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卢灿不准备出手,留着以后有机会去东瀛,用它钓鱼。 这么一算,四十万美元,折合新台币近千万,就被人这么浪费的贴在墙上! “郑叔,这房子什么价钱?” 卢灿转到屋后,才看见郑光荣拿着一根木棍,如同瞎子走路般,一点点的杵着地面。 至于自己的问题,对不起,他太认真,没听见。 “郑叔,你在干嘛呢?”卢灿走过去探头问道。 “找密室啊!你刚才说的有道理,如果密室入口在室内,说不定早就被发现。可我前两天去公园管理处,他们可丝毫口风没透露。那么,密室极有可能如你所说,开口在室外,然后被人为掩盖。” 他分析的头头是道,看起来极其睿智,卢灿都不忍心打击他。 我的好郑叔,您还是做生意去吧。考古,点穴找宝,您不行!卢灿在心底腹诽道。 哪有这样一点点杵的?直接观察草皮就是了!覆盖在木板上的土层,一定不会太深,也就意味着上面不可能有大型的植物,只可能生长草皮,而且因为储水力不足,草皮的生存状态一定不会好。 这样一推断,结果很容易出来的! 您在苏铁下面杵什么杵?根系旁边的土壤肯定松啊。 这些话卢灿可不敢出口。 他低头用脚扫了扫屋后某一块草皮有些发黄的地方,土层比较松软。又低头敲敲墙根的瓷板,有轻微的空空声。 不用找了,密室入口就是这里! 结果还不能明说,否则太打击胖叔了! 卢灿一个侧身,“哎呀”一声,趴在地上,然后装作哎哟两声。 “你怎么了?摔了?”苏铁树下的郑胖子连忙过来。 卢灿很快爬起身来,装作泄愤般的跺跺脚,“呃?郑叔,这里的土壤很松呢。说不定密室入口就在这!” “咦,还真有可能!”郑光荣没怀疑卢灿做戏,用脚踢了踢土层,又目测距离说道。 土质很松软,两人蹲在地上,很快用手刨出一个深度约有五十公分的土坑。 下面,露出黑黝黝的铁板! “嘿嘿,还真有密室!”郑胖子一屁股坐在草地上,望着铁板嘿嘿直乐。 男人呐,都逃不出寻宝情结! …… 第250章 意外邀请 “郑叔,这房子什么价位?”卢灿蹲在郑光荣面前,撩起一根青草,打着卷。 “单纯房子不贵,这栋破房子近百年,三千平也只要一千万新台币左右。” 郑光荣手臂平举,向四周划拉一圈说道,“如果按照今天早晨我们所讨论的来修建,至少要购买后面的河滩、前面需要有造景广场,这些都属于公园管理处管辖。全部面积最少八千到一万平,那就需要一千五百万。” “是新台币?”卢灿追问道。 “钱我会买吗?”郑光荣反问一句。 他动手将刚挖出来的土坑填平,这密室,现在动不得,必须等产权拿下来之后,偷偷进去看一遍。说不定,密室里面的东西,就会把买地皮的投资给赚回来。 “明天我和楚臣去市政处,还有公园管理处问问。我琢磨着,既然这房子空置这么多年没人买,那一定可以抻一抻价格,反正咱们还需要推倒重建,不急于一时。”他在填平的土坑上,用力拍拍,说道。 “别介,赶紧买!”卢灿捻起一块土疙瘩,朝墙壁上的瓷板扔了扔。 “咱也别指望什么密室宝藏,这墙上的东西,就能捞回本钱。” “什么意思?你是……说这些……瓷板?”郑光荣顺着土疙瘩的飞行方向看去,看到它正打在瓷板上。 他轱辘一下爬起来,“这瓷板很值钱?和那屏风……” 瓷板上的人物是东瀛侍女,他可是清晰的记得,卢灿卖给坂本五郎的屏风,也同样是的仕女图。 “郑叔,您想多了!”卢灿知道他什么意思,连忙摆摆手。 这瓷板可和屏风不同,年代近,而且虽然画的不错,但毕竟是匠工手绘,和曾我萧白的作品没法比。 “这种白色瓷板,如果卖给东瀛人,大概能卖到八十到一百美元每块。” “那也不错啊,这里瓷板可不少呢。”听到卢灿的话,郑光荣也没嫌弃,举着胖胖的手指,开始清点。他没注意,卢灿刚才话语中只是提到白色瓷板。 “郑叔,素色的七百六十,仕女瓷二百六十。”卢灿连忙说出来,否则稍后被郑叔发现,自己已经数过一遍却不告诉他,又得挨批。 “对了,花瓷是不是要贵一点?” “仕女瓷在一千美元左右,带火焰纹章的有十三块,每块一万美元没问题。”卢灿指指一块仕女瓷上的火焰文章,说道。 郑光荣被卢灿的价格吓了一跳,愣了片刻,拔腿往外走。 “回去,赶紧的!”他脚步飞快,招呼卢灿跟上,“我和楚臣,今天下午就去跑手续。争取一周时间把它拿到手!这特么的墙上贴的不是瓷砖,是金条啊!” 回程的车上,郑叔很快又回复他那精明的商人本色。 “阿灿,这批瓷板,不能瞒着楚臣,还有谭卫东,毕竟我们刚刚合作,如果一开始就因为这些浮财,闹得彼此不愉快,以后就没法联手,我们在台北,还需要他们帮忙。” “你懂我的意思吧。” 这片破楼是今天早晨达成意向的源森居台北分公司,准备出资购买的。 如果卢灿想要单独咽下这些瓷板,也不是不行,可这种事情一旦被谭卫东和楚臣知道,心理有疙瘩,那是必然。郑光荣的意思是,这笔浮财,最好拿出来,大家共享。 所以说,郑胖子在对待合作伙伴方面,还真的挺仁义的。 卢灿微微一笑,点点头认可郑胖子的看法。“郑叔你决定,我没意见。” 对卢灿的表现,郑胖子很满意,他搓搓手指,“郑叔不会让你吃亏的。这批瓷板,要不是你,我估计最后难逃被挖掘机铲碎的命运。所以,从中间拿出一半的利润给你,相信楚臣和谭卫东,不会有意见。” 一半利润,已经很不错了,自己不过是走一趟,然后注意到这些。 卢灿挠挠头,“是不是多了些?” 郑光荣摆摆手,打断他的话,说出的话,很霸气:“就这么定了。” “给他们沾点好处,已经算是我们仁至义尽,如果他们还不满足,这样的合作伙伴,不要也罢。” 合着郑叔还用这件事,顺带着测试两位合伙人的人品呢。 “行,听您的。谢谢郑叔哈!”卢灿不在纠结于这种事。 “密室……你怎么看?真的是空的?”郑胖子刚才就注意到卢灿似乎对密室毫不关心,只是,他自己有些不死心。 “郑叔,别抱有太大期望,甚至里面还有些让人恶心的东西。”卢灿接过了他的话题,提前给他打了预防针。 “哦?你分析来听听。” “首先,密室中应该不会有太贵重的珠宝财物之类。原因我刚才已经说过,台岛东瀛人的撤退是有序、从容的,他们不存在需要匆匆掩埋的财物。” “其次,宪兵俱乐部嘛,这里面一定有些见不得人的玩意,譬如犯人审讯、强迫女性、扣押反抗人员等等,密室是不是最好的地方?” 郑胖子低头不语,显然被卢灿说得有些失望。 “郑叔,这栋房子不是有人说经常闹鬼吗?我怀疑与这间密室有关。” “您甚至要做好心理准备。密室打开,里面的场面极有可能会很惨!”卢灿的意思很明确,那密室中,极有可能有死尸。都是那些东瀛人撤退时,将某些人秘密处死在其中。 “你太小看你郑叔了!”他拍拍卢灿的肩膀笑道,“不就是几具尸体吗?当年我闯原始丛林,看过的经历过的,不知有多惨烈。” “再说了,里面即便有冤魂,也只会感激我们的。是我们让他们重见天日,得以超生,真要报复,也不会找我们的。” 这就好! 卢灿对土地里挖出几具尸体、棺木啥的,也没什么忌讳。没见日后内陆城市大扩建,哪一家商场、居民小区新建时,没从地下挖出过这些东西? 这个话题毕竟有些沉闷,卢灿笑着说道,“这只是我的猜测,也许,里面什么都没有。” 真的什么都没有吗? 卢灿自己都不相信,如果什么都没有,就不用处心积虑的掩盖密室入口! 密室内究竟有什么? …… 卢灿下午要和裴东岭及律师,商谈惠普代理合作事宜。郑光荣将他和丁一忠放在怡亨酒店门前,便掉头去找楚臣商议。 酒店前台的小姑娘,在卢灿的几次打赏下,已经很熟了。 见他进门,甜甜的笑笑:“卢少,有您的一封邀请函!” 卢灿接过来,没急着打开,朝前台小美女眨眨眼,“谁送来的?” “一位军人!”小姑娘脸红了半截,声音瞬间变小。说是小姑娘,年龄要比卢灿还大两三岁,奈何卢灿显得成熟。 军人?卢灿不知道自己什么时间和军人扯上关系。 看看手中的请帖,这是一份素贴。也就是素色的请帖,平常用来请人喝茶、聊天的帖子,不是红色的喜帖。 打开之后,卢灿呆住了。 “明熠小友:” “闻悉来台,喜不自禁。” “余闻汝当日巴黎所为,美之赞之;故人有后,鼓之瑟之……” “欣闻旧物归故里,瞽目双双泪满襟。” “奈何医嘱,不能饮之。备薄茶一杯,可有兴趣,品之尝之?” “七桥房人笔” 是钱穆钱大师!他竟然来素贴,邀请自己去喝茶! 钱穆大师出身于无锡七桥房,那里是钱家祖庭所在,老先生以七桥房人为号,让人明白,他一辈子也未曾忘却故里! 字迹娟秀,应该是钱夫人的代笔。印象中,老人的身材很魁梧,被胡女士照顾的很好。 老先生前些年因为黄斑变性症,虽未彻底失明,但已经看不清东西。他的所有文章,基本由胡女士代笔。 卢灿的眼睛,落在“欣闻旧物归故里,瞽目双双泪满襟”这句话上,心中一阵感动,又是一阵惭愧。 老先生不仅是一位教育家、史学家,更是一位赤诚君子,自己当得起他如此馈赞吗? 接到钱大师的请帖,真正是出乎卢灿的意料之外。 去年,老先生回中大,参加新亚书院成立三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卢灿也曾远远见过一面,但未能近身。 卢灿迷迷瞪瞪的回到房间,忽然想起,不对,自己不应该这么失礼,拿着素贴贸贸然上门。 “阿忠,赶紧去帮我准备一张拜帖!” 卢灿连忙挥手让丁一忠跑一趟,自己拿起电话,给香江老爷子那边去电话问问,带点什么礼物合适。 “你小子,竟然能接到穆大师的素贴?”电话中,卢嘉锡对此事也颇为惊叹。 “他非常注重礼,你去时,不要短裤短褂,要着正装,另外,多听少说……至于礼物吗?如果能淘到一本明清经史子集类的书籍,是最合适的,也无需太贵重。” 卢嘉锡在电话中,细细叮嘱了一遍。 礼物?现在已经是下午,一时间哪去淘合适的明清经史子集文稿?不过,卢灿很快想到自己手边还真有一份可以做礼品的东西。 “爷爷,我淘弄一本万历年间的《京报》十二本合辑,合适吗?” “很好了,他未必会收!” 老爷子对钱大师很了解,又叮嘱一番在台北的安全问题。 末了,卢嘉锡提醒一句,“阿灿,如果有故宫的陪客,谈到那批文物,你就把事情推到我头上来。” 卢灿一惊!我自己被钱大师的邀请弄晕头了,竟然忘了这茬?还是老爷子英明! 钱大师可是和台北故宫关系极好,如果有故宫的人物在场,很正常。 劝捐? 大师不会干这事吧?卢灿的惊喜这次真的变得“又惊又喜”! 第251章 素书小楼 别人不会,这位老人家可能会! 卢嘉锡对昔日的校长,很了解,这是他在电话中的原话。 他还告诉卢灿,钱大师当年在香江,就干过这种事。 老人家是一位纯粹的学者,不喜欢政事,但他所创立的新儒学,很注重名分与大义,讲究国家与子民的从属关系,认为国家需要强力统治,子民应该服从国家大义。 好吧,这种观点的正与错,不去讨论,也是卢灿所不愿意接触的。 放下电话后,卢灿觉得自己需要好好琢磨,如何应对明天的的邀请。 老先生一辈子,清誉累累,唯一被人诟病的就是与台府蒋家的关系太近。 批评他最厉害的就是李敖 在钱穆的五代弟子们庆祝钱穆93岁生日的时候,李敖还发表文字,表达他对钱穆“倒在蒋家怀里”的不满,批评他已失去了知识分子的“德性”。他认为,凭钱穆的才学和智慧,他有成为“一代儒宗”的机会,但他却拜倒在蒋家的脚下。而历史上,“真正‘一代儒宗’是不会倒在统治者的怀里的! 因为担心劝捐而拒绝他的邀请?卢灿可没胆量做出这种事!一旦传言出去,卢灿还想要在香江台文化圈中露面吗?连带着卢嘉锡都要受指责。 尽管爷爷说了,有如果有台北故宫的人或者钱大师自己开口,劝捐那批圆明园旧物时,可以往他身上推。 可推到爷爷身上,不也是一件麻烦事吗? 不行!得想个办法,让老人家别开口提这事,那就最好不过! 卢灿搓着手,焦灼的在房间内走来走去。 “卢少,拜帖买了了!” 丁一忠动作很快,敲门送进来一幅拜帖。 卢灿顺手接过来,这是一张宽幅拜帖,最好用毛笔书写,可宾馆中哪有毛笔? 毛笔?卢灿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一拍手掌,得,就它了! 嘿嘿,钱老,对不起了,我可不能让你先开口。 他也顾不上用毛笔,用随身带的软笔,匆匆写就几行字。 又拿出那本《京报》合辑本,吩咐丁一忠稍后将拜帖送到双溪路素书楼,顺便将这本合辑捎带到思源斋,让楚臣帮忙包装一番,回来时再捎回来。 丁一忠刚走,前台来电话有人找,应该是裴东岭领着律师,在一楼大厅等候。 …… “郑老板?发生什么事,这么着急?”楚臣眉头皱成一团,疑惑的问道。 郑光荣和谭卫东刚进门,就急切的把他拉到房间,询问合股开设源森居台北分公司的事情。早晨商量的事情,下午就决定几家拨款购买那栋店面房?这太心急了吧。 “总之,是好事!”郑光荣的脸上,露出莫测高深的笑容。 楚臣的眉头皱了起来,手指在桌上敲打了几下才又开了口,“郑老板,虽然我认同源森居未来的发展局面和经营模式,并不代表我不需要考虑,立即会进行投资。” “如果你没有合理的理由,我想,我会慎重考虑与源森居的合作!” 说起来,楚臣与郑光荣并不熟悉,双方虽然达成合作意向,但彼此的了解并不多。郑光荣如此急迫的态度,让他疑心大起。 楚臣经营的是东方古玩,但他的思想和经营理念却很欧美化,在思源斋所实施的服务理念很先进。这与他早年在美国接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郑光荣需要考察他,他又何尝不在观察郑光荣与谭卫东这两位合作者? “你……”谭卫东在旁边有些生气,这家伙有些不识好歹,站起身怒气冲冲的想要说话。 郑光荣一把拉住,示意他坐下来。然后转身对楚臣笑道,“楚东主谨慎小心,让人佩服。” “这件事发生的有点突然,因此不得不加紧投资节奏……” 郑胖子很坦白,将今天下午自己和卢灿去忠孝西路133号,所发现的内容,全部和楚臣说了一遍。 “那些瓷板是备前烧的?卢灿很肯定?” 等郑光荣再度点头确认,楚臣脑袋急速开动起来。 他虽然对东瀛古董不熟悉,但备前烧的名字,还是听说过的。卢灿的鉴定水平,毋庸置疑,他认定是备前烧的精品,还有火焰纹章的印记,那就一定没错。 价值千万新台币的瓷板?还有一个未知结果的密室?这件事确实很突然,也确实值得大家加快投资步伐,值得郑光荣如此急切的跑来催促。 此外,还同样有些感激,郑光荣仁义!因为台北分公司只是口头协议,如果郑光荣和卢灿想要独吞这笔意外之财,他楚臣一点办法也没有。 “郑老板、谭老弟,刚才得罪了!”站起身来,很正式的对两人拱手道歉。 这一小插曲,倒是将三人的性格表现无疑,谭卫东城府较浅,楚臣性情耿直,郑光荣嘛,呵呵,有点老奸巨猾。 …… 拜见长者得趁早。 卢灿一大早就和带着丁一忠,匆匆往外双溪方向赶。 “素书楼”,在台北外双溪东吴大学校园的西南角。原本不属于东吴大学,但在1975年东吴大学扩建时,在征得钱大师的同意后,将这栋小楼,也囊括其中。 老先生在东吴大学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但他在视力急剧下降后,选择素书楼的一楼客厅,为自己的徒子徒孙们讲述国史和儒学,东吴大学许多教授与学生,经常来旁听,因此老先生在东吴大学,声望同样很隆。 丁一忠昨天来送过拜帖,熟门熟路的将卢灿带往一处幽静的院落,远远的能看见,树丛拥簇着一栋二层小楼,修建的颇为典雅,这就是有名的素书楼。 “干什么的?” 卢灿正要沿着槐花石径往里面走,丁一忠拉了一把,道旁不知从何处,闪出一位军人,眼睛扫了扫卢灿和丁一忠,声音有些严厉。 卢灿拿出老先生的请帖,让丁一忠递过去。那人看了看,然后又钻进槐花树后面的一间岗亭中,给小楼拨通电话后,才挥手放行。 老先生与台府蒋家的关系,真的非同一般。这种有随行安保的台北文人,之前只有一位,那就是胡希疆老先生。 丁一忠选择留在院门口,卢灿独自一人,拎着准备好的礼盒还有一副字画筒。 小楼前面,有一座由齐腰高的木板栅栏围城的小院子,院子里面,站着一位身着旗袍,带着黑框眼睛的中年女士。 这就是钱大师第三位夫人胡美琪女士,去年在新亚书院三十周年庆上,卢灿见过。 她的实际年龄并不大,今年刚刚五十冒头。呵呵,她比钱大师整整小三十四岁。 “胡师奶好!”卢灿隔着院墙门,先施礼问好。 “咦?你就是卢嘉锡的孙子?都这么大了?”胡美琪抬抬眼镜,从小楼的台阶上走下来,向卢灿迎过来。而木栅栏的院门,则由女仆早已打开。 “哎呀,长得真是俊秀,高高大大的!”卢灿一进院门,胡美琪便像打探大熊猫似的,上上下下将他看了个遍。 “这卷发、这高鼻梁,啊哟,这眼珠子还有点淡蓝,还真是有那么点夏洛特的遗传呢。” 玛丽亚·劳拉·夏洛特,卢灿祖母,当年新亚书院的教授,与胡美琪有交集,太正常了。胡美琪一辈子没生育,对卢灿这种文质彬彬带有书卷味的孩子,天生多了几分喜爱,况且又是故人之后。 她拉着卢灿的手,神色中透着慈和,“你爷爷身体还好吧?可惜,去年去香江,时间匆忙,也没见到你爷爷。” 她说的去年,就是指新亚书院三十周年庆。卢灿也不明白,爷爷当初接到请柬,却踌躇半晌,最终还是没去。 “爷爷那时正忙于家族那点产业的事,他也很遗憾。”卢灿笑笑,帮爷爷遮掩了一句。 “哼!我看他还是对我有意见!” 屋内突然传出一声洪亮的声音,接着,一位长襟老者,身量很高,带着无边框眼镜,拄着拐杖,出现在客厅门口。 不用说,这就是钱大师。 卢灿听闻这句话,吓了一跳。 我爷爷和钱穆有矛盾?从来没听说过啊?爷爷每每提到钱穆,语气一直很崇敬。没听出来,他对钱穆有什么意见啊? “见过院长!”卢灿满肚子疑问,不好问啊,连忙行礼。 “你瞎说什么呢?老卢不是那种人!”胡美琪扶住丈夫的胳膊,轻轻拽了拽,示意他别在孩子面前乱说话。 老先生今年已经八十有五,他说话自然无所顾忌,有点任性的拐了拐胡美琪的手臂,脱口而出:“不是?不是他为什么这么多年不见我?不就是一个破院长嘛?有什么好争的!梅贻宝干得不错,这就证明我的眼光没错!” 梅贻宝老先生,正是新亚书院第四任院长。爷爷当年和梅贻宝争夺新亚书院的院长? 大新闻啊!卢灿没料到,还没正式交谈,老先生给自己抛了这么一件大新闻。 有关爷爷的事情,卢灿所知的也不多,他摸摸脑袋,很好奇,“钱院长,这事我还真没听说过,爷爷也从来没提及过呢。” “你看你看!人家根本就没那意思,孩子都不知道,你瞎说什么呢?去年没见面,或许卢嘉锡是真有事。”胡美琪搀着老先生,又扭头招呼卢灿进客厅。 卢灿跟着两人进屋,将礼物放在一旁的茶几上。 老先生坐下后,似乎很快忘记刚才的牢骚,对卢灿招招手,“听阿美说你长得像夏洛特,过来,我看看!” “欸!”卢灿连忙抵近,蹲下身子。 钱穆大师并非彻底失明,能感觉到光线和黑影,但视力下降的太厉害,完全看不清东西。他伸手搭在卢灿的脑袋上,摸摸那硬扎的卷发,连连点头,“嗯,是有些像!” 老先生的手很干瘪,摸在卢灿的脑袋上,很轻。 第252章 卢灿之邀 一碟煎得焦黄的老豆腐、一碗清粥,就是老先生的早餐。 那豆腐,卢灿尝了一筷子便再也不去夹,太淡,将注意力放在面前的咸豆角和蟹黄包子上。老先生讲究食不言,卢灿便埋头喝了三碗粥,干掉整整一盘包子。 “多吃点,正长个头呢!”胡美琪很喜欢卢灿的能吃,饭桌上,一直笑眯眯的,见卢灿放下碗筷,又将自己面前没动的包子夹给他。 “欸!谢胡奶!”卢灿三两口又将这个包子解决掉。 “真吃饱了!院长家中的蟹黄包,汁鲜馅美皮薄,比香江的黄记味道还要好!”卢灿连忙站起身,示意自己真的饱了。 老先生放下筷子,拿过桌旁的黑色毛巾擦擦嘴之后,才开口,“没想到,阿灿年纪轻轻,也是老饕一只啊。说起来,黄记的包子一直是我的最爱,每次路过庙街,总要吃饱后,再带点回家。可惜,现在老了,吃个包子,都要受拘束。” 胡美琪在旁边对卢灿摆摆手,示意别当真。老人肠胃消化能力弱,医嘱不让吃油腻高盐的食物是正常的,老先生估计是嘴中寡淡,才有这番抱怨。 卢灿笑笑答道,“您老高寿,别人羡慕都来不及呢。区区包子,估计您当年尝得太多,现在不过是偿还旧物相思苦吧。” 卢灿把吃不着包子说成偿还当年多吃的欠债,一句话逗得老先生和胡师奶都乐了。 老先生有节奏的轻拍两下桌面,点点头,“小家伙信口胡说,可偏偏还有那么点道理!” 三人吃过早饭,卢灿明显感觉老先生对自己的印象好很多,他的手,半搭在卢灿的胳膊上,重新走进客厅。 老人念旧,和卢灿谈及很多早年内陆的乱世,以及新亚书院的创业艰辛,期间,不免穿插许多卢嘉锡和劳拉当年的旧事。卢灿坐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老先生,我对祖母的印象很浅,您能说说当年她的事情吗?” 祖母身世之谜,他自从欧洲回来,一直没在追踪过。但这次,面对当年的老人,卢灿忍不住开始打探祖母劳拉的消息。 “怎么?你爷爷没和你说过?” 卢灿尴尬的笑了笑,汉含糊的回答一句,“说过,不慎详细。” “这得问你师奶,她当年和夏洛特的关系不错。”老先生沉默了几秒钟后说道,“当年你祖父祖母来应聘时,给我的印象,她很优雅,至于具体的,我还真的不记得了。” “夏洛特是哪儿人?荷兰还是丹麦?”老先生扭头问胡美琪。 “荷兰。”胡美琪接过话题说道,“是的,你祖母很优雅,为人有点清冷,但性格很好。” 坐着听胡美琪聊聊夏洛特当年的事情,卢灿有点失望,很显然,这两位有关祖母方面的信息,还不如嘉里教授所知的。 “听说你上次去巴黎,买回来不少圆明园的旧物?蒋复璁在我面前,夸了好几次,你能说说经过吗?” 老先生在某一话题结束之后,很自然的问起,那批圆明园的旧物。 卢灿心中咯噔一下,终于还是来了。 他笑着说道,“您要不提,我也正准备说呢,这次拜访您老,与这件事有些关系,希望您能出手帮帮我。” “哦?什么事?”老先生问道。 “是这样……” 卢灿将自己去巴黎如何遇到卢芹斋的后人,如何通过她找到几位当年圆明园旧物的藏主,又如何将其置换回来,重新编撰一遍,说得颇为周折。 老先生听之,连连拍桌子,为之叫好!高兴之余,脱口而出,“你说,需要帮你什么?能做到的我一定尽力!” 卢灿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轻咳一声,“这几年,我爷爷带着我,学习古董收藏知识,在香江收回来不少好东西。譬如晋代帛书《陆玄致陆痒家书》、董源的《夏山图》、还有定窑白盅、哥窑八方贯耳瓶、钧窑的三足鼎香炉、明代沐王府御赐瓷器大全套、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为首的瓷器、明清家具六大类型基本涵盖。” “还有一些我在英国带回来的敦煌遗经,卷轴和经文本有近百套;在南边搜集回来的明清王冠、商周铜器为代表的铜器数百件,以及其它古籍善本上百本。” 卢灿还没介绍完,老先生的嘴已经惊讶的张开,不停的抽气。他虽然不爱好收藏古董,但对这行业很懂,眼力也不错,知道这其中的珍贵。 “这么多?你们准备怎么处理?”胡美琪隐隐觉察到卢灿想要说什么,她抬头看了眼老先生。 “爷爷的意思是成立一家博物馆。为此,前一段时间,我们卢家盘下了胡家的虎豹别墅,现在正在改建,准备成立虎园博物馆,好将这些东西有地方安置!” “台岛国学研究氛围,比香江更浓。我想求先生发句话,能不能安排两位弟子,帮我们将虎园博物馆的文物研究中心成立起来?” “另外,我想聘请钱老为博物馆的国学研究顾问兼名誉馆长!不知道老先生愿不愿意帮忙?”卢灿怕老先生提早说出劝捐的话,他一口气将自己的打算托盘而出。 这就是卢灿的计策,抢先邀请老人家担任博物馆的国学顾问,邀请他的弟子进入虎园博物馆,以此来堵住他的嘴! 果然,老先生的脸色变得有些踌躇,嘴巴搭吧两下。卢家的博物馆已经进入筹备阶段,劝捐的话,怎么也还说不出口。 气氛有点沉默,胡美琪起身,亲自给老先生及卢灿续了杯茶,借机看了看丈夫的脸色。 还行,没被气坏! 她很清楚丈夫邀请一位后辈喝茶做客的原因。其一是看看故人之后,毕竟卢灿是他所创建学院两位教授的后人,其二嘛,自然是蒋复璁来几次,让他出面,劝说卢家捐献这批圆明园旧物给台北故宫。 观察丈夫气色还行,胡美琪这才出言说道,“老钱,这是好事。” “你不是一直哀叹,香江社会风气,过于看重金钱,是文化沙漠吗?” 胡美琪拍拍丈夫的手臂,劝说道,“卢嘉锡这是有大气魄,他们卢家这两年虽然小有积蓄,但购买如此之多的文物古董,又买下虎豹别墅,投入怎么也小不了。这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事情,我们只能鼓励,切切不可泼凉水!” 她这是担心丈夫心中不舒服,说出什么不应该的话。 “真的有如此之多的珍品?”老先生的脸色看不出表情,朝卢灿所在的方位问道。 “自然不敢欺骗院长先生!您如果乐意,可以在走一趟香江,带弟子去帮我们把把关那就更好了!”卢灿连忙回禀道。 老先生沉默良久,最后渭然长叹,“在香江成立一家中华博物馆,有必要,卢嘉锡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回去告诉你爷爷,这博物馆建成后,给我来张请帖,只要不死,我回去凑凑热闹。” “另外,那个名誉馆长的名头,我答应了。想要成立文化研究中心,我推荐两人!” “其一是你爷爷老同事,新亚书院第五任的院长余英时,他是我的弟子中,最为博学的一位。” 卢灿捏捏鼻翼,低头没说话。 这位?卢灿心底嘘嘘,这位可是反内陆急先锋,靠骂毛出名的海外文人代表。余老确实有才,可惜,卢灿不敢用。万一他真的哪一天再度开腔,卢家可要扛锅的! 老先生看不见卢灿的表情,继续说道,“我还有一位关门弟子,学识与做学问的态度都还不错,不过……年轻了点,今年也才三十,不知道你们放不放心?” 卢灿知道是谁了!老先生亲自培养十三年的关门弟子,戴敬贤。 这人合适,不喜欢胡言乱语,而且涵养很好,后世他与内陆文化界的关系不错。 “放心!我们博物馆的文化研究中心,正需要年轻力量担纲。我爷爷正准备从中大招募一批年轻人进来来,戴先生能担纲负责,最合适。” “更何况还有您老在背后支持,有什么不放心的?”卢灿担心老先生竭力推荐余英时,那可就没法拒绝,于是在他提到关门弟子戴敬贤之后,立即答应下来。 老先生最终还是感觉出点什么,摇摇头没在说话。 兴之所致,兴尽而归。 卢灿这一趟收获满满。 巧妙的阻止老先生的劝捐不说,还拐带走他最喜欢的关门弟子——老先生答应八月底带着弟子奔赴香江。他要去会见通过其他渠道来到香江的几个儿女,顺带这让弟子去见识见识卢家的这批珍藏。 至于礼物,还真的被爷爷猜中。老先生在询问胡美琪夫人之后,立即将这份珍贵的历史史料,转赠给虎园博物馆。 这件事也能读出,老先生很讲究儒家的礼——礼物收了,但随即以转赠名义返给卢灿,让卢灿连回绝的借口都没有。 卢灿手中的画筒中,还多了一幅字。是老先生口授,胡美琪夫人执笔的“金石画图前人所尚、陆离斑剥古气盎然”。 胡夫人本身精通字画,她的字娟秀飘逸,很有神采,卢灿准备把这幅字刻成对联,放在书画馆做楹联。 在素书楼从早晨待到中午,卢灿赶回怡亨酒店时,正巧赶上郑光荣、楚臣、谭卫东三人回来。不过,三人看起来面色都有些沉郁。 “怎么了?事情不顺利?”卢灿摸摸眉角问道。 郑光荣的语气有些郁闷且疑惑,“那片地皮有竞争者,而且对手是东瀛企业,我总感觉这其中有问题。” 还有这事?东瀛企业?卢灿立即也有郑光荣的想法。 “哪一家?他们投资什么?”卢灿连忙问道。 “约克红丸超市,东瀛第二大连锁超市,提交购买申请的理由是在台北开始商场!”谭卫东同样心理很不舒服。 见卢灿皱眉,楚臣安慰道,“别急,你们初到台北,还了解这里的政治生态。这事还可以回头的,只不过多点曲折。” 东瀛人想要买这块地皮? 难道是为了那批瓷板?应该不像! 卢灿越想越觉得自己似乎疏忽了什么? 难道是密室?这密室中真的有什么? 第253章 密议开室 郑光荣的房间中,四人围坐,眉头不展。 桌上放着
相关推荐:
她太投入(骨科gl)
阴影帝国
将军夫夫闹离婚
缠绵星洲(1v1虐爱)
沦陷的蓝调[SP 1V1]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军师威武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