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每一个形象具有一定的肖像特征,人物的细节不带丝毫抽象概念,因而使观者产生一种肃然的可信感。 画面构图饱满,色彩深沉厚重。两幅画中,除了小女孩露出的童真笑容被高光渲染外,其他人物的一副基本笼罩在褐色的调子中,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这种沉闷的色调更能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负重和生活的贫困、压抑。 “辰少,这是哪位大师的作品?”昆希不懂西方油画,但他能感受到画中的意境。 “哪位大师?我也不知道。”卢灿苦笑道。 见昆希盯着签名处,不理解,卢灿摸摸其中一幅油画左下角灰白色的花体字签名“勒南”,笑着说道,“勒南是一个符号,代表着画室的一个签名符号。” “这个签名,代表的是勒南兄弟画室。”他继续解释,“这家画室,创建于1629年,是由安托万勒南、路易勒南、马蒂厄勒南兄弟三人创办的。由于他们兄弟三人作画,在画上只签勒南字样,所以后人很难把他们的作品区分开。” 凭卢灿现在的油画鉴定水平,他还真的分不出三兄弟各自绘画特色——因为三兄弟自有签名的画作太少,仅有的鉴定依据都是书本上记录的。 譬如路易·勒南擅长风景画,马蒂尔·勒南的画作风格更华丽等等,但这些……在实际鉴定过程中,做不得依据的。 “兄弟三人?都是知名画家?”一家三兄弟都是知名画家,这在中华文化圈中,也很少见,昆希吃惊的问道。 “嗯,安托万是老大,马蒂尔是老幺,成就最高的是老二路易·勒南。兄弟三人自幼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贫穷生活有着深刻认知,所以,他们的代表画作,都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当时许多人将这三兄弟称之为‘农民画家’。” 勒南兄弟的故乡是拉昂,1629年他们迁居巴黎,并设画室,专门画表现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和肖像画,尤善于描绘农村题材。 他们是法国十七世纪上半叶与宫廷古典主义艺术相对立的画家,是法国卡拉瓦乔主义艺术的杰出代表,一些古典主义的批评家不满意他们的艺术,把他们叫作是“风格卑劣而人物简陋的画家”。 尽管受到诸多责难,可是他们仍然坚持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并创作出大量朴实、真挚、有着浓郁生活和时代气息的作品。 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割草归来》1641、《铁匠铺》约1641、《农家室内》1640~1645、《卖牛奶妇的一家》1640~1645、《幸福家庭》(1642)。 值得特别提出的两幅画,是路易·勒南的《铁匠铺》与《卖牛奶妇的一家》,被后人认为是宗师级别的画作。 卢灿看过这两幅油画后,基本能判断,左侧这一幅应该是《割草归来》的姊妹篇,右侧的那一幅,是《幸福家庭》的姊妹篇。 两幅画,在后世都没有面世,不知道是未曾发现还是彻底损毁,但依然算得上是勒南三兄弟的精品代表作。 康丁的祖上是牧场主,同样是农民,这两幅画精彩的再现农民困苦生活,因此,他们珍藏这两幅画也就可以理解。 “这……两幅画,您准备怎么处理?”昆希指指油画问道。 卢灿咬着嘴唇,迟疑了片刻。 说实话,这两幅画,他很想珍藏,但明天清扫利摩日瓷厂展览室的计划启动,不知道带来的资金是否足够? 自己这次来利摩日,带来了一千万美元的资金,原本以为很充足,现在看来……呵呵。 钱总是不够花的。 采买瓷厂设备,加上运输费用,需要预留一千万法郎,折合美元在四百五十万左右。唔,这资金就去掉一半。 剩下的五百五十万美元,一千三四百万法郎,真的足够清扫利摩日吗?看过运通瓷厂的展览室,他就有冲动,花费八百万法郎将其打包带走。嘉妮如果真的同意,那剩下资金又将花费一大半。 要知道,运通瓷器,在利摩日的瓷厂中,算不得大户。 碰到其它厂家呢?譬如有名的哈维兰工厂,那里据说收藏了上千件来自中华的瓷器,自己需要多少资金才能填满? 如果这两幅画,能卖出好价钱,自己还真的要不得不出手。 想到这,卢灿不由得一阵肉疼。 虽然收藏界,一直有着‘看过即拥有’这一说法。可是,谁都知道,这句话就是典型的“羡慕嫉妒恨”之后扔出来的一句阿Q安慰。 第144章 深夜访客 卢灿拿着毛巾,将被牛奶浸泡过的银器,一件件擦拭干净。 崭新透亮的银器,再度出现在面前。一件件,在灯光下,闪耀着诱人的银色光芒。 今天收获很大,花了一万法郎,换回来最少五百万法郎的好东西。 这是他对两幅油画、一尊花插、一对烛台以及一套拿破仑三世皇家银质餐具的最终估价。 最贵的是那两幅画,卢灿的估价是每幅画二百三十万法郎;其次是那套银质餐具,因为埃米尔·查尔斯亲手制作,再加上法国皇室御用背景,应该能卖到拾万美元,约合法郎二十五万;至于那对金银构成的烛台,底座上有一个P的标志,他实在是猜不出来是哪位大师的作品,但毕竟有三百年的历史,而且是纯银纯金制造,所以卢灿的估价在拾万法郎左右。最便宜的反而是他正经购买的那尊花插,估计市场价也就几千法郎。 将所有银器擦拭干净后,卢灿伸了个懒腰。 陈晓去找宾馆餐饮部弄吃的去了,昆希则去隔壁洗簌休息。 从皮箱中翻出换洗内衣,卢灿准备去洗个澡,然后眯一会养养神。今天太累了,文物修复工作,太耗费心神,好在期间没出纰漏,总算有所得。 “叮咚!叮咚!”门铃接连响了几声。 这晚上,会有什么客人来?卢灿有些疑惑,连忙将内衣重新塞进皮箱,系住浴袍腰带。只是,房间内放置的那些银器,已经来不及收拾。 这时,走廊中响起昆希的声音,“嘉妮,有事吗?” “哦,希!太好了,你还没休息。”是嘉妮的声音,她似乎不止一个人来访,“我刚才给托马斯电话,聊到拿破仑三世黄家御用餐具。这个疯子,让我连夜带他过来欣赏!” “怎么?维文先生,已经休息了吗?”她问昆希。 她的话音刚落,立即传来一位男子的声音,和昆希打招呼。 既然是嘉妮带来看银器的,卢灿便没再收拾摆放在桌上的那些东西,将门打开。 “哦,上帝!没打搅你休息吧!”嘉妮见到卢灿裹着睡袍,歉意的说道,然后指了指身后那位四十来岁的一脸络腮胡的男子,“这是托马斯·易扬·让·帕努特,就是我白天和你说的那位,痴迷银制品收藏的瓷器店老板。他听说你拿到一套拿破仑三世的御用餐具后,这个疯子,赶到我家,让我带他来这里的。” 那络腮胡身材很壮,看到卢灿如此年轻,一愣,旋即伸出大手,“叫我托马斯就行。我能见识那套餐具吗?” “OK!叫我维文,两位请进!”卢灿拉开房门,招呼两人进来。 一进套间的小客厅,那位络腮胡男子,眼睛就被桌面上的银制品吸引。他凑身过去,低头察看起来。 嘉妮也看见,诧异道,“是它们吗?” 此时的银器已经焕然一新,和下午时分那黯然无光的模样,截然不同。她一时间还真没敢确信。 卢灿笑着点点头,伸手示意嘉妮坐下。 托马斯的眼光,不仅仅在察看餐具,那对烛台,也吸引了他的目光。许久之后,他才回头问道,“这些宝贝似乎刚洗过澡?” 他的法语带有浓重的口音,卢灿一时间还真的没明白过来,嘉妮帮忙翻译一遍,卢灿笑道,“是的,而且是高档的牛奶浴。” 他对卢灿伸出大拇指,稍后又示意,“我可以上手吗?” 卢灿点点头,昆希从桌上抽出一幅手套,递给他。 九件餐具还有两盏烛台,他一时间可看不完。至于那尊花插,早早的就被他撇在一旁。 嘉妮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低声向卢灿介绍这位托马斯先生。 这位托马斯出生于图卢兹,是当地的银匠世家。二战时,图卢兹被打得稀巴烂,一家人为躲避战火,来到法国中部城市利摩日。战后,托马斯的父亲抓住利摩日瓷器工业重新整顿的机会,购买一家瓷窑厂,正式转行为瓷器生产商。 托马斯受父亲影响很深,现在虽然继承了图卢兹瓷器厂的老板,但对于祖传的银器手艺非常着迷,将其发展成为个人爱好——喜欢收集金银制品。 图卢兹瓷器厂在这波经济衰退中,同样损失惨重。但从嘉妮的语气中能感觉到,这位托马斯很精明,生意做得要比嘉妮好,所以他家瓷器厂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 “图卢兹瓷器厂规模怎么样?”卢灿低声问道。 他本来想用运通瓷器来做个对比,想了想还是没说出口——运通只有七名员工的瓷器厂,不用说也是小厂之一。 “前十!”嘉妮的回答声音也很低,“图卢兹瓷器厂是后来改名的。最开始的名称是鲁瓦瓷器,创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年,曾经辉煌一时。在一战后,瓷器厂开始走向没落,二战的爆发,彻底摧毁鲁瓦家族的信心,于是将瓷器厂出售给托马斯的父亲。” 有个精通本地行业情况的导游,真心不错。嘉妮也许经商天赋缺乏,但她毕竟是美女老板,天生在行业中受追捧,了解的情况自然也会更多。 卢灿呵呵两声,看了眼正在欣赏那对烛台的托马斯。 图卢兹瓷器厂,卢灿没听说过,但鲁瓦嘛,他还是知道的。 不仅如此,他还知道,鲁瓦瓷器厂,在一九九零年左右,被法国奢侈品品牌昆廷所收购,成为他们旗下高端瓷器餐具的生产商。 好吧,也许大家对鲁瓦不了解,换个说法就明白——它是比尔·盖茨家庭所用瓷器的独家供应商。 上辈子卢灿去过昆廷的专卖店,当时导购人员对他介绍瓷器时,说的就是鲁瓦的辉煌。呵呵,生生将图卢兹瓷器厂这二战后四十年的历史抹杀。 不知道,这位托马斯先生,得知这消息后心底会是什么滋味。 卢灿走神之际,托马斯已经看完所有的银器,来到众人身边坐下。 昆希为他倒了一杯咖啡。 “嗨,维文先生……”他喝了口咖啡,出言问道,“不知道……你是如何判断那套餐具。” 他摊摊手示意,“尽管它确实很精美,但凭什么说它出自于拿破仑三世的皇宫?” 嗯?这……他是真的没认出来那个标识?还是故意以此来考验?捎带着压价?卢灿的目光凝了凝,落在他的布满络腮胡的脸上。 对方的眼神飘忽了一下,脸上很快露出笑容。 “托马斯先生,也许嘉妮没有告诉过你。”卢灿轻笑着拍拍沙发扶手,嘴角挑了挑,“我在香江从事珠宝饰品行业,和爱马仕的杜马斯先生有过两次合作,这次来巴黎参加珠宝展,也曾经去过他们集团参观。” 这话真假掺合。杜马斯是现任爱马仕集团的总裁,和纳徳轩确实有过交集,但卢灿还真没见过其人,更没参观过他们的展厅。 托马斯脸色暗了暗,笑容有点勉强,“是嘛?没想到维文先生的生意这么大!竟然和大名鼎鼎的爱马仕有合作。” 他想从卢灿这里捡漏的心思彻底落空后,反倒磊落起来,“刚才看这套银质餐具时,确实想到爱马仕的埃米尔先生,只不过还是有些怀疑。现在维文先生能在爱马仕展厅看到过同类型的餐具,我也就安心了。” 这就是脑补! 卢灿可一句都没提,在爱马仕展厅看到过类似的东西,可托马斯却偏偏这么想。 不准备纠正他言语中的误会,卢灿笑了笑,算是接受他的认定。 一丝火苗在托马斯的眼中燃烧。能拥有爱马仕第二代掌门人亲手为拿破仑三世定制的银质餐具,对每一位银制品收藏家而言,都具有极大的诱惑。 “维文先生?我很喜欢这套餐具。”他又指了指另外一堆烛台,“比埃尔前辈的烛台,也非常有历史感,我也希望拥有。请你开个报价,好吗?” 他的这句话,同样在试探,试探对面的年轻人,是否了解那对烛台的来历。因此,他一说完,就盯着卢灿。 卢灿用手衬住额头,半遮自己的表情。 那对烛台,当时自己只是看老,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其简洁的罗马工艺,像是大师制作,可还真的没认出来是谁的作品。虽然下面有个“P”标识,可在欧洲前年银制品发展历程中,带有“P”标识的工匠,太多太多。 现在托马斯提到,这对烛台是比埃尔制作的,他显然认为卢灿也知道作者,那么这个比埃尔制作者,一定相当有名气。 刚才一直关注那两幅油画,还真的没在这对烛台上动过脑筋,现在托马斯提醒,卢灿脑海中迅速转动开来。 三四百年前,比埃尔,到底是哪位大神? 判定这对烛台的作者之前,卢灿需要简单梳理欧洲尤其是法国文化艺术的历史潮流。 影响法国最深或者说最早的是拜占庭艺术,这是典型的描绘神性的宗教艺术。 为了向教徒讲解圣经的故事,传达上帝的思想,内容的简洁与意义的明晰至关重要。艺术家放弃凭肉眼所见的直觉来描绘的习惯,而是展开想象,将自然与真实的东西转换为理念情感加以表达。 因此,拜占庭艺术不考虑空间感的真实和戏剧性的细节描绘,它的特征是用简约的图解式绘画来传颂宗教思想。 这种纯粹的以构图结构将“观念”翻译成可视形象的艺术手法,对后来的现代艺术尤其是抽象主义等艺术流派产生过重大影响。 第二种潮流艺术就是罗马艺术。 罗马艺术的盛行,在公元五百年到公元一千五百年之间。它对欧洲所有国家都产生深远影响,它体现在建筑、雕塑、绘画、文学、手工艺品等所有领域。 这一艺术最大的特色就是“庄严的古典风格”。 自己从康丁手中买下的这对烛台,就具备罗马艺术这一典型特色。 第三种当然是大名鼎鼎的“哥特式艺术”——十二世纪,一种区别于罗马式艺术的风格——哥特式艺术在法国形成,并逐渐拓展至全欧洲、普及于整个欧洲的国际性艺术样式,包含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文学等所有文化现象。 这样一推断,自己所拥有的这对烛台,应该制作于罗马艺术和哥特艺术交融的年代,可是这件作品上,丝毫没有哥特式艺术体现,那么可以肯定,这位比埃尔,是坚定的罗马艺术的追随者。 他会是谁? 尽管脑袋转动的很快,但丝毫没影响他对托马斯的观察。对方正在观察自己,怎么办? 卢灿衬着额头的手掌下移,握成拳头,在鼻翼蹭了蹭,笑着岔开话题,伸手向嘉妮示意,“托马斯先生,嘉妮女士没有和你说过吗?” 嘉妮在旁边,连忙搭腔,“嗨,托马斯,我在来的路上,不是已经说过吗?想要得到这些银制品可以,但需要以你手中的中国瓷进行置换。我说过,不是吗?” 托马斯的注意力,暂时被嘉妮吸引过去。 罗马艺术风格、三四百年的历史、比埃尔、银器制作名家,诸多因素在他脑海中翻滚。不对!卢灿忽然意识到自己走入误区——银器的制作者,并非都是工匠。在欧洲,很多艺术家,都有着很强动手制作金银器甚至瓷器的能力,其中以雕塑大师为最。 思路拓宽后,卢灿脑海中突然想到一个人。 比埃尔·德·龙沙! 心底一阵狂喜,如果真是这位比埃尔先生的手笔,那这对烛台,绝对算是大漏! 丝毫不比埃米尔为拿破仑三世制作的那套银质餐具的价值低! 第145章 强盗后人 比埃尔·德·龙沙,卢灿精通欧洲艺术史,自然非常熟悉。 法国第一位近代抒情诗人,1547年组织七星诗社,1550年发表《颂歌集》四卷,声誉大著,1574年所写组诗《致埃莱娜十四行诗》被认为是他四部情诗中的最佳作品。 更为重要的是这位比埃尔,可谓法国中世纪“古罗马艺术”风潮的发起者及领潮人。 “赠君一束花,选择经我手。今夕不攀折,明日委尘土……”,这首名扬法国文学史的《赠君一束花》就是仿照古希腊罗马文艺型制进行创作的。 他在法国文坛上,声名极盛,被誉为法国“诗神”。如同很多法国文学家一样,他多才多艺,油画、水粉、雕塑都很精通。 这位老先生出身图卢兹贵族,五十岁后,耳朵完全听不见声音,心灰意冷下,他选择图卢兹隐居。老先生在五十一岁,才开始学习雕塑与绘画,并取得不菲的成就。 其中壁画代表作为图卢兹大教堂的《圣女的歌声》,可惜这幅超大壁画,被毁于一战,现代人只能通过历史图片来缅怀。而他仅有的一尊存世雕塑为铜雕作品——《失落的天使》,现保存于巴黎国家博物馆。 虽然没有听说过他擅长制作银器,但欧洲艺术家动手能力很强。善于雕塑的人,制作银器,根本就不困难。 罗马艺术风格、图卢兹、比埃尔、还有制作时间,这些因素综合都很契合,让卢灿最终将这对烛台的作者,锁定在比埃尔·德·龙沙身上。 至于托马斯如何知道比埃尔?这点不用怀疑,要知道他的家族曾经是银匠世家——在法国,能撑起世家这一称号,那说明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说不定,托马斯家族的祖上,和比埃尔有过交集也有可能。 知道了作者后,他轻松太多,笑眯眯看着托马斯。他还真的要感谢托马斯,要不是这家伙,估计自己是很难猜到,这对烛台的制作者是谁。 等托马斯与嘉妮结束对话,卢灿扬眉接过话题,“我能理解托马斯先生的急切心情,因为我本人也是一名古董收藏爱好者,我能感受到您对这些物件,发自内心的喜爱。” “可是,无论是埃米尔先生的手工作品,还是伟大诗人的传世之作,我本人也非常喜欢。” 托马斯神色一黯,尤其是听到卢灿提到伟大诗人后,表情毫无遮掩的变得沮丧。 不过,卢灿后续的话语,让他再度看到希望,“当然,相比欧洲古董,我对中华文化圈的文物,认同感更多,兴趣更大也更亲切。如果托马斯先生,有足以比拟这两套珍贵的银制品的物件,我愿意就交换展开商讨。” 托马斯一怔,笑容顿时涌上来,似乎非常自信,“如你所愿!” 他抬手看了看表,已经晚上十点半了,于是站起身来,再次向卢灿伸手,准备告辞。 “我盛情邀请维文先生,明天上午参观图卢兹瓷器工厂,没打搅您的行程吧?” 卢灿也站起来,与他握了握,“非常荣幸!” 送托马斯和嘉妮出门时,嘉妮突然回头,对卢灿挤挤眼,横起手掌,斜拉一下,做了个下刀的手势。呵呵,这姑娘还真有意思,这是让自己明天对托马斯狠狠宰一刀呢。 图卢兹瓷器工厂,位于利摩日附近的小镇圣伊利埃下面的一个小村子上。这座小村,背靠着两座高度不足百米的山丘,迎着公路的一侧,已经被被挖去一半,灰白色的石壁,如同疮疤一样,破坏这片丘陵夏日美色。 “这是费齐列村庄,法语的意思就是窑工之家。”嘉妮握着方向盘,向副驾驶位置上的卢灿努努嘴说道,“这里所有的住户,都曾是鲁瓦瓷器厂的工人。” 村落呈品字形,最后面应该就是窑场。在卢灿看来,这里有些衰败——房屋破旧不说,还很少看见行人,有点“鬼村”的感觉。 似乎猜到卢灿所想,嘉妮有些感慨的拍拍方向盘。 “我小时候还来过这里,那时,这里有足足六十多户人家,都是窑场工人。当时图卢兹瓷器厂,是这一带最大的瓷器厂。可现在,图卢兹的生意也不太好,不得不解职部分员工,这些人都去了朗斯、巴黎这些工业城市,寻找一条活路。” 说完她自己也摇摇头,不知道是感慨图卢兹瓷器呢,还是想到自家的运通瓷器。 卢灿陪着嘉妮唏嘘几句,心底也祝愿自己的这位外国同宗,能撑过这三年。 “哦对了!”在即将接近目的地的时候,嘉妮似乎想起什么,扭头对卢灿说道,“托马斯的祖上,曾经参加过多年以前的那场侵略清朝的战争。我父亲……曾经在他家见过不少来自中原的古董。” 老洋鬼子的后代!嘉妮所说的战争,是那场惨事? 难怪昨晚托马斯听到自己的话后,那么自信的发出邀请! 知道他是老贼的后代,知道他所拥有的瓷器及文物,都是抢劫来的,又能怎样? 卢灿苦笑,对嘉妮耸耸肩,然后做了个下刀的手势,“看来,我还真的需要将刀磨得再锋利一些!” 这话更像是无奈的自我解嘲,但也是卢灿此刻心底的真实想法。 嘉妮虽然有一位汉人父亲,可惜,她对东方文化和祖地的历史,所知不多,她已经是纯粹的法国人,所以在听完这话后,呵呵直乐。 嘉妮的话,到底还是让卢灿心底起了一层疙瘩。下车后,与托马斯的见面,都带着一丝淡淡的疏离。 托马斯精于商场,见面寒暄几句,便感受出来,好在他还以为卢灿不舍得出手手中的银制品,也不以为意。这种感觉,他也有——每每不得已出手一件精品金银器,都如同挖去心头肉一般,让自己对收购方充满厌恶。 这两年,为了支撑图卢兹瓷厂度过难关,他也没少出售自己的藏品。昨天晚上之所以匆匆赶过去,与美女嘉妮在电话中提到的这点有直接关系——年轻人同意用中国古瓷置换这两套银器,否则托马斯还真的没有那么多的积蓄来购买。 至于家中的中国瓷嘛,他并不觉得有多少珍藏价值。 经过百年的沉沦,中国瓷在欧洲,早已不复中世纪的风光——相比中国瓷,欧洲自己的瓷器,在色彩、光泽、器形、做工等方面已经超过太多。 所以,因为审美的差异,此时的中国古瓷,在欧洲并不被看重。 能用祖传下来的中国瓷器,置换一套埃米尔为拿破仑三世亲手制作的餐具,还有文学大家比埃尔自作的烛台,怎么看都是一桩很划算的交易。 品字形的村落结构,最后一群建筑是窑场及附属厂。 “那边就是图卢兹瓷器厂,咳咳……今天休息。维文先生,这是我在图卢兹瓷厂的办公室,还有收藏室。你请!” 托马斯手臂划拉一圈,先是指指工厂大门,然后又指向别墅,邀请道。 欧洲人对机密看得很重,托马斯并没有带卢灿进入瓷器厂,而是进入瓷厂侧面的一栋二层别墅中。 一进门,卢灿的眉头便皱了皱——正门客厅旁边的厢房两侧,半人高的大理石台上安置着两尊兽首。 这两尊兽首,他怎会不认识? 圆明园海晏堂前,正是由这十二尊兽首再加上晏池与御道,构成聚气风水大阵。主持设计风水阵的出自清代有名的玄空宗师蒋大鸿先生一脉,由其掌门大弟子会稽人姜垚绘制。 风水阵确定之后,具体的设计工程由意大利籍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负责,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监修,清宫廷派出超过五十名匠师参与制作。 后世,为这十二兽首,闹出多次风波,卢灿太清楚这兽首所代表的意义。 没想到,自己刚一进门,就遇到这样的惊喜。 这两尊兽首,是后世从未露面也没有消息的两尊——羊首与鸡首。不知道是托马斯家族给遗失了?还是因为鼠首和兔首风波让他们吓得将其彻底隐藏起来。 羊首昂扬,鸡首威武,通体为红铜所铸,高足有五十公分。其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由于岁月的沉淀,红铜慢慢变黑,颈部开始泛出点点绿意,再不好好养护,这两尊兽首,恐怕也难逃劫难。 在两尊兽首的顶部,油光锃亮,显然出入这间房的人,经常用手抚弄。 堂堂的清王朝宫殿风水时钟兽,竟然被老贼后人当成看门狮子狗! 这一刻,卢灿心底辛酸无比。 卢灿忽然意识到自己错了——托马斯的祖上,一定不是参加的八国联军,而是一八六零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那场战事! 这两尊兽首,就是罪证! 这一刻,他心底涌起强烈的冲动,自己需要做点什么! 第146章 疑心大起 “维文阁下喜欢这两尊兽头雕塑?” 注意到卢灿发愣,托马斯走过去,拍拍尖利的羊角,语气颇为自豪,“这是我爷爷的爷爷,从东方带回来的雕塑精品。” “恐怕不是带回来的那么简单吧。” 卢灿眼皮挑了挑,嘴角带出一丝嘲笑,忍不住出言讥讽道。 这家伙,无非是看出自己对这两件东西动心,想要及早敲定此次置换。卢灿心底冷哼一声,也不理会他的尴尬,迈步向客厅内走去。 再经过这两尊兽首时,他连看都没看一眼。 托马斯耸耸肩,对着他身后的嘉妮摊摊手,做了个无辜的表情。 “我父亲是东方人,我比你更理解他们对当年事情的看法。”嘉妮对托马斯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就当年的事情,刺激卢灿。 “我尊重维文先生的民族情感,这我能理解。”接到嘉妮警示的托马斯,高举双手,做投降状。 说完,他快步追上卢灿的步伐,“嗨,维文阁下,那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往事,历史的真相已经被时间掩盖,我们双方都需要向前看,不是吗?” “对不起,托马斯先生,我不认同你的观点。历史的真相已经被记录在册,还有……”卢灿指了指那两尊兽首,“这些东西都是历史,它们在无言的见证曾经所发生的一切。” “我们不可能当作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他的话,有些严厉而且激愤,这让后面跟进来的嘉妮脸色有些紧张,连忙伸出手来,摇摇卢灿的胳膊,示意他平静点,同时对托马斯使了个眼色。 托马斯无所谓的耸耸肩,很显然,他认为胜利者不应该受到指责。 卢灿就势坐了下来,等待稍后的双方交易。 第一次生气的嘲讽,是发自内心,而刚才这一次,有一半是装的。 所为的,就是增加稍后双方谈判时的筹码。卢灿相信这种做法有效,这是法国人的特性决定的——他们很自傲但同样欣赏或者崇拜骨头强硬的对手。 小别墅的客厅并不大,布置的挺有品味的。左右两侧的墙上,用玻璃框镶嵌的形式,挂着两幅油画。 一幅是亨利·热尔维的《出行的侍女》。 亨利·热尔维是本世纪初上世纪末这一时间段中著名的法国画家。他出生于巴黎,就学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早期作品专门描绘神话,展示人体。他的作品由于描绘当时巴黎妓女生活和场景太过直接,而被巴黎沙龙拒之门外,不与接受参展。 没有巴黎沙龙的认可,他始终挤不进最高艺术圈。痛定思痛后,亨利开始创作以现代生活为主题的作品,画出了一些非常具有时代代表意义的画作。 这幅《出行的侍女》应该是他中年以后的作品,画面中的女人红衣长裙,乘着雨伞,体态婀娜,风情万种。 这幅画相当精彩,能称得上亨利·热尔维中年的代表作之一。 另一幅卢灿一时间没认出来,其画作同样精彩,带有浓郁的罗马艺术味道。 画面中主体场景为巍峨的宫廷柱与层层阶梯,四位束着红色罗马议会长袍的男士,站在台阶顶端,显得贵气十足;台阶下,跪着几位光着臂膀被束缚手腕的平民;台阶两侧,铠甲鲜亮的卫兵,执着长戈,威风凛凛。 这是罗马艺术中,最为典型的“审判”类油画题材。 咦?卢灿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靠近这方油画。 这是木板油画——以橡木板或者栎木板为底托而非画布。 这类油画通常历史非常悠久,自从十七世纪之后,木板油画因为着色不宜同时不便于保存(木板开裂),逐渐退出艺术史舞台。 没想到竟然在托马斯家中,见到一幅大师级木板油画。 “维文阁下,能猜到这幅油画的创作者吗?” 托马斯也想缓和与卢灿刚才的小冲突,他端着一杯红酒,递给卢灿时,问道。 这幅木板油画,有着浓郁的罗马艺术风格,再加上时间因素,卢灿很快便猜到。 他呵呵一笑,对托马斯举杯,“没想到帕努特先生的祖辈,竟然和比埃尔大师的关系这么好!难怪你这么看重老先生的那对烛台。” 没错,这幅未曾面世的木板油画,其作者和烛台的制作人,都是比埃尔·得·龙沙大师。这位法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除了文学作品外,其它的艺术作品,可没多少能存留下来。 帕努特家族能保留下来这么一幅精品木板油画,实在罕见。 托马斯呷了一口红酒,对卢灿竖起大拇指,恭维道,“维文先生的学识,让人惊叹!” “比埃尔先生,在搬来图卢兹之后,很幸运,我家祖上,和他是邻居。我为有这样伟大的邻居而自豪。”他笑着对卢灿举杯,顺便解释一句为何看好那对烛台。 卢灿的脸色已经彻底恢复正常,不复刚才进门时的阴郁。他笑着举杯回应,语带调侃“说不定,比埃尔大师的制银工艺,还是和贵祖上学习的呢。” “Bingo,你的猜测是准确的。” 他另一只手打了个响指,非常自豪的说道,“依照我家族谱记载,比埃尔大师搬到图卢兹时,患有相当严重的自闭症。是我的祖上,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他开始学习雕塑、学习制银、学习绘画。” 他指了指墙上的那幅木版画,“这就是比埃尔大师支付的报酬,作为从我家先祖处学习制银之术的报酬。” 他说这么多为什么?无非是希望卢灿能意识到这对烛台对帕努特家族的重要。 “OK,你的急切的心意我理解,一切如果所愿。但是现在……”卢灿微笑点头,扬扬手说道,“需要你展示诚意!” “肯定会让你满意。” 托马斯对他挑挑眉毛,放下酒杯,对他做个请的手势,领着卢灿、昆希还有嘉妮,走进两座兽首看护的厢房。 说是厢房,并不准确。这里的面积足有上百平米,两大陈列区,右墙角处还立着一个高两米,长六米,厚度达到一米五的巨型保险柜——像极厢式货车的车柜。 托马斯正在鼓捣保险柜,似乎与卢灿交易的货品,正保存在那里。 在最内侧的拐角处,还有一道玄关直通二楼,想必,二楼应该同样是展厅。 为什么这么猜测,因为卢灿眼睛扫过这里的陈列品后,起了疑虑。 因为一楼大厅展示的是类型品,也就是向客户介绍瓷厂可以生产那些瓷器的样板瓷。这些瓷器虽然也算得上精品,但距离珍藏级别,还有很大的距离。 更不用说和运通瓷器厂的展览厅中那些精品中国古董瓷器相比——差远了。 在厢房的右侧,同样另行辟出一块范围,这里的展柜陈设的是来时世界各地的名器。来自东瀛的有田烧、来自西德的梅森瓷、来自英国的道尔顿
相关推荐: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将军夫夫闹离婚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祸国妖姬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媚姑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