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穿越之肉香满满+穿越之快进入纯肉(H) > 第207章

第207章

料是菊花和枸杞。这种混合泡法,在香江很常见,属于“混饮”,又称之为“海泡”。 老爷子是个中老手,茶刀撬下一片不到十克的茶团,掰成两三个均匀的小块,投掷于玻璃茶具中,然后又投入三五枚菊花,七八颗枸杞,注水洗茶。 很多人泡制普洱时洗茶这一环节会很匆忙,其实真正的洗茶,需要等壶内茶叶浸润开,或者用竹篱稍稍搅拌,才算真洗。倒掉洗茶水,再注入热水浸泡,闷茶三五分钟,香味彻底散发出来,即可饮用。 等茶熟期间,卢灿的目光大多数都在华子域的身上,小家伙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双手搁在放桌上,目不转睛的盯着爷爷的动作。 “阿域,喜欢喝爷爷泡的茶吗?”卢灿侧首笑着问道。 这孩子的回答,有些迟疑,望望他爷爷,然后再扭头,轻声对卢灿说道,“卢哥,说实话爷爷一准不高兴,你还是别问了。” 这还不叫实话?小家伙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茶叶属药,天生有苦根,孩子的味蕾对甜味更喜欢,像茶汁之类的,通常都不会喜欢。 “那哥哥换个问题……你从几岁开始和爷爷学鉴定?”卢灿笑罢,伸手摸摸那孩子的后脑勺,后脑勺突起,再加上他的双耳耳廓不小,从相学上看,这是个聪明孩子。 “七岁!”这次,孩子回答的咯嘣脆。 “都学些什么,能告诉我吗?” “可多了!”显然,卢灿的问话,挠到孩子的得意之处,掰着手指跟卢灿炫耀,“朝代歌、二十四朝名人简史,名家字画谱、宣和器型谱,瓷器花色谱……这个没背完。” “阿域真棒,这么小就会这么多!”这句夸奖是真心的。 卢灿太清楚,鉴定行当,在外人看来,是“玩”,其实它真心不简单。 单单一套《二十四朝名人简史》,虽简略,可毕竟中国历史上名人太多,就足足三大册,如果加上国外的,那就更多。这些名人,构成古董鉴定行业最基础的判别标准。 鉴定的基本功扎不扎实,就看这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熟不熟练。如果你没熟记,那永远只是“玩票”性质,难成大师。 至于孩子提到的《名家字画谱》、《宣和器型谱》,《瓷器花色谱》这几本书籍,是另一类基本知识,那就是分类基础。 能将这些书籍背诵或者熟记,孩子一定下了一番苦功。什么学钢琴、舞蹈、小提琴的孩子苦,在鉴定基础知识学习面前,弱爆了。 “华叔……这是希望小域长大后继承爷爷的本事?”卢灿确信,华家还是希望这孩子在鉴定方面有所成就的,否则不会让孩子吃这么大的苦头。 “呵呵,孩子从小和爷爷在一起,挺喜欢这方面的,也就随他。至于未来有没有什么成就……如果有,那更好,如果天赋一般,那就算了……” 他进门后,注意力似乎都放在阿域身上,这让一直观察他夫妇来意的华平治,有些闹不明白他为何而来,搓搓手,含糊的回答道。 倒是一直专注泡茶的华辉邶,抬头看看卢灿,又看看华子域,隐约有点猜测,但很快又否定——他原本认为卢灿想要弟子,可想想又不太对,卢灿太年轻,卢家又在上升期,他哪有时间教授弟子? 不过,他还是怀着期望,接上儿子的话,缓声说道,“孩子天赋还行,我现在试着带带……” “华老乃收藏大家,有您教授,小域又聪明,一定前途不可限量。” 卢灿随声捧了一句,殊不知,卢灿的奉承话,让华辉邶原本想要说的“他日再寻访名师”,憋了回去。 卢灿这话有点违心。 华辉邶是收藏大师不错,可惜种类很偏门——道藏用品收藏非常小众,他教授孩子的基本功没问题,但过了分类鉴别之后,只怕有心无力——难不成然孩子还学道藏收藏? 华辉邶将试探的话,咽了回去——两家交情其实很一般,贸贸然提出卢灿收徒的事,万一对方无心,彼此都很尴尬。再说了,孩子未来怎样,是孩子父母规划的,自己这做祖父的,不太好干涉——孩子去剑桥上贵族学校,不就是儿媳妇的想法吗? 丁文怡去厨房做饭,孙瑞欣跟着进去,估计要谈论华平治的事情。卢灿几人在客厅,品茶聊天,没再提华子域的事情。 这让华辉邶更摸不透卢灿的来意,猜来猜去,他忽然想到一事——藏品! 难不成卢氏夫妇上门拜访,是为了自己的藏品?他越想越觉得可能性不小——华家还有什么值得卢家少爷上门拜访的? 这想法一出,他看向卢灿的神色,变得有些复杂,正待开口询问,厨房那边门开了,儿媳妇站在门口,“平治,你来一下。” 接着,孙瑞欣笑吟吟的从厨房出来,对着卢灿眨眨眼,示意大功告成。 这下,华辉邶更怀疑了! 第671章 道家典藏 饭桌上的气氛,没有刚进门时的融洽。 华平治心事重重,时不时抬头看看卢灿,似乎想要开口询问什么又不好吐词。 华老同样兴趣缺缺,他从儿子的表现中更确信卢氏夫妇上门,是先劝说儿子儿媳同意出售藏品,稍后再向自己提议。家中藏品是从香江带来的,原本就是想要留给孩子们,怎么处理,他不会有太多意见,可卢家小少的做法,让他的心底有些膈应。 华老少年时在九宫山做道童,郭汝栋部火烧九宫山后,他被迫离开,随着远房叔父来香江,叔父对他很一般,可谓尝尽心酸苦辣。所以,他对家的感受与亲情的追求,与丁欢丁老很相似,两人都不属于那种强势的性格,有什么委屈,更愿意自己承受。 饭桌上,只有丁文怡不断的给孙瑞欣夹菜,并不停招呼卢灿。 老爷子的心事重重,让卢灿莫名其妙,不过,他没太在意,因为刚才从阿欣的口中得知,丁文怡已经被她说动。 华平治为什么来英国,原因要比最初自己估计的复杂。故主看重是原因之一,对香江未来担忧是原因之二,而丁文怡希望借助这次机会,让自己的孩子华子域拿到英国国籍,是原因之三,甚至是主要原因。 原本,从英殖民地移居英国会自动获得英国国籍,可自从1973年英国加入共同体之后,这一政策被废除,到了1979年铁娘子上台,为控制失业率,内阁再度出台新的移民政策。没有大额投资,普通民众想要移民英国,基本不可能。 所以,当维克多香江分公司解散,华平治与家人商议未来该怎么办时,颇有内秀的丁文怡看到机会,坚持让丈夫跟着故主来到英国——他们一家子因为工作关系,实现移民愿望。 事实上,她真的习惯彼得伯勒的生活吗?一个连英语都听不懂的家庭主妇,在这座城市是很孤独的,连说话的人都没有。 在孙瑞欣许诺安排丈夫工作、聘请公公为虎博顾问,乃至会送孩子去皇仁附小读书后,她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下来——反正一家人已经拿到英国国籍,再回香江也没什么关系。 华平治顾虑的问题很好猜度,其一是如何对故主交代,另一就是对纳徳轩珠宝业务不熟悉的担忧。 午餐结束后,丁文怡又端来准备好的果盘与茶水。 卢灿准备挑明来意时,华辉邶突然冒出一句话,让他和孙瑞欣一愣。 “卢东家此来,是不是看上我的藏品?” 他的话,不仅卢灿夫妇发愣,让华平治夫妇同样惊诧,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担心。老爷子的猜测不无道理,如果是这样,华家就需要考虑考虑——如果是另有目的的招揽,那未来……华平治的职位能做多久? 别被卢家过河拆桥,那就空欢喜一场,香江的高薪工作,可不太好找。 除了孩子,华家三人都盯着卢灿。 孙瑞欣有些着急,想要开口解释,卢灿在桌下拉了她一把,这种事情,需家主保证。 卢灿笑笑,“如果说不是,您老一定不会相信。您老的藏品,虎博确实有兴趣,但我在这里承诺,是否转手,看您的意思,虎博绝不强求。” 这句话让华家三人,脸色轻松一些,可疑惑依然还有。 卢灿捻捻手指,继续说道,“此行拜访贵府,确实有些想法,不过与您的藏品,关系不大。” “其一、那天遇到您老和阿域,我就琢磨着,能不能聘请您老去做虎园顾问?您老在道藏方面的研究与心得,独步香江,埋没在英伦三岛,太可惜了。” 哦?为这事而来?也能说得通。华辉邶的眼光看看儿子儿媳,他们显然已经知道,并不吃惊,难不成他们被说服了? 他的脸上泛起一阵红润的喜色,“当真?!” “那自然是真的。”卢灿呵呵一声。 “其二呢,卢家的纳徳轩珠宝,近两年在欧美发展的不错,需要更多对欧美贸易熟悉的人才加入。恰好华叔……”卢灿翻手想华平治示意,“华叔这些年一直做欧美外贸生意,对欧美进出口贸易很有经验,所以,纳徳轩珠宝想聘请他为我们欧洲分公司副总。” 华辉邶目光询问儿子,华平治点点头后,他嘘了口气,这是好事! 卢灿的话并没有结束,他伸手摸摸华子域的脑袋,“其三呢,就是为了这孩子。” 为了孩子?这次轮到华平治夫妇吃惊,而华辉邶的眼光越来越亮,最初的猜测是对的,卢灿看上自己孙子的天赋…… “阿域当年就能背诵朝代歌,现在的基础也不错。” 华子域眼睛睁得溜圆,看着卢灿呵呵直乐,这情形让华辉邶恨不得立即让自己孙子磕头拜师——卢灿虽年轻可鉴定水平在香江有目共睹的,能拜在他门下,绝对幸事啊。 至于辈分……师徒名分与交情辈分是两码事。 “我准备给他推荐一位名师……”卢灿的话来了一个大转折,让华辉邶一愣,原来不是自己收徒,而是代找弟子! 好师傅难找,好弟子同样难求,代找弟子的事情,在文博界屡见不鲜。虽然华辉邶有些失望,可卢灿能说名师,那一定差不到哪儿去。 果然,卢灿接下来说出的人名又让华家三人惊喜异常。 “李林灿李老,想来三位都应该听说过,我想将阿域,推荐给他做入室弟子,不知道三位舍不舍得?” “舍得,这有什么舍不得?哎呀,这是阿域的造化,就是不知道李老哥能不能看上呢?”华辉邶连忙接腔,怕儿子儿媳说出什么不妥当的话。 他的性情不争,可江湖见识老道。虎博三老各有特长,张博驹老爷子广博,福老眼光精,他俩在华老看来都和自己一样,属于野路子,而李林灿则是北大毕业,走的是学院派,理论体系完备,属于研究型人才,华子域能成为他的入室弟子,那是机缘。 另外,华老还听出一点“别意”,那就是卢灿在为虎园储备人才——这种亲手招入的弟子,未来在虎博体系中,势必会被重用,这无形中给自家孙子铺一条金光大道——只要这孩子不干欺师灭祖的事情的话。 “阿域的基本功我清楚,李老爷子应该会很喜欢。” 卢灿摸着这孩子的脸蛋,笑着说道,“阿域,你若是拜在李老门下,需要好好用功哦?你上面可还有个师姐,可不比你差哦。” 孙瑞欣在旁边给丁文怡解释一句,“张博驹老爷子与福老,两人前段时间收了一名佳徒叫饶宜萝。她是饶真颐饶老的孙女,聪慧异常,基本功扎实,年岁要比阿域略长。” “相互砥砺,才有进步,阿域是不是?”华辉邶哈哈一笑,饶真颐的孙女不错,他对自己的孙子同样有信心。 卢灿直接在华家客房给李林灿去了电话。 “你说什么?你小子给我找了个弟子?”电话那边的李林灿,原以为卢灿询问赵家藏品清理情况,没料到他抛出这么一枚炸弹。 “这孩子我三年前就认识,那时他七岁,就会被朝代歌和人物谱,现在基本功更扎实……”和这老爷子说话,不能绕圈,卢灿原原本本的将自己的考虑说给他听。 所谓自己的考虑,那就是培养下下一代…… “要你多事!我的弟子,稍后我自己去察看!要是不合格,看我怎么揍你!”李老话虽如此,还还是被卢灿摸准脉搏,真的动心了。 原本卢灿想要带华家人去蓝贝斯别墅,让李老爷子见见,可他竟然一天都等不及,竟然要来彼得伯勒。呵呵,老爷子这是被张老和福老的弟子,刺激的不轻。 华子域基本功扎实,而且这孩子虽然没有饶宜萝机灵,但胜在沉稳,应该很符合李老的性格,这事成了。 至此,这趟华家之行,功德圆满。 既然李老爷子准备亲自考察弟子,卢灿与孙瑞欣自然不能赶回牛津,便在这边坐等。 华老虽然没有开口说藏品转让问题,可还是敞开收藏间,领着卢灿欣赏一遍。 他的藏品不多,但非常有意思,卢灿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道藏。不仅有数十件道衣、道袍、道冠、登云靴(云履)、朝天履(青履)、手板、法剑 华老详细的给卢灿介绍,道服的具体分类,让他大开眼界。 大褂,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道家日常穿着;得罗,俗称道袍,袖宽一尺八寸,长随身,属于大礼服;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受戒用,通用黄色;法服,方丈大典用,领袖级别的服饰,为紫色;花衣,出外念经,或者行走江湖的穿着,多为杂色。 至于未受戒的道士,只能穿大褂及得罗,而且颜色只能是黄色,与受戒道士的蓝色,区别明显。 他藏品中,最多的却是各类道藏经书,其中,最让华老得意的有十来本明代之前的道藏真经。 最老的一本是南宋刻录的《道德真经义疏》,其编撰成书的是唐初道家学者,道家理论家成玄英。此人被李世民赐号“西华法师”。 还有一本被他奉为至宝的是明代永乐年间刊印的《坐忘论》,相传是唐代白云先生司马承祯所著。此人又是一名唐代宗师级道士,自号“天台白云子”,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仙宗十友”。 此外,卢灿还看到不少的“小黄书”,譬如明代万历本的《紫金光耀大仙修真演义》,编撰者为越人刘子修。此书介绍的是如何以男女房事来强身健体,和合阴阳。 此前卢灿对道藏的了解不多,今天一见,再度让他对于收藏有了“仰之弥高”的感觉。 第672章 意外偷听 李老要来,再加上彼得伯勒的教堂建筑别有特色,卢灿和孙瑞欣索性决定在这里逗留一天。 给阿尔达汗的电话刚拨通,那家伙就嚷嚷起来,“阿灿,正想给你电话呢。我今天要赶回切尔西,家中老头子有事,挺急。对了,你说的印尼……怎么回事?” “要不你在切尔西等我?”有关印尼的事情,卢灿暂时没想完善,其中牵扯较多,本来准备和他商议,没想到他家老爷子电召。 “我准备从切尔西直接回菲律宾,棉兰老岛珍珠养殖场的事情,我不坐镇还是有点心虚,埃斯特拉达家族,不是那么好搞。”那家伙终于吐实话。 这才对嘛,一个盘踞达沃过百年的老牌家族,能被你一个进入两年不到的欧美投资商,轻飘飘扳倒?那才真心不合理。 “那行!”卢灿同意他的做法,东京那边的官司打得如何如荼的,棉兰老岛的珍珠养殖场早一点到手,有利于纳徳轩珠宝维护东瀛珍珠市场份额。 “你回菲律宾后,可以组织部分人马,前往印尼的巴布亚省,选择米米卡县为投资中心。”毕竟在华家书房,卢灿放低音量,低声嘱咐道,“我有一份比较可信的内部资料,那里有世界储量最大的金铜矿,注意,是金铜混合矿脉。” 电话那边吸了口气,卢灿在话语中强调两个词“最大”“金铜混合”,这条理由足够阿尔达汗重视——如果说宝藏是存款的话,那……就是印钞机。 许久传来他沉稳的回复,“嗯,我知道了。” “那省份相对比较复杂,你安排带队的人,一定要机灵,进入后先摸清楚状况,等缅北彻底平静,我会从护矿队伍给你增添当地治安负责人,再勘探开发。” 巴布亚省在殖民地时代,巴布亚被称为荷属新几内亚,1963年被印尼吞并,此后分离活动就没有停歇过,是印尼的三大麻烦制造中心之一,这也是卢灿没想好该以何种姿态介入的根本。至于另外两个,自然是亚齐省和东帝汶地区。 “我会调查清楚,再拟定计划,到时候商议。” 这家伙看着吊儿郎当,实则办事沉稳有度。这些年处理黑货,除了最初的霍克森金币出了点意外,此后再没有半点纰漏。 印尼巴布亚金铜矿,卢灿之所以有印象,来源于2016年格拉斯博格铜矿近万工人大罢工事件。这一罢工事件,直接将世界铜价和金价,分别拉高四个百分点和六个百分点。 他就此事上网收集过资料才发现,合着印尼还有如此庞大的资源被北美资本占据。这件事根本不是工人罢工如此简单,而是北美资本吃相太难看,印尼政府怂恿工会,迫使北美资本退让的一次经典战役。 米米卡县有大大小小十二家矿业公司,其中格拉斯博格铜矿最大,其矿产约占米米卡铜矿的四分之三强,妥妥的巨无霸级。 格拉斯博格铜矿,率属于美国自由港矿业公司,1988年投资勘探,1990年正式开采,最初股份为百分百美资,苏哈托下台后,印尼政府与自由港经过六轮谈判,仅仅拿到百分之九的股权。不得不说,北美资本太贪婪。 2014年,印尼新总统佐科·为多多上任后,再度启动旨在拿回矿产资源的股权谈判,结果美资想方设法拖延。呵呵,这下坏菜,当地公会直接罢工,最终自由港公司不得不将持股比例降至百分之四十九,以股权换回延期十五年的开采权。 这场强龙与地头蛇的过招,给卢灿一条启示——进军印尼,带路党非常重要。阿尔达汗想要在印尼立住脚跟,就看他怎么找带路党。 得知卢灿夫妇暂不离开,华平治连忙带着他们去预定酒店,就在弗拉格沼泽青铜器时代纪念中心前的度假村,包下一栋小院落,李老他们晚上也会入住这里。 李老和戴静贤大约在下午六点钟到,时间还早着呢。卢灿站在度假村的二楼小洋房,有些好奇,他还真的没见过欧洲的青铜时代古董实物。 等华平治离开后,卢灿带着孙瑞欣,过马路,来到这家号称英格兰最早历史纪念馆中参观。 说是青铜时代纪念中心,其实展出的内容包括英伦三岛的史前文明,展品很简单——破石头、烂铜片的,可背后的历史,挺有味道。 这家博物馆一定是当地政府支持,否则这种巨亏谁也承受不了——下午三点,馆内除了几名工作人员外,就只有卢灿夫妇还有自带的两名安保,四位游客在巨大展厅中晃荡。 卢灿边看边介绍给孙瑞欣听——参观博物馆如果不懂,再没人介绍,那就无聊的折磨。 其实,英伦三岛的人类历史痕迹相当久远。 根据在诺福克东部的哈比斯堡地区所发现的燧石工具,表明早在八十万年前就有人科居住。1927年在德文市发现的肯特洞穴人下颚骨,经过碳十四鉴定,距今四万四千年。 欧洲历史将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4500年的这一时期,称之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则是从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2500年之间。所谓的不列颠岛青铜时代,则是从前2500到前800年;铁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前8世纪-1世纪。 这一点基本上与东方的人类发展史划分一致,不过,具体到文明表现,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看看弗拉格沼泽青铜器时代纪念中心,所展示的铜器,都是什么? 清一色的战斗、生产和狩猎工具,而且都属于小型、粗加工物件。 这些东西与中国商周时期的各种大型青铜器相比……算了,还是不比吧,两者完全没可比性。 器物没什么观赏性,卢灿倒是对英格兰的人种,有了最新认识。 英伦三岛真正的土居民族,并不是盎格鲁-萨克森人,而是大不列颠岛南部的布立吞人,他们是英国人的真正祖先,英国人的名称一词,就来源于布立吞人。 刚才提到的盎格鲁-萨克森人,则是公元43年罗马对征服不列颠后,大批欧洲居民登陆英伦三岛后的集合体,其主要为各种日耳曼部落——以原始日耳曼语衍化出多种新型语言的各类日耳曼族群。这些人又推翻罗马的统治,建立了几个成为现英格兰和部分南苏格兰主要力量的王国。 再往后……好吧,不灌水了。 鉴定能力的提升,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中的物件,二者结合并自我体悟,才会有提高。 展区很大很安静,卢灿两人在西侧欣赏一柄被严重腐蚀的青铜斧头,大厅西侧管理区走出来两人,当先一人年纪颇大,发须皆白,手拿烟斗,另一位则是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跟在老者身后,不停的絮絮叨叨,看模样,似乎在恳求什么。 相距甚远,卢灿原本没在意两人说什么,可是,正当他准备带着阿欣离开时,忽然听到两人的话语中,隐约提到“Zhou Dynasty(周朝)”“the Qing Dynasty(清朝)”,此外还提到“三千年”“青铜器”等词汇。 他们在讨论什么? 不用猜想都知道,一定是当年英国人在清末战争中抢来的商周青铜器。 卢灿很想快步跟上听听,可惜两人一前一后,快步走出大厅,当先的那位烟斗老者脚步飞快,直奔停车场。卢灿看见一位司机,帮他拉开车门,坐进一辆劳斯莱斯。 赶紧记下车牌号,稍后查查烟斗老者的来历。 劳斯莱斯开走后,那位中年男人摇摇头,一脸沮丧的回到大厅,又钻进东区办公室。 “刚才那位是谁?”刚好身边柜台有一位工作人员,卢灿连忙问道。 那位工作人员很有礼貌的点点头,“前面的老者,是我们博物馆的主要赞助人,安蒂森爵士;刚才进来的是我们总经理费德林先生。” 卢灿摸摸下巴,这突然听到的消息,虽然不完整,但可以推断一二——极有可能弗拉格沼泽青铜器时代纪念中心,想要购买某位藏家手中的青铜器,而这件青铜器来自中国,价值不菲,费德林馆长希望博物馆赞助人为此特别拨款,结果,貌似谈崩…… 这条消息很重要! 能让青铜中心馆长费德林动心的物件,而且还需要特别拨款——说明费用不低,这两者一结合,那件藏品,一定是件好东西! 来自中国的好物件,能放过吗?截胡是必然的! 可是,这件事怎么找线索?卢灿挠挠头。 找费德林,他肯定不会说的。另外就是找到那位主赞助人,他肯定知道,不过,想要从他口中掏出信息,只怕也不容易! 不知道青铜中心的其他工作人员,是否清楚?可是,该找谁去探听情报? “阿欣,我们回度假村商议点事情。” 卢灿拉着孙瑞欣,三两步走出大厅。将丁一忠和法里斯也聚拢过来,卢灿搓着手,向他们三说明情况,这事……该如何下手? “你这耳朵,怎么长的?”两人一并参观,他还负责介绍,竟然还能偷听如此远距离两人的谈话,对此,阿欣也只剩下钦佩。 第673章 李老收徒 除了各大博物馆,欧美究竟有多少人家,掩藏有当年抢自圆明园的文物? 这一问题,后世中国文博界一直想要努力弄清楚,可惜,一百多年的时光,湮灭了太多的强盗形迹,让这项工作一直没有进展。 今天无意中听到的消息,是卢灿遇到第二起圆明园旧物。 试想第一起自己的收获:十一尊完好的铜造像;二十四尊是佛首;十六件残部件;八件佛供器;还有七件瓷器,其中就含有虎博镇馆级别瓷器——宋钧窑三足鼎香炉。 这些物品,都来自法国瓷器厂的奎恩斯家族。 它也让卢灿多了一丝期盼——这位英国强盗的后人手中,应该不止一件。 卢灿很想将费德林抓到某个角落,然后逼迫他吐出消息,可自己不是强盗,只得另想办法。 好在阿尔达汗家族所在的德尼尔贸易公司,在彼得伯勒有分公司,作为英国前十位的贸易公司,他们在这里的影响力相当大。如果由他们派人出面接触费德林,或者青铜中心的其他中高层管理人员——这家博物馆想要获得额外拨款,拿到青铜器,不可能是费德林一人所能做出的决策,也许能找到线索。 这是卢灿所能想到目前最稳妥的方法。 法里斯已经去办理这件事,丁一忠呢,则在华平治的陪同下,前去查找那位青铜中心资助者的信息——有备无患吧。 院子中,卢灿陪着华老喝茶叙话,等候李老爷子带来——从伦敦到彼得伯勒行程一百三十英里,二百多公里,最快也要三个多小时。 阿欣和丁文怡,带着华子域,去度假村的餐饮部订晚餐,院子里只有他们俩。 “卢少的家国情怀,老朽佩服!”听卢灿说起当年从法国回收圆明园遗珍的旧事,华辉邶拱手称赞一句。 卢灿摇摇头,脸面有些发红,这算家国情怀吗?也许,有吧。 相比卢灿的纠结,华辉邶其实更担心稍后李林灿。他和李林灿没什么交情,仅仅在虎园开业,还有维德拍卖的几次拍卖上,有过交集,属于点头微笑的那种。 可这不妨碍他听过众多的传言,譬如李林灿的脾气不太好,性情古怪等等。 “阿灿……李大师会不会……?”他终于还是忍不住,想要打听李林灿的真实为人。 “不会,阿域那么聪明,李老高兴还来不及呢。” 见卢灿误会自己的意思,老爷子灿灿的点头。过了一会,他再度问道,“听说李老……对员工要求非常严格?” 这下卢灿明白过来,这老爷子,还真是隔代亲,担心孙子在李老门下受苦呢? 这得点点他。 卢灿神色一肃,“华老,严师高徒,您应该很清楚这点。如果李老放松对阿域的管教,反倒未必是好事。” “李老的性格是耿直,不是怪癖,否则在虎园也不会和其他几老关系都不错。您把阿域交给他,就需放手,若是怀疑……我看稍后也就别提。” “没有没有的事!我放心的很!”华辉邶连忙摇手。 卢灿看着他,笑笑,心底却想起前些时候阿尔达汗说的一番话。 在分析东南亚华人豪门崛起的因素时,那个看起来混不吝的家伙,竟然说出一套相当高明的理论——聪明不足以立世,阴狠才是家族领导者必备的品质。 还真不无道理。 华老头子和丁欢老爷子,很能代表一拨人,他们有才华,可性情偏弱,信奉中庸之道得过且过的那种。事实证明,这种缺乏狼性凶狠的家族开创人,很难让家族真正做大。 两人正闲聊着呢,外面传来李林灿中气十足的吼声,“阿灿,在哪儿?” 卢灿咧咧嘴,这老爷子…… 呵呵,李老这一嗓子,让华辉邶觉得自己的担心不无必要。 好在正式见面,李林灿对他还算客气,握手时难得的夸奖对方,“老华嘛,见过两次,没来得及深谈。不过,我听人说起过你,道藏方面,香江第一。” “来虎园,以后多交流交流心得。” 老爷子话没说完,扭头怼了卢灿一句,“你小子用点心!” 呃?卢灿举手投降,翻翻白眼,“老爷子,你这又是怎么了?” “你没发现,虎园有关中国传统道藏方面的藏品,太少了吗?作为一家以中华藏品为主角的藏馆,怎能没有道藏方面的专题馆?” 一句话说得华辉邶脸色有些发白,哪知,李林灿随即又扭过头,对他说道,“老华你也别多心,我说的是这小子。别看年轻,可比鬼都精,只要督促几声,他就能想办法给弄来。你老华来虎博,我们研究中心以后又能单独成立一类,真正补缺啊!” 能不多心吗?华辉邶的笑容尴尬的很啊,啜啜着不知该怎么接话。即为自己的藏品,也为李林灿和卢灿说话时这般肆意而惊诧。 卢灿连连点头保证,心底差点能笑出泪来! 谁说李老爷子没心机?这一招指桑骂槐,虽然生涩粗暴,可架不住效果好啊。估计很快,华老自己就得提出将藏品交易给虎博。 华老在李林灿面前,性格弱势太明显,作为主人的他,反倒被李林灿拉着坐下聊天。卢灿趁机对随后进门的戴静贤挥手招呼。 “行啊你!”戴静贤笑着给卢灿一拳,低声调笑道,“度个蜜月,竟然还能搞到梵高的素描!我看你还是多少几个女人,虎博的镇馆级别藏品,那就妥妥的世界第一。” “别!这种事一次就够。幸亏我还算机灵,你也知道的,第二天我就被包德连的伯纳德馆长逼问” “嘿嘿,怕什么?他牛津图书馆再牛气,也管不到我们香江虎博。” 戴静贤拍拍手提包,笑容带上一丝蔫吧坏,“那天电话之后,我就安排人员回香江,取来几份正式邀请函还有聘书,不仅苏利文和龙彼得,就连伯纳德的都有。稍后你签完字,我明天专门走一趟牛津,给他们仨送过去!” 他从手提包中掏出一沓文件,递给卢灿,“梵高素描鉴定暨虎园博物馆西方艺术藏品鉴赏会,召开时间暂定为六月二十四日。我们会向全世界二十家知名博物馆发出邀请,当然……还有媒体。” 他耸耸肩,“至于能来多少,就不知道了。” 别以为卢灿那天是信口开河,虎博真的在执行这一计划,并且还想要借助此次机会,提高虎博在欧美文博界的影响力。 别看虎博的西洋馆只有单馆,可里面的好东西不少,从家具、钱币、油画、水彩画,再到生活艺术品等等,这次大部分展品都会亮相,为的就是“震慑”一下那帮眼高于顶的欧美专家和媒体。 如果能一举拓展欧美旅游市场,那就更好。 卢灿大略翻翻,没什么问题,只是将那幅勒南兄弟的画作勾掉——这玩意还掩藏着宝藏秘密,暂时不适合露面,随即在几份文件上签上大名。 这就是有成熟团队支持的威力,他们能快速拿出相应方案而不需要自己孤军奋战。 将文件递给戴静贤,卢灿扣扣眉心,“戴哥,你明天……算了,还是我自己处理吧。” 卢灿原本希望戴静贤接受“青铜中心消息”的后续处理事宜,可一想他既要督管巴尼特别墅那边的事情,还要抽空跑牛津发聘书送邀请函,这话不好说出口啊。 “有事?”戴静贤立即追问。 “今天……”卢灿一五一十将今天所得到的消息,告诉戴静贤。 “你是说……那青铜器出自圆明园?”戴静贤还未发话,李林灿老爷子抢先发问。这老先生,不是和华老聊天吗?还能听得这么仔细? 不得已,卢灿又将事情再复述一遍。 李林灿干脆利落,“阿欣不容易,你陪她好好玩几天,这事有我盯着。” 他敲

相关推荐: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宣言(肉)   寡妇门前桃花多   阴影帝国   人妻卖春物语   军师威武   狂野总统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媚姑   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