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品——韦森特和唐经天看到卢灿入手的那款宋官窑八角卷口盆后,惊艳不已,想要仿制。 这不,一周时间,仿制宋官窑的瓷器出炉,也不知成功与否。 卢灿很关心这窑瓷器还有一个原因——他在窑内夹带私货,把三十年后非常流行的冰裂瓷器,做了两套夹杂在窑口中间,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等他抵达电窑车间时,唐经天和韦森特,正在指挥工人往外传递匣钵——电窑烧精品瓷器都需要用匣钵,或者隔板。 小林斗盦也在,正蹲在一只方匣钵前面,仔细观看,很专注。 “斗盦大师,效果怎么样?”卢灿还没看到实物,但见到老头子的表情,应该有戏。 他抬抬头,见到卢灿,连忙招手,“卢生,你过来看看,有点意思欸。” 他面前的匣钵,内设井字格,双层,一共有十八件两套内卷口茶盏,单套赤、黄、橙、绿、青、蓝、紫、黑、白九色,拼在一只井字格中,颜色绚丽,对比鲜明,非常靓丽。 成了!卢灿握握拳头,挥动一下。 这就是他的试验品——冰裂套杯,其创意来自记忆中的“冰裂杯”! 冰裂茶杯最具特点的是冰裂釉,冰裂釉是一种多层次的立体结构裂纹,它看起来就像是花瓣一样,而且杯壁厚实,釉薄质细,最特别的是,釉面上有一些呈现出不规则的细碎层叠起来,就像是竖冰乍裂,极具立体感,看起来美极了,而且艺术感也非常好。 小林斗盦拿起一只黑色冰裂杯,用衣袖擦擦上面的浮尘,对着初升的朝阳映照,其釉面散发着黑珍珠般的光泽,冰裂纹线微微泛白,杯壁看起来像一朵黑色玫瑰花向外绽放它的光芒,深沉而富有魅力。 “你是怎么做到的?” 小林先生在察看三只冰裂杯后,尽管他知道这涉及工艺秘密,可还是忍不住问道。 卢灿自己也在察看,听到老先生的话,笑笑回复道,“说穿了一文不值。双层冰裂纹工艺,我们润馨瓷器已经掌握。” 是的,这种立体冰裂,就是双层冰裂纹叠加的效果。 上半年为了竞标香江茶博的复制业务,润馨瓷厂进行广泛试验,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釉面和瓷坯中间,添加一层色料。这样一来,瓷坯、色料、釉料三者之间的膨胀系数不同,就会形成多层次冰裂釉。 简单解释宋代瓷器的冰裂纹和卢灿“所创”的冰裂釉的区别:前者是单层釉面冰裂,后者是多层冰裂叠加——后世的台岛窑口,曾经做到七层冰裂,非常漂亮。 可惜,那杯子也只能看看——杯壁太厚,不符合使用习惯。 这一窑是试验,只有十二匣钵,很快就清空窑仓,大家都围拢过来,观看卢灿所制的试验品。 不得不说,卢灿的运气很好,他这两套冰裂茶具,都烧制的非常完美。而其它十一匣中,损毁了九件,成品率大约在百分之六十。 这可能与卢灿烧制的都是体态均匀的小件,有很大关系。 这两套冰裂套杯,出自大老板之手,再说了,九色连环,摆放在一起,确实漂亮,顿时马屁如潮。 “卢少,这两套瓷器,一定要留给我们利摩日润馨一套!八月的瓷器展,我们就靠它镇场了!” 谁说欧洲人不会拍马屁?韦森特的马屁境界很高嘛,尽管知道这些杯子达不到镇场效果,可卢灿还是点头同意。 其实,这是卢灿以后世的眼光看待冰裂杯——后世冰裂杯泛滥,在网络上质疑声一片,什么含重金属,不建议使用等等,这些都是臆测! 八十年代初,冰裂杯的出现,无疑是非常震撼的。 冰裂茶杯的外观是一大特点,而它的外观颜色也是一大亮点,一般情况下,冰裂茶具以赤、黄、橙、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为主,卢灿创造性的添加“黑白”二色,使得色彩更丰富,形成完整的色彩体系。 这套冰裂茶具,还真的能镇场! 让卢灿没想到的是,这套冰裂茶具,在八月的瓷器展中,被一位东瀛藏家以六万三千法郎拍走——仅仅是九件直径不过十二公分的小茶盏! 另一套冰裂茶具,卢灿见小林斗盦爱不释手,便赠送给对方。老头子乐呵呵的抱在怀中,再也不撒手。 “我建议你们把这项技术……注册了。”小林斗盦没有白要卢灿的东西,给出的建议让韦森特和唐经天眼前一亮! 这种立体冰裂釉,确实是一大创新,注册下来,将成为利摩日瓷器的王牌之一——这种专利对亚洲没什么威慑力,但对于欧洲各大窑口来说,还是有一定限制作用的。 七月五日,卢灿与孙瑞欣,再度赶赴英伦,赵太来家藏品的归类整理工作,已经进行三分之二,目前已经整理出来四万多件藏品和两万九千多件民国赝品。 第724章 台北分馆 赵太来回香江,香江艺术扶持基金最近又要组织活动,需要他回去主持。英国这边,他媳妇阿芳带着三岁的孩子照看产业。 “阿芳嫂,不用招呼,都是自家人。”见她忙来忙去的端茶倒水,卢灿客气的说道。 肖芳是香江大屿山人,家中渔民出身,典型的香江女人——勤劳能干能吃苦精明。她很清楚所谓的“自家人”是对方的客气话。 “灿少爷,您可别带着我家太来飞,他吖,最近飘得很,天天开口闭口都是大事,都不耐烦和我们母子倾计(聊天的意思)。” 阿欣正逗着赵太来家三岁的阿有,听罢抬起头接话,“阿芳嫂,赵哥现在不是挺好吗?香江艺术圈,任谁提起赵哥,不挑大拇指?” “啊呀,那还不是灿少提携?”阿芳嫂一扬手,脆促的说道,“就靠我家太来那磨磨唧唧的性子,能干嘛大事?” 这才是她说话的重点,帮丈夫在卢灿面前念好。 卢灿笑笑,探手摸摸阿有的脑袋,小家伙嘴上挂着一溜口水,眼睛溜圆的也不怕人,很可爱。卢灿拿起他胸口前的手帕,帮孩子拭去滴答答的口水,顺便逗弄一句,“好醒目的细蚊仔(好聪明的小家伙),再大一些,我收你做契仔。” “哦哟!卢少爷,这话我可是听得明白。”阿芳嫂大喜,立即将孩子抱起来,对着周围一圈作揖,“二少奶奶,李老爷子,还有戴馆长可是要作证哦。” 孙瑞欣看看卢灿,见他隐隐间点点头,便笑着从阿芳嫂手中结果阿有,“嫂子,这有什么?阿有这细蚊仔我就很喜欢,今天就收他做契仔,长大后让阿灿教他本事。” “哎呀!那真是太好了!我马上安排阿有拜契娘。”阿芳嫂双掌一合,欢喜的恨不得马上举行仪式。 李林灿老爷子坐在另一侧,笑眯眯的看看卢灿,戴静贤则连连恭喜,卢灿则连连抱虚拳回礼。 收契仔,有什么好恭喜的? 香江豪门收契仔,与后世影视圈或者帮派中,完全不一样。 香江的系谱传承中,契仔和契女一直很盛行。早年是各种江湖流派以收契仔契女(他们比弟子更亲近)的形式来凝聚核心战斗力,到了近代,契女契仔文化走入豪门,变成他们收拢或者培养辅佐家族继承人的人选,像这种契仔,必定会得到主家的全力栽培。 也就是说,卢灿此举看似随性,其实还真不是,很大可能是为了田乐群怀中的那位“卢家新一代”早早铺垫。 当然,这些都是李林灿和戴静贤的揣测。 “不急不急!”阿欣摆摆手,逗弄着孩子,“阿有这么聪明,等回香江后,让家中老太爷,还有田姐过过目。” “欸!欸!那真是太……”阿芳嫂搓搓手,不知该怎么形容。 赵家现在颇有资本,日子并不差,可这一切都建立在卢灿对赵太来的大力扶持,现在自家儿子阿有,又被卢灿与孙瑞欣收为契仔,还是老太爷过目、卢家掌家夫人亲许,那……赵家算是彻底绑在卢家这棵大树上。 阿欣带着阿芳嫂和阿有去挑选礼物,她和卢灿从法国带回来不少小礼品。卢灿陪着李老爷子和戴静贤聊天,聊在法国搜罗藏品的事情,当然,也少不了虎博在六月下旬召开的“梵高素描鉴定”新闻发布会。 “德西德里神父?《东游藏记》?他不卖?” 李林灿是偏考古类的文博专家,对文字类的艺术品更偏爱。听到卢灿提及德西德里神父当年的东行游记手稿一事,并失之交臂,恼怒的一拍手,瞪了卢灿一眼。 “那是好东西啊!记录藏区,乃至整个东南亚,十八世纪宗教、政治、文化、经济的第一手最真实资料。你怎么就买不回来呢?” “要不,你安排人再去问一次?”老头子不死心,敲着桌面问道。 卢灿无辜的一摊双手,“他就是不愿出手,我也没办法。” 是的,卢灿从阿方索那里购买了十四件新郑彝器,还将他家老房子也买下来,但是阿方索始终对祖上德西德里神父所传来下的《东游藏记》一直未曾松口,直说这是祖传文稿,不能外卖,甚至都没让卢灿见上——推辞说这些东西都在罗马老宅院中。 其中是否另有隐情,卢灿也不清楚。 老爷子遗憾的搓搓手,倒是戴静贤出了个不错的主意,“阿灿,要不……购买一份影印本,应该问题不大吧?” 卢灿摸摸鼻翼,影印本?应该没什么问题吧?点头答应过几天去巴黎试试。 卢灿不知道,阿方索并非不想卖,而是……他的祖上德西德里神父在这份手稿中,有着大量诋毁东方人的语句——可不仅仅是藏区,德西德里对印度和尼泊尔同样没啥好评价,堪称一份典型的中世纪歧视黄种人的笔录。 这东西卖给欧美博物馆没啥大问题,可卢灿是亚洲人,阿方索敢卖吗?卖给对方岂不是给自己招黑? 所以,他在得知卢灿身份的第一时间,就将那份手稿给掩藏起来,死活不愿拿出来。 小小遗憾很快就被冲散,两人翻阅着卢灿这次在巴黎购买文物的名录还有实物照片,已经不是震撼,而是连连摇头——这家伙花钱真是……没谁了。 东西确实好! 南宋李唐的《秋山饮牛图》,宋官窑八角卷口盆、吕纪的《红梅斑鸠图》、王时敏的《太湖丘岭图》、戴震的《筹算》吴郡陆氏刻本、超格虔造供佛炉、陈洪绶的博古叶子、隋唐四系罐、楚国鼍鼓羞鼎、东瀛奥村政信的红折绘、和中地区的老货币,还有大量的欧洲老货币等等,这些无一不是馆藏精品。 更勿论还有十四件新郑彝器,六件仰韶红陶,数十件欧洲名家油画,欧洲老银器、玻璃器、老家具。 如果不考虑类别,卢灿这次法国之行购买的物品足以再开一家分管——博物馆分馆展出品如果不含杂项,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二十件,七天一轮换,但在虎博,是三天一轮换。 如果要算上他在英国购买的物件……妥妥的足够了。 东西确实好,可是这花钱……卢灿绝对是香江豪门第一败家子! 两人暗自咋舌,高兴之余也有压力——博物馆的内外部环境已经被创造的很好,如果再做不出头,他们这些管理层面子何在? “阿灿,有考虑过去台岛开设一家分馆吗?”李老爷子翻完这些照片后突然抬头问道。 台北?卢灿一怔。 世界四大博物馆都有分馆,譬如大都会艺术馆的曼哈顿分馆,卢浮宫博物馆的朗斯分馆,后世的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在世界各地同样有不少分馆。大英博物馆虽然没有跨区域分馆,但它们在新牛津大街,就是以“十大分馆”的形式陈列。 开分馆?貌似着急了些吧? “这次英国运回去的藏品,第一批即将抵达香江。” 戴静贤在旁边补充道,“这些藏品想要面世,太难,即便增开六家专项展馆,三天一轮换,也需要整整一年时间才得以展览完毕。你不觉得……有些可惜吗?” 戴静贤说的是事实——虎博开馆时间不短了,可是库房中的藏品,依旧有超过六成,未能展示。 这自然是损失。 只是,开设分馆,现在合适吗? 此时,台岛经济正处于发展高峰,无限制的出口贸易让市民的收入猛增,亚洲四小龙此时已经开始开上快车道,进入台岛开分馆,貌似还真是不错的选择…… 港台虽然在很多时候,表现的很“一体化”,但毕竟不是每一位岛民都有机会或者兴趣来香江岛,更不用说参观虎园博物馆。如果能在台北开设分管,是不是有机会聚拢他们? 可是,卢灿同样有担心。 因为蒋复聪老爷子的关系,虎博与台北故宫的关系还不错,时不时还会进行联展。去台北办分馆,那就意味着直接和台北故宫唱对台戏。 对抗台北故宫,虎园博物馆,做好准备了吗? 另外,卢灿顾虑的一点就是,虎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人手一直不够用,开分馆,人手真的够用吗? 卢灿捻捻手指,有些难以抉择。 “阿灿,这次我和李老回香江,与家中几老商议过,开分馆是早晚的事。” 戴静贤解释的说道,“虎园的面积虽然不小,但全部规划出来,大约也只能开设六十加专馆,再多就……不利于发展研究中心。” 他摇摇头说道,“按照六十个专馆的展览面积,虎园博物馆最多容纳的藏品数量不会超过三十万件。当然,这其中不包含文本文件。” “以现在虎园的入货速度,达到三十万件展览品,大约只需要五年时间。我们现在不去台北开馆,难道要等到五年后?” 卢灿挠挠头,当初拿下虎豹别墅,还以为面积够大,现在看来,还是小了!大坑一带属于港岛繁华商业区,虎博想要拿到更多土地……不太现实。 虎博艺术研究中心的用地,肯定不能压缩,它才是虎博未来的核心,那么专馆数量不足,岂不意味着,摆放在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开区域分馆! 香江还是太小了! “戴兄,那……台北的负责人呢?”这件事同样很重要,卢灿无法不去关注。 “台北分馆,只展不研,所以分馆馆长要求无需很严格。” 戴静贤笑着说出一个名字,卢灿的目光不由自主落在李林灿老爷子身上。 能让楚臣出任分馆,想来是这位老爷子的主意——楚臣的父亲与李林灿关系莫逆。 第725章 考兹训练 荷尔德林的一句哲言:在人心浮躁的时代,一座岛屿无疑是灵魂的最好栖息地,它是某种来自大自然的暗示。 凡人用激情和高亢的嗓音,赞美海洋和一座岛屿之时,哲人已经开启和运用智慧——思想的君临使岛屿漆黑一片,一个思索者的心灵就是一座岛屿。 爱伦岛的夜色非常美丽,蓝色海岸、嶙峋的岛礁、波动的海水,四周隐伏着神秘的气息,让人油然而生身处漩涡的感觉,整个人似乎陷入了某一个地方。 卢灿躺在远洋号游艇的顶层玻璃房中,阿欣很乖巧的蜷在他怀中像只猫,她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睡觉从来都是蜷成一团,手心捏得很紧。 单手垫着后脑勺,星空深蓝,卢灿的眼神似乎被深邃的星空吸走。很久以来,在他的内心深处,自己依旧是一个漂泊者,一位穿越时空的旅人,匆匆行走在这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中。现在,被浩瀚的星辰和辽阔的大海拥抱,让他有一种彻底放空的感觉,匆匆行走的心似乎被远古苍穹所安抚,一点点沉浸其中。 烦躁被掠走,宁静与祥和一点点在累积,这种感觉,真好! 不知什么时间迷迷瞪瞪睡去,这一夜,他睡得非常安宁,很难得的起晚了。等卢灿来到甲板练习一天一次的劈拳时,阿欣已经坐在甲板上练习瑜伽。 当练完第一节三体式时,他有些惊讶,今天的拳势很顺,没有以往那种拳头很沉的感觉,难道是昨晚的观星,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这有助于练拳? 接下来是第二节的劈拳换掌,这是劈拳用力法门之一——脚步与腰部发力,力度作用到拳掌之上。以前卢灿在第二节练习时,总会感觉力度不够和顺,举手投足间,总是很生涩,可今天不一样,真正有种内外合一的感觉。脚步更替,腰部扭动,拳头自然就会发力,带出一阵阵的拳风。 真的进步了! 劈拳一共有四式,第三节是劈拳回身,练习的是退守,守中有攻;第四节是劈拳收式,当卢灿回足收拳,微微仰头上看,舌顶上腭,口内生津液,他将这口津液咽下,顿时感觉肺腑之间,一片温热。 入门了!自己的劈拳入门了! 卢灿清晰的记得,孙立功教授劈拳时特别强调:劈拳一口津,先天融肺金。劈拳属金,中医肺属金,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之首,劈拳与其经运行相合,所以属金。劈拳入门的标志就是能练到口能自发生津。 呵呵,真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这海岛附近,让劈拳入门?真正是意外之喜。 虽然卢灿对成为武术大师没什么兴趣,可他练习劈拳一年多毫无寸进,今天能有突破,还是很开心的。 丁一忠和阿木早就注意到卢灿的异常,见他停下来,连忙递上毛巾。 “卢少,您今天的拳势很顺啊,突破了?” 丁一忠几乎每天都在他身边,对他的变化了如指掌。他学的是劈挂横拳(大圣劈挂门的另一项技艺),兼习形意,眼光还是有的,一眼就看出,今天的卢灿虽然还没有达到“举重若轻”的大成境界,可明显已经迈过“和顺己身”的入门境。 卢灿擦擦脖颈的汗渍,不确定的说道,“可能与昨夜观星放空有关。” 拳师教授弟子时,经常会说道要放空自己,可怎么放空,需要各自领悟。卢灿感觉今天的突破似乎是一种水到渠成,又似乎与昨夜的观星放空有点联系,他也不敢确认。 丁一忠尴尬的直挠头,自己一个专职保镖,现在被雇主超越——崩拳达成即为暗劲门槛,劈拳入门更是突破到暗劲中段,这让他情何以堪? 他主修的披挂横拳,其实已经突破暗劲,可大圣劈挂的两大基本拳路,无论是猴拳还是披挂横拳,都缺乏系统性,也就是说,花招胜过实战,暗劲已经是大圣劈挂的最高境界,无法练习到更深层次,所以,他又跟着孙立功老爷子学形意。 很可惜,他的形意崩拳才刚刚入门,形意劈拳还未练习。 阿木拍拍他的肩膀,笑嘻嘻说道,“你以后可以拜卢少为师了。” “比不过卢少,可拿你还是小菜!”丁一忠斜肩泄劲,翻手就搭上阿木的手腕,意欲擒拿,结果阿木的手腕一抖,同样将阿忠的掌势封住。 一转眼,两人搭手四五招,速度非常快,卢灿笑嘻嘻看他俩在练手,很明显,丁一忠的近战实力要比阿木强。 阿木原名王博木,内陆湘北人,侦察兵出身,学的是军体擒拿,招数彪悍,但内劲方面差丁一忠很远,他的长处在枪械。 前一段时间,他去菲律宾棉兰老岛,作为卢灿的特使与当地的伊斯兰组织会面,顺带着解决埃斯特拉达家族的珍珠养殖场。 埃斯特拉达家族终于松口,准备彻底退出珠宝行当,正在和纳徳轩珠宝谈判养殖场售卖一事,阿木的任务完成,昨天赶到伦敦,今天继续跟在他身边卫戌。 丁一忠虽然占据上风,可阿木身形灵活,实战经验非常丰富,他一时间还真拿阿木没办法。如果双方使用武器,胜负还真不好说。 卢灿抖着大毛巾,拉起阿欣,两人靠着船舷看热闹。不一会,游艇上的安保们都涌出来,站在远处看两人练手,叫好声不绝于耳。 “他们不会有事吧?”阿欣担忧的看看场中,向卢灿问道。 “都是粗豪汉子,没事。”卢灿看看围拢叫好的两拨人群,淡淡一笑。 人嘛,都有争胜之心。卢家安保卫队和护矿队的人员中,港岛本地的人数已经被内陆来的退役军人超越,可他们依旧占据重要位置,这些内陆来的汉子心中自然会有些不服气,这种搭手交流,未必是坏事。 另外,卢灿也开始在琢磨,安保卫队的某些位置可以让内陆汉子担纲——他们的行事风格非常狠辣果决,确实要比港岛门派弟子更适合。 至于说背叛,卢灿还真不担心——这些人的家眷都在卢氏产业中任职,算是知根知底。而且他们在香江都是浮萍,卢灿给出的奖励很高,他们有什么理由背叛? 眼见场上的气氛越发激烈,卢灿扬声喊道,“好了,你们兄弟见面亲热的差不多了吧?歇手吧,留点劲早餐后和我一道扒房子去!” 爱伦岛的四合院太low,亚贝尔已经帮忙申请岛上建筑重建工作,批文虽然还没下来,但问题不大,卢灿不准备等了。这次来,就带着一批兄弟上岛扒房子,当然,目的还是为了将山洞中的藏品取出来。 只有将那些东西取走,才好放工程队上岛建城堡。 老板发话,两人收手,其他人很快散去,丁一忠面红耳赤,还有些不服气——占尽优势情况下,却没能拿下对手。 “阿忠,你别不服气。”卢灿将毛巾扔在他头上,教训道,“这只是搭手,如果是真的拼命相搏,阿木的匕首估计已经在你身上捅几个窟窿了。” 卢灿说的是实话,这就是杀人术和锻体术的区别。 阿木要机灵得多,连忙向丁一忠拱手,“卢少可别这么说,阿忠的拳法功底要比我深厚得多,他的拳头,我接不住的,只要中一拳,就能要我半条命。” 这也是实话,丁一忠脸色好看些,对阿木咧嘴笑笑。 “都是自家兄弟,以后多切磋,相互学习。” 卢灿伸手在阿木肩膀上拍拍,“这次去棉兰,去阿尔达汗的黑武士训练营看过吗?” 阿木的脸色顿时严肃下来,“目前是一个连队的人数(120人),接受的是考兹训练法,六名教官都是高手。” 考兹训练法,一般人还真不懂。 这种训练法是伊斯兰黑武士的传统训练方法,其被世人所知,皆因为伊朗的一只精锐部队——“考兹”部队。 伊朗的军队与其他国家不同,除了正规军外,还有一个伊斯兰革命卫队,它们各自拥有独立的指挥系统和陆、海、空三军。顾名思义,伊斯兰革命卫队跟伊斯兰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直控制在原教旨主义者手中,成为新政权的坚强支柱。 革命卫队其最核心成员就是伊斯兰教黑武士,而这些核心成员都是来自于一支名为“考兹”的部队。即便卫队成立,考兹部队的番号也未曾撤销,依旧是卫队成员的主要训练基地。 黎巴嫩的“真主党游击队”、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杰哈德”在内的组织,就曾在伊朗境内的一个特定地区接受“考兹”部队的训练。 其极端倾向由此可见一斑。 他们的训练,非常残酷,死亡率很高,淘汰率更高,差不多能达到四比一。阿尔达汗所属的伊斯兰教派虽然与伊朗的教派不一致,可流传下来的训练方法,却是一样的。 卢灿咧咧嘴,阿尔达汗这家伙,在未来不会真的会成为“恐怖分子”头头吧? 这次回新加坡,得和他好好聊聊。 人人心中都有魔鬼,可万不能堕入魔道。 第726章 石窟藏宝 现如今的爱伦岛,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李林灿和华辉邶两位老爷子上次打包带走,只留下一些不值钱的家具什么的,被阿木带人挪到院子中央,两大块雨布盖上。 上下两间四合院,落差大约三米,站在上面的院子门口,能一个箭步跃上下面院子的屋顶,两间院子的主厅,都紧靠石壁。 这里的建筑,仿照的是京城四合院,以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为主体。正房两边是耳房,正房前面是中心庭院,庭院东西南侧是厢房,厢房两边也各有耳房。岛上面积有限,所以这四合院整的不伦不类,原本的前后院结构,只留下前院,南北院自然更没有了。 这里的建筑,本身并不能体现京派四合院之美,留着也没啥意思。 “拆!”卢灿带着口罩,大手一挥,颇有些拆迁队头头的架势。 二十多名安保,顿时开始卸瓦——庄士敦特意烧制的大盖瓦和陶土瓦还是不错的,需要保留下来,以后在岛西建设码头时可以搭建一间正宗的京城四合院,还是可以用上的。 先拆的是下面那栋小院子,自己带着阿欣,还有阿忠和阿木两人,来到上面的主宅。 卢灿拿着一柄小铁锤,沿着主宅紧靠山壁的那一侧,一点点敲击,可惜,什么都没有发现。真是……奇怪了,按照传说,那座藏品山洞应该就在贴墙的一面,怎么会没有呢?其声音怎么听都是实心墙壁,不像藏有夹壁呢? “阿灿,你在找……密室?”孙瑞欣斜着脑袋眨巴眼睛小声问道。 她早就怀疑卢灿另有目的——爱伦岛虽然美丽,可拆屋重建这种小事,还无需卢灿亲自来参加。这会见他拎着小锤头四处寻找,那还能不明白? 没什么可隐瞒的,卢灿点点头,“庄士敦担纲多年的溥仪帝师,据说他在离京之前,手中有着数千册的宫中藏书,被他带回苏格兰……” “啊?!你说……这岛上房间内有宝藏?”丫头泛红的脸上立即涌上银光,眼睛像被水打湿的宝石一样发光。宫中藏宝?她很自然的将藏书一词换成“藏宝”。 卢灿虽然从未和她及田乐群正式说过挖宝藏的事情,可俩人依旧从其他途径了解不少。今天竟然能亲自参与,她怎能不兴奋? “哎呀,我也去找个锤子,帮你找找。”她开心且神秘的溜出去找工具。 呃?看她那模样,卢灿笑着摇摇头。 他又将梅厅靠山一侧的墙壁,细细敲击一遍,还是没有发现夹壁的空洞声音。 邪性! 卢灿不认为传言是假的——爱丁堡大学曾经接受过中东小王子的捐赠,这事假不了。那……密室的入口,到底藏在哪儿呢? 他皱着眉头,重新打量房间,倒是阿欣给他不少启发——丫头蹲在那里,用一根小铁棒,一点点敲击地砖。 有没有可能山洞的入口开在地砖下面? 还真有可能!卢灿一拍额头,晕!还没丫头聪慧! 自己受传言影响——“岛上山丘的后墙壁中,藏有一道通往山丘内部的密室暗门”,没去关心地砖! 这座岛中部的山丘并不高,主宅背靠着山顶最高点,即便有山洞,想要藏下四千多册藏书,面积一定不小,那……山洞一定往下走! 山洞入口在地砖下面,有什么不可能?至于传言,那毕竟只是多轮口传之后的话语。 梅厅面积不小,卢灿又将阿木和阿忠两人叫进来,他们听说这里有密室,顿时血脉喷张——谁不希望生活中多点传奇?四人围着一百二十平米的地砖,一点点敲击。 “咚咚!”阿欣的铁棒落在靠西墙的地砖上时,发出几声迥异的闷响! 卢灿三人同时抬头,这种声响……有问题。 只见孙瑞欣撑着膝盖直接蹦起来,“啊哈!阿灿,在这里!在这里!果然有秘密!” “咱家阿欣就是棒!”卢灿搂着她亲亲额头,弄得她咯咯直笑。 阿木拿着铁棒轻轻敲击,六块地砖下面都是空洞声,面积约在一平米左右,就是它了! 都是掏洞的老手,不用卢灿安排,阿木很快带着两位兄弟进来,其中一位手中拎着小型探测器,贴在空洞地砖面上探测。另一人手中拿着撬棍和镐头,等探测完毕后,开始沿着空洞周边刨。 孙瑞欣不太理解,为什么不直接刨洞口砖面? 阿木笑着向两人解释,还顺带着将卢灿夫妇请出房间。 这么做是担心机关——藏宝密室,洞口机关往往最多。就像去年下半年挖掘东瀛存留菲律宾的藏金坑洞时,最多一次排除了十二道机关,伤了四人。 当然,像这种家用藏宝洞设计,一般不存在太多的机关,这么做是他们的习惯使然。 挺好!慢点也要保证安全! 卢灿和孙瑞欣两人站在院子中,下面客舍四合院的房顶瓦片,已经被卸去小半,经过大家的手手相传,沿着山道垒成一摞摞,房舍屋顶露出一根根红黑色的椽子! “卢少,夫人,您二位过来看看。” 坐在屋脊上的那位是余子静,西山人,三十八军侦察连的退役士官,算是内陆退伍军人中的“八大金刚”之一,与卢灿的关系熟稔的很——在菲律宾伊巴港,安保护卫卢灿很长很长时间。别看他长得瘦小腼腆,英语和日语说得非常流利。 “余哥,有什么发现?”卢灿牵着阿欣往前两步。 余子静站起身来,用脚跺跺椽子,“卢少,您看看这个……什么木材的?都五十年了,还硬实的很呢。” 嗯?还真是! 爱伦岛四周大海,湿度自然不用说,能在四五十年后依旧如此硬实,其木材还真的不同凡响。 很快,一根椽子被撬起,递送到卢灿手中。 跨三根横梁的椽子,长度在两米五左右,宽度为十五公分,厚度八个,应该说不小了,可卢灿拿在手中掂量,其重量不到三公斤——很轻却又相当结实。 这是什么木材? 耐腐蚀的木材,大多都是硬木,譬如檀木、柚木,可两者都要比这沉。 轻而耐腐蚀,还真的不多见。 椽子表面沾满尘垢,卢灿还真看不出来材质。挑拣一块碎瓦片,在椽子的平面上狠狠刮一道,终于露出木材本色及纹线。 纹理紧凑,露出来的颜色是深红棕咖啡色。 受郑光荣的影响,卢灿也算是木材高手,凝神琢磨片刻后,便搓搓手,喜滋滋对阿欣扬扬眉,“这岛买值了!” “很名贵?”阿欣不懂木材,疑惑的问道。 “这是桃花芯木,香江各类木材价格中,桃花芯木每方大约在1200美元。这些是老料,拉回去胖叔一定会喜欢!” 桃花芯木是传统的高档家具用材,此时的紫檀、红酸枝、海黄的价格,可还没有到疯狂期,远比不上它的价格。 桃花芯木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浪漫中带有贵族气质的桃花瓣颜色。 不同的桃花芯木颜色不同,从金黄色至深红棕色不一而足。并而且,像黄花梨、紫檀等珍稀木材的颜色随岁时间增长颜色一起变深一样,桃花芯木的颜色会由最初的带点淡红的棕褐色发展到后来的深红棕咖啡色。 桃花芯木优点是质地坚硬,木材的干缩性小,木纹非常漂亮,而且木质容易旋切和刨切,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木质坚硬适用于制造大件的家具,容易抛光,不易变形,所以从十四世纪开始,桃花芯木就成为欧洲贵族定制家具的优选。 桃花芯木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花芯木的抗腐蚀性很强,具有自己独特的香味,而这种香味是可以驱除白蚁的,因此欧美很多地方喜欢使用桃花芯木作为建筑材料。 啧啧! 庄士敦无儿无女,对爱伦岛的建筑可谓倾尽心血,竟然选择桃花芯木做主建材料。如果这两栋四合院都采用桃花芯木做梁、柱、椽,那卢灿靠收拢木材,都能收回小半成本。 “余哥,这是桃花芯木,稍后拆卸时让大家小心一些。这次回香江,如果游艇有空间,把它们也带回去。大家此行的奖励,就指望它了!” 已经不用余子静招呼,其他人都听见卢灿的喊声,哟呵声一片。 “卢
相关推荐: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阴影帝国
赘婿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寡妇门前桃花多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御用兵王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人妻卖春物语
归宿(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