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穿越之肉香满满+穿越之快进入纯肉(H) > 第229章

第229章

的部门规划。 卢灿今天来这里,就是应程羽莲央求,过来看看——演员都已经挑选完毕,明天这部电影就要开机。 剧本做得还不错,很详细,纵横影业的几位小编下了一番功夫,是分镜头脚本——这是卢灿坚持的,一定要按照米拉的《早安孟买》剧本做范本,每部影片都必须出分镜脚本。 可卢灿翻了一遍之后,兴致缺缺。 故事的背景是香江,主角“挣爆”和“大口环”是一对活宝,他们一同当警察,立志要为市民服务,可惜由于乌龙百出,所以常常闹出连篇笑话。 故事开始之时,挣爆与大口环正接受特警训练——他俩要在最短时间内,冲进一间屋子里,救出被歹徒挟持的人质。两人合作成功冲入屋内,可是摆了大乌龙,开枪不中歹徒,却误杀人质。 教官于是要将他们调回原来所属警署工作,但两人一心要做特警,不想被同僚取笑,遂要求重考。教官特准,岂料他们为求合格,竟然出千,被发现,结果被逐出训练营…… 两人在随后的一次警察围剿毒贩的行动中,联手立功,最终被吸纳为特警…… 卢灿虽然不怎么看电影,可审美还是有的,这种故事情节,土得掉渣。 这玩意,能行吗? 他抬头看看程羽莲,对方正希冀的看着自己,似乎希望能从自己口中得到称赞和夸奖。 呃!卢灿只得笑笑,点点头,违心的说道,“剧本不错,开香江警匪喜剧片的先河,应该能大卖!” 其实他想多了,八十年代初香江电影的桥段,尤其是喜剧片,来来回回就那么几种:人物形象搞笑;语言对白搞笑;动作搞笑模式。暂时还缺乏后世电影的“冷幽默”和“煽情喜剧”模式,更缺乏“载道”意识——纯粹为了娱乐而娱乐,看完就忘。 这就够了! 深刻电影,从来不是香江电影的主流。 历史上,《哥俩好》这部电影,香江票房674万,虽然没能跻身票房前十,但也算不错的成绩。现在,因为纵横影业的投资,以及比前世更广的发行渠道(哥俩好原发行渠道只有邵氏院线旗下的十一家影院播放),它的成绩不会太差,说不定还能冲千万。 程羽莲松了口气,莞尔一笑,俏丽地说:“赔了你去包场。” 包场是香江托票房常用手段,卢灿扬扬眉,笑道,“好啊,等公映的时候,我给蓝湾俱乐部的那些人下指标,每人必须给我包十场,拿下今年的票房冠军。” 这自然是说笑的,今年的票房冠军两千六百多万,卢灿钱再多,也不会干这傻事。 程羽莲白了他一眼,媚态横生,伸手想要拿过这份剧本,孰料卢灿同时伸手,搂住她的腰间,稍稍用力。她的身子柔若无骨般跌落进了他的怀中,他的手顺势透过上衣衣角,揽住她纤细的腰。 能感觉到她的后背有些湿津津地,看来又要下雨了,空气湿漉漉一把攥得出水的来。 空中散发出一缕幽香,卢灿无法形容这种香气,如兰似麝,熏得他头晕目眩心猿意马。 “别……”程羽莲挣扎一下,眼睛慌乱的盯着办公室门。 门外有脚步声还有说话声,这里确实不合适,有些小遗憾。 亲热许久,卢灿才将晕晕乎乎的她扶正,帮忙理理衣服,“我们一起去见邵老,见面之后,去太古城。” 港岛东边的太古城海天花园,有卢灿购置的一套高档公寓,目前交由程羽莲打理。 清醒过来的她,脸色粉红,在他的胸膛轻捶一下,“都怪你!六叔一定等急了,我才不去太古城呢。” 今天来纵横影业,主要还是为了和邵一福见面——昨晚方一华电话邀约,可当时他正在大坑别墅与温碧玉胡天胡帝,哪管的上邵老头的约见? 一杆子推到今天,这会都十点了,邵一福估计真的着急了。 邵一福想要什么,卢灿能猜个七七八八,还是院线的那点事。 在香江,邵氏院线很有名,六十年代开始经营,其它院线分分合合,而邵氏院线一直到现在,始终屹立不倒。这与邵氏院线的经营策略有很大关系——它只播放邵氏制作或者投资的电影。 六七十年代,邵氏影业黄金时期,他们院线自然过得很滋润,可进入八十年代后,邵氏影业突然走“霉运”,院线的收入急剧下降。 问题来了! 邵氏院线最高峰时是1979年,拥有二十七家影院,约占香江正规影院的三分之一,可这二十七家影院中,真正属于邵氏自己的,只有四家龙头影院以及六家中型影院,剩下的十七家,全是加盟。 现在邵氏影业不景气,这些加盟影院死走逃亡伤,只剩下十四家!短短两三年时光,从第一院线滑落到第三,走掉的电影院,除了有三家改建成商场外,剩余的全跑到竞争对手那,譬如金公主院线和嘉禾院线。 你让邵一福,怎么不着急? 邵老六希望找到资本,收购几家影院,将邵氏院线继续维持下去。 那邵老六为什么不自己收购? 嘿嘿,答案很简单,没钱! 全香江,最名不副实的豪门,其实就是邵一福邵家。 邵家产业涵盖无线电视台、邵氏影业、邵氏片场、邵氏院线,还有南洋地产。 邵家南洋地产和南洋院线,属于邵氏家族的整体产业,收入基本划归到他在新加坡的儿子、兄弟以及兄弟后人手中,与邵一福没多大关系。 邵氏片场、邵氏影业一直在赔钱,邵氏院线也不赚钱,邵一福真正能赚钱的只有无线电视台,可无线电视台邵家只有517%的股权。 去年的广告招租,无线电视一共才拿到五点七亿港元。 别以为这笔钱很多,无线电视台一共有一千九百多员工需要供养;每年至少拍摄30部左右的电视剧供两个频道播出;其它有线电视节目、综艺节目制作更是耗钱大户。 简单核算,无线电视台每年的运营成本在四亿左右。 还要缴税呢?员工福利呢?其他股东分红呢?意外事件处理呢?公共关系打理呢?这一块,一个亿打不住。 因此,名声偌大的无线电视台,真正盈利率不到15%——邵家每年从电视台获得的收入,不超过三千万港元。 这点收入,可入不了香江豪门的眼,这也是香江真正有钱的,譬如船王包、船王许,地产郭、珠宝郑、金融李等从未考虑投资电视台的根本原因。 邵氏影业让人失望,邵一福想要维持对香江电影的影响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继续维系邵氏院线的存在——只要院线在,邵氏影业随时可以卷土重来。 维持院线,现在只能借力,借谁的力量?卢家很合适! 卢家重新崛起的过程中,无线电视台的广告功不可没,邵一福个人与卢嘉锡私交很好,两家所从事的行业并无交集,卢家资本最合适——在邵一福眼中所谓纵横影业不过是卢灿勾女的手段,半年多未曾投资一部影片就是明证。 有求于人不得不低声。 所以,卢灿携王语嫣姗姗来迟,他依旧满脸笑容。 第744章 太古谈判 卢灿坐在老先生的下手,方一华坐在另一侧,程羽莲在旁边端茶倒水,无线出来的演员在邵老面前都是后辈——当初在无线时,邵老和方婶对她不错,创办纵横影业,他俩对她态度更亲近。 “邵祖,您的意思是……”卢灿揉着手中的雪茄,神色似乎有点为难。 事情很简单,邵氏院线另外四家加盟影院的老板,最近半年忙着移民,想要将影院转手给邵老六,可邵家哪有这么多资金? 找个可靠的伙伴来当接盘侠,这是邵一福与方一华现在最真实的想法。 今年金公主的攻势太猛,邵氏院线被迫与多年冤家嘉禾院线联盟公映,可惜,邵氏影业的电影不争气,联合公映受惠最大的,总是嘉禾电影。 联合放映还有个弊端,那就是影院的利润被摊薄——香江拢共就那么点观影人数,两线联映,三十多家影院,势必有些条件差的影院被条件好的影院挤生意。 很不凑巧,条件不太好的影院,恰恰又是邵氏院线——他们太老了,几十年都未曾装修翻新过。 这也是庙街戏院和油麻地大戏院背后的两位老板,李金燕、吴洪生两人不愿意经营下去的直接原因。 “你不看好香江电影?还是不看好香江未来?最近你家不是还准备去羊城开店吗?”邵一福眼睛眯眯,将烟灰缸往前推推,示意卢灿可随意。 卢灿摇摇头,他对抽烟没兴趣,偶尔朋友聚会来一支,手中这支,还是邵老给的。邵老也不抽烟,雪茄偶尔会抽一支。 见卢灿如此,邵老点头笑笑,一副慈祥长者模样,“好孩子,不抽好啊!有益健康!” 方一华略显着急,随后补充道,“阿灿,无论是油麻地戏院,还是庙街戏院,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都能坐等升值。还有……” 她朝程羽莲笑笑,“莲女成立的纵横影业,未来电影开画,手头有几家戏院,也好排片不是?” 程羽莲连忙摇头笑道,“方姨,我那纯粹瞎闹,能拍几部电影?随便圈几家影院放一放就行的。” 邵一福看了方一华一眼,随即又扭头朝卢灿笑笑,“你小子,好福气啊,又是一个掌家的闺女。” 说实话,对于程羽莲的精明,卢灿也有点意外。 刚才方一华的话语可能没有恶意(用未来纵横影业排片上画来威胁),不过,程羽莲还是很快感觉到自己不应该牵扯其中,话语很客气的将方一华怼回去。 邵老爷子伸手拍拍程羽莲的胳膊,“都是好孩子,阿莲不错,原本我还想捧你做台柱子呢,结果被这小子挖了……” 说着,他还懊恼的朝卢灿点点手指。 “不过,现在这样也挺不错的,自己做事业,前途更广。你那边有什么困难,尽管说。老头子我钱不如那小子多,可说起做电影,香江还没几个人比我早,你无论是要设备还是要人要院线,我都能给你包票。” 方一华很有能力,可要论起情商,也就是人情世故方面,差邵一福两条街!邵老爷子的这番话,绝对暖心,说得程羽莲眼圈红红的,不停的点头感谢。 感情牌打到这种份上,卢灿还能说什么? 他连忙点头,“邵祖,影院的事情,就烦请您做个中人?” 香江地产下滑趋势越来越明显,抄底一些戏院确实是不错的投资。香江电影的盛世,即将到来,做戏院绝对不会亏本。即便未来不做戏院,也可以改建成上产或者茶楼,绝对不亏——香江戏院一般都在闹市,地理位置不差,未来只会升值。 “灿仔爽快,稍后我就帮你约李生和吴生,到时候给你电话。” 见卢灿答应下来,邵老爷子的笑容更殷切,拉着两人絮叨旧事,一直说到午餐后。卢灿对电影圈不熟,倒也不乏味。 不过,还有件事情比听故事更有意思,那就是和程羽莲已经一个多月没亲热,上午办公室的那点口舌之欲,不过是一点甜点。 从无线电视大楼出来,卢灿便拉上扭扭捏捏的程羽莲,两人直奔港岛东部的太古城一期海天花园,两人足足腻歪了一下午。 “阿灿,你的电话……” 一只白皙的胳膊,在床头柜上四处摸摸,探到那只笨重的手提,晕晕乎乎的递给卢灿。卢灿揉揉被压得发酸的胳膊,坐起身靠在床头,接过电话,另一只手很自然的搭在那乌黑的长发上。 程羽莲侧身枕在他的大腿上,还想睡会儿。 “庞贝?你从德里回来了?正想和你见面呢。”尽管有些晕沉沉,可卢灿还是听出对方的声音——庞贝·施怀雅。 这一轮香江英资退潮,太古洋行不免受到影响,不少小股东甩股离开,德银投资正在洽谈皮特家族和维西尼家族所拥有的太古股份公司(太古洋行旗下最大的分公司)的112%的股权交易。 卢灿不想引起施怀雅家族的猜忌,这次回香江后,立即安排人打听庞贝·施怀雅的行踪,准备约他吃饭说明自家情况,结果被告知对方前往印度新德里出差。 估计对方回香江后得知卢灿找,便来电话问问。 “下午刚落地,得知你找我,这不……我向你汇报行踪啊!”电话那边,庞贝开玩笑说道,“对了,你要的飞机……我已经帮你搞定,空客A300-600R大白鲨,现货。去年十一月组装,今年三月试飞,已经试飞二百四十个小时。只需要一千六百万英镑,它就属于你的了。当然,如果你需要定制,大约要等一年左右,价格也要上浮一些……” 此时的手机漏音严重,庞贝的声音被程羽莲听得清清楚楚。 “那就多谢了!一事不烦二主,机组人员你也帮忙找找吧!”购买飞机的事情,不过是双方谈正事的一个缓冲,这人情,卢灿领了。 飞机?程羽莲醒过神,阿灿买飞机?香江可没几家有私人飞机呢。 她往上挪挪身子,双手拢拢那片蓬松着散开了的长发,靠在卢灿肩膀上,又拽拽被单。 程羽莲从不承认自己是物质女,阿灿到底多有钱?她从不清楚,甚至很少去关注。可是,她不得不承认,男人的成就,有时候需要靠钱的多少来衡量! 一千六百万英镑,接近两个亿港纸,如果再加上他下午答应购买的四家戏院的八千万,今天一天,他就花了近三亿港纸! 这种花钱方式,以前的她,想都不敢想,可现在,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距离自己咫尺之遥。不得不承认,这种男人,有着另一种让人沉迷的味道,迥异于以前他所展现出来在古董收藏方面的才华。 另一边,电话依旧。 “庞贝,你就实话告诉我,古蓬·皮特家,还有维西尼,他们所拥有的太古股份的股权,是不是已经和太古洋行进行过交易谈判?”卢灿被爱迪(程羽莲的英文名)弄得火烧火燎,说话变得非常急切,直接开诚布公的问道。 “如果真是德银投资作为第三方介入,影响了你们的谈判,那……德银投资退出。” “我也实话告诉你,德银投资参与这次谈判,并非我们主动出击,而是古蓬·皮特和爱迪生·维西尼主动找上门的。” 这件事,卢灿回香江后详细询问过安德烈,几人商讨后,大致能得出结论——德银投资被利用了。 德银投资收购马登家族太古股份公司79%的股权时,皮特家族与维西尼家族,正在和太古洋行谈判,准备将手中112%的股权,出售给占股36%的太古洋行。 英资撤退,太古洋行正好压价,所以,这两家英国商人不太满意对方的报价,德银投资出现了,于是,他们主动找上门,又与德银投资展开谈判。 这是典型的一女二嫁,坐等彩礼呢。 德银投资正想着拿更多的股份,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由德巴尔负责与对方谈判。 德银投资的报价,要比太古洋行厚道很多,皮特家族与维西尼家族很有意向将手中股权出售。 可太古洋行的管理层,心中不乐意啊,于是在董事会的席位上,屡屡设置障碍,致使整个谈判变得龟速。 卢灿今天直接将所有内幕挑明,他现在就看庞贝·施怀雅怎么处理? 庞贝虽然只是太古股份的副总经理,可别忘了,他是太古洋行施怀雅家族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他在太古股份公司中,绝对有决策权的。 “这……”庞贝那边,沉默半晌。 庞贝确实担心德银投资做大——拿下这些股份后,德银占股191%,虽然暂时还威胁不到大股东太古洋行(36%),可万一德银投资继续进击呢? 别忘了,太古股份中,还有不少散股是欧洲人,他们极有可能也会撤资。 “晚上八点,见面聊!上次的酒店!” 卢灿等不及了,直接挂上电话,王语嫣的撩拨,太诱人! 这一突兀的动作,让另一边的庞贝惊出一脑门冷汗,这是什么意思? 第745章 一身冷汗 芙蓉楼二层包厢。 卢灿连着往嘴中塞了两卷鸭肉卷,一下午的实战,让他饥肠辘辘。 庞贝咧咧嘴,笑道,“嗨,维文,你……确定是去欧洲……不是去非洲度蜜月?” 卢灿咽下口中食物,然后用酽茶簌簌口,笑着说道,“有段时间没见芙蓉楼的美食,还挺想念的。没事,你继续说,我在听着呢。” “你确定在听?”庞贝摊摊手,“可我刚才已经说完了啊。” “不就是海天花园的后续项目吗?”卢灿刚才确实听进去了,只不过他认为对方所求应该更多,没料到庞贝提到的内容……其实远远低于他的预期。 他点点头,对庞贝笑道,“这是个好项目,我支持你,干呗!需要追加投资,你说话。” 港岛东部的太古城,号称是香江最大的“地产项目”,地皮来自于“太古船坞”旧址。1970年,太古船坞搬迁,余留大约三十多亩空地,被太古股份公司以174亿港元购得,随后,太古股份旗下的太古地产,开始规划“太古城”项目。 其实早期的太古城项目很简单,就是盖房子卖给香江的中产阶级。随着香江经济的快速跃升,太古城的规划也越来越细腻而周全,最终成为香江地产业的“标杆”! 现在的太古城项目,依旧是商住两用,总规划面积37亩(到八十年代末,太古城项目彻底完工时,总面积53亩,其中含有16亩填海造地),工程分为六期,总工期十年。 太古城真正开工是1978年,一期三栋高达二十八层的电梯观景房(海天花园),于1980年9月建成。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730个单元房,64间底商,仅用了四天时间,全部售罄! 这一成绩,给庞贝为首的开发团队无比信心,于是,二期开发立即提上日程,他们修改了部分二期规划,增加商业元素比重(商业地产比民宅利润更高)。 新的规划中,不仅设有园艺花园及绿化平台设计的私人屋苑,部分楼宇底层设有商铺及停车场,商铺包括超级市场、便利店、银行、诊所及食肆等。 可以说,二期工程,奠定未来“太古城”成为香江地产风向标的所有基因,但同样因为增加这些元素,导致二期工程的施工进度,变得非常缓慢。 首先出问题的是“好运街市”的商铺招租和售卖——在当时,岛东鲗鱼涌一带,地理位置还是有些偏,仅靠原来的730个单元住户,是支撑不起来一条商业街的运营的。 其次,就是今年开始的“地产崩盘”! 香江地产业的急剧下滑,导致太古城二期出现民宅滞销——这与当初太古城二期的房价“虚高”有很大关系——二期房价比一期贵百分之八十! 商业地产和民宅地产都出现问题,太古城三期变得遥遥无期,这让太古股份心急如焚。 庞贝在刚才的介绍中,其隐含的话语就是,我可以帮你做工作,促成德银投资与古蓬·皮特,维西尼两家的股份交易,但你必须明确表态,能继续支持我的“太古城项目”。 太古城项目,是庞贝·施怀雅亲自负责的,他肯定不希望中途夭折。 卢灿的爽快,让庞贝一愣,“你……不是开玩笑吧?” “你见我拿正经事开玩笑吗?”卢灿笑着反问道。 为什么不支持? 卢灿对太古城项目的了解,甚至要超过主导它的庞贝·施怀雅。庞贝刚才所说的太古城项目概况,比卢灿记忆中的太古城,要差很远。 上辈子卢灿来香江所见到的太古城,那可是建有61幢住宅大厦,共提供13万个单元住宅,人口超过4万,俨如一个小城市,其商业体更是港岛东部最大的商业中心。 卢灿想想后道,“如果可以,你帮我留一处底商,面积大一些,我明天安排人去交易,作为对太古城项目的支持。怎么样?够意思吧!” 卢灿想在太古城中心,圈一片产业,可以建设纳徳轩珠宝店,嘉丽箱包服饰店,还可以建影院——既然要收购影院,不妨将其做大,反正未来十年投资院线,不会亏。 “那真是……太感谢了!”庞贝双掌一拍,大喜过望。 卢灿此举,是真正帮了他的大忙!这一消息放出去,绝对会对好运街市的招商有帮助。 “砰砰砰!”三下捶门之后,许胖子端着酒杯出现,见面就嚷嚷,“庞贝,这次秋拍,你必须帮我整点拍品!” 他说这话时,眼睛看得却是卢灿。 卢灿翻翻白眼,这家伙,又来这一套! 他已经知道自己从赵太来家中弄到不少藏品,这是典型的旁敲侧击呢!原本卢灿确实有心从这批藏品中,淘换一部分出来,在维德拍卖上拍,可李林灿老爷子一句话打消他的念头——这不是明摆着膈应赵太来吗? 是的,刚从赵太来那里买来,转手就出售一部分,你卢灿啥意思? 确实有些不妥。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老爷子的私心——他属貔貅的,什么东西都喜欢往虎博搂。 卢灿正准备怼他一句,孰料庞贝竟然真的接话茬,扭头看着卢灿说道,“维文,老皮特家有些藏品,你们可以去问问。” 他口中的老皮特,就是正和德银投资谈判的古蓬·皮特家族。他们准备离开香江,那藏品是不是也会出售? “啊呀,我就知道庞贝你够意思!这人情,小弟领了!”许佳闻肥厚的手掌,拍在庞贝的肩上,疼得后者直咧嘴。 许佳闻扭头,警惕的盯着卢灿,“阿灿,这……你不会和我抢吧?” 卢灿翻翻白眼,这明显是庞贝还自己的人情,结果被这家伙抢了,他还反咬一口?算了,看他辛苦经营香江几家产业的的份上,让他得了。 …… “阿灿哥,要不要去乐古道看看?我们一道出门?”孙瑞欣提着手包,和三位爷爷摇手告别,又甜兮兮的朝卢灿眨眨眼。她从欧洲回来之后,立即投入纳徳轩珠宝的工作中——北美市场拓工作张如火如荼,田乐群又有身孕。 娇俏模样惹人怜,卢灿搓搓手,貌似自己回来后都没去珠宝公司那边,忙点点头,“好的,你等等我!” 他和温碧璃匆匆换套衣服,挤上孙瑞欣与田乐群的专车。 “阿灿,你准备买影院?”车子启动后,田乐群突然开口问道,眉头微蹙。 “啊?”卢灿做贼心虚,小小惊骇一下。 他看了眼温碧璃,这消息八成是她“泄密”给田姨的——昨晚让她联系德银投资的胡生,因此温碧璃知道一些。 温碧璃低头和孙瑞欣小声聊天,完全不看卢灿。 怀孕之后,田姨的威望日盛啊!自己的苦日子来了! 他带着笑脸解释道,“收购的几家影院地段都不错,现在房价下跌,正是囤积好地段房产的时候。未来即便不做影院,我们也可以开发出商城或者卖场什么的。” “不会亏的!”他拉过田乐群略有些浮肿的手腕,轻轻拍拍。 田乐群还是一脸肃然的说道,“你说的我都相信,那些地段肯定也是好的。我担心的是你有没有这份精力兼管?” “不用!让德银投资去兼管!”卢灿摇晃着脑袋说。 “你自己心中有数就行!”田乐群扭头看着卢灿许久,轻声叮嘱道。 一身冷汗!她们三应该都知道程羽莲的事情!今天这是圈套,阿欣出面叫自己,田姨出面敲打自己呢! 卢灿如坐针毡,好在东半山到乐古道,不过十分钟,转过街角,乐古道在望。 这会儿卢灿哪敢和她们三去销售中心?卢灿指指旁边的那栋高楼,“田姐,我去看看大楼盖得怎样?好久没见黑川纪章,刚好也找他聊聊爱伦岛的事!” 田乐群嘴角微翘,“早点回来。还有,阿璃去我那边,帮忙盘盘账。” 转过街区,卢灿下车的身影有些狼狈,田乐群的眉心有着淡淡的愁意,孙瑞欣却噗哧笑出声来,温碧璃的眼角挑挑,抿抿嘴,露出一丝笑容。 纳徳轩大厦的主体建筑已经完工,只剩下外墙壁的装饰。这项工程必须等顶层花园建设完毕才能施工。 现在整个工程队都在加紧修建顶层的“空中乡村”,各种树木、草皮,土壤,塑钢窗等建筑及园林用材,正在通过六架吊塔源源不断的往顶层运送。 大厦的工程承包商是永业屋建,属于郭德胜、李肇基、冯静喜筹建的永业企业的附属公司,三人闹掰后,永业屋建被划归到郭德胜的名下,其建筑实力,在香江绝对能排进前三。纳徳轩大厦招标时,永业屋建以219亿港纸的价格,拿下标书。 得知卢灿到来,现场监工的头头,连忙迎出来,三十来岁,郭德胜的远房侄孙郭炳喜,“啊呀,今天什么风把卢少吹来?” “怎么?不带我突然袭击?怕我检查工程质量?”郭炳喜也是蓝湾俱乐部的会员,卢灿和他还算熟悉,说话自然也就不客气。 郭炳喜嘻嘻一笑,接过助手递过来的安全帽,扣在卢灿头上,“欢迎卢少检查!不过……检查完后,你阿灿还需要准备一面锦旗。” “这么自信?”卢灿跟着他走进工地。 “那当然!你家大楼,我家老祖宗交代的,按照鸿基大厦的质量标准来盖。”湾仔新鸿基中心是郭氏家族的总部基地,也是香江的地标建筑之一。 对永业屋建的质量问题,卢灿并不担心——郭德胜老爷子的信誉值千金。 “上顶层看看吧。”卢灿指指屋顶,“黑川纪章先生来了吗?” 提到黑川纪章,郭炳喜竖起大拇指,赞道,“黑川先生是这个!我们进的每一块材料,他都要过手看看。” 这一时代的东瀛人,确实非常敬业。卢灿赶到顶楼时,黑川纪章带着安全帽,正带领一帮人用大木桶栽种香樟树。 远处的钢架结构主屋,已经建好,看来距离完工,无需多少时日。 像这种“空中乡村”,为了减轻承重,基本都采用钢架玻璃结构,建设的难度不大,重点是设计。 “黑川先生!”卢灿对他挥挥手。 “哦?维文,你来了?”黑川纪章搓搓手,与卢灿握握,“我正准备这两天去找你。” “有事?” 黑川纪章点点头,“我的团队从爱伦岛回来,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太乐观。” “怎么了?” “地质情况很复杂,山丘原本就是一个火山口,主要成份是火山岩风化物和石灰岩,沉重有问题,所以你的城堡……只怕要落空。”他摊摊手,无奈的说道。 还有这种情况?那岂不意味着自己买来一块废地? 第746章 珠江文化 “不过,我有个不错的想法,需要征求你的意见。” 黑川纪章来了个大喘气,他随手拿起一根三寸长的铁钉,在旁边的沙堆上勾画几笔,是爱伦岛的示意图,然后又在岛的外围海面上画出一根曲线,再度从岛上向外画出六根直线,与这根曲线构成一个扇面。 “喏!这就是我的构思。”他将铁钉扔进工具盒,拍怕手掌说道。 晕,这几根直线,谁能看懂? “黑川先生还是详细说说吧。” “我想打造世界上最长的海上玻璃建筑长廊!不知维文君是否有兴趣?” 玻璃长廊?什么鬼?他很快反应过来,惊讶的反问,“黑川先生准备在离岛地区建设海上玻璃房?” 黑川纪章打了个响指,“完全正确。” “那座海岛,我虽然没去,可我的同事在报告中写得很清楚,石灰岩及火山岩风化物,绝对承担不了厚重的城堡重量,如果是普通的矮层建筑,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矮层建筑放在岛上,那可……没什么创意,也没什么新意,不如将其放在周边的海岸线上,以玻璃钢架结构为主体,打造海上玻璃屋。” “建设六栋独立的海上玻璃钢架结构的屋子,彼此之间用玻璃栈桥相连,形成玻璃长廊!你想想,碧海蓝天下,一道美丽的弧线形玻璃长廊,伴着海浪,是不是很美妙?” 爱伦岛位于海湾中,入海口的外围被另一座岛屿阻挡,海浪很小。白色沙滩、蔚蓝海水,还有齐整的玻璃长廊…… 卢灿搓搓手指,这想法……貌似不错。 不过,他还是没有直接点头,“听着很美,最终怎样,还是等黑川先生亲自考察完毕后,我们再商讨吧。” 打造一件独一无二的建筑,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师的梦想,黑川如此急切的向卢灿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基于此。 听卢灿这般说,黑川也意识到自己急切了,嘿嘿干笑两声,“会的,我会认真考察爱伦岛的地质地貌!如果条件许可,我还是希望……维文君能支持!” 卢灿来这里,不过是躲避刚才车上的尴尬,转一圈,听听黑川和郭炳喜的介绍后,他很快就离开这里——待在这里影响工程进度。 从新楼前往纳徳轩珠宝销售中心,走路不过三五分钟,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对田姨解释程羽莲的事,他便沿着街道,边走边逛。 古董艺术品贸易,在香江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有一段时间没来乐古道,这条街上,又多几家新店铺。 面前这家龙凤楼就是一家新店铺,橱窗中摆放着几尊明清风格的佛像。他眉头皱了皱,这些佛像虽然不算精致,可确实是真货,而且是江南地区民间寺庙的禅宗佛像。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修习禅定,因此得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 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为躲避北宗神秀的迫害,远走岭南,隐居猎人队中十七年,后于曹溪(广东省曲江县东南双峰山)宝灵寺顿悟禅,开创出禅宗一花开五叶的辉煌禅史。 从此,中国禅宗开始执掌天下佛家之牛耳! 透过窗台,卢灿看到的三尊“佛像”,分别是“百丈怀海坐悟像”“云门始祖坐悟像”以及“法眼始祖坐悟像”。 百丈怀海、云门始祖、法眼始祖是南部禅宗的三位高僧大德。 作为佛门弟子,原本是没有享受香火,塑像成佛的资格的,可中国人有着非常浓烈的“始祖崇拜”,这三位,对禅宗南派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后世的信徒便主动为他们塑像。 所以说,这三位是“被成佛”的。 也因此,他们的“塑像”与真正的佛像,区别很大,只能算是“陪像”——这有点类似孔庙的配祀和丛祀。 首先说说百丈怀海。 俗姓王,福州长乐人,追随潮阳西山寺的慧照师傅出家,从衡山法朗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后往庐江今皖省庐江县浮槎寺阅藏经多年。 他听说马祖道一在南康今江西赣县传法,即前往参学,后侍奉马祖6年,得到印可。马祖圆寂后,他相继挂单石门今江西靖安县、新吴今江西奉新县,最终驻锡大雄山,这里岩峦高峻,又称为百丈山。 怀海大师在这里开堂说法二十余年,人称“百丈怀海”。他的禅风朴素自然,于生活上,主张亲自劳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又被成为“农禅始祖”。 怀海大师首创“百丈清规”,规范禅僧组织和生活方式,对僧院禅林进行自我约束。 禅宗于唐武宗的灭佛运动中能度过难关,随后得以蓬勃发展、繁荣

相关推荐: 生存文男配[快穿]   魔界受欢之叔诱(H)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祸国妖姬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沦陷的蓝调[SP 1V1]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寡妇门前桃花多   御用兵王   修仙有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