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道的?” “今天郑叔去店里,把上次你们去调景岭的收益账目,交给我了,顺便说了一嘴。”也许是坐久了,她将腿曲起,盘在沙发上,大腿白皙得晃眼。见卢灿看得发呆,连忙又将睡裙扯了扯,盖在膝盖上,对卢灿怒嗔道,“正经说话呢……” “哦……哦,你说……”卢灿捏着她的小手,稍稍用力,似乎这能能抑制心头火气。 “听郑叔说,你对调景岭温家,很看重?” “我有个计划,要在调景岭那边实施,需要温家……” “瓷器厂?”田乐群问道。 卢灿再度点头。温家老大已经带领地质技术人员,在调景岭周边山区,四处采样,虽然最终科技检测结果还没出来,但卢灿已经去过一次,现场勘察过,还是比较有信心——瓷石要差点,但粘土完全没问题。 “既然那小丫头想要做演员,我就帮她一把。”田乐群将手收回来,放在腿弯中。 “怎么帮?”卢灿好奇的问道。 田乐群眼仁白了他一眼,似乎鄙视其真笨,“这次去巴黎参加展览,我准备带几位模特,参加莫顿秀(T台秀)。明天去无线,点名让这丫头也参加这次走秀吧。” 这不就是嫩模吗? 香江十年后,非常流行嫩模,没想到田乐群竟然提前启动这波潮流? …… 第二天一大早,卢灿推着单车刚出门,便看见路旁停着一辆车。许佳闻、许家耀和罗大伟摇下车窗,对他挥挥手。 “昨天晚上,金烟斗去找你了?”许佳闻问道。 见卢灿点点头,许佳闻又问道,“没提什么过份要求吧?” 他担心卢灿迈不开面子,放弃那两件董其昌册页上拍计划,一大早就拉着许家耀和罗大伟来询问。 “我估摸着他有这意思,但最后也没有明说。”卢灿将单车扔进后备箱,自己也钻进许佳闻的车子中。 “整天骑个单车,那豪车放着不开,你脑袋堵了?”许佳闻得到想要的答案,心情松快很多,开句玩笑。 “嘿,那辆车还真不是我的风格。”卢灿摇摇头笑着说道,“早点把拍卖行成立起来,到时候我把那辆车放在公司,你们可以先用着。” 话说那辆路特斯跑车,他开的真不多,太招摇。 “大伟,就看你的进度了!”许佳闻回身对后座的罗大伟说道。 拍卖行合作一事,四家已经展开第一轮谈判,目前只有罗氏律师楼,还有些疑虑。许家耀和许佳闻两人,都有打算甩开罗家,自己三家合作。 许佳闻这话,是督促,也是警示。 “我……我会的。”罗大伟面色发红,吭哧回答道。 “大状嘛,做事谨慎点,可以理解。”卢灿拍拍他的肩膀,又对许佳闻说道,“有罗氏律师楼这种谨慎,我们的拍卖行,未来才不会有问题。” 许佳闻看了眼许家耀,瘦竹竿身子抖了抖,应该是耸肩吧,只是模样非常滑稽,几人哈哈大笑。 “昨天金烟斗找了我们三个,这家伙嗅觉真够灵敏的。好在胖子够狡猾,应对的从容自如”许佳闻笑罢,再度说到小拍的事。 许家耀鄙夷的看了他一眼,“什么叫狡猾?那叫智慧,智慧你懂吗?” 许佳闻没理会他的挑衅,扭头对卢灿说,“嘿嘿,我已经将交流会的邀请函,发到台北故宫在香江的藏品征集办公室。我估计,这两天,台北肯定要派人过来。” “你小子可要挺住哦。” “合着最后压力都还要我来扛?”卢灿哀嚎一声。 “那当然,我们可是正经学生,学校可是能用开除来威胁的。你不一样,就是蹭课听,学校管不到你。今天才发现,旁听的身份这么自由?哎呦,当初我就不应该考,也应该招人进来旁听。”许家耀手臂长,从前排探过手臂,在卢灿头上拨弄一番。 “什么叫正经学生?合着我就是不正经的?你这话说的!”卢灿很快发现他话语中的调侃,把他的手腕拨弄到一边。 四人嬉笑一番,许佳闻启动车子,直奔学校。 “对了,星期六晚上小拍,闽粤酒楼合同签好了,白天可以举行一天的预展。安保工作也安排妥当,阿玉二哥会带十个人过来,负责现场秩序。你们发了多少邀请函?可别那天没人来?”卢灿先行汇报自己这两天的工作。 “放心吧!这几天我和大伟跑外面,电话和邀请函,一共有七十多人表示有意向来参拍。现在媒体捅出去,只怕到时候自己上门的会更多。你那二百人的会场,估计挤不下。”许佳闻笑着回答道。 许家耀也笑道,“中大学院内,我可是发了足足五十份邀请函,有二十多名教授,还有不少学生都会过来。” “人数你不用担心,这些人要么是爱好,要么是有点家底的,想要附庸风雅。” 卢灿这么一算,貌似是个安保不够呢?面积也有点小。算了,就这样吧,反正只有三十七件拍品,很快就过去。 “拍……拍卖师,我……我请到了白手套巴斯隆。他……他今天要过来看……看拍品资料。”罗大伟在旁边不甘示弱,也说出自己的工作内容。 “巴斯隆?这个拍卖师请得好!”卢灿拍拍手掌。 巴斯隆是英国人,最早是苏富比的专职拍卖师,曾经连续十六场拍卖荣获白手套之称。现在他离开苏富比,在香江各大拍卖行中轮流转。 巴斯隆的特色是拍卖时言语非常有激情,对节奏的掌控是超一流水准。 没想到罗大伟不声不响,将他这尊大神请来了。 “没问题,我今天一天都在茶室,拍品也在茶室,到时候让他过过目,资料都已经准备妥当。”卢灿拍拍罗大伟的肩膀,对他能请来巴斯隆,表示赞赏。 巴斯隆现在已经不是拿单场固定薪资,他的出场费是抽成制——总成交额的1%—2%。 现在,可谓万事俱备,只等周六那天开拍。 上午,卢灿几人都没去上课,接待拍卖师范·巴斯隆和他的助理,以及一位律师。 范·巴斯隆年近五十,身材高大,眼神犀利,说得一口流利的粤语。 如此小拍,他能出场,纯粹是卖罗氏律师楼的面子——当年罗家替他摆平与苏富比之间的雇佣合同,这位英国佬倒还记得这份香火情。 不过,他的律师可不太好讲话,最终看在罗家的份上,签订合约——巴斯隆的出场费是本次小拍实际成交额的15%。 为何是实际成交额?这就涉及拍卖行中的另一个人所共知的“秘密”——托。 这次小拍,许佳闻同样安排了两位朋友,兼职这一角色。 “一个优秀的拍卖师,必须具备三大素质。” 合同签订后,巴斯隆颇有兴致,和四人聊起拍卖师这一行当。 “首先是记忆力,优秀的拍卖师必须保证对所有拍品的资料,有完整的记忆。无论是这次的三十七件,还是苏富比佳士得春秋大拍的上百件物品,都必须很精确的记住每一件拍品的特征与价值点。” “其次就是眼力。拍卖现场数百人,有时候几千人,拍卖师必须具备对场内举牌情况一目了然。漏牌(拍卖师没看见有人举牌)和错牌(看错举牌者和喊价人),不仅会带来纠纷,更重要的是给货主带来巨大的损失。” “第三自然是嘴。”他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这里必须得利索,干脆,吐字发音要清晰。” “为了在香江拍卖行生存,我可是学了整整十年的粤语。对了,我还会国语和普通话。” 成功没有必然。 这家伙风光的现在,必定也掩藏着心酸的过往。 第84章 台北来人 卢灿哼着小曲,送走巴斯隆一行,顺带着把许佳闻几人也给轰走——他们还要去上课。 心情好,并不仅仅是因为赚钱。 真的为了赚钱的话,他可以扫一遍香江摩罗街和荷里活道的玉器店,有不少家在出售毛料,凭他的赌石水平,完全比这种小拍,来钱更快,也更猛烈。甚至他可以再走一趟南边,所获得的财富,也会是无法估量的。 但这两年,他基本没再涉及赌石,而是全身心投入收藏行当。 两者所带来的身心感受,完全不同。赌石的感觉是猛烈的,兴奋的,让人一直处于某种亢奋状态。可一旦毛料解开,那种感觉会快速的如同退潮般泄去。 收藏给人的感觉是欢快,淘宝时欢快,鉴定时愉悦,把玩和鉴赏同样愉悦,即便是出藏,也是带着某种愉悦,并且将这种欢快传递给他人,甚至回忆自己曾经拥有某一珍贵藏品也是欢快的。这种欢快愉悦的心情是持久的,经久不散。 …… 纳徳轩珠宝公司沙田总部,卢嘉锡对着电话客气两句后,放下听筒。 来电话的是新亚学院历史系训导主任庞天虹教授。老庞是卢嘉锡在中大的好友之一,当年两人的关系就不错。 刚才电话中,老庞说得那件事,让卢嘉锡很意外。 自己的孙儿这两年的表现堪称优异,沉稳而努力,聪慧且善于学习,他怎么会布置这么个局,将院内十多位教授都套进去? 是的,老庞是来告状的。 尽管当时是许家耀、罗大伟两人,负责找院内教授出具的鉴定证书,可现如今,新亚书院教职工和很多学生,都知道那两幅被用来打脸台北故宫的册页,是卢灿所有的。 那些教授,当初出具鉴定证书,可没想到被用来打脸台北故宫的。这不,庞教授找到老卢,问问究竟怎么回事? 卢嘉锡还真的不清楚这事与卢灿有关。 香江传媒业异常发达,昨天九家媒体报道,晚报上市时基本就已经覆盖全港,今天再来一轮,可谓人尽皆知。 卢老爷子自然也知道,今天早晨来总部的路上,还和王老爷子开玩笑,说这次中大不知道发什么疯,将台北故宫的脸打得啪啪响。 原来这件事情竟然是卢灿等一帮人筹谋的。 他正准备给小茶室那边去个电话,忽然想起昨天四家就合作拍卖公司的第一轮会议。 难不成与即将成立的拍卖公司有关?越琢磨越觉得可能性很大。 “这帮孩子!”卢老爷子感慨的摇头发笑。 “我只是认为,我们和中大的关系很融洽,没必要因为这件事弄得大家都不愉快。”关衡再度表明自己的观点。 他今天去见金耀基,金院长也认为这件事没必要深究——你一个国际知名的大型博物馆,难不成真的要和几个学生闹得不可开交?这不是自贱身份吗? “你们见到那两幅画了吗?”冯金珠还想说点什么,一直眯着眼睛的李仲明,突然插话。 “这个……”关衡挠挠头,有些尴尬的说道,“准备今天下午去的,金院长帮忙联系上对方。可我听过各位要来,寻思着不如明天一起去。” 李仲明摘下那厚厚的酒瓶底眼镜,撩起衣角擦了擦,“关处长,我们就现在去吧,看过东西后,我们再商量怎么办。你说呢金主任?” 四人代表小组,名义上以李仲明为组长,还有一名明清书画鉴定师石守倩,一名财务,顺带着来核查办事处的账目,最后一位就是政风室的冯金珠。 谁都清楚,里面杀伤力最大的是这位冯金珠。 李仲明是研究方面的呆子,可不是傻子,谁不能得罪,心底还是有谱的。 “好啊,我们先去接触一下对方,再商议。”冯金珠点点头。 两人都同意去见卢灿一行人,可目的完全不同。 关衡对司机点头示意,车子转向,直接奔沙田新亚书院而去。 第85章 茶室会面 当李仲明一行赶到茶室时,卢灿刚好被三位小伙伴拉去闽粤酒楼,美其名曰体验酒楼的饭菜风格。 得知是从台北过来,专程找卢灿的,黄碧雲很礼貌的将关衡、李仲明、冯金珠一行,让到最里间,人多,只能将两张条案拼在一起。 李仲明挪动了一下圈椅,很沉。 他用手指顶了顶瓶底眼镜,低头细看座椅的扶手。 “我糙!”他惊叫一句,整个人都弹起来。 他的行为,引起其他人的注视。他隔壁的关衡扭头问道,“李大师,怎么了?” 李仲明没回答他,又伸头察看关衡的座椅,看完似乎还不死心,用指甲在那座椅上轻轻划拉一道,什么都没留下。 他又扭头看了看眼前的条案,条案并非黑色,而是乌黑发红,上好的鸡翅木。再看看式样,这是清代的鸡翅木条案! “你们看看这椅子,还有这条案!”抬头见关衡、石守倩、冯金珠等人看着自己,李仲明指了指几人身边的家具。 毕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出来的,这些人各个眼力不俗,就连冯金珠,也算半个专家。 嘶!大家不约而同吸了口凉气! 中大真的这么卧虎藏龙?小小茶室,竟然用清三代红木家具做喝茶的桌椅? 这也太奢侈了吧! “该不会是老板不识货吧。”关衡的眼神有点期待,老板不识货,那可是捡漏的好机会。 李仲明摇摇头,又指了指墙上的那几幅画——他是专项书画研究的,墙上挂的是真品,一眼就看出来。 大家这才注意到,这墙上挂着的也不是凡品。 成作英先生的《江波垂钓图》、虚谷和尚的《松鼠望月图》、任伯年先生的《虬枝图》以及吴昌硕先生的《归港图》。 晚清海上四大家,年代并不久远,但他们的字画可不便宜,追捧者众多。 “都是真迹?”关衡有点不相信。 “我去看看!”石守倩是明清书画专项,酷爱这一时期的书画作品。他也有点难以接受,小小的茶室,红木家具就算了,竟然还悬挂着海上四大家的作品?要知道,他自己都还没有收全这四人的作品——缺虚谷和尚的作品。 这四人的作品特点鲜明,即便隔着玻璃框,石守倩依旧能确定,这四幅画,大开门,一眼真。 他回来时,苦笑着摇摇头,“这也太奢侈了!就不怕丢了或者损坏?” 李仲明刚才也走了一圈,这小茶室,一共八张条案,三十二把圈椅,柜台前的四张圆凳,尽管并非一批货,但都是清代物件,款式基本相同。 也不知道这小茶室老板,怎么收集上来的? 这让他对稍后的会面充满期待。 很快,黄碧雲端来清茶。 李仲明看了看茶杯,松了口气,好在这老板没奢侈到用古董杯子给客人泡茶。尽管瓷杯很精美,可还是现代货。 “你老板多大年纪了?”李仲明忍不住开口询问黄碧雲。 在路上,关衡已经介绍过,这两幅画的主人,是中大新亚书院的旁听生。既然还是学生,年龄肯定不会很大,但看过这里的物件后,李仲明依旧有些难以相信。 “满十八了。怎么?几位想给阿灿介绍女朋友吗?他长得还算清秀,挺不错的。”黄碧雲随口开了句玩笑。 “哼!”冯金珠很不习惯这种香江开放式的调侃方式,冷冷的哼了声。 现场温度立即下降,黄碧雲耸耸肩,自行离开。 卢灿、许佳闻四人筹划小拍的事情,并没有隐瞒她。这几人自称台北来的,她第一时间就猜到对方身份。原本想提前帮卢灿缓和一下气氛,看来,无望了。 只希望稍后,双方不要闹得太僵。 卢灿四人晚上喝了点啤酒,面色红扑扑的走进小茶室。 “有人找,台北的。”黄碧雲接过他们打包带回来的便当,朝最里面指指,小声提醒道。 卢灿对许佳闻扬扬眉,看,这不来了吗? 今天中午,金耀基院长让人捎话,说下午有台北故宫的人找他们。结果四人从下午两点一直等到晚餐时间。刚才饭桌上,许佳闻还嚷嚷着对方晃点自己一干人。 李仲明、关衡一行人早已经注意到,这四个年轻人走进茶室,猜测他们极有可能就是寻找的对象。果然,那四个年轻人,与茶童聊了两句后,便直接向这边走来。 “请问,各位是来找我的吗?我是卢灿,这家茶舍的老板。” 这个年轻人穿着得体举止得当,浑身散发着浓浓的书卷味。 关衡率先站起来,向年轻人伸手,“我是台北故宫香江征集处的关衡,卢先生真是年轻有为啊。” 两人握了握,他又伸手示意,“这几位是台北故宫的专家,李仲明大师、冯金珠大师、石守倩教授、焦明宇教授。” 他没有单独介绍职位,但是在称呼上做了区分。在博物馆内,大师要比教授更重要。 “久仰久仰!”卢灿的笑容很热切,伸手一一相握。 随即,他又将许佳闻、许家辉和罗大伟三人介绍给对方。 台北一行人,也知道这四家的家世,言语中还算客气。 黄碧雲帮忙搬来几把椅子,双方围着两张拼起来的条案,重新坐了下来。 “卢先生,我们此次来新亚的目的,就是想看看那两张册页,不知方不方便?”关衡没有绕弯,直接提出想看董其昌纪游图册。 “关先生,首先说明一声,有关这次小拍的所有拍品,已经划归到这次活动组委会的管理下。”许佳闻轻咳一声,抢先回答道。 这是四人之前约定好的,不能让卢灿一人抗压。 “我们原计划在周六展览之前,不再公开出示这些展品。但几位鉴定大家从台北远道而来,想要提前看看的心情,我们能理解。” “在观看之前,我们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道各位能不能答应?” 关衡有些愕然,怎么藏品划归小拍筹委会管理之下了?对付一个人和对付一帮人,那是不一样的。他盯着许佳闻,“你说说看。” “四位都是大家,遇到不容易。各位在鉴定后,如果是真品,能不能为这两幅册页,出具真品鉴定证明?”许胖子的笑容有些奸猾。 关衡想骂娘。 坑了我们故宫不说,还让我们给你出证明? 这太踏马过分了吧! 这还是一帮学生吗?这比老狐狸还要狡猾,比老狼还要凶狠啊。 “你们就这么确信,那是真品?”关衡的眼睛开始冒火,语气渐渐凌厉,“另外,你们这么做,学院会支持吗?” 这个请求,确实是胖子临时加的。 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可自己人这边也完全没有商量啊,别人完全不知道怎么接话。 “鉴定后是不是真品,我们相信几位大师的职业操守。能出鉴定结果最好,如果真的很为难,我们也不勉强。”卢灿的话语,后退半步,也算是给双方一点缓冲。 关衡、李仲明、石守倩三人嘀嘀咕咕,冯金珠眼神很冷,坐在一旁,至于另一位焦明宇,很明显是打酱油的,他就没停过喝茶。 “你们把册页拿出来吧。我们先看看东西。”关衡没有给准确答复,但语气松了很多。 卢灿起身,去办公室将两只小画筒取出来,顺手拿着一盏鉴定用的激光台灯。黄碧雲跟在身后,还拿来一块棉布、几副手套、放大镜以及镇尺。 这些设备,都是卢灿常用的。 卢灿将棉布扑在案几上,再打开画筒,将其中一幅拿出来,平铺在上面,镇尺压住。旁边放上手套与放大镜,随即又帮他们插上激光台灯。 整套鉴定准备工作,很专业。 “小伙子,你师傅是谁?”李仲明看他的手法,还真不相信这年轻人只是在学校学来的。 卢灿对他微笑点头,“家祖卢嘉锡,以前中大的老师。” “哦,你祖父眼光很好啊。”他指了指墙壁还有眼前的桌椅说道,很直观的将这间小茶室的主人,当成了卢灿的爷爷。 卢灿知道他误会了,笑笑没解释,“谢谢。” 李仲明当仁不让的先上手。 每位鉴定师的鉴定方法都有所不同。 李仲明的鉴定,同样有意思。 他上手的第一步,看册页的尺寸。从怀中掏出卷尺,嘴中念念有词,将册页的宽幅和高仔细测量一遍。 第二步是验纸质,脱下手套,两根手指使劲搓捻着册页的边角,直至有点点毛边泛起,才用放大镜细细观看。 第三步才是钤印,他在观看印泥材质和印迹的大小。 第四步才是看整体画风,笔迹、线条走向,以及墨色。 老家伙是物理鉴定的超级高手。 这种鉴定高手,必须能快速断定印泥、墨色、纸张的年代,还需要熟记历史上各类画册、图幅的标准式样与大小,并且能通过不同作者的用笔细微不同,做出风格判定。 非常难! 册页很小,十分钟他便松手,面色有几分兴奋,将这幅图让给旁边的石守倩。 不用说,他鉴定结果是看好。 石守倩的鉴定风格和他完全不同。 他上手第一步是看钤印,看印匣的内容和风格。 在古代,印匣是不会给他人乱用的,每位画家对印匣的看管都是非常严格的,与签名一样,成为作者独特的印记。这就形成了书画鉴定上独特的“印签鉴定派” 这位石守倩有可能也是这一派别的高手。 看完印匣与题跋签名后,他又将放大镜挪到画面上。 先看整体风格,再用放大镜看局部落笔笔痕——局部落笔的笔痕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特色,是鉴定书画的重要手段。 这两幅册页,主要是李仲明、石守倩和关衡三人在鉴定,冯金珠和焦明宇只是象征性看了一眼。 几人嘀嘀咕咕的说了几句。 关衡抬起头来,向卢灿四人说道,“这两幅册页,你们报个价吧。” 第86章 来势凶猛 报价?卢灿呵呵,微微摇头。 “关先生,这不合规矩。要知道,我们的拍品已经全部上了宣传画,现在不可能私自撤下拍品。”许佳闻替卢灿直接拒绝对方。 “你们可以找几幅顶替上去就是了。”关衡朝茶室墙上努努嘴。 “卢先生这里并不缺拍品,这墙上的四幅画,都要比这两幅册页,更有拍卖价值。” 这老东西,还真敢说?卢灿心底微怒,但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这套海上四大家的作品,是我珍藏的,放在这里供所有同学一起欣赏。对不起,不会上拍的。” 许家耀和罗大伟的眼睛一亮,来了这么多次,他们真心没注意到,这四幅作品竟然是真货!这卢灿,还真有好东西呢。 “台北故宫与中大,交流一直不错,各位就不仔细考虑考虑?” 关衡的话,已经隐隐有所威胁。 许家耀插话了,“关先生,这两幅册页,现在已经被有些人,或者说有些媒体盯上,私下撤拍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这样做,到时候台北故宫面临的舆论压力会更大。” “我已经将邀请函送递到您负责的征集处,欢迎周六光临交流会。如果几位真心要收藏这两幅册页,我可以叮嘱拍卖师巴斯隆,让他在现场给各位适当关照。” 许家耀的话软中带硬。 香江媒体发达啊,如果对方真的施压,他隐藏的语意,就是我们会发动媒体再一次曝光。而后一句,就是给对方递台阶。 拍卖师关照,这是拍卖行的内幕之一。漏价、快速落槌这类“拍卖师失误”,在拍卖会上屡见不鲜。 冯金珠不关心册页的归属,她来香江的目的是为了追查“内部泄密”一事。 见双方谈话进行的不甚愉快,她眉头微皱,冷着脸问道,“有件事,还需要几位协助调查。” 语气冷得掉冰渣。 许佳闻眉头皱了皱,很不想搭理这个女人。 “您说,我们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卢灿的城府在几人中是最深的,他依旧带笑。 不过,他很快就后悔搭理这位女人。 “你们通过什么渠道,打听到董其昌纪游图册在故宫的事情?” 这一刻,卢灿也觉得这女人的脑袋是不是有病? 这种事,能告诉你吗? 虽说人家拿钱了,可那也是帮忙啊。 告诉你,我们以后在圈子中还混不混? “对不起,这事你应该去问媒体,他们神通广大,找到的路子,与我们无关。”卢灿一撇嘴,推得干干净净。 “媒体我们会去追查的,但你们几位,必须要考虑清楚,一旦涉及泄密事件,几位想去台北发展会很困难。”冯金珠的脸色愈发严肃。 这话就是很明显的威胁了! 许佳闻拍了拍桌子,“我个人不觉得这算什么泄密。博物馆的物品是属于全民的,所有人都有权利知晓,故宫博物院究竟有多少藏品、什么藏品。” “这有什么可隐瞒的?” “难不成有人想要侵吞?” “或者说某些人,将博物馆的物品当成自家的私有财产?” “呵呵,我想,香江媒体对这种事情的关注,恐怕更甚于掩盖赝品吧。” 许佳闻快速甩出一堆帽子,反击过去,直接将冯金珠的冰块盖住。 关衡在听到冯金珠的第一句问话,就知道要坏事。 原本双方虽然有点不对盘,可对方已经给己方台阶下,这就是缓和的节奏。现在她这么一问,用对付台北人的那一套对付香江几个富家公子,绝对歇菜。 果然,如此! 冯金珠,这是没尝过香江媒体的厉害啊。 关衡抹了额头的冷汗,连忙插话,“许少,冯主任的意思,你误解了。” “是么?那冯老师究竟是什么意思?”许家耀在旁边,轻叩桌子,冷声问道。 许家耀、许佳闻和罗大伟,都是有钱人的孩子,对这类威胁,还真的没什么感受,台北很了不起吗? 卢灿知道,在七八十年代,台北真的很牛的,堪称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七五年,港台贸易一度占据香江贸易额的四成。即便是现在,台岛也还是香江产品的倾销地之一。出版物、音像制品、服装、工贸合作、文化交流、航运等多个行业,香江还真的离不开台北。 这种情况一直到九十年代,内陆快速崛起,成为香江制品最大的倾销地之后,才得以改观。你说台北在香江的势力,牛不牛? 关衡不愿意和眼前几位豪门子弟计较,他自忖有足够的办法,让他们改变主意。 笑着说道,“冯主任希望大家配合,是为了你们以后在香江台更好的发展,没别的意思。” 晚上的会面,不欢而散。 至于鉴定证书,自然也就没了。 …… 李仲明一行走后,卢灿几人,坐在茶室。 卢灿觉得有些话还是挑明了好,他将这件事可能的影响说了一遍。 罗氏律师楼在台北没业务,香江是实施英国的法律,是属于海洋法律体系,台北是仿美国的大陆法律体系,完全不相关。 许佳闻家族的小天星轮船,只能跑跑港内,没有远航业务。 卢灿家的纳徳轩,确实有计划进入台北开分店,但这么一来,需要先行启动东南亚分店计划,将台北分店押后就是了。 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许家耀家族。 许家耀的父亲,走的是远洋游轮,没什么影响,但船王许爱周那一系,肯定有影响——台岛基隆和高雄港,是东南亚航运中心之一。 “不管了,这次事情我们必须坚持!”许家耀思忖良久,拍板决定。 老船王去世后,许家内斗不断,许家耀的父亲,之所以另立门户,与这场纷争也有关系。许家耀这位远房侄子,哪能管得了那么多? 许佳闻和许家耀态度坚决,不能退让。 夜渐深,各回各家。 卢灿一进家门,便被老爷子叫到书房。 老爷子的书房很简单,一架宽大的书橱,摆满各种文书,一张书桌,两把椅子,旁边还有个保险柜,就这几件东西。 早年很多收藏的东西,都典当或者转让了,他便再也没有添置新的物件。 用他的话说,要记住最艰难的日子。 卢灿坐在老爷子对面,将自己四人的计划,一五一十的全盘告诉老爷子。 “这么说,你们几人想通过这种方式,给新公司扬名?”老爷子笑着问道。 卢灿点头承认。 “高门大户出人才,果真不错。那许佳闻和许家耀,很有生意头脑。”老爷子赞赏道。 “不过,你们还是有一点疏忽。” 卢嘉锡笑着说道,“你们低估了台北对新亚书院的影响力!” 老爷子并没有告诉卢灿,今天上午庞教授在电话中所说的内容。 “影响力很大?”卢灿疑惑的问道。 他们从开始就没有估计到这点,很想当然的认为,学校必然会支持他们的。 “只要钱穆院长还存世,台北的影响力就足够大。”卢嘉锡的笑容有点怪怪的,“台北总统府,为钱老特别修建素心楼,你说关系能差吗?” “不过,也许这种小事,钱老不会过问。老先生眼睛有恙后,静修的时候居多。” 卢灿听着也直挠头。 台北那边,他们四个人不担心。家族生意,关系也不大,但真的要逼得学院出面终止这次活动,那他们四人还真的很抉择。 不能说没这可能,昨天晚上金耀基院长的行为,就透露出点点迹象。好在金院长当时并没有发话,估计他当时正在调查中。 见卢灿这模样,卢嘉锡呵呵笑了两声,“你们准备好自己的事,我也有五年没回学院,这次回去看看。” “我卢嘉锡在新亚书院二十多年,没人敢动这次小拍。” 卢灿很不愿意祖父参合这件事。 可是,凭自己现在的能力,还真搞不定院内的关系。 …… 许家耀回到皇庭社区的家中时,许国伟正坐在客厅,抽雪茄呢。 “回来啦。” 许国伟把雪茄盖盖上,放在烟灰缸上,对他招招手。 “爹地,找我有事?”许家耀将怀中的课本放在鞋架上,走去过。 许国伟生平最满意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儿女。 与船王一系子女繁盛内斗多不同,他只有一儿一女。 大女儿许平君在商业电台担任频道总监,非常有才华;小儿子许家耀同样是中大高才生。两人低调懂事,从小到大,他俩很少给家中添麻烦。 “你们那实践小拍,准备的怎么样了?”他招呼儿子坐下,问道。 “周六晚上,到时候我给您留个前排位置。” 许国伟同样爱好收藏,但他的目光一般,每次都会找掌眼师傅帮忙。这次小拍的名录,许家耀带回去后,他还真的看上两件,准备到时候去给儿子捧场。 “刚才你三叔来电话,询问这件事呢。呵呵,我们这房的事情,他也想插手?”许国伟话语中带着丝丝冷笑。 三叔就是许爱周先生的第三子许士勋,现在船王一脉的实权掌管者。 “三叔……这是做说客?” 许家耀一愣,没想到对方行动这么快!刚才卢灿说到这一点时,他还有些不以为然。 和父亲聊了几句后,许家耀回到房间,拨通许佳闻电话。 果然,许佳闻的父亲,也接到小天星轮船公司另一位股东的劝说电话。 呵呵,还真是攻势凶猛啊。 第87章 准备离校 周三上午,是路易斯·嘉里教授的《欧洲艺术史》开放课。 这种课程是卢灿的最爱,他早早就来到教室,给许胖子也占了个座位。 阶梯形教室,被老教授提前安排人,挂满各色各样风格的仿制画作。大多数是油画,间杂着水粉、水彩以及油印版画,一共一百三十九幅。 许胖子一直没来,快要上课时,才看见他跟在嘉里教授的身后,面色沉郁的抱着一叠白纸,走进门来。 他将白纸分成几份,让头排的同学往后传,自己来到卢灿的身边,一屁股坐下。与地面固定的翻面椅,晃了晃。 卢灿刚想问怎么回事,台上的嘉里教授开口了。 “今天上午的两节课,你们的学习内容就是……”老先生站在讲台上,用手指指了一圈悬挂如林的画框,“将这些画作的作者、此画特点
相关推荐: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媚姑
倒刺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我以力服仙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角色扮演家(高H)
偏执狂
老师,喘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