口的却是一群老弱妇孺,他们也一直防备着,林枫手中有剑,所以村民们才没敢上前。 到了镇长家门口,只见门头匾额上写着“孙府”两个字,大门紧闭,林枫上前敲门,只听见有狗吠声传来,却一直没有人来开门。 谢觞的声音从马车里传出来,“既然敲不开就直接翻墙进去。” 林枫没有避开人群施展着轻功直接到了墙头上,他的举动让百姓们胆战心惊的,“这么高的墙,一下子就跑上去了,真厉害啊!” 林枫的举动使得孙家的狗叫得越来越大声,有三只狼狗齐齐跑到院子里对着他嚎叫。 他见了三只高大凶猛的狼狗也不敢下去,难怪百姓们不敢往里闯,他都有些犯怵。 于是,他又从墙头上下来,“孙家的人应该都躲在屋子里,里面有三只大狼狗。” 谢觞的声音又从车里传出来:“你连三只狗都治不了。” 林枫嘟囔着:“您不怕您上啊!” 下一刻,他恭敬道,“爷是没看见那三只狗有多大,姓孙的能养得起三只大狗,看来不缺吃喝啊!” “即使卑职会轻功,卑职也还只是肉体凡胎,依卑职看它们就是闻着肉味来的,不如找块肉先引他们出来。” “都这个时候了,哪里还有肉。”谢觞道。 这时,街上的百姓们见孙镇长家门前来了人也都纷纷往上围攻过来。 有人道:“孙镇长家好几日没开门了,如果有人敢上前他们家就会放狗咬人,那狗有人高,可不得了。” 林枫问,“你们是竹山镇的百姓?街上怎么都关门闭户的,连商铺也关了。” 有位老人解释道,“村子里的百姓都上街来讨饭了,也没有银子,谁还敢在镇上开门做生意,他们都逃走了,以前我们竹山镇还是很热闹的,自从遭到蝗虫,大家都叫苦不迭。” “孙镇长家也没有人吗?”林枫问。 “怎么没人,没人里面会有狗叫,他们是怕百姓去他家讨饭吃,所以不开门。”老人又道:“他们家狗都有吃的,我们老百姓连口热汤都喝不上,能熬过冬天的都是当官和有权有势的人,我们老百姓只能守着门口让孙镇长给我们想想办法。” 江凤华也跳下马车,“孙镇长真有办法也不会养三只大狼狗守在院子里不露面了,分明是有意躲避。” 老人道,“就是这个意思。” 谢觞也紧跟着她下车,只见他眸光里一片冷寒,“让人砸门。” 老人见下车的人气度不凡,连忙道:“你们是何人,可不敢砸镇长家门,砸坏了不仅有牢狱之灾,放出狼狗来咬伤了人可不得了,你们是过路的,还是尽快离去吧,孙镇长可惹不得。” 老先生是镇上唯一的夫子,竹山镇周围几个村子里的孩子都会到他的私塾里读书,不过也只是穷人的孩子会来,富人的孩子都会送到县里去。 江凤华问:“以前发生过孙镇长家恶狗伤人的事情吗?” “怎么没有,刚发生蝗灾那会儿,就有谷雨村的村长来报信,就被咬过,生生咬掉了村长一条腿,后来就没有人敢轻易上门了。” 第596章 夫妻两人都怕狗 江凤华又道:“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们这里的县长和知府都没管吗?怎么会有老百姓在镇口拦人讨饭?蝗灾发生后,都是怎么解决的?” 老先生道:“孙镇长是我们这儿的富绅,有权有势,所以才能做我们竹山镇的镇长,县长的来头也不小,反正都不是咱们小老百姓能惹得起的,知府大人来看过了,各乡各镇都走访过了,之后就没下文了。” 江凤华看向谢觞,怎么和你说的不一样啊!你不是说大周国的百姓都不缺吃穿吗? 谢觞听后,沉声道:“老先生让百姓们都退后,狗跑出来自有我们挡着,不会伤着你们,大家很快就有吃的了。” 一听到有吃的,百姓们眼睛都亮了,但是一听要砸门他们也不凑上前,都怕被狗咬又纷纷躲得远远的。 林枫喊了几个人上前,又找了碗口粗的木头开始砸门,他原本可以翻墙进去把门打开的,也不用费这么大的力气砸门,孙镇长家的门明显被加固了。 他们不是真的要把门砸开,而是要闹出动静引出孙氏的人出来。 果然,他们没砸两下,里面就有人开口,“什么人敢砸门,还不快停下,我家老爷不在家。” 他们仿佛没有听到里面妇人的声音,继续一下又一下地砸着门。 妇人也怕门被人砸坏,迅速开了门,只见她身后的三只狼狗虎视眈眈地盯着门口的人狂叫,仿佛要冲出来吓得所有人百姓都躲了起来。 只听妇人恶狠狠地道:“你们是何人?” 三只狗一声接着一声狂叫。 林枫道:“我们找孙镇长。” “孙镇长不在家。”妇人直接道:“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不管你们是什么人都快走吧,否则畜生无良,咬着你们我可管不着。” 说完她就要关门,应付这种事情她得心应手。 林枫一个人怕这几只狗,但是身边都是他兄弟,他就不相信他们会武功会怕四只爪子的畜生。 于是他直接拿剑挡在门缝上,冷声道:“让孙镇长出来……” 他话没说完,妇人冷笑一声,“一、二、三。” 她喊完三声,三只狗就朝外面扑了出来。 一时间现场乱作一团。 与此同时,谢觞见状也有些发怵想躲,同时江凤华也往谢觞背后躲,夫妻两人一起往对方身后躲,他们的举动都有些滑稽。 谢觞挑了挑眉头强装道:“我保护你。”没想到这三只狗这么高大,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有些怕狗,怕听到狗叫的声音。 刚才在马车里他听到狗叫就没想出来,谁料江凤华自己下了车。 江凤华感觉到他身体都有些发抖,原来他怕狗啊!自己都怕得要死他还把她护在身后。 她凑近他的耳朵,“你越是怕它们,它们越凶,像我这样,它们就不敢靠近了,一定要保持冷静,气势上不能输。” 只见她露出牙齿,装成凶狠的样子。 谢觞被她的表情逗笑,他捡起地上的石子准确打在狗的鼻子上,接连几颗石子落下,狗也瞬间失去了战斗力被林枫等人制服。 江凤华道:“你明明能制服它们,为什么还怕它们。” “谁说我怕了。”制服它们说明他有本事,与他怕不怕没有关系。 “刚才我感觉到了呀!” 谢觞挺直背脊骨,威冷尊贵的模样,“有人出来了。” 这时,孙镇长才翩然从屋子里出来,只见他满身富贵,朝林枫等人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到我家门前找麻烦,我没得罪你们吧!” “你是孙镇长。”林枫问。 孙镇长想说不是,刚才躲得远远的老先生又凑上前来,“孙镇长啊,我们总算见到你了。” 紧接着又有百姓凑上前来,七嘴八舌地道“孙镇长,我是白石村的,听说朝廷有赈灾银发下来……” “我是柿子村的,今年的税收怎么还是那么多,我们村总共才三十六户,家家都没有收成,税收怎么交啊!” “孙镇长……” 百姓的声音一声比一声高吵的孙镇长耳朵痛,只听他冷声道:“我也是没有办法,赈灾银到没到我真的不清楚,税收也是上面的人说了算,我只负责统计催收,你们不缴,我也没办法向上头交代,我平时对你们都不错吧,你们也别为难我啊,大家有灾有难咬咬牙就挺过去了,挺过一年就都好了嘛。” “我们饭都吃不饱,怎么挺过去?”拿着锄头和棒槌的男人堵在孙家门前,“孙镇长家应该有饭吃吧,我们今天都去镇长家吃饭。” 男人一呼百应,没有恶狗挡路,他们直接挤进了孙家院子里。 谢觞和江凤华等人直接被挤到一边,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二三十个人挤了进来。 孙镇长的夫人见状连忙带着家里的孩子也开始撒泼打滚,“我家田里的庄稼也遭到蝗灾了,我家的土地也颗粒无收,我家的孩子也没吃饱过一顿,就你们饿肚子,我家不饿,你们欺人太甚了……” 孙家的几个孩子也跟着呜呜哭起来。 几个带头闯进孙家的男子见女人和孩子们哭成一团,他们也不好动手了。 孙镇长也准备好了说辞,“你们大家都回去,天天堵在我家门口也解决不了问题,我马上就去县里请示县长大人,看看他是什么意见,老天爷总会给咱们竹山镇一条活路走的……” “都这么长时间了,眼看着就要入冬了,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孙镇长说出个具体时间来。”一个女声穿透人群传到孙镇长的耳朵里。 “我都说了……” 孙镇长话没说完,只见江凤华带领着一群老弱妇孺挤到人群的最前面,“你们家孩子没有吃饱,你们田里也都遭了灾,她们呢,她们不仅没有吃饱,还饿了几天几夜了,朝廷的赈灾款和赈灾粮早就送到了青州,孙镇长当真一点消息都没有?还是其中有什么隐情,使得孙镇长不好明说。” 孙镇长怒声道,“你是何人?” “我们只是路过竹山镇,偶然遇见这里遭了难,我们听说朝廷早就对青州的灾情做出相对应的措施,为什么你们不仅没有收到赈灾粮,朝廷明知道你们受了难,却还要被收取赋税,孙镇长到底问清楚没有,今年的税到底怎么个收法。” 第597章 蝗灾不绝,天下不稳 “我一个小小的镇长,只是传达皇上圣意,并没有权力指手画脚,我怎么知道怎么个收法,我通知下去的是按照去年的惯例收取赋税,让大家做好准备。” 孙镇长知道每家每户都有存粮和存款,一次小小的蝗灾不可能拿不出钱来。 江凤华刚才已经问过谢觞,朝廷是否真的下达了收取赋税的旨意,谢觞说还没有到时间,现在正是秋收的时节,闹了蝗灾,朝廷还会减免,不可能收取,这话此时她也不能乱说。 孙镇长这么说只有一个可能,他们想要在朝廷收取赋税之前收一笔钱,如果真的减免,这些钱自然就收到他们的荷包,而百姓又不知道,地方官员就可能大赚一笔了。 孙镇长一个小小的地方镇长,他官不大,却是地方地头蛇,十里八村的百姓都要听他的。 他要传一个假圣旨什么的,上头人听不到也管不到,最后还什么都是他说了算。 谢觞听说了“传达皇上圣意”这几个字,他就知道事情不简单,看来民间有人让他背锅了,青州的蝗灾如果得不到解决,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因为百姓吃不上饭,朝廷不作为引发暴乱比比皆是。 他心里有一个不好的预感。 此时,他们不能暴露身份,但是可以做一回强盗,只听谢觞道:“既然孙镇长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就不需要什么都问孙镇长了。” “来人,搜。”他直接下令林枫带着人进孙家搜粮食。 孙镇长道:“你有什么资格搜查我家,你们都住手……我要报官。” 一个小小的镇长官级不大,更没有实权,他不过是辅助县级以上的官员管理一些地方上的政事,他只敢在百姓中称老大,面对强势的人也不敢多说一个字,特别是他生命受到威胁时,他不敢多说一句废话。 孙镇长眼睁睁看着家里藏的粮食和肉食蔬菜都物被一件件找出来。 到场的百姓都震惊了,孙夫人刚才还在哭诉他们吃不饱,现在眼睁睁看着家里的粮食被搜出来,她直接哭晕了。 接下来,林枫又将所有的粮食分发给了在场的百姓。 老先生走到谢觞面前恭敬道:“公子和姑娘满身富贵,气质不凡,你们可是盛京人士?” 谢觞没有否认,“我们的确来自盛京,也是路过此地才知道这里受了蝗灾。” 老先生叹了口气,“蝗灾不绝,天下不稳,恐怕有大祸啊!” 江凤华和谢觞互相看了一眼,她道:“请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鄙人姓冉,单名一个善字,在镇上开了一个私塾,混点铜板糊口,也是过不下去了,大家都遭到灾,也没人送孩子来读书了。”冉善道。 “冉先生可知道竹山镇清水村。” “姑娘知道清水村,我正是清水村出来的。” 江凤华又道,“冉恒先生认识吗?” 冉善手中分得的粮食瞬间掉落在地上,他眼中满是疑惑与期盼,“你们见过恒儿?我是他四叔啊!他已经失踪七年了。” 之后,冉善将他们带回了四方私塾才道:“我年轻的时候是我们清水村唯一的秀才,可是时运不济,一直没能考上举人,就留在了镇子里教书。” 江凤华问,“冉恒读书一定也很厉害吧!” “恒儿还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们清水村学问最高的,考到了举人,我们村都以他为傲,以为他进京后会考个进士,至少能谋个一官半职,咱们清水村就不一样了…… 后来听说他在盛京城犯了错被赶出考场,我相信恒儿不会在考场上作弊,他不会做这么丢人的事。”冉善说到这里眼睛也红了。 江凤华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又问:“他的父母可还健在,还有别的兄弟姊妹吗?” “哪里还有什么人啊,自从出了那件事,我们冉氏一族在清水村就住不下去了,他父亲行排老大,在那一天听说了他的消息就去找他,可是不幸摔断了腿,即使摔断了腿他也没想过离开清水村,他相信恒儿没有作弊,可是没过两年他娘和两个弟弟在家里喝农药死了,家里引发大火,一家人都没了。” 听到这里江凤华疑惑道:“冉恒的家人都熬过了两年,为什么还会喝农药自杀,还有两个弟弟,都是年轻的生命啊,他娘怎么可能如此狠心,他父亲没有离开清水村就表明他会等着他儿子回来。” “我们也不知道大哥家里人为什么会都想不开,报了官,可是官府早就把冉家认定为卑劣之徒,死了也不重要,此案就不了了之了。” 江凤华心情沉重,当初冉恒真的选错了,如果他能回到父母身边,一家人是不是就不会死。 冉善道,“前些年有人往家里拿银子,那个人是恒儿吗?” “可能是吧!”江凤华道。 “他现在在哪里?” “他死了。”江凤华也说不出此时的心情,也许死了他才得到了真正的解脱,就算回来也会被人指指点点,他家里也没有人了,他不会再一次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冉家的悲剧可能真的是宋鹏暗中搞的鬼,冉恒一直在往家里寄钱,可是他父母却没有收到过,他若知道一家人全死了,不知道该如何的伤心。 冉善也只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孤家寡人,他也有一个心愿意,就是盼望着冉恒能够回来。 他湿了眼眶,跪在地上朝天一拜,“大哥,恒儿来找你们了,你们安息吧!” “我们想去冉恒父母坟上拜一拜,不知道方不方便。” “当然方便,没想到恒儿能结识到诸位贵人,是他的福气,他爹娘的坟还是我请人帮忙的,因为冉家那些事,他们没埋在清水村里,就在离竹山镇镇口不远处,也是回清水村的必经之路,我住在镇子里,方便祭拜。”冉善一边收拾,一边道。 “因为冉恒的事,先生的四方私塾生意应该也受影响吧!” 冉善也不在意,“我相信恒儿不会作弊,别人怎么说嘴长在别人的身上,我也管不着,竹山镇只有我一家私塾,他们就算不愿意,也会把孩子送过来。” 乡镇的教学资源匮乏,愿意送到县里读书的也有很多人,他收的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所以学费不高。 江凤华来到冉恒父母兄弟的坟墓前亲手将冉恒准备送往家里的家书一封一封都烧了。 她又把冉恒的骨灰交到他四叔手中,“这是冉恒,冉四叔让他们一家人团聚吧!” 冉善抱着骨灰盒子哭得泣不成声,他曾经以为可以教出个有出息的侄儿,没想到最后落得这般凄惨的下场。 他道,“多谢姑娘,我一定会让恒儿入土为安。” 江凤华又将冉恒留下来的银子交到冉善手中,“这里面是他这些年的积蓄,是他卖书本和笔墨辛苦挣的银子,一并交给冉四叔吧!他若知道他的钱交到了他四叔手中,一定会安心的。” 江凤华从冉恒父母和兄弟的坟墓就可以看出,冉善不是个势力的人,把银子交给他她也安心了,算是冉恒报答他四叔这么多年守着他爹娘坟墓的报酬吧! 办好这件事,她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了。 冉善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满满当当的银子,恒儿吃了多少苦才挣这么多银子。 第598章 谣言四起 在谢觞的队伍离开竹山镇后,这里又来了一群人,只见领头人身着玄色锦袍,腰系玉带,骑在一匹枣红色大马上。 与他并肩而行的则是一位身穿一袭红色劲装的谢敏敏,她甚至幸灾乐祸,“这就是谢觞治理的天下,乌烟瘴气的,登基第一年就遇到蝗灾,我看啊,蝗灾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看着这样子的青州,他一定焦头烂额了。” 谢赟冷笑道,“惠景帝在位期间,大周朝就被他们弄得乌烟瘴气,皇祖母和皇祖父早就说过谢景不适合做皇帝,准备废了他,最后还是让他害死了皇祖父抢占了先机,正是有谢景的无能才使得这天下变成如今的模样,如果换成父王登基……” 谢赟听他父王说过,程家其实是第一个反谢景的人,只可惜程国公死得早,谢景反而娶了程家女儿做皇后堵住了许多人的口。 当年谢景这步棋走得真是高啊! 谢赟是康亲王最小的儿子,在西北出生和长大,他一直强调自己生不逢时,如果早出生十年,他一定不会让谢景坐稳皇位几十年。 此时他心里突然有了计划,谢觞刚登基就收复了边塞之地,撕毁与边塞的停战协议,如此好战的皇帝,上天都看不下去,所以降下灾难以示惩罚,这一切的罪过全都是皇帝好战引起的。 这个舆论一传出去,看他谢觞如何向天下交代,向谢氏的列祖列宗交代。 这边,七日后,谢觞和江凤华在青州境内的乡镇上走了一圈才到了青州城,他们没有直接去县城找县老爷,而是准备直接找青州知府。 来到青州城他们才感受到人间烟火气,青州城和乡镇上完全是两个极端的景象

相关推荐: 试婚   他来过我的世界   女儿红   可以钓我吗   爸爸,我要嫁给你   逆战苍穹   剑来   先婚后爱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恶女嫁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