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穿越之肉香满满+穿越之快进入纯肉(H) > 第26章

第26章

了条睡裤,光光的上身,惊得两个女孩哇哇直叫,兔子般的窜出去。 等到卢灿赶到中大小茶室时,温碧玉有些不安的朝着门口顾盼,温阿四坐在圈椅中,也有点心不在焉。 见卢灿进门,兄妹俩都不约而同站起身来。 “什么?你想去电视台当演员?”卢灿挠挠头,有点发懵。 自己以为已经改变温碧玉的生命轨迹,哪知道她依旧顽强的向老路滑去!只不过,比上辈子更早,从电影换到电视。 也许,她真的适合做一名演员。 温碧玉如果能接受一段时间表演培训,说不定还真的能摆脱花瓶定位。 上辈子她沦为花瓶,那是因为她直接进入的电影圈,根本就没有丝毫的表演功底。也许这辈子会有所改变——无线电视台在演员培训方面很有一套。 另外,黄霖办事,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并非那些街头经纪。 卢灿很快想明白,扭头看着一旁有些扭捏腼腆的温碧玉。 “这是好事啊!我们家的阿玉要成大明星了!我支持你!” “嘢!”小丫头听到此话,兴奋的高举双臂,跳了起来,在卢灿的脸庞狠狠亲了一口,“四哥,我就说嘛,灿哥一定会支持我的!” 第80章 新来茶童 小姑娘走了,在这座小茶室,她待了一年另一个月。 走的时候,还有些恋恋不舍,哭哭啼啼的。 卢灿给她一万元贺喜红包,还有那几首曲子,祝愿她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平时不觉得,一旦她真的离开,这座小茶室还真的失色不少,也安静不少。有客人进来时,正在看书的卢灿,还习惯性的喊了几遍“阿玉,去送咖啡。” 为一位新进来的学生,送上咖啡后,卢灿耸耸肩,看来自己得再招一位茶童——这送咖啡也太耽误自己看书了。 在小黑板上写下“招茶童一名,专职,月薪一千五”几个字,将其挂在门口的铁环上,过往图书馆的学生都能看见。 这个薪水,会有人来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您好,请问您这里招茶童?”她很有礼貌的站在柜台前,对正在看书的卢灿问道。 呃?这么快?小黑板挂出去才十五分钟吧。 卢灿抬头看了眼来人,碎花格衬衣有点陈旧,但很衬她的身形,长长的头发,有些发黄,面颊有些瘦弱,家境应该不太好;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胸前环抱着几本书,应该是刚从图书馆出来,有些知性美。 “是的,你有意向?”卢灿对她的第一印象还不错,点点头。 这应该是个出生于家境一般的孩子,这种学生知道勤奋的重要性。 “请问,可不可以兼职?”那女学生似乎也觉得自己的要求有些无理取闹,头低了低,旋即又抬起来。 嗯,这女孩的性格很要强。 这……自己希望有位专职茶童,还不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这兼职嘛,白天要上课,哪有时间来照顾茶室?卢灿有点犹豫,准备开口回绝。 那小姑娘一看卢灿的神色,马上开口说道,“我是中大新闻系大二的学生,兼修法律,我叫黄碧雲。” “因为喜欢泡图书馆,所以对你的茶室,也有所了解。” “每天早晨在九点钟才开门,晚上经常在六点就关门,如此经营,肯定是不合格的。所以,我猜想,你不过是想借助这家茶室作为休憩之地,你所拥有的家资一定不在乎这家茶室是否盈利。”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选择我呢?” “虽然我白天要上课,但我可以保证,每天早晨八点钟开门,晚上十点钟才歇业,另外,每个月我只需要一天休假,剩余时间,我可以都泡在茶室中。” “不知道这些,是否能补全我白天上课所欠缺的工作时间?”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打动你,那我再提出另一个许诺。” “如果你信任我,我可以全权打理这家茶室。我可以许诺,两个月之内,这家茶室会有盈利。哪怕白天你在茶室中,不开门营业,也可以。” “还有一点是,我确实很喜欢这里的氛围,只不过,以前我没那么多的零花钱来这里。” 新闻兼修法律系的学生,这么能说? 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有承诺,有利诱,对自己的窘境生活也很坦诚,丝毫不避讳,还将它委婉的化为自己竞职的理由。 这个女学生也是个妖!走上社会后,必定是个强人。 中大新闻系的黄碧雲? 卢灿依稀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似乎来自上辈子的记忆。他再次仔细打量有些瘦弱的脸庞,慢慢的,还真的被他想起点内容。 黄碧雲,香江当代知名女作家,屡获港台两地各大文学奖,文字风格强烈,极力描写人性阴暗面。自己上辈子看过她的一本机场小说《烈女图》,深深为其所描述的随着香江历史变迁,三代红颜的悲心命运所打动。 之所以选择这本机场小说,是因为她在序言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而这段话恰恰是卢灿当时心底的想法——“我只想很微小的,纵使也是微微放任的,但我又不会骚扰任何人的生活着,没有人要逼害我,也没有人要孤立我,我不那么重要,但就这样莫名其妙无法以我愿意的生活方式生存下来。” 卢灿伸出手臂,“我想,我没理由不选择你!” 黄碧雲也许没想到卢灿竟然如此干脆,愣了片刻,随即紧握他伸出来的手,脸上洋溢着最美的笑容。 “那我现在可以上班啰?”她扭着头,有丝丝俏皮。 “是的,你上班的第一件工作,应该去把那小黑板取回来!” …… 时间慢慢过去,黄碧雲对茶室的事情越来越上手,卢灿变得更像一位老板。 这家茶室,作息时间也越来越正规,开门早、关门迟,上课时关门,课余时开门。那些学生或者教授们,慢慢的总结出规律。 温碧玉第二天过来看了一次,她来取自己的单车。 见到黄碧雲很快顶替自己的位子,眼神中有些落寞——没有人希望自己被很快遗忘,尽管她来时很兴奋。 昨天她在温阿四的陪同下,找到在无线电视台上班的黄霖。黄霖很守信用,将她安排到最近一期的无线培训班,过几天就会开课。 至于以后的路途,还需要靠自己奋斗。 哦,对了,黄霖还作为联络人,让《冲击》剧组监制招正强,花了三千港元买走了《新鸳鸯蝴蝶梦》这首歌,做该电视剧的片尾曲。 她顺带着想将这三千块送还给卢灿。 “我家阿玉要做大明星了,需要买两件靓点的衣服和包包,你留着吧。”卢灿一如既往的怜爱,让这位十五岁的小姑娘心情好了很多。 卢灿拉上许胖子、许家耀和罗大伟、黄碧雲几人,为温碧玉摆了一次送行宴,将小丫头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许佳闻、许家耀两人最近很忙,他俩完全将这次小拍,当成了一次社会实践,全身心的投入状态,让卢灿都感到惭愧,主动接过联系场地、安保组建等事务。 许家耀帮忙印制拍卖资料,并联系各方收藏家。 哦,现在改名字了,叫“首届香江中大学子藏品交流会暨无底价小拍”。这个名称是许家耀提议的,他想用中大学生的身份作为背书,抵消无证拍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运作的,竟然还真的让学生会同意了! 许佳闻则负责联络中大的教授,为两份董其昌的册页提供全面的真品鉴定证明。此外,他还找台岛的关系,真的查到台北故宫中拥有董其昌纪游图册的记录。 此外,他还负责媒体事务。这次小拍,许胖子成为名副其实的总指挥。 “明天好戏开场!”进入五月份的第一天,卢灿刚签完闽粤酒楼的租赁协议,便接到许胖子兴奋的电话。 “开始了?”随着计划临近,卢灿也变得亢奋起来。 “当然!我最近几天约了《东方日报》《天天日报》《虎报》《南洋日报》《明报》,台岛的《中时报》《中经报》《中晚报》等一共九家媒体的记者,将我所能查到的资料,全部塞给他们。”他的笑容有些得意,“哈哈,明天台北故宫就有热闹看了。” 旋即,他又叮嘱道,“不出意外,台北故宫会找我们的,提出私下交易。嗯,极有可能会找到你,你可别轻易答应。” “我们现在要的可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呵呵,还要将我们的维德拍卖,未成立,先红火。” 卢灿、许佳闻、许家耀和罗大伟四人准备成立的拍卖公司,取名叫“维德拍卖”,取义“以德为先,立德为本”。 如果几人能将这次小拍操作红火,他们的能力一定能获得收藏者的青睐——谁不希望自己的藏品交给一家会炒作且有能力炒作拍卖行,卖出高价? “行了,我知道了,磨叽!”卢灿笑着对着电话骂了一句。 五月二日,中正国际机场,一批工作人员列队欢迎载誉归来的蒋复璁院长。 蒋复璁老先生担任八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因其在文博界的巨大贡献,受到罗马教廷的嘉奖,在四月二十六日,被授予“圣额我略高级爵士”称号。 这是台岛被罗马教廷授奖的第一人,为台北现如今一片哀嚎的国际关系注入一丝希望。 蒋老此行除了授奖之外,还在罗马教廷第三传教室、罗马大学、联邦德国柏林大学进行了三场演讲,可谓风光熠熠。 “董其昌纪游图册真迹现身香江中大,台北故宫珍藏的是……?” 一时间,他的脑袋有点嗡嗡作响,生气之余,还感觉有些困惑。 第81章 台北应对 台北故宫多精品,这一点,业界共知。 台北故宫与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 它的总藏品有近七十万件,其中超过九成五,来自北平故宫,余下部分为征集和捐赠。 金石、字画、玉器、陶瓷,是台北故宫最负盛名的四大项,也是台北故宫屡屡在国际上拼得荣誉的四大主项,现如今,字画项竟然出问题了? 在庞大的台北故宫字画藏品体系中,董其昌的纪游图册,实在算不上顶级精品,但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非常恶劣——这件事会直接昭示故宫的鉴定和管理人员,技术是否过关? 它影响的是台北故宫整体形象! 原本想回家休息的蒋复璁老先生,让司机直接将车子开到士林区外双溪至善路,这里是台北故宫修缮及点检总部。 此时,天色已黑,普通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但蒋老先生知道,有一人一定还在研究室。 “告诉李仲明,我在办公室等他。”老先生对主任秘书周工鑫挥挥手,自己先行上楼。 李仲明,台北故宫字画类鉴定专家,修复装裱大家,本人也是大书法家。 此人学识优卓,品行高洁,性情敦厚,唯一的缺点就是非常不喜欢何人交往,自闭到甚至不愿意见人的地步。 董其昌纪游图册,李仲明很早就发现是临摹的,也做了汇报。李老先生非常牛,他甚至从董其昌诸多代笔作品的笔法中总结出,这套图册的代笔人是赵左(苏松派代表画家)。 鉴于赵左名气要远低于董其昌,而且这件事也存在内部争议,影响并不好,因此,台北故宫一直隐瞒这件事,这件作品也从未公开展览过。 这件事怎么就传出去了?蒋复璁老先生想听听李仲明的解释。 蒋复璁坐在办公室沙发上,轻叩扶手,琢磨着这件事,如何应对。 不一会,周工鑫带着李仲明走进办公室。 “师兄,您回来了?”李仲明的眼镜像瓶底,即老花又近视,人清瘦的厉害,明明比蒋复璁年轻二十岁,可两人看起来差不多。 李仲明性情自闭,喜好研究,不善人际关系,他能在台北故宫立足,全托蒋复璁的关照。因此他对蒋复璁,非常尊敬。 除此之外,两人还有另一层关系:李仲明同样毕业于北大,蒋复璁是他的同门学长——两人的恩师都是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北大校长蒋梦麟。而且,两人都是蒋梦麟的入室弟子,所以,蒋复璁的官职如何变化,李仲明的称呼始终不变——学长或者师兄。 “嗯,你坐。”蒋复璁抬手示意。 等李仲明坐下,蒋复璁侧着身子问道,“今天报纸上的事情,你知道吗?” “报纸?什么事情?”李仲明茫然的摇摇头。 果然如自己所猜,他对此一无所知。蒋复璁让周工鑫拿过一份《中时报》,递给他并说道,“香江中大,发现两幅董其昌纪游图册的残页……” 李仲明立即站起身来,报纸也没看,嚷嚷道,“好事啊,我们去联系中大,看能不能征集过来。” 老先生直率,想的尽是好事。 蒋复璁啼笑皆非,向下按按手,“你听我说完!” 哦,李仲明也发现自己冒然打断了师兄的讲话,又坐了下来。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拿我们馆中所藏的董其昌纪游图册说事呢。”他用手指点点李仲明手中的报纸,“你看看……那些报纸都胡说八道些什么。” 老先生趴在报纸上,看看标题,“咦?他们怎么知道我们馆中藏有这个东西的?” 许佳闻弄到的资料还是比较详实的,甚至连台北故宫所藏董其昌纪游图册的编号都弄到了,多数内容并非胡说八道。不过,在最后一段,对台北故宫的管理、鉴定、核准能力提出质疑,这才是蒋复璁老先生生气的原因。 放下报纸,李仲明老先生有些茫然。这种事,已经超出他的思考范围。 良久,他说出一句让蒋复璁和周工鑫两人哭笑不得的话,“他们说的并不准确,我们馆藏的那幅图册,正式名称应该是《苏松赵左临摹董其昌纪游图册》。” “那份图册算不得伪作,是正统的临摹作品。” “其理由有二:首先通篇并没有仿题跋、印章、更没有留下玄宰的字号,因此不能算是赝品,只是临摹;第二,在这份图册中,赵左还另行创作了三幅。也就是说,有三十三幅临摹董其昌,三幅自己创作的作品。” “所以,这份图册,不是伪作,而是赵左个人的习作册。” “他们的报道不准确,我们应该纠正这些报纸的说法,以免误导别人。”李仲明老先生是真正做研究的人,根本不懂官场、商场上的那些勾心斗角。 老先生口中的赵左,是董其昌的好友,也是董其昌的长期代笔人。赵左创苏松画派,明末知名的画家,其绘画能力并不逊色于董其昌。 但赵左相比董其昌,有一大不足,董氏所具有的超凡书法功底是赵左力所不逮的。 所以台北故宫所藏董其昌纪游图册上文字很少,正是因为相比董的书法,赵左自认不如,才没有动笔。 李仲明正是依据“无钤印、无题跋、少题字、自作画”这四点,鉴定这本图册,并非媒体上所认定的伪作,而是赵左的临摹练习册。 听完李仲明的说法,蒋复璁沉默无语。 话说此时的学者,无论是台岛,还是内陆,对待专业的态度,非常求真求实。远不是三十年后,台北故宫那副拖拖拉拉,死不承认的无赖学者模样。 蒋复璁摸摸额头,觉得按照李仲明的思路,倒也不错——借助此事,将这本馆内也颇有争议的董其昌纪游图册,就此正名为《苏松画派赵左临摹董其昌纪游图册》。 也算是结束一段纷争。 “仲明啊,你整理一套完整的、有关这本图册的鉴定报告,明天给我。”蒋复璁真的有些累了,他靠在沙发背,说道,“我安排书画部,内部讨论一次,争取在后天,给外界媒体一个详实的答复。” 他又回头对周工鑫吩咐道,“明天安排老纪、繁中他们都过来,参与鉴定。另外,帮我联系素心楼,问问钱师叔身体还好不好?能不能见客?就说我明天抽空去拜访他。” 相比师弟的单纯,蒋复璁可谓聪明绝顶,老奸巨猾,他很快想到如何对付中大的方法。 素心楼,是钱穆先生的住宅。蒋复璁为何要找钱穆? 钱穆是新亚书院创始人,香江中大创始人之一。在中大,钱老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蒋复璁找他,无非是想要尽快将此时压下去。还有就是,看看能不能将这两幅画“募捐”上来。在他看来,这件事应该不难,中大嘛,毕竟不是外人。 为何要这样说?还得从钱穆说起。 钱穆老先生虽然只比蒋复璁大三岁,但辈分整整大一辈。 钱老十六岁开始担任教师,二十年代末便开始担任燕大和北大的教授,当时蒋复璁还在北大跟着老师读硕士。钱穆与蒋复璁的恩师蒋梦麟是同事,两人关系非常好,因此他就天然就涨了一辈,成了蒋复璁的师叔。 中大这些年因为钱穆的关系,和台北故宫的合作、交流以及研究,很多。 因此,蒋复璁很自然的认为,这件事应该不难摆平。 李仲明陪着师兄走出办公室,“师兄,我想去香江中大,实地见见这两幅画,您看可以吗?” 台北故宫中的董其昌纪游图册是摹本,现在听说两幅真本残页出现,他心如猫挠,非常想见见真品。真品、摹本,对比着,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书画研究了吗? 蒋复璁觉得他的提议不错,怎么着也是中大那边一干教授的自说自话,究竟是不是真品,还得要自己派人鉴定,才放心。这个人选,自然是李仲明最合适。 于是他点点头。 “明天开完鉴定会,你就可以去。我给你写两封信,带给马临和金耀基,他们会给你一定便利的。如果可以,直接将那两幅画带回台北,我也见识见识。” 老先生的口气不小。 他还真不是吹的,他口中的马临,虽然是香江中大的校长,可那不是钱穆,无论是学术还是辈分,乃至资历,马临都要差他几条街。 而此时,许佳闻、许家耀、罗大伟三人正站在新亚书院院长办公室内。 案板桌后面坐着一位微胖,戴黑方框眼镜,叼着烟斗的中年人。 正是新亚书院院长金耀基老先生。 他此时火气正旺,将三位上晚自习的学生抓来问话。 金院长的眼神很凌厉,盯着这三位捣蛋的学生,想听听他们怎么解释今天发生的这件事。 第82章 压力陡增 中大与台北故宫的关系很好。 作为中大诸学院中对东方文化及历史研究最专业的新亚书院,因为钱穆老先生的关系,与台北故宫的关系,那更是没话说(有传闻,在新亚创立之初,台“总统府”每月资助新亚书院三千钱,持续三年之久)。 金耀基本人现在的户籍就在台岛,台北市立成功高中毕业,“国立”台岛大学法学士,“国立”政治大学政治学硕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哲学博士。 这些学历烙印,无一不说明,他与台北的关系,很铁。 金院长接手新亚书院三年多时间,对书院的发展有相当的功绩。正是他的决策和坚持,新亚书院才得以搬迁到沙田中大的新校园内,让新亚书院的综合教学实力有了明显提升。 他本人对学院的教学风气抓的很严,同时还很注重学生及教授的互动、实践教学等,这让新亚的名气直线上升。 学生们,还是很怕他的,连眼前这三位富家子弟,都有些“闻金色变”。 今天一大早,他就从报纸上发现一则事关新亚书院教授与学生参与的新闻。 《东方日报》《南洋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了新亚书院十来名教授,还有著名文物收藏家刘作筹先生的鉴定文书,那是两幅董其昌的小开册页的真品鉴定说明。 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 可媒体在副题的报道中,开始将目标锁定台北故宫,认为台北故宫藏假! 这就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两者一结合,给读者的感觉就是——新亚书院教授,公开质疑台北故宫专家的权威。 金耀基赶到书院,就此事询问了那十多名参与鉴定的教授,逐渐将许佳闻、许家耀和罗大伟三人揪出来。 金耀基端着烟斗的手,一抖一抖的,眼睛扫过面前的三个学生,声音低沉的问道,“你们说说吧,今天媒体上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说清楚,过几天有人找来,学院可没办法帮你们担着哦!” 罗家的律师楼,是新亚书院的法律协助单位;许家耀所在的船王家族,大名鼎鼎;许佳闻家的小天星轮渡,港岛的交通支柱之一,这三家都是新亚书院的捐赠户。 而且,这三位学生,算得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品学兼优”,所以金院长都有印象,故此,他的语气,还算是温柔。 罗大伟瞅瞅许家耀,这件事组织工作,是由许家耀和许佳闻负责的,但当初在向学生会提出申请,举办“首届香江中大学子藏品交流会暨无底价小拍”活动时,是以三人名义共同提报的。 “报告院长,学生许家耀,谨记新亚校训,明诚为先,不敢胡言乱语。”许家耀与许佳闻对视一眼后,点点头,他率先发言。 金耀基不置可否,示意他继续说。 “事情这这样的。” “本院的旁听生卢灿,就是在图书馆旁边开了家茶室的那位年轻人,院长应该也有印象。” 听许家耀的话,金耀基点点头,他确实有印象,那是老卢教授的孙子,当初路易斯·嘉里答应他来旁听,还是自己同意的。怎么这是和他也扯上关系了? 金耀基虽有疑问,但没打断许家耀的说话。 “卢灿喜欢收藏,因此与我们三人关系不错。那两幅董其昌的纪游册页,正是他收来的。他找我们三帮忙鉴定,我们的意见出现分歧。” “许胖子,哦不,许佳闻认为这不可能是真品,因为他听说真品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我和大伟认为,这两幅画的风格、题跋、字体、钤印,无一不表明,这就是真品。” “因为意见分歧,我们便找到校内多名教授,帮忙鉴定。” “很荣幸,我获得胜利,教授们都认为,这是确凿无疑的真品。” “因为这件事的讨论,让我、许佳闻还有罗大伟认识到,我们虽然在学校,学到一定知识,但真正鉴定,还欠缺很多。因此,联合卢灿的藏品、我们三人的藏品,想要举办这样一届藏品交流会。” “至于媒体怎么知道?对不起,我不清楚怎么回事!” 许家耀不慌不忙的推出一套说辞,这套说辞自然是他们四人早已经编好的。 金耀基的眉头皱了起来,许家耀的说法,听起来很合乎逻辑,也符合学院提倡的“实践与学习结合”的教学理念,但偏偏他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尤其是媒体曝光这一环节——不可能这么多媒体,突然性的爆出相似的内容。 怎么看,都有人为推动的痕迹。 “你能保证,媒体方面不是你们的缘故?”金耀基的目光再度盯在发言的许家耀脸上。 “向上帝保证,我与媒体没有任何联系!”许家耀说的非常坦然。 呵呵,他玩了一个小小的字眼,“我”和“我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他确实与媒体没有任何联系,联系工作都是许佳闻做的。 许家耀所说的,与他今天所打听到的,基本差不多,金耀基一时间还真的被他蒙混过去。 面无表情,他挥挥手,将三人赶出办公室。 坐在办公室中,盘完着手中的烟斗,一时间他还没想好怎么处理这件事。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求真求实,这是新亚学院一贯倡导的。不可能因为这两幅画,涉及到台北故宫,就要强行按下本校教授与学生们的正确观点。 真要这样做,他在新亚书院也待不下去。 站起身来,他有点烦躁,转了两圈之后,忽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位重要参与者——本院的旁听生,老卢的孙子卢灿。 金耀基本人是 0年进入新亚书院任教,与卢嘉锡有过五年的同事时间。虽然他教授的是社会学,与卢嘉锡的东方历史学,并非一系,平时交往不多,但毕竟还是认识的。 卢家的事情,他也听说过一些,对老卢家的遭遇很同情,故此,在路易斯提到让老卢的孙子进学校旁听,他没考虑就同意了。 这孩子在图书馆旁边,开了家茶室,他也进去过,布置得不错,那孩子也很安静,并不像喜欢生事的年轻人。 没想到他竟然还有这等眼力——能买到两张董其昌的册页。 去看看。 想到做到,金耀基执着烟斗,往图书馆方向走去。 新亚书院对晚自习的监管并不严格,很多同学喜欢蹲在图书馆。今天,小茶室一如往常,坐满了看书或者三两个聚在一起讨论的学生。 金耀基端着烟斗,走进去时,黄碧雲正在帮忙为门口的一拨人添茶水——新亚有不少同学喜欢功夫茶。 “院长,您好!”看见金耀基走进来,黄碧雲连忙放下茶壶,恭恭敬敬的双手拢于腹部,弯腰行礼。 黄碧雲家境贫寒,金耀基并不认识,不过也猜测是学校学生,点点头,温和的说道,“小卢在吗?我找他有点事。” “在呢,我带您过去。” 黄碧雲领着金耀基,往柜台走去。茶室里面,顿时鸦雀无声——金耀基在学生中威望很高,许多学生站起身来行礼。 “你们看书吧。讨论的同学小声点,不要干扰其他人。”金耀基非常喜欢这种浓浓的学术味道,他虚按双手,低声说道。 卢灿坐在柜台后,面前摆着一本《近代欧美艺术纵论》,高高的柜台,挡住了他的身影。 上次与汪明旭一次短暂交锋后,他发现自己对近当代的欧美艺术,还欠缺火候,最近几天,都在恶补这方面的知识。 他还真的没注意到金耀基的到来。 “阿灿,阿灿!”黄碧雲轻声连喊两声,都没惊动他,从柜台上拿起茶单,戳戳他的胳膊,才让他抬起头来。 “嗯?金院长,您好!”一抬头,便看见金耀基笑眯眯站在黄碧雲的身边。 金耀基,他自然是认识的,不过,两人从没有打过交道,不知道他来这里有何贵干? 一时间,他还真的没想到金耀基是为了今天媒体的事情。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金耀基扫了眼那本摊开的书页。 “哦。伦敦艺术大学出版的是《近代欧美艺术纵论》,最近对近代欧洲艺术比较感兴趣。”卢灿挠挠头,将书本翻过来,露出封面。 金耀基对东方艺术有一定理解,至于西方艺术嘛,还真的不如卢灿。他点点头,对卢灿的治学认真,还是非常欣赏,“能耽误你几分钟吗?我找你单独聊点事情。” 卢灿将金耀基带到办公室,黄碧雲给他上了杯茶,很快关门退出去。 “听说,那两幅董其昌纪游册页,是你的?”金耀基呷了口茶水,感觉味道还不错,点点头后,才开口问道。 卢灿瞬间警觉起来。 “是的,乐古道一位平板车主清仓,偶然得到的。” “哦……”金耀基点点,看不出他对此事的态度,“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拿到交流会,上小拍呢?你就没想过自己珍藏吗?” “这个……家中有幅董其昌的大开卷轴,这两张小页嘛……就没打算留下。” 卢灿自然不能告诉他实情。他现在隐隐感觉到,金耀基来这里,怕是要阻止两幅画上拍,或者帮台北故宫做说客,让自己私下转让。 昨天许佳闻的话犹在耳边,今天,学院的院长亲自出面。 这压力,还真是不小。 第83章 万事俱备 金耀基离开小茶室时,心情有些复杂。 他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尽管了解到一些信息,但没有大用。老卢的孙子,看似老实,骨子里精明,说话滴水不漏。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厉害?许家耀如此,这个卢灿同样如此。 他越发坚信,这件事就是这四个学生合力推动的,他们的家事和人脉关系,完全有能力做到这种局面。 这个局布置得相当精密。 只是,他们最后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拉高这次小拍的关注度? 金耀基并没有想到,这四位年轻人,只是想为了自己的创业,开个好局而已。 至于说这场好局,破坏了新亚书院,与台北故宫之间的友好关系,这四个人,还真的没去考虑。 三四十年代的人,更看重家国之念,而卢灿四人,是六十年代的人,更看重自我的精彩。这就是代沟——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人生的不同认知与追求。 话说此时的香江,大多数文人,更偏向于台岛,因为那里的空气相对更自由。 可卢灿不一样啊,所以,即便是有人告诉卢灿,这样做会破坏新亚学院与台北故宫的关系,他也不会在意。 金耀基离开后不久,卢灿摇摇头,夹着书籍,骑上单车回家。小茶室的办公室内,已经没有他的住处。黄碧雲已经从宿舍搬过来,她晚上就歇息在这边。 将单车随意的扔在院子中,客厅灯还亮着,进门一看,孙瑞欣如同美人鱼般的枕在在田乐群的大腿上,两人还在客厅看电视。 见卢灿回家,孙瑞欣赶紧起身,接过他手中的书,“我让边婶弄点宵夜?” “嗯,来点就行。今晚不准备熬夜。” 前几天,每天晚上都要揭裱一幅师门夹画,实在是太耗费心神,今晚准备好好休息一下。 卢灿欠身在田乐群旁边坐下,顺手就拉过她的小手,放在腿上盘玩,“看什么呢?” 田乐群原本底子就好,现在掌管珠宝产业,涉身时尚界,衣着品味更上一层,此时的她足以列身九十分美女。 “冲击,无线最新剧,挺有意思的。” 她刚洗完澡,浑身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臻首乌云分迭,散落在雪白的肩头,眉如远山脸似芙蓉,一点朱唇两行碎玉,娇艳无比。 孙瑞欣去了厨房那边,客厅中没其他人,田乐群面色微红,似笑非笑的看着卢灿,任由他在把玩自己的小手。两年多的接触,田乐群很清楚他的性格——看似老实,实则闷骚,喜欢小动作,有贼心没贼胆。 卢灿瞄了眼电视,是部都市时尚剧,有几位演员,依稀有些熟悉。 “听说你那小茶室,原来的阿玉,去当演员了?”田乐群的手指在他膝盖上轻轻扣动,算是反击吧。 嗯,卢灿点点头,“你怎么知道的?” “今天郑叔去店里,把上次你们去调景岭的收益账目,交给我了,顺便说了一嘴。”也许是坐久了,她将腿曲起,盘在沙发上,大腿白皙得晃眼。见卢灿看得发呆,连忙又将睡裙扯了扯,盖在膝盖上,对卢灿怒嗔道,“正经说话呢……” “哦……哦,你说……”卢灿捏着她的小手,稍稍用力,似乎这能能抑制心头火气。 “听郑叔说,你对调景岭温家,很看重?” “我有个计划,要在调景岭那边实施,需要温家……” “瓷器厂?”田乐群问道。 卢灿再度点头。温家老大已经带领地质技术人员,在调景岭周边山区,四处采样,虽然最终科技检测结果还没出来,但卢灿已经去过一次,现场勘察过,还是比较有信心——瓷石要差点,但粘土完全没问题。 “既然那小丫头想要做演员,我就帮她一把。”田乐群将手收回来,放在腿弯中。 “怎么帮?”卢灿好奇的问道。 田乐群眼仁白了他一眼,似乎鄙视其真笨,“这次去巴黎参加展览,我准备带几位模特,参加莫顿秀(

相关推荐: 归宿(H)   修仙有劫   下弦美人(H)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生存文男配[快穿]   人妻卖春物语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腹黑哥哥。霸道爱》